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数理逻辑的认识-论文
数理逻辑 锻炼严谨的思维能力

数理逻辑锻炼严谨的思维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数理逻辑,作为一门研究推理和证明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式来锻炼严谨的思维能力。
什么是数理逻辑呢?简单来说,它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逻辑问题的一门学问。
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精确的符号和规则来表达和分析推理过程,以确保结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数理逻辑的学习可以从基础的命题逻辑开始。
命题,就是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比如“今天是晴天”“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 度”等等。
通过对命题的连接词(如“且”“或”“非”)的研究,我们能够理解不同命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会进行简单的推理。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两个命题:命题 A 是“今天下雨”,命题 B 是“我带伞出门”。
如果我们知道“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带伞出门”这个条件,当今天确实下雨时(即命题 A 为真),根据这个推理规则,我们就可以得出“我带伞出门”(命题 B 为真)的结论。
这种基于已知条件进行的精确推理,正是数理逻辑的基础应用之一。
再进一步,我们会接触到谓词逻辑。
谓词逻辑比命题逻辑更加强大,它可以处理涉及变量和量词(如“存在”“任意”)的命题。
比如说“存在一个整数 x,使得 x 的平方等于4”,这就是一个谓词逻辑的表述。
学习数理逻辑的过程,就像是在搭建一座思维的大厦。
每一个概念、每一条规则都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和梁柱。
而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应用,我们能够让这座大厦越来越坚固,我们的思维也会变得越来越严谨。
那么,数理逻辑到底是如何锻炼我们严谨的思维能力的呢?首先,它培养了我们精确表达的能力。
在数理逻辑中,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公式都有其明确的定义和含义。
我们必须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符号和公式,才能进行有效的推理和证明。
这种精确表达的要求,会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加注重语言的准确性,避免模糊和歧义。
其次,数理逻辑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面对一个问题时,我们能够运用所学的逻辑规则,逐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数理逻辑的特征、发展和应用

数理逻辑的特征、发展和应用摘要:本文从数理退辑与传统逻挥的比较研究中,论述了数理逻裤是传统逻辑在现代的发展,数理退辑优越于传统逻辑的基本特征,以及数理逻辑与传统逻辑在命题内部成分、推理理论及其判定方法、元逻样研究等方面的区别,进而论述数理逻裤在逻杯理论与方法上的新发展。
关键词:公理方法命题演算数理哲学数理逻辑(或称数学逻辑,符号逻辑,逻辑斯諦)在科学研究中是一个新兴的重要部门。
到现在,它已经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与其他科学部门联系很多的学科。
它有着十分宽广的发展前途。
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已经日益显示出来,而在它的发展中将更加广泛地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数理逻辑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一门数学科学,然而,它不止就只是一门数学科学而已。
从数理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对象的性质看,从它所处理的部问题及问题的性质看,它是一门边缘科学。
不少门边缘科学是处于两门科学之间的,如物理化学,如生物化学等。
数理逻辑是处于多门科学之间的中间性的,边缘性的科学。
逻辑教学与科研的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
但是,当前我国逻辑教学在不少地方还是以传统逻辑内容为主,这又是我们的国情。
为此,数理逻辑与传统逻辑的关系是我国逻辑界讨论的热点,其中关于数理逻辑是不是现代形式逻辑,在逻辑教材改革中如何处理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的关系的讨论尤为热烈。
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并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将关系到我国逻辑学现代化的进程。
第一,数理逻辑使用的人工语言,亦叫形式语言,它是一套特制的表意符号,一个符号只表达一个概念,每个符号的意义是完全确定的,符号和表达的意义完全对应。
因而,这样的形式语言是单义的、精确的,不会产生歧义,适应缩短公式和形式化的需要,它是优越于传统逻辑的一个方面。
第二,数理逻辑是形式化的。
波兰逻辑学家卢卡西维茨在谈到形式化问题时指出:“每一个科学真理,为了能被了解和确证,必须赋予人人知晓的外形。
