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HK2、STAT3在病毒性肝炎诱发肝癌中的组织芯片研究

HK2、STAT3在病毒性肝炎诱发肝癌中的组织芯片研究李嫚;张铁英;晋瑞;刘正稳【摘要】目的探讨已糖激酶2(hexokinase 2,HK2)、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病毒性肝炎诱发肝癌中的机制.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肝炎病毒感染、肝癌和肝纤维化组织中HK2和STAT3的表达,并对二者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我们还根据肝癌细胞的分化对HK2和STAT3的表达和分布进行了统计学相关分析研究.结果通过计数细胞阳性率,发现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癌组织中HK2的表达强度与STAT3的表达强度一致(P=0.141).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癌组织中HK2表达上调(约50%),显著高于肝癌(30%)、丙肝(10%)、肝纤维化(乙肝病毒感染)(30%)以及正常组织(20%)(P<0.05).STAT3在乙肝病毒感染肝癌组织中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胞核(90%),显著高于肝癌(65%)、丙肝(40%)、肝纤维化(乙肝病毒感染)(30%)以及正常组织(30%)(P<0.05).HK2与STAT3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一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癌组织中STAT3的表达强度与HK2的表达强度一致;肝癌、丙肝、肝纤维化组织中STAT3的表达强度与HK2的表达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K2的高表达与肝癌的分化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HK2和STAT3的活化与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癌发生和发展相关,在乙肝促肝癌的过程中HK2起到了重要作用,而STAT3被活化后定位于细胞核中,极有可能促进了HK2的表达.本研究提示HK2和STAT3在肝癌和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为肝癌的发生机制提出新的理论和作用靶位.【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8(025)008【总页数】5页(P1218-1222)【关键词】肝癌;病毒性肝炎;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己糖激酶2(HK2)【作者】李嫚;张铁英;晋瑞;刘正稳【作者单位】西安市第三医院内科,陕西西安710018;西安市第三医院内科,陕西西安710018;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我国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超过30万,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4%[1]。
microRNA在肝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microRNA在肝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邱历伟;潘刘翃;姚登福【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染色体上的非编码单链RNA,通过翻译抑制或降解靶m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在发育、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病毒感染及癌变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RNA直接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与肝癌的诊断、转移、预后和靶向治疗等相关.本文就近年miRNA与肝癌研究的新进展作一概述.【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5(024)005【总页数】5页(P501-505)【关键词】肝细胞癌;microRNA;诊断;转移;预后【作者】邱历伟;潘刘翃;姚登福【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实验中心,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实验中心,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实验中心,江苏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3 位。
肝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参与的复杂过程,多种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1]。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高度保守,可经序列特异性翻译抑制或mRNA 裂解来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2]。
自第一个miRNA 被发现以来,大量新miRNA 陆续被发现,已鉴定命名的人类成熟体miRNA 超过2 500 个,调控体内1/3以上的基因[3]。
随着miRNA 的发现和研究技术的进步,在肝癌各个病理过程中,对miRNA 调控靶基因发挥作用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本文就近年miRNA 与肝癌研究的新进展作一概述。
1 miRNA 在肝癌中作用机制miRNA 由19 ~26 个核苷酸组成,以多顺反子的形式与宿主基因共同转录。
Pim-3的研究进展

Pim-3的研究进展周震沧袁钟(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 563000)【摘要】随着肿瘤发病学研究的深入,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m-3越来越受关注。
Pim-3作为Pim家族的新成员,与Pim-1、Pim-2相似能磷酸化众多特异性底物, 在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进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随着对Pim-3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为临床上众多疾病治疗提供一个新的作用靶点。
关键词Pim-3;基因;细胞凋亡;肿瘤Pim家族为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的原癌基因。
最早为Allen JD等在进行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MMLV)的前病毒整合过程中被发现而命名,后被证实Pim 激酶家族是一组钙/钙调蛋白调节激酶(calcium/calmodulin-regulatede kinase,CAMP)家族。
Pim-3作为Pim家族的新成员,首次在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中作为去极化诱导基因KID-1被证实,KID-1基因与原癌基因Pim-1和Pim-2序列高度一致, 其与p im-1的序列相似性为57.1% ,与pim-2的序列相似性为44% ,因此被命名为Pim-3,分别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但是, 目前对pim-3的研究尚不完善, 它在体内外的功能大部分还未阐明。
