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公司知识管理体系设计
企业知识管理方案设计4完整篇.doc

企业知识管理方案设计4第2页成率,知识贡献,创新贡献率等指标。
完善考核体系在公司内确定和鼓励创新行为。
开展创新奖励计划,并将其作为公司的核心考核策略,营造互动式开放创新氛围。
设置定期的考核与评奖,根据员工提供的知识的有效利用率进行奖励。
对有突出知识贡献与创新贡献的人员/团队进行奖励。
本文在各学者对知识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上,从微观层面对知识管理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具有很高的实践与可操作意义。
相信以上知识管理方案会给企业知识管理建设带来启示。
不过企业知识管理方案设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环境进行合理的操作,所以本方案仍可以进一步进行优化。
红尘紫陌,有轰轰烈烈的昨日,也有平淡如水的今天。
在生活平平仄仄的韵脚中,一直都泛着故事的清香,我看到每一寸的光阴都落在我的宣纸上,跌进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楷里,沉香、迷醉。
秋光静好,窗外阳光和细微的风都好,我也尚好。
不去向秋寒暄,只愿坐在十月的门扉,写一阙清丽的小诗,送给秋天;在一杯香茗里欣然,读一抹秋意阑珊,依着深秋,细嗅桂花的香馥,赏她们的淡定从容地绽放。
听风穿过幽幽长廊,在平淡简约的人生中,把日子过成云卷云舒,行云流水的模样,过成一幅画,一首诗。
有你,有我,有爱,有暖,就好。
在安静恬淡的时光里,勾勒我们最美的今天和明天。
醉一帘秋之幽梦,写一行小字,念一个远方,痴一生眷恋。
一记流年,一寸相思。
不许海誓山盟,只许你在,我就在。
你是我前世今生的爱,是刻在心头的一枚朱砂。
任由尘世千般云烟散尽,任由风沙凝固成沙漠的墙,你依然是我生命的风景。
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
十月如诗,就让我独醉其中吧!行走红尘,做最简单的自己。
简单让人快乐,快乐的人,都是因为简单。
心豁达,坦然,不存勾心斗角。
从容面对人生,做最好的自己,巧笑嫣然,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那就做一朵花吧!优雅绽放,优雅凋落,不带忧伤,只记美好。
这个秋日,一切都很美,阳光浅浅,云舞苍穹,闲风淡淡。
捡拾一片薄如蝉翼的枯叶,写着季节流转的故事,沉淀着岁月的风华。
公司内部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

公司内部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第一章系统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系统架构 (3)第二章需求分析 (4)2.1 功能需求 (4)2.1.1 知识采集 (4)2.1.2 知识分类 (4)2.1.3 知识存储 (4)2.1.4 知识检索 (4)2.1.5 知识共享 (4)2.1.6 知识评估 (4)2.1.7 用户管理 (5)2.2 非功能需求 (5)2.2.1 系统功能 (5)2.2.2 系统可靠性 (5)2.2.3 系统兼容性 (5)2.2.4 系统可扩展性 (5)2.2.5 系统可维护性 (5)2.3 用户需求 (5)2.3.1 知识管理员 (5)2.3.2 普通用户 (5)2.3.3 高级用户 (5)2.3.4 系统管理员 (5)第三章系统设计 (6)3.1 总体设计 (6)3.2 模块划分 (6)3.3 技术选型 (6)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7)4.1 数据库表设计 (7)4.1.1 用户表(User) (7)4.1.2 知识库表(KnowledgeBase) (7)4.1.3 知识表(Knowledge) (8)4.2 数据库关系设计 (8)4.2.1 用户与知识库关系 (8)4.2.2 知识库与知识关系 (8)4.3 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8)4.3.1 数据备份 (8)4.3.2 数据加密 (8)4.3.3 用户权限管理 (9)第五章系统模块设计 (9)5.1.1 用户注册与登录 (9)5.1.2 用户信息管理 (9)5.1.3 用户权限设置 (9)5.2 知识库管理模块 (9)5.2.1 知识分类管理 (9)5.2.2 知识与审核 (9)5.2.3 知识查询与检索 (10)5.3 搜索引擎模块 (10)5.3.1 索引构建 (10)5.3.2 检索算法 (10)5.3.3 搜索结果展示 (10)5.4 统计分析模块 (10)5.4.1 用户行为分析 (10)5.4.2 知识访问分析 (10)5.4.3 统计数据可视化 (10)第六章系统实现 (10)6.1 开发环境搭建 (11)6.2 关键技术与实现 (11)6.3 系统测试 (12)第七章系统部署与维护 (13)7.1 部署方案 (13)7.1.1 部署环境准备 (13)7.1.2 部署流程 (13)7.2 运维管理 (13)7.2.1 运维团队 (13)7.2.2 运维流程 (13)7.2.3 运维工具 (14)7.3 系统升级与扩展 (14)7.3.1 升级策略 (14)7.3.2 扩展方案 (14)第八章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14)8.1 系统安全策略 (14)8.1.1 安全策略概述 (14)8.1.2 安全策略实施 (15)8.2 数据加密与保护 (15)8.2.1 数据加密技术 (15)8.2.2 数据保护措施 (15)8.3 用户隐私保护 (15)8.3.1 隐私保护原则 (15)8.3.2 隐私保护措施 (16)第九章用户培训与推广 (16)9.1 培训计划 (16)9.1.1 培训目标 (16)9.1.3 培训内容 (16)9.1.4 培训方式 (16)9.2 推广策略 (17)9.2.1 宣传推广 (17)9.2.2 激励措施 (17)9.2.3 用户支持 (17)9.3 用户反馈与改进 (17)9.3.1 反馈渠道 (17)9.3.2 反馈处理 (17)9.3.3 改进措施 (17)第十章系统评估与优化 (18)10.1 系统功能评估 (18)10.2 用户满意度调查 (18)10.3 系统优化建议 (18)第一章系统概述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知识管理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搭建及培训计划设计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搭建及培训计划设计第一章企业内部知识管理概述 (3)1.1 知识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 (3)1.1.1 知识管理的概念 (3)1.1.2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3)1.2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4)1.2.1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的目标 (4)1.2.2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的原则 (4)1.3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 (4)1.3.1 知识管理与企业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4)1.3.2 知识管理向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4)1.3.3 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促进 (4)1.3.4 知识管理向跨界融合方向发展 (4)第二章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 (5)2.1 知识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5)2.1.1 知识资源 (5)2.1.2 知识管理平台 (5)2.1.3 知识管理制度 (5)2.1.4 知识管理组织 (5)2.2 知识管理体系的架构设计 (5)2.2.1 系统性原则 (5)2.2.2 动态性原则 (5)2.2.3 战略层 (5)2.2.4 管理层 (6)2.2.5 应用层 (6)2.3 知识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 (6)2.3.1 知识现状分析 (6)2.3.2 知识管理体系规划 (6)2.3.3 知识管理平台建设 (6)2.3.4 知识管理制度制定 (6)2.3.5 知识管理组织建设 (6)2.3.6 知识管理培训与推广 (6)2.3.7 知识管理体系评估与优化 (6)第三章知识库建设与管理 (6)3.1 知识库的类型与功能 (6)3.1.1 知识库的类型 (6)3.1.2 知识库的功能 (7)3.2 知识库的构建方法 (7)3.2.1 确定知识库内容范围 (7)3.2.2 知识库结构设计 (7)3.2.3 知识库技术选型 (7)3.2.4 知识采集与整合 (8)3.2.5 知识库实施与推广 (8)3.3 知识库的维护与更新 (8)3.3.1 知识库维护 (8)3.3.2 知识库更新 (8)第四章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 (8)4.1 知识交流的方式与渠道 (8)4.1.1 知识交流方式 (8)4.1.2 知识交流渠道 (9)4.2 知识共享的策略与技巧 (9)4.2.1 知识共享策略 (9)4.2.2 知识共享技巧 (9)4.3 知识交流与共享的评价与反馈 (10)4.3.1 评价体系 (10)4.3.2 反馈机制 (10)第五章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10)5.1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分类 (10)5.2 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 (11)5.3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 (11)第六章知识管理培训体系设计 (12)6.1 培训需求分析 (12)6.1.1 分析目的 (12)6.1.2 分析方法 (12)6.1.3 分析内容 (12)6.2 培训课程设计 (12)6.2.1 课程目标 (13)6.2.2 课程内容 (13)6.2.3 课程形式 (13)6.3 培训效果评估 (13)6.3.1 评估方法 (13)6.3.2 评估内容 (13)第七章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3)7.1 培训计划的制定原则 (14)7.2 培训计划的实施流程 (14)7.3 培训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15)第八章培训师队伍建设 (15)8.1 培训师的选拔与培养 (15)8.1.1 选拔标准 (15)8.1.2 培养方式 (15)8.2 培训师的激励与评价 (16)8.2.1 激励措施 (16)8.2.2 评价体系 (16)8.3 培训师队伍的持续发展 (16)第九章培训资源的整合与管理 (17)9.1 培训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17)9.1.1 培训资源分类 (17)9.1.2 培训资源特点 (17)9.2 培训资源的整合策略 (17)9.2.1 人力资源整合策略 (17)9.2.2 物力资源整合策略 (17)9.2.3 财力资源整合策略 (18)9.2.4 技术资源整合策略 (18)9.3 培训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18)9.3.1 建立培训资源管理制度 (18)9.3.2 培训资源定期评估 (18)9.3.3 培训资源维护与更新 (18)9.3.4 培训资源信息化管理 (18)第十章知识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18)10.1 知识管理体系的评价与监控 (18)10.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8)10.1.2 评价方法与流程 (19)10.1.3 监控机制 (19)10.2 知识管理体系的改进策略 (19)10.2.1 加强组织领导 (19)10.2.2 完善制度与流程 (19)10.2.3 提升员工素质 (19)10.2.4 优化知识管理工具与技术 (19)10.3 知识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路径 (19)10.3.1 持续推进知识管理体系建设 (20)10.3.2 加强跨部门协作 (20)10.3.3 建立激励机制 (20)10.3.4 不断学习与借鉴 (20)第一章企业内部知识管理概述1.1 知识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1.1.1 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识别、获取、整合、存储、传递、应用和创新的系统性过程。
知识管理体系框架方案

知识管理体系框架方案1.知识创建与获取:知识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从内外部各种信息源中获取知识。
这涵盖了信息、知识库、文档管理等,以确保组织能够获取并吸收相关的知识。
3.知识共享与传递: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传递。
这可以通过建立社交媒体平台、在线论坛、内部培训等方式来实现,以便员工能够在组织内部自由交流和分享知识。
4.知识存储与保护:知识管理还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存储系统,以存储和保护组织内部的知识资产。
这包括建立合适的知识库、文档管理系统、权限控制等措施,以确保知识的安全性和可追踪性。
5.知识应用与创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应用于组织的实践中,推动创新和业务发展。
