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本细节——高三二轮复习回归课本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三生物三轮复习考前回归教材隐藏知识点---必修二

人教版高三生物三轮复习考前回归教材隐藏知识点---必修二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必修二隐藏知识汇总1.1—P2融合遗传是指1.1—P5《旁栏思考题》孟德尔分离定律中,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哪些条件?1.1—P6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

甲、乙小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相同吗?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吗?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体现了孟德尔的假说;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孟德尔的假说。

(填(1)、(2)、(3)、(4))1.2—P11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曾用山柳菊作材料结果却一无所获,主要原因是什么?1.2—P12 给“遗传因子”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基因”。

1.2—P13孟德尔的实验方法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是什么?1.3—P14玉米的甜和非甜是胚乳的性状,胚乳是由发育来的。

胚乳中染色体数目是(填N、2N、3N)2.1—P17精细胞的变形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吗?2.1—P1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或者,染色体。

2.1—P20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从染色体角度分析,产生精细胞种。

2.1—P21用显微镜观察减数分裂一般选用(雌性、雄性)生物作实验材料,如2.1—P25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半数的,双亲对子代的贡献是一样的吗?2.2—P28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其正确与否,还需要2.2—P29对于白眼性状的遗传现象,摩尔根及他的同事提出的假说是. 2.2—P30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用方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2.2—P31生物如果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但是蜜蜂中的雄蜂,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仍能正常生活,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现已经发现人第13号、第18号或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婴儿,都表现出严重的病症,据不完全调查,现在还未发现其它常染色体多一条或几条的婴儿,请你作出可能的解释。

高考生物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

高考生物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

高考生物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肖念东摘要:本文以大量的实例,论述了一些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正确回归课本,从而提高学生高考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回归课本高效复习正文进入12月,高考的一轮复习接近尾声,学生在一轮地毯式的复习中,生物学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也出现了一个我没有料到的奇怪现象:原以为一轮复习后,学生做简单基础题是没问题了的,可是学生在做简单题时,就像在做难题一样,也很吃力,好像什么知识也不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到学生中了解,终于发现了问题:关键的关键是学生轻视课本,丢了课本,每天就是捧着复习资料和题目啃。

我们知道,虽然高考的试题年年在变,但不变的是编制试题考查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们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条件。

高考的每一道试题其实就是某些知识点的体现,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试题包含的知识点的多少呈一定的相关性,知识点越多,试题相对难一些。

尽管高考遵纲不遵本,能力的要求可以超出课本,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越是基础的知识,越是具有广泛的迁移性。

我们只有夯实基础,自身的各种能力才能有发挥的机会。

那么,如何把“双基”打扎实呢?回归课本是明智之选。

因此在许多备考资料以及专家讲座上出现最多的一个有关二轮复习的名词就是“回归课本”,看来“回归课本”的重要性是毋庸多言的。

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怎样通过回归课本实现高效复习呢?看了一些资料中回归课本的指导方法,大多分为三步:通读,精读,研读。

就是要学生把教材读三遍。

讲得很有道理,但过于理想化,可操作性不强。

生物高考四本书,这么多知识点,看一遍就要很多时间,很少有学生会读两遍三遍。

就算读了,又有几个学生能够达到我们设想的那些阅读层次呢?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谈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回归课本的策略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回归课本的策略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回归课本的轮复习回归课本具有现实意义
2
当前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还存在的几种脱离 教材的问题
3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如何回归课本的策略探索
(2015· 江苏)13.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1.强化任课教师和学生的课本意识
2.明确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目标,细化考试说明
三、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如何回归课本的策略探索
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复习》 考试说明要求:
内 容 模块III 稳态与环境
14.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等 级 要 求 A B C
√ √ √ √ √

