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多厂商软交换设备共用CE数据制作规范(爱立信)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

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

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定义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范。

数据合成服务器是中国移动设备技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服务器,不同终端设备可以共享和合成数据,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

本规范将详细说明数据合成服务器的接口要求和操作流程。

2. 术语和定义•数据合成服务器(Data Fusion Server):用于将不同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合成和处理的服务器。

•终端设备(End Device):用户使用的各种设备,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

•接口规范(Interface Specification):定义了数据合成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和规则。

3. 接口概述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是一套基于网络通信的接口规范,用于实现数据合成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

该接口规范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兼容性。

3.1 接口功能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提供以下功能: - 数据同步:将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同步到数据合成服务器。

- 数据合成:根据终端设备的请求,将不同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合成。

- 数据查询:查询数据合成服务器中已存储的数据。

3.2 接口分类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设备管理接口:用于管理终端设备的注册、注销和状态查询等操作。

- 数据同步接口:用于将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同步到数据合成服务器。

- 数据合成接口:用于提供数据合成的能力,并响应终端设备的数据合成请求。

- 数据查询接口:用于查询数据合成服务器中已存储的数据。

4. 设备管理接口规范设备管理接口包括设备注册、设备注销和设备状态查询三个接口。

4.1 设备注册接口设备注册接口用于终端设备向数据合成服务器注册自身,并获取相应的设备标识。

接口定义POST /api/device/register请求参数参数名类型是否必填描述device_id string 是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device_name string 否终端设备的名称device_model string 否终端设备的型号device_type string 否终端设备的类型platform string 是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平台响应参数参数名类型描述success bool 设备注册是否成功message string 注册成功时返回的设备标识响应示例```json {。

(精编)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C版)

(精编)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C版)

(精编)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C版)《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2.1C版)GMCC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2006-06-20目录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机房要求4第三章BYB202 交换设备的安装6第一节机架的安装6第二节走线槽的安装8第三节电缆的布放10第四节设备接地网11第五节电缆接头的制作12第六节机框的安装13第七节电路板的安装13第八节收尾工作14第四章BYB501和AXE810交换设备的安装14第一节机架的安装14第二节走线槽的安装16第三节电缆的布放18第四节设备接地网19第五节电缆接头的制作21第六节机框的安装22第七节电路板的安装22第八节绝缘测试23第九节附件的安装24第五章DDF架、ODF架的安装24第六章不同设备之间的绝缘和接地要求25第七章电源设备的安装28第一节机架的安装28第二节走线槽安装29第三节电缆布放29第四节模块安装31第五节设备的接地与防雷31第六节电池安装32第七节熔丝开关33第八节标签34第九节电气数据34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34第一章总则1.1为适应移动电话交换工程的需要,加强工程的技术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促进移动通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的规范化,特制定本安装规范。

1.2本规范根据有关通信行业标准、设计部门的工程设计文件、爱立信公司等相关厂家的设备技术规范制定。

1.3本规范既是建设单位对工程硬件安装质量的质监细则和对工程验收的评分依据,又是施工单位的技术指导标准。

1.4本验收规范的适用范围为:爱立信交换设备(BYB202、BYB501及AXE810设备上走线安装方式)及配套工程。

1.5在工程实施中,当本规范与设计文件有冲突时,以设计文件为准。

1.6本规范的解释和修改权属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从颁布之日起执行,一切与以往规范的不同之处,以本规范为准。

第二章机房要求2.1机房高度面积机房必须有足够的空间高度,以便于安装机架、走线槽和布放电缆。

爱立信A Over IP技术探讨

爱立信A Over IP技术探讨

爱立信A Over IP技术探讨作者:韦伟标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8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GSM网络IP化进程的关键环节A口IP化改造的实现原理和方式,并对实现以后的各种优势和典型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IP化;A接口;AOIP中图分类号:TM71 文献标识码:A1 背景和目标A接口:BSC与MSC SERVER间接口。

