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
合集下载
像山那样思考(公开课)ppt课件

22
“人的思考”和“山的思考”有什么不 同?
人类----从眼前利益考虑 主观、自私、肤浅、表面
山----从生态利益考虑 客观、无私、深刻、长久
23
像山那样思考: 客观、长久地尊重自然法则 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 ------是一种诗意的表达
24
畅谈启示
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启示。
25
课堂小结
20
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
1、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2、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 和谐相处。 3、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
21
• 2.为什么只有山能“客观”地听狼的嗥叫?山是 怎样思考的?
因为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 “大山的思考”,就是用整体和有机的世界观来 对待荒野和自然,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让人们 意识到,由于人类一直把自己看成高于一切的自 然的主宰,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 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 回的退化。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 环境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 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
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 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 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 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
4
课前预习·注音
• 嗥叫(
)
( h á)o
• 迸发(wbāènngy á n ) ( p ē ng)
驯服(
11
自然界失去 了狼到底会 怎样?
12
13
14
15
2001年5月11日,阳光明媚的乌鲁木齐,五分钟后
黄沙蔽日弥漫了整个天空。
16
“人的思考”和“山的思考”有什么不 同?
人类----从眼前利益考虑 主观、自私、肤浅、表面
山----从生态利益考虑 客观、无私、深刻、长久
23
像山那样思考: 客观、长久地尊重自然法则 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 ------是一种诗意的表达
24
畅谈启示
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启示。
25
课堂小结
20
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
1、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2、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 和谐相处。 3、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
21
• 2.为什么只有山能“客观”地听狼的嗥叫?山是 怎样思考的?
因为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 “大山的思考”,就是用整体和有机的世界观来 对待荒野和自然,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让人们 意识到,由于人类一直把自己看成高于一切的自 然的主宰,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 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 回的退化。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 环境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 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
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 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 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 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
4
课前预习·注音
• 嗥叫(
)
( h á)o
• 迸发(wbāènngy á n ) ( p ē ng)
驯服(
11
自然界失去 了狼到底会 怎样?
12
13
14
15
2001年5月11日,阳光明媚的乌鲁木齐,五分钟后
黄沙蔽日弥漫了整个天空。
16
《像山那样思考》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上册

“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意思 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应该像大山一样思考,要 客观地从长远利益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环境。
15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嗥(háo)叫
驯(xùn)服
B、嬉戏(xī xì)
蠕(rú)动
C、饿殍(fú)
8
4、说说下列句子蕴含的道理。想一想人类应 该怎样和动物相处?
✓ 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 去听取一直狼的嗥叫。
该句是说山的存在很久远,所以能从更长远的利益 看待问题,它能兼顾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看清狼是生物链上重要的一环
9
4、说说下列句子蕴含的道理。想一想人类应 该怎样和动物相处?
4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3),借助狼的一声狼嚎而 引起的反应,阐述狼嚎饱含的生态意义 和生命意义。 第二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 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10),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 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 生态意识。
5
文本分析
阅读课文第1~3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文章开头那声“狼嗥”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2
4、说说下列句子蕴含的道理。想一想人类应 该怎样和动物相处?
✓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 隐藏的内涵,他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 人类所领悟。
内涵:狼的消失会导致鹿群的增加,从而使大山伤痕 累累,导致生态破坏,因此人们应该维护生态平衡, 爱护生态环境 领悟人类为了短期的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还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1
一、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作家、生态 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被称为“美国 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1887年生 于美国衣阿华州伯灵顿市。耶鲁大 学林业专业研究生,1933年,任威斯 康辛州大学农业管理系教授,并渐渐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地生态观念和 大地道德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完成被誉为“绿色圣经”的《沙 乡年鉴》。1948年4月,因心脏病猝 发而不幸去世。
15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嗥(háo)叫
驯(xùn)服
B、嬉戏(xī xì)
蠕(rú)动
C、饿殍(fú)
8
4、说说下列句子蕴含的道理。想一想人类应 该怎样和动物相处?
✓ 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 去听取一直狼的嗥叫。
该句是说山的存在很久远,所以能从更长远的利益 看待问题,它能兼顾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看清狼是生物链上重要的一环
9
4、说说下列句子蕴含的道理。想一想人类应 该怎样和动物相处?
4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3),借助狼的一声狼嚎而 引起的反应,阐述狼嚎饱含的生态意义 和生命意义。 第二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 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10),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 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 生态意识。
5
文本分析
阅读课文第1~3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文章开头那声“狼嗥”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2
4、说说下列句子蕴含的道理。想一想人类应 该怎样和动物相处?
✓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 隐藏的内涵,他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 人类所领悟。
内涵:狼的消失会导致鹿群的增加,从而使大山伤痕 累累,导致生态破坏,因此人们应该维护生态平衡, 爱护生态环境 领悟人类为了短期的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还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1
一、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作家、生态 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被称为“美国 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1887年生 于美国衣阿华州伯灵顿市。耶鲁大 学林业专业研究生,1933年,任威斯 康辛州大学农业管理系教授,并渐渐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地生态观念和 大地道德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完成被誉为“绿色圣经”的《沙 乡年鉴》。1948年4月,因心脏病猝 发而不幸去世。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