这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分享平台、激励措施等方式来实现,以提高组织内部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上述是一个基本的知识管理体系框架,但实际的知识管理体系应根据组织的具体需求和特点进行定制。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知识管理体系框架方案:1.知识创建与获取: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获取渠道,包括订阅行业报告、参加外部培训、组织内部的课程和研讨会等。
同时,设立知识创造小组,鼓励员工创新和知识共享。
3.知识共享与传递:创建一个内部的社交媒体平台,鼓励员工在这里分享经验、知识和想法。
同时,通过建立内部论坛、在线博客等方式,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知识存储与保护:建立一个集中的知识库,包括文档、案例研究、经验分享等。
通过权限控制和备份机制,确保知识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5.知识应用与创新:鼓励员工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同时,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分享和创新活动。
总之,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需要综合考虑知识的创建、获取、组织、共享、传递、存储、保护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建立一个有机的框架,组织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知识,提高创新和竞争力。
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化架构设计

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化架构设计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知识管理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知识管理是针对企业集中掌握、处理、利用其知识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商业价值的一种系统性的方法。
它是指对组织内外部的知识进行收集、存储、复制、应用和创造的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化架构设计,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一个系统的框架和实践指南,提高企业知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架构1.人员管理企业知识管理是一项长期且系统性的工作,因此人员管理至关重要。
需要企业制定清晰的知识管理岗位,明确职责和权限,并定期对知识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
2.运营模式企业知识管理需要建立合理的运营模式,包括知识分类、知识标签化、知识库建设、知识分享、知识保密等方面。
需要对知识进行分类,使其内容清晰,易于查找和使用。
在知识标签方面,需要对知识进行标签化,通过标签使得知识得以更好的分类,提高知识的发现率。
3.信息技术支持企业知识管理需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如知识库建设、信息共享平台、知识检索工具、协同工具等。
知识库建设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建设知识库。
信息共享平台是企业信息共享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知识检索工具是对知识管理的信息进行查找的一种工具。
协同工具是以协作为目的的一种工具。
4.政策法规体系企业知识管理需要合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保密制度和知识共享等方面。
企业需要建立保密管理机制,明确知识产权的属地和维权机制,保障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此外,还需要建立知识管理的奖惩制度,制定相关评价指标,鼓励和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管理。
三、企业知识管理的执行流程1.知识分类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将知识进行分类,确定知识属于哪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
2.知识采集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对内外部知识进行采集,获取知识源头。
如通过知识工厂采集企业内部知识,通过社交网络、专家咨询等途径获取外部知识。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与培训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与培训体系建设方案设计第一章引言 (3)1.1 背景分析 (3)1.2 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3)第二章:企业内部知识管理概述 (4)第三章: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策略 (4)第四章: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4)第五章: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与培训体系建设的实施与评估 (4)第六章:案例分析 (4)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4)第二章企业内部知识管理概述 (4)2.1 知识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4)2.2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5)2.3 知识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5)第三章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构建 (6)3.1 知识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6)3.1.1 知识管理目标确立 (6)3.1.2 知识分类与梳理 (6)3.1.3 知识存储与共享平台建设 (6)3.1.4 知识创新与转化机制 (6)3.2 知识管理策略制定 (6)3.2.1 知识管理战略规划 (6)3.2.2 