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泥塑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泥塑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泥塑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泥塑造型基础

英文名称:Basic Clay Modeling

课程编号:063200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动画

开课学期:第5-7学期

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 8 实验学时: 24)

学分:2

先修课程:原画设计、角色设计、动画造型基础

二、课程描述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动画专业的学生。泥塑是培养对形体结构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对造型的意识、立体的观察方法,培养对空间和体积及层次的认识和训练。同时养成对空间和体积的意识习惯。通过泥塑课程对动画的立体思维、动画造型方法、角色设计,手办制作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实现设计到实物产品的转换,提高艺术的修养和审美认知。

三、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雕塑艺术的基础知识以及不同门类雕塑的风格特征,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技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以及对结构、解刨的理解力,对空间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了解圆雕和浮雕及透雕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第一章泥塑造型基础概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泥塑的概念

二、雕塑及泥塑的发展

1.中国雕塑的发展历史

2.西方雕塑的发展历史

3.现代雕塑的发展

三、泥塑与空间及层次的关系

四、泥塑的学习和目的

教学重点:

1.理解泥塑的体积和空间;

2.雕塑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圆雕和浮雕的区别和联系;

2.雕塑的体积和空间如何表达。

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泥塑的概念;

2.了解雕塑的发展历史脉络;

3.了解东方雕塑和西方雕塑的区别。

实验一泥塑的骨架训练(4学时)

实验内容:

一、泥塑的骨架训练

二、泥塑人物的骨架训练(重点)

三、泥塑人物的骨架比例准确程度(难点)

实验目标及要求:

1.了解人体体积的理性认知;

2.理解人体骨架的主观概念表达;

3.掌握人体骨架的比例尺度;

4.具备对人体的比例理解能力和方法,可以熟练地运用人体的基本比例表达自己的骨架制作;

5.完成一个泥塑的人体骨架训练。

第二章泥塑圆雕制作过程讲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泥塑的骨架制作

二、泥塑的大泥堆塑

三、泥塑的整体调整

四、泥塑的细部雕刻

五、泥塑的局部休整

六、泥塑的最后完成

教学重点:

1.泥塑骨架的比例准确;

2.泥塑的体积塑造;

3.泥塑的三维思维;

4.泥塑的空间的认知;

5.泥塑的层次感觉培养。

教学难点:

1.泥塑的三维思维;

2.泥塑的空间的认知。

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泥塑的制作过程,体验泥塑的艺术魅力;

2.理解泥塑的空间表达以及泥塑的体积塑造的原理与方法;

3.掌握泥塑的体积塑造方法;

4.具备能够更好的掌握泥塑的空间塑造能力,培养层次的感知;

实验二泥塑的体积塑造(4学时)

实验内容:

一、泥塑的体积塑造

二、泥塑的空间与层次的感知(重点)

三、泥塑的空间认知和培养(难点)

实验目标及要求:

1.了解泥塑的制作过程,能大胆的动手制作;

2.理解泥塑的空间,层次的塑造规律以及体积的塑造原理与方法;

3.掌握泥塑的大泥堆塑的方法;

4.具备塑造体积的能力;

5.完成一件有体积有空间的泥塑作品。

第三章泥塑的精雕细作(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泥塑的块面塑造

1.泥塑的体块关系调整;

2.加强体块的塑造;

3.宁方无圆。

二、泥塑的局部刻画

1.泥塑人物的表情刻画;

2.泥塑的表情语言刻画。

三、泥塑的质感表达

1.质感的相互对比关系;

2.质感的主观表达。

教学重点:

1.泥塑的体块塑造;

2.泥塑的质感主观表现。

教学难点:

1.泥塑宁方勿圆的认知;

2.泥塑表情语言的表现。

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泥塑的体块塑造方法;

2.理解泥塑的宁方勿圆表现语言;

3.掌握泥塑体块塑造的方法;

4.具备泥塑表情语言的表现能力。

实验三泥塑的精雕细刻及完成(8学时)实验内容:

一、泥塑的体块塑造训练

1.泥塑块面训练;

2.泥塑的情感语言训练;

3.泥塑的质感表达训练。

二、泥塑的宁方无圆的体块训练(重点)

三、运用对比的关系表达泥塑的质感语言(难点)

实验目标及要求:

1.了解泥塑的体面塑造规律;

2.理解泥塑的情感语言主观性表达规律;

3.掌握泥塑的对比关系表现泥塑质感;

4.具备能够表现泥塑细部刻画的能力及主管表现;

5.完成一副泥塑的圆雕作品。

第四章泥塑浮雕的制作(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浮雕的概念表述

1.浮雕的空间表述;

2.浮雕的层次表述。

二、浮雕的表现形式

1.泥塑的空间;

2.泥塑的层次;

3.泥塑的体积塑造;

4.泥塑的块面塑造。

教学重点:

1. 浮雕的空间表述概念;

2. 浮雕的层次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浮雕的空间及层次感的表现运用;

2.浮雕的情感语言与主观体现。

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浮雕的塑造概念;

2.理解浮雕的空间及层次的表现形式;

3.掌握浮雕的塑造能力;

4.具备能够运用体积和层次表现浮雕体积的能力。

实验四浮雕的塑造训练及应用(8学时)实验内容:

一、浮雕的空间塑造

二、浮雕的层次塑造方法(重点)

三、浮雕的体积及情感语言的表达(难点)

实验目标及要求:

1.了解浮雕塑造的基本概念;

2.理解浮雕的体积及层次的塑造原则;

3.掌握浮雕的情感语言表达方法;

4.具备能够运用体积和空间塑造浮雕表现的能力。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泥塑造型基础》课程学时分配表

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六、主要仪器设备(根据课程性质、需要攥写该部分)

注:该部分根据实验项目开设情况攥写,列出主要的仪器设备和材料。

六、课程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总成绩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1.教材

《泥塑技艺》.钱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4月.