第一部分
❖ 阅读的第一部分(1--3) ,回答下列问题。
7.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 意的还有谁呢?
第二部分
❖ 阅读的第二部分(4--7) ,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的认识,很明显有一个发展变 化的过程,作者以前的观点是怎样的?
第二部分
❖ 阅读的第二部分(4--7) ,回答下列问题。
2.来作者还是这样认为吗?那作者的 想法、观点是什么时候转变的呢?
第二部分
❖ 阅读的第二部分(4--7) ,回答下列问题。
3.“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
的东西”,“新的东西”又是什么?
第二部分
❖ 阅读的第二部分(4--7) ,回答下列问题。
4.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 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 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没有? 出现了什么情况?
众多狼死去之后,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
第二部分
❖ 阅读的第二部分(4--7) ,回答下列问题。
5.作者连用了几个“看见”,有什么好 处?
第二部分
❖ 阅读的第二部分(4--7) ,回答下列问题。
6.“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 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木, 不做其他的事。”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
❖ 阅读的第一部分(1--3) ,回答下列问题。
2.对这声狼嗥的特写,这一段表达了一种 怎样的情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语。
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 的、悲哀、蔑视等。。
这声狼嚎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 的号角。
第一部分
❖ 阅读的第一部分(1--3) ,回答下列问题。
3.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这声狼嗥对 于不同的生物,分别有着怎样的意义?
《像山那样思考》ppt

2021/10/10
40
❖ 第三部分(10) ❖ 提出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
2021/10/10
41
文章主旨
❖ 本文从一声寻常的“狼嗥”写起,联系狼被 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后所带来的生态恶 果,分析了狼嗥声中包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 意义,提倡和呼吁人类应该像大山那样思考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的和平 。
2021/10/10
22
思考: 留意这一声嚎叫的有哪些事物呢?它们的反应又
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鹿 松林 郊狼 牧牛人 猎人
山
明显而迫 近的希望 和恐惧
深刻的,客观的,长久的
2021/10/10
23
体会画横线处的含义
1、然而,在这些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之后 ,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 座山自己才知道。
内含:内部包含。是动词。 即境 富 有 文 化 _内__涵____ 的 云 南 特 产 —— 上 树 鲜 花 饼 礼 盒 活用 __内__含___多种口味。
2021/10/10
13
(三)、词语解释
❖ 拾遗: 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如夜不闭
❖
户,道不拾遗。②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
❖
拾遗补阙。
喜气洋洋、嬉
“山对狼”的
戏、搅、蠕动、反衬人杀害狼 对人类破坏生 看法,即狼的
碰撞——活泼 的残忍
态平衡的憎恶 存在对山的意
可爱
义
2021/10/10
31
2、分析第5段中“兴奋”“拖”“无动于衷” 三个词语的作用。
分析:用“兴奋”一词写出了人类杀狼而破坏 生态平衡的愚昧无知。“拖”“无动于衷” 形象地刻画了小狼受伤后的可怜,反衬了人 类的残忍愚昧。
4.3《像山那样思考》课件

研读课文
关键句:
研读第4-9节
1.“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
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
2. “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
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觉得狼是有害的,欲除之而后快。
研读课文
关键句:
研读第4-9节
“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见到狼的嬉戏及垂死的眼神。
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研读课文
关键句:
研读第4-9节
“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 作者以平静的口吻叙述狼的被消灭而带来的危害 。
认识到其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研读课文
关键句:
研读第4-9节
如何“像山那样思考”去听取狼的嗥叫?
认识到应与其平等相处。
研读课文 “我”对狼的认识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文章的内在思路:开篇由狼嗥的引人深思引入, 结尾暗点狼嗥的内涵,形成呼应,中间部分重点 写狼被杀的命运及由此带来的恶果,让人意识到, 狼的嗥叫中包含着一种生态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第二课时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 之间关系的呢?我们人类是这地球上最高贵 的,一切要服从我们人类的需要,自然要服 从我们,我们要征服自然。这种想法在常人 看来,仿佛是天经地义,正确性不容怀疑的 。我们过去不是常会说人定胜天,与天斗与 地斗,其乐无穷吗?这种想法果真就合理吗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界的万物呢?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这最后一课的 学习吧。
墨剑飘雨 liyongqian
李永强g
环节二:检查预习,字词通关
夯实基础
嗥叫( háo ) 驯服( xùn ) 蔑视( miè )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30页)

