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考前45天大冲刺卷 理综生物部分十三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考前45天大冲刺卷 理综生物部分十三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考前45天大冲刺卷 理综生物部分十三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考前45天大冲刺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十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4.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1.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在生物体内存在着信息交流,下列有关生物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蛋白实现的

B.参与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C.细胞增殖过程中,一定有四个方向的遗传信息流

A.斑马与其捕食者猎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2.大量研究证明,体内的酶越多,免疫系统识别单个肿瘤细胞的概宇就越大,使用酶疗法治疗癌症的原理是天然活性酶可特异性水解肿瘤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并激发自身免疫系统消灭去除了“盔甲”的肿瘤细胞,通过服用特定天然活性酶的混合物,可大大降低人群中患癌症的风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天然活性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机物,其形成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B.天然活性酶作用于肿瘤细胞后,主要靠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将肿瘤细胞清除

C.天然活性酶特异性水解肿瘤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D.免疫系统识別肿瘤细胞与其监控功能有关

3.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有食用草乌进补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其可以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中毒。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乌头碱会导致神经元静息电位的绝对值降低

B.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胞外Na+大量内流

C.食用草乌虽有中毒风险,但其仍有直接价值

D.阻遏Na+通道开放的药物,可缓解中毒的症状

4.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A.X轴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B.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不变

C.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c点适当提高CO2浓度,K值将提高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c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提高5.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中的作用。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贫血病人缺氧诱导因子基因的表达,可能会缓解贫血症状

B.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能促进肾脏中的细胞增殖、分化生成红细胞

C.体内氧含量的变化是影响缺氧诱导因子基因表达的关键因素

D.肾脏细胞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6.眼皮肤白化病(OCA)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与黑色素合成有关的疾病,该病患者因体内缺乏酪氨酸酶而使虹膜、毛发及皮肤等处出现白化症状。图1为皮肤中黑色素的分泌过程,图2为某家庭关于该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黑素体中的黑色素颗粒在不同细胞间的转移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OCA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它体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间接控制

C.据图2初步判断,假设该病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若研究表明OCA是隐性突变造成的,则据图2分析,该病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二、非选择题(共39分)

29.(10分)在光合作用研究过程中,陆续发现以下事实:

事实1:在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以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O2表示光合作用。

事实2: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含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若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电子受体”,给予叶绿体一定强度的光照,在没有CO2时就能放出O2,同时电子受体被还原。希尔反应式是H2O+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1/2O2。

事实3:在希尔反应的基础上,Amon又发现,处于光下的叶绿体在不供给CO2时,既能积累还原态电子受体也能积累ATP;若撤去光照,供给CO2,则还原态电子受体和A TP被消耗,并有有机物(CH2O)产生。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基于以上三个事实推测,光合作用反应式中的C6H12O6中的O可能来自___________。

(2)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阶段的部分变化,该阶段中电子受体由氧化态变成还原态的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希尔实验中配制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mon的实验说明(CH2O)的生成可以不需要光,但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水)。

(4)若向叶绿休悬浮液中加入C3且提供光照、不提供CO2则短时间内A TP和[H]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积累。

30.(9分)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甩,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

①曲线a代表的激素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激素b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会引起茎叶生长速度过快,稻谷产量降低,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3)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净化某被有机物污染的湖泊,研究人员在湖边建立了人工湿地,如下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体现了该湿地群落的空间结构,其中在水平结构上呈现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加该湿地中生物的种类是否一定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__(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湿地既能净化水质,也能供人们观赏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32.(12分)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的茎色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科学家用X射线处理某纯合紫株的花药后,将获得的花粉对绿株进行授粉,得到的F1中出现了1株绿抹(M)。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是通过_________产生的,等位基因A、a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

(2)若M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发生突变的基因是______(填“A”或“a”),发生突变的时间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检测后得知M的出现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而且变异的配子活力不受影响(两条染色体异常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则对M出现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请利用杂交实验对以上结论进行脸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以下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回答与胡萝卜有关的问题:

(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填“α-胡萝卜素”或“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__________,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__________。

(2)胡萝卜素是_________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鲜活的岩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_________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了医药学、免疫学等领域的发展。例如,为解决不孕不育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技术,给千万家庭带来了福音,但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造福人类,若使用不当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技术、早期胚胎培养和___________技术等人工助孕技术的俗称;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繁殖后代属于___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体外受精首先需采集卵子,发育到____期的卵子能与获能的精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完成受精作用。

(3)胚胎移植时,受体对移人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___________,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通过试管动物技术培养发育成的早期胚胎,再经过___________可产生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

(4)“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疾病。与“试管婴儿”技术不同的是,“设汁试管婴儿”技术胚胎在移植前需进行___________。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D

【解析】并非所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蛋白实现的,比如高等植物相邻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A错误;参与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神经递质一般是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B错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增殖过程中,存在遗传信息从DNA流向DNA(复制),从DNA流向RNA(转录),再从RNA 流向蛋白质(翻译)三个方向,C错误;斑马与其捕食者猎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D正确。

2. 【答案】B

【解析】该天然活性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经历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A正确。肿瘤细胞的淸除主要靠细胞免疫的作用,即效应T细胞的作用,B错误。天然活性酶的专一性决定了酶可以特异性水解蛋白质,C正确。免疫系统能够时刻监视若突变了的“自己”成分,识別肿瘤细胞与其监控功能有关,D正确。

3. 【答案】A

【解析】乌头碱可以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所以胞外Na+大量内流,会导致神经元处于动作电位,但不会导致神经元静息电位的绝对值降低,A错误、B正确;虽然食用草乌有中毒风险,但草乌仍然有直接价值,如药用价值,C正确;若药物能够阻遏Na+通道开放,能对抗神经的兴奋,解除平滑肌的过度紧张,抑制腺体的分泌,则中毒症状可以缓解,D正确。

4. 【答案】D

【解析】随着蔗糖溶液浓度增大,细胞失水过多会死亡,c点时细胞已死亡,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细胞不会再失水,K值将不改变,A正确;水稻的根细胞对硅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c点之后限制运输速率的因素为根细胞中载体蛋白的数量,中耕松土之后,K值也不变,B正确;在c点后光照增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因素为除光照强度外的其他因素,如CO2浓度、温度等,因此适当提高CO2的浓度,光合作用增强,K值将提高,C正确;该曲线可用于表示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其中c表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当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改变时,K值将发生变化,但不一定是提高,D错误。

5. 【答案】B

【解析】HIF能够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促进贫血病人缺氧诱导因子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细胞中蛋白质的HIF生成,由题意从而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可能缓解贫血症状,故A正确;肾脏中的细胞是经过高度分化和分裂过的细胞,不能再分化成红细胞,故B错误;由题意,体内含氧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而含氧量减少时,HIF含量增多,可知体内含氧量的变化是影响缺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关键因素,故C正确;由题意HIF能够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没有HIF时则不表达,所以肾脏细胞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D正确。

6.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囊泡包裹着黑色素颗粒形成黑素体.黑素体与细胞膜结合后以胞吐形式将黑色素颗粒分泌出去,它在不同细胞间的转移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A项错误;OCA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患者体内缺乏酪氨酸酶,不能将酪氨酸合成黑色素,体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间接控制,B项正确;假设眼皮肤白化病(OCA)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有病夫妇生出无病的女儿,该病最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项正确;若OCA是隐性突变造成的,则据图2分析,该病至少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任何一对基因隐性纯合时都患病,D项正确。

29. 【答案】(1)CO2(2分)

(2)光反应(2分)[H](或NADPH或还原性氢)(1分)形成等渗溶液,维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和功能(2分)

(3)CO2、ATP、[H](或NADPH或还原性氢)(2分)

(4)不会(1分)