《陶艺基础与创作》.远宏,吴咏梅.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7月.

2.主要参考文献

(1)《泥塑技艺》.钱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4月.

执笔人:审核人:制定时间: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案.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案 教师简介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装饰 参考学时:84学时 一、造型设计基础课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造型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设计基础课,以抽象的几何形的组合关系为研究重点,是一种非目的性的创作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三大构成”的互相关系及造型的基本规律,提高设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由平面走向立体,并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工细、多动手的好习惯。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 1、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2、构成课的作用和特点 3、构成的概念 4、构成发展史

第二章形式美的规律 1、统一与协调 2、对比 3、比例与尺度 4、均齐与均衡 5、节奏与韵律 6、动感与张力 7、新颖与奇特 8、中心与重心 第三章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 1、点 点的概念;特点与作用;点的构成及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2、线 线的概念;线的特性和作用;线的构成及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3、面 面的概念;面的特性和作用;面的构成及在装饰中的应用。 4、形 形的分类;形的特性。 平面构成中的视觉要素和关系要素: 1、视觉要素(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 2、关系要素(方向、位置、骨格、空间、重心等) 第四章平面构成形式 构成形式: 重复构成——基本形、骨格、特点 渐变构成——基本形、骨格、表现形式、特点 发射构成——形成、骨格、特点 近似构成——基本形、骨格、特点 特异构成——特异形、骨格、特点 密集构成——基本形、形式、特点

对比构成——对比关系(要素)、特点 肌理构成——形式、创造手法、特点 空间与矛盾构成——空间分类、特点 第五章色彩构成 1、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2、色彩的混合规律 3、色彩的表示方法——色立体 4、色彩的两大特性——对比、调和。 5、色彩的单项组调 6、自然色彩运用 7、综合组调 第六章立体构成 1、半立体构成(二点五维) 2、立本构成 ①线立体构成:硬线材构成、软线材构成 ②面立体构成:薄壳构成、层面构成、透空柱体构成 ③块立体构成:单体构成、组合体构成 ④线、面块综合构成 3、仿自然低雕 4、模型制作

泥塑创作教程

泥塑创作教程 一、泥塑创作的总概述 雕塑是一种占有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形式,是以形体的构建垒积为语言来传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以泥为主要材料的泥塑作品因泥材特有的较强的可塑性、适当的黏度和材料的普遍性为人们所广泛运用。在东、西方雕塑史中都有很多用泥塑的手法创作的优秀作品从古延续到今,而且现今涌现出的许多融入了现代观念和技术的泥塑作品,更是为泥塑这一古老的艺术门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同时,泥塑较易被初学者掌握一直以来作为传统雕塑造型训练的基础课程在各大美术院校中开设。综上几种原因,泥塑创作因有了泥塑造型训练这个深厚而广泛的基础,成为许多艺术家进行雕塑创作时所广为采用、最为便捷可行的创作方法之一。课程的内容涉及到:1、创作构思方法基本原理的教授2、雕塑构图的基本方法和规律的讲解。该过程将以一些经典雕塑名作和历届学生练习作业为范例进行分析和解说,帮助学生在相对比较抽象的构思构图创作阶段中找到具体的范本和例子,帮助学生更迅速的找到构思创作的途径。3、泥塑立体小稿的制作。该过程不是完全单一的小稿制作,而是构思在实际的立体三维空间中的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其中,需要掌握一些艺术语言的基本规律和塑造对象感受上的强化以加强作品自身的表现力。4、放大小稿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小稿在放大成为正稿的过程当中,常常会碰到与小稿产生造型差距或空洞缺乏内容的问题。该课程将提出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的运用自身所掌握的塑造能力解决这些问题。5、制作泥塑创作的最终效果。泥塑创作的最后效果的制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在展出或其他与观众接触的机会中作品给予人们的感受。把握好这个过程,可以强化作品的造型感染力,增加作品的表现力,更完整的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并能与观众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此外,泥塑创作这一创作过程涉及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比较抽象,我们将在讲解的过程中插入些相关图片配合理解,并在本章节的结束为大家挑选出一些作品综合点评。 二、泥塑创作训练的目的 泥塑创作训练这个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使学生能有效的掌握一门雕塑创作的基本方法——泥塑创作,在三维立体空间中进行造型的设计创作,及创作过程中的不断完善以达到传达自身情感和述说内心感受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自身想要表达和述说的内容与雕塑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和怎样将两者相有效的结合以及这个过程中伴随而来的种种问题,是我们这个课程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和解决的。在这个课程中,学生所掌握的泥塑创作方法是今后能够独立的运用雕塑创作的基本手法,将之融入到对木、石、陶、金属等其他传统材料甚至是声、光、色、电、水、影像等新材料的创作中,为学生能够找到个人一定的艺术风格,能够进行室内的架上雕塑创作或户外城市公共环境雕塑创作等专业领域进行开拓和研究打好基本功,为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泥塑人物

