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
2024高考生物复习技巧及思路方法

2024高考生物复习技巧及思路方法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技巧及思路方法你们知道2024高考生物复习技巧及思路方法又有哪些的吗?为此,咱们一起来看看以及了解下吧!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技巧及思路方法,希望您能爱好!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技巧及思路方法生物题目中选择题学问零碎且面很广,可能考到任何学问点中任何的一个小细节,这就要求对书中的学问点烂熟于心,而且在选择题中,常常会碰到一些没有见过的生物,考察其特性,写完这种题,就应当向老师请教,把认得的生物特点搞清楚,丰富自身的学问库。
试验题或者填空题中有时候会考一些生理过程,这时则需要把课本中显现的生理过程以及其中包含的各种细胞、器官的功能等记牢,以备考察。
书中一些经典试验的过程和使用的试剂、料子等也需要记牢,这也是考试题目中常常显现的问题。
生物题最难的或许是试验设计了,这不但要求把握一些基本的试验方法,还需要懂得快捷运用,再拓展确定的思路,才有可能把试验题答好。
设计试验时要谨慎每个细节,确定设计后的试验能精准无误地实现要求而没有大偏差。
要做好这类题目,平常就要多试验,多看这种题型,以防考试时碰到,一时心慌、手忙脚乱。
只要积累充足阅历,把握生物特点,对试验谙习,自身还能有一些想法,就能将这类稍快捷的题答好。
怎么复习生物成绩能提高1.回归教材梳理学问。
要从繁杂的复习资料、题海中走出来,静下心,依据《考试大纲》中的学问体系把散落在教材中的学问点再扫描一遍,清理学问上的盲点和障碍,不留死角。
2.回顾试卷检查错误。
自由复习期间,可以接受纠错复习法,其优点是针对性强,节省时间。
实在做法就是将做过的试卷找出来,温习“错题”。
思考起初显现问题的原因。
利用最后几天,弥补学问上的漏洞,矫正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规范解题程序上的疏漏。
有针对性地精练一些训练题。
重在总结、归纳、查缺补漏以实现本领的升华。
躲避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让失误减小到最低程度。
3.强调综合加强记忆。
高考生物复习重要是带着思考回归课本

高考生物复习重要的是带着思虑回归课本【】高考复习的要点一是要掌握全部的知识点,二就是要大批的做题,查词典生物网的编写就为各位考生带来了高考生物复习重要的是带着思虑回归课本对高于高考物的复习,最重要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一面复习课本,带着思虑去读课本。
详细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下手:一、回归课本最重要,不可以忽略基础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剖析,发现好多的人感觉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质上他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首学过的内容,好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有谁还可以正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别等观点?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许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差别?二、多想几个为何生物的观察的另一个要点就是经过现象看实质。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透辟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一想为何是这样。
比方说为何影响光合作用的要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温度等,它们是怎么影响光合作用的。
要考虑从化学反响方程式自己的一些条件,这样理解就简单多了。
还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区别为何是这样 ?能否和物质自己和细胞膜构造相关 ?为何甘油、第1页/共5页细胞膜 ?三、分模块复习生物知识观察更多的是知识点间的联系,比方说代谢模块中光合呼吸的综合题,遗传模块中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差别等,在复习过程中多发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比方说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中间纽带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有机物的含量变化,那么该怎样利用这三个量进行计算光合与呼吸的速率呢 ?假如影响光合和呼吸速率的要素(比方光照强度 )发生变化,那么光合和呼吸的速率又有什么变化呢 ?什么时候相等,什么时候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什么时候呼吸速率又大于光合速率,又有哪个时辰只有呼吸作用 ?这些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考试重难点。
特别是实验模块,必定要将这学期学过的那几个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注意事项等好好理解。
高考生物学习应该如何回归课本基础

生物这门课程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必须要正确地了解身体,学习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要盲目地去死记硬背,要与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
