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方法---决策表法

合集下载

黑盒测试方法有哪些

黑盒测试方法有哪些

黑盒测试方法有哪些
黑盒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等价类划分:将输入和输出数据划分为多个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少量代表性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2. 边界值分析:在等价类划分的基础上,选择输入和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

3. 错误推测:根据经验和常识,推测可能存在的错误点,并进行相应的测试。

4. 因果图法:根据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绘制因果图,并根据图中的路径选择测试用例。

5. 正交测试法:根据系统的功能和特性,将不同的因素进行正交组合,并选择测试用例。

6. 决策表测试:根据系统的不同条件和结果,绘制决策表,并根据表格中的条件组合选择测试用例。

这些黑盒测试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测试,发现潜在的错误和问题。

决策表

决策表

0
0

1
0


0
P
P
P
练习
根据输入3条边(a,b,c)边长的值来判 断是否构成一个构成一个三角形,如果 是三角形,继续判断是一般三角形、等 腰三角形还是等边三角形。假定a、b、c 只能输入大于零的数,不考虑a、b、c为 负数和取零的情况。
试构造其决策表
NextDate函数的决策表测试用例设计
根据所执行的操作,可列出NextDate函数的动 作桩:
a1: 不可能; a2: day加1; a3: day复位; a4: month加1; a5: month复位; a6: year加1
考虑到决策表的规模,条件使用month、day、 year变量的等价类,在以下等价类集合上建立决策 表: 对于month变量的取值:
解法如下:
确定规则的个数。对于本题有2个条件(销售、库存),每 个条件可以有两个取值,故有22=4种规则。
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填入条件项。
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决策表
规则
选项
1
2
3
4
条件:
C1:销售好?
T
T
F
F
C2:库存低?
T
F
T
F
动作:
a1:增加生产

a2:继续生产


a3:停止生产
适用于使用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的条件
规格说明以决策表形式给出,或较容易转换为决 策表。
条件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应影响执行的操作。 规则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应影响执行的操作。
当某一规则的条件已经满足,并确定要执行的操 作后,不必检验别的规则。

第2章黑盒测试决策表

第2章黑盒测试决策表

年 2001 2001 2001 2001 2001 2001 2001 2001 2004 2001 2004 2001 2001
预期输出 2001年4月16日 2001年5月1日
不可能 2001年1月16日 2001年2月1日 2001年12月16日 2002年1月1日 2001年2月16日 2004年2月29日 2001年3月1日 2004年3月1日
2019/11/29
28
5.决策表法
涉及的操作:
a1:不可能 a2:day加1 a3:day复位 a4:month加1 a5:month复位 a6:year加1
2019/11/29
29
第一次尝试
M1={月份:每月有30天} M2={月份:每月有31天} M3={月份:此月是2月} D1={日期:1≤日期≤28} D2={日期:日期=29} D3={日期:日期=30} D4={日期:日期=31} Y1={年:年是闰年} Y2={年:年是平年}
1 2 3 4 5 6 78
功率大于50马力吗? Y Y Y Y N N N N
条 维修记录不全吗? 件 运行超过10年吗?
Y Y N N Y Y NN Y N Y N Y N YN
动 进行优先处理 作 作其他处理






1,2合并,5,7合并,6,8合并
2019/11/29
20
例:维修机器问题(续)
(3)动作桩
A1:非三角形; A2:不等边三角形; A3:等腰三角形; A4:等边三角形; A5:不可能;
2019/11/29
24
5.决策表法
该条件可以扩展成: a+b>c

黑盒测试常见方法

黑盒测试常见方法

黑盒测试常见方法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旨在检查软件系统的功能,而不考虑其内部结构或代码实现细节。

黑盒测试通过输入测试数据并检查系统输出来评估软件系统的正确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

1.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旨在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并覆盖系统的各种情况。

在等价类划分中,系统的输入被划分为多个等价类,每个等价类代表一组具有相同功能和行为的输入数据。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每个等价类至少一次,以确保系统能够正确处理各种情况。

2.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旨在测试系统对边界条件的处理能力。

在边界值分析中,测试用例被设计为测试系统在边界值上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系统在边界值处容易出现错误,因此边界值分析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加以修复。

3. 因果图方法因果图方法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过绘制因果图来表示系统中各种因果关系,并从中推导出测试用例。

在因果图方法中,系统被分解为多个因果元素,并通过控制因果元素之间的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

因果图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功能和逻辑,从而设计出有效的测试用例。

4. 决策表测试决策表测试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过分析系统的各种决策条件和可能的结果来设计测试用例。

在决策表测试中,系统的所有可能的决策条件和结果被列成一张决策表,测试用例则根据不同的决策条件组合而成。

决策表测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全面地覆盖系统的各种决策情况,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结语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黑盒测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发现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并提高系统的质量。

通过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方法和决策表测试等常见黑盒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可以设计出全面有效的测试用例,保证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黑盒测试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让您在测试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决策表法