生动的小泥人》教案 教案2010-03-22 16:58:00 阅读313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一、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塑作品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活动了解有关泥塑的知识。(2)学会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3)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了解设计、制作及评价的一般过程和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发现→创造的过程,掌握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各种风格的民间泥塑,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把作品做得生动、形象、有趣。 四、教学活动准备 由于条件的限制,粘土泥用面泥代替。牙签。 五、媒体运用 教材附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了解泥塑 课件展示泥塑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初步练习、总结方法 1、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想想看,如果要完成一件泥塑作品,制作前需了解那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提到: (怎样做一个泥塑作品,做什么,都用到那些工具,每一步用到那些手法。) 并据此总结出分主题 (1)制作所用到的工具、材料。 (2)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制作过程。 学生大都提不到构思设计的问题,教师要强调补充。 2、解决问题 同学们通过初步的练习,总结出了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一般过程。 基本书法:捏、卷、贴、刻、接、压 制作过程:设计构思——练泥——制作各部分轮廓——修改调整——塑造细部 (三)创新制作,让作品体现美感。

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龙岩学院陈璇一、教材 《美术基础——造型与鉴赏》,陈小珩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教学目的与目标 《美术基础》课程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美术基础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素描、色彩、以及手工艺制作基础知识的训练,掌握初步的素描、色彩和手工艺制作技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 三、教学要求 《美术基础》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素描写生练习,掌握素描写生的基本技能,打下一定的绘画基础,并在写生练习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素描基础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图形设计和色彩构成练习,初步掌握图案的基础技法以及色彩的运用。 《美术基础》分两个板块,第一板块为美术基础知识和中外美术作品鉴赏,其中美术基础知识包括介绍美术的概念、美术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质、美术的功能、美术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等4个单元内容;中外美术作品鉴赏包括中国画、油画、雕塑、壁画、工艺美术、建筑、中国书法、西方现代艺术等8个单元内容。重点介绍美术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结合鉴赏中外美术作品,重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第二板块为素描和色彩,其中素描包括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线与造型、明暗素描的造型要素和简笔画等4个单元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基本造型能力的实践练习为主,结合素描造型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 四、大纲依据 本教学大纲编制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依据于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本科生专业设置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依据于本课程的教材。 3.依据于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本科新生学科知识的特点和能力特点。

关于泥塑教学造型表现的思考

关于泥塑教学造型表现的思考 宜春七中曹春红 自从前段日子,周老师提出打造以泥塑特色的教学为基础的课题研究这一设想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泥塑教学,到底能做出怎样的一片天地?这么些年来多多少少接触并实践了一些泥塑教学的设计,感慨和困惑最多的,便是这一点。前次在区教研课上我提出的关于泥塑教学三境界的提法,多少也是这些年对教学中利用泥塑进行造型表现所带来的不同影响的一个大致的总结。 那么,泥塑教学有哪三境界呢?首先是教学中体现的“泥的乐趣”。从这一点来讲,泥这一可塑性极强的材质运用在教学中对于多是以绘画表现为主的美术常规课就是一种挑战。这样的材质的变化带给了孩子们极强烈的新鲜感,不管有没有玩泥的经历,在课堂上接触泥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种乐趣是孩子对动手能力在材质造型中的直观感受,是泥本身的美丽所在。从教学的角度看,泥的乐趣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层面。可以说,在教学中抛开教师教的因素,学生对泥一样能有极强烈的关注兴趣,也有极大一部分孩子能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完成泥塑造型的实践。在我的教学中,也有这么一段时间是这样仅仅停留在对泥的乐趣的教学上,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轻松,学生放松,教学结果上作品的呈现丰富多彩、参差不齐。这种教学,除了能让孩子迅速感受到泥的材质特性和可以了解学生的已有造型状况之外,可以说在教学的指导和发展延续上是无效的。 学生自主玩泥虽然能解放学生的思维创作空间,开放式的表现自己已有的形体经验,但这种造型表现因为学生的思维、生活经验的限制,最后往往会出现重复塑形或无形可塑的境地。因此,对泥塑教学的把握应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和要求上来实施,这个层面必须强化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我们把第二个境界归纳为“泥塑的乐趣”。这几个字,重点在“塑”字上,指的是泥塑教学中泥塑造型的方法、技法的了解和学习。在教学中,讲授一定的方法和技法,可以丰富孩子的造型手段,使简单的形体复杂化,使简单的形体更具美感。比如在泥塑的创作思路上,我把它简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加法”和“减法”两种。对任何一件泥塑作品,采取“加法”,便可以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形体变为组合器物,再由组合器物细化到添加细节处理,这样一层一层的添加,便可