……现代形式逻辑对语言的精确性给以最大的注意。
所谓形式化就是这个倾向的结果。
浅谈数学逻辑

数理逻辑论文

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初学数理逻辑初学数理逻辑内容摘要:数理逻辑创建于十七世纪,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兹。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这门科学就以充满无限活力的姿态,出现于我国逻辑工作者、数学工作者以及哲学工作者的面前,在这门科学的各分支领域内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拓荒的学者与日俱增,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这些成就对其它科学的渗透也越来越广泛而深入。
在向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进军中,如果我们要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加强对数理逻辑的钻研和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数理逻辑一、概述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及其规律的学科。
所谓数学方法,是指用一套表意符号即形式语言系统表达思维的形式结构和规律,从而把对思维的研究转化为对符号的研究,以便摆脱自然语言的歧义性,构成能像算术或代数那样的严格精确的演算系统。
从逻辑角度看,数理逻辑也是研究演绎的科学,演绎方法包括演绎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的证明和公理方法。
从根本上讲它是传统逻辑的发展,是现代的精确的形式逻辑,包括各种逻辑演算经典的和非经典的和“四论”模型论、集合论、递归论和证明论。
数理逻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开始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形式逻辑的时期,逻辑代数和关系逻辑是这一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莱布尼兹、布尔是创始者。
第二阶段由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三十年代。
此时期把初等数论和集合论等方法运用到逻辑上,使数理逻辑取得较大的突破,完成了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两个系统,弗雷格最早建立了两个系统,罗素和怀特海的《数学原理》使之完美,哥德尔完备性定理是这一时期完成的标志。
第三阶段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这段时间是数理逻辑的蓬勃发展时期。
它以哥德尔不完全定理为开始,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形成新体系证明论、递归论、公理集合论和模型论。
近年来两个演算还被用于处理非古典逻辑,出现了构造性逻辑、多值逻辑、模态逻辑、道义逻辑、时态逻辑、知道逻辑、逻辑语义学、内涵逻辑等新分支。
浅谈数理逻辑教学

科技科技创新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视界数理逻辑又叫“现代逻辑”,是跟“传统逻辑”相对而言的。
就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数理逻辑仅仅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但已经是一门门类众多,系统完整的学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它同其它学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由于数理逻辑研究的可计算性问题,是计算机运算的理论基础,它所揭示的推理的逻辑关系,在计算机的线路设计中得到应用。
在20世纪40年代,数理逻辑在开关线路,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论,各种信息处理系统方面获得显著成果。
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理逻辑不仅广泛应用在自然科学各领域里,而且应用于企业管理,考古等方面。
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产生的,主要是在数学等演绎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为适应它们的表达和理论上的需要而兴起的。
随后,数学的发展逐渐正式提出并要求认真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数学科学。
鉴于此,陕西师范大学王国俊教授和吴洪博教授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招收基础数学专业不确定推理和非经典逻辑两个方向的研究生,在他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数理逻辑是不确定性推理和非经典逻辑的方向课。
通过王国俊教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学习研究,就数理逻辑教学谈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其它兄弟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时参考。
首先,要选好教材。
目前,有关数理逻辑的教材很多。
