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刮片普查对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意义
宫颈刮片在基层医院宫颈病变普查中的应用

宫颈刮片在基层医院宫颈病变普查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5-24T16:12:22.9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2期作者:阳娟[导读]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探究宫颈刮片在基层医院中普查的应用效果。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湖南 414500【摘要】目的:探究宫颈刮片在基层医院中普查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接受检查的1240例受检者进行宫颈刮片检查、细胞学诊断和巴氏染色,采用TBS分级系统。
44例患者接受阴道镜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受检者细胞学检查阳性者有44例,概率为3.55%,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概率为2.1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概率为0.4%、低度鳞状上皮病变概率为0.65%、鳞状细胞癌概率为0.24%、不典型腺癌的概率为0.03%;ASC、LSIL、HSIL、SCC、AGC的阴道镜组织检查结果符合率分别为35.71%、50%、85.71%、100%、100%。
结论:应用宫颈刮片普查宫颈癌,具有有效、简单和方面的优点,且随着细胞学异常的级别增高,其临床指导意义越大。
【关键词】宫颈病变;宫颈刮片;基层医院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1]。
日常中定时的检查和随诊、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是预防和阻断疾病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所以宫颈癌的普查和预防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在基层医院中宫颈刮片的方式普查疾病和癌前病变为最有效的手段,下面对我院行宫颈癌普查的患者行宫颈刮片检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宫颈癌刮片普查的妇女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1-75岁,平均(42.5±3.6)岁。
1.2标本采集、处理用棉签擦拭宫颈上分泌物,再用刮板刮去宫颈鳞柱上皮移行区细胞,置入玻片上,然后在95%的酒精内固定20-30分钟,最后行巴氏染色[2]。
1.3细胞学诊断应用TBS分级系统,对未见恶性病变、上皮内病变(NILM)和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低度鳞状上皮病变(LSIL)、鳞状细胞癌(SCC)、腺癌、不典型腺癌(AGC)的44例受检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活检,结果与宫颈刮片进行对照。
宫颈癌筛查与治疗方案

宫颈癌筛查与治疗方案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并进行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宫颈癌筛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手段,旨在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本文将探讨当前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以及治疗方案。
一、宫颈癌筛查方法1. 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的重要依据之一。
医生通过观察和触诊,检查宫颈的形态、大小、质地等特征,如发现异常情况,进一步进行宫颈涂片、宫颈刮片和宫颈活检等进一步检查。
2. 宫颈涂片检查宫颈涂片检查是目前宫颈癌筛查的一种常用手段。
它通过采集宫颈细胞样本,经过特殊染色和镜下观察,以提供早期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变的诊断依据。
宫颈涂片检查无需昂贵的设备,简单易行,但有一定的误诊率。
3. HPV病毒感染检测宫颈癌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检测HPV病毒感染情况,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患宫颈癌的风险。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HPV DNA检测和HPV mRNA检测。
4. 宫颈刮片检查宫颈刮片检查是一种将宫颈表面细胞通过蘸取细胞刮片的方式收集,然后进行细胞学检查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发现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变化,但不能区分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5. 宫颈活检宫颈活检是通过活检钳等工具,在局部麻醉下获取宫颈组织后送检。
宫颈活检是明确宫颈病变性质的最可靠方法,对于病变的类型、程度以及侵犯的深度等有重要意义。
