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尤金奥尼尔对中国现当代话剧的影响
西方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影响

论西方文艺思潮对廿世纪中国戏剧的影响摘要:戏剧二十世纪上半叶最活跃的文学形式之一。
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从19世纪末开始大量传人中国,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起着主导作用。
从最初的“新剧”和“文明戏”对“旧剧”的改良尝试,大大促进了话剧的引进,到“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成熟、浪漫主义戏剧创作的展开。
两个时期对于西方文艺思想、理论的大量引进与学习,促进了中国戏剧现代性的形成和不断完善。
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来浅要探讨西方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对现代话剧的影响。
关键词:戏剧;话剧;现实主义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十分繁荣,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学着们将这些各不相同的流派都归结为一类——现代派。
这个现代派了包括现代文学,也包括后现代文学。
现代派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后半叶象征主义的诞生,之后历经发展,出现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等流派,也出现了如卡夫卡、萨特、等大批名家名作,这在文艺复兴以后当属头一次集体式爆发,而且前赴后继。
中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先后两次对西方文学经典和其他如哲学经典的大批引进、探讨、研究,对中国文学乃至文人学者们的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戏剧也是如此[1]。
曾孝谷、李息霜等190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春柳社,旨在“研究旧戏曲,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并制定《春柳社演艺部》专章;次年2月组织出演法国亚历山大.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1907年6月有欧阳玉倩、陆镜若等加盟的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曾孝谷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黑奴吁天录》。
这些话剧的上演反应了当时中国留学生对现实主义的渴望与推崇。
同时,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历史性转折,是中国戏剧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发展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2]为话剧的引进进行了一次深入探索。
1912年陆镜若在上海组织新剧同志会,加之王钟声领导的春阳社、任天知领导的进化团演出《孽海花》等剧,以及南、北的学生剧演,尤其是南开新剧团的剧演活动,形成了20世纪初年的新剧(又称文明戏)演出景观。
尤金·欧尼尔在中国

尤金欧尼尔在中国刘海平【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1983(000)003【摘要】<正> 在外国现代戏剧家中,对我国话剧运动影响最深的,除易卜生外,便推尤金·欧尼尔。
他不但在二、三十年代引起我国老一辈话剧工作者的浓厚兴趣,直接影响了他们中一些人的创作,而且在一段时期的冷落之后,至今又在我国年青一代戏剧工作者中产生着强烈的影响。
一个戏剧家能在较广的范围内对另一国的戏剧发生影响,这必然与他作品得到翻译、演出和评论的情况有关。
本文拟就对欧尼尔的戏剧在中国的这种接收情形作个归纳与分析。
尤金·欧尼尔(1888—1953)是美国现代著名戏剧家。
他整整三十年(1913—1943)创作生涯所留下的五十一部剧本,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包含了他对美国社会与生活的长期观察和思索,也反映了他在戏剧艺术上的大胆尝试与革新。
他曾四次获美国文学的最高奖——【总页数】4页(P80-83)【作者】刘海平【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55【相关文献】1.尤金·奥尼尔与中国文化 [J], 王丽2.尤金·奥尼尔与中国文化 [J], 王丽;3.尤金·奥尼尔与中国现代戏剧 [J], 吕周聚4.打造教育信息化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共同体——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刚、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主席尤金·加里·科奇、日本教育工学会会长铃木克明、韩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Cheolil Lim [J], 钟钰;郭瑞5.中国现代改译剧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追求——以尤金·奥尼尔戏剧的改译为例 [J], 钟毅;段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世纪初西方现代派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20世纪初西方现代派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李勍【摘要】在20世纪初,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西方现代派戏剧以其深邃的内涵、新颖的表现形式在被引入中国的文艺思潮中独树一帜.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学习、融合、扬弃之后,西方现代派戏剧不仅影响了田汉、曹禺等一系列中国早期话剧探索者的创作风格,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戏剧的内容与舞台表现形式.【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西方现代派戏剧;中国戏剧;传播【作者】李勍【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北京10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05西方戏剧发展到19世纪末,渐渐分化成两个不同的创作方向:其一是以萧伯纳、阿瑟·米勒等人为代表,遵循现实主义的戏剧传统的戏剧创作;另一个则是完全与现实主义的戏剧美学原则相悖,以梅特林克、奥尼尔等人为代表的诸如象征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等另辟蹊径的创作流派,在戏剧史上我们把它们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戏剧。
总的来说,西方现代派戏剧是指与现实主义戏剧相对立的、以西方各种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戏剧流派。
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派戏剧都包含在现代派戏剧流派中。
从象征主义到后现代派,西方现代派戏剧为人类艺术贡献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与作家。
人类戏剧的发展轨迹虽各不相同,但在东西方戏剧的不断碰撞之中,中国戏剧汲取了西方现代派戏剧的诸多灵感,西方现代派戏剧对20世纪乃至如今中国戏剧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代派戏剧自诞生以来,在西方一直受到追捧,然而中国人对待西方现代派戏剧的态度在近百年内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现代派戏剧在中国于20世纪初期兴起,却在30年代迅速衰落下去。
而在上世纪80年代,经过一代人不断的探索与努力,现代派戏剧又在中国得到了新的发展。
陈独秀在1915年《新青年》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一文中积极介绍了梅特林克等一批西方现代派作家,并给予其极高的赞誉,陈独秀认为“现代欧洲文艺,无论何派,悉受自然主义之感化,作者之先后辈出,亦远过前代”。
从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看人类的异化悲剧

