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312统考)

2017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312统考)
2017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312统考)

2017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312统考)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上海师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力比多学院老师建议考研学子2017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优先选用下列丛书: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第四版为主,修订版补充】

2、《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以此书为主】

3、《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4、《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杨治良审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5、《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版),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6、《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一版),郑日昌、吴九君,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7、《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8、《心理咨询与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9、《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10、《人格心理学》,美 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讲义为主】

11、《现代管理心理学》(第四版),程正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2、《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3、《心理学与生活》(16版),格里格·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14、《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David 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 著,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8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答案解析

201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答案与解析2017年心理学考研已经结束,应众多学员的要求,勤思教研室的老师解析了心理学考研真题以及自主命题院校的真题,仅供学员参考和2018年考研的学生做一个参考! 一、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选择题 (一)单顶选择题(1-65) 22、向幼儿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沂幼儿东郭先生让狼藏进了自己的书袋.后来猎人赶来了。这时候向儿童提问“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这一问题考察的是() A.空间认识 B.道德判断 C.自我观念 D.心理理论 【勤思解析】D,心理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行为的认知能力(即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意图的理解能力)。一般认为,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立在“信念-愿望系统”之上,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成功标志是成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任务,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本题中“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即为“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23、根据塞尔曼对观点采择的研究,儿童能从中立的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行为,这属于() A .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 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C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D.相互观点采择

【勤思解析】D,自我中心观点采择阶段,3-6岁,不能认识到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原因;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8-10岁,能考虑他人观点,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相互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从中立的第三者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和行为,需要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因此属于相互观点采择阶段。 24、认为儿童的侵犯行为是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的理论是() A.生态系统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知觉学习理论 D.条件反射学说 【勤思解析】B,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及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强化是通过榜样进行强化来增强或提高学着者某种特定行为出现的概率。 25、在人生的不同发展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性质)不同,儿童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而成年时期智力活动的性质是运用。该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沙伊 B.莱文森 C.哈维格斯特 D.艾里克森 【勤思解析】A,沙伊根据智力适应理论,把人的一生智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见图。沙伊认为,儿童、青少年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

2021年心理学统考312考研参考书单及各科目解读

2021年心理学统考312考研参考书单及各科目解读书目作者出版社版次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5 版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 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3 版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3 版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 版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实验心理学》朱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 版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 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第4年 版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等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 版 各科目详细解读: 1.心理学学硕统考312只有“全国统考大纲”,没有指定参考书目。此参考书目是比邻教研组综合全国统考大纲、历年真题以及历届比邻学员成功经验整理而成。 2.科目解读 (1)《普通心理学》这门科目,彭聃龄老师的版本是必读的基础课本;同时要结合梁宁建的《心理学导论》补充相应的知识点,如“荣格的集体潜意识”、“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科目内容。 (2)《发展心理学》采用林崇德老师第3版教材。 第3版教材更新了一些知识点的表述,如“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的表述”,这些内容也是历年统考312命题考察的重点内容。此外,推荐同学们结合《心理学考研知识精

讲》进行复习,补充312考纲中明确列出但是在林老师的书中没有涉及的知识点,如“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发展的4个基本问题”等,这也是历年考试中着重考察过的内容。 (3)《当代教育心理学》采用陈琦老师的第3版。 2019年统考312简答题“自我决定理论关于外部动机内化的观点”,在第3版教材中有详细讲解;2020年的统考312中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考点,如“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采用第3版《当代教育心理学》也更有利于准确快速地选出答案。此外,推荐同学们结合《心理学考研知识精讲》补充相关知识点,如“迁移的理论”在陈琦老师的书中介绍的较少,但是往年考题中多次涉及。 (4)《实验心理学》需要结合郭秀艳老师和朱滢老师的版本相互补充。 郭老师书对基础知识讲解得更为通俗易懂,并且对于常见的实验范式介绍得也更详细,如“注意研究的提示范式、搜索范式、过滤范式”等,在历年考研中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如2020年统考312实验心理学就考察了“注意的过滤范式”。朱滢老师的版本在实验设计部分,如“非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等,讲解得更为透彻,帮助同学们理解。如果觉得同时复习两本书难度较大,可以参考《心理学考研知识精讲》中关于实验心理学部分的梳理和讲解。

