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煤灰熔融性是指煤中的无机部分在高温下熔化的能力。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在于评估煤灰在燃烧过程中的行为,对于炉内温度的控制、炉渣排除、锅炉耐久性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还可以为选煤和燃烧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
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煤的化学性质: 煤的灰分含量和组成直接影响煤灰的熔融性。
灰分含量高的煤通常熔融性较差,而硫、铝和铁等元素的含量增加也会降低煤灰的熔融温度。
2. 煤的物理性质: 煤的粒度和煤的结构对煤灰熔融性具有影响。
粒度较细的煤,其煤灰在燃烧时会更容易熔融。
煤炭的煤层结构对煤灰的熔融性也有一定影响。
3. 燃烧条件: 燃烧温度、燃烧速率和氧化剂的种类和供应方式等都会影响煤灰的熔融性。
温度较高和氧化剂充分的情况下,煤灰的熔融性会更强。
4. 煤灰成分和形态: 煤灰中不同物质的含量和形态会影响煤灰熔融性。
当灰分中含有高熔点物质(如SiO2)时,煤灰的熔融温度会升高;如果煤灰中的金属氧化物形成液体相,也会影响煤灰的熔融性。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灰熔融性是指一定量的煤灰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能力。
它是评价煤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煤的利用价值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的特性。
对于煤的应用领域,如发电、铁路、冶金等,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其使用效果。
首先,煤灰熔融性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影响尤为重要。
煤中含有的各种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气体或者颗粒物,并且这些物质的比例和性质与煤的成分有关。
如果煤中的某些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无法完全燃烧,会发生部分氧化或者分解反应,最终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物等。
此时,煤灰熔融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加剧这种现象,进而增加环境的污染和健康的损害。
所以,减少燃烧过程中有害气体的生成是保障环境和健康的必要手段。
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帮助煤的使用者选择更加适合的燃烧条件,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保护环境和健康。
其次,煤灰熔融性还会对产生的废渣的性质产生影响。
烧煤时,生成的煤灰会在炉膛内逐渐积累,如果煤灰的熔融性太高,就会导致煤灰在炉内结块或者凝固成大块,降低炉子的效率,甚至会在废渣中形成一些酸性物质,对设备的损耗更大。
同时,过高的煤灰熔融性也会导致废渣的含水量降低,给处置废渣带来困难。
也就是说,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帮助用户选择不同的设备、燃烧条件和处理方法,从而有效地减少废渣的产生和处理难度。
最后,煤灰熔融性的大小还会对煤的利用价值产生影响。
在某些领域,如冶金和耐火材料等,需要使用煤中的部分矿物质进行合成或者改性,而这些矿物质通常都集中在煤灰中。
如果煤灰的熔融性太高或太低,不仅会影响是否能有效地提取这些矿物质,还会影响合成或改性所需的温度和条件。
这也就意味着测定煤灰熔融性是保证煤的利用宽度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总之,测定煤灰熔融性是一项对于维护环境、健康、设备、废渣处理和煤的利用价值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的任务。
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煤的成分、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反应性物质的存在和化学作用等等。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灰是煤燃烧后生成的固体残留物,其成份和性质对于燃烧过程和环境污染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其中,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是评价其性质和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阐述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以及影响因素。