由于数理逻辑本身的理论和系统的缘故,在介绍数理逻辑时,不同的作者在写法上和内容介绍上有所不同,为了便于教学,使学生易于接受,陕西师范大学王国俊教授亲自编写了《数理逻辑引论与归结原理》作为教材。
该书共分九章,第一章讲预备知识,主要是讲Bo ol e 代数理论。
第二章讲命题演算。
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讲一阶浅谈数理逻辑教学张春香龚加安(陕西省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商洛726000)【摘要】数理逻辑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浅谈数理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浅谈数理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QQ1548927986)摘要:数理逻辑是离散数学课程中研究推理的逻辑学科,它为确定一个给出的论证是否有效提供各种法则和技巧,在计算机科学里用来检验程序的正确性,也可以验证定理和推论,同时在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硬件系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研究数理逻辑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必须从研究数理逻辑的符号化开始讨论、加以分析、验证结论。
关键词:数理逻辑;命题逻辑;一阶逻辑;推理理论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在计算机理论研究及软、硬件开发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内容大致包含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组合数学、图论和初等数论6部分,这6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各种离散量之间数与形的关系。
本文主要研究数理逻辑部分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1.为计算机的可计算性研究提供依据数理逻辑分为命题逻辑和一阶逻辑两部分,命题逻辑是一阶逻辑的特例。
在研究某些推理问题时,一阶逻辑比命题逻辑更准确。
数理逻辑中的可计算谓词和计算模型中的可计算函数是等价的,互相可以转化,计算可以用函数演算来表达,也可以用逻辑系统来表达。
某些自然语言的论证看上去很简单,直接就可以得出结论,但是通过数理逻辑中的两种符号化表达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让人们很难理解,这就为计算机的可计算性研究埋下伏笔。
下面举一个简单例子加以说明。
例1 凡是偶数都能被2整除。
6是偶数,所以6能被2整除。
可见,一个复杂的命题或者公式可以利用符号的形式来说明含义,来判断正确性,这使得计算机科学中的通过复杂文字验证的推理过程变得简单、明了了。
2.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数理逻辑部分在计算机硬件设计中的应用尤为突出,数字逻辑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数理逻辑中的布尔运算。
计算机的各种运算是通过数字逻辑技术实现的,而代数和布尔代数是数字逻辑的理论基础,布尔代数在形式演算方面虽然使用了代数的方法,但其内容的实质仍然是逻辑。
数理逻辑的基本原理与推理方法

数理逻辑的基本原理与推理方法数理逻辑是一门研究命题、谓词、推理和证明的学科。
它利用符号和数学方法来描述、分析和判断一系列命题之间的关系。
在数理逻辑中,有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推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探讨数理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推理方法,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的基本原理包括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命题逻辑是最基本的逻辑系统,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个命题是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命题,如P、Q和R。
符号“∧”表示命题的合取(与)、符号“∨”表示命题的析取(或)、符号“→”表示条件(蕴含)以及符号“¬”表示否定。
这些符号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命题之间的复合命题,并进行逻辑推理。
在命题逻辑中,有一些基本的推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已知命题推导出新的命题。
其中包括析取三段论、假言三段论、摩尔根定律等。
析取三段论是指如果一个命题是两个已知命题的析取,那么这个命题也成立。
例如,如果P成立,Q成立,那么(P∨Q)也成立。
假言三段论是指如果一个命题是一个已知命题的条件,另一个命题是条件成立时所得出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也成立。
例如,如果P成立会导致Q成立,而P成立,那么Q也成立。
摩尔根定律是指命题的否定可以通过互换逻辑运算符,并对子命题进行否定得到。
例如,¬(P∧Q)等价于¬P∨¬Q。
谓词逻辑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逻辑系统,用于描述命题中涉及对象的属性和关系。
在谓词逻辑中,我们引入了量词∀和∃,分别表示“对于所有”和“存在”的含义。
谓词逻辑允许我们对命题中的对象进行全称量化和存在量化,并进行逻辑推理。