2016心理学考研312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勤思考研】

2016心理学考研312真题及答案勤思解析完整版【勤思考研】 2016年考研刚刚结束,勤思教育在第一时间对考卷进行了勤思解析!走出考场的同学,也不要放松备考的节奏,勤思接下来我们需要投入复试的备考中。勤思老师和你们一起加油! 单选 1.张明在实验室考察不同颜色对人视觉的影响,李亮在日常的教学环境条件下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两人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 A.有无自变量B.有无因变量C.控制额外变量D.有无研究假设【勤思解析】选C。张明用的是实验室实验法,李亮用的是自然实验法,两种研究方法主要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实验对额外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而自然实验控制额外变量不够严格。 2.1967年《认知心理学》出版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作者是()A.斯滕伯格B.布鲁纳C.奈塞尔D.西蒙 【勤思解析】选C。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立足于心理学界了。 3.病人因颞叶受伤而导致受损的功能主要是() A.听觉B.视觉C.嗅觉D.味觉 【勤思解析】选A。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4.在裂脑人实验中,假设给被试左视野呈现“苹果”图片,右视野呈现单词“杯子”,能顺利完成的任务是() A.用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苹果B.右手选出苹果 C.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杯子D.口头报告看到了苹果 【勤思解析】选A。每个半球只对来自身体对侧的刺激作出反应,并调节对侧身体的运动。题目中左视野呈现“苹果”图片,投射在脑的右侧,被试用左手很容易从屏幕后选出苹果。但是语言是左半球控制的,所以被试不能口头报告看到苹果。

2017年考研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17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 实验心理学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心理学导论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心理学考研院校全国排名前20名院校 目前,心理学考研学术硕士方向,统考依然是一个大趋势,但是也有一大部分比较好的院校开始自主命题,为了让准备2019年考研的同学安心复习,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跨考考研老师为大家汇总了全国前20所院校排名。 2.全国各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01东北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东北师大(学硕和专硕都有)、吉林大学(学硕和专硕都有)、沈阳师大、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02华北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学硕全英文教材、有专硕)、北京大学(目前没有明确书单)中央财经大学(学硕、专硕)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师范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医科大学(新增专硕)、河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学硕、专硕)、鲁东大学、 03江浙地区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学硕、专硕)、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 04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 06华中地区 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 07西南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3)心理学考研院校难度分析 01浙江大学的强项在于工业心理学等应用取向的心理学专业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 02北京大学的强项在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03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在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 04首都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它曾经辉煌过,很多现在的博导都曾经在这儿接受过林传鼎等人的培训。现在则处于上升时期,钱多、设备还可以,学校相当支持,但是除了动机与情绪这个博士点有特点之外,还没有形成自己更多的特色。 05吉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系的强项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向你展示一个全面的心理学。 06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 西南大学心理学系有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发展心理学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各科复习方法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各科复习方法 312统考心理学试卷满分300分,涉及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和实验心理学6门科目的内容,其中心理学导论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针对各门科目性质特点以及在考试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博仁教育心理学老师为广大备考312的考生提出以复习建议供参考。(1)心理学导论。包括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两门,普通心理学是进行心理学复习和以后进行进一步心理学知识深造的基础,从考试分值上,也可以看出这门科目的重要程度。社会心理学是从2011年开始大纲新加入的内容,涉及的也是社会心理学中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和基本原理。 在复习程度上,首先,要对基本的基本概念、事实和理论都很熟悉,要达到能再认的程度,对于心理学基本的流派以及各个流派的基本观点也要很清楚;其次,按照大纲列出的心理学导论的13章内容,前五章是比较简答和基础的,在考试当中是次重点,但一些基本的理论或心理现象也是需要理解记忆的,从第六章记忆到十二章人格,这部分内容比较多,特别是涉及一些理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部分出简答题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第十三章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涉及比较简单的社会心理学现象,要达到能够对知识点再认的程度。 在复习方法上,普通心理学在刚开始看的时候要认真看教材,不要只背简化版的大纲或是背诵版资料,因为普心涉及的小知识点或有助于理解的内容,在教材上会更加形象和明晰。在对教材熟悉一两遍后,可以形成这部分知识的框架,接着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记忆。社会心理学部分是相对简单的,对于基本的社会心理学现象能够达到再认的程度。 (2)发展心理学。这门课涉及的是个体从胎儿到死亡的一生中心理的发展与变化。 在复习程度上,首先要对一些基本的年龄段划分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现象出现的时间等能够熟悉和再认;其次,对于基本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的观点要能够非常熟悉,一些重要的发展心理学家的观点要能够回忆。 在复习方法上,在对教材基本的框架熟悉后,可以按照横向和纵向两条主线进行知识的系统梳理。纵向上,就是按照年龄段从胎儿、婴儿一直到成年、老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总结,总结出各个心理发展期的主要特点。横向上,按照认知、个性社会性等方面总结个体从出生一直到老年的变化特点。 (3)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涉及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教与学的心理,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等。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难度不大,但记忆的东西也比较多,特别是学习理论这部分。 在复习程度上,学习理论部分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这部分知识点最好能够记忆。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等部分的小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复习时,可以将各个部分的知识点列出一个大的框架,按照分类、理论等的思路进行复习。 (4)心理统计。这门课是心理学复习中更偏重理解性的知识,也是一门方法基础课,主要涉及心理学数据的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在复习程度上,关键是要理解基本的概念,明确各种统计的基本方法,同时能正确解释统计