1 Pim-3的生化结构Pim基因转录mRNA由6个外显子和富含G和C的5’UTR、包含5个重复AUUA基序的3’-UTR编码,37-UTR富含A和u序列的基序是其mRNA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Pim-3基因在人类位于染色体22q13,长为356 00 bp,逆转录产物由2392bp组成,其mRNA编码了含有326个氨基酸序列的开放读码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861,它的催化区覆盖了从第40-293位氨基酸区域,其中, 5′非翻译区G、C含量占82. 3% , 3′UTR包含了5个重复的ATTTA基序(motif)和8个重复的TATT基序,这类似于使mRNA不稳定的富含A和U序列的基序。
肝癌组织中 SRC-3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肝癌组织中 SRC-3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陈雪姣;赵伟锋;温一阳;王朝杰;付蕾;胡金龙;白冰;仓顺东【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RT-PCR 检测8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 SRC-3蛋白和 mRNA 表达水平。
结果肝癌组织中 SRC-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2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58例肝癌组织中 SRC-3 mRNA 呈高水平转录,癌旁组织仅有12例出现高水平转录,肝癌组织中 SRC-3 mRNA 转录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 ﹤0.05)。
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癌患者 SRC-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3.49%,明显高于未合并 HBV 感染肝癌患者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甲胎蛋白(AFP)﹤400 ng·mL -1肝癌患者 SRC-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6.19%,明显高于AFP≥400 ng·mL -1肝癌患者的4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分化肝癌患者SRC-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8.24%,明显高于中、低分化患者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SRC-3的高表达与肝癌的疾病进展关系密切,可能成为潜在的肝癌分子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in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RT-PCR were used to detect SRC-3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levels in the 80 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paraneoplastic tissues.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SRC-3 protei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 was 56. 2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8. 75% )in the paraneoplastic tissues(P ﹤ 0.05). SRC-3 mRNA was high level transcription in the 58 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nd was 12 cases in the para-neoplastic tissues,SRC-3 mRNA transcription level in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the paraneoplastic tissue(P ﹤ 0. 05). The positive rate of SRC-3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HBV)infection was 63. 4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that(29. 41% )of patients with non HBV infec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 05);the positive rate of SRC-3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alpha-fetoprotein(AFP) ﹤400 ng·mL - 1 was 76. 19%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49. 15% )in the patients with AFP≥400 ng·mL - 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 05);the positive rate of SRC-3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high different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as 88. 2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47. 62% )in the patients with inmiddle and low different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SRC-3 high expression is related with the cancer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nd may become a potential molecular marker or therapeutic target.【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469-472,473)【关键词】肝癌;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 -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作者】陈雪姣;赵伟锋;温一阳;王朝杰;付蕾;胡金龙;白冰;仓顺东【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3;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R730.23近年来,新增肝癌病例逐年增多,其早期症状轻微,不易被诊断并及时治疗,故患者被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部分甚至出现远处转移的症状[1],导致其治疗难度较大,同时患者预后性较差,死亡率极高,故准确查明肝癌的发病机制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已成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点[2]。