【解析】事实1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事实2是希尔反应的发现过程;事实3为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还原态电子受体和ATP的含量变化情况。(1)根据事实2和事实3可知,植物在没有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就能放出氧气,参考化学式可知,水中的O全部转化成了氧气中的O,则光合作用产物C6H12O6中的O来自CO2;(2)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部分变化,电子受体由氧化态变为还原态的[H];为维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和功能,需保持细胞液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即需要形成等渗溶液,故配制叶绿体悬浮液时应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3)由事实3可以推测暗反应的进行可以不需要光,但需要有光反应阶段的产物[H]和ATP以及外界提供的CO2;(4)因光反应产物[H]和ATP可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故在提供了C3的前提下,[H]和ATP不断被利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积累。

30. 【答案】(1)①脱落酸(1分)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2分)②营养物质过多用于茎叶生长,向稻穗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2分)

(2)反馈(正反馈)(1分)

(3)生长素类似物(1分)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但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2分)

【解析】(1)由图可知在植物萌发过程中激素a含量下降,说明是脱落酸,因为脱落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其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激素b应是赤霉素,赤霉素能促进茎秆的伸长,所以多次喷洒赤霉素后营养物质过多的用于茎叶的生长,而向稻穗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所以稻谷产量降低。(2)由题意分析可知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3)因为生长素类似物同生长素一样具有两重性,且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类似物较敏感,所以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此时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但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

31. 【答案】(1)镶嵌分布(1分)

(2)大于(1分)还有受污染湖水中有机物所含有的化学能(2分)

(3)否(1分)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使原有物种减少,降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2分)

(4)直接和间接(1分)

【解析】(1)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在水平结构上呈现镶嵌分布的特点。(2)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受污染湖水中有机物所含有的化学能,故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3)增加该湿地中生物的种类不一定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使原有物种减少,降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4)该湿地能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能供人们观赏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2. 【答案】(1)基因突变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A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复制时)’

(3)紫株在形成雄配子时,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缺失一条含A基因的染色体,受精后仅有一个a基因表现出隐性性状

实验思路一:将M与纯合紫株杂交,将收获的每株F1单独种植并自交,统计各植株产生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一部分植株的F2全为紫株,一部分植株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株∶绿株=3∶2;

实验思路二:将M与纯合紫株杂交,将收获的F1随机传粉,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株∶绿株=6∶1;

实验思路三:将M与纯合紫株杂交,将收获的F1随机传粉,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株∶绿株=4∶1。

【解析】(1)基因A、a互为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后产生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碱基对的排列不同。(2)亲本杂交组合为AAxaa,F1的基因型为Aa,若基因A突变为a,则出现绿株(aa)。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题目中用X射线处理某纯合紫株的花蕊(雄蕊),则突变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M是发生染色体变异形成的,而且变异的配子活力不受影响,原因可能是紫株在形成配子时,染色体缺失含有A基因的片段或缺失一条含A基因的染色体,受精后仅有一个a基因表现出隐性性状。M的基因型可记为“ao”,验证基因型时,不宜直接自交,因为aa或ao自交后,后代均为绿株。选用ao与AA杂交,F1为Aa和Ao,单独种植并分别自交后,Aa自交后代F1中紫株∶绿株=3∶1,Ao自交后代F1全为紫株(两条染色体异常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让F1随机传粉。

37. 【答案】(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

(1)β-胡萝卜素维生素A 夜盲症

(2)非挥发性需要

(3)乙酸乙酯萃取胡罗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3分)

【解析】(1)胡萝卜中含有的主要是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可转变成维生素A。夜盲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导致。(2)胡萝卜素没有挥发性。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3)作为萃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要有较高的沸点、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且与水不混溶。胡萝卜素虽可溶于乙醇,但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能用乙醇做萃取剂。

38.【答案】(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

(1)胚胎移植有性(1分)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

(3)免疫排斥反应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

(4)遗传学诊断此做法破坏了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违反了伦理道德(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1)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技术、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等人工助孕技术的俗称;试管婴儿技术中仍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生殖方式仍然是有