意义:1. 评价煤的质量:煤灰的熔融性是衡量煤的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品质的煤燃烧后生成的煤灰熔融性较低,而低品质的煤则相反。
因此,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作为评价煤质的重要手段。
2. 优化燃烧工艺:煤灰熔融性是衡量燃烧过程中煤灰的结渣倾向和产生渣的特性的重要指标。
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帮助煤电厂和工业企业优化燃烧工艺,降低结渣率,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3. 防止火灾和事故:在煤燃烧过程中,煤灰熔融性高的情况下,煤灰易于产生焦化,形成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测定煤灰熔融性可以及早预防事故发生。
4. 环境保护:煤燃烧产生的灰渣不仅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而且这些灰渣中的一些物质还可能散发出臭味和毒气,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威胁。
测定煤灰熔融性有助于找到煤灰中危害环境的物质,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保护环境。
影响因素:1. 煤的品质:煤的质量是影响煤灰熔融性的最主要因素。
优质煤燃烧后生成的煤灰熔融性低,而低质煤则容易产生熔融渣。
2. 煤燃烧的温度:温度是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另一重要因素。
温度过高会导致煤灰产生熔融现象,产生粘渣等问题。
在高温下,煤灰中的铝、铁、钙等物质将发生化学反应,溶解和凝固成为固体,形成煤灰的渣。
在较低的温度下,煤灰往往只会结成1/2或2/3的球形颗粒,但不会结成胶状的粘渣。
3. 煤中灰分的含量及成分:煤灰熔融性除了受煤质和温度的影响外,还受煤中灰分的含量和成分的影响。
这对煤灰的结渣和腐蚀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煤中灰分的含量增加时,煤灰熔融性也会相应增大。
灰分中的物质成分不同,其熔融温度也不同,也会影响灰渣的结构和特性。
结论:测定煤灰熔融性是评价煤质和煤的燃烧特性的重要手段。
煤灰熔融性的大小受煤质、温度、灰分含量及成分等因素的影响。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灰是燃烧煤炭时产生的固体残渣,其性质对环境和燃烧设备的运行都有重要影响。
煤灰的熔融性是研究煤灰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与环境污染、燃烧设备腐蚀等有关,还对燃煤产生的渣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煤灰熔融性的意义1. 影响环境污染煤灰中的熔融性物质在锅炉内被释放到烟道中,一旦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形成烟道渣,这些高温下形成的渣化物质被称为高渣,其熔融温度较低,具有粘结性,易引起渣铁、输灰管、电除灰设备的堵塞,造成设备损坏,甚至爆管、泄露等严重事故。
在低温下煤灰中的硫元素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渣化硫酸盐,容易造成喷灰器、叉车等燃烧设备的严重腐蚀,影响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影响燃煤环保处理燃煤排放是导致大气和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煤炭消耗量较大,煤灰的排放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如果煤灰熔融性较大,煤灰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气体中的细颗粒物、重金属、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也会增加,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而对煤灰进行环保处理也将大大增加处理成本。