miRNA_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miRNA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研究进展潘丽英1,2,韦丽军1,2,黄赞松1,2,钟国强1,2,林岩1,21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肝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百色533000;2 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摘要:目前,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与HC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miRNA是一类非编码内源性微小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3'非翻译区碱基配对结合调控靶基因的转录,从而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发育和凋亡。
异常表达的miRNA可作为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包括HCC在内的多种病理过程。
miRNA通过结合靶mRNA的3'端降解靶基因或抑制其表达发挥生物学作用,参与调控HCC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代谢重编程和自噬等恶性进程,并通过多种机制调控HCC的耐药性,其不仅是HCC诊断及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也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关键词:肝细胞癌;微小RNA;增殖凋亡;代谢编程;侵袭转移;自噬;肿瘤标志物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1.021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1-0083-05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由于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易转移、治疗难度大,目前仍是我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
目前,国内外认为HCC发生、发展是遗传、环境双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其确切致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因此,对HCC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微小RNA(miRNA)是一类由18~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内源性性小RNA,是近年来医学科学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
miRNA生理学机制复杂,可通过促进靶miRNA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过程而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等过程[2]。
近年来,对miRNA在HCC形成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miRNA可作为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调控HCC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侵袭转移、代谢重编程和自噬。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疾病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疾病岳晓虹;叶霁青;孙丽萍【期刊名称】《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47)4【摘要】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s)是一类可以将胞外信号传导到细胞核中的转导因子,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研究表明,STATs家族成员STAT3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后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癌、乳腺癌、肺癌)、炎症/免疫和关节炎等。
大量研究发现,STAT3的激活,即705位酪氨酸的磷酸化,会抑制细胞的凋亡、诱导细胞增殖分化、血管形成等细胞过程,最终导致上述恶性疾病的发生。
本文主要介绍了STAT家族各亚型的生物学功能及与STAT3相关的疾病,对目前针对该靶点的抑制剂做一简单介绍以及对该靶点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8页(P404-411)【关键词】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生物学功能;异常激活;恶性疾病;磷酸化【作者】岳晓虹;叶霁青;孙丽萍【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药物分子设计与成药性优化重点实验室,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相关文献】1.miR-135a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相关因子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的相关性研究 [J], 赵宇明;张悦;王华;田宝;郭冬梅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和肿瘤微环境对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及免疫监视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张林波;牛玉娜;王辉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转导途径与大肠癌的相关研究 [J], 张晓;姚桂琴4.活性维生素D通过维生素D受体调控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 [J], 周雪;杨孟雪;杨波;孙博文;李飞;龚其海;刘军;查兵兵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J], 汪若晨;杨向东;葛均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芍药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64CARCINO GENESIS ,TERATO GENESIS &MUTAGENESISVol.36No.2Mar.2024芍药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张璨1,林鹏1,杨玉2,杨光远2,*,刘明远2,*(1.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收稿日期:2023-09-11;修订日期:2023-12-14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科学基金项目(LC2018040);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0210202040066);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科研团队”项目(202302)作者信息:张璨,E-mail :****************。