性生殖。(2)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采集的卵子,需将其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精子获能后可以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与培育成熟的卵子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3)胚胎移植时,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通过试管动物技术培养发育成的早期胚胎,再经过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可产生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4)“试管婴儿”技术主要用于治疗不孕不育夫妇的生育问题,而“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疾病,且胚胎在移植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设计婴儿性别等会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反了伦理道德。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生物部分(word精校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理综(Ⅰ)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回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 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 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 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物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台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台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全国卷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 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C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B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各界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二、非选择题 (一)必做题 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和表示ATP或dA TP(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 TP的γ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 (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1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过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与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带有标记。

2017年北京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最新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最新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一、直接判断法 选优判断法又称直接判断法,主要是根据决策者选定的指标标准来判断方案的优劣进行决策。例如:某厂为加工一批零件欲选用一种机床进行加工现有A、B、C三种机床可供选择通过计算取得有关参数。如表1所示试作选优决策。 借助于已学知识对题目所给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答案,一般来说,答案多是纯记忆性的。应用该方法,必须抓住教材的核心知识,并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利用储备的知识和经验迅速作答。 例1(2012年北京卷)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人体属于个体层次,只包含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答案:B ◆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二、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排除,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应选答案。该方法有利于剔除干扰选项,从而避免审题不清所导致的失误。 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a和b)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对两电极电位高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的电位高于b点②兴奋从a 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③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的电位高于a点④b点兴奋时Na+外流

试论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Ⅱ生物试题分析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把握基础提高能力科学备考——2007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及2008年备考策 略 湖北省黄冈中学王实泉 一、2007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全国卷Ⅰ(湖北使用)],试题的风格与去年大体相同,继续保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及生物学科主干核心知识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人才。现就自己的教学体会和阅卷所见分析如下。 22007年理综生物试卷Ⅰ的主要特点 2.1 试卷稳中有变、整体难度不大

2.2 紧扣大纲教材、考查主干知识 2.3 试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 五个选择题的题干各自围绕一个中心展开。选项和题干一致,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如第3、5题),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理解能力,包括一些单项能力,如图表信息识别与判断能力。 非选择题已知条件明确,答案条理清晰。第30题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考查的是实验设计能力。主要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推理、综合运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更注重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在设计过程中思维的严密性、推理的逻辑性。属于考纲明确要求考查的能力范围。第31题是一道遗传题,考查的是综合运用能力。该题考查遗传学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这也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及主干知识。该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参考答案科学规范、条理清晰。 上述两个大题学生都容易切入主题,看似不难,实则不易,很难得高分。考生认真仔细审题是前提,语言表达的科学性、书写的规范性、思维过程的严密性、逻辑性是得分的关键。这也警示教师在平常教学和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原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规范答题并能准确表达。 3学生答题出现的主要问题 理综卷中生物部分非选择题有两个大题,第30题(含2道小题,共26分),该题全省平均得分10.9分;第31题(含2道小题,共16分),该题全省平均得分8.57分。两个大题全省平均得分19.47分。非选择题难度系数为0.46,看似简单的试题为何得分不高呢?根据阅卷情况分析,在答题中学生主要出现下列问题。 3.1 审题不认真:忽略题中关键词,主次不分、抓不住主要矛盾。 3.2 答题不规范:书写潦草、字迹模糊,错别字多。 3.3 书写不规范:表述不清,因果关系不明确。 3.4 概念不清楚,画蛇添足。 3.5 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30题、31题出现较多的空白卷。 二、对2008年命题趋势的预测 (一)2007年《考试大纲》的变化及理解 (二)2008年高考生物的命题趋势 根据高考命题规律,结合近几年的命题情况,从当前的自主命题省份增加和新课改考试模式的开始的背景考虑,依据最新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预测2008年生物高考的命题有如下趋势。 1、基础题仍会占相当比例 在2008年生物高考中预计基础题仍然会占相当比例,涉及的知识点是三本教材的主干知识(尤其是教学大纲中教学要求的六个D层次的知识点:光合作用、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规律、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以考查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应用,知识点分布会比较广。 2、以新陈代谢、生殖遗传进化、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生态学为重点 考查的主干知识依然是: 新陈代谢: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④微生物的代谢。 调节:①神经与激素的调节;②稳态;③免疫。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解释】答案D考试知识点为生物膜系统,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光合作用光反应形成ATP在类囊体膜上,固有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细胞器溶酶体含有众多水解酶,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其膜破裂后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正确;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小分子和一些大分子如mRNA可以通过核孔固C正确;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基质,且生物膜的成分为蛋白质与脂质,呼吸作用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编码的酶与线粒体无关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解释】答案B考试知识点为生物大分子\DNA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原核生物拟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并不代表不与蛋白质结合,否则,如何转录?固本题答案为B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解释】答案A考试知识点为物质运输\植物细胞的失水,检测学生理解能力,酸性土壤中N2不能直接被小麦吸收,A错;植物根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离子,松土有利于作物根的有氧呼吸,提供吸收矿质元素所需能量,过多施肥造成根部细胞外的渗透压比细胞内的高,进而失水烧苗。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 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 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解释】答案C考试知识点为细胞培养,检测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甲组为对照组(其中甲组未加药物),乙丙为实验组,乙组为加X后的曲线,丙组为先加X后加D的曲线,若先加D,据题干中提供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其起始曲线应同甲组;选项D测试的是蛋白质结构决定蛋质质的功能。 5.种群密度是种族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完整版)2017年北京理综卷生物部分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北京卷 1.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 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 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 C.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 D.在0~25 ℃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 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5.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理综答题技巧