生物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 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学生不喜欢生物,也不重视生物。
临近高考的关键时刻,有部分学生虽然特别下功夫,可是总感觉学习效果不理想、复习效率不高.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选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高考生物学习应该如何回归课本基础生物虽然是理科,因为许多的实验没法开展,加之国内生物学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只能纸上谈兵,搞得很像文科。
学生对该科目的学习一直不好定位,高一、高二轻视,觉得是理科中最简单的科目;高三综合测试发现是理科中最难得分的科目。
选修内容在每年的《考试说明》中变化较大,2015年就在2014年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内容;2016年按照全国的《考试大纲》,必将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增加相关专题,从而实现选修各专题的全覆盖。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选修内容每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关于必修的内容基本稳定,但选修内容考点一直在变化。
且全国的《考试大纲》比安徽的《考试说明》关于选修内容要求更多。
今年安徽《考试说明》相关内容的增加只是一个过渡。
2、研究选修内容的考试形式和分值安徽自主命题的这几年,只有一年单独考了选修,大多还是和必修知识放在一起考9分。
而全国卷选修内容单独命题,独立出两大题,学生可以二选一。
分值也有所提高,如2014年达到15分。
今年的高考也将会向全国卷过渡,将选修内容单独命题,所以考试内容更完整,要求学生的书写、用语必须更规范,尽可能用课本上的知识点和语言来回答。
3、选修内容的学习方法3.1注重课本基础选修三是介绍前沿科技的,基本是对各种生物工程的介绍,学生可自行对照:(1)30%水平:书上首先会告诉你一些概念(也就是一些你看得很晕的名词),你要先把这些名词是什么搞清楚,记牢,不只是字面上的,是要确切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的方法梳理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的方法梳理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的方法1、回归生物教材,重视基础,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几乎全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检测,主要考查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生物教材在高考备考中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中首要复习的就是生物课本,熟记高三生物核心概念及基本原理,观点、结论。
2、重视生物实验,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中,应对教材中的实验加大重视力度,对每种实验类型都有所了解,也应高都有一定的准备,并紧扣高三生物教材知识,在生物第一轮复习会达到很好的备考效果。
3、规范语言,术语答题: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要注重生物专业术语的训练,对生物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结论性语言熟练掌握,做到用时不生涩,可顺利把答案要点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完整、具体地写在答卷上,且做到层次清晰,言简意赅,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4、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中,应选高考母题,多做中低档题,进行变式训练,让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解生物题。
注:1.针对生物基础较薄弱,知识掌握不全或程度不熟练的高三学生,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首先要依据考试说明熟读教材,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把零散的生物知识串成一个体系。
2.针对有一定基础,但对知识点的认识深度不够的高三学生,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中需要加强对高考真题和日常错题的分析,理解深刻,达到举一反三。
3.针对知识点掌握熟练,知识的简单运用也已经游刃有余,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验能力稍弱的高三学生,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中则要加强生物学基本思想的认知,重视解题思路的归纳和总结,强化语言表达技巧,做到滴水不漏。
高考生物复习攻略不要因“眼熟”轻敌经过高一高二阶段生物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很多知识点已学过,翻阅课本,每个单元都很“眼熟”,复习的时候难免轻敌。
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
有理科同学感觉生物要记的东西太多了,那就需要把握记忆的规律。
学好生物,到底怎么“回归课本”?

