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总结。

古代文学总结。
古代文学总结。

古代文学期末串讲总结

考试内容:文学史+作品选(曹植、曹操、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庾信PS:几分,仅看目录,诗赋文综合)

考试题型:①填空题(10×1分);②多项选择题(5×2分);③名词解释(4×4分);④简答题(注意审题,4选3,3×10分);⑤论述题(2选1,共34分,无标答,灵活发挥,须扣题,尽量多写)。

串讲内容:

第一章秦汉散文

1、秦代散文

(1)《吕氏春秋》(吕不韦)。

(2)李斯(《谏逐客书》)。

2、两汉散文的分期:

(1)第一阶段:西汉前期(汉初至宣帝年间)。

西汉前期散文:

(一)陆贾《新语》

(二)贾谊《陈政事疏》《过秦论》

(三)晁错《论贵粟疏》

(四)《淮南子》

(五)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六)董仲舒《春秋繁露》(2)第二阶段: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成帝至章帝年间)。

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散文:

(一)刘向《新序》

(二)扬雄《解嘲》

(三)桓谭《新论》

(四)王充《论衡》

(五)赵晔《吴越春秋》

(六)《越绝书》

(七)马第伯《封禅仪记》

(3)第三阶段:东汉后期(和帝至汉末)。

东汉后期散文:

(一)王符《潜夫论》

(二)仲长统《昌言》

3、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王充《论衡》

(2)王符《潜夫论》

(3)仲长统《昌言》

第二章司马迁和《史记》

1、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哲学上对他的影响:

(1)司马谈的影响:

司马谈立志重振家学,不得不一切从零开始,他勤奋学习。《太史公自序》在“谈为太史公”后接着说:“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

(2)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它是一篇阐明构建司马氏“一家之言”的历史哲学论文。

《要旨》总括百家学说为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

把当时独尊的“儒术”与罢黜的“百家”等列,论长道短,又独尊了道家,在正统思想家看来,简直是离经叛道,所以受到东汉班彪、班固父子的强烈批评。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的思想存在差异。司马谈崇道,司马迁尊儒。这只不过是他们的各别思想倾向罢了,而并非两个思想体系的对立。因为司马谈并不是纯道学者,司马迁也不是纯儒学者。两人志趣,是自成一家。

(3)《论六家要旨》对司马迁的影响:

辩证法思想。《要旨》将各家短长一一指出,表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司马迁论述历史人物和事件,一般不作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不以成败论英雄,得益于《要旨》的辩证思想。

兼收并蓄。在儒道互绌激烈斗争的时代,司马谈兼收并蓄,表现出一个先进思想家的博大胸怀。司马迁继承了这一家学传统,提出“六艺于治一也”的论点,完成了包容百科知识的《史记》,毫无疑义得益于司马谈的方略教导。

2、《史记》的艺术成就:

(1)坚持“实录”,率笔直书,以真见长。

《汉书·司马迁传》说,学者“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叙)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2)根据描写人物的需要,对材料加以取舍,分别使用。

善于抓住人物一生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行动,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项羽的主要性格是勇武过人,率直磊落,刚愎自用,残酷暴烈。《项羽本纪》重点写他一生中的三件事: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

为突出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性格,常用“互见法”。

所谓“互见法”就是关于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不放在本传中去写,而是移植到其他相关的人物传记中。其主要目的是从对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认识出发,将材料加以有意识地安排和剪裁,以使他们服从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如《项羽本纪》,为不损害项羽的英雄性格,把他许多政治、军事上的错误放在《淮阴侯列传》中去写,韩信对刘邦说项羽:匹夫之勇、迁逐义帝、失天下之心、妇人之仁。

(3)人物描写注重细节,避免平铺直叙。

以小见大,知微见著,有预示人物命运的作用。

如《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音绰)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4)人物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类型化和个性化相统一。

注重把握人物的类型特征,如张良与陈平、苏秦与张仪合写。

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即便同一类型也各具面貌。善于准确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并注意到影响个性形成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因素。

(5)善于在人物的客观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政治态度和爱憎感情,表现作者的主观倾向性。在叙事中抒情。

两种手法:①让形象说话;②于叙事中寓褒贬。

顾炎武《日知录》:“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叙事之中即见其旨者,惟太史公能之。”在每篇传记的最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作者直接对所记人和事议论、抒情。

第三章班固和《汉书》

1、《汉书》的成书:

从班固奉诏在兰台撰写《汉书》(班固在其父班彪所撰后传的基础上),至章帝建初七年大体完成,前后历时二十余年。班固死时,《汉书》还剩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完成,其中八表由其妹班昭续成,而《天文志》由马续补写而成。(知道经四人之手)

班彪的正统儒家思想和他续补《史记》的六十五篇后传,对班固的思想及其《汉书》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四章※汉赋

1、汉赋的发展阶段:

(1)形成阶段:

骚体赋:贾谊(现今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主要继承楚辞的余绪。

汉大赋:枚乘《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名词解释:骚体赋。

汉初的赋从楚辞脱胎而来,所以叫骚体赋。其内容、形式和风格都和楚辞接近。如内容上侧重于抒情,而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形式上与楚辞无大差别,也用“兮”字句,句式整齐,通篇押韵,接近于诗歌。(2)兴盛阶段:

汉赋四大家:东汉司马相如、杨雄;西汉班固、张衡。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

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

(3)衰微阶段:

抒情小赋:以宣泄寄托情志为主的作品。张衡《归田赋》(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

2、枚乘《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3、名词解释: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分别指的是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的班固、张衡,这四人均为汉大赋的代表性大家,其中以司马相如为杰出代表,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4、汉大赋的特点(司马相如赋、汉赋特点):

汉大赋也称散体大赋、新体赋,这是汉赋的主体,其特点一般代表汉赋的特点。

(1)内容上以体物(描述事物)为主,采用铺张扬厉(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的手法、富丽的辞藻描写事物, 所描写的主要是京都、宫苑、山川等壮丽事物, 以及统治者的政治军事活动和他们的声色犬马、田猎驰逐生活;

(2)讽谏一般只是在篇末提一下,而大量的笔墨却用于铺陈渲染,有人把大赋这一特点称为“劝(鼓励)百讽(讽谏)一”。

(3)形式上, 一是篇幅较长, 规模宏大, 一般都在千言以上;二是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结构成篇,韵文与散文混用, 散文成分较多。

5、东汉京都赋的崛起???

京都赋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但因其所写内容仅限于地方大邑,且无深刻蕴含,故未造成巨大影响,但已为赋的创作开辟出新的道路。

东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而非长安,成为当时一大议论焦点,也引起了文学家们的普遍关注。

东汉初杜笃《论都赋》即为此而作。描绘西京险要地势,说明应定都长安的原因。

东汉:①班固、张衡;②新体裁京都大赋。

班固《两都赋》(分为《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肯定定都洛阳的正确性。这篇幅奠定了班固在辞赋史上的地位,也确立了京都赋的创作格局,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班固之后,又有张衡的《二京赋》,直至西晋左思的《三都赋》(篇幅最长)等,从而汇成京都赋创作这一潮流。

6、张衡《归田赋》:

在赋的发展史上,张衡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

《归田赋》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归田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

《归田赋》在形式上体现了“骈四俪六”的骈体文特征,是汉代最早出现的比较成熟的骈体赋。

7、述行赋(了解):从西汉后期开始,相继出现一批纪实性的述行赋。作者是史学家兼作家,通过记述漫游的经历,融会古今,或叹治乱,或叹兴亡,或叹存没,抒发各自的感慨。刘歆《遂初赋》(述行赋开山之作)

第五章两汉乐府诗

1、乐府的含义:

什么是“乐府”?它的涵义是有演变的。

两汉乐府指的是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

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乐府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如《文选》于骚、赋、诗之外另立“乐府”一门;《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又特标《乐府》一篇,便都是这一演变的标志。六朝人虽把乐府看成一种诗体,但着眼还在音乐上。

