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美国)
addison综合征诊断标准

addison综合征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Addison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引起的罕见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慢性疲乏、皮肤色素沉着和低血压等症状。
为了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国际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快速识别患者是否患有Addison综合征。
对于Addison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慢性疲劳、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低血压、皮肤色素沉着等。
而实验室检查中主要通过测定患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来进行诊断,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醛固酮等指标。
根据当前的国际标准,确诊Addison综合征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患者有相关的临床表现,包括慢性乏力、低血压、皮肤色素沉着等;二是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三是患者的ACTH激素水平明显升高。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确诊为Addison综合征。
除了以上的标准,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考虑的因素。
当患者接受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可能受到抑制,此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不典型的症状,例如孤立性皮肤色素沉着、低血糖等,也需要仔细评估和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对于Addison综合征的诊断需要仔细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根据当前的国际标准来判断。
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估和确诊,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了解和诊断Addison综合征,共同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二篇示例:Addison综合征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乏力、低血压等症状。
尽管Addison综合征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但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避免严重后果。
慢性疲劳综合征

作者简介
李荐中,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曾任齐齐哈尔市第一神经精神病医院精神科主任和心理科主任、齐 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系主任。现任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院长和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在精神医学与心理卫生领域辛勤耕耘。1985年率先在国内开展“考场 境遇性焦虑”的研究,被《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誉为“开阔精神医学新领域的重要尝试”;1987年开展关于 “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卫生”的研究;1989年开展对“性变态”的研究等。此后潜心研究适合中国人特点的心理疗 法,并于1996年正式提出“全方位整合心理疗法”的基本理论并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开展对“青春期逆反心理”的研究,首次提出“团体家庭治疗”的方法.美国著名精神医学家、心理治疗 家、WHO亚太地区精神医学联络人曾文星教授曾撰文称赞李荐中在心理治疗上“很有贡献”。代表作有《心语— —心理咨询案例》和《全方位整合心理疗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对人体体能影响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容颜与体态的危害:多种情况下,长期的慢性疲劳可使 患者面色无华,脱发断发,皱纹早现,面肌松弛;有的还可出现面部色斑。明显呈现出未老先衰之征象。
(2)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危害:免疫系统健全与否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存在,必然会使 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与调节失常,乃至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不足,削弱了机体的抗病能力,破坏了防御 疾病的天然屏障,为各种各样疾病的发生打开了通路,患病的机会必将大大增加。
发病机制
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疲劳不同于生理性疲劳。有多种疾病会出现自觉疲劳、无力等明显的先驱症状,诸 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糖尿病、心肌梗死、贫血、血液病和癌症等都可使患者感到莫名其妙的疲劳,这种疲劳 与体力、脑力、心理性疲劳性质完全不同,其特点有三: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志物

促炎细胞因子
CFS病程早期,特异性免疫存在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将免疫标记与临床结果相结合,可为临床医师诊断CFS提供依据,还可在早期排除其他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是巨噬细胞对细菌感染或其他免疫源反应自然产生的细胞因子,也是人体内重 要的炎症因子,参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损伤过程。
Moss等研究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CF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且CFS患者的 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参与细胞过程和免疫的基因分子靶点。
Almenar-Pérez等选取15例CFS重症患者的生物样本,运用标准 操作程序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并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和细胞 外囊泡中的微循环物质,结果显示,常规肌酸激酶值、细胞外囊泡 的物理特征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和细胞外囊泡中的miRNA水平均 与CFS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表明CFS重症患者存在遗传和神经免 疫失调。
THREE
诊断标志物
诊断标志物
01.
微RNA (microRNA,miRNA)
02.
微生物群
03.
血清激活素
04.
促炎细胞因子
05.
人类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 HHV)
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