A接口现状:A接口基于TDM承载:(1)BSC信令面通过信令网关SG(内置在MGW 中)连接MSC SERVER。

(2)BSC用户面连接MGW(TDM承载)。

A接口IP化:BSC信令面直连MSC SERVER;BSC用户面连接MGW(IP承载)。

2 AOIP关键技术关键技术一:升级时,同一BSC同时支持AoIP和AoTDM;BSC保留现有的TDM传输硬件,仍旧支持AoTDM;通过软件升级和增加IP传输接口板,实现支持AoIP,简称双栈。

优点:TDM承载做为IP承载的备份和AoTDM到AoIP的平滑过渡。

关键技术二:TrFO。

Transcoder Free Operation的缩写,是一种带外的协商机制,可通过MSC SERVER间信令进行协商,使网络可以在呼叫建立前对Codec的类型和模式进行协商,经协商后,移动用户之间的呼叫可以完全不经过TC转换。

优点:不需要TC资源,从而节省了TC资源及其带来的功耗;提高话音质量等。

A接口IP化之后,A接口支持压缩编码解码,就可以TrFO呼叫。

关键技术三:MGW多连接和MGW优选。

A接口IP承载时,可在不占用冗余传输资源的情况下,实现MGW用户面容灾。

3 A接口IP化组网情况A接口IP化的组网方式:中国移动规范规定同局址业务系统的CS域接口应共用CE,不与PS域接口和CM-IMS系统共用CE,即BSC AoIP接口与Gb over IP接口物理分离,分别连接CS CE和PS CE;IP专网通过统一的CS信令VPN和CS媒体VPN(即共用软交换信令VPN和媒体VPN)分别承载A、Iu-CS、Iur-g+、Nc、Mc、Nb接口的信令和媒体流量。

爱立信局数据制作导向

爱立信局数据制作导向

GSM局数据制作1(Erision)第一章增GSM号码段的数据制作[爱立信]新增GSM号码段,需在MSC中修改G表、B表、GT表。

如果是本地的号码段,还需在HLR中修改FW 表。

一 IMSI表的修改1.检查IMSI表MGISP:IMSIS=46000H1H2H3X;如果没有该号码段的数据,则需修改IMSI表,增加该号码段的IMSI号码翻译。

2.修改IMSI表MGIZI;MGICI;MGISI:IMSIS=46000H1H2H3X,M=5-86139,NA=4,ANRES=MAPVER-1&OBA-31&BO-72&CBA-63&ERIS-15&OWNMS&NATMS;MGIAI;在ANRES中,OBA为B表的起呼分析源,本地号码段应为OBA-31,外地号码段为OBA-30。

另外,外省号码段不必加ERIS-15。

二、B表的修改1.检查B表ANBSP:B=54-13S0H1H2H3X;如果没有该号码段,则需修改B表。

2.修改B表ANBZI;ANBCI;ANBSI:B=54-13S0H1H2H3X,RC=rc ,L=10;这里的RC指向GRI路由(询问路由)。

如果是本地号码段,还需在20源放通:ANBSI:B=20-13S0H1H2H3X,F=54;3.检查无误后激活B表ANBAI;三、GT表的修改1.检查GT表C7GSP:TT=0,NA=4,NP=1,NS=8613S0H1H2H3; ! S=5,6,7,8,9 !C7GSP:TT=0,NA=4,NP=7,NS=861390H1H2H3S;如果没有该号码段的分析,则需修改GT表。

2.修改GT表C7TZI;C7TCI;C7GSI:TT=0,NA=4,NP=1,NS=8613S0H1H2H3,GTRC=gtrc;C7GSI:TT=0,NA=4,NP=7,NS=861390H1H2H3S,GTRC=gtrc;C7TAI;如果是本省号码段,GTRC指向该号码段所属的HLR。