知识管理政策与制度 (6)3.2.3 知识管理激励机制 (7)3.2.4 知识管理培训与教育 (7)3.3 知识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分配 (7)3.3.1 知识管理组织结构 (7)3.3.2 职责分配 (7)第四章知识管理平台建设 (7)4.1 知识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7)4.2 知识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8)4.3 知识管理平台实施与推广 (8)第五章培训体系建设概述 (9)5.1 培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9)5.2 培训体系的基本构成 (9)5.3 培训体系建设的原则与目标 (10)第六章培训需求分析与管理 (10)6.1 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10)6.1.1 方法 (10)6.2 培训需求调查与评估 (11)6.2.1 调查 (11)6.2.2 评估 (11)6.3 培训需求的动态管理 (11)6.3.1 定期更新培训需求 (12)6.3.2 建立培训需求反馈机制 (12)6.3.3 跟踪培训效果 (12)6.3.4 持续优化培训体系 (12)第七章培训内容设计与开发 (12)7.1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 (12)7.1.1 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12)7.1.2 课程体系结构 (12)7.1.3 课程设置与实施 (12)7.2 培训教材开发 (13)7.2.1 教材开发原则 (13)7.2.2 教材开发流程 (13)7.3 培训教学方法与手段 (13)7.3.1 教学方法 (13)7.3.2 教学手段 (13)第八章培训实施与评估 (14)8.1 培训实施流程与规范 (14)8.1.1 培训前准备 (14)8.1.2 培训实施 (14)8.1.3 培训后期管理 (14)8.2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15)8.2.1 直接评估法 (15)8.2.2 间接评估法 (15)8.3 培训效果持续改进 (15)8.3.1 分析评估结果 (15)8.3.2 制定改进措施 (15)第九章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培训体系运行保障 (15)9.1 培训体系运行的组织保障 (15)9.2 培训体系运行的资源保障 (16)9.3 培训体系运行的激励机制 (16)第十章培训体系优化与持续发展 (17)10.1 培训体系优化的策略与方法 (17)10.1.1 分析培训需求 (17)10.1.2 制定培训计划 (17)10.1.3 优化培训资源 (17)10.1.4 建立培训评估体系 (17)10.2 培训体系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7)10.2.1 高层领导的支持 (17)10.2.2 培训文化的培育 (17)10.2.4 培训效果的转化 (17)10.3 培训体系优化与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18)10.3.1 建立培训管理机制 (18)10.3.2 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8)10.3.3 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 (18)10.3.4 推动企业内部学习交流 (18)10.3.5 深化与外部合作 (18)第一章引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以及培训体系建设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管理体系构建

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管理体系构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其拥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还取决于其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知识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企业内外部的知识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共享和应用的过程。
它涵盖了从显性知识(如文档、报告、数据库等)到隐性知识(如员工的经验、技能、直觉等)的全方位管理。
对于企业而言,知识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质量。
通过对过往经验和数据的分析,企业能够做出更明智、更准确的决策。
其次,知识管理能够促进创新。
不同知识的碰撞和融合往往能激发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再者,它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员工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减少重复劳动,从而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最后,知识管理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拥有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的企业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推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虽然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知识的分散和孤立是常见的现象。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团队甚至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储备,但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共享机制,导致知识无法在企业内充分流动和利用。
另一方面,知识的流失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当员工离职时,他们所携带的隐性知识往往也随之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