至唐,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其社会内容,如元结《系乐府》、白居易《新乐府》、皮日休《正乐府》等,都未入乐,但都自名为乐府,于是所谓“乐府”又一变而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则又离开了唐人所揭示出来的乐府的精神实质,而单从入乐这一点上出发,是乐府一词的滥用,徒滋混淆,不足为据。

2、乐府诗的分类: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分为十二类:

(1)郊庙歌辞

(2)燕射歌辞

(3)鼓吹曲辞

(4)横吹曲辞

(5)相和歌辞

(6)清商曲辞

(7)舞曲歌辞

(8)琴曲歌辞

(9)杂曲歌辞

(10)近代曲辞

(11)杂歌谣辞

(12)新乐府辞

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中。其中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后三类中,而相和歌辞中尤多。

第六章东汉文人诗

1、班固《咏史》是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的五言诗;诗有“咏史”之作,班固堪称千古第一人。

2、秦嘉的《赠妇诗》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3、名词解释: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作者是汉代中下层失意的知识分子。非一时一人所作, 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将其合为一组, 收入《文选》, 题为《古诗十九首》。形式都用五言体, 语言朴素自然, 内容多写夫妇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文人的仕途失意之感, 充满了感伤情调。它代表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4、※《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写作年代???

时期:汉朝没有出现什么大诗人,汉朝的诗歌,除了个别文人创作,大部分是不知名的乐府和古诗。魏晋以后,个人的创作大大兴盛起来,诗人受到社会上普遍的重视,作诗才成为一种专业。著名的作家像曹植、王粲、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之流,固不必说,即使是“争价一句之奇”,也都可以蜚声诗坛,垂名后世。随着诗歌的发展,古诗这一名称,也就不会再出现了。

古诗组成:(1)单独在社会上流传的未被乐府采录的诗歌;(2)原已入乐而失了标题、脱离了音乐的歌辞,后人无以名之,只得泛称之为古诗。

5、《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JDJJ):

(1)表现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有《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回车驾言迈》三首。

(2)表现追求幻灭后心灵的迷惘与痛苦。有《青青陵上柏》和《明月皎夜光》二首。

(3)表现对个体生命的唯物认识和新的人生选择。有《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三首。建功立业传统价值观破灭之后,诗人转向对个体内在生命价值的新思索,他们发现了个体生命的弥足珍贵与短暂,并由此做出了超越旧有价值观念的新抉择,即及时行乐、追求现世享受。这种价值选择虽然有些消极,但它是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的生命冲动,是人的主体自觉的一种表现。(4)表现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苦。除上举八首外,其余的十一首都属此类。这类诗歌的产生,与汉代的养士、选士制度和汉末的黑暗政治及党锢之祸有关。除少量是从羁旅男子的角度落笔外,绝大多数则是从女性角度着墨的。

总之,《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的共同特点,是饱含着生命意识觉醒之初对人生易逝的感伤。

5、《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一、长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如《迢迢牵牛星》,通篇描绘牛女形象,而男女离别之情,已隐含其中。

二、善于以事传情,通过某些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使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如《西北有高楼》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情的描述,抒写了一个怀才不遇、失路徘徊的下层文士的苦闷。

三、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语短情长。如《冉冉孤生竹》写新婚女子对丈夫别后深长的思念,即以孤竹结根泰山喻女子托身君子,为后面抒写久别之苦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炼,含义丰富。如《行行重行行》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虚写思妇对丈夫久行不归的怨愤,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极写思妇刻骨的相思,以“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描写思妇对丈夫的猜度,都具有语短情长的特点。

第七章曹魏建安文学

1、三国文学:

分为前后两部分: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

2、名词解释: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指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所创造的诗歌美学典范。其基本内涵为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苦短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基本特征为爽朗刚健。风指诗歌风貌清明爽朗,即鲜明生动;骨指语言刚健有力。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

3、名词解释:三曹。

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他们既是汉魏之际政坛的风云人物,又是当时邺下文人集团的盟主和核心,对建安时期一代文学风气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和同时期其他诗人的创作,形成了我国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一个高峰。

4、名词解释:建安七子。

曹丕《典论·论文》称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七位文学家为“七子”。七子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杀,因此实际上只有六人参加了邺下时期的文学活动。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王粲、刘桢的成就最突出。

王粲:“七子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王粲在“七子”中,政治地位最高,文学成就最大。

5、诗的代表作为《燕歌行》,写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曹丕诗歌风格:清绮。

6、曹植:在整个魏晋南北朝非常重要;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钟嵘《诗品》称为“建安之杰”;在汉六朝历代诗歌发展史上建安时期是五言诗的鼎盛时期;他在汉六朝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高。

曹植???

(1)曹植的生平及特点: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卞氏所生第三子。生于乱世,幼年随曹操四方征战。在时代熏陶和曹操影响下,树立雄心,以“戮力上国,流惠下民”自期。曹植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年轻时就得了“绣虎”雅号,深得曹操赏爱,几被立为太子。但他恃才傲物,任性而行,终于失宠。建安25年(220),曹操病逝,曹丕继任魏王后,诛杀曹植心腹丁仪、丁廙(音异)兄弟。曹植位为藩侯,实同囚徒,在忧愤中死去。在政治上,曹植是一位悲剧人物,然而政治上的悲剧,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

(2)曹植人生分期:

曹植一生,以建安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建安年间。“但美遨游”,与曹丕同为邺下文士群体的核心。

后期:

①黄初年间“颇有忧生之嗟(叹息)”。前期那种乐观精神和洒脱风貌不见了,代之以或浓或淡无所不在的忧思和愁情,情调上转入深沉。对社会人事的复杂性有所认识,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有所深化。

②太和年间随着环境的改变,诗风文风略有不同。“忧生之嗟”比黄初时期明显减少,程度上也有所减轻。性命之忧似乎已不再成为问题,功名观念重又强烈起来。

这一时期,他将主要精力用来写作表文,希望魏明帝能够让他以宗族身份出任朝廷要职,参与实际政治事务。再一次表现出缺乏应有的政治头脑,建安时期立嫡斗争的失败,黄初时期身受的种种迫害,都未能使他增长多少处理实际事物的识见和聪明。

曹植一生都企望成为政治家,渴望建功立业。但他欠缺自知之明,不具备政治家或军事家必要的素质。他的热情浪漫气质,决定了只能当个文人。

(3)曹植诗歌的创作分期及艺术风格:

曹植诗歌分期:以建安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①前期诗歌主要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

②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内容可分为四类:

①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

②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浮萍篇》《七哀诗》。

③述志诗。曹植用世之心,在黄初以后屡屡诉诸诗赋。如《杂诗》。

④游仙诗。曹植在现实世界处处碰壁,幻想在神仙世界得到解脱。如《远游篇》《游仙诗》。

曹植诗歌艺术风格: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文采气骨兼备,是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4)曹植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曹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全面型作者,他诗、赋、文皆能,而且在这些方面都做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诗:①乐府诗的雅化。曹植诗半数以上为乐府诗。

②文人诗的俗化。曹植诗现存90余首,其中非乐府的文人诗40余首,领先于建安其他文人。汉代文人诗一般写得比较典重文雅,但不免拘谨局促,刻板凝滞,加之他们大多创作四言诗,更显出似有上接风雅以承经典的倾向。曹植则不同,他继承了文人诗语言典雅的优点,同时从乐府歌辞中吸取通俗明快、朴实流畅的手法,形成一种文语与口语兼容、雅俗结合的诗歌语言,显示了全新的生命力。经过曹植的大力创作,文人诗这种汉代文坛上偏安一隅的小品种,遂发展壮大为文人用以抒情述志的主流文体之一,历千百年不衰。