3. 影响渣化特性燃烧产生的煤灰通过渣化处理,可以生产多种建筑材料和水泥等混凝土原料。
煤灰的熔融性直接影响其渣化特性,渣化特性好的煤灰更易于利用,可以减少矿产资源的开采,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煤灰熔融性对环境污染、渣化处理及燃煤设备的安全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煤质影响煤炭中的灰分成分、数量对煤灰熔融性有很大影响。
灰分中的SiO2、Fe2O3、Al2O3等含量高,可以提高煤灰的熔融温度,而且灰分的特性也有影响。
2. 煤炭燃烧条件燃烧条件对煤灰的熔融性也有重要影响。
煤炭燃烧的温度、压力、氧气流速以及氧气浓度都会对熔融性产生影响。
3. 煤粉粒度煤粉的细度对熔融性有重要影响。
煤粉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燃烧速度越快,而且能更好地与氧气接触,煤灰的熔融性也随之增加。
通过了解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煤灰的形成和燃烧过程,保护环境、减少设备损耗,提高渣化利用率。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测定煤灰熔融性是指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煤灰在高温下的熔化性能。
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在于评估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的熔化特性,从而影响炉内温度控制、灰渣排放和炉膛结渣情况。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评估煤燃烧过程中的灰渣排放情况。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微小颗粒。
灰渣的熔化特性将直接影响到其排放情况。
如果煤灰的熔点较高且熔化较完全,可以减少灰渣中的颗粒物质的排放,降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当灰渣的熔点较低时,熔渣的流动性会增加,灰渣会更容易粘附在锅炉管道上,导致管道堵塞,并且常常会产生比较有害的气态物质的排放。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可以评估炉膛结渣情况。
煤燃烧过程中,煤灰的熔点会直接决定炉膛内的结渣情况。
如果煤灰的熔点较高且熔化完全,可以减少炉膛内的结渣情况,降低对锅炉的损坏和维护成本。
当煤灰的熔点较低时,熔渣容易粘附在炉膛内壁和燃烧器中,形成结渣并降低热交换效率,增加燃料消耗。
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煤的种类、矿物组成、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以及燃烧条件等。
不同种类的煤矿中,煤灰的熔化性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煤矿中含有的不同矿物质对煤灰的熔化特性有直接影响,高硅酸盐矿物和铝酸盐矿物会提高煤灰的熔化温度,而铁酸盐矿物和碱金属盐矿物会降低煤灰的熔化温度。
煤中的挥发分含量和灰分含量也会影响煤灰的熔点。
燃烧条件也会对煤灰的熔点产生影响,例如炉温、燃烧速率和氧化剂的氧化能力等都会影响煤灰的熔化性能。
测定煤灰的熔融性对于合理控制煤燃烧系统的温度、减少灰渣排放和结渣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选择煤种、调整煤质和优化燃烧条件等措施也可以有效降低煤灰的熔化温度,减少对环境和设备的危害。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煤灰熔融性是指煤在高温下产生的物质流动和化学反应,导致煤灰在一定温度下开始
熔化并流动。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在于了解煤的燃烧特性和烟气的排放情况。
具体而言,煤灰熔融性的测定可以影响以下方面:
1. 燃烧效率和效果:煤灰是煤燃烧后剩余物质,其能够流动并聚集成块,堵塞烟道,导致热效率降低。
因此,对于煤的燃烧效率和效果的评估,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是必要的。
2. 烟气排放:煤的燃烧不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普通物质,还会产生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可以预测出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从而制定有效的