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前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现在即使睡一整天,也感觉休息不过来。
”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下,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办公室白领都有过这种感受,但许多人对之缺乏足够的认识,而是硬扛着,长此以往会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乃至日常生活。
如果这种状态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我们就必须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了。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历史只有十多年,它的核心症状是疲劳,不伴随其他相关疾病,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最初为美国医生发现有的病人在EB病毒感染以后,持续处于疲劳状态,就把这种病命名为病毒感染后的疲劳综合征。
后来很多病人没有病毒感染也持续反复发生疲劳感,最后提出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念。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4年正式提出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患者只要有以下症状中的8种即可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1)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持续在6个月以上,这种疲劳多由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充足睡眠后仍不能消除。
(2)原因不明的肌无力。
(3)失眠或有多梦、早醒。
(4)头昏、头胀、头痛。
(5)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
(6)食欲不振。
(7)不明原因的胸部紧缩感、肩背腰不适或疼痛,不定位的肌痛、关节痛。
(8)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
(9)兴趣减退或丧失。
(10)性功能减退。
(11)低热。
(12)咽干、咽痛或喉部紧缩感,检查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
(13)颈部可触及肿大或压痛的淋巴结。
(14)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引起慢性疲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为什么会得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目前仍属于探索阶段:本病多发于20~50岁,与长期过度劳累包括脑力和体力疲劳、饮食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过大等精神环境因素以及应激等造成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运动等系统的功能紊乱关系密切。
这些人群在持续的高强度工作下,没有注意调节,比如频繁加班、工作强度大导致机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最后形成所谓的“积劳成疾”,再恢复就比较困难。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以上的慢性疲劳为主要表现,且伴有记忆力下降、新发头痛、咽喉炎、肌痛、睡眠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等非特异性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休息后不能缓解,实验室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1]。
它曾被命名为“非典型性脊髓灰质炎”、“慢性疲劳免疫紊乱综合征”等。
为了便于交流与研究1988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正式将其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目前,其诊断标准多采用1994年国际慢性疲劳综合征小组会议上对CFS的解释。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压力逐渐增大,出现以慢性疲劳为主症的人群正逐步扩大。
有专家称,CFS将是二十一世纪“健康的隐形杀手”[2]。
因此,CFS受到广泛的重视,而中医工作者们也应用中医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与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现将CFS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易感人群
黄氏[3]等根据调查指出以下15种人最易患CFS:45岁以下的女性、中年男性、学龄儿童、老年人、白领阶层人员、电脑使用者、知识分子、成功的企业家、考生、明星、上夜班者、新闻从业者、下岗失业者、打工者以及心胸狭窄者。
可见,CFS的发生主要与心态、压力、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等有关。
因此,我们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以期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从而指导该病的预防与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及预防

6 马翠云,朱应春 胸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实用新医学,2002,4(4):356-3577 韩月红,于志红,张玉萍,等 老年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72-474(本文编辑:戚兆力)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及预防王庆华 刘化侠 许红梅 杨新芳 周希环摘 要 综述了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及预防策略。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不适,基本特征为休息后不能缓解,理化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要避免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痛苦,最重要的还是预防,避免长时间的极度紧张和精神负担过重,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此病的危害,防患于未然,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树立健康社会信念。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诊断; 预防作者单位:271000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王庆华,刘化侠,许红梅);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杨新芳,周希环)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不适,可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健忘、低热、肌肉关节疼痛和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基本特征为休息后不能缓解,理化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美国1987年首次给该症命名为Chronic Fati g ue Syndro m e CFS,慢性疲劳综合征。
同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 1。
主要诊断标准:(1)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持续在6个月以上;(2)根据病史、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排除引起慢性疲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症状标准:(1)体力或心理负担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2)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3)失眠症状普遍存在,或有多梦、早醒;(4)头胀、头昏或头痛;(5)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6)食欲不振;(7)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有腰背痛、不定位的肌痛和关节痛,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8)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9)兴趣减退或丧失;(10)性功能减退;(11)低热;(12)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
慢性疲劳综合征模板