③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现存90余首诗,其中60多首是五言诗。他的诗歌,《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楚辞》窈窕深邃(音遂)的奇谲、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兼而有之。这一切,都通过他凝聚在五言诗的创作上,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曹植五言诗对后世影响很大。

赋:赋的诗化。曹植辞赋的主要贡献:在两汉体物大赋向魏晋抒情小赋的转变过程中起了主力作用。曹植辞赋最重要的特点:强烈的抒情性。曹植辞赋之抒情性,首推《洛神赋》,其情绪之浓烈,气氛之妙曼,形象之优美,藻采之丽雅,为建安辞赋之冠。

辞赋抒情性的强化,改变着它的性质,转移者它的功能。实际上它正在跨越同诗歌的分界,向诗歌靠拢。这是赋的诗化。由此,辞赋获得了新的活力。

文:文的骈化。曹植又是一位文的重要作家。当时之“文”,分骈、散二途。曹植之文,基本上以骈文为主,在当时潮流之中。其特点在于:气韵更为清畅,藻采更为繁盛,独冠群才。魏晋南北朝骈文大盛,虽然是时代文化诸因子所造成,非个人之力所能为,但像曹植这样的大家,无疑起着身先垂范的激励作用。

文论:曹植曾编选己作为《前录》,其序云:“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雅好慷慨”一语,在批评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表达了强烈情感的爱好。所谓“慷慨”,乃是直抒胸臆、意气激荡之意。不论是感念世乱、抒发壮志,还是伤节序、叹衰老、嗟离别,凡情感鲜明动人,都可谓之“慷慨”。

在汉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漠视人们日常生活中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强调温柔敦厚、中正平和而反对强烈激荡的情感表现。只有在儒家思想的束缚相对松弛之后,才有可能鲜明地提出“雅好慷慨”的主张。

建安文学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的形成,社会动乱、民生多艰对文人思想感情的影响固然是一个因素;同时原先受到束缚的爱好强烈情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解放、发展,无疑也是重要的原因。

(5)曹植受后人推崇的原因:

①文采富艳;②对五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③他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

第八章曹魏正始文学

1、名词解释: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为魏末正始年间名士集团,曾聚于山阳嵇康家竹林,肆意酣畅,因此得名。七贤包括阮籍、嵇康、向秀、刘伶、山涛、王戎、阮咸。其中,山涛、王戎、阮咸非文士,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嵇康为正始文学的杰出代表。

(阮籍一生谨慎,于时局无所评论。凡涉政局与人物,他皆缄口不言;在生活态度上,阮籍放浪形骸,遗落世事,且嗜酒成痴。阮籍任诞,实为惧祸自全。)

第九章西晋文学

1、西晋文学分期:

西晋文学以惠帝元康末赵王伦篡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1)前期:太康文学。

前期作家:

张华、傅玄年事稍长,有儒者风概。张华颇尚绮丽,开西晋一代文学风气之先。傅玄,重质轻文,然成就有限,影响较小。

此外,有一批文士年资稍浅,活动时期稍晚,包括潘岳、陆机、左思、刘琨、挚虞等,他们一方面才气喷薄,一方面又作风浮华,形成颇为兴旺热闹的文学景象。这一批人物,多数是“二十四友”成员。其中潘岳、陆机二人,是西晋主流文风的代表者。(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2)后期:永嘉文学。

后期作家:张协、刘琨。

2、名词解释:“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语出梁·钟嶸《诗品序》。指西晋太康时期的几位代表诗人。“三张”指张载及其弟张协、张亢;“二陆”指陆机及其弟陆云;“两潘”指潘岳及其侄潘尼;“一左”指左思。

3、诗风的两个特点:(1)拟古;(2)追求形式技巧,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4、魏晋南北朝时期认为太康文学的杰出代表是陆机(“太康之英”(《赴洛道中作》二首)和潘岳(哀

婉文章高手),左思(《咏史》八首、《三都赋》)在当时评价不高。

5、名词解释:“左思风力”。

这是对西晋太康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嶸《诗品》。左思代表作《咏史》八首,借咏史抒发寒士之不平及对门阀制度的强烈愤慨,风格雄浑,笔力劲健,与以潘、陆为代表的繁缛雕饰之风迥异,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钟嶸称之为“左思风力”。

6、受门阀制度影响大的诗人:左思、鲍照。

7、永嘉文学:刘琨。

(琨文学活动,以永嘉元年(307)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二十四友”之一,与潘、陆为伍;

后期,抗敌御辱的英雄。

今存诗四首,全为后期所作,传达出一名忧国志士的心声。

《扶风歌》;《答卢谌(音尘)》;《重赠卢谌》。)

第十章※东晋文学(承前启后阶段)与陶渊明

1、早期:郭璞的《游仙诗》十四首。

2、中期:兰亭唱和过程:

时间: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

起因:源于“修禊(音细)”习俗

参加者: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

目的:欣赏山水,饮酒赋诗。

形式:流觞赋诗。

结果:赋诗37首,编为《兰亭集》。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

兰亭诗无论是写山水还是写玄理,艺术水平都不高,但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

3、王羲之《兰亭集序》:

文章记叙了兰亭雅集的盛况,描写了兰亭的环境之美和文人宴游之乐。

文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叙兰亭宴集的情景。以“乐”字为基调。先写聚会缘由,人物繁盛。接着写山水春色。然后引出良辰美景之乐。后一部分,抒发宴集之后的感触。以“悲”字为基调。人生短暂,盛事不常,由乐转悲。然后否定老庄道家死生一体的虚无生死观。最后表示盛会难得,大家应当赋诗兴怀,录以纪念。

山水之乐与玄虚之谈,是文章的基本主题。文中叙事写景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富于诗情画意,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慕之情。反映了东晋中期文学,由玄言向玄言与山水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序文在修辞上不尚藻饰,不堆砌故实;在句法上骈散兼行而以散句为主,这种素朴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

4、诗歌流派:玄言诗派。

名词解释:玄言诗。

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等。内容上,以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生活。风格上,“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建安风力尽矣”(钟嵘《诗品》)。

5、末期:※※陶渊明:

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谥(音释)号“靖节先生”。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陶渊明的出现,使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

(1)陶渊明分期:

陶渊明一生分为在家闲居、出仕、隐居三个时期。

①29岁之前。在家闲居,无出仕意。

②29岁至41岁。29岁时,因亲老家贫,起为江州祭酒;41岁时,得“家叔”帮助,为彭泽令,在官80余日,因妹丧去职。在前后13年中,多次出仕。

③41岁之后。长归园田,再不出仕,躬自劳作,终老在家。

(2)陶渊明思想的两重性:

一、少有“猛志”。

陶渊明自少“游好六经”,有“猛志”。陶渊明曾祖陶侃曾任东晋的大司马,封长沙郡公。陶渊明少壮时的“猛志”,实际上是在对先祖包括古人的崇仰中产生的志向,是在“游好六经”的读书环境中激发出的雄心,本质上是孔孟所阐述、汉儒所笺疏,抽象化理想化了的社会政治理念。怀抱此种理想化“猛志”,一经接触社会现实“人事”,便不能不大失所望,更何况是在东晋王纲废弛、军阀跋扈、时政混乱的局势之中。二、“质性自然”。

1)陶渊明崇尚“自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①东晋士风。东晋玄学家已不再臧否名教礼法,也不再争论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而是采取轻忽名教而倚重自然的态度,甚至以自然为惟一思想观念和道德伦理依据。东晋士风重自然,表现为人生态度上的委运任化;淡泊功名,超凡脱俗。

②家庭传统。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虽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也算得名门,其父“淡焉虚止”,颇具名士风韵。陶渊明父早亡,母系亲族对他的影响事实上更大。陶渊明母孟氏,为东晋名士孟嘉之女。孟嘉冲淡旷达,风致高雅,为渊明榜样。