稳态的生理意义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血糖调节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015· 江苏)19.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时,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 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2014· 江苏) 6. 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 RNA 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依据中 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 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 通过④形成的 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 D. 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回归课本的策略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回归课本的策略
考 纲 要 求
知识 内容 爰求
至 出现在做难题 、 基础题 时都很吃 力, 好像什 么知识 也不会 了
的所 谓 的 “ 高原 现 象 。
3 —0人体的 内环境 与稳志 ( )稳态 的生理 意义 1 ( )神经 、体液调 节在维 持稳态 中的作用 2 n Ⅱ
三、 高三生物二轮复 习如何回归课本 的策略探索
习回归课 本策 略可 以从 以下几点入手 :
1 强化任课教 师和学 生的课 本意识是有效 回归课本的保 、 证。一方面任 课教 师应充 分认识 到 , 课本是 教与学 的根本 , 高 考所用的知识均来源于课本 。即使是“ 新面 孔 ” 也需要学生 题 们调 用头脑中贮存 的课本知识结合题 中所给 的条件进行知识 的联 想、 比、 类 整合 、 重组 , 才能正确解答 。因此 , 二轮复 习中教 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图或知识树 的手段 , 解决知识 的零 乱、 残缺、 糊 、 模 抽象 等问题 , 而把 握这些 知识深 广度 的依据 和支 撑点就是生物课本 。 另一方面应 引导学生们充分意识 到回归课本的重要性 。二
得 的 知识 ,如 何 在 答 题 时 用 这 些 知 识 细 致 地 思 考 、规 范 地 答
考查概念的题 型时 , 错误率往往较高 。
2 忽略学生个体差距 , 、 脱离教材。面 向全体学生 , 力地 努 强化学生的学 习效果 , 是课 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但 有些任 课教 师没有很好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 ,觉得高 中生物一轮复 习时
继续领着学生 串课本。 3 就题论题 , 、 不再联 系课本。高三 生物二轮复 习时间短 , 还要附带 习题 , 于是有些任课教 师在讲题 时往 往就题论题 , 不 再强调联 系课本。这就促 使学生对课本 的知识掌握不牢固 , 甚

让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的几点思考

让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的几点思考

让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的几点思考摘要:高三总复习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而影响学生的前途与命运。

全国卷的命题原则"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要求我们的高三生物总复习必须有效的"回归"课本,才能让学生在高考试题中获得高分。

如何让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呢?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三生物复习课课堂实践,从树立师生课本意识、重视课本内容分类、注意复习的频率与时机三方面展开思考,为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49-02当前,有不少高中毕业班老师"迷信"课辅资料,生物复习课以课辅为蓝本,学生抛开课本,陷入题海,重练习,少看课本,形成多耗能低回报的复习现状。

还有的老师也知道课本重要,但由于时间关系,课堂对学生如何回归课本缺乏必要的指导,使"回归"成为一句空话。

如何才能有效"回归"课本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重树师生课本意识,是有效"回归"的根本保证只有师生双方意识到课本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树立起课本意识。

为此,我在平时章节的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近五年的相关高考题作为典例或者试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高考题的特点后,再对自己的复习做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群落演替的复习中,让学生完成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30题。

学生会发现群落演替问题(2),分析次生演替所需时间短的主要原因直接来自课本必修三P80页最后一段,问题(3)也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稍作变动。

虽然简单,如果没有看课本,得分率还是不高。

通过体验让每个学生自己体会到了只要看了课本记住关键词,就能拿分,何乐不为!只有师生重视课本了,学生回归课本的内驱力才能被激发,也才能有效。

谈高考生物复习的回归课本

谈高考生物复习的回归课本

开放市齐备阳光实验学校谈高考生物复习的回归课本一般来说,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也有一个阶段的复习要求就是回归课本,注重根底。

许多教师的复习安排中也有这项内容,但每个人的复习效果却大相径庭。

那么,该如何在复习中正确有效地回归课本,熟练掌握课本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呢?一、时间安排回归课本复习的时间,通常安排在二轮复习之后,也即模二考试至高考辅导这段时间。

一轮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编排的逐一复习的,二轮复习通常是以专题复习的形式侧重主干知识,知识及解题能力的训练。

在经过两轮复习之后,学生的脑储藏了大量生物学科的根本概念、原理、过程。

这些众多零碎的知识点常常相互干扰学生的思维,也即知识点出现混淆。

而二轮复习侧重主干知识和解题能力,大量的解题训练,又会使零星的非知识点被忽略或遗忘,因此,在二轮复习之后,有必要重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弄清最根本的概念和原理,理解最根本的生物学知识和道理。