多业务系统共用CE设置方案探讨

多业务系统共用CE设置方案探讨

统 的 I 接 人方 面 , P化 具有 一 定 的参 考 意 义 。此 外 , 本 文介绍的 C E共 用 原则 和 方 案 , 将有 助 于 提 高各 类 业 务 I 改造 中 C P化 E的 容 量 、 口利 用 率 , 合 理 控 制 端 对 网络 建 设 成 本 , 降低 C E维 护 管 理 成 本 , 动 全 网 I 推 P
()接 口协 议 : I C、 2 8SGT A Di t 、 4 B C H. 、I R N、 a e 4 me r
同类 协议 尽量共 用 C 并共用 V N。 E, P 信令 数据 给信 令共 享平 台使 用 ;另一 份 需筛 选 出 Me SP等 , I 接 口的 B S P、 A P协议 ,并对 其 中的短 信 内容 S A R NA
MS ev rMG 、 C Sre 、 W 无线 设 备 B C、 NC 均通 过 l S R 对
三层 C E设备 以 口字形 方式 接入 I 承 载 网。 I , () 2 分组 域业 务 对 于 GS T 网络 ,分组 域 网络 主要 承 载数 据 M/ D 业 务 。 分 组 域 设 备 主 要 包 括 核 心 侧 S N、 GS GS G N、 D NS以及无 线侧 BS C和 R NC设备 , 设有 分组 域设 备 的每个 局址 均 配置 分组 域 C 该设 备 作 为 I 网的 E, P专 用户 边界 C E设 备 以 口字 形方 式接 入 I P承载 网 。 为避
或无法接通的情况下, 电 域C I 路 E
I令 集I 信采
— ——
该统责主用 I 系 负 对 叫 户
提。 醒 l
放 示 ,被 短 l 提 音 对 叫信

信 l化令l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华为局数据规范(SGSN分册初稿)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华为局数据规范(SGSN分册初稿)

中国移动省内GPRS网元局数据规范书——华为设备(版本号:1.0)SGSN分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华为公司数据规范小组二零零三年五月前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网络运行质量上一直是作为公司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随着公司交换容量的增加、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三集中维护的大趋势下。

局数据规范工作逐渐成为网络优化的重点。

为使局数据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集团公司提出全面规范局数据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局数据标准化的工作,以规范局数据的管理、设置,促使局数据工作走上正规化、电子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全网运行质量的目的。

同时配合集团公司提出的打造GPRS精品网络活动的要求,经过局数据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华为交换机局数据规范(SGSN分册)》已经完成。

这套局数据规范是在现有的网络结构条件下进行编写的,同时又结合了今后SGSN网络的发展特点,以及软件升版后的设置特点综合后进行编写,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在局数据规范的编写过程中,集团公司及各省公司领导和技术骨干对此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同时我们也希望局数据规范的建立能对华为公司的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组长单位辽宁移动通信公司:纪昱程、张淑娟组员单位内蒙移动通信公司:李健甘肃移动通信公司:梁婷青海移动通信公司:王晓玲设备供应商华为公司:范斌华为GPRS数据规范小组2003年5月SGSN目录第一章总论 (55)第二章交换机局数据的命名规范 (66)一、MML配置管理命令名称的设计规则 (66)二、配置维护MML命令名称动作缩写统一列表 (66)三、配置维护MML命令名称对象缩写统一列表 (77)四、配置维护MML命令参数名称缩写统一列表 (1010)第三章硬件数据配置规范 (1616)一、硬件配置规则说明 (1616)二、具体硬件配置介绍 (1818)第四章 GB接口配置规范 (2222)一、Gb接口配置规则 (2222)二、配置安全原则 (2222)三、具体硬件配置介绍 (2222)第五章 GR接口配置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移动IP承载网非八省VoIP项目CE局数据制作规范

《中国移动IP承载网非八省VoIP项目CE局数据制作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W-03-2007中国移动IP 承载网八省VoIP 试点CE数据制作规范(华为)版本号:0.9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发布╳╳╳╳-╳╳-╳╳实施文档说明:本规范为中国移动IP承载网省内延伸项目的指导性规范。

编号说明:(本文档编号依照以下原则进行:x.y.z x: 大版本更新,文档结构变化y: 具体方案的更改,部分内容的修正z: 文字修改,奇数为包含对上一版修改记录的稿子偶数为对上修改稿的定稿)文档修改历史说明黑、斜体表示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调整黑体表示强调1CE接入参数要求2单点测试阶段配置规范2.1端口配置2.1.1配置VLAN接口配置内容:配置华为CE路由器下行连接业务系统(信令)的Vlan端口配置规范:interface Vlanif20//进入Vlan视图,Vlan号根据具体规划确定description TO-[对端主机名]-VLANIF20//配置端口描述,见“命名规范”ip address <IP地址> <掩码> //配置端口IP地址,见IP地址表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4/0/1 //进入端口配置视图description TO-[对端主机名]GE-1/0/1//配置端口描述portswitch //把端口配置为交换端口port default vlan 20//把端口划分到Vlan2.1.2配置Eth-Trunk接口配置内容:华为CE路由器之间互连时均加入Eth-Trunk。