2)关于陶渊明的“质性自然”。

陶渊明的自然观,包含委运任化人生态度,重视精神与性情,认为人之本性应得到舒展散发,而不应加以束缚。此可称为性情之自然或精神之自然。陶渊明一生行迹,不谨细节,惟重大端而已。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嗜酒”,而不愿多加克制;“不慕荣利”,将荣利视为身外之物,为身心之累赘。基于自然,陶渊明颇以脱俗为怀。陶渊明鄙薄世情俗务,继承东晋名士之清高;含不甘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之精神;更主要的,还是出于对精神旷放自由境界之追求。他视世俗“人事”为“网”,是对人本性的束缚,所以他不肯“适俗”。

3)陶渊明的出仕、隐居与“质性自然”的关系。

①出仕。陶渊明出仕的原因之一是原有相当政治胸怀,即“少有猛志”。而陶渊明迟至29岁始出仕,且出仕的主要原因是“家贫”。可见陶渊明少壮时的“猛志”,并未化为他积极从政、入世致用的行动,在他思想性格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欣豫自适、委心事外的态度。

②隐居。陶渊明出仕十余年间,曾于刘裕、刘敬宣、刘牢之、桓玄幕中任事,诸人代表不同政治派别,而陶渊明在诸人幕中,感受似无大差异。陶渊明非特定政治集团中人,与当时诸政治派别人物无任何利益关系,即与东晋皇室亦无特殊感情牵连可言。由此可知,陶渊明在出仕期间的不快心情,其产生原因与具体人事关系及政见基本无涉。

陶渊明弃官彭泽令的四个原因:

①对于家乡“园林”的怀恋。宗上自然,是陶渊明弃官隐居的主要思想基础。

②陶渊明的任真性格。一切从任情适性出发,我行我素。

③对于官场生活不能适应。“自然”本性与官场“矫厉”生活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此为弃官的基本原因。

④“程氏妹”于武昌去世,陶渊明急于前往奔丧。这是弃官的具体事由。

“云无心以出岫(音秀),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二句譬喻陶渊明之出仕与弃官,最为切合。陶渊明最终还是在“园林”中实现了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的充分平衡契合,在此基础上,他成为

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田园诗人”。

(3)田园诗:(“质性自然”)。

田园诗,为陶渊明最具个性之作,最能代表其诗歌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影响亦最大。

所谓“田园诗”,泛指陶渊明描写其乡居生活及内心感受的诗。少数为前期作品,大部分作于弃官归里之后。他自“质性自然”出发,毕生执着热爱田园,终老其中,因此,此类作品皆以“园林好”为基本主旨。而在不同生活时期,其“园林好”共同主旨之外,又有不同内涵特点。

(4)陶渊明田园诗分期:

一、弃官前作品。皆“学仕”间歇期在家时所作。有出仕所得俸禄补助,经济条件稍好,洋溢着欢欣愉悦,自满自得情调。此时期田园诗有受玄言诗影响痕迹,显示着陶诗与东晋玄言诗之间微妙的承续关系。二、弃官后作品。陶渊明弃官之后为创作田园诗的主要时期。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等。

此时期的田园诗,又可以五十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①始弃官至五十岁。弃官次年春,作《归园田居》。写出“复得返自然”后的欢悦心情,其笔下的村居生活,闲适自得。

②五十岁以后。陶渊明渐入晚年。此时他的田园诗旷达已久而更显深沉,同时增加不少悲凉意味。《饮酒》二十首为此时代表作。

(5)咏史诗:(“少有猛志”)。

陶渊明以涵咏古人古事方式来寄托其情怀。尤其在隐居以后,他对当时社会时事的关心逐渐淡薄,精神更多注意于自我及古贤。

代表作:《读史述》九章、《咏荆轲》等。《读山海经》十三首,性质也接近咏史。

鲁迅先生曾举《读山海经》剖析陶渊明的“静穆”与“金刚怒目”之关系,“猛志固常在”与“悠然见南山”是一个人,证明他并非整天整夜地飘飘然。

咏史诗为陶诗中一大类,体现陶诗取材及风格的多样性。此一大类作品,对于陶诗总体而言,不可或缺。没有此一部分作品,也就没有陶诗整体面貌,也就没有陶渊明“全人”。

(6)陶渊明的赋和文:

赋有二篇:《闲情赋》《感士不遇赋》。

《闲情赋》分为三段:

①写一美淑女子,引起“我”求偶情思;

②以“十愿”,写其思念之深切;

③写思念之不得,“徒勤思以自悲”。

陶渊明一反其诗文质实淳朴的一半风格,以绮丽辞采、细腻笔法,写出微妙情感活动及内心蕴奥。

《闲情赋》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陶渊明人格及文格的丰富性:陶渊明于澹泊静穆之外,尚有激情;其激情不仅表现为政治社会方面曾有“猛志”,在生活及个人私情方面亦有所显示。

其他文章:《自祭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

(7)陶渊明对文学史的贡献:

一、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将田园生活题材带进诗中。

前此的诗歌中,表现农村生活的不是没有,如《诗经·七月》,但那是民歌,文人作品中则未见。

陶渊明的同时代人,把山水带到诗中来,但是山林与他们的关系,是被观赏者和观赏者的关系,他们只是从自然得到美的享受,得到宁静心境的满足。他们与自然并未融为一体。其原因:他们并未生活于其中。他们另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山水只是一种点缀。

陶渊明则完全不同。他对于自然,不是美的感受,而是生活的需要。他就生活于其中,与之融为一体。他看自然,已经不是山川林木,而是田垄村巷、牛羊鸡犬,是村落田园生活中的自然。

二、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

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具个人风格的诗人之一。其风格特质是自然。陶诗的自然风格,出于其“质性自然”的气质和性情。陶渊明为自然之人,遂有自然之诗。

陶诗的自然风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写作意图上的自娱性。

《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陶渊明的所谓“自娱”,主要是自我抒发、自我愉悦之意。前期在家“闲居”时期,写闲居心情;中间“学仕”期间,写学仕体验;后期隐居期间,写“归田园”心境。

这就是“常著文章以自娱”的含义。要之,在自娱与政教原则二者关系上,陶渊明绝对以前者为主,后者服从前者。这与传统儒家诗教精神大异其趣。

②表述上的亲切真实,坦白诚恳。

陶渊明作诗不带功利目的,也不想不朽,他希冀的只是称心。读陶诗,能够让人感受到一颗既有节操又无伪饰的赤诚之心。他在诗文中,能够做到不虚美、不隐恶,心之所想,皆入文章,真正实践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尤为可贵者,对人如此,对己亦如此。他作《挽歌诗》《自祭文》,自嘲中表现出真诚态度。

③审美上的冲淡之美。

最早指出陶诗冲淡之美的,是苏轼。他在《评韩、柳诗》中谈到陶诗:“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所谓“枯淡”,兼指词藻与境界韵味而言。在词藻言,是不加雕饰、朴实无华,而其实极尽辞采的纯净之美;在境界韵味言,是一种平和淡泊、与世无所争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为境界的宁静平淡的美。

陶渊明表现冲淡之美的境界,用的是与之相称的近于口语的质朴言辞。这些质朴的言辞,并非信手写出,而是经过了精密的锤炼。以“悠然见南山”的“见”字而言,就是经过高度提炼的点睛之词,描写出了诗人“偶见南山,初不用意”的神情。工极反觉其放,精极反觉其拙。这种“寄至味于淡然”的本领,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音郊摇)。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译文:

旷野里荒草连天,无边无际,白杨树也在风声中萧瑟作响。在寒霜的九月,我走到荒郊野外。在这块悲凉的荒草地上只有累累的坟冢,再也没有车马喧哗的人世生活了。在下葬的时刻,懂人性的马也在仰天长嘶,无知无情的风也萧萧瑟瑟,为之悲痛。墓穴一旦被封闭,就再也不会有重见天明的时候了,再也不会天亮了,就是有德才声望的人也无可奈何。刚才来送葬的人,现在也都回去了。谁还会继续为死者悲哀呢?亲戚们中有人悲哀的时间或许长一些,但其他人很快就有歌有唱的了。死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把尸骨托之于山陵,与山陵大地混同一体罢了。