《用泥造型――漫画人物泥塑》教学设计-2019年精选文档

《用泥造型――漫画人物泥塑》教学设计 本案特色:本课的设计主旨在于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现状及学生学情,充分结合现有农村本土美术资源,从身边熟悉的材料入手,分组合作探究泥材的多样性,再由漫画手法激发创作,总结出一套实际可行、操作性强的适合农村学校开发美术资源的泥塑课程。整个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价轻造型重趣味,最后引导学生关注泥塑艺术的传承和交流。 教材分析: 本课《用泥造型》属于造型表现课程,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当地的泥材,让学生在感受泥材的特性,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爱的泥塑作品,并通过泥塑过程的尝试来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现代泥塑艺术的特点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塑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情分析: 学校地处农村山区,教学设施与教具条件无限,尤其是泥塑陶土和专业泥塑工具缺乏,但学校附近的山区、田地、工地等地方随处可见一些泥土,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探究和实践去利用这些本土资源来完成课业。再者农村学校的学生美术基础比较单薄,审美、动手造型等能力参差不齐,但在八年级的《卡通天地》一课中都学过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创作卡通形象,因此教师应适当降低对学生造型能力的要求,注重让学生感受收集到的泥材的特性,并能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简单塑造一个漫画人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塑型,感受泥的特性。 2、通过观察→想象→发现→创造的过程,掌握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步骤。 3、体验原始泥材的欢乐,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长的历史,激发学生心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各种泥材的特性,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把作品做的生动、形象、风趣。 教学活动准备: 泥材方面:教师带领三组学生去学校附近的田地里、山上、工地里分别挖了田泥、黄土、淤泥,第四组学生用报纸制作纸浆来作为实验性的泥塑材料。 泥塑工具方面:学生课前收集牙签、尺子、小刀等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初步感知,教学导入 1、播放视频《民间艺术之捏面人》,师生共赏。 学生讨论:你在生活中有见过捏面人吗?你觉得风趣吗?2、教师出示乐清传统工艺彩泥塑作品,学生欣赏。 提问:这件作品和刚才的捏面人有何例外?猜猜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教师简介:乐清彩泥塑作为一项历史悠长的民间美术,盛于南宋乾道年间,2009年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作品以手工绘彩、线条简拙、用笔粗放、色彩对比剧烈、美艳顺耳、明朗,富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民俗特色。 3、揭示本节课的课题:用泥造型――漫画人物泥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并以直接的视觉、触觉的感受,让学生对泥塑艺术有初步的认知体验。同时向学生展示乐清的传统工艺,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并激发学习热情。 二、体验材料,展开教学 1、师过渡:泥土,是大家平时最常接触到的事物,能说说你们都见过些什么土吗? 2、小组合作,体验材料

《三维基础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三维基础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1009 课程名称:《三维基础造型》 总学时数:48 学时 实验或上机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基础造型Ⅰ,基础造型Ⅱ 后续课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 本课程是学科专业基础课, 是针对艺术设计(装饰方向)的本科生。 2.教学目的及意义 本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该课程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立体造型的基础训练,通过理论讲解、作品分析、课题实践,让学生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型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型方法及表现方法。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型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3.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学习立体形态造型的构成要素, ·立体形态造型的形式要素, ·在实践中掌握常用的材料要素和加工工艺, ·能够完成立体形态的综合造型。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以及各种综合材料来训练三维造型能力和立体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了解关于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解剖,以便重新组合, 创造出新形态的相关知识。掌握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的能力。因此,它 是立体设计的基础,在整个立体造型设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是:立体形态造型的构成要素和形式要素,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习性,稳定与轻巧等。 教学难点:空间概念的把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同时立体形态造型的综合构成,比如动态形体造型等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地方。 5.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训练 课外教学:调研,课题训练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三维造型基础——立体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高振堂,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7月。 [2]《三维造型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邹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2月。

可爱的泥塑教学案例

《可爱的泥塑》 高陵县高家小学杨雯 学习目标: 1.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尝试用橡皮泥或泥巴制作,或和小木棍结合的方式塑造立体形象。 2.能够在合作中塑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3.体验玩泥的乐趣,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4.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萌生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塑造出成功的作品。 教学难点: 泥塑过程中各部分的插接、组合与形体的稳定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一部分泥塑作品,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可爱的泥塑吗?引出课题。问:你有什么想法? 二、激趣尝试 泥塑就是通过灵巧的双手将泥质材料塑造成为各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你们以前做过泥塑么?请大家拿出一块准备好的泥巴,玩一玩? (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团、搓、捏、压等技能,教师巡视指导、交流) 同学们交流展示。师提升总结,引领示范。 (同学们跟老师做一遍,教师指导技术要领) 过渡:学完了这些技术,你想不想尝试制作一件作品? 三、熟悉技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制作小猪的主要步骤,学生看书边自学、边尝试。(师巡视指导)

展示作品,交流(此环节重点解决1、颜色的搭配,2、抓住特征,3、支架固定) 小结:看来我们的作品要想栩栩如生、不但要注意颜色的合理搭配、更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学要用支架固定。 过渡:同学们还想玩么?接下来就请大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件作品,进行模仿创作。 四、模仿创作 学生模仿创作 学生将作品与第一次比较,进行自评。 师小结:大家这一次的创作有很大的进步,我们的泥塑技术在一次次练习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大家能够自己制作出一件自己创作的作品,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个创意大比拼吧?比一比哪组的泥塑最形象、最有趣。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创作的作品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动脑、多动手,让泥塑技术在我们手中得到传承,相信只要你坚持,你就会是下一个民间艺术家。