2020年312心理学考研全国统考真题完整版

2020年312心理学考研全国统考真题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1-6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为了探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者设计一些问题组成问卷,要求不同年级的学生回答,然 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方法是()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2. 下列选项中,心理学家与其所属的学派搭配正确的是() A. 苛勒——行为主义 B. 姆斯——构造主义 C. 华生——完形主义 D. 罗杰斯——人本主义 3. 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内部的传导方式是() A. 声传导 B. 光传导 C. 电传导 D. 化学传导 4. 人类的视觉中枢位于() A. 额叶 B. 顶叶 C. 颞叶 D. 枕叶 5. 个体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称为() A. 差别感觉阈限 B. 绝对感受性 C. 绝对感觉阈限 D. 差别感受性 6. 下列有关暗适应与明适应时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暗适应时间更长 B. 明适应时间更长 C. 两者时间相同 D. 两者无可比性 7. 当驾驶飞机在机场降落时,飞行员会发现前方的景物似乎朝自己运动,近处快,远处慢。这 种现象被称为() A. 线条透视 B. 空气透视 C. 运动透视 D. 对象重叠 8. 用社会交换理论来判定某种人际关系是否公平时,需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均等原则 B. 匹配原则 C. 平等原则 D. 各取所需 9.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 A. 记住了韦伯定律 B. 对情绪体验的记忆 C. 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能 D. 回想第一次上台演讲的情景 10. 为了解决问题,个体在间题空间中根据一定规则或程序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这种策略 是() A. 逆向搜索策略 B. 爬山法 C. 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 D. 算法策略 11. 当运用代表性启发法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忽略了() A. 概率信息 B. 性别角色 C. 权威 D. 自我 12. 在词汇判断任务中,先呈现“牛奶”再呈现“面包”,与先呈现“电脑”再呈现“面包” 相 比,前者将“面包”判断为词的反应时比后者短。这种现象称为() A天花板 B. 启动效应 C. 罗森塔尔效应 D. 系列位置效应 13. 按照托马斯(K.W.Thomas)的观点,在冲突解决中对双方利益都中度关注的人,采取的冲 突解决模式是() A. 对峙 B. 合作 C. 妥协 D. 顺应 14. 下列有关“需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17年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词语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 2.操作技能的特点表现为: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3.斯坦福—比奈量表通常以智力年龄(心理年龄)和智力商数来表示儿童的智力水平。 4.激情具有爆发性、短暂性和指向性的特点。 5.青少年性别意识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与了解;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也称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2)这些需要呈现一个由低到高的排列层次。(3)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一级的需要。 2.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理解支持原则;(2)保密性原则;(3)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4)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5)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6)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达方式;(2)联想与原型启发;(3)定势与功能固着;(4)个体的经验水平;(5)情绪与动机对问题解决的动力和阻力作用;(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的作用。 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1.论述促进社会态度改变的途径。(1)增加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①选择高威信与高吸引力的传达者来提供有关信息,提供信息时适度激发人们的情绪。但应注意,高威信造成的态度变化总的趋势是随时间推移而减