谓词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推理方法类似于命题逻辑,但涉及到更多的概念和符号。
推理是数理逻辑的核心,它旨在根据已知命题推导出新的命题。
推理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和归谬法。
直接证明是一种常见的推理方法,它通过列举命题的前提和规则,逐步推导出结论。
浅论对数理逻辑的认识-论文

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论对数理逻辑的认识浅论对数理逻辑的认识摘要:数理逻辑就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数理逻辑在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研究、哲学等领域都已应用, 我国学者在这些方面也都有突出的研究成果。
数理逻辑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如何为整个数学建立严格的逻辑基础,其特点在于使用形式化的方法包括公理化的方法,因而比较抽象和艰深。
本文介绍了数理逻辑的产生,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制约数理逻辑在我国普及发展的社会及文化原因,数理逻辑的应用研究,学习数理逻辑学的意义。
关键词:逻辑演算;人工智能;示范作用;第一章数理逻辑的产生数理逻辑的定义: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诸如推理的有效性、证明的真实性、数学的真理性和计算的可行性等这类问题中的逻辑问题的一门学问.当然,对此也可等价地这样说: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推理中之逻辑问题的一门学问.其中主要包括推理的有效性、证明的真实性、数学的真理性、计算的能行性等这类问题中的逻辑问题.数理逻辑的研究对象:数理逻辑以推理本身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形式推理、数学推理和各种近现代的非经典推理.数理逻辑的研究领域:作为数理逻辑之研究领域的历史性确认部分包括逻辑演算、集合论、模型论、递归论和证明论等五大块.但作为数理逻辑研究领域之近现代发展部分,还应包括诸如模态逻辑、多值逻辑、非单调逻辑、归纳逻辑、似然逻辑、不协调逻辑、信念修正、开放逻辑、中介逻辑和中介公理集合论等等各种各样的非经典逻辑分支.数理逻辑的学科归属:数理逻辑是逻辑和数学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或者说,数理逻辑既是一门逻辑化了的数学分科,又是一个数学化了的逻辑分支。
1.数理逻辑创建于17世纪末, 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兹。
数理逻辑初创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用代数方法处理古典形式逻辑的推理, 延续了大约200年。
由于当时数学方法在认识自然、发展技术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而一些思想家提出了把数学方法推广到其他科学领域的设想, 试图用数学方法来研究思维, 把思维过程转换为数学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论对数理逻辑的认识浅论对数理逻辑的认识摘要:数理逻辑就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数理逻辑在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研究、哲学等领域都已应用, 我国学者在这些方面也都有突出的研究成果。
数理逻辑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如何为整个数学建立严格的逻辑基础,其特点在于使用形式化的方法包括公理化的方法,因而比较抽象和艰深。
本文介绍了数理逻辑的产生,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制约数理逻辑在我国普及发展的社会及文化原因,数理逻辑的应用研究,学习数理逻辑学的意义。
关键词:逻辑演算;人工智能;示范作用;第一章数理逻辑的产生数理逻辑的定义: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诸如推理的有效性、证明的真实性、数学的真理性和计算的可行性等这类问题中的逻辑问题的一门学问.当然,对此也可等价地这样说: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推理中之逻辑问题的一门学问.其中主要包括推理的有效性、证明的真实性、数学的真理性、计算的能行性等这类问题中的逻辑问题.数理逻辑的研究对象:数理逻辑以推理本身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形式推理、数学推理和各种近现代的非经典推理.数理逻辑的研究领域:作为数理逻辑之研究领域的历史性确认部分包括逻辑演算、集合论、模型论、递归论和证明论等五大块.但作为数理逻辑研究领域之近现代发展部分,还应包括诸如模态逻辑、多值逻辑、非单调逻辑、归纳逻辑、似然逻辑、不协调逻辑、信念修正、开放逻辑、中介逻辑和中介公理集合论等等各种各样的非经典逻辑分支.数理逻辑的学科归属:数理逻辑是逻辑和数学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或者说,数理逻辑既是一门逻辑化了的数学分科,又是一个数学化了的逻辑分支。
1.数理逻辑创建于17世纪末, 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兹。
数理逻辑初创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用代数方法处理古典形式逻辑的推理, 延续了大约200年。