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课程名称:造型设计基础 学分:2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16 实践学时:16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构成基础、机械制图、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产品效果图技法与分析、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通过学习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任 务与原则,将产品形态设计、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产品色彩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工业产品 造型设计有关的人机工程学知识、产品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和主要程序等知识融会贯通,掌 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探求人——机——环境相互协调的设计思想,学会 一般工业产品造型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任务。培养学生 使用不同创意与表现方法完成造型设计的能力,通过具体制作实施完成造型设计的制作。激 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讨论,有意识、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本课程教学目的为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了解工业产品 造型设计的实际运作过程,了解造型设计的方法和流程,理解技术与艺术、设计与文化的相 互关系,激发学生对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的设计意识,提高视觉审美能 力,使学生具备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础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发展历史、任务和原则。 2、明确工业产品形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4、明确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和程序。 5、掌握正确的设计审美,善于观察,掌握一定的造型设计能力。 (二)能力目标 学生全面了解技术与艺术、设计与审美文化的相互关系,拓宽学生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实践操作与本理论专业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观 察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造型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概述 2课时 教学要求:

泥塑欣赏教案

泥塑欣赏 一、教学目标 ?通过泥塑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泥塑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通过泥塑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 ?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学生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泥塑艺术,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泥塑作品造型及其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泥塑的创作形式、制作技艺和表现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泥塑电子图片(课件) 2、上级学生的泥塑作品。 四、教学过程 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泥塑作品悠久的历史、造型、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1、什么是泥塑?

泥塑: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2、泥塑的流派: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调的宫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 此外,陕西凤翔、河北白沟河、苏州虎丘等地亦为著名的民间泥塑重要产区。 (1)无锡彩塑 无锡彩塑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经艺人世代艺术实践,创造出享誉世界的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品类丰富,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粗货又称耍货,主要以吉祥祈福为题材,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其造型夸张,线条简拙,整体丰硕稚胖,彩绘用笔粗放,色彩对比强烈。主要供儿童玩耍。细货是以手捏为主塑造艺术形象。 (2)天津“泥人张”彩塑

泥塑教学设计

泥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泥塑课的设置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土陶泥等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欣赏古、今泥塑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情趣、关注民族的文化遗产,感受泥材的土趣味的独特艺术美感,并从中学习泥塑知识。在泥塑创作中,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分析 1、学生喜欢动手制作这一形式,尤其是农村的孩子,玩泥巴的游戏伴随他们长大,对泥巴情有独钟,用泥制作作品更会让他们感到愉快,身心得到了解放。 2、学生对泥塑的理解还很肤浅,通过欣赏更多的作品来丰富涵养,累积创作所需的文化底蕴。 3、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优秀作品,在同学面前得到展示,会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 1.结合对泥塑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努力以创作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2.重点学习与泥塑创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感受泥塑创作的特点和乐趣。 3.运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或多种泥塑创作方式表现自己的创作。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基本技法。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作品。 教学难点 了解泥塑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泥塑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教学准备 泥塑创作的工具,用水簸法加工得到的泥,示范作品及图片。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泥塑发展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初步了解我国泥塑的发展史,涵养传统文化精神。 2、理解“古为今用”的道理,理解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再开拓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鼓励学生巧妙构思,创作出富有情趣的作品。 3、表现三维空间的泥塑制作技法有很多种,以泥条造型来表现三维空间的讲解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出更多的技法。 4、由于学生在小时侯有玩泥巴和在学工时亲身体验泥巴特性的经验,所以本课的学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予适当的讲解和指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在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泥塑是最独具魅力的,不仅是因为水、土等因素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更主要的是这两种朴素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极为宽广且变化莫测的想象空间。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片独具魅力的艺术空间。 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欣赏。 教师提问:欣赏作品后请同学们想一想,泥塑与陶艺有什么不同吗? 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各有何特点吗? 回答略。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重现自己以前玩泥的情景,产生创作愿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教师引导,探讨解疑 1、欣赏从古至今的泥塑作品,品味泥塑的艺术美感。 [设计意图] 感受泥塑的艺术美,理解其独特趣味,通过学生收集的资料与课件的资料相

《造型基础2(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2(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151013 学时/学分:1周/2学分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建筑学专业2017年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本门课程适用于建筑学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造型基础2(课程设计)》是在《造型基础2》色彩静物写生训练的基础上,针对大一建筑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创新实践课程,是课堂教学的深入和巩固。通过本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色彩修养和运用色彩造型的风景画技能,掌握风景写生和人文建筑装饰的规律和形式美规律。提高审美水平,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风景画写生、创作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造型基础1》、《造型基础2》 2、后续课程:《表现技法》、《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加强色彩技法实践,在实景写生中训练取景、构图、空间意识,掌握色彩理论、色彩感性知识及一定的综合造型能力;使学生掌握色彩的观察方法、色调的运用、建筑风景色彩画的表现技法。加强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独立开展的有关建筑设计技术工作奠定美术基础。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课程设计内容 (一)风景画发展简史及其艺术特点。 (1)风景画的发展简史及其艺术特点。 (2)风景画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分析。 (二)风景画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法 (1)风景画的工具材料。 (2)风景画的基本技法与特殊技法。 (三)风景写生 (1)风景写生的要点:室外光色变化规律、取景与构图;空间与色调、形式与情调意境的表达。 (2)风景写生的作画方法与步骤。 (3)风景画的各种表现技法示范。