少。③将沟通信息与人的原有态度的差异调整到适当的水平。③利用生动的演讲方式来提供信息。 (2)弱化个体对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①信息传达者尽可能使自己的立场向信息接受者靠拢,避免命令式的给定结论。例如某些广告是向公众介绍产品,甚至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指出产品的某些不足,从而增加人们对产品的信任感。②适当通过分散人们注意而减弱其自我防御倾向。③用各种特定惠待激发人们的认同。 (3)避免过度理由效应的出现。 心理学部分 选择题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B) A.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 B.冯特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D.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2.下列属条件反射的是( D)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 3.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B) 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 4.根据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B) A.是一种正确的归因倾向 B.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C.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D.会产生侥幸心理 5.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B)

312心理学学硕研究方法复习重点

312心理学学硕研究方法复习重点 心理实验研究基础(朱滢) 说明: 1.这本书很薄,170多页; 2.这本书跟其他研究方法的书不太一样,强调对实验逻辑的理解,相对来说对具体方法的介绍少一些,这一点是其他书所不突出的;这不是说具体方法不重要,而是说对实验逻辑的相当了解,才能有效的使用各种方法。引用封面的话:“本书的目的不是对各个领域放入研究加以总结,才是讨论怎样才能做好心理实验研究。” 3.因为是笔记,有些我认为重点或者有助于学习理解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摘录或者转述,有些地方从略,不一定和考研大纲吻合,也未必全然符合作者原意。 第一章引论 一.实验金字塔——安德森 统计推论——实验设计——测量——行为——现象——概念框架 (一)统计推论:验证试验结果的手段之一。1(其他方法:重复实验,重复观察等)(二)实验设计:研究蓝图,反映了问题怎样组织、安排,转化为一个实验程序。 (三)测量:把客体与事件的客观世界转化为概念与符号的主观世界的过程。2 (四)行为:实验中的测量对象。 (五)现象:所测量的东西在心理学上叫什么。 (六)概念框架:为什么要进行研究,对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如何(按:这个概念相当于理论体系,但是突出了概念——现象——行为这个链条的衔接) 1.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2.概念框架不同,导致对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不同 二.决策过程 (一)心理学实验特点:1.实验中额外变量保持稳定(恒定),操纵自变量以影响因变量 2.实验结果的显著性检验,即所谓零假设的检验。(有争议)(二)进行实验的理由: 1.确定(原文为决定,改。因为实验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两个或多个多变量之间的关系; 2.扩展变量研究的范围; 3.增强报告的发现的信度; 4.检验理论(假设——检验逻辑) 三.记忆实验的四面体模型(Jenkins)3(任何一方面进行改动即是创新) 1.被试类型 2.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单词,图画,段落) 3.定向任务(被试受测查的特征)(指导与、策略、预期) 4.测量记忆的测验类型(自由回忆、线索、补笔) 1按统计推论是统计学中的重要内容,然绝非全部,切勿将统计推论当成统计学的全部,以为除了这个没有别的方法可言了。 2大体而言,前者略相当于信息,后者略相当于数据。测量起中介作用。 3这个四面体模型可以适用于任何心理学实验,对于实验的掌控,创新,无不从这四方面着手,从此可以进行自变量的创新。

心理学考研真题及复习资料

20XX年心理学考研真题解析真情奉献版 考研名师第一时间发布20XX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为20XX年的考生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5题) 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A. 认知科学 B.神经心理学 C.认知神经科学 D.心理生理学 【解析】C,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基础心理学方向。 2.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直接经验 B. 潜意识 C. 意识流 D.外显行为 【解析】A,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A.大脑 B.中脑 C.前脑 D.延脑 【解析】D。延脑: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叫延髓。延脑里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叫生命中枢。 4.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A.顶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 C.颞叶、枕叶、顶叶 D.颞叶、顶叶、枕叶 【解析】B,此题考察大脑皮层感觉区的分布,躯体感觉在顶叶,视觉在枕叶,听觉在颞叶。 5.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通常为 A. α B. β C.δ D.θ 【解析】A,α是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频率为8-13HZ。β波是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是的脑电波频率为14-30HZ,δ是在睡眠下的脑电波,频率更低、波幅更高。 6.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 A.梦 B.注意 C. 口误 D.笔误 【解析】B,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不是潜意识。 7.情境线索容易引发侵犯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是 A.习性学实验 B.恒河猴实验 C.武器效应 D.社会学习 【解析】C,武器效应,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8.视觉中枢单个细胞的感觉野与外侧膝状体单个细胞感觉野相比,两者的关系是