二、宫颈癌的治疗方案1.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其中,子宫颈锥切术(conization)和子宫全切术(hysterectomy)是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
此外,还可以结合辅助性放疗或化疗来提高治疗效果。
2. 进展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对于进展期宫颈癌患者,多模式治疗(multimodal therapy)被广泛采用。
该治疗方案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等多种方式的组合。
妇女病普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2021.032021年第06期 · 中国农村卫生妇女病普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巴洪雨大兴区西红门镇金星卫生院 北京 100076【摘要】WHO(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年满十八周岁,有性生活的女性,都应定期进行妇科病普查。
妇女病普查(下文简称为普查)主要包括妇女专科检查(妇科常规检查、白带常规、阴道BV、宫颈刮片等)、乳房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项目。
为探究普查在女性生殖系统预防治疗中的意义,本文以宫颈癌筛查为例,运用统计学手段,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妇女病;普查;宫颈癌;筛查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病发于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据相关资料显示,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导致CC 最主要原因,尤其HPV16、18型有可能直接导致宫颈癌发病。
据WHO 统计数据显示,仅2018年全球新发CC 病例约为56.9万例,高达84%的CC 病发于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
我国CC 病发年龄多见于40至50周岁。
宫颈癌筛查方法基于伯塞斯达系统(TBS)原理,对宫颈细胞分类检查,按照TBS 分类,即基于宫颈上皮内肿瘤(鳞状细胞)(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简写为CIN)病变情况分类,一般划分为CIN I、CIN II、CIN III 三个等级,其中CIN I 是轻度轻度非典型增生,病变细胞局限于上皮层1/3,CIN II 中度非典型增生,可发展为宫颈浸润癌或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病变细胞局限于上皮层1/2-2/3;CIN III,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病变细胞超过2/3。
1样本抽取样本抽取范围本辖区内已婚女性。
样本年龄分布于25—65周岁,样本抽取量为915例。
2研究方法样本筛查方法主要基于伯塞斯达系统(TBS)原理,进行宫颈细胞分类检查,同时进行HPV 检测。
3结果3.1据样本统计显示:915例总样本中,乳腺癌3例,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SIL)8例,宫颈炎性疾病10例,阴道炎68例,其中阴道炎与宫颈炎性疾病占妇科普查异常疾病较高。
提高宫颈癌筛查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宫颈癌筛查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提高宫颈癌筛查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1.联合筛查:目前,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和HPV检测是宫颈
癌筛查的常用方法。
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HPV检测可以了解是否存在HPV感染。
联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规范操作:宫颈癌筛查的操作需要严格规范。
采集样本时,要确保采集到
足够的细胞样本,并进行正确的制片和阅片。
检测方法应采用具有良好性能和准确性的试剂和仪器,并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操作。
3.重复筛查:为了提高筛查的可靠性,建议在两次筛查结果均为阴性后,仍
然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重复筛查可以减少漏诊的可能性。
4.结合临床情况:宫颈癌筛查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
筛查结果异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提高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宫颈癌的认识和筛查意识,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了解宫颈癌的危害,并积极参与筛查活动。