第十一章南北朝乐府民歌

1、南朝乐府民歌的分类:

南朝乐府在音乐分类上,绝大部分归入“清商曲”。“清商曲”中,又按其产生地域分为“吴声”和“西曲”两大类。

①吴声:

二十四种曲子,大多产生于晋、宋两代,地域在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

②西曲:

三十三种曲子,时代略晚于吴声,多数是宋、齐两代的乐曲,地域在以江陵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

③《神弦歌》:

在吴声、西曲之外,还有一类《神弦歌》。《乐府诗集》把《神弦歌》列入“吴声歌曲”,共十一曲。均为民间祀神乐曲,性质与吴声、西曲完全不同。

2、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清商曲辞”、“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3、南朝乐府歌辞绝大部分是情歌,多五言四句。

《西洲曲》,在《乐府诗集》中被收入“杂曲歌辞”,是南朝乐府歌辞中篇幅最长、艺术最精美的一篇,与北朝乐府民歌中的《木兰诗》堪称双璧。

4、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中的“梁鼓角横吹曲”(鼓吹曲辞)和“杂歌谣辞”、“杂曲歌辞”中。

第十二章南朝文人诗歌

1、南朝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刘宋时代,元嘉体。

第二阶段从齐初至梁中期,永明体。

第三阶段从梁中期至陈末,宫体。

2、名词解释:元嘉体。

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形成的一种诗风。“元嘉体”之名始见于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用以概括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诗风。它上承西晋,下启永明,是”诗运转关“的准备期。

3、名词解释: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谢灵运寄情山水,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开一代风气,标志着山水诗的形成和玄言诗的结束;颜延之长于庙堂应制之作,典雅重拙,逊于谢、鲍;鲍照长于乐府、拟古,笔力雄健,情调慷慨。

4、谢灵运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一)他创作了为数众多、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山水诗。

(1)改变了山水在诗中的地位,使山水之美成为诗歌的题材。

东晋诗中的山水描写,主要是玄思的载体,山水本身,并未作为审美的对象出现。

谢灵运写山水,也时涉玄思,但他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来表现,山水是主体。

(2)创造了表现此一题材的基本模式:叙述游览过程或游览缘起——景色描写——感慨或议论。

结构的模式化、描写的未能圆融,是山水诗发展初期阶段的产物。

(3)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鲜丽清新。

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

谢诗“鲜丽清新”风格形成的原因:

①与江南山水有关;

②诗人的精神面貌。谢灵运一生中,除了最后几年外,始终没有丧失他的傲岸之气,能以喜悦的心情领略自然美。

(4)意义:

①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倾向的雏形;

②景物与情思交融,开后来山水诗意境创造之端倪。

(二)诗风的转变:

谢灵运开创了南朝诗歌的一代新风:即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这新的特征成为“诗运转关”的关键因素,成为南朝诗风的主流。

5、鲍照代表作《拟行路难》十八首,文人乐府诗大家。

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但在当时被目为“险俗”或“险急”。因为:

所谓“俗”:

①从内容看,他大量写作征夫、思妇以及像他那样在仕途上极不得志的下层士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这些题材与当时另一些文人多写歌功颂德的庙堂诗以及游山玩水、谈玄理、慕神仙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

②从形式说,他的许多乐府诗,努力学习民歌刚健清新的风格,很少用典,而且语言华美自然。学习民歌,在当时被视为“俗”。

所谓“险”:

从积极的意义上说,是指能用新奇的想象和独特的语汇创造别开生面的意境。尽管有的批评家不太赞成他的格调,但毕竟在文学史上别开新路,丰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

6、名词解释:永明体。

“永明体”一名最早见于《南齐书·陆厥(音绝)传》,指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声律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

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等。

7、四声说正式形成的标志:周颙(衣红切)撰《四声切(音窃)韵》和沈约撰《四声谱》。

沈约等人将四声的分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并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即“病犯”,也就是后人所记述的“八病”。

“八病”的具体解释,沈约的原意已不可知。最早的解释见于唐代日僧空海的《文镜秘府论》。

①平头;②上尾;③蜂腰;④鹤膝;⑤大韵;⑥小韵;⑦旁纽;⑧正纽。

8、名词解释:齐梁体。

南朝齐、梁时代的一种诗风。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齐梁体”。齐梁诗歌,多讲究声律对偶,绮丽轻艳。永明体、齐梁体内涵相近而各有侧重,永明体强调拘于声病,齐梁体强调内容贫乏,浮艳绮靡。

9、谢朓的贡献:

(1)对山水诗的发展。

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但不同于谢灵运山水诗对山水景物作客观描摹,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避免了谢诗的晦涩、平板及景物割裂之弊,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代表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对新体诗的探索。

①谢朓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重在诗的声律和语调。在造句遣词方面比谢灵运、鲍照平易流畅而且工致,却失掉了元嘉诗人雄浑的笔力。

②同谢灵运一样,谢朓也是一位善于熔裁警句的好手。他笔下的警句对仗工整,和谐流畅,清新隽(音倦)永,体现了“新体诗”的特点。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似一幅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高雅闲淡而又富于思致。

10、名词解释:宫体诗。

宫体诗由梁代萧纲入主东宫大力提倡而得名。多写宫廷女性,包括她们的容貌、体态、服饰及器物等,内容贫乏,单纯咏物而无寄托。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柔靡缓弱。注重词藻、对偶与声律,在永明体基础上踵事增华,更为精致。代表作家有萧纲、萧绎以及围绕在他们周围的徐摛(音吃)、庾肩吾、徐陵等,庾信入北之前也是宫体诗的重要作家。

11、庾信的“乡关之思”:包含亡国之痛和羁旅之愁两个方面,反映了其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这种思想感情,集中体现在《拟咏怀》(27)诗和《哀江南赋》中。

12、陈代文学:

(1)徐陵:徐陵早年在梁,诗风流丽清艳,与萧纲、萧绎诸人相近。徐陵晚年,由于经历了一段艰难和流离的生活,诗风由绮丽转向朴实苍老,虽不如庾信晚年那样雄浑遒劲,也能独具特色。徐陵在陈,号“一代文宗”,文檄军书及禅授诏策,多出其手笔。徐痴之子。

(2)江总:陈宣帝时累迁司徒右长史、太子中庶子、太子詹事等职,与太子(后主陈叔宝)为长夜之饮,后叔宝曾微行至总家,宣帝怒,免官。寻起为司徒左长史。后主即位,除祠部尚书,历吏部尚书、尚书仆射,至德四年为尚书令。史称其为人“宽和温裕”,然不持政务,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共陈暄等十余人,当时谓之“狎(音狭。亲近而态度不庄重)客”。

13、南朝总集:萧统《文选》;徐陵《玉台新咏》。

第十三章北朝文学

1、北地三才:温子昇(《韩陵山寺碑》,《捣衣诗》);邢邵;魏收(《魏书》)。

2、北朝三书: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音茄)蓝记》;魏收《魏书》。

3、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颜之推,字介,祖籍琅琊临沂。约生于普通初(520前后)。九世祖含,从晋元帝南渡。颜氏时习《周礼》、《左传》,之推早承家学。梁湘东王萧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然非所好,还习《周礼》、《左传》。

为萧绎湘东王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萧绎遣子方诸镇郢州,以之推掌管记。侯景陷郢州,将杀之,赖景行台郎中王则以免,被送建康。景平还江陵。元帝萧绎以之推为散骑侍郎。梁元帝承圣三年(554),西魏克江陵,大将军李显重之,荐往弘农,掌其兄阳平公李远书翰。东奔北齐,准备由此返梁。忽闻梁将陈霸先废梁自立,南归之望遂绝,不得已而出仕北齐,受到北齐后主高纬赏识。