通信作者,刘明远,E-mail :*********************;杨光远,E-mail :**************【摘要】芍药苷是中药赤芍、白芍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
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
芍药的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但芍药苷尚未以单体形式应用于临床,其作用机制包括促进凋亡、抗炎、调节线粒体功能、调节自噬、抑制癌细胞增殖及调节免疫等。
芍药苷可通过多种方式发挥抗癌作用,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前景广阔。
本文对芍药苷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芍药苷;凋亡;炎症;自噬;癌症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616X(2024)02-0164-04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2.015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医学难题,寻找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芍药苷(paeoniflorin ,PF),分子式为C 23H 28O 11,是芍药科植物中的一种单萜类活性单体,化学结构如图1。
肝细胞核因子1α在肝脏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综述·肝细胞核因子1α在肝脏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聂美桐 张 新 谢渭芬 【摘要】 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是HNF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主要在肝脏表达,可通过转录调控多种肝脏代谢相关基因,直接或间接调节肝脏代谢功能及肝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过程。
近年来研究发现,肝脏肿瘤中存在HNF1α的突变及表达改变,而且HNF1α高表达可抑制肝细胞癌(HCC)的进展,表明HNF1α在肝脏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该文就HNF1α在肝脏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肝细胞核因子;肝细胞癌;肝腺瘤;肝纤维化DOI:10.3969/j.issn.1673 534X.2021.06.003 作者单位:200003 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消化内科 通信作者:谢渭芬,Email:weifenxie@medmail.com.cn 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是一种主要在肝脏表达的转录因子,在肝脏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HNF1α对肝脏肿瘤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可能成为肝脏肿瘤治疗的有效靶点。
本文就HNF1α在肝脏肿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调控肝脏肿瘤和相关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1 犎犖犉1α概述HNF1α是一种POU同源域蛋白,为HNF家族成员,于1987年在肝脏中首先被发现。
HNF1α是由人类12号染色体上犎犖犉1α基因编码的631个氨基酸构成的转录因子[1 3],包括3个结构域:N端二聚体结合结构域、C端反式激活结构域和一个高度保守的同源DNA结合结构域。
N端二聚体结构域可能与多聚体的锁链结构形成有关,其与C端反式激活结构域在HNF1α与DNA结合后形成二聚体结构的过程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高度保守的同源DNA结合结构域恰巧插入上述两个结构之间,且不依赖其DNA序列结合靶基因,而是通过HNF1α的二分对称序列与靶基因启动子中的伪回文序列结合,这种结构也许是HNF1α调控网络复杂的原因之一[4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CC.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the
on
researches
on
the
associations of STAT3
with the
and prognosis of HCC and prospected
the issues of causal prophylaxis and targeted therapy
要作用。Tai等”研究发现,在Hep2B、Hep3B等HCC细胞系
中,STAT3活性与细胞转移潜能呈明显正相关,表明STAT3 还与HCC发生后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 STAT3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增加新生血 管形成和调节免疫逃避等 发挥其致癌作用。 1.诱导肿瘤血管形 成:活化的STAT3能与血 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史堡亟陵匡堂叁盍2Q!受生5旦箜5Q鲞筮5翅£丛!』£盟!丛园,丛型2Q!§,y止蔓U坚』
.综述.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谢佳新高秋菊
【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探索HCC 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治疗靶标,开展HCC病因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公共卫生价值。信号传导与转
P酗,Shijiazhuang
05008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Xie
Jiaxin,Entail:xiejiaxinl006@163.con
one
【Abstract】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s
prevention and early
HBV的DNA滴度、基因型为c、病毒变异(T1674C/G、 T1753V、A1762T/G1764A等)均是HCC的危险因素【21。丙型 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酒精性肝病及黄曲霉毒素B1 (AFBl)长期摄入也增加HCC发病风险。HBV慢性感染者 在相同的环境暴露下临床转归不同,不同种族人群对HCC 易感性也具有差异,表明宿主遗传因素在HCC的发生中具 有重要作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Review
on
the associations of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X/e Jiaxin,Gao
carcinoma
of transcription 3 with hepatoeellular Qiuju.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Bethune Medical NCO School of
负调节
磷酸化作用
细胞质
Y
细胞核
磷酸化作用
alpha.HIF.1a)的转
录表达,而HIF.10t使VEGF 的转录表达继续,在HCC 肿瘤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 作用。STAT3还能促进淋 巴内皮细胞生长,为HCC 侵袭转移提供条件。通过 褪黑激素阻断HepG2细胞 内STAT3/HIF.10t通路后, 可以降低VEGF的表达水 平,从而起到抗血管生成 作用‘”。Song等㈣研究发现 帕比司他(LBH589)可以 IL一6:白细胞介素6;EGF:表皮生长因子;IFN一0【:干扰素.ct;JAK:Janus激酶;STAT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