控制方案。
3. 热电工业:煤灰熔融性对热电工业的影响也很显著。
煤灰熔融性高的煤,其灰渣
流动性好,易于清除,减少电站的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除了以上三点,煤灰熔融性还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煤的成分:煤的成分是确定其灰渣熔融性的关键因素,碳含量升高,冷渣的熔融
性也会增强。
2. 温度:温度对煤灰熔融性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灰渣的熔融性也会
升高。
3. 矿物组成:煤中含有的矿物可能会影响灰渣的熔融性,其中高含量的镁铁质矿物(如辉石)会提高灰渣的熔点。
4. 物理形态:不同的形态(颗粒、粉末、块状等)的煤灰熔融性可能会不同。
常规
测试使用的灰粉末形态,对于评估煤的熔融性影响相对较小。
总之,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测工作,可以为煤的燃烧和烟气排放控
制提供依据,也有利于煤电行业的发展和维护。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煤灰熔融性是指煤灰在高温条件下熔化的倾向和温度范围。
测定煤灰熔融性对煤燃烧技术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煤灰熔融性的意义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一、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1. 了解煤灰在高温条件下的熔化温度和倾向,对煤燃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燃料的燃烧过程中,煤灰在锅炉内会产生熔融现象,形成渣滓。
如果煤灰的熔融温度过高,会导致炉渣粘结在炉膛壁面,影响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
煤灰的熔融温度与炉膛内温度直接相关,了解煤灰的熔融性能,有助于合理控制炉膛内温度,减少炉渣对设备的侵蚀。
2. 通过测定煤灰熔融性能,可以评估煤的燃烧特性。
不同煤种的煤灰熔融性能存在差异,通过研究不同煤种的煤灰熔融性能,可以为选择燃烧设备和优化燃烧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高熔点的煤灰,可以采用降低燃烧温度、增加炉膛出口气体的过冷度等措施来减少炉渣的产生。
3. 煤灰的成分和熔融性能与环境污染有关。
煤灰中的一些有害元素如砷、镉等在高温条件下易与熔融渣结合形成气、溶体及固相矿物,进而影响煤灰的处理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
了解煤灰的熔融性能,可以为煤灰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1. 煤种的性质。
不同种类的煤灰熔融性能存在差异,比如褐煤的熔融性能一般较差,石煤的熔融性能较好。
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煤种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质条件、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煤灰成分和物相的差异。
2. 煤中矿物组分的含量。
矿物组分是直接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之一。
硅酸盐矿物在煤灰中的含量越高,煤灰的熔融性能越好;反之,铁铝矿物的含量越高,煤灰的熔融性能越差。
3. 煤的燃烧温度和氧化条件。
煤的燃烧温度对煤灰的熔融性能有明显影响,一般情况下,煤的燃烧温度越高,煤灰的熔融温度越高,熔融性能越差。
氧化条件也会影响煤灰的熔融性能,充足的氧化条件有助于降低煤灰的熔融性能。
4. 煤灰中的碱性成分含量。
煤灰熔融性的因素

煤灰熔融性的因素煤的灰熔融性俗称灰熔点(由三个温度点 DT:变形温度; ST:软化温度; FT:流动温度)是液态排渣⽓化炉和锅炉操作的⼀个重要⼯艺指标,也是德⼠古⽓化炉操作的⼀个重要⼯艺参数。
德⼠古⽓化炉的操作温度⼀般⽐FT⾼50℃,因此,准确分析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德⼠古⽓化进⾏煤种选择和多煤种复配,改善靠添加助熔剂来调节灰熔点的做法,使煤种应⽤更加⼴泛。
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因素主要是煤灰的化学组成和煤灰受热时所处的环境介质的性质。
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
由于德⼠古⽓化炉是弱还原⽓氛,即煤灰受热时所处还原性环境介质的性质是稳定的,因此本⽂将重点讨论煤灰化学组成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