配置规范:interface Eth-Trunk1 //进入Eth-Trunk视图description TO-[对端主机名]-ETH-Trunk1-2G //配置端口描述portswitch //把端口配置为交换端口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允许vlan10 20通过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3/0/0//进入端口视图description TO-[对端主机名]GE-1/0/1//配置端口描述eth-trunk 1//把端口划分到Eth-Trunk端口2.1.3配置GE接口配置内容:配置华为CE路由器上行到华为PE和下行到业务系统(媒体)启用子接口配置规范: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3/0/0//进入端口视图description TO-[对端主机名]GE-1/0/1//配置端口描述undo shutdown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3/0/0。

爱立信软交换MSC-MGW局数据标准_R4.

爱立信软交换MSC-MGW局数据标准_R4.

爱立信软交换MSC-MGW局数据标准(V1.0)版本 R42006年12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责任公司注:本标准未尽之处可先按原规定或省公司相关文件执行,待以后补充。

目录版本说明 (4)1节点配置 (4)1.1节点命名 (4)1.2配置版本(C ONFIGURATION V ERSION,CV) (4)1.3交换机网元数据 (4)2物理接口配置 (5)2.1物理端口 (5)2.2ET-MC1 (5)2.3ET-MC41和ET-C41 (5)2.4ET-M4 (8)3O & M 配置 (9)4TDM传输 (11)4.1TDM传输原则 (11)4.2D S0B UNDLE (12)4.3TDM终端组(T DM T ERM G RP) (13)4.4复用段保护(MSP) (13)5ATM 传输 (15)5.1ATM Q O S (15)5.2ATM话务描述 (15)5.3ATM反向复用(IMA) (16)5.4AAL2路径 (17)6信令 (18)6.1MTP3层(MTP3,MTP3B AND M3UA) (19)6.2基于TDM的信令 (21)6.2.1MTP Level 2 (22)6.3基于IP的信令 (24)6.3.1SCTP (24)6.4ISUP (28)6.5Q.AAL2 (28)6.5.1Q.AAL2信令点 (28)6.5.2AAL2 Routing Case (29)6.5.3AAL2接入点 (AAL2 AP) (29)6.5.4AAL2路径分配单元(AAL2 PDU) (30)6.6GCP (30)6.7MAP (30)7虚拟 MGW (VMGW) (31)8录音通知 (IM) (31)8.1基本通知音(B ASIC M ESSAGE) (31)8.2变量通知音(V ARIABLE M ESSAGE) (32)8.3通知音复合(M ESSAGE C OMPOSITION) (33)9媒体流功能 (33)10MGW铃音 (37)11网络同步 (39)12网络维护的常用流程 (39)12.1定义一个新的网络节点 (39)12.1.1定义一个新的窄带ISUP/TUP局向 (39)12.1.2定义一个新的BSC (40)12.2建立新的信令链路 (40)12.2.1建立新的局间信令链路 (40)12.2.2建立新的BSC信令链路 (40)12.3建立新的话务链路 (41)13附录 (41)版本说明该文档描述了爱立信MGW R4的配置原则和局数据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软交换统一站点数据配置规范(爱立信CE设备)(草案)版本号:0.9.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文档说明:本规范为中国移动软交换统一站点CE局数据指导性规范。

编号说明:(本文档编号依照以下原则进行:x.y.z x: 大版本更新,文档结构变化y: 具体方案的更改,部分内容的修正z: 文字修改,奇数为包含对上一版修改记录的稿子偶数为对上修改稿的定稿)文档修改历史目录1. 软交换站点拓扑图 (4)2. 软硬件版本说明 (4)3. 局数据规范 (5)3.1协议及参数要求 (5)3.2关键字说明 (5)3.3CE-AR、CE-CE局数据规范 (5)3.3.1 CE-AR (5)3.3.2 CE-CE (7)3.4路由与VPN (8)3.4.1 VPN配置 (8)3.4.2 OSPF协议 (9)3.4.3 路由策略 (9)3.5CE-SS/MGW (11)3.5.1 CE-华为SS/MGW配置模板 (11)3.5.2 CE-爱立信SS/MGW配置模板 (13)3.5.3 CE-诺西SS/MGW配置模板 (15)3.5.4 CE-中兴SS/MGW配置模板 (18)3.5.5 CE-阿朗SS/MGW配置模板 (21)3.5.6 CE-摩托SS/MGW配置模板 (23)3.6网管与安全配置 (23)3.6.1 管理及未使用端口 (23)3.6.2 SYSLOG配置 (24)3.6.3 SNMP配置 (24)3.6.4 安全设置 (25)3.6.5 CE连接网管DCN接口 (25)3.6.6 配置本地帐号 (26)3.6.7 配置远程访问 (26)1. 软交换站点拓扑图软交换设备(SS 、MGW )通过站点CE 路由器接入IP 承载网,拓扑如下图所示。