这个阶段,回归课本,往往会使学生有一种原来如此,豁然开朗的感觉。

仿佛一名登山运发动,在登上山顶之后,再回头看自己登顶过程中的路线,沿途的景致,一览无余。

二、方法安排1.通读课本虽然生物学科的内容不是很多,也不十分复杂,但知识点非常零碎,有许多识记、背诵的内容,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

谁也不能保证哪个知识点会考,哪个知识点不会考。

因此,第一遍回归课本,要求通读。

这遍阅读,要求不放过每个字,每句话,包括书上的小字,课外读,旁栏小资料,虽然这些内容不是所规的直接考查的,但通常会成为出题的题干背景或素材。

认真将课本一字不漏地通读一遍,当然,课本上的每幅图,每张表,也都在阅读之列。

为了使这遍阅读有效,可以让学生对照的每个知识点进行,这样就使阅读在通读的根底上更有针对性。

让学生自己清楚所有知识点中,哪些内容在考查之列,各知识点的考查要什么层次。

这遍阅读的检测手段,可以采用填空识记的形式,将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打印好,空出内容让学生填空,识记最根底的书本知识。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必修二)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必修二)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2)【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原因: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的豌豆都是纯种;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遗传学实验的科学杂交实验包括: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首先选择了相对性状明显和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进行杂交,其次运用了科学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研究。

3.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去雄,再套袋,待雌蕊成熟后,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洒在雌蕊的柱头上,套袋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形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假说---演绎法:对存在的现象通过推理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就是测交实验的过程。

假说演绎法的例子:对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的探究历程;DNA 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整个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

6.测交:测定显性个体的基因型而进行的未知基因型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

7.拓展:①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 3:1 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②一个生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从亲本自交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判断,出现分离则为杂合子。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孟德尔提出假说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实验,又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了假说。

这个假说叫孟德尔第一定律,也叫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孟德尔提出假说解释了豌豆两对相对形状杂交的实验,又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了假说。

这个假说叫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自由组合定律。

谈高中生物学复习的回归课本

谈高中生物学复习的回归课本

浅谈高中生物学复习的回归课本李勇复习阶段的看书,通常称为“回归课本”。

这里说的回归课本并不是把课本重读一遍,可以按以下分类阅读。

1、“本节聚焦”、“问题探究”、“本章小结”“本节聚焦”和“问题探究”是介绍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

“本章小结”是总结概括本章知识,以及知识和能力间内在联系的。

阅读这些内容有助于回想总结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形成知识的框架和网络。

2、重要的名词、术语、短句、经典实验纵观我区历年高考题,答案大多都要落实到课本上来。

答案不准确是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提高答案的准确性,就要准确掌握生物学名词、术语,善于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概括答案。

认真研读理解以下内容会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1)深刻理解重要名词、概念的要素、内涵和外延。

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要素是有遗传效应,但还要注意基因概念的外延,如基因只存在于DNA分子上吗?原核生物的基因遗传符合孟德尔规律吗?基因一定要表达为一种蛋白质吗?(2)准确表述、辨析原理的要点、理论观点的主题词、短语或短句。

如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要点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熟悉经典实验的原理、过程及研究方法:如孟德尔遗传实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发现生长素的实验、DNA是遗传物质等经典实验都用到了“对照实验”。

3、课后“练习”、“自我检测”题课本上每章节后都有“练习”、“自我检测”题,这些复习题的选择作者是费了苦心的,被每字如金的课本选中的习题,可想而知他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

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类题:(1)课文内容的补充、延续和提升: 如必修一P106练习6,该题不仅考查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来源,也是对课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鲁宾和卡门实验的补充。

再如:必修二P89练习二、拓展题,关于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也是课文知识的延续、提升和应用。