由于当时数学方法在认识自然、发展技术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而一些思想家提出了把数学方法推广到其他科学领域的设想, 试图用数学方法来研究思维, 把思维过程转换为数学的计算。
法国哲学家笛卡。
儿认为, 数学是最重要的学科, 提出了建立“普遍数学”的思想。
从亚里士多德至世纪, 古典形式逻辑在逻辑形式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这为用数学方法处理古典形式逻辑创造了前提。
另一方面, 古典形式逻辑的局限性随着科学的发展日益明显, 它囿于主谓命题及其推理, 不能处理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综上所述, 数理逻辑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逻辑本身发展的基础具体地说,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 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 古典形式逻辑在逻辑形式化方面的成果以及克服其局限性的客观要求, 就是数理逻辑在世纪产生的前提。
2.数理逻辑中的三大学派。
数理逻辑中的三大学派围绕着解决第三次数学危机, 在数理逻辑中产生了三大学派—逻辑主义学派、形式主义学派和直觉主义学派。
这里仅简要说明一下三大学派的主要工作及其成就。
第二章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1.自20世纪20年代起, 数理逻辑传入了中国, 并沿着自己的道路在中国发展。
在中国, 最先介绍数理逻辑的是汪奠基, 而后影响较大的是金岳霖。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自己培养的数理逻辑研究队伍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数理逻辑分别有逻辑演算、递归论、模型论、公理集合论、证明论。
我国数理逻辑工作者近年来在这几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2.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导论》。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本较系统介绍数理逻辑及其发展史的著作。
汪奠基介绍了数理逻辑从莱布尼兹、德摩根、布尔到罗素的发展,并把罗素看作数理逻辑的完成者。
他用罗素的符号重点地介绍了命题逻辑、类逻辑和关系逻辑的一些直观上明显的定理和等值关系、蕴涵关系上的运算, 而没有介绍定理的证明以及演算系统。
汪奠基还介绍了数理逻辑中一些有重要哲学意味的问题, 如无穷问题、逻辑悖论问题。
他很推崇数理逻辑, 认为数理逻辑是传统逻辑的发展, 是高一阶段的形式逻辑, 有重要应用, 而概率演算乃是数理逻辑在归纳逻辑领域应用的产物。
3.对中国传播与发展数理逻辑有重大影响的是金岳霖。
金岳霖192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政治学博士以后, 1921年又到英国伦敦大学留学, 深受罗素的影响. 1935年他授课的讲义由清华铅印, 书名《逻辑》.《逻辑》一书作为教材当时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
解放前, 它为我国一些大学所采用, 因而这时我国大学的逻辑教学并不落后。
受此书和金岳霖的影响, 我国一些学者走上了研究数理逻辑之路。
清华大学毕业的沈有鼎、王宪钧, 北大毕业的胡世华以及莫绍睽等人先后到美国、德国、奥地利、瑞士留学, 受教于国际知名的一些数理逻辑学家如谢弗、怀特海、哥德尔等。
他们回国后, 在高等学校进行数理逻辑的教学和研究, 使我国数理逻辑的发展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沈有鼎等成为我国第二代的数理逻辑工作者。
在他们的辛勤培育下, 我国又产生了第三代和第四代的数理逻辑工作者, 使我国数理逻辑队伍日益扩大并且出现了一批有卓著成就的学科带头人和以他们为核心的学术集体。
我国数理逻辑科研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成就辉煌。
第三章、制约数理逻辑在我国普及发展的社会及文化原因1.社会原因科学的输入与发展离不开合适的社会环境。
科学的成长具有示范作用, 科学的示范作用是指“科学家利用已在某一领域中明确的模式去搞新的研究, 但有多少人在科学研究中运用这种模板, 却取决于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取决于社会价值观是否允许人们去利用这示范。
”[1]科学的示范作用有一定的极限, 这种极限取决于科学对社会的需要, 即社会对科学的容量。
科学对社会作用愈大, 社会对其容量也越大。
而科学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时机, 这个时机表现为旧社会结构瓦解, 新社会结构在旧社会结构中产生, 新社会结构是对旧的社会结构的批判和否定, 如果“没有这种否定性放大的力量, 科学结构的社会化就很困难。
⋯⋯否定性放大表明当旧有结构瓦解之际, 旧意识形态的危机必然给形形色色新思想传播造成有利时机。
”[2]当这种科学传入后, 适合新的社会结构, 它将对该社会产生影响; 反之, 如果一科学仅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直接指导作用不大, 科学也仅仅能繁荣一阵子。
数理逻辑输入中国之时, 也就是辛亥革命胜利之后不久。
辛亥革命推翻了旧的腐朽的清王朝,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但辛亥革命并不彻底, 它虽然推翻了旧制度, 但新的结构与旧的结构还有许多相通之处, 这样社会对科学的容量与旧制度差别不大。