理综,才是高考真正的重头戏!高考理综上不了220(总分300),名牌大学基本没希望的!但是,如果你现在理综能考170+ 那么,我的方法和技巧,只要你认认真真的对照着卷子摸索过去,240,是我达到的高度,你,最起码,能达到220!相信我,理综只要你有170分 的基础,靠着技巧,绝对能超越220! 先说说我的亲身经历。我在高考的最后半个学期开头的模拟测试中,4次成绩都稳定在170分左右。原来理综分开考的时候,我还能突破200,但合起来,我简直手忙脚乱,做每道题都是蜻蜓点水,根本没时间仔细做。即使这样,我的时间还是不够,物理的大题,每次都是2分,3分。 我找过很多原因,为什么我的理综老是上不了200?为什么我的成绩老是在170分左右徘徊?是因为老师所说的,知识储备不够?理综水平不够?做题做的不够多吗?我无奈的想到,若真是这些原因,那么,没个两三个月,我是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的高考理综,也就在170分左右定死了。就因为,我知识不够,这个没办法短时间弥补。 但是,事实上,我在第五次考试中,理综就突破了200,考了203,当时觉得:哎?短短一个礼拜,我的知识,不可能从170提高到200的程度啊,我怎么就能考到200呢?可能是瞎猫碰个死耗子,运气吧。 但是,接下来的几次考试,我的成绩不仅不降,反而直线上升,最后,甚至考过270分!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就是达到了! 这期间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一个月,我难道能学到170到270,整整一百分的知识吗?显然不可能!我的知识,实话说,增长的很有限度。 但是,是什么让我突飞猛进?我的回答是:全他妈靠技巧!结果是,班里面的人,基本没几个相信的。 呵呵,可能您也不相信,技巧毕竟是小道,能起多大作用,还是主要靠你学下多少。我想说:我原来也这样认为,但事实证明,偷鸡摸狗的技巧,起到的作用,大的让你心里颤栗! 说技巧之前,我先问问大家,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理综考试卷子的两个物理大题(我的案例样本都是2011的陕西卷,您举一反三哈),在平时自习课,用十几分钟,完全能解出来,而且题型就那么几种,考到的公式也就那么些个,在平时,您做这些物理题,不说能完全做对,但基本上做个八九不离十没什么问题。 但是,一旦上了考场,物理的两个大题就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每次都是听老师的话:把难的放在最后。然后,每次到了最后,都只剩下十几二十分钟来攻克两道物理大题。最后,只是读题就用去10分钟,思考了几秒钟,就开始放弃完全解出来的念头,从而开始乱写公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IIII含答案