反常状 况 与物质 对精 神 的挤 压 , 使 人 迷 失 于 物 质 与 精神 的对立 中 , 进 而 走 向 异 化 的 悲 剧 困 境 —— 人 在
追求 与改造 文 明的 过程 中 , 竟 然 被 自身 生 产 的 物 质
关键词 : 尤 金 ・奥 尼 尔 ; 戏剧 ; 人 类的异化 ; 悲 剧 中图分 类号 : I l 0 6 . 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9 5 - 3 3 3 X( 2 Ol 5 ) 0 9 - 0 0 4 8 — 0 3
2 0世 纪 以 来 , 以高速 化 、 规模 化 、 工 具 化 为 发 展 特征 的西方 工业 文 明使 “ 人 越 来 越 走 向 片 面 化 和 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剧 以“ 汽车” 这 一 富 有 现 代 意 义 的 物 象 来 表 征 令 人 生
畏 的物 质社 会 , 淋 漓 尽 致 地 刻 画 出 主 人 公 哈 里 ・霍
善感 的个性 使 他“ 能 将 自己 灵 魂 深 处 的 感 悟 、 自 己 的 父母 、 兄弟 融入 在其 戏剧 中” [ 2 1 ] , 从 而 特 别 眷 注 由 于
题 和 悲 剧 的三 种 形 式 : 社 会与 个人关 系 的异化 、 人 与
中的另 一人 物拉里 曾经 酸楚地 坦 言 : “ 我 根 本 不 想 同
这 个世 界有 f t ‘ 么 来 往 更 确 切 地 说 , 根 本 不 想 让 这
个 世 界 的贪婪 和疯狂 再来 打扰我 。 ” 口 I 1 。
者 与奋 斗者 的潜 意识 中 , 加 剧 了 他 们 对 机 械 社 会 和
尤金·奥尼尔与中国现代戏剧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 EASTERN FORUM—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 2, 2019尤金·奥尼尔与中国现代戏剧吕 周 聚(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摘 要:作为世界级的戏剧大师,奥尼尔的作品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文坛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导中国剧作家关注表现复杂的人性,古老的冤孽、罪恶的报复、贪婪的欲望成为此期部分戏剧作品的主题,具有动人心魄的震撼力;二是吸引中国剧作家大胆探索尝试表现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幻觉、内心独白、象征等手法的大量运用使中国现代戏剧具有了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丰富了中国现代戏剧的艺术长廊,中国现代戏剧因此而呈现出新的艺术特质。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中国现代戏剧;渊源;人性;表现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3;I20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9)02-0001-14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美国杰出的剧作家,被誉为美国的戏剧之父,他的剧作不仅在美国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自然也对中国现代戏剧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2年奥尼尔就被介绍到中国来,其作品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中国文坛的热门翻译介绍对象。
中国戏剧界对奥尼尔的接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在美国学习戏剧专业的留学生们直接带入中国,洪深与奥尼尔同是哈佛大学“英文四十七”的学生,皆师从倍克教授学习戏剧,洪深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奥尼尔已经成名,他自然会对奥尼尔关注有加;此外,张彭春、余上沅、熊佛西、赵太侔等在美国留学时学习戏剧专业,也皆熟悉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并对他们的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种是国内文坛通过大量翻译介绍奥尼尔及其作品,致使奥尼尔及其作品在国内文坛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对曹禺等人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用精神分析学说从复杂的人物关系中解读《雷雨》

用精神分析学说从复杂的人物关系中解读《雷雨》徐慧惠【摘要】曹禺在 1933 年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被称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所以自从它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文学评论家已从不同方面解读过这个剧本,并为该剧本注入了很多新的生命力。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会把《雷雨》的主旨定位为怒斥封建大家庭的腐朽与罪恶。
而本文则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这部话剧,笔者认为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恋母情结、人格三重结构、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在《雷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期刊名称】《新作文:教研》【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2页(P1-2)【关键词】恋母情结;本我;超我;爱与死;悲剧命运【作者】徐慧惠【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22.4绪论剧作家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而一举成名,由此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届的崇高地位。
《雷雨》一问世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这部话剧,以探寻人性深处的罪恶。
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盛行弗洛伊德学说,就读于清华大学外文系的曹禺自然而然受到了该学说的影响。
另外与曹禺有着共同的审美趣味、共同的艺术追求的西方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也对曹禺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当然尤金·奥尼尔也深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由此本文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雷雨》进行解读也是有理可据的。
从曹禺的戏剧作品中,也是可以发现他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痕迹,作家郭沫若的评论文章“关于曹禺的《雷雨》”开篇就说道“作者指曹禺于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等,似乎也有相当的造诣。
以我们学过医学的人看来,就是用心要去吹毛求疵,也找不出什么破绽。
在这些地方,作者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
”[1]《雷雨》是一部四幕话剧,它把周鲁两个家庭两代人,八个人物,前后三十年的恩怨纠葛在一天时间内呈现了出来。
尤金·奥尼尔与中国戏剧之缘