心理学考研312和347的区别

心理学考研312和347的区别———————————————————————————————————————————很多现在打算考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可能对这两个数字有些迷惑,那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312和347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首先,如果打算考研,你要先清楚,自己要考学硕还是专硕。 学硕,也就是“学术硕士”,培养方向以科研为主,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大方向(院校不同,所分方向会有区别,有的也会给小方向),考试上偏向于对实验、统计、测量方面的考察,录取人数比专硕少。学费基本都是8000/学年左右。 专硕,全称是“应用心理硕士”,培养的是社会实践型人才,考试更多偏向那些理解记忆的内容,招生人数相对学硕多,所以如果你不打算读博,只想有个更高的学历,研究生毕业就打算工作了,那就不用去挤破脑袋考学硕啦。江湖人传专硕学费贵,的确,有那么几所,比如北师大的专硕,今年开始,2年的学费已经接近20万啦!!!华东师大专硕的学费也达到了每年4.5万。氮素!不是哪个学校都这么贵哒!比如首师大,每年12500,再比南师大、苏大、西南大学、华南师大等等,学费都在2万以内或左右的。 好了,那说完学硕还是专硕的问题,就可以说说312和347了。 考试的时候,每个考试科目会有一个代码,比如公共课,政治是101,英语一是201,那么专业课,就是312和347了,312是学硕(心理学基础)的代码,347是专硕(心理专业综合)的代码。 这里还没有完! 公共课都是全国统考,也就是全国都考一张卷子,这个是众所周知的。那么专业课呢? 专业课是分统考和自命题的。312是学硕,统考的代码。其他的,比如615、640等等,都是学校自己出卷子的意思。347却需要注意了!全国招收心理学专硕的院校,考试代码都是347,但却全部都是自命题,全部都是自命题,全部都是自命题!!!所以,不要以为有统一的347大纲,就一定是统考了。并不是这样的,专硕都是院校自己出卷子,各有侧重,范围不一,准备上需要特别注意。

2017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梳理

2017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节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A.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学心理学》 B.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以后,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30年代,学科心理学也成了教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学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也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C.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教学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人本主义思潮也前期李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D.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皮亚杰、维果斯基理论的传播 1994年布鲁纳总结教学心理学发展的成果: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1)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学习与教学的要素【5要素】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B.学习与教学的过程【3过程】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作用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B.为是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 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 本概念 (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 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2)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 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 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3)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 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 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 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 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指儿 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 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 自解决问题多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 异。 (5)关键期【劳伦兹】在某一期间, 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来这 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 或没有影响。 2、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 论,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 我意识及其发展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 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前运算阶段【2~7岁】 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 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有一下 特征: a.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 的 b.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 自我为中心 c.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 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d.思维不具可逆性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 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 进行逻辑推理。 标志: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 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a.命题之间的关系 b.假设-演绎推理 c.抽象逻辑思维 d.可逆与补偿 e.思维的灵活性 (2)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A.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方法 B.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 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 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 监控 自我意识的发展: A.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

心理学考研有哪些院校还在坚持统考

心理学考研有哪些院校还在坚持统考 这些还在坚持统考的心理学热门院校你造吗?由于越来越多的院校相继退出统考,童鞋们在选择报考院校和准备复习资料时是不是头都大了?像人民大学、中科院、华中师范、西南大学以及深圳大学的心理学学硕都相继退出统考,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还有好学校是统考吗? 统考还是自命题?勤思教育告诉你 2016年的心理学考研形势变化最大的就是北京地区的所有院校退出统考,另外两所招生人数比较多的院校,华中师大和西南大学的退统还是扰乱了好多人的心绪的。下面勤思教育就带领大家就仔细看看还有哪些名校还在坚持统考,可供我们选择。 北京市 (10001)北京大学(615) (10002)中国人民大学(640) (10003)清华大学(658) (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12) (10007)北京理工大学(634) (10022)北京林业大学(727) (10025)首都医科大学(620) (10027)北京师范大学(765、764) (10028)首都师范大学(775) (10029)首都体育学院(712)