2018年全国Ⅰ卷生物部分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膜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常与蛋白质结合,以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含有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处理(其中甲组未加

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到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年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培上生长,将M 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一段时间后,

(真题)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3 P 31 S 32 Mn 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一项. 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 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高考生物应试答题技巧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应试答题技巧 现行的高考模式中,不论是广东、江苏的单科生物,还是各地的理综生物中,考查的深度与广度都有所拓展,题目更加灵活,特别是理综生物,总分72分,而题目只有7题,提高答题的准确率显得尤为重要。解答好生物试题,只是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中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这些试题中存在着障碍,障碍将会随着解题步骤的展开呈现出来。试题中有障碍,就应该有相应的排障方法,即解题方法。因此,要解答好生物试题,提高表达的准确率,就要熟悉一般的解题程序,学会一般的解题方法。 一、避免思维定式 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命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学生平时做过的试题、接触过的某些提法稍作变动后给出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这类试题,如果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凭经验办事,势必犯思维定式的错误。 例:在蕃茄中,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将紫茎马铃薯叶和绿茎缺刻叶植株杂交,F1都表现为紫茎缺刻叶,在F2的重组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的比例为( ) A.1/8 B. 1/3 C.1/5 D. 1/16 有很多同学误选了B。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审题时的思维定式,即原封不动地套用了高中生物教材中,亲代用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这一典型的遗传实验的内容,而确定出的答案。如果在审题时能认真一些,不凭经验办事,就可以弄清题干中列出的“F2的重组性状”(相对于亲代的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应该是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这两种重组表现型。答案为:C。 二、避免概念混淆 有些试题的题干或供选项中由于设置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为障碍,如果没有试题中会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识,或者审题不仔细,就会导致无法选出正确答案。要避免概念混淆,一是要建立试题中可能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识,二是审题时要仔细,注意发现易混淆的概念。 例:人的一个受精卵中的DNA分子数为( ) A.23个 B.23~26个 C.大于46个 D.46个

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全国Ⅰ卷)(含参考答案及过程详解)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生物 (全国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 真核细胞的核中 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 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高三理综生物试题

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ATP是细胞中直接提供能源的物质。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能反应与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断裂相联系 B.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缺乏线粒体,不能合成ATP D.ATP彻底水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B.调查太平河鲤鱼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记名计算法 C.健那绿染液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此染色法可用来判断上皮细胞是否死亡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应将吡罗红和甲基绿混合后使用 3.下图是某类生物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由一条环状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B.该类生物的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C.该类生物不能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D.①是该类生物唯一具有的细胞器 4.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截止到2016年5月,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共81万多例,预防艾滋病迫在眉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B.HIV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 C.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D.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 5.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分体时期若发生交叉互换,一定会导致基因重组 B.减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C.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D.减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6.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个物种种群的资源利用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越大表明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B.M、N两个种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数 C.d越大,M、N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大量 D.该曲线表明M、N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二、非选择题 29.(10分)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下图是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技巧

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技巧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技巧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技巧 如果要在150分钟内处理300分的题目,则每分钟平均要处理2分的难度中等的题目,练习中要注意时间与节奏把控。 具体时间分配课参考下述说明: 一卷上有21道选择题,不同地区选择题会有单项选择题和不定向选择题两类,每一小题都是6分,那么120分的第一卷答题时间应该大体控制在50分钟,每一分钟的时间应该至少拿下两分,选择题应该在2分或者不超过3分钟的时间里面解决,到了后面计算题中也要大致按照这样的策略,每一分钟大概完成两分,对大题原则上要8、9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 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从考试时间上最好依次控制在1、1、0.5小时左右(可以有正负十分钟的浮动,根据学生科目的强弱调节),也就是说生物应该保持在半个小时尽可能拿到自己会做的分数为宜。 先做哪个学科可按自己习惯,也可先答自己的.优势学科及基础试题,不要在某一道难题上停留时间过久,使本来会的题目由于时间分配不好或者答题技巧掌握不好影响到理综成绩。事实证明,做得过慢直接丢掉整道大题的话,得分往往都比做得快但是正确率略微下降要低,而我们在练习中,需要有意识的提升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一次正确率”。 一、科学分配考试时间