• 例1:本例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答: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 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or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 生物体的性状。 • 例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 材料分析题——引用课外文字材料,看似高深没见过,经过分 析后可用课本知识解决,或用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等课本中 的思想方法解决。考察获取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
• 全国卷生物高考的题型和内容都比较稳定,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全国卷 的生物考题中出现了三种现象: • ◆ 选择题考察课本小字:例如15年全国Ⅱ卷第2题考察的端粒学说出自 课本小字,而非课本正文段落。在阅读课本过程中更细心的学生往往能 够注意到这个课本中不起眼的细节。 • ◆ 教材原文挖空设题:例如15年全国I卷第31题的第2小题就出自课本原 文段落。 • ◆ 分析完整生化过程:例如16年全国Ⅲ卷第30、31题。由于高考的选拔 性质,其题目在一定程度上要躲避常见题型和考法,这就是材料分析题 存在的意义,也是全国卷生物“不难,但怪”的特点的体现。
• ◆ 重视实验
• 第一,实验步骤。 • 例:“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顺序。 • 第二,实验细节。
• 主要仔细阅读实验部分当中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的细节。
• 例1: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使用时现配。(必修一P27) • 例2: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作用。 • 第三,实验原理。 • 真正理解每一步是为什么,有什么用,会造成什么结果,观测指标是什么。非选择题中的部 分实验题虽可能与课本实验大相径庭,但实验方法和思想是一致的。
谈高考生物复习的回归课本

开放市齐备阳光实验学校谈高考生物复习的回归课本一般来说,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也有一个阶段的复习要求就是回归课本,注重根底。
许多教师的复习安排中也有这项内容,但每个人的复习效果却大相径庭。
那么,该如何在复习中正确有效地回归课本,熟练掌握课本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呢?一、时间安排回归课本复习的时间,通常安排在二轮复习之后,也即模二考试至高考辅导这段时间。
一轮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编排的逐一复习的,二轮复习通常是以专题复习的形式侧重主干知识,知识及解题能力的训练。
在经过两轮复习之后,学生的脑储藏了大量生物学科的根本概念、原理、过程。
这些众多零碎的知识点常常相互干扰学生的思维,也即知识点出现混淆。
而二轮复习侧重主干知识和解题能力,大量的解题训练,又会使零星的非知识点被忽略或遗忘,因此,在二轮复习之后,有必要重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弄清最根本的概念和原理,理解最根本的生物学知识和道理。
这个阶段,回归课本,往往会使学生有一种原来如此,豁然开朗的感觉。
仿佛一名登山运发动,在登上山顶之后,再回头看自己登顶过程中的路线,沿途的景致,一览无余。
二、方法安排1.通读课本虽然生物学科的内容不是很多,也不十分复杂,但知识点非常零碎,有许多识记、背诵的内容,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
谁也不能保证哪个知识点会考,哪个知识点不会考。
因此,第一遍回归课本,要求通读。
这遍阅读,要求不放过每个字,每句话,包括书上的小字,课外读,旁栏小资料,虽然这些内容不是所规的直接考查的,但通常会成为出题的题干背景或素材。
认真将课本一字不漏地通读一遍,当然,课本上的每幅图,每张表,也都在阅读之列。
为了使这遍阅读有效,可以让学生对照的每个知识点进行,这样就使阅读在通读的根底上更有针对性。
让学生自己清楚所有知识点中,哪些内容在考查之列,各知识点的考查要什么层次。
这遍阅读的检测手段,可以采用填空识记的形式,将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打印好,空出内容让学生填空,识记最根底的书本知识。
浅议高三生物复习如何回归教材-2019年精选文档

浅议xx生物复习如何回归教材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发现不少试题往往以教材基础知识为切入点,突出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
很多题直接考查了课本内容,答案几乎都是课本上的原话或教材图片中的内容,而有一部分题虽然不和课本上原话一模一样,但也是在课本所呈现的知识基础上,略作修饰和处理,变化一种说法和角度。
因此,提高生物复习有效性理应回归教材,重点研究回归教材复习的有效策略。
一、回归教材的黑体字和结论性语句通读教材,熟记课本中的黑体字和结论性语句,因为这些黑体字和结论性语句往往是答题的落脚点。
例如近几年新课标理综全国卷中考查过以下黑体字内容: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二、回归教材中图片教材中有大量生动形象的图解图表,有结构图、概念图、流程图、坐标图、数据表格等,这些图片是对课本文字叙述的解释和补充,高三复习中要给予足够重视。
例题1.(2013新课标卷)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xx、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该题选项A中RNA有氢键是在教材必修二P66中关于tRNA结构示意图中体现,而正文内容从没有提及。