第二部分〔4-9节〕: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 第三部分〔10节〕:首尾呼应,提出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思索并回答问题:
结合全文谈谈,简要概括“像山那样思 索〞是怎样的思索?
客观而公正的对待一切。我们并不比一 座山更高明,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应互相 尊重,否则,当危机发生时,我们或许才 干真正体会这声狼嗥的真正内涵。
如果不能像山那样思索,会有怎样的危害?
除了文章所讲到的危害,你还能罗列出哪 些?
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 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 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 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问题
启示
《淮南子》有一寓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枭 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 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 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 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课前讲话: 话题:
保护环境 时间:
五分钟 上台人数:
三人
《像山那样思索》
奥尔多·利奥波德
学习目标:
1、熟悉并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共存。 2、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我们的忧患意识,
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学习重难点:
1、作者的环保思想。 2、文章诗意的语言中包涵的深意。 学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了解作者。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导入新课:
面对自然界的生灵,出现了两种截然相 反的做法,一个极力捕杀,一个全力救治。 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索,我们究竟是以经 济利益为重,还是多去合计一下在人类看 来是弱者的感受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
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思索并回答问题:
结合全文谈谈,简要概括“像山那样思 索〞是怎样的思索?
客观而公正的对待一切。我们并不比一 座山更高明,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应互相 尊重,否则,当危机发生时,我们或许才 干真正体会这声狼嗥的真正内涵。
如果不能像山那样思索,会有怎样的危害?
除了文章所讲到的危害,你还能罗列出哪 些?
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 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 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 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问题
启示
《淮南子》有一寓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枭 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 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 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 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课前讲话: 话题:
保护环境 时间:
五分钟 上台人数:
三人
《像山那样思索》
奥尔多·利奥波德
学习目标:
1、熟悉并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共存。 2、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我们的忧患意识,
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学习重难点:
1、作者的环保思想。 2、文章诗意的语言中包涵的深意。 学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了解作者。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导入新课:
面对自然界的生灵,出现了两种截然相 反的做法,一个极力捕杀,一个全力救治。 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索,我们究竟是以经 济利益为重,还是多去合计一下在人类看 来是弱者的感受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
语文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通用)第6课《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1