AR1AR2CE1CE2IP 承载网MSC ServerMGW媒体链路信令链路注1:CE 之间互连2-4个接口应该分布在2个不同的板卡上;注2:当AR-CE 使用2.5G POS 传送媒体流时,建议CE 之间使用2-4*GE 捆绑(需要根据连接的软交换厂家特点、容量来确定,CE 之间链路带宽设计需要考虑AR-CE 单链路35%带宽+站点内部经过CE 之间疏通的流量)2. 软硬件版本说明本规范适用如下软硬件版本:3.局数据规范3.1协议及参数要求IP承载网AR(PE)与CE之间互连参数规范如下表,包括AR-CE互连路由协议参数、CE-CE互连路由协议参数、路由策略、VPN配置等,详细内容请参见附件1《承载网PE-端局CE间参数规范》。

3.2关键字说明3.3CE-AR、CE-CE局数据规范3.3.1CE-AR3.3.1.1GE/10GE互连接口配置说明:当AR-CE使用GE/10GE接口互连时,采用信令面与用户面接口共享方式,并通过VLAN子接口进行隔离。

配置规范:!port ethernet 3/10 //进入物理端口视图description TO-[对端设备]-[端口]-端口带宽 //配置端口描述,见《CE命名规范》no auto-negotiate //配置非自协商link-dampening up 65535 down 100//配置端口延迟时间no shutdown //打开端口encapsulation dot1q //封装Dot1q模式dot1q pvc <Vlan ID> //配置媒体对应Vlan IDbind interface to-AR1_Media ChinaMobile_NGN_Media //绑定物理端口到逻辑接口dot1q pvc <Vlan ID> //配置信令对应Vlan IDbind interface to-AR1_SG ChinaMobile_NGN_SG //绑定物理端口到逻辑接口!!context ChinaMobile_NGN_Media //配置媒体Context,同媒体VPNinterface to-AR1_Media //配置媒体逻辑接口(偶数CE对应修改)ip address <IP地址/掩码> //配置三层IP地址!!context ChinaMobile_NGN_SG //配置信令Context,同信令VPNinterface to-AR1_SG //配置信令逻辑接口(偶数CE对应修改)ip address <IP地址/掩码> //配置三层IP地址!3.3.1.2媒体使用2.5G/10G POS、信令使用GE/155M POS互连接口配置说明: AR-CE互连使用2.5G/10G POS做为用户面互连接口,使用GE或155POS做为信令面接口时。

配置规范:!card oc48-1-port 9 //配置媒体POS板卡sonet-eu //配置链路故障时产生RDI-P等信息!port pos 9/1 //配置媒体POS物理接口description TO-[对端设备]-[端口]-端口带宽 //配置端口描述,见《CE命名规范》framing sdh //进行SDH封装alarm-report-only ais-p rdi-p //配置POS告警scramble //配置扰码,默认配置no crc16 //配置CRC32,默认配置no shutdown //打开端口link-dampening up 65535 down 100 //配置端口延迟时间encapsulation ppp //封装PPPbind interface to-AR1_Media ChinaMobile_NGN_Media //绑定接口到媒体逻辑接口!!port ethernet 3/10 //进入信令GE物理接口no auto-negotiate //配置非自协商link-dampening up 65535 down 100 //配置端口延迟时间no shutdown //打开端口bind interface to-AR1_SG ChinaMobile_NGN_SG //绑定物理端口到逻辑接口!context ChinaMobile_NGN_Media //配置媒体Context,同媒体VPNinterface to-AR1_Media //配置媒体逻辑接口,物理接口下进行绑定ip address <IP地址/掩码> //配置三层IP地址!!context ChinaMobile_NGN_SG //配置信令Context,同信令VPNinterface to-AR1_SG //配置信令逻辑接口,物理接口下进行绑定ip address <IP地址/掩码> //配置三层IP地址!3.3.2CE-CE配置说明:当AR-CE互连使用GE/10GE接口时,CE互连也使用GE/10GE接口。