例题2.(2013新课标卷)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xx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使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该题选项A中叶绿素中有镁,选项C中两种叶绿素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分别是教材必修一P35、必修一P99中相关图片信息的体现。
三、回归教材中的名词概念所谓概念,是思维的基本特征,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高考生物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

高考生物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肖念东摘要:本文以大量的实例,论述了一些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正确回归课本,从而提高学生高考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回归课本高效复习正文进入12月,高考的一轮复习接近尾声,学生在一轮地毯式的复习中,生物学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也出现了一个我没有料到的奇怪现象:原以为一轮复习后,学生做简单基础题是没问题了的,可是学生在做简单题时,就像在做难题一样,也很吃力,好像什么知识也不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到学生中了解,终于发现了问题:关键的关键是学生轻视课本,丢了课本,每天就是捧着复习资料和题目啃。
我们知道,虽然高考的试题年年在变,但不变的是编制试题考查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们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条件。
高考的每一道试题其实就是某些知识点的体现,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试题包含的知识点的多少呈一定的相关性,知识点越多,试题相对难一些。
尽管高考遵纲不遵本,能力的要求可以超出课本,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越是基础的知识,越是具有广泛的迁移性。
我们只有夯实基础,自身的各种能力才能有发挥的机会。
那么,如何把“双基”打扎实呢?回归课本是明智之选。
因此在许多备考资料以及专家讲座上出现最多的一个有关二轮复习的名词就是“回归课本”,看来“回归课本”的重要性是毋庸多言的。
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怎样通过回归课本实现高效复习呢?看了一些资料中回归课本的指导方法,大多分为三步:通读,精读,研读。
就是要学生把教材读三遍。
讲得很有道理,但过于理想化,可操作性不强。
生物高考四本书,这么多知识点,看一遍就要很多时间,很少有学生会读两遍三遍。
就算读了,又有几个学生能够达到我们设想的那些阅读层次呢?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谈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肖念东本文以大量的实例,论述了一些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方摘要:法,指导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正确回归课本,从而提高学生高考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回归课本高效复习正文进入12月,高考的一轮复习接近尾声,学生在一轮地毯式的复习中,生物学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也出现了一个我没有料到的奇怪现象:原以为一轮复习后,学生做简单基础题是没问题了的,可是学生在做简单题时,就像在做难题一样,也很吃力,好像什么知识也不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到学生中了解,终于发现了问题:关键的关键是学生轻视课本,丢了课本,每天就是捧着复习资料和题目啃。
我们知道,虽然高考的试题年年在变,但不变的是编制试题考查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们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条件。
高考的每一道试题其实就是某些知识点的体现,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试题包含的知识点的多少呈一定的相关性,知识点越多,试题相对难一些。
尽管高考遵纲不遵本,能力的要求可以超出课本,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越是基础的知识,越是具有广泛的迁移性。
我们只有夯实基础,自身的各种能力才能有发挥的机会。
那么,如何把“双基”打扎实呢?回归课本是明智之选。
因此在许多备考资料以及专家讲座上出现最多的一个有关二轮复习的名词就是“回归课本”,看来“回归课本”的重要性是毋庸多言的。
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怎样通过回归课本实现高效复习呢?看了一些资料中回归课本的指导方法,大多分为三步:通读,精读,研读。
就是要学生把教材读三遍。
讲得很有道理,但过于理想化,可操作性不强。
生物高考四本书,这么多知识点,看一遍就要很多时间,很少有学生会读两遍三遍。