(4)风景画中外大师名作赏析。 (5)风景画中外佳作临摹练习。 (6)空间层次和色彩关系小画稿练习。 (7)自然环境景物写生练习。 (8)不同题材、不同色调、不同表现手法的练习。 (9)风景写生的整理。 (四)风景画创作 (1)中外风景画典型范例、技法形式与思维方式解析。 (2)风景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3)风景画创作的基本方法:题材与形式的选择(构思与构图);运用抽象思维推敲形式美感;重视艺术形式和主观情感的表达,突出风格特征和精神文化内涵。 (4)风景画创作实践。 2、课程设计安排 (一)基本理论知识(4学时) (二)风景写生作品临摹(8学时) (三)风景写生训练(16学时) (四)风景画创作训练(8学时) 四、指导方式 1、在教学中有机渗透艺术形式法则、结合东西方优秀风景素描、速写和色彩风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指导、讲评等形式。教师应根据作业进度和学生水平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示范。 2、根据写生地域特点,在写生内容上适当选择具有地域风情和民族化特色的风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3、举办习作交流展览,展示本课程优秀的学生习作,集中教师和学生,就本课程的教学进行研讨。 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作业质量占总成的70%,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 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无

泥塑学期教学计划

泥塑教学计划 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小巧玲珑可爱,适于学生学习操作。 依据我校教学工作计划及上级要求,本学年,为更好的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丰富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经美术组全体教师研究商讨,拟设泥塑兴趣小组。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在初中阶段开展泥塑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为更好地传承。经过老师们的认真研究,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和要求: 1、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4、能使同学们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二、活动保障 a:场地保障:泥塑活动室与版画活动室合用一间教室,需置一定数量且适合活动用的桌椅或工作台。 b:原材料保障:初期以本地泥为主。活动成熟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根据活动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陶泥,以便于作品的保存。 c:工具保障:1、制作板30张,具有一定厚度,表面平滑且利于清理的平板即可;2、泥塑刻刮用具16套;3、上色用笔刷或毛笔、广告色、清漆(或亮漆)及打磨砂纸各若干。 4、围裙、套袖由学生自备。 三、活动时间 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四、教学进度表 泥塑教学计划 1 美丽的花 2 苹果 3 草莓 4 梳子 5 茶杯 6 冰箱 7 松鼠 8 兔子 9 可乐 10 刷子 11 圣诞树 12 玉米 13 拖鞋 14 毛笔 15 房子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2010年修订 课程名称:商业插画 教学对象:适用建筑装饰专业专业,学制三年 学时:总学时60,(实践学时50、理论学时10)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必修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造型基础》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后续许多课程的基础平台课程。是让学生用最简单的工具将物体或空间以图形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表述,其目的是通过课程内容的基础训练,学会用图形的语言对物体和空间进行分析和表述;培养学生对造型结构、空间结构、尺度比例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提升学生所必须具有的视觉审美、技术图解和表述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认识设计素描(2学时) 1.教学目的 本章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素描,什么是设计素描。了解设计素描的发展和分类,理解设计素描与设计的关系。了解设计素描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兴趣,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拓展艺术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什么是素描,什么是设计素描,设计素描与设计 (2)教学难点 设计素描与设计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图片欣赏法 4.教学内容: (1)设计素描与素描 (2)设计素描与设计 (3)设计素描的发展与教学内容 了解:素描的分类 理解:设计素描的发展,设计素描的基本内容 掌握:素描的概念,如何培养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能力,如何培养设计表达能力 第二章结构素描(22学时) 1.教学目的

结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其围绕着对自然物象的研究与表现,并以此培养学生造型的基本技能。结构素描注重对事物构造原理的把握,是造型艺术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学习后续内容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基本素质。其学习任务是研究几何石膏和静物的基本构造,包含物向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物体的造型特征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结构素描能够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锻炼对形体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构图,透视,比例,空间,形体结构分析与表现 (2)教学难点 透视,比例,空间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图片欣赏法、实践法、交流讨论法、作业点评法 4.教学内容: (一)观察与构图 (二)透视、比例与空间 (三)形体结构分析与表现 了解:什么事结构素描 理解:透视术语(视点、画面、物体、基面、基线、视平线、视中线) 掌握:观察的方法,构图法则,结构素描基本画法,空间关系,透视与比例 第三章明暗素描(20学时) 1.教学目的 明暗素描是素描表现技法之一,是造型表现的重要基本技能。明暗素描重在通过明暗关系表现物体的结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物体结构的理解和进一步解决如何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体积、空间及相互关系,多个物体组合及空间虚实关系,质感表现等问题。培养学生扎实的绘画表现能力,为未来的专业发展打基础做准备。另外,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可以活跃思维,培养敏锐的视觉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适应现代设计的审美眼光。对同一物象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表现也是本章节意义所在。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单一光源表现方法,局部写真,物体外部肌理描写 (2)教学难点 局部写真,物体外部肌理描写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图片欣赏法、实践法、交流讨论法、作业点评法