• 王有德(1954— ) 男,回族。 1973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宁夏灵武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局党委书记、局长兼灵武市白 芨滩防沙林场党委书记、场长。
• 王有德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 带头作用。他团结带领干部职工,20多年坚持治沙播绿、 兴场富民,完成治沙造林45万亩,控制流沙面积58万亩, 建设沙地果园4000多亩,兴办5个多种经营公司,建立 1000余亩苗木花卉培育中心,对外承揽100多处绿化工程, 创收1亿多元,弥补治沙资金不足,成功走出了一条“以林 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改革发展之路, 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极大地改善了 林场生态环境和全场职工的生活条件,呈现出人进沙退的 可喜局面。
整体感知
• 本文讲了一个 说明了一个 呼吁人类
故事, 道理,
。
……
藉鬼后狼心狼咽狼 哭狈心狈 狼不狗为 嚎堪肺奸
狼引狼狼 奔狼烟奔 鼠拒四豕 窃虎起突
露出狼怎样的情感?(你有证据吗)
深沉的 骄傲的
一声狼嗥里透露出狼怎样的情感?(你有证据吗)
• 对人类捕杀的抗议和不满 • 对险恶环境的不屈服 • 对死去同伴的哀悼 • 对人类目光短浅的蔑视 • 对人类不能领悟内涵的悲哀 • 对自己和这座山都领悟到了感到骄傲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7
thank
you!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8
……
“像山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
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我们并不比一座山更 高明。
我们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 的关系并无二致。
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否则,当危 机发生时,我们也许才能真正体会这声狼嗥的真正 内涵。
《像山那样思考》(共29张PPT)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让地球充满生机 水——二十亿人民之所系 海洋存亡 匹夫有责任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变得更加热闹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水体污染
淮河上游被化工厂排出物污染
工业废气
酸雨危害的树谓物质文 明,却留下一 个伤痕累累的 地球!
全球40%的死亡归咎于环境因素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在去年 发表的一项研究报直说,他们发现世界上死亡人数 的40%是因污染和其他环境因素致病造成的。人类在 地球上的活动正在毁灭自己。他们在去年10月号 《生物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全球气候变化引 起的气温上升将进一步加剧疾病的蔓延,并将导致 产生新的病种。他们预测,将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离 开家园,去寻找食物,因而成为“环境难民”;越 来越多的人将生活在拥挤的城市生态系统中,这种 环境十分有利于旧病死灰复燃和新的疾病发生;人 类还将受到营养不良以及空前的空气、水和土壤污 染的威胁。
拓展阅读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日本]谷川俊太郎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静无语,屏住呼吸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铺路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建造公园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 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少 鹿多 草光树死
山秃
食草动物的灭亡
沙尘暴
河水把未来冲 刷大海里去。
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狼的消亡
=
人类的灭亡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知 道(我希望我们已经知道)任何 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
——美)奥尔多· 利奥波德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 利。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 们。
1935年 4 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 购买了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荒弃了的农场, 打算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平衡,开始了在沙 乡13年的探索。他把在沙乡的观察和思考结 晶成了《沙乡年鉴》一书。1949年,在他去 世后一年,《沙乡年鉴》出版了。在美国, 因销售量惊人被称为“绿色圣经”。
(美)奥尔多· 利奥波德
环保作品欣赏:
《我是一我是一只小小 鸟.exe只小小鸟》
•生态已经失衡,这是一声 警告。 •尊重每一种生命,学会和 世界万物和谐相处,这是 一声呼吁。
课后认真诵读文章,品味文章的
诗意美和思辩色彩。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作者希望我们不要再用人类的思维 方式去思考,而要 ——
“像山那样思考 ”
• 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 的危险。 •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像山那样思考”有怎样的内涵?
解析:“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述, 作者的真正用意是让人们意识到,由于人类一 直把自己看成是高于一切的自然的主宰,已经 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 经造成人类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 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 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 有像山那样处理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人不是 大自然的主人,人与 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 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区别,人类是大自然 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到了 “像山那样 思考” ,才能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作 者 从 狼 的 嗥 叫 中 听 到 什 么 ?
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以前
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 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 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后来
作者从一只垂死的狼的眼睛 里发现了新的东西。
那么,这“新的东西”又是什么?
自然界如果失去了狼会怎样?
狼不应当被理所当然的无限捕杀, 自然界失去狼会有意想不到的严重后 果。
山秃
食草动物的灭亡
沙尘暴
河水把未来冲 刷大海里去。
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狼的消亡
=
人类的灭亡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知 道(我希望我们已经知道)任何 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
——美)奥尔多· 利奥波德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 利。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 们。
1935年 4 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 购买了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荒弃了的农场, 打算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平衡,开始了在沙 乡13年的探索。他把在沙乡的观察和思考结 晶成了《沙乡年鉴》一书。1949年,在他去 世后一年,《沙乡年鉴》出版了。在美国, 因销售量惊人被称为“绿色圣经”。
(美)奥尔多· 利奥波德
环保作品欣赏:
《我是一我是一只小小 鸟.exe只小小鸟》
•生态已经失衡,这是一声 警告。 •尊重每一种生命,学会和 世界万物和谐相处,这是 一声呼吁。
课后认真诵读文章,品味文章的
诗意美和思辩色彩。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作者希望我们不要再用人类的思维 方式去思考,而要 ——
“像山那样思考 ”
• 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 的危险。 •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像山那样思考”有怎样的内涵?
解析:“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述, 作者的真正用意是让人们意识到,由于人类一 直把自己看成是高于一切的自然的主宰,已经 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 经造成人类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 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 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 有像山那样处理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人不是 大自然的主人,人与 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 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区别,人类是大自然 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到了 “像山那样 思考” ,才能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作 者 从 狼 的 嗥 叫 中 听 到 什 么 ?
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以前
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 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 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后来
作者从一只垂死的狼的眼睛 里发现了新的东西。
那么,这“新的东西”又是什么?
自然界如果失去了狼会怎样?
狼不应当被理所当然的无限捕杀, 自然界失去狼会有意想不到的严重后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