就算读了,又有几个学生能够达到我们设想的那些阅读层次呢?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谈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1.教师方面的准备.1.1一轮复习时就要重视课本一轮复习上课时,无论知识梳理课还是习题讲评课,知识点必须点明课本出处,及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找到,重点内容还需做好记号。
笔者所任教的层次差不多的两个班284和285,在一轮复习开始时,我就采取了两种不同方法,285班每讲一个知识点都让他们直接在课本上找到打记。
而284班就没强调在课本上打记,我只是把知识点给他们梳理清楚,他们用笔记本记笔记.开始时成绩相差不大。
两个月后,285班的平均成绩明显提高,一轮接近尾声时,285班的平均成绩高出了将近10分.当然,二轮复习中对284 就要更多的重视课本,以弥补一轮复习中的遗憾。
.2 充分重视课本上的图解,资料分析1对课本上的图解,资料分析等予以充分重视,直接命制成试题或利用高考试题强化。
教师还可以把基本的概念转换成填空题,把基本概念中的要点填一填;也可以把易错易混的内容编成判断题,要学生做一做,比如网上流传很广,备受中学老师青睐的林祖荣老师的两百道基础判断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拿来给学生做;更要把书中出现的图拿来认一认,填一填,比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有氧呼吸图解,光合作用图解。
识图、析图、填图,在生物高考中作用越来越大。
1.3 直接把课本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内容以电子书形式制作在课件中。
不管老师怎么强调,每次上课,可能总有那么几个人不带书,怎么办呢?惩罚于高三的学生已没有多大的意义。
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内容,直接把课本相关信息以电子书的形式打开给他们看,这样可以解决部分学生因未带课本而造成教与学的被动。
1.4阶段性考试,大量命制紧靠课本的试题本校命题的阶段性考试,大量命制紧靠课本的试题,以教材为主进行多角度、多思维的变式拓展训练使学生充分认识课本的重要性。
1.5要求学生熟记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和黑体字许多同学在解答填空题时,意思答到了,但是拿不到分。
这是由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总有欠缺,因而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答题时,难免出现疏漏,自然不能得分。
因此答题时应尽可能多地用书本语言,因为教材语言都经过千锤百炼,既可读,又严谨。
所以,把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和黑体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是一个避免简答题失分的好方法。
对于基础特别薄弱的同学,要求他们反复诵读和抄写课本重要结论。
对基础中等或很薄弱的学生这方法挺有效。
2.学生方面的指导2.1阅读章节的前言和小结教材毕竟不是小说,对多数学生来说,要他从头至尾通读教材有一定难度,可以指导他先从前言和小节开始阅读,提起他的兴趣.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本节知识的1.1阅读前言有助于回想本章本节的主要内容,2.是因为生例如,第六章第一节中前言提到生物体的性状之所以能够遗传给后代,主要框架。
究竟什么是遗传物质呢?遗传物体内具有对遗传起决定作用的物质———遗传物质。
那么,遗传物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这物质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呢?在生物的遗传过程中,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等内容。
些问句体现的主要内容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2.1.2阅读小结可以总结本章本节内容的关键。
例如,“DNA,。
有些病毒不含有DNADNA以外,还有RNA节的小结: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了,如烟草花叶病毒。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RNA只含有蛋白质和,却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因此在这些病毒中,RNA感染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出来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此DNA是遗传物质。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RNAR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也阐明了什么样的生物以小结概述了本节知识的关键:为什么DNA 的生物。
做遗传物质,即不含有DNA2.2、关注教材中的限定性、修饰性的词语阅读教材,还应注意教材概念中的“状语”、“定语”等限定性词语。
如教材中讲到利用生长素浸泡扦插枝条,促进生根时,为什么在生长素的前面加上“一定浓度”?只有理解到因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生长素才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促进侧根形成、果实发育、顶端优势等,但若超过合适浓度则会抵制上述作用;所以农、林生产上使用生长素一定要注意浓度。
再如教材中给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互换规律下定义时,都提到“减数分裂时”这一时间状语,说明了三大规律的适用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是核基因的遗传规律。