2-4个互连接口捆绑使用并启用TRUNK,允许如下VLAN通过:1)CE互连信令VLAN;2)CE互连媒体VLAN;3)根据厂家设备特性需要在CE之间透传的VLAN。

配置规范:port ethernet 3/1 //进入物理端口视图description TO-[对端设备]-[端口]-端口带宽 //配置端口描述,见《CE命名规范》no shutdown //打开端口encapsulation dot1q //封装Dot1q模式dot1q pvc <Vlan ID> //配置媒体对应Vlan IDbind interface to-CE2_Media ChinaMobile_NGN_Media //绑定物理端口到逻辑接口dot1q pvc <Vlan ID> //配置信令对应Vlan IDbind interface to-CE2_SG ChinaMobile_NGN_SG //绑定物理端口到逻辑接口!context ChinaMobile_NGN_Media //配置媒体Context,同媒体VPNinterface to-CE2_Media //配置媒体逻辑接口,物理接口下进行绑定ip address <IP地址> //配置三层IP地址!context ChinaMobile_NGN_SG //配置信令Context,同信令VPNinterface to-CE2_SG //配置信令逻辑接口,物理接口下进行绑定ip address <IP地址> //配置三层IP地址!link-group CE1-CE2 dot1q //配置CE1与CE2之间捆绑链路dot1q pvc <VLAN ID> //配置CE1与CE2之间的Vlan IDbind interface CE1-to-CE2_Media ChinaMobile_NGN_Media //配置绑定媒体三层口dot1q pvc <VLAN ID> //配置CE1与CE2之间的Vlan IDbind interface CE1-to-CE2_SG ChinaMobile_NGN_SG //配置绑定信令三层口!3.4路由与VPN3.4.1VPN配置配置说明:CE设备启用VRF多实例或,不同VPN之间的路由隔离通过VPN实例(VPN-instance)实现。

SE800通过将逻辑接口配置在不同的Context下实现VPN的功能配置规范:!context local //Local公网Contextinterface loop loopback //配置Loopback接口,用于OMip address <IP地址> //配置三层IP地址!!context ChinaMobile_NGN_Media//媒体VPNinterface to-AR1_Media //配置媒体逻辑接口,物理接口下进行绑定ip address <IP地址> //配置三层IP地址!!context ChinaMobile_NGN_SG//信令VPNinterface to-AR1_SG //配置媒体逻辑接口,物理接口下进行绑定3.4.2OSPF协议配置说明:CE-AR、CE之间运行OSPF多实例隔离信令和媒体,CE向AR发布细化路由及软交换端局的汇聚路由。

配置规范:!router ospf 1fast-convergence 100 3 //配置快速收敛,缺省配置下,spf延时间隔100ms,最大spf计算次数为3router-id <IP地址> //配置Router-idarea 0.0.0.0 //配置Area号0interface loop //配置Loop接口始能OSPFinterface CE1-to-CE2_Media //配置CE间接口始能OSPFnetwork-type point-to-point //配置接口类型为P2Pcost 10 //配置Cost值10authentication md5 Auth_Ospf //配置md5认证interface to-AR1_Media //配置CE接AR接口始能OSPFnetwork-type point-to-point //配置接口类型为P2Phello-interval 1 //配置Hello间隔为1srouter-dead-interval 4 //配置dead时间为4scost 10 //配置Cost值10authentication md5 Auth_Ospf //配置md5认证redistribute connected route-map NGN_Media_Direct metric-type 1//引入直连路由,类型1redistribute static route-map NGN_Media_Static metric-type 1//引入静态路由,类型1 !!key-chain Auth_Ospf key-id 1key-string encrypted 24059@CM138//md5认证密码24059@CM138 !3.4.3路由策略配置说明:配置允许发布到OSPF中的路由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