1. 煤灰化学成分对灰熔点的影响煤灰的化学组成是复杂的,且不同煤种煤灰成分相差很⼤,通常以各种氧化物在煤灰中的百分含量来表⽰化学组成。
按其组成的百分含量各组分的排列顺序为:SiO2,Al2O3,(Fe2O3+FeO),CaO,MgO,Na2O+K2O,其中〔CaO+MgO+(Fe2O3+FeO)+K2O+Na2O〕⼜称为b类氧化物,即碱性氧化物。
这些物质纯净状态时,其熔点都较⾼(Na2O和K2O除外)。
在⾼温条件下,由于各种物质相互作⽤,⽣成了有较低熔点的共熔体,熔化的共熔体还有溶解灰中其它⾼熔点矿物质的性能,从⽽改变共熔体的成分,使熔化温度更低。
由于煤灰化学组成的变化,煤灰熔点的变化也极为显著。
鲁南化肥⼚德⼠古⽓化炉由于采⽤多煤种,煤灰化学成分各不相同,各煤种的灰熔点也相差很⼤,最低的FT温度点不⾜1100℃,⽽最⾼的超过1400℃,⽽德⼠古⽓化炉要求的操作温度为1200~1250℃,因此准确了解煤灰化学成分对灰熔点的影响,将有助于今后⽓化煤种的选择和⽣产的管理。
1.1 SiO2的影响SiO2在煤灰中含量最多,⼀般约为30%~70%,鲁南煤灰中SiO2含量在25%~50%之间,其对灰熔点的影响较为复杂。
⼀般认为,SiO2在煤灰中起熔剂的作⽤,SiO2和其它矿物共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而变化,炉内如果是不完全燃烧(缺氧燃 烧),介质就是还原性气氛;炉内如果是完全 燃烧,介质就是氧化性气氛。 我们都知道流化床长时间缺氧燃烧,一旦获得 了足够的氧气,将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床温 会急剧升高,但是或许不是很清楚的知道由于 缺氧燃烧,会使灰熔点降低,大大增加结焦可 能性。
由上可见,缺氧燃烧会加重氧化亚铁的生成,
使矿物质之间产生低熔点的共熔物,最终导致了
灰熔点的降低。
而在氧化性气氛中是以Fe2O3 (+3价,熔点为
1565℃)或Fe(0价,熔点1535 ℃)形式存在,
因此在氧化性气氛中,灰熔点要比在弱还原性气
氛下高。
2.成分因素:
硫和磷等元素的氧化物及其盐类。在煤灰成分中, Al2O3及 TiO2属酸性组分。一般而言,煤灰中酸性氧化
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构成有机高分子的
主要是碳、氢、氧、硫、氮等元素,还有一些
含量较少的其他十几种元素。
煤灰作为煤的燃烧产物,其构成则更为复杂。
煤灰熔融性不是一个定值,它取决于煤灰的成
分及环境影响。
影响灰熔点的因素:
1.气氛因素 2.成分因素 3.灰分浓度因素
1.气氛因素(介质因素):来自了保障脱硫剂的活性,又兼顾锅炉热效率,床温一般控
制在900℃--950℃为宜。 SiO2具有降低灰熔点的作用、 Al2O3及 TiO2具有提高灰熔 点的作用, CaO 既 能降低灰熔点、也能提高灰熔点,关 键在于 CaO 的量。
2.灰熔点与成分有关,煤灰中的Fe2O3、MgO、 Na2O 、K2O、
2.6 Na2O和K2O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煤灰中的Na2O和K2O熔点低,容易与煤灰中的其 他氧化物生成熔点1150℃~1200℃共熔体。对一 般煤种而言,Na2O和K2O含量总是很少,但其影 响应引起充分重视。碱金属是造成锅炉烟气侧高 温玷污和腐蚀的主要因素,也对炉膛结渣起不良 作用。所以Na2O含量虽少,但不能忽视其危害。
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煤灰中的铁有3种化学价态,介质性质 不同时具有不同的价态,它们分别是:
Fe2O3 (+ 3价 熔点为1565℃ 氧化性气氛中)
FeO ( +2价 熔点为1420℃ 还原性气氛中 ) Fe ( 0价 熔点为1535℃ )
C + O2=CO2 ( 完全燃烧 ,氧化性介质)
2C+O2=2CO (不完全燃烧,还原性介质)
褚林康
什么是煤灰熔融性?
煤灰熔融性又叫灰熔点,是指煤灰受热时由
固态向液态逐渐转化的特性。
煤灰的熔融性是动力用煤高温特性的重要测
定项目之一。
煤灰熔融性示意图
煤灰熔融性是在煤灰高温下达到熔融状态的温 度,主要包括4个温度值:
1.变形温度(DT) 尖锥尖端或棱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 2.软化温度(ST) 灰锥弯曲至锥尖触及托板或灰锥变成球形的温度。 3.半球温度(HT) 灰锥形变至近似半球形,即高约等于底长的一半 时的温度。 4.流动温度(FT) 灰锥熔化展开成高度在1.5mm以下的薄层时的 温 度。
2CO+Fe2O3===(高温)===2FeO+2CO2
(1565 ℃) ( 1420 ℃)
通过上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很清 楚的发现原本具有1565℃熔点的氧化铁在弱还 原气体介质中,被还原反应生成熔点为1420℃ 氧化亚铁,熔点一下子下降了145℃。
变化还没有终结!