总之,通过联合筛查、规范操作、重复筛查、结合临床情况和提高公众意识等方法,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官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检查出宫颈异常的1000例育龄非孕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均采用TCT、HPV及宫颈刮片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三组检出敏感度及病变阳性检出符合率进行比较。
结果:三组检测方法敏感度比较,HPV、TCT敏感度明显高于官颈刮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CT联合HPV检出率最高,相较于单一检查方式,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5)。
结论:相比宫颈刮片,HPV检测及TCT敏感度检出正确率高,TCT联合官颈HPV-DNA检测可作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常规筛查的方法。
[关键词]HVP;TCT;官颈刮片;宫颈癌;癌前病变[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近几年来,官颈异常及宫颈癌均呈现出了不断增长以及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病因主要是由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其发病率仅仅次于乳腺癌,近几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仍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HPV检测、TCT等检查方式也取得了显著发展,在临床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宫颈异常的早期正确、全面筛查均具有明确的作用。
在临床上也发现,宫颈癌病变潜伏时间一般比较长,最长可达十年左右,很多女性常常毫无症状和体征,或者有轻微症状故而不明显,当患者经常有白带增多、异味、黄带、血性自带、阴道瘙痒、月经不正常等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及时引起注意,然而一般的妇科检查也很难确定是否有癌前病变,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临床检查。
采用有效的诊断方式对预防癌变及降低官颈癌死亡率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有效提高宫颈异常及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准确价值,医学上对宫颈癌及癌症病变筛查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宫颈刮片诊断宫颈癌的检查方法

宫颈刮片诊断宫颈癌的检查方法
宫颈刮片诊断宫颈癌的检查方法:
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
宫颈暴露在阴道顶端, 易于观察和取材, 所以目前在临床对凡已婚妇女, 妇科检查或防癌普查时, 都常规进行宫颈细胞刮片检查, 作为筛查手段。
使宫颈早期癌的诊断阳性率大大提高, 可达90%以上。
为了提高涂片诊断的准确率, 特别注意要从宫颈癌好发部位即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取材。
由于老年妇女鳞、柱状上皮交界区向颈管内上移, 取材时除了从宫颈阴道处刮取涂片外, 还应从宫颈管处取材涂片, 以免漏诊。
但是要注意取材部位正确及镜检仔细, 可有5%~l0%的假阴性率, 因此, 均应结合临床情况, 并定期检查, 以此方法作筛选。
宫颈刮片在中国多数医院仍采用分级诊断,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临床常用巴氏分级分类法:
巴氏Ⅰ级:正常。
巴氏Ⅱ级:炎症, 指个别细胞核异质明显, 但不支持恶性, 余均为ⅡA.巴氏Ⅲ级:可疑癌。
巴氏Ⅳ级:重度可疑癌。
巴氏Ⅳ级:癌。
由于巴氏5级分类法, 主观因素较多, 各级之间无严格的客观标准, 故目前正逐渐为TBS分类法替代, 而后者需专业医师方可读懂。
故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常利用电子阴道镜局部放大10~40倍
的功能, 进行宫颈可疑部位的染色, 从而重点取材, 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宫颈刮片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3 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机体的抗正常细胞抗体所致。
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蝶形红斑、体重下降及关节痛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其病情可逐渐恶化,甚至会危及其生命[3]。
有研究表明,采用免疫学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不仅可减少患者病情被诊断为假阴性的发生,还可及时了解其病情进展的情况[4]。
SLE患者存在免疫学异常是由于患者的血清中产生了以ANA为中心的多种自身抗体谱所致。
ANA靶抗原属于细胞核成分,是指抗体细胞中的全部成分自身抗体,主要包含DNA抗体、抗核仁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及抗组蛋白抗体等[5]。