一、道教思想影响下的尤金·奥尼尔真实是艺术的灵魂,任何有生命力的作品无不渗透着真实又深切的生命思考和哲学形而上的理性深度,奥尼尔的作品也不例外。
作为美国戏剧的大师,受益于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同时又谙熟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他的作品不仅继承西方传统文学的脉搏,例如古希腊文学与戏剧中重视对人的生命力量的赞扬和颂歌,以及西方现实主义作品中的悲切情怀,而且还鉴戒了东方文学中的宗教思想,例如道教、佛教和印度教相关教义在作品中的体现。
我们研究奥尼尔在中国的影响,毋宁可以回看中国的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文学是世界的文学,任何来自人类原始精神意象以及精神奥义的源泉都可以产生鲜活的感染力。
文学接受都有一定的“视界融合”。
“视界融合”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文艺理论家加德摩尔的作品《真理与方法》之中。
所谓“视界融合”是指在对文化的接受过程中,尤金·奥尼尔与中国戏剧之缘摘要:尤金·奥尼尔(Eugere O’Neill, 1888-1953)美国影响深远、享誉世界的剧作家,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其卓越的创作成就,奠定了美国民族戏剧的基石,也在世界戏剧历史舞台上铸就了一座划时代的丰碑。
奥尼尔一生曾四次获得“普利策奖”,193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戏剧史上,尤金·奥尼尔在轰动世界的同时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方面,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创作思想深受中国道教的影响;另一方面,其戏剧作品的创作风格也深刻影响到中国戏剧的发展。
关键字:尤金·奥尼尔;道教;中国戏剧接受者和被接受者保持自己文化认知的领域或范畴,并在两个或者更多的领域中碰撞从而产生新的视野领域,生发出一种超越原本的思想境界,到达一个全新的领域。
奥尼尔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就是这种新的视界融合的过程。
生逢当世,奥尼尔对美国的社会现实产生深深的忧虑,传统的基督教在他面对现实的颠荡黑暗中渐渐迷失了它原本神圣的光环,而来自东方的道教便走近他的精神视野,奏响了一曲新的戏剧天地的凯歌。
浅析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悲剧性

古希腊悲剧表现人同命运的搏斗,奥尼尔则表现人同生活环境的斗争。他企图用生活环境解释古代希腊人的命运观念。奥尼尔对悲剧的偏爱是因为他认为悲剧的意义就像希腊人所理解的那样。悲剧使他们变得高尚, 使他们生活得愈来愈充满生机。悲剧赋予他们对事物深刻的精神感受, 摆脱日常生活琐碎的贪欲。
奥尼尔从一开始就认定, 人生意味着一场悲剧, 他关注的焦点正是这种悲剧命运和它蕴含的精神价值。他笔下的人物几乎都难逃悲剧结局, 除了《啊, 荒野! 》这部轻喜剧以外, 奥尼尔的所有剧作几乎都是悲剧性的。
戏剧以一个普通美国农庄兄弟俩以及与他们都有一些瓜葛的女人的故事构成了主体,通过三个人的生活经历给我们展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戏剧的开头恰当的给安排在一条大路上,这条路“像一条灰色的缎带婉蜒曲折的通向天”。这样的场景布置已与剧名浑然一体 ,暗示了人物对天边外的梦幻追求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在这部作品中,三个主要人物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他们有希望,有憧憬,但他们的希望和憧憬都在天边外, 是无法获得的。他们都放弃了自己真正熟悉和喜爱的,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尤金·奥尼尔对中国现当代话剧的影响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话剧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现当代话剧的发展中,尤金·奥尼尔的作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尤金·奥尼尔的作品曾经被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上演。
他的作品包括《长日的旅程向夜晚》、《欲望号街车》,这些作品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引入中国。
这些话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刻画人性的细致和精湛的语言技巧,给当时的中国戏剧界带来了新的启示。
其次,尤金·奥尼尔的作品激发了中国话剧创作者对话剧主题
和戏剧形式的多样化探索。
他的作品不仅着眼于家庭、社会、政治等领域,也关注个体的命运、追寻人生的意义等深层次的话题。
他突破传统的话剧形式,采用单一场景、情节穿插等创新手法,使话剧更加生动、多元化。
最后,尤金·奥尼尔的创作精神和写作方法也对中国话剧创作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讲究探索人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关注人类普遍的情感和生命况味,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有着相通之处。
同时,他崇尚自由、个性,反对传统的限制和束缚,这种写作精神也与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相吻合,为话剧创作者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和鼓励。
总之,尤金·奥尼尔对中国现当代话剧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他的作品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为中国话剧创作者提供了启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