泥塑造型知识

泥塑造型知识 泥塑艺术在当地流传也很广泛,成为民间传统工艺品的一种。泥塑的做法是:在粘土(胶泥)里掺人少许棉花纤维或纸浆纤维,加水捣和均匀后,捏塑成各种人物和动植物毛坯,经过阴干、修理,先上粉底再施彩绘。 当地民间泥塑艺术大体有三种类型: 一是神像。各地建造庙宇时,要请泥塑艺人雕塑神像,这些艺人按神话传说的形象和传统风格,细塑精雕,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神像,有的眉清目秀、肃穆庄严;有的凶恶威猛、锯齿獠牙,给人以震慑畏惧的感觉。俗语说的“神由人造”,原因概出于此。泥塑艺人塑造神像被视为“神圣”之举,不但受到礼遇,而且报酬优厚。这类艺人往往兼画庙宇壁画,所以人们称他们为“画匠”。 二是摆设:一些喜爱泥塑艺术,并有这方面智慧和技艺的人,就地取材,自己动手,捏塑出各种泥塑艺术品,摆在自家的桌子上、柜盖上,作为古董玩物,观赏展玩,有时也赠亲友。其中不乏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泥塑精品。当地民间有个习惯,就是把喝酒、服药后所剩的玻璃、陶瓷瓶子,洗净擦亮在柜盖、桌子上摆成一行,以备日常盛物用,有些泥塑工艺品也就和这些瓶子摆在一起,装点居室。 三是玩具:最常见的是有些泥塑艺人,用泥塑工艺塑造出精巧美观的儿童玩具,赶集、上会、转乡兜售赚钱,以此谋生。这类玩具颇具地域特色,既有马、牛、羊、猪、狗、鸡、猴、兔等动物,又有各类人物,有的还装上“咪咪”能吹响,有的安上机关能转动、跳跃。泥塑艺人的玩具担子,无论走到那里,都能吸引成群的孩子们围观购买。现在孩子们的玩具多被塑料制品所代替,泥塑的已很少见。 除以上所述,当地孩子们玩耍总离不开黄土,不是刨土窝,就是玩泥巴,他们自幼就学着用黄泥捏塑动物、人物、房子、用具等来玩耍。特别是下过雨后,孩子们最爱玩的是把泥巴揉成团,捏成碗状,扣着向地面一摔,发出“咆”的声音,叫“咆咆响”。过去,孩子们还用粘土泥制作一种叫“哇喔子”的乐器,就是用土块削成一个鸡蛋形的楦子,楦子上贴上一层粘土泥壳,半干后切开取出植子,再把两半块泥壳粘糊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鸡蛋形的无缝空壳,阴凉处晾干,然后钻上四五个音孔,涂上油漆,可以吹奏出各种曲调。这就是《诗经·大雅·板》上说的“如埙如篪”的“埙”。古时埙和篪配合能吹奏出和谐的音乐。所以后人多用“埙篪”一词赞美兄弟和睦。 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小巧玲珑可爱,适于儿童学习操作,下面就来谈谈我多年来在泥塑教学中了解到的一些技法与常识。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感型方法: 1.手捏法。这是泥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 2.泥条法。即用手将泥搓成长条,再把泥条围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在制作时不要多压,而要昼保留各种形态的泥条。 3.泥板法。利用厚薄不同的泥板垒接或切割出自己想象的形象,并通过各种泥塑技法做出

泥塑课程计划

泥塑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在与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素质与审美能力素质。专家也多次指出:陶艺使我们弥足的隗宝,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并且以物载道,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陶艺教育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生动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创作陶艺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将自己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这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展示,是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同时,陶艺在胶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我校将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本地区历史的进一步了解与发现。 手工泥塑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制作中感受泥塑的快乐。使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努力。一:教学目标任: 1、通过手工泥塑课程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注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手工泥塑课程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训练方面: 1、学会一些泥塑中的最简单的符号说明。 2、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合作竞争的分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泥塑技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泥塑教学课程计划 课程目标: 我校的泥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时间、创新等综合能力,并与当地泥塑历史文化相结合。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是学生掌握泥塑的相关知识 2、了解认识泥塑 3、了解泥塑的一般制作过程 4、掌握运用多种泥塑手法综合制作的能力 5、在泥塑变形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6、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对泥塑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7、坚持学生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 1、研究背景:收集有关泥塑的历史背景,艺术发展的资料,以及胶南本地区泥塑发展的历史,同时了解石刻、圆雕、浮雕等艺术门类 2、课程资源:以学校泥塑兴趣教室为基地,结合自身资源、网络资源,同时聘请专业教师授课