教材中这样的限定性、修饰性的词语俯拾即是,如运载体“通常”用质粒(意为还有其他,如病毒),微生物培养基中的氮源“主要”用于合成细胞中蛋白质、核酸等(意为还有其他物质,如ATP、磷脂等),等等。
关注教材中限定性、修饰性的词语,挖掘出其中的含义,可以深刻理解教材知识,有利于正确解答选择题中的概念明晰题,也有利于提高解答第Ⅱ卷时语言的严密性,对减少答题过程中不必要的失分大有帮助。
2.3.解析单元复习题在课本上每个单元都配备了一些复习题,这些复习题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有待于学生仔细研究,在复习题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四类题:一类是用生物事件解答的陈述题;第二类是用概念、原理、理论解答的分析说明题;第三类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应用题;探究实验、调查研究、作物育种方案的设计等。
如:基因的表达一节中复习题四简答题:染色体、DNA和基因都与遗传有关,你能概括地说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吗?这是用生物学事件解答的陈述题。
第四类是设计实验,比如分离定律课后复习题:在了解了不同环境下的水毛茛和蒲公英,能够表现出不同性状的实例后,你能够自己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结论吗?这是实验设计题。
高考题可以以这些复习题为背景,或把这些题改编加工等。
认真研究这些题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
但同学们总认为这些题简单不屑于去做,这是大错特错的,复习时一定要认真考虑这些题。
.2.4、通过练习题回顾课本我们现在要求学生多看课本,但有的同学常说,课本看了好多遍,看的时候什么都会,可是合上课本什么都记不起来。
事实上,最好的办法是告诉学生:以题回顾课本。
哪个题或者是哪类题错了,要先回忆与它相关的课本知识,回忆该部分知识位于课本的哪个章节,这一章节还讲了哪些知识,结合老师讲的重点,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放一遍。
在这一过程中肯定有一些想不起来的知识,打开课本认真看一下陌生知识,这样记忆会深刻许多,同时又容易使知识系统化。
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2009年高考第39题(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__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这是选修一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的内容。
考点设置非常细致,看看、填填,对知识的巩固作用显而易见,不要因为内容基础、内容琐碎细小而不愿意去看和做。
因此建议大家,在练习做了那么多的情况下,在感觉比较疲惫比较厌倦的情况下,不妨再拿起课本,细细地研读一番,或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出一些填空题,相互考考,补补缺漏。
比如把培养基的知识归纳后填一填: 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作碳源,因此其培养基则只需加水和无机盐。
2、一般培养基是在 100kPa、121℃条件下灭菌,维持15-30 分钟,这是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杀死培养基中的芽孢。
3、琼脂加热融化结束后,用热水来补足蒸发的水分。
4、人工配制的植物培养基一般含有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植物激素等物质。
5、人工配制的动物培养基主要有盐溶液和细胞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核苷酸、辅酶和血清等)组成。
(第四册100页)前者保证细胞所需的 PH 值和渗透压的稳定,后者促进细胞增殖和正常代谢。
2.5.相关知识联系和整理复习不仅仅是看和做,还应该多理理,理书本的知识,通过知识的梳理过程,理清自己对知识的认识程度,理出自己对知识关系的理解、观点。
如对四册书本知识的梳理,可以围绕生物按照小到大的过程串联起四本书的全部内容:构成生物的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细胞——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物质的代谢)——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生物个体之间的生命活动——生物群体间的生命活动;也可以按照各类信息的传导过程来总结梳理,从总体上,从一定的高度来审视学科的知识,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理清学科知识的脉络,从宏观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
当然,读课本花的时间不必很长,更不必花两三个小时一气读完,可以选择在做题感到疲倦的时候,在做题遇到问题较多的时候,选择细水长流的方式来进行。
通过回归课本,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在大脑中形成更系统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在高考中就能更准确地提取知识,应用生物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高考不光是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比拼了学生的心态,而学生经过一轮复习,身心都很疲惫,特别是一些学生在一轮复习后成绩还不太理想,在二轮复习压力更大,学习更苦的环境中很容易迷失,这就要求老师在做好复习知识工作同时也此时,指导学生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指出他们症结所在,鼓励他们战斗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