决策表法

重复A,B就可以得到精简的决策表. 重复A,B就可以得到精简的决策表. A,B就可以得到精简的决策表
决策表的简化
简化是以合并相似规则为目标; 简化是以合并相似规则为目标; 若表中有两条以上规则具有相同的动作, 若表中有两条以上规则具有相同的动作, 并且在条件项之间存在极为相似的关系, 并且在条件项之间存在极为相似的关系, 便可以合并。 便可以合并。
1 2 3 4 5
三角形问题的扩展决策表
a,b,c是否可以构成 a,b,c是否可以构成 三角形
7 8 9 10 11
6
N √
Y N N √
Y Y N √
Y Y Y Y Y Y
Y Y Y Y Y N
Y Y Y Y N Y
Y Y Y Y N N
Y Y Y N Y Y
Y Y Y N Y N
Y Y Y N N Y
Y Y Y N N N √
√ √ √ √ √


根据决策表测试用例
编号
DT1 DT2 DT3 DT4 DT5 DT6 DT7 DT8 DT9 DT10 DT11
[a,b,c]
412 142 124 555 ??? ??? 223 ??? 232 322 345
期望输出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可能 不可能 等腰三角形 不可能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作业
某厂对一部分职工重新分配工作,分配原则是: 年龄不满20岁,文化程度是小学者脱产学习, 文化程度是中学者当电工; 年龄满20岁但不足50岁,文化程度是小学或 中学者,男性当钳工,女性当车工;文化程 度是大学者技术员; 年龄满50及50以上,文化程度是小学或中学 者当材料员,文化程度是大学者当技术员。

黑盒测试常用的三种方法是什么

黑盒测试常用的三种方法是什么

黑盒测试常用的三种方法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主要是基于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和规格描述,通过输入某些数据,检查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来验证软件系统的正确性。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只需关注功能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黑盒测试中常用的三种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黑盒测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等价类划分法中,将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确保每个等价类中的输入具有相同的功能和行为。

然后选择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进行测试,以覆盖不同输入数据的情况。

通过等价类划分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黑盒测试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边界值分析法中,对每个等价类的边界数值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系统在边界情况下的正确性。

通过边界值分析法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错误,如边界值处理不正确、越界错误等。

测试人员需要特别关注输入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临界值,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决策表测试法决策表测试法是黑盒测试中的一种高级方法,适用于复杂的业务逻辑和规则验证。

在决策表测试法中,将软件系统的所有可能情况列成决策表,确保覆盖所有可能的输入组合。

通过设计决策表测试用例,可以全面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逻辑是否符合规格描述。

决策表测试法通常结合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进行测试,以提高测试覆盖率和效率。

通过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和决策表测试法,黑盒测试可以更全面地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正确性和逻辑处理能力。

测试人员在进行黑盒测试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并结合软件系统的特点进行测试设计和执行,以提高测试质量和效率。

黑盒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通过有效的测试方法和技术,才能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决策表

决策表

分析
这里隐含的条件是什么? 机 Nhomakorabea功率大小
维修记录 运行时间
——条件桩
对应的可能动作是什么?
优先维修
正常维修
——动作桩
列出条件项
每个条件的值分别取“是(1)”和“否(0)” 组合条件项的值
填上动作项
根据组合条件项的值,填写对应的动作项 形成初步判定表
解法如下:
确定规则的个数。对于本题有2个条件(销售、库存),每 个条件可以有两个取值,故有22=4种规则。
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填入条件项。
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决策表
规则
选项
1
2
3
4
条件:
C1:销售好?
T
T
F
F
C2:库存低?
T
F
T
F
动作:
a1:增加生产

a2:继续生产


a3:停止生产
对于year变量的取值: Y1:{year:year是闰年}; Y2: {year:year不是闰年}
3、决策表的适用范围
决策表测试法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应 用程序:
if-then-else逻辑突出; 输入变量之间存在逻辑关系; 涉及输入变量子集的计算; 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且在条件项之间存在极为相似的关系,便可 以合并 合并后的条件项用符号“-”表示,说明执行 的动作与该条件的取值无关,称为无关条件
YY
Y
YY
Y
NN
N
YN

YN

NN
N
PP
P
PP
P

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

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

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该方法主要关注于测试软件的功能而不涉及其内部结构或代码。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工作原理,而是通过输入特定的测试用例来检验软件是否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

以下是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
1. 等价类测试:根据输入数据的特征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等价类,然后选择代表每个等价类的数据进行测试。

2. 边界值测试:测试输入数据的边界值,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和临界值,以检测软件是否能够正确处理这些边界值情况。

3. 错误猜测测试:测试人员假设可能出现的错误情况,然后输入测试用例来检查软件是否能够正确处理这些错误情况。

4. 决策表测试:根据软件的逻辑流程和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以检测软件是否按照预期的逻辑进行操作。