(10032)北京语言大学(715) (10043)北京体育大学(617) (10053)中国政法大学(766) (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26)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738) 天津市 (10055)南开大学(708) (10056)天津大学(统考) (10065)天津师范大学(统考) 河北省 (10075)河北大学(697) (10094)河北师范大学(730) 山西省 (10108)山西大学(统考) (10114)山西医科大学(统考) (10118)山西师范大学(统考) 内蒙古自治区 (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统考) 辽宁省 (10159)中国医科大学(统考) (10161)大连医科大学(统考) (10165)辽宁师范大学(统考)

心理学312大纲解析变化与复习策略

心理学312大纲解析变化与复习策略 一、2014年心理学312大纲解析变化 2014年心理学考研大纲沿袭了以往稳定性的传统,相对于2013年大纲没有发生改变。这就给备战心理学统考的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也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复习的方便。在这里,首先再次的对考研大纲的相关内容和考试要求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广大考生务必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备考中做到有的放矢。心理学考研大纲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 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二、考研建议备考策略 针对考试要求和科目分值及历年312心理学真题在书本相应章节中分布,提出以下备考策略: 1.普心:重点抓书本,不放任何考点,复习无死角 普心是心理学考研中最重要的一科,独占约100(社心一般只有2-3道选择题)。广大考生对普心复习一定要凸显书本的重要性,做到对书本各个知识点的熟悉和掌握。普心复习在一定程度上可结合大纲解析,对重点理论进行更仔细的复习,如:注意、动机、人格等。 2.发展和教育:发展抓主线;教育理论对比记忆 复习发展时,大家抓住2个主要部分(认知过程和社会性发展)和4个相关方面(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生理因素的发展、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言语的发展)。同时结合历年真题在书本每章节的分值分布来分配自己的复习时间。 复习教育时,考生需对各学习理论进行一个横向比较,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同时在回答理论比较方面的题时也会事倍功半。而且,从2013年以后要特别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方面的30分的综合题绝大程度上会出在教育方面。 3.统计和测量:结合大纲、复习基础知识 在统计面前,相当考生有一种无力感,但是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发现:统计历年考察的知识均为基础题,只要能对课本例题到达理解和灵活运用就完全可以拿到高分。以2013年真题为例,统计10的大题只考察了方差分析表方面的基础内容。 对于测量,考生们需结合大纲解析对书本进行针对复习:信度、效度以及提高信效度的方法、量表的编制、测试的标准化等应重点复习。 4.实验:重点实验设计、模拟具体实验 实验,是心理学各科目中最能体现心理学素养,也是最有区分度的一门课。考生在复习时,需对实验设计引起高度重视:在实验60分中,实验设计题目约占45分左右。考生一定对被试间、被试内和混合实验设计进行熟练掌握并进行相应的设计练习;同时对具体实验,考生应结合大纲解析和郭秀艳的实验心理学在自己头脑中进行一个设计模拟:一定要清