配穴
• • • • • 肾虚:肾俞、太溪 脾虚:脾俞、三阴交 心虚:心俞、神门 肺虚:肺俞、列缺 肝郁:肝俞、太冲
其他治疗
• 耳针:主穴脑、神门、交感;配穴心、肝、脾、 肾、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
• 拔罐法:足太阳经背部第1、第2侧线,用火罐行 走法或闪罐法,以背部潮红为度。 • 脐疗法: 取相应中药研粉调成糊状,填满脐窝, 配合艾灸神阙穴,灸后纱布固定,2-4小时后取 下。
•
张女士今年46岁,近半年来总觉得神 疲乏力,全身酸软,而且注意力不集中, 工作效率也有所下降。到医院检查内脏 器官又没有什么病变,几家医院的接诊 医师都认为是CFS,但无特效药物,都只 是告诉她要放宽心,调理好生活,慢慢 就会好的。
慢性疲劳综合征
福州市中医院 治未病中心 肖少英
• 定义: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长期身心极度 疲劳为突出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头痛、肌肉 关节疼痛、失眠和多种精神症状的一组证候群, 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 分类: • 神疲、身疲(中医); • 慢性疲劳症、免疫机能障碍综合征(西医)
• 心理疗法: 以情胜情疗法。 • 饮食疗法:人参糯米粥;鸡归粳米粥; 甘麦大枣粥;冬虫鸭子;黄芪鸡。
• 人参糯米粥取人参10克,山药粉、糯米 各50克,红糖适量。先将人参切成薄片, 与糯米、山药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 红糖,趁温食服。每天1次。
• 鸡归粳米粥取乌骨鸡一只,糯米50克, 黄芪45克,当归、大枣各15克,肉桂3克, 食盐适量。先将乌骨鸡宰杀去毛和内脏; 再将黄芪、大枣、肉桂加水煎煮2次,每 次煮沸后30分钟,取药汁2000毫升,与 乌骨鸡、粳米共同煮粥,加入食盐,吃 鸡饮粥。每周2—3次。
• (3)体征:体温37.5~38.5 C,局限性 咽炎,颈部淋巴结肿大>1cm. • (4) 凡有下列疾病者,不属CFS诊断范围 (精神、基本治疗 治法:补虚、健脑、宁神。针灸并用,补法为主。 主穴:足三里、关元、百会、印堂 方义: 足三里——补益气血; 关元——调补真元; 百会、印堂——升清而宁神。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免疫功能失调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免疫功能失调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许多人都会感到疲劳,并出现一系列伴随症状。
其中,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一种极度疲劳并伴有多种体征的临床综合征。
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FS与免疫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免疫功能失调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机制。
一、CFS的特征和诊断标准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令人沮丧和持久影响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
除了长期持续的体力和心理疲劳外,患者还经常伴有头晕、肌肉酸软、记忆力下降等多种身体不适和认知障碍。
由于其症状多样化且容易被他人误解为情绪或焦虑障碍导致缺乏系统有效的治愈方法。
目前,国际上对CFS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1994年美国疾控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发布的克莱茵-Carruthers诊断标准以及2003年国际CFS协议委员会(International CFS Study Group)提出的日本标准。
这些标准要求患者在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才能被确诊为CFS,并且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潜在疾病。
二、免疫功能失调与CFS的关系免疫功能失调被认为是导致CFS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患有CFS的人体内存在着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和免疫功能紊乱现象,如细胞介导免疫应答增强、淋巴细胞再分布等;另一方面,许多触发或加重其它潜在机制的途径都与免疫系统有关。
1. 免疫沉默近年来,一项新发现称为“免疫沉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比于正常人群,CFS患者的体内存在大量抑制性T细胞和免疫抑制因子,导致免疫系统处于一种低活性状态。
这种沉默状态可能会导致对外界刺激的免疫应答不足、机体易于感染以及其他损伤修复过程的受阻。
2. 炎症反应异常许多研究发现CFS患者血液中存在着不正常的白细胞亚群比例和细胞因子水平,如IL-6、TNF-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美国)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建议使用的一个疾病名称-是指健康人不明原因地出现严重的全身倦怠感,伴有低热、头痛、肌肉痛、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有时淋巴结肿大而影响正常生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以前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足,把很多这样的患者都误诊为神经衰弱。
为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定了一个诊断本病标准。
(1)主要标准:必须具备下列2项:①新近起病的严重而虚弱性疲劳,持续至少6个月。
②没有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科疾病,如恶性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药物成瘾、中毒等。
(2)次要标难:要求至少有以下症状中的8种症状:广泛的头痛,肌肉痛,关节痛,发热,咽喉痛,颈部或腋窝淋巴结疼痛,肌肉无力,轻度劳动后持续24小时以上的倦怠感,精神神经症状(如易激惹、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困难、抑郁等),睡眠障碍,突然发生的疲劳等。
(3)客观标准:至少具有以下症状、体征中的2项:低热(口腔体温37.6—38.O℃或肛门体温37.9—38.8℃);非
渗出性咽喉炎、咽喉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轻度肿大,有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