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transcription
3,STAT3)是多条炎症信号通路的关键分
子,在肝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水平,其异常活化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等过程密切 相关。本文对STAT3与HCC相关性研究、HCC病因预防、针对性治疗等问题进行综述,可为HCC预防 和治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癌,肝细胞;信号传导;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肝炎病毒,乙型;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H2015509001) 预后
促进STAT3与活化受体结合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内调 控靶基因转录;(4)羧基末端转录激活结构域:在转录激活
万方数据
生垡嚣随匡堂苤盍2Q!§生§旦筮艘鲞筮§期£h也』£塑!丛鱼:丛型2Q!鱼yQ!:§Q,盟Q:』 域内的色氨酸(s727)或接近C端的酪氨酸(Y705)被磷酸化 后,STAT3即被激活;(5)SH3区:位于第500一一600位氨基 酸,能与富含脯氨酸的基序结合。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控者,在HCC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中扮演重要角
关。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5(HES5)表达水平在HCC细胞 系中上调,表达水平与癌转移能力和组织分级密切相关,敲 除HES5可使磷酸化STAT3(P—STAT3)水平降低,表明HES5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细胞外信号(IL一6、EGF、IFN-a等)
VEGF)启动子结合,诱导
其转录表达,进而促使 HCC癌及癌旁组织的微血 管和淋巴管生成,促进癌 转移141。STAT3还能在缺 氧环境下诱导缺氧诱导因 子.10t(hypoxia—inducible
factor I
DOI:10.37601cma.j.issn.0253・9624.2016.05.017 作者单位:050081石家庄,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预防医学教 研室 通信作者:谢佳新,Emaih xiejiaxinl006@163.COB
transducer
对活性干扰素.-',/(IFN一1)回文序列元件的序列;(3)SH2区:
factor,EGF)、干扰素一仪(IFN.Ot)等多种细
胞和生长因子可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通过酪氨
酸激酶使受体酪氨酸磷酸化,进而激活胞浆中的STAT3分 子,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后作为转录因子进入胞核内,通 过Janus激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等信号 通路调节靶基因转录。在STAT3被活化的同时,机体也启 动了包括SHP磷酸酶和细胞信号抑制因子3(suppressor
3.调节肿瘤细胞免疫:活化的STAT3降低机体免疫系
统对肿瘤细胞的监视和杀伤功能,从而为肿瘤细胞的生长 提供有利条件[91。通过检测肝癌细胞中异常活化的STAT3 信号通路对自然杀伤细胞(NK)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阻断 STAT3的转录活性不仅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肝癌细 胞凋亡,还通过调节肝癌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 化生长因子.13(TGF.13)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变肿瘤微环境 中NK免疫耐受状态,使其易于活化而杀伤肿瘤细胞,表明 STAT3参与了HCC癌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transcription
3(STAT3)is
the key molecule of multiple inflammation—associated signaling pathways.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HCC patients have high expressing levels of STAT3 in tumor tissues,and aberrant activation of STAT3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development,invasion,metastasis,and prognosis of
容易发展为HCC”。Tekle等181研究发现,活化的STAT3能与 MMP.2启动子区高亲和位点结合,直接调控其转录,与 MMP一2等的表达呈正相关。
3,SOCS3)在内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图1),
保证了STAT3在正常细胞中的活化是短暂的,而在许多恶 性肿瘤如HCC中,STAT3处于持续活化状态。 二、STAT3促进HCC形成和侵袭转移机制 HBV慢性感染者通常经历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三 步曲”,最终导致不良疾病结局,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 STAT3过度激活在HBV感染后肝脏炎症致癌过程中发挥重
treatment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ies with high
fatality rate in China.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and actively carry out the iS of great public health valu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Fund program: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bei Province fH2015509001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 性肿瘤,目前在我国全部恶性肿瘤死因中居第2位,且发病 率呈缓慢上升趋势uI。HCC具有侵袭力强、易转移、预后差 的特点,其预后5年存活率仅为10%一20%。HCC的发生是 多种病因参与,多步骤的渐进过程。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
万方数据
・470・
生堡亟随医堂塞盍垫!鱼生』月筮』Q鲞筮5期g丛B』堕业丛趟,丛§Y 2Q!鱼yQ!:』Q,盟Q:』
异常活化的STAT3在调节靶基因表达,促进HCC发生 发展的同时,某些细胞和转录因子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
路,促进细胞分化增殖,与HCC的侵袭转移和不良预后相
3.经STAT3介导的lncRNAs与HCC的相关性:lncRNAs 虽无蛋白质编码功能,却是基因表达和细胞过程的重要调
(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是HCC最重要的病因,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