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部分复习题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部分复习题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真花学说与 毛莨 学派 2 .假花学说与恩格勒学派 3 .植物界系统发生 的幼态成熟 学说 4 .细胞分类学 5 .植物化学分类学
6 .数值分类学 7 、 居群 8 .多倍体 9 .系统发育
二、填空
1 .关于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有两种观点,即 和 。
2 .关于被于植物发源地,有 和 两种观点,多数学者赞成后者。
3 .假花说认为,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是 性花的 类植物。 学派坚持假花说
4 .真花学说认为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是 性花的 类植物。 学派坚持真花学说。
5 . 为植钩分类学 所利用的细胞学资料包括染色体的 、 、 和染色体在
行为。
6 .染色体的数目作为分类性状的价值在于 。
7 .数量分类学包括—一、——、——、——、——和——等六个基本步聚。
8 .在被子植物中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得最多的是植物的 或 的特征;采用扫描电 镜研究 得最多是植物各器官的 。

三、选择填空
1 .关于被子植物起源研究最有力的证据应是 。
A 、现代被子植物的地理分布 B .古植物化石
C .古代气候资料 D .古地理资料
2 . 是被子植物起源单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1 .恩格勒 2 、 蛤 钦松 3 .胡先骕 4 .塔赫他间 5 .克朗 奎 斯特
A . 1 、 2 、 3 B . 1 、 2 、 4 C . 2 、 3 、 4 D . 2 、 4
、 5
3 .塔 赫 他 间主张 被子植物的祖先应是 。
A . 本内苏铁 B .种子 蕨 C 、木兰目 D .买麻藤纲
4 .塔 赫 他间等人用 来解释植物界的系统发生。
A .真花学说 B .假花学说 C . 幼态成熟 学说 D .单元说
5 .关于单子叶植物的起源,塔 赫 他 间提出 。
A . 永生莼菜类起源说 B 、 毛莨 —百合起源说
C 、陆生 毛莨 类起源说 D .中低纬度起源说
6 、三人在各自建立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中均坚持真花学说和单元起源的观点。
1 .哈钦松 2 .恩格勒 3 .韦特斯坦 4 . 胡先辅 5 .塔赫他间 6 .克朗 奎 斯特
A 、 1 、 2 、 3 B . I 、 2 、 4 C . 1 、 4 、 5 D . 1 、 5 、 6
7. 坚持将木本和草本作为其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第一级区分。
A 恩格勒

B 、哈钦松 C .塔 赫 他间 D .克朗 奎 斯特
8 、 在其分类系统中采用 了超目这一分类阶元 。
A 、 Cronquist B . Engler C 、 Takhtajan D . Hutchinson
9 、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系统与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较接近。
A 、思格勒 B 、柏兰特 C .哈钦松 D .塔 赫 他间
10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中,单子叶植物早期分化为 3 个进化线 : 萼 花群、 冠花群 和 颖花 群
A 、恩格勒 B .塔 赫 他间、 C 、哈钦松 D .克朗 奎 斯特
11 .植物分类学所应用的细胞学资料并不包括 。
A . 染色质着 丝点的位置 B .染色体随体形状、大小
C 、染色体长度 D .染色体粗细
12 .研究蛋白质的分类学价值时采用以下各种研究方法 ( 除 以外 )
A 、血清学方法 B .电泳分析 C .同工酶电泳 D 、分子杂交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真花学说与 毛莨 学派 被子植物的花是 1 个简单的孢子叶球,它是由裸子植物中早已绝灭 的本内铁树 目,特别是 擞
铁树具两性孢子叶 的球穗花 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 本内铁树
的两性球花,可以演化成被子植物的两性整齐花。这种理论称为真花学说。按照真花学说,现代被子植物中的多心皮类,尤其是木兰目植物是现代 被子植物伪较原始
的类群。坚持真说学说的学者形成一个学术派别,被称为 毛莨 学派。
2 .假花学说和思格勒学派 被子植物的花和 裸于 植物的 球穗花完全 一致。每 1 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 1
个极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来自 于棵于 植物的麻黄类中的弯柄麻黄。由于裸子植物,尤其是麻黄类和买麻藤等都是以单性花为主, 所似原始
的被子植物,也必须是单性花。这种理论称为假花学说。假花说是由恩格勒学派的韦特斯坦为解释恩格勒分类系统而建立的。赞成假花说和思格勒系统的学者所形成的学派称为恩格勒学派。

3 .植物界系统发生 的幼态成熟 学说 阿尔伯、塔赫他间等人把动物界系统发生 的幼态成熟
说,应用于解释植物并的系统发生,即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个体发育的幼年阶段,可以突变为具有成年期成熟形体,而 成年捎的植物体
,也可具有幼年期的构造。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是 多次幼态成熟 和多方面突变、演化的结果。这即是植物界系统发生 的幼态成熟 学说。
4 .细胞分类学 细胞分类学是利用细胞学的性状 ( 主要是染色体的各种性状 )
和现象来研究动、植物的自然分

类,进化关系和起源的一门学科。细胞分类学于本世纪二十年代萌芽,四十年代诞生。
5 .植物化学分类学 化学分类学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建立起来的。植物化学分类学是利用化学的特征,来研究植物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探讨植物界的演化规律,也可以说是从分子水平上来研究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的一门学科。

6 、数值分类学 数值分类学是用数量的方法来评价有机体类群间的相似性,并根据相似性值将某些 类群归成更高阶层伪分类群
。数值分类学是以表型特征为基础,利用有机体大量性状、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应用电子计算机运算得出的结果, 作出 有机体的定量比较。
7 .居群 居群是 同种生物在特定环境空间内和特定时间内的所有个体的集群。 居群不是
同种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具有一定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的新的生命层次。 居群是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居群在 生态学上称种群。
8 .多倍体
多倍体指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有机体。如三倍体,四倍体等。多倍体常见于高等植物中。各组染色体来自同一物种的,称为同源多倍体;各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的,称为异源多倍体,一般是由种间杂交所产生的不育子代,经染色体加倍后所形成的“双二倍体”。多倍体形成是自然界植物进化途径

9 .系统发育亦称“种系发生”,指生物种族的发展史。可以指整个生物界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也可指一个类群 ( 如各科、属、种 )
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如关于被子植物的起源演化即为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
二、填空
1 .古生代起源说、白垩纪 ( 或晚侏罗纪 ) 起源说 2 .高纬度起源说、中,低纬度起源说 3 .单、柔荑花序、恩格勒
4 .两、 多心皮 、 毛莨 5 、数目、大小、形态、减数分裂、配对 6 .它在种内相当恒定 7
.研究对象的确定、选择性状、性状的编码、原始数据的变换和标准化、相似性概念的数量化、分类运算 8 .韧皮部、与韧皮部组织有关的组织、表皮
三、选择填空
1 、 B 2 、 D 3 、 B 4 、 C 5 、 A 6 、 D 7 、 B 8 、 C 9 、 D 10 、 D 11 、
D 12 、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