2017年考研-312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 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 312)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6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认知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 A.外显行为B.意志过程C.情绪情感D.心理机制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认知心理学不是由某个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体系,而是在众多研究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学新范式,其重点是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探讨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并把人视为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系统,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以及人对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和使用过程。 2.利用放射性的示踪剂来研究脑功能的技术是 A.脑磁图(MEG)) B.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 C.脑电图(EEG)D.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3.主管躯体运动的脑区位于 A.额叶B.枕叶C.颞叶D.顶叶 4.下列有关视觉感受器的表述,正确的是 A.锥体细胞的数量多于棒体细胞的数量 B.视网膜边缘存在大量的锥体细胞 C.锥体细胞对颜色敏感 D.棒体细胞对明度不敏感 5.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该定律称为 A.费希纳定律B.韦伯定律 C.史蒂文斯定律D.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6.一种色光与另外一种色光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解释这种色光混合现象的规律称为A.间色律B.代替律C.补色律D.对比律 7.在视知觉的形成过程中,“是什么”的通路是指从枕叶到 A.顶叶B.颞叶C.额叶D.角回 8.在时间判断方面,下列感觉通道的精确性从高到低依次为 A.视觉、触觉、听觉B.视觉、听觉、触觉 C.听觉、触觉、视觉D.听觉、视觉、触觉 9.作者在校对自己的文稿时,对错字“熟视无睹”。这反映的知觉特性主要是 A.恒常性B.选择性C.整体性D.理解性 10.小王先学习了汉语拼音,随后学习英语,在使用拼音录入汉字时经常会混淆拼音和英语,产生这种干扰的原因是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记忆重构D.记忆恢复 11.斯伯林(G. Sperling)采用部分报告法的研究表明,感觉记忆保持的字母数量约为A.5 B.7 C.9 D.11 12.“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鲸鱼是哺乳动物”,据此可以推论“鲸鱼是胎生的”。这种推理是A.演绎推理B.逆向推理C.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 13.人脑中出现的“天宫二号”发射升空的景象主要是 A.触觉表象B.动觉表象C.听觉表象D.视觉表象 14.某人的大脑受到意外损伤后不能理解口语。依据机能定位理论,其大脑左半球损伤的区域可能是

心理学考研分值分布及题型分析

心理学考研分值分布及题型分析 自07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实行全国统考以来,考试范围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一、真题分值分布分析 心理学综合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心理学综合考试共涉及6门心理学专业主干课程,其中普通心理学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考试题型有四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 从至三年心理学统考综合试卷内容来看,在一套完整的心理学综合试卷中各科目在各题型上的数量及分值分布统计如下: 1、单项选择题(共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普通心理学,约20题,约4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13题,约26分;实验心理学,约13题,约26分;心理统计,约9题,约18分;心理测量,约10题,约20分。 2、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普通心理学,约4题,约12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2题,约6分; 实验心理学,约2题,约6分;心理统计,约1题,约3分;心理测量,约1题,约3分。 3、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普通心理学,约1题,约1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1题,约10分;实验心理学,约1题,约10分;心理统计,约1题,约10分;心理测量,约1题,约10分。 4、综合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普通心理学,约1题,约3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1题,约30分;实验心理学与心理统计或心理测量的结合,约1题,约30分。 二、各题型具体分析 1、单项选择题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1)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 实验心理学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心理学导论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312心理学考研人物对照表(字母顺序)

A 阿特金森、谢夫林——三级记忆模型 阿普特尔——逆转理论 阿多诺——1950,对权威人格进行了研究 阿瑟·S·雷伯——最早提出内隐学习的概念 奥苏贝尔——社会实践说 奥苏贝尔——教学四原则: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序列组织原则+巩固原则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性质将学习划分为两类四种 奥苏贝尔——学习的成就动机划分 安德森——真诚是最重要的品质。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个人的温暖+能力+外表吸引力艾克曼——眼睛表达忧伤最为重要,口部对于表达快乐最为重要 艾克曼——他的发现支持了表情是天生的 艾森克——人格结构的四层模型(特殊、习惯、特质、类型) 奥尔特曼、泰勒——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 奥尔特曼、泰勒——社会渗透理论 奥尔波特、班杜拉——模仿说(言语发展) 艾利康宁、达维多夫——依据活动特点对心理发展阶段划分 埃里克森——青少年的发展任务是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指同一性混乱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阿特金森——追求成功时两种倾向:力求成功的意向+避免失败的意向 阿特金森——T=T s-T f=M s*P s*I s-M f*P f*I f 安德森——从信息加工角度对知识进行分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认知+联结+自动化) 安德森——产生式理论,研究认知机能迁移时提出(打字熟练的秘书员的实验) 奥斯古德——逆向曲面模型(三维迁移模型) Allport——6个基本的价值观: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权利的+社会的+宗教的 B 进化心理学——巴斯(代表人物) 巴斯——活动特征说(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冲动性) 巴昂——情绪商数 巴克尔——沟通过程七要素(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反馈+障碍+背景) 巴特森——利他行为有两种倾向(自我利他主义+纯利他主义) 巴特森——元交际理论 巴尔特斯,斯普兰格——毕生发展观 巴尔特斯——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果 巴尔特斯——智力双重过程理论(基础+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