有研究表明,抗组蛋白抗体常见于由药物诱导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抗双链DNA属于特异性抗体,该抗体的阳性表现与患者的肾损伤具有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补体系统被激活后,可使补体的成分被消耗,其体内补体C4的水平明显降低。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补体的水平、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与其疾病的活动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目前,抗ds-DNA抗体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志性抗体,其阳性率为60%~90%左右,而且其滴度值与疾病的活动性具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可将抗ds-DNA抗体用于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变化与肾损伤的关系[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抗ds-DNA抗体若逐渐升高,表示其肾脏损害较为严重。
另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抗SS-A和抗SS-B的阳性表现与其是否发生亚急性皮肤型红斑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故该指标可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发病及对其病情进行病理分型诊断的参考依据。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检测,与参照组体检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的水平、IgM的水平和IgG的水平均更高,其补体C3的水平和C4的水平均更低,P<0.05;与参照组体检者相比,试验组患者中ANAS阳性、ENA阳性、抗SS-B阳性、抗SS-A阳性和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的占比均更高,P<0.05。
您可能不需要做宫颈涂片检查

您可能不需要做宫颈涂片检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其中健康体检成为评估身体健康情况的重要手段。
这其中,宫颈涂片检查是妇科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筛查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宫颈涂片检查有哪些注意要点呢?是否所有女性均要进行检查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宫颈涂片检查?宫颈涂片检查,就是在女性的子宫颈获取细胞样本,置于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是否正常。
就目前而言,宫颈涂片检查是筛查宫颈癌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数据调查显示,该项检查的实施,促使宫颈癌死亡率降低70%以上。
其中,早婚早育、性病史、流产史、不洁性生活,是宫颈癌高发群体,性生活开始3年后或21岁以后的女性,均应该定期进行宫颈涂片检查。
2.宫颈涂片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1)检查方法。
充分暴露子宫颈外口;使用刮片在子宫颈外口旋转1周,获取粘膜和分泌物;将刮片得到的样品涂抹在玻片上,使用95%的乙醇溶液固定15分钟;最后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检查操作要点如下:①选择经验丰富的妇科医师,采样时不仅需要技巧,还要求医师肉眼观察子宫颈的形态。
②检查前24小时,不能冲洗阴道,会影响阴道内的菌群,导致涂片检查结果不准确。
③原则上应在月经后检查,如果没有异常出血,且分泌物正常,也可采样检查。
④检查后,要耐心等待检查结果,不看结果等同于没做检查,严重时可能延误病情治疗。
⑤宫颈涂片检查只是对宫颈癌的筛查,不能作为正式诊断依据,因此听到细胞异常病变时不要慌张,应以最终病理检查报告为准。
(2)注意事项。
宫颈涂片检查时,注意事项包括:①检查前24小时,避免性生活;检查前1-2天,不要进行阴道内诊,也不要使用阴道栓剂。
②对于宫颈炎症女性,应该先接受规范治疗,然后才能刮片检查,防止涂片样本中的白细胞、炎性细胞影响检查结果。
③检查时间最好选择在非月经期。
④育龄期女性,只要发生性行为,均有可能发生宫颈癌。
而且,早婚早育、多次妊娠、性伴侣多、抽烟酗酒的女性,宫颈癌发生率明显增高,最好每年进行1次宫颈涂片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 1 检查时 间 : 选 在 月经 周期 1 5~ 2 5 d , 避 免月 经周 期 , 4 8 h 内禁止阴道灌洗及用药 , 采集样本前 2 4 h内避免性生活。 受检者排空膀胱 , 取膀胱 截石 位, 放 置阴道窥器将子宫颈充分 暴露 , 用无菌干棉球 轻轻拭去宫颈表面黏液及分 泌物 , 用特 制 的刮板在子宫颈和宫颈管 口鳞 一柱上皮交 界处 ( 宫颈移形 区)
3 讨论
以外 口为中心轻刮 1 周, 立即将刮下的样本涂在有编号 的清 洁 玻 片上 , 正确方法是刮板与玻片呈 4 5 。 , 由玻片左边 向右边均匀
地、 单 向地依次涂沫 , 将玻片立即放人 9 5 %乙醇中固定1 5 m 按T B S分类 , 阳性 病 例通知阴道镜检查 , 宫颈活检 , 进行组织学分析对照。 1 . 2 . 2 T B S分 类 标 准 J : ① 无 上 皮 内 病 变 或 恶 性 病 变
[ 4 ] 窦 科, 卢 一平 , 李 响 , 等. 3 2 6 例 肾结核 临床诊 断分 析[ J ] . 现代医药卫生 , 2 0 0 6 , 2 2 ( 1 ) : 5 .