此外,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的投入不足,缺乏专业的知识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也是制约知识管理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要素要构建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以下几个要素是关键:1、知识战略企业需要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和战略,将其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融合。
例如,是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还是以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为目标。
2、知识流程包括知识的获取、整理、存储、共享和应用等环节。
需要建立清晰的流程和规范,确保知识的高效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施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施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信息管理方法,协同各种知识资源、协调知识流程,实现对企业智力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来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1、需求分析在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之前,需要对企业现有的知识资产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从而明确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关键特征。
需求分析的关键是深入调查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明确知识管理的需求,找出企业中知识共享和沟通的瓶颈所在,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系统架构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
需要在分析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数据处理能力、信息管理和安全性等要素。
设计者需要确定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块、界面设计、数据存储和处理、安全控制以及接口开发等关键要素,确保系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可靠性。
3、技术选型技术选型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方案的实际操作性、安全性、技术适用性、性能要求以及系统的易维护性等因素。
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发费用及维护成本,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4、系统测试及上线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设计的最后阶段是测试和上线。
系统测试时需要重点关注系统的稳定性、用户体验、系统功能的完整性等多个方面,保证系统的质量,为企业实现知识管理及知识共享提供有效保障。
最后要对系统进行上线和推广,并及时修复系统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企业的知识资产管理与业务运营的顺畅进行。
二、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实施1、人员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专门管理人员,以确保系统操作的顺畅性和安全性。
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用户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解决所遇到的技术及应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D公司知识管理体系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中竞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与利用。
YD公司作为飞机制造领域中的国有大型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由于其业务包含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研制、生产、修理、销售及服务等,涉及到的人员层次多、知识面广,所以YD公司的知识资源与一般的企业相比较为复杂。
其现有的知识管理水平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比如知识资源分散、查找困难,知识随着员工退休而断层,员工培训周期过长等,如果不能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解决此类问题,则会阻碍公司的长远发展。
基于此,本文对YD公司知识管理体系设计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文献总结了知识与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现行的知识管理模型,以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其次,阐述了YD公司的概况、公司知识管理现状、对公司知识管理现状进行了评价以及对公司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YD公司知识管理工作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问题:知识管理认识不足、人才储备不足、相关制度不健全、知识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知识管理不成体系。
再次,根据YD公司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管理现状评价结果,本文为YD公司设计了一套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具体包含知识管理基础体系和知识管理保障体系两大部分。
最后,从实施思路、实施方针、实施原则等方面编制了实施方案。
本文设计的YD公司知识管理体系将有助于提高YD公司的知识管理水平,为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同时也为行业内其它公司设计其知识管理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