齐亡入周,为御史上士。隋文帝开皇中,废太子勇召为学士。约卒于隋文帝开皇十年(590)以后。

颜之推的思想、文化观为儒家正统。这一方面得力于家学,“世善《周礼》、《左传》,之推早传家业”(《北齐书·颜之推传》);另一方面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认为道庄玄学无甚益处,“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同上)。因此,文学风格呈典正、雅致的特征,他自己也说:“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颜氏家训·文章》)没有染上齐梁宫体诗风,维持了门第文化的清纯。

颜之推作《颜氏家训》二十篇,以教训其子弟,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成体系的家训著作,在我国家训史上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

风格:辞情典丽。风格:辞情典丽。

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1、名词解释:志怪小说。

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为内容的小说,虽然许多作品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干宝及其《搜神记》(志怪小说艺术水平最高):

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约生于西晋太康中,卒于东晋永和年间。祖、父均仕于吴,其本人于晋愍帝建兴初以才器特出为佐著作因平杜弢有功,赐爵关内侯。晋室南渡,王导荐任史职,领国史。后因家贫,自请山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为司徒,复请为右长史,迁散骑常侍。

干宝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著述丰富,计有《春秋左氏义外传》、《周易注》、《周官注》共数十篇。有《晋纪》二十卷,“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搜神记》原为30卷,今所存20卷本,为明代胡应麟从《法苑珠林》及诸类书中辑录而成。

干宝撰写《搜神记》有其主客观原因:

(1)他所生活的时代鬼神迷信风气盛行,文人喜谈神仙,追慕长生;而释氏因果报应、阴间地狱的说教也甚嚣尘上。

(2)干宝本人,不但博学多闻,而且“性好阴阳术数”,相信冥冥之中实有鬼神。所以,他“撰记古今怪异非常之事”,乃是为了“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干宝《搜神记》对“古今神祗灵异”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整理。“考先志于载籍”,博采百家群言;广“收遗佚”,即民间口口相传没有形成文字记载的传说故事;“采访近世之事”,“访行事于故老”,把当时新发生或是新近才流传的故事也搜罗进来。

《搜神记》主要记载鬼怪神仙之事。细分起来包括以下几类:神仙方术、神灵感应、妖怪灾异、妖梦祯祥、历史传说、物怪变化、各种灵奇之物、各种怪异传说、鬼魂之事、各种精怪之事和各类报应之事

其中文学色彩较浓、思想内容较好的故事,大多集中在第二、五、九、十的四卷中。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1)男女私相爱悦、结合的故事。既有人与人的,也有人与神、人与鬼的。如《父喻》、《紫玉》等。(2)批判暴政的故事。如《三王墓》、《韩凭妻》等。

3、志人小说:杰出代表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名词解释:世说新语。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门下文人学士编纂的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的故事集。所记上起西汉,下迄宋初。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每门都记载名人轶事若干则。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

第十五章汉魏六朝文学批评

1、名词解释:刘勰《文心雕龙》。

刘勰《文心雕龙》成书于齐末,十卷,五十篇,除最后一篇《序志》是自序外,全书分为总纲、文体论、创作论、杂论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四个部分,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完整体系的建立。

2、名词解释:钟嵘《诗品》。

梁·钟嵘《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论诗专著。全书共三卷,评论自汉迄梁五言诗人一百二十二位,分上中下三品。于历代诗人中最推重曹植,评曹植诗云:“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赞美曹植诗歌思想性、艺术性均达到极高水准,实际上也是他评价诗歌的标准和尺度。

古代文学史(二)重点整理精品

【关键字】历史、政治、情况、道路、方法、条件、成就、传统、认识、矛盾、体制、大力、密切、充分、整体、和谐、透明、健康、合作、配合、提升、统一、发展、建设、提出、发现、研究、规律、特点、突出、情绪、理想、思想、力量、成果、地位、精神、要素、基础、环境、体系、制度、特色、标准、结构、主体、秩序、反映、力度、关系、分析、提倡、包容、倡导、形成、丰富、坚持、创新、提高、转变、深化、规范、多方面、规范化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 竹林七贤: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基本上继承了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直抒胸臆、言情务尽的传统,但许多诗中又采用了比兴手法,是诗歌形象鲜明又耐人寻味,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建安文学有这些特点,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刚健悲凉、清峻通脱的格调,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正始之音: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士风流,盛于雒下。世称正始之音。正始之音是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 永明体:魏晋以来,中国音韵学有了新的发展,在南朝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同时对音韵很有研究的学者沈约用四声叠韵的原理来研究诗歌中的音韵配合,指出八种声病必须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饭粒小童鞋的心血呦~ 一、总绪论问题 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1.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二、朝代的不平衡。 三、地域的不平衡。2.其次,一些因素的互动作用对文学演进的影响。雅俗、文体之间的渗透、复 古与革新、文道的离合。 二、中国文学史分期 上古期:先秦、两汉中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近古期:嘉靖初期至五四运动爆发 三、上古神话 1、神话概念:“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注:人民的 幻想:神话思维。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后来的文学家有意识使用的塑造文学形象的方法:夸张、变形、拟人等。神话对于原始先民的意义是生存性的。) 2、神话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注:会举例 说明) 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先民的反抗精神 4、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已观物,以已感物、具体、形象、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隐喻性、象征 性 四、《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 2、整理方式:献诗、采诗、删诗 3、《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释义:

风:“风”为音乐曲调。“国”为地区、地域。“国风”即地方音乐曲调。诗经有十五国风105篇。 雅: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大雅31篇,是西周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大雅多为上层贵族之作。小雅74篇,西周晚期作品居多,也有东周作品。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还有地位卑微者。 颂:宗庙祭祀之乐。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4、《诗经》内容:祭祖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战争诗(武功诗、徭役诗、厌战诗)、婚姻爱 情诗 5、《诗经》艺术特点: (1)赋比兴(注:赋——铺陈直叙比——比方兴——触物兴词) (2)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3)重章叠韵:一唱三叹,旋律回环往复,抒情程度的加深和事件进度的加强。 (4)叠字·双声·叠韵:拟声、状物,富有表现力;增强诗歌的音乐美感。 (5)押韵方式:通常韵脚在句尾,隔句押韵,押偶句韵。 (6)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 6、《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立足现实,抒情言志:《诗经》开辟了我们诗歌的抒情传统。 (2)“风雅”精神:风,国风,雅,大小雅。“风雅”精神,简单说,就是文学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是后世优秀文学家的共同追求。 (3)比兴传统:《诗经》开创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比兴传统,指诗歌形象思维的特点和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 五、《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中国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同时,他们还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朝遗风。 2、上官仪与上官体(不确定) 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敛,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沈宋 沈、宋:“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问,二人都曾在初唐时做过宫廷侍臣,媚附权贵,品格低下。他们所作律诗多应制奉和之作,佳篇不多,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格律形式完整,为后人所推崇,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沈宋以前,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沈宋使五律更趋精密,完全定型,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据《新唐书·宋之问传》记载:“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4、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他们的生平大都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他们的创作成就高低不一,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艺术表现上以谢胱为宗,讲究格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得精致工整,带有大历诗特有的情思韵味。“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 5、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这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杜甫诗歌奇崛的一面,力求瑰奇怪谲。孟郊诗风幽冷,尤善以“寒”字为中心,刻画对生活的特殊感受;韩愈则形成雄怪的诗风,不仅以雄大气势见长,且常跃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古代文学史考试重点