[ 5 ] 丘 少鹏 , 刘卓炜, 陈 俊星 , 等. 肾结 核 2 8 1例分 析 [ J ]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2 0 0 2, 2 3 ( 7 ) : 3 9 8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6— 1 8 编校 : 郑英善]
2 6 0 6例妇女通过细胞学检查共发现 阳性病变 4 1例 , 结合 阴道 镜检 查 宫 颈 活 检 , 对照结果 : A S C—U S 1 7例 ( 慢 性 炎 伴 鳞 化 8例 , 慢性炎伴上皮轻度增生 5例 , C I N 1 级 4例) ; A S C— H 8 例( C I N 1 级 1 例, C I N 2级 2例 , C I N 3级 5例) ; L S I L 3例 ( C I N 1 级 3例) ; H S I L 1 0例 ( C I N 2级 1 例, C I N 3级 5例 , 原位 癌伴 早浸 3例 , 鳞癌 1 例) ; S C C 3例( 鳞癌 2例 , 腺鳞癌 1 例) 。
颈刮片普查 , 阳性病例结合阴道镜 观察活检结果 。结果 : 细胞学发现可疑阳性和阳性共 4 1 例, 占1 . 5 7 %, 组织学发现癌 前病 变及 癌共 2 8例, 占1 . 0 7 %。结论 : 宫颈刮片结合阴道镜观察活检是一种在农村基层 防治宫颈癌简单 、 快捷 、 价廉 的筛查方法 。 [ 关键词] 宫颈刮片 ; 细胞学检查 ; 宫颈活检 ; 组织学检查
官颈癌是女性 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 , 占全球女性常 见 癌症 的第 2位 , 仅次 于乳腺 癌… 。从 宫颈病 变到癌 的 自然 演 变 一般是 l 0年左右 , 这将 是重要 的不 可忽视 的时间 , 宫颈病 变 的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 制其癌变 , 其关键 在于演 变期及 时 诊断和正确处理 。笔者通过 2 6 0 6例宫颈刮片 细胞学检查及 结合阴道镜观察 宫颈活 检组织学检查 对照分析 , 探 查传统 宫 颈刮片对宫颈癌筛查 的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 我院 2 0 1 2年 8月对此地 区两个 乡村 2 6 0 6名 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 , 年龄 3 5~ 6 4岁。
・
6 0 1 8・
吉林医学 2 0 1 3年 1 O月第 3 4卷第 2 9期
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瓦时 B超 的检 出率 为 8 9 . O %, X 线的 检 出 率 为 7 5 . 0 %, B超 的 检 出率 明 显 高 于 x线 ( P<
0 . 0 5 ) 。
( 2 ] 于 满, 王 珏, 王志勇 . 肾结 核 5 4 0例诊治分析[ J ] . 中 华 泌尿外科杂志 , 2 0 0 7 , 2 8 ( 1 0 ) : 6 7 8 . [ 3 ] 芮雪芳 , 沈春 富 , 蔡松 良, 等. 肾结核 的超 声诊 断与分 型 [ J ] . I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 2 0 0 3 , 1 8 ( 1 0 ) : 5 8 5 .
1 . 2 方 法
的细胞 比低级别鳞状 上皮 内病 变小且 较不成 熟 , 细胞可 以单 个、 成片或合胞 体样 聚集 , 细胞大 小不一 , 核 深染 , 大小形 态差
异明显 , 核增大 , 核质 比明显增高 , 核膜轮廓 明显不规则 , 则常 有核沟或明显 内凹 , 一般无核仁 。⑥ 鳞癌 ( s c c) , 镜下见细胞大 小不一 , 形状明显多样 , 蝌蚪样细胞 、 梭形细胞 常见 , 核大 不规 则, 染 色质 深 , 粗颗粒状 , 分 布很 不 均 匀 , 可见 大而 显著 的 核 仁 , 常见肿瘤素质背景 , 包括坏死性碎屑和陈 旧性出血 , 胞质嗜碱。 1 . 3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级标准 : ①轻度不典型增生 ( 位于上皮 层下 1 / 3 ) 为C I N 1 级; ② 中度不典型增生( 位于上皮层下 2 / 3 ) 为 C I N 2级; ③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达上皮全层) 为C I N 3 级。
总之 , 相对于 x线 , B超在肾结核 中的诊 断有 利于定量分 析与定性判断 , 在临床上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 4 参考文献 [ 1 ] 李彦锋, 方玉华 , 靳凤烁 , 等. 9 6 例 不典 型 肾结 核临床特 征及诊断分析 [ J ]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 2 0 ( 1 9 , 1 4 ( 3 ) : 1 0 4 .
宫 颈 刮片 普 查对 宫颈癌 筛 查 的重 要意 义
秦 美云 [ 摘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 民医院 , 江苏 南通 2 2 6 3 6 1 ) 要] 目的: 探查 官颈刮片普查 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 法 : 对两个 乡村 2 6 0 6名 3 5— 6 4岁之 间的妇 女进行 了一 次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