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

生理心理学学科性质:生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基础,解释行为及生理现象的生物学角度,脑内的生理事件解释心理现象。传统观点认为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生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现代认为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神经按解剖分为脑神经(12对)和脊神经(31对),按功能分感觉神经(传入)和运动神经(传出)。运动神经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神经元:神经系统中的功能和结构单位,由轴突和树突组成,可接受刺激、产生和扩布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高度分化的效应细胞。分为感觉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或肌细胞相互接触的部分,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突触传递过程包括1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2递质与受体的结合3递质的失活与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状态的改变。突触传递特点:①神经纤维上双向传递②突触延搁(化学传递)③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效应④抑制作用: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⑤对药物敏感性(生理完整性)边缘系统:由边缘叶(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钩、及其深面的海马、齿状回、颞极和脑岛前部构成)+与内脏活动有关的皮质下核团构成(下丘脑、丘脑前核、乳头体、杏仁体、中脑被盖部分结构、隔核),是内脏活动和机体的高级调节中枢,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是从端脑衍生的一些皮层下神经核团的总称,位于大脑两半球的深部。(尾状核、豆状核:运动有关;杏仁核:嗅觉、情绪有关;屏状核)

神经递质:1在神经元中合成或传递;2经自发或电刺激后释放可在靶细胞上产生效应;3该物质在靶细胞上的效应可以在可以在实验室中获得;4该物质释放后能被及时的清理或重摄。可以分为:单胺类;胆碱类;氨基酸类;多肽类。按照功能分: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生物合成、传递、存贮、释放、结合、再摄取、降解、调节等过程,构成了神经信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复杂机制。

逆信使:由突触后神经元释放的更小的分子,迅速扩张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过程,这类小分子被称为逆信使(NO、CO)

功能柱:大脑皮质的机能单位;与脑表面垂直的圆柱状结构;形态学上无胶质细胞分隔,对同样刺激产生同样的反应,动态结构执行不同的功能,组成不同的柱状结构。

调节反射:物体由远及近,眼球的适应性反射调节,表现为两眼内直肌收缩,视轴改变,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曲率变大,折光率变大,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视轴、晶状体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

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如果把微电极插在视觉中枢的某个神经元上,记录其电活动,凡能引起其电活动显著变化的视野范围,就是该视觉神经元的感受野。

级量反应:与“全或无”规律的动作电位相对应的,其电位的幅度随阈上刺激强度增大而升高,反应频率并不发生变化,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总和效应。

声源空间定位:锁相-时差编码(声波到达两耳的时差形成的空间定位);强度差(声波强度在两耳形成的差异)

行波理论:不同频率的行波引起不同感受细胞的最大兴奋,在耳蜗内对声音频率进行着细胞分工编码。

感觉: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引起的感官活动从而产生的原始的主观反映,依赖于客观事物对感受器的作用,主动意义的构建依赖于主体对属性的性质和量的选择,受个体的心理影响。

特异性感觉:距离感觉(视、听、);化学感觉(嗅、味);躯体感觉(触、温、痛、动、位置、)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瞳孔

视觉通路:视网膜—外侧漆状体—视反射—初级视皮层

视网膜结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中央、中强光、色调、视敏度高;视杆细胞:周边、弱光、黑白、视敏度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无轴突细胞、水平细胞)

视觉信息神经处理特点:视觉信息处理是一个动力学过程,有双侧通道。腹侧通道(what 通道),背侧通道(where)通道。层次由视网膜-外侧膝状体-初级视皮层-高级视皮层。大部分都是双向的,期待、焦虑、等高级情绪会对底层神经元的活动产生影响,视觉通路上各级别神经细胞由简单到复杂,所处理信息分别对应于视网膜上的局部区域,细胞层次越高,辖区越大,信息分层次处理,同层次并行处理,具有相似的感受野形状和反应特性,并完成相似的功能。

听觉传递通路:

上行:螺旋神经节(听神经)-耳蜗神经(外侧丘系)-下丘臂-内侧膝状体(听辐射)-颞叶下行:听区皮层-内侧膝状体-下丘-上橄榄核/外侧丘系核-斜方体核/蜗神经核-螺旋器毛细胞橄榄耳蜗束:延髓中神经核投射到内外毛细胞树突形成突触,传出性突触上递质为乙酰胆碱,对毛细胞功能起调节作用。

声音心理学维度:声音:频率响度:振幅音色:频率形成的构成

音高编码方式:细胞分工编码、频率编码(内耳)细胞分工编码(中枢)

地点理论:音调的知觉取决于基底膜上发生最大刺激的具体位置(共振、行波理论)

共振理论:不同的声波引起不同部位的纤毛和基底膜的振动。(老年人对高频音听力下降)行波理论:不同的频率声波感知中,耳蜗基底膜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作用。

频率理论: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相应神经元之间频率相同的兴奋发放(齐射原理)

音色:编码方式是特征提取柱

空间频率:图像基本特征在单位视角中重复出现的次数

失认症:某类神经障碍,患者意识清醒,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觉功能正常无恙,但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物体不能正式形成知觉,患者感官、感觉神经、感觉通路、皮层初级感觉区都正常,但次级感觉皮层、联络皮层存在局部器质性损伤。如视觉失认症(统觉失认症、联想性失认症、颜色失认症、面孔识别失认症)、听觉失认症、体觉失认症

超柱:由感受野相同的各种特征检测功能柱组合而成,是简单知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性、选择性、集中性的复杂过程,包括非随意注意、选择或集中注意的维持与调节的过程

朝向反射:中等强度的新异性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表现为机体停止现行的活动,头或面部甚至身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同时伴随有皮电、心率、血压、呼吸等植物性神经功能导致的生理变化。

怪球范式:对同一感觉通道施加两种刺激,一种刺激概率较大一种概率较小,两种刺激随机出现,要求被试关注小概率刺激,记录小概率刺激出现之后300ms观察到的正波,称为拍P300。即小概率事件构成的新异刺激在额叶引起的较高明显的高幅正波值,其潜伏在

250~500之间,称之为P3a波。小概率事件引发的高幅值P3a波是其新异刺激引发朝向反射的指标。

不匹配负波:MMN,在怪球范式下,大概率刺激胃1000HZ纯音,小概率事件为800HZ纯音,被试进行双耳分听实验,被试对小概率事件做出反应,结果发现无论注意与否,在250ms 内,小概率刺激均比大概率刺激引起更高的负波,小概率刺激引起的平均诱发电位减去大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