儒:《论语》、《孟子》、《荀子》 墨:《墨子》 道:《老子》《庄子》 法:《韩非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 的垄断,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开创了私家著述和私人讲学的风气。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义》《春秋》 《论语》:20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及孔门后学辑录而成,成书在春秋之际,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汉代有《古论语》 《齐论语》《鲁论语》。其所记载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礼乐,把“仁”作 为最高道德标准,孔子重视文学的政治和教化作用,主X“言之无文,行 而不远” 孟子:“亚圣”,他主X“王道”“仁政”统一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反对“杀人盈野”的 兼并战争。提出“民贵君轻”、“性善论”。主X诛灭残民以逞的暴君,对君主绝对权威表示否定。“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但是他重视人民,却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 《孟子》:七篇记载孟子的言行和学说,是孟子及其门徒共同完成的,在体制上仍属于语录体。 其散文具有如下特点:1.长于辩论,其文观点鲜明,感情强烈,气势磅礴,辞锋犀利, 富于战斗性、鼓动性,有纵横家和雄辩家的气概,《孟子》中 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 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2.在论辩中常用巧妙的比喻和幽默的小故事阐明事理 3.气势浩然,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加强文章的 气势 4.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它形成了一种精炼简约、深入浅 出的语言风格 《诗经》: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汉代始称《诗经》。共有诗305篇,另有 6篇笙诗,有目无辞。公元前6世纪中叶编订成书。 2.《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为音乐曲调,包括 十五国风。来自十五个地区采集的歌谣;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接 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31篇,西周)、小雅(74篇,东周),大多是宫廷 宴飨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31)、鲁颂(4)、商颂(5)三 个部分 3.《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 保存下来的XX和宴飨中的乐歌等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况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中国文学的本原是“道”。 先秦文学的“主流”是《诗经》《楚辞》和先秦散文(含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追本溯源→三种基本形式: ①神话传说(开天辟地神话、种族和文明起源传说) ②原始歌谣(原始祭歌、原始劳动歌谣、早期爱情歌谣) ③散文的雏形(殷商时期甲骨卜辞→金文→西周钟鼎铭文→周代散文) 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是诗乐舞三位一体 儒家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历史散文:如左传,国语诸子散文:如论语,庄子 秦汉文学 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代表作《谏逐客书》 西汉:①“文景之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汉初文学以总结秦亡教训为主(贾谊《过秦论》)贾谊与晁错(写有《论贵粟疏》等文)的政论文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②汉武帝时期,汉大赋体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司马迁《史记》 ③汉宣帝号称中兴之主,有王褒、张子侨、刘向等辞赋大家 ④汉元帝以后,扬雄《甘泉赋》《长杨赋》等,但汉大赋呈衰落之势 以抒情为主的小赋继续发展,班婕妤《捣素赋》《自悼赋》刘歆《遂初赋》 东汉:“光武中兴”,今文经学的谶纬迷信逐步泛滥→抒发个体情志的作品,文学批判性增强辞赋:赋体文学居主导,汉大赋渐衰,抒情小赋益兴 张衡《归田赋》完成赋体文学革命性的变革 赵壹《刺世疾邪赋》为批判现实的代表作 诗歌:班固《咏史诗》倡其端,秦嘉《赠妇诗》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古诗十九首》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质朴直率,意境深婉 叙事诗《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散文:抨击统治集团大力提倡的今文经学,针砭时弊的佳作。如班固创作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汉赋四大家:(西汉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班固,张衡)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 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 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 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 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国语》以记言为主。 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 8.《赋篇》的作者是荀子. 宋玉有《九辩》一篇 9.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0.九歌的篇目和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日神)、《大司命》(掌管寿命的神)、《少司命》(掌握子嗣的神)、《河伯》(河神)、《山鬼》(山中之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和《礼魂》(送神总曲)。 11.五四运动以后的研究者常称这些西周以前的诗为周族的史诗. 12.《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统称“春秋三传” 13.汉代文学领域得到了大规模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赋。赋分为抒情小赋和体物大赋两类 14.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15.汉代文学在诗歌上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发展 16.现存汉代最早的抒情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17.汉武帝的《秋风辞》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抒写人生的本然情绪 18.枚乘《七发》大赋的开始 19.西汉中期的体物大赋作家除了司马相如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王褒。他的《洞箫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 20.贾谊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21.晁乘的政论文《论贵粟疏》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全书的大纲。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古代文学史期末总结

诗经:主要内容 1,民族史诗:《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 2,公宴颂诗:主要集中于三《颂》中。 3,怨刺诗①变风、变雅 ②风雅颂与兴观群怨 4,婚恋诗:《国风》精华所在。《关雎》、《静女》、《野有蔓草》、《风雨》、《采葛》、《柏舟》、《古风》、《氓》 5,农事田猎诗:田猎诗集中于《小雅》和《颂》,如《大田》、《载芟》等;农事诗也见于《国风》,如《芣苢》、《七月》等。 6,征旅行役诗:较有特色,如《君子于役》、《式微》等。 7,爱国(战争题材)诗:如《采薇》、《无衣》等。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控诉战争罪恶,抒写行役之苦 2、爱情、婚姻与家庭问题 3、女子对于爱情婚姻的美好渴望 艺术特色: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现实主义传统,反应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下层人民的真情实感。 文人诗的艺术成就 最高成就是《古诗十九首》 1、下层文人背井离乡,宦游都市,求官不得,仕途失意之作。 2、游子思妇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 《左传》:先秦历史文学中的一部著名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人左丘明根据孔子的《春秋》加以阐明的著作。记录了从鲁哀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止,共255年内周王朝及各国诸侯之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写作技巧上,叙述战争和复杂的事件有条不紊,繁简适当,又善于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其他的细节中描绘形象,突出性格,因此它的艺术价值较高,为后人所推崇,对后代描写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有较大的影响。 左传成就(艺术特色) ①长于叙事: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叙述事件始末由来,描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将史实与神话传说、历史传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丰富的想象,使历史的记叙故事化。 ②善于写人:晋文公重耳、郑大夫子产。王源《文章练要·左传 评》:“《左传》载列国名臣言行多矣,未有详如子产者也。子产乃终春秋第一人,亦左氏心折之第一人。” ③工于记言(语言特色、外交辞令、谏辞)刘知几《史通·申左》:“寻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论述】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论述整理 1、神话的基本特征: 2、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3、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5、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6、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7、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即《大雅》五篇史诗的主要内容) 8、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9、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10、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 11、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 12、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 13、简述《荀子》说理文特色。 14、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 15、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16、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17、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18、试论《庄子》寓言特色。(即《庄子》的文学特色) 19、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20、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 21、试叙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22、试论楚辞的文体特点。 23、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 24、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25、试论《九辩》的艺术特色极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26、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27、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8、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9、论述《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30、简述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31、简述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及其特点。 32、简述《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33、论述杨雄大赋的创作特点。 34、论述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35、论述班固《两都赋》。 36、论述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37、试叙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38、试叙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39、试叙《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40、试叙《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41、简述曹操诗歌思想内容及创作成就。 42、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43、简述王粲诗歌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160篇;雅分大雅、小雅,105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理解识记下列诗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本诗成功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效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习)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 首先是淳朴热情,女主人公阅世未深,天真单纯,未能识破氓忠厚的假象,错误的把他的虚假情意当作真心实意,把他的急躁暴怒当成是求婚心切,因而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放弃了明媒正娶的要求,勇敢的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轻率地把自己的宝贵爱情投资在了一个骗子身上。其次是勤劳善良,勤劳善良,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成家以后就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再次诗歌还体现了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深深的爱着她的忙,可一旦看透,忙的是新闻系,就深深地追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对同命运的姐妹们提出警告。 男主人公的形象:自从女子嫁给了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把家里的所有劳苦活都干完了,但是还常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女子堪称贤妻,但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反差太大了,男子不仅开始三心二意,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对女子非常凶恶起来,他早已不念少年时的旧情了,曾经真诚诚恳的誓言也早已被他抛在脑后,从男子的感情变化来看,这样的一个冷酷无情,奸诈虚伪,变化无常的形象就非常的明显。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先秦文学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二、《氓》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 理解识记下列诗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本诗成功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效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习)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 首先是淳朴热情,女主人公阅世未深,天真单纯,未能识破氓忠厚的假象,错误的把他的虚假情意当作真心实意,把他的急躁暴怒当成是求婚心切,因而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放弃了明媒正娶的要求,勇敢的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轻率地把自己的宝贵爱情投资在了一个骗子身上。其次是勤劳善良,勤劳善良,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成家以后就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再次诗歌还体现了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深深的爱着她的忙,可一旦看透,忙的是新闻系,就深深地追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对同命运的姐妹们提出警告。 男主人公的形象:自从女子嫁给了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把家里的所有劳苦活都干完了,但是还常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女子堪称贤妻,但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反差太大了,男子不仅开始三心二意,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对女子非常凶恶起来,他早已不念少年时的旧情了,曾经真诚诚恳的誓言也早已被他抛在脑后,从男子的感情变化来看,这样的一个冷酷无情,奸诈虚伪,变化无常的形象就非常的明显。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 一·<唐> 诗歌诗词:诗 初唐(618~713): 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 两大乐府诗名篇: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盛唐(713~765): 两大诗派1、王、孟山水田园诗(清丽的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抒情寄趣,多用五言古体和律体) 2、高、岑边塞军旅诗 3、其他特色诗歌(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其他个性特色诗歌) ▲两大诗人:1、李白(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应民生的苦难,藐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 2、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情) 中唐(766~859): 与盛唐相比的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两大诗派1、元白新乐府运动及轻俗平易诗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 2、韩(愈)、孟(郊)、李贺等奇崛险怪诗风 3、其他特色诗歌: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等)刘禹锡、柳宗元 晚唐(860~907):唐代诗歌衰微时期 两大诗人(小李杜):1、杜牧(评记史诗,针砭时政的怀古咏史诗,《泊秦淮》)2、李商隐(深于寄托,巧于比兴;用典精工巧妙;语言精炼,注意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 两大倾向:1:重艺术的司空图、韩偓、韦庄等2:多讽喻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古代文学考试重点