角色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角色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系(中心教研室适用专业: 大纲制(修订负责人: 教学主任审核: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20年月 《角色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暂不填写 课程名称:角色造型设计 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36学时,2学分 实验或上机学时:20学时 先修及后续课程要求:先修基础造型课程《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基础》 后续课程《场景设计》、《动画实训》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讲述动画造型设计基础理论,本门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造型训练课程同时也是对学员的艺术审美及动漫兴趣的一种培养,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更是一门巩固提高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笔线稿和色彩着色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夸张与变形,形象的联想造型,形象的符号化,幽默感,写实的感染力,以及造型中的技巧总结。

在动画片中人物造型是我们在创造过程中首先要遇到的一个环节,确立一部影片的风格最先遇到的就是人物造型问题,动画片当中的人物造型如同在故事片当中的演员,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演员来演我们选择的这个故事,或者说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人物造型在我们剧中表达故事情节。像这样选演员的方式,实际上是我们在动画创作当中进行人物造型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物造型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是胖的还是瘦的?是年轻人还是老人,他在剧中的位置又是什么样的?是主角还是配角等等。我们创作的时候都要把它当作考虑的因素之一。 我们在造型设计当中,由于创作人员的修养和他自身素质的原因以及他对故事情节把握的情况等,他画的人物造型往往很明显的带有一些个人色彩。当和剧组其他人员特别是听取导演对影片的阐诉以后,才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在人物造型的设计当中我们通常分为两个步骤:第一,由造型设计者进行自我创作,也就是说在我们拿到造型任务的时候先自己研究剧本,把握剧中的关键人物,寻找出剧中造型的一些因素,特别是故事的发展以及人物的命运,应该说人物造型的创作者必须要熟悉剧本。也就是在熟悉剧本以后创作者要先勾画出草图,交由剧组的其它人员进行研讨,特别是交由导演进行审核,导演把自己对造型的一些看法表示完以后,由造型设计者进行二度创作或者说是二度加工,二度创作和加工的时修,主要是扬长避短,把自己对剧中人物理解不足地方加以修正。比如说在《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老鼠的可爱,猫的愚蠢,也就是说这两个人物在造型的设计中就已经把他们的人物性格非常鲜明地区分出。所以,动画片当中的一些人物造型设计是动画前期创作当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对动漫角色设计有个客观的认识,全面了解它与动漫行业之间的关 系。角色设计是动漫、游戏领域中处于灵魂级别的内容,作品是否受欢迎往往取决于角色是否有魅力是否吸引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角色设计在动漫作品中的重要性,学会分析怎样的角色能够受欢迎,能设计有个性特征的动漫角色,

可爱的泥塑造型说课稿

可爱的泥塑造型 时间:2014.11.29 授课老师:课程类型:展示评讲课 一、教材分析 泥塑,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汉族民间艺术。本单元的泥塑造型课在延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超轻纸粘土作为原材料,制作更为方便,而且更为环保健康。本单元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泥塑造型资料收集),新课知识点讲解,分组确定泥塑主题。第二阶段为分工制作阶段,根据分组确定的主题进行制作。第三阶段为总结汇报展示阶段,完善各自作品后制作PPT及实物进行展示评讲,今天将针对第三阶段的内容来开展本次课题。本次泥塑造型课题着重培养孩子的设计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本学期课程学习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 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知识。并学会用泥塑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 并通过分组协作与展示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鉴赏能力。 2、教学重点:了解泥塑特点及类型,通过展示与表达来体现泥彩的美观与实用价值 3、教学难点:表达意图的准确性和独创性,泥塑手法的多样性。 4、教学方法:欣赏、探究、展示、讲解 二、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以PPT形式放映学生前两阶段制作的制作花絮,引出本节课主题---《可爱的泥塑造型》评讲课。 (二)课堂开展: 1、围绕前两节课制作,回顾总结泥塑造型的类型; 1)、场景型:有一定主题场景的一种泥塑形式,如欢乐农场、卡通总动员等; 2)、装饰型:以平面形式或者装饰工具为主的一种泥塑类型,如相框装饰图等; 3)、实用型:制作成具有一定实际用途或娱乐性的泥塑类型,如手机壳、挂饰、手机绳等。 2、作品展示形式介绍及评选规则: 根据该班实际情况分别由8大组组员代表上台展示该组制作成果,由小组代表及在坐老师共同投票评选出1.2.3名。规则如下: 1)、由8大组组员展示完毕,在2分钟内讨论出结果,由组员代表及老师进行投票(科代

人物泥塑教案模板

《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 高桥小学张淑云 一、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现力。 2、难点: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动态。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学生)泥塑基本工具一套,水桶每小组一只,工作服或围裙袖套。

2、(教师)泥塑基本工具一套,作品展示台,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1.设问式趣味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他主题的糖塑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猜猜是什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出吹糖人。 2.赏析民间传统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 (1)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察,体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征。 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动作,并进行观察,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态特征,探讨归纳出:五官特征为鼓出的腮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征,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方法。 多媒体先出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作品,对比学生的动作模仿表演,对比观察动态特征结果,进一步赏析、观察半蹲吹糖人的动态造型特征:整体如一充满气的圆球;重点观察艺术家对五官、身体、四肢的细部写实刻画。让学生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继续出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学习艺术家对直立人物不同姿态的泥塑方法。对比感受直立人物的不同姿态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