理科综合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生物需30-35分钟完成,化学需50—55分钟完成,物理需要1小时完成,剩下的分钟为机动时间,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二、做题顺序 自信,就从头到尾做;不自信,就可以有选择的先做。一般情况下,各科都不太难。只是因为有的学生在前面用的时间很多,后边相对简单一点的题没有时间做。而后面多是大分值的题。这属于时间安排上的失误。而有的题时间再充裕,也不一定做出来,这就应该主动地放弃,给可做出的题腾出一点时间。 做题顺序有几种,如,先做各科简单题,再做难一点的,但是尽量不要分科做。因为读完一个题后,才能知道是哪一科的题,如果不想做,放过去,做下面的题,但是回过头来再看刚才这一题的时候,还得从新熟悉,那么读题就浪费了时间。所以只要挨着做题就行。 三、选择题怎么做 虽然是“选择题”,但重要的不是在“选”,不是看着选项去挑。在练习中,应该明白选项对,为什么不对,改成什么样子就对了。养成推导的习惯,掌握过程,要知道是“因为是怎样的,所以才怎样的”。做选择时,不要轻易地把生活经验往物理题上套。应该用物理规律往物理题上做。选择题是做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 Ⅰ卷的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以后复查。审题要细,对于选项是定还是否要有根据,充分利用单选的特点,用好排除法和推理法。选择题做完后,对部分试题要进行复查。由于开考时心理因素的影响,前三题往往错误率较高,必须复查;其他加标记要复查的题,若没有充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I(含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知识,题目简单,容易得分。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所以D项错误。 2.生物体的DNA常与蛋白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台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台物中含有RNA聚合酶【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 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时候。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微生物降解植物秸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不能直接吸收利用N2。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乙丙两组的细胞增殖速度都大于甲组,所以两组均为先加入药物X,而丙组后半段的细胞增殖速度低于乙组,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D

【高考全真模拟】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共30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01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动运输不存在载体饱和现象 B.水和氨基酸分子共用相同的载体进入细胞 C.细胞膜上的载体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D.温度可通过影响载体结构进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 2.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 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3.下列有关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两瓜是用生长素处理单倍体西瓜幼苗获得的 B.三倍体无子西瓜因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无法产生种子 C.秋水仙素可以促进三倍体无子西瓜果实的发育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三倍体无子西瓜幼苗 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并且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有些人在发生高原反应时会感到头晕,这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 C.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可见肾上腺素直接参与了糖类代谢 D.神经冲动在传递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依赖于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5.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7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1.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答案】B 【学科网考点定位】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操作和过程,要求考生明确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操作的区别以及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 ..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 C.在0~25 ℃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 【答案】D 【解析】由题目所给曲线可以看出,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53 ℃,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30 ℃,A

正确;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对应的温度(即最适温度)约为25 ℃,B正确。在0~25 ℃范围内,与呼吸速率变化曲线相比,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升高得更快,说明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C 正确。超过45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适合该植物的生长,D错误。 【学科网考点定位】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名师点睛】植物生长速率取决于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两个因素,二者之差就是净光合速率,所以决定植物生长快慢的因素就是净光合速率,单纯看光合速率或呼吸速率并不能反映出植物的生长情况。 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答案】A 【学科网考点定位】种群,群落 【名师点睛】充分利用题目信息“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判断出酸雨对楝树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 ..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