古代文学考试重点 魏晋 建安风骨 名词解释: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作家: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 背景:东汉末年的动乱,由于政治权威思想权威已经不复存在。在士人中兴起 一股思想解放和重视个体价值的思潮,从而使文学表现出作家从自身立场出发 的对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对美与理想的追求,而当时的社会,经历了长期的 战乱和接连不断的饥荒、瘟疫,到处是破败景象在作家的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作家对历史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体察,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个人的 存在失去了外在的精神支柱,因此人们在感时伤乱的同时,也更强五地感受到 人生短暂的悲哀,以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作家,多是注重实际的政治家,他们 有着力挽狂澜的雄心和自信,并且把建立不朽的功业视为短暂生命的延续,这 种感情也在他们的创作中充分表现出来。 内涵:建安风骨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强烈的现实主义。建安文学不仅广泛而深刻地描写了各国混战所造成的社会灾难,而且表现出一种结束灾难、重建繁荣统的国家的强烈 愿望和责任感 2高扬的政治理想。建安七子大都胸怀大志,能够正视现实,富有优国之思和“拯世济物”的志愿。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造成 了当时诗歌“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慨多气”的特点,具有 鲜明的时代特色。 3强烈的个性表现。建安诗人多骨气高傲,以文才武略而自负,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便不肯效法前贤或同辈,而是另辟蹊径,努力展现自 己独特的风貌 4浓郁的悲剧色彩。建安文学表现的个人情感带有慷慨悲凉的时代特色。 人生苦短的哀叹。这—方面是由连年战乱引发的社会灾难造成的, 另一方面是人们在企图克服种种困难,重建统一国家的进程中所付 出的巨大牺牲造成的。 5人生短暂的哀叹。 影响:—,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次折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

古代文学学习心得讲解学习

古代文学学习心得

古代文学学习心得 古代文学可以说是一门文化底蕴深厚的课程。短短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受益良多。 可以说,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接触了古代文学,最先开始学的唐诗是李白的《静夜思》,《锄禾》等,古代文学从最初就扎根在我们的语文学习和我们的心中,到现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可谓影响是很深远的。但是,我们幼时的学习是懵懂的,只是大概知道一首诗的作者,背诵。然后渐渐长大后,理解一首古诗的意思以及内容。再然后高中阶段学习古代文学方面的知识时根据考试的要求,掌握思想内容背景。大学的古代文学课不像是以前的语文学习,一本语文书,包括了中西,古代现代的知识,它更加详细更加系统,它是一门兼有文学和史学性质的科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这一点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从最开始的上古文学到先秦历史散文再到秦汉文学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与深邃。就自身而言,我还是比价喜欢古代文学的,觉得古代文学很多是诗词,应该也不是很难,也喜欢唐诗宋词,觉得它意境深远,但是接触古代文学后,觉得自己的认识太过浅薄,古代文学涵盖的范围是很广的。 中国古代文学开篇是上古文学的学习。主要讲述了文学的起源,古代的神话。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述还是很有趣的,会提到一些我们以前不曾接触过的故事,这让我觉得很有趣,可能

是因为自己爱听故事的缘故吧,所以喜欢课堂上老师讲一些小故事。接下来内容是先秦文学,一是《诗经》,一般诗经的诗歌押韵和谐,叠词双声,用词优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大大博得了大家的喜爱,所以很多的同学也十分的喜欢《诗经》。并且古代文学的学习让我了解到身边一些人对很多一些诗句错误理解或者是错误的运用。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不是描写爱情的,而是当时的一首宴饮诗。另一方面,由于《诗经》有很多生动的字词,有一些是我不认识的,在课堂或者根据书本,我能够学到新词新字,还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解理解他们,懂得其中的内涵,这大大加深了我对《诗经》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于表面的知识。 然后,到先秦历史散文的学习。印象最深的有孔子,老子,荀子,庄子等人物。每个人的经历,特点,著作都有不同的风格,而他们的散文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我最喜欢的一位就是庄子,他是一个超脱世俗的人。他的无为而治是对天道的顺应,《逍遥游》中体现了他对精神绝对自由的追求。“以谬论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来写文,文章恣意洒脱,想象丰富奇特,就像他的为人一般,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标志性,让人一眼就可以知道这就是他。并且庄子多用寓言,言不尽意,说理生动,纵横捭阖。这一章结束后就是屈原以及《楚辞》,可以说,我们对他还是比较熟悉的。以他为始,香草美人便流传下来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一上word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复习 绪论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中国古代史、文学家文学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 一、史家记述: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 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 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 《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包括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序跋、题记 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 中国文学的演进 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一)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2、朝代的不平衡。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3、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相反相成的因素。 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民歌——孔子整理—“国风”;长江中下游市井民歌——文人—梁陈宫体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第二章《诗经》 第三章先秦散文 第四章屈原与楚辞 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 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第七章两汉辞赋 第八章两汉诗歌 第九章建安诗歌 第十章正始诗歌 第十一章两晋诗歌 第十二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十三章南北朝诗歌 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与辞赋 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十六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十七章盛唐得诗人们 第十八章李白 第十九章杜甫 第二十章大历诗坛 第二十一章中唐诗歌 第二十二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 第二十三章唐代散文 第二十四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二十五章唐五代词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第一节初民得歌谣☆☆☆☆☆☆ 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得记载,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 2、我国就是一个诗得国度,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得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与舞蹈便就是初民天然得表现与抒情方式. 3、或求雨,或祈年,就是甲骨卜辞得重要内容,表现着初民得心态与愿望。上举这类卜辞比较完整,语句平实,声韵谐调,可以见出原始古歌得风貌。 4、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得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得存留. 例如相传为黄帝时得《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 知识点一神话释义 神话得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或幻想得(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得自然界或社会现象得解释与说明,只就是它经过了“幻想”得加工,成为了想象中得“神话"了得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得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得远古时代,它就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