社会的仁人志士仍在寻找中国的出路, 数理逻辑这种纯科学并不能指明中国向何处去。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又在实践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 这就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上的指导性和对中国革命的实用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中国, 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中国革命的需要。
所以, 在中国现代, 纯学术研究的社会环境无法创造与提供。
这与当时西方的社会环境不同, 西方社会的社会性发达,“一个便是科学的方法, 一个便是人的个性申展, 社会性发达。
前一个是西方学术上特别的精神, 后一个是西方社会上特别的精神。
”[3]在中国当时的情况下, 大多数人在寻找中国富强之路, 也只有一部分学者一方面抨击社会制度的腐朽, 一方面从事学术研究, 这也为数理逻辑在小气候下得以发展提供了条件。
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嬗变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普及的影响中国近现代文化的演变大体上是从物质层次的文化, 到制度层次的文化, 最后到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
后一次变革都是对前一种变革的深化,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相溶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寻求中国现代文化的方向的历史, 是中国现代文化重构的历史。
在这一时期内, 中国文化人必须回答如何对待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从而形成了文化的古与今(新与旧)、中与西之争。
“自西方文化输入以来, 新旧之冲突, 莫甚于今日。
⋯⋯盖在昔日, 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 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
⋯⋯盖吾人须知, 新旧异同, 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 若是者犹滴滴之水, 青青之叶, 非其本源所在。
本源所在, 在其思想。
”[4]所有这些, 都是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而进行的文化论争。
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西方的船坚炮利是中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于是, 中国兴起了洋务运动, 开始在物质层面上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其目的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所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即富国强兵, 抵御外夷。
这在客观上有力推动了中西文化的碰撞。
在学习和引进西方技术的同时, 也开始建立一些近代工业等。
“李鸿章、张之洞等少数大臣以及薛福成、郑观应和马建中等一些知识分子和‘西学专家’以及其他人等的观念却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我们发现这些人正在逐渐地认识到不能把军事技术同‘增长财富’的整个西方技术体系即我们现在称之为工业化的整个综合体系分离开来。
但无论如何, 他们对商业和工业的信诚已标志着正统经世之学的实质性变化, 当时人们认识到, 如果不将各种力量较系统地运用于‘富国’的目标,‘自强’就不可能实现, ⋯⋯它要求富强与儒学的价值观和谐一致。
”[5]而以“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 不可能解决两种异质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性。
2.数理逻辑理论的艰深是其得不到普及发展的另一原因数理逻辑是数学和逻辑交叉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对其进行传播及研究者必须有深厚的数学与逻辑功底。
因此, 当罗素来华时, 有人让他讲数理逻辑, 罗素怀疑当时中国人领会数理逻辑的能力。
冯崇义在《罗素与中国》中认为担任罗素翻译有可能成为罗素的门徒的赵元任先生, 虽教过逻辑, 但他仅仅受罗素语言的影响; 当时北京大学教授傅铜虽成立罗素学说研究会, 可惜他的兴趣不在哲学; 张东荪关心罗素的社会政治理论; 对于罗素崇拜一生的张申府, 尽管出了《罗素哲学译述集》, 其中涉及数理逻辑, 但终无大成。
逻辑学经过艰难漫长的岁月输入中国, 自明朝李之藻的《名理探》至今, 虽有20 世纪20 年代逻辑学发展的短暂高峰, 也有20 世纪80 年代逻辑学发展与研究的又一高峰, 但也出现了20 世纪30 年代对形式逻辑的否定, 出现20 世纪50 年代逻辑与辩证法的大辩论。
文化大革命对科学的摧残自不待说, 在本世纪末, 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 按理更需要科学的理性思维,而逻辑学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与发展。
如一些高校将中文、政治、法律等专业的逻辑课程取消,有的高校压缩逻辑学课时。
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而加强思维训练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不懂逻辑这门思维科学, 谈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