5. 回归测试:在软件发生更改后,重新运行之前的测试用例来检查是否引入了新的错误或导致了原有的错误。

以上是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问题决策表
测试用例
决策表应用
• 决策表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将复杂的问题 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 避免遗漏。
• 利用决策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 • 运用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可以将条件理解为
输入,将动作理解为输出
NextDate函数的决策表测试用例设计
• M1:{month:month有30天} • M2:{month:month有31天,12月除外} • M3:{month:month是12月} • M4:{month:month是2月} • D1:{day:1≤day≤27} • D2:{day:day=28} • D3:{day:day=29} • D4:{day:day=30} • D5:{day:day=31} • Y1:{year:year是闰年} • Y2:{year:year不是闰年}
D5: {day=31}
• year变量的有效等价类:
Y1: {year是闰年}
Y2: {year不是闰年}
• 程序中可能采取的操作有以下六种:
a1: 不可能
a2: day+1
a3:
day=1
a4: month+1
a5: month=1
a6: year+1
简化NextDate函数决策表
• 规则1、2、3都涉及有30天的月份day类D1 、D2和D3,并且它们的动作项都是day加1 ,因此可以将规则1、2、3合并。
软件测试
第3章 黑盒测试方法
——决策表法
目录
1
决策表法思想
2
决策表的生成
3 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
4
决策表的简化
5
决策表应用
1 决策表法思想
• 决策表的概念: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 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情况的工具。
决策表实例
• 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作的实 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 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 操作。决策表很适合于处理这类问题。
请建立该需求的决策表,并绘制出化简(合并规 则)后的决策表。
• 2.某厂对一部分职工重新分配工作,分配原则是 :
(1)年龄不满20岁,文化程度是小学者 脱产学习,文化程度是中学者当电工;
(2)年龄满20岁但不足50岁,文化程度 是小学或中学者,男性当钳工,女性当车工;文 化程度是大学者技术员;
的操作后,不必检验别的规则;
• 如果某一规则的条件要执行多个操作任务, 这些操作的执行顺序无关紧要。
习题
1、某软件的一个模块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描述: “……对于功率大于50马力的机器或者维修记录
不全的或已经运行10年以上的机器应予以优先的维修处理 ……”。
这里假定“维修记录不全”和“优先维修处理”有严格 的定义。
条件桩 条件项 动作桩 动作项
将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 特定取值及相应要执行 的动作称为一条规则。 在决策表中贯穿条件项 规 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 则 条规则。
条件桩 决策表示例
条件项
动作桩
动作项
决策表的生成
• 若c1、c2、c3都为真,则采取动作a1和a2; • 若c1、c2都为真,c3为假,则采取动作a1和
案例分析
• month变量的有效等价类:
M1: {month=4,6,9,11}
M2: {month=1,3,5,7,8,10}
M3: {month=12}
M4: {month=2}
• day变量的有效等价类:
D1: {1≤day≤27}
D2: {day=28}
D3: {day=29}
D4: {day=30}
√√

将“阅读指南”决策表简化
热热身吧
• 三角形问题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要求: a) 能判断其是否为三角形,非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b) 画出决策表,并简化。
三角形问题决策表
1. 1.确定规则个数。(有4个条件,每个条件两 个取值,故有24=16种规则)
1. 2.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2. 3.填入输入项 3. 4.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决策表 4. 5.化简。(合并相似规则)
• 类似地,有31天的月份day类D1、D2、D3和 D4也可合并,2月的D4和函数决策表
测试用例表
决策表测试的适用范围
• if-else逻辑突出;
–恒等: IF A THEN B –非: IF (NOT A) THEN B –或: IF (A OR B) THEN C –与:IF (A AND B) THEN C
a3; • 在c1为真c2为假条件下规则中的c3条目叫做
“不关心(条件无关或条件不适用)”条目 。 • 将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相应要执 行的动作称为一条规则,在决策表中贯穿条 件项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条规则。
决策表的生成----构造决策表的5个
步骤:
(1) 确定规则的个数。 有n个条件的决策表有2n个规则(每个条件取真、假值)。 (2) 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3) 填入条件项。 (4) 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决策表。 (5) 简化决策表,合并相似规则。 若表中有两条以上规则具有相同的动作,并且在条件项之
• 输入变量之间存在逻辑关系; • 涉及输入变量子集的计算; • 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适用于使用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
• 规格说明以决策表形式给出,或较容易转换 为决策表;
• 条件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应影响执行的操作; • 规则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应影响执行的操作; • 当某一规则的条件已经满足,并确定要执行
决策表的优点:
• 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 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因此,利 用决策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
• 最为严格,最具逻辑性的测试方法。
决策表的组成
• 决策表通常由以下4部分组成: 条件桩—列出问题的所有条件 条件项—针对条件桩给出的条件列出所有可能的取值 动作桩—列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 动作项—指出在条件项的各组取值情况下应采取的动作
间存在极为相似的关系,便可以合并。 合并后的条件项用符号“-”表示,说明执行的动作与该条
件的取值无关,称为无关条件。
决策表的简化
• 简化是以合并相似规则为目标;
• 若表中有两条以上规则具有相同的动作, 并且在条件项之间存在极为相似的关系, 便可以合并。
YY
Y
NN
N
YN

√√

YY
Y
-N

NN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