氧化亚铁具有很强的活性, 有最强的助熔效果。
煤灰主要成分为硅、铝、铁、钙、镁、钾、钠、钛、锰、
Fe2O3、CaO、MgO、Na2O 及 K2O属碱性组分,SiO2、 物含量越多,煤的灰熔融性温度就越高;碱性氧化物含
量越多,煤的灰熔融性温度就越低。同时,因煤灰成分 复杂,在一定温度下,煤灰中各组分还会形成一种共熔 体,各组分含量变化较大,因而煤灰熔融性温度与灰成 分间是一种不确定的数量关系。
2.7 TiO2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TiO2是雪白的粉末,俗称钛白。钛白的黏附力强, 不易起化学变化,它的熔点1850℃,在煤灰中, TiO2始终起到提高灰熔融性温度的作用,其含量 增减对灰熔融性温度的升降影响非常大,TiO2质 量分数每增加1%,灰熔融性温度增加36℃~46℃。
3 . 灰分浓度的影响:
煤灰中CaO本身是一种高熔点氧化物(2610℃), 同时也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所以,它对煤灰熔点 的作用比较复杂,既能降低灰熔融性温度,也能 升高灰熔融性温度,具体起哪种作用,与煤灰中 CaO的含量和其他物质组分有关。随着煤灰中 CaO含量的增加,煤灰熔融性温度呈先降后升的 趋势。CaO质量分数在30%以下时,灰熔点随 CaO的增高而降低;煤灰中CaO质量分数大于 40%时,灰熔点有显著升高的趋势。 我们公司流化床脱硫采用了添加石灰石,石灰石 主要成分是CaO,因此,对于添加的石灰石量还可 进一步摸索研究。
在锅炉设计中,大多采用ST作为煤灰熔融性 温度。无论电厂锅炉,还是煤气化炉的设计工 作,都必须认真研究煤灰熔融性温度,其值大 小与炉膛结渣有密切关系。 对于固态排渣的电站锅炉,如循环流化床, 需要燃用高灰熔融性温度的煤,以防止炉内结 渣;而对于液态排渣的锅炉,则要求燃用灰熔 融性温度较低的煤,以保证灰渣能以熔融状顺 利排出。
3.灰熔点与灰分浓度有关,灰分浓度越高,灰熔就点越低。
意义:
充分了解了影响煤灰熔性的因素,对于燃烧
工况分析和预防锅炉结焦具有重要意义,我 们可以对煤的灰熔点进行预测,也可以通过 配煤方法,改变和控制煤的灰熔点,以达到 最好的使用效果。
感谢您的聆听, 不当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2.3CaO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2.4 Fe2O3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煤灰中Fe2O3属于助熔组分,易和其他化学 成分反应生成易熔化合物,总的趋势是煤 灰的 ST随 Fe2O3含量的增高而降低。 2.5 MgO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煤灰中MgO通常起降低煤灰熔融性温度的 作用,其含量增减对熔融性温度的升降影 响较大,MgO质量分数每增加1%,熔融 性温度降低22℃~31℃。实验结果表明, MgO含量增加时,灰熔融性温度逐渐降低。
当煤中含灰量不同时,灰熔点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灰越多越低,这是由于各物质之间有助 熔作用。燃烧多灰的煤,因为灰中各成份在 加热过程中相互接触频繁,则产生化合、分 解、助熔等作用的机会就增多,所以灰浓度 也是影响灰熔点的因素。
小结:
1.灰熔点与燃烧气氛有关,氧化气氛下的灰熔点比弱还原
气氛下的高。因此在锅炉运行中,要避免缺氧燃烧。为
2.1 SiO2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煤灰中SiO2有时起提高熔融温度作用,有 时则起 助熔作用。SiO2质量分数每增减 1%,对熔融性温度的变化很小,仅在 2℃~4℃;SiO2质量分数在45%以上,随着 其质量分数的增加,煤灰熔融性温度降低。
2.2 Al2O3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煤灰中 Al2O3的含量对灰熔融性温度成正 相关 性。这是由于 Al2O3具有牢固的晶体 结构,熔点2050℃,煤灰中的 Al2O3含量 越高,灰熔点就越高。
FeO与SiO2(熔点1710℃)反应,生成铁橄榄
石(Fe2SiO4 熔点1205℃)。 FeO与Al2O3(熔点2050℃)反应,生成铁铝尖 晶石(FeO·Al2O3 熔点1780℃)。 FeO与3Al2O3•2SiO2(莫来石 熔点1850℃)反应, 生成铁铝榴石(3FeO•Al2O3•3SiO2 熔点1240℃-1300℃)。 FeO与CaO•Al2O3•2SiO2(钙长石 熔点1552℃) 反应,生成斜铁辉石(FeO•SiO2 熔点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