而且这些内容往往是高考的重点。

(2)生物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的联系是高考命题的常见类型,而教材练习题中也收入了大量此类试题,如必修一P38 二、知识迁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18
• 必修1 →水与无机盐 • P36“与生活的联系” • 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
的无机盐,因此,输入葡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大量出汗会排出 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 水。
• [点睛] 急性肠胃炎的病人因为小肠的吸收功能受到了影响,不能将喝进 去的水吸收进入血液,所以容易造成脱水。另外,吸收功能降低,体内 细胞生命活动不断消耗能量,分解体内葡萄糖,还要及时补充体内葡萄 糖,满足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
2021/2/18
• 必修1 通道蛋白
• P74“科学前沿”
• 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它包含两大类:水通道蛋白和离 子通道蛋白。水通道与人体体液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例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 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关系。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 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并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 瞬时开放。离子通道与神经信息的传递、神经系统和肌肉方面的疾病密切相关。
• 溶菌酶与抗生素 • 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临床上与抗生
素复合使用,能增强抗生素的疗效。
• 加酶洗衣粉、牙膏 • 多酶片 • 果胶酶 • ——[摘自必修1 P87“科学技术社会”]
2021/2/18
• 必修1 P100“拓展题” • 海洋中的藻类植物,习惯上依其颜色分为绿藻、褐藻和红藻,它
• 端粒学说 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 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从而导致端粒内侧的正常 DNA受到损伤。
2021/2/18
• →溶酶体与硅肺(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 科学家发现有40种以上的疾病是由于溶酶体内缺乏某种酶产生的,如矿
工中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当肺部吸入硅尘(SiO2)后,硅尘被吞噬细 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 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 致肺的功能受损。 • ——[摘自必修1 P46“相关信息”]
2021/2/18
法有利于水土保持,能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并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 必修1:108页 三、技能应用
• 1.提示:对于具有两个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的原则是先探究其中的一个变量, 然后探究另一个变量。为了节省时间和实验材料,一些探究两个变量的实验可以 同时进行操作。例如,本实验可以参照下表同时进行,然后对2个变量的4组实 验数据,分别进行分析研究。
• 必修1:细胞代谢
• 108页 二、知识迁移
• 提示:松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一项传统的耕作措施。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能 促进土壤中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 是,松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科学研究表明,产生 沙尘的地表物质以直径为0.005~0.06 mm的粉尘为主,这些粉尘主要来自农田。由 于松土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分解和排放,从而使温室效 应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此外,松土还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为此, 农业生产上应当提倡免耕法。
们在海水中的垂直分布依次是浅、中、深,这与光能的捕获有关 吗?
• 提示 有关。不同颜色的藻类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藻类本身的颜 色是反射出来的光,即红藻反射出了红光,绿藻反射出绿光,褐 藻反射出黄色的光。水层对光波中的红、橙部分吸收显著多于对 蓝、绿部分的吸收,即到达深水层的光线是相对富含短波长的光, 所以吸收 2021/2/18 红光和蓝紫光较多的绿藻分布于海水的浅层,吸收蓝紫
高中生物课本细节—— 高 三二轮复习回归课本
2021/2/18
• 必修1 →蛋白质 • 23页:“与生活的联系”
• 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出现白色絮状物,高温加热后鸡蛋清会呈现白色 固态状,导致蛋白质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原理相同吗?说明理由。
• [点睛] 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 出的过程,原理是物质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蛋白质在高 浓度盐溶液中析出,而DNA是在低浓度盐溶液中析出,盐析为可逆反应, 由此可见,盐析与高温、过酸、过碱导致的蛋白质不可逆转变性失活有 本质不同。
• • • •
2021/2/18
• 自由基学说 我们通常把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细胞 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此外,还可 因辐射及有害物质入侵而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自由基不仅会攻 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大分子,还会攻击生物膜、 DNA、蛋白质等。
• 免耕法又叫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农业生产中平时不用或尽量少用松土措施(能保证种 子发芽出土即可),收获时只收割麦穗或稻穗等部位,而将经过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 和残茬保留在农田地表,任其腐烂,以便尽量恢复土壤的自然状态并保护土壤,避免 水分蒸发。对于农业病虫害和农田杂草,则主要通过使用农药和除草剂来解决。免耕
• [点睛] 通道蛋白≠载体蛋白
• (1)相同点: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分布均在细胞的膜结构中、都有控制特定物质跨 膜运输的功能。
• (2)不同点:①通道蛋白参与的只是被动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并不与被运输的分子结 合,也不会移动,并且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运输时不消耗能量。
• ②载体蛋白参与的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在运输过程中与相应的分子结合,并且会 移 动2,021在/2/1主8 动 运 输 过 程 中 由 低 浓 度 侧 向 高 浓 度 侧 运 输 , 且 消 耗 代 谢 能 量 ; 在 协 助 扩 散
2021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
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 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 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 ——[摘自必修1 P44“小框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