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围术期抗栓管理进展

合集下载

心房颤动病人行左心耳封堵术的观察及护理

心房颤动病人行左心耳封堵术的观察及护理

心房颤动病人行左心耳封堵术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心房颤动病人行左心耳封堵术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8 月—2022 年 9 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左心耳封堵术的 48例心房颤动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和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严防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宣教。

结果:48 例心房颤动患者均手术顺利,恢复良好出院。

结论:在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过程中给予严密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护理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栓栓塞发生风险。

血栓栓塞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90% 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来自左心耳[1]。

由于来自左心耳,栓子的形态较复杂、直径较大,所诱发的脑卒中,较继发于动脉粥状硬化性脑血管病所诱发的脑卒中,具有梗死面积更大、致残率更高、死亡率更高、愈后更差等特点[2]。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系指使用特制的封堵器闭塞左心耳,从而达到预防房颤血栓的目的[3],为采用射频消融等手术效果欠佳及不能用抗凝剂的患者到来了希望。

我院心内科于2021年起逐步开展这项介入治疗手术。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在我院行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患者 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56~ 86岁。

病人均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于手术治疗前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UCG)将左心房血栓存在的可能性排除。

48例患者均成功封堵出院。

1.护理2.1 术前护理2.1 .1健康宣教一般患者均缺乏对左心耳封堵术这项新介入技术的了解,同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家属不能陪伴,所以患者对手术都伴有一种恐惧心理,如焦虑、烦躁等不安定情绪,因此,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需要将左心耳封堵术的优点、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为患者进行详细解释,消除患者的疑虑,以最好的状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

2.1.2 术前准备①积极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验、检查项目,尤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或左房增强 CT扫描是为了排除左心耳血栓必须要做的检查。

左心耳封堵术及护理1

左心耳封堵术及护理1

前言
左心耳封堵术
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
前言
左心耳封堵术
术前准备: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
精确定量左心耳的深 度、开口,排除左心 耳内血栓形成。
前言
左心耳封堵术
手术过程:
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
前言
左心耳封堵术
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
前言
左心耳封堵术
手术过程:
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
前言
左心耳封堵术
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
前言
左心耳封堵术
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
出院指导 结果良好平稳的患者可于术后1-2d出院,出院前应进行心电图和TTE检查。 术后6-12周、6个月及1年完成门诊随访,包括相应的生化及影像学检查。
前言
左心耳封堵术
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
出院指导 术后服用华法林至少45d,维持INR值2-3。 术后45d经TEE评估封堵成功时,停用华法林,改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 司匹林+氯吡格雷)至6个月后停用氯吡格雷,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 如果术后45d随访时,封堵不成功,则继续服用华法林。
前言
左心耳封堵术
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
■ 适应症 LAAC适用于CHA2DS2-VASc评分≥2分的非瓣膜性AF患者,同时具有以下 情况之一:①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②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 仍发生卒中或栓塞;③HAS-BLED评分≥3分;④需要合并应用抗血小板 药物治疗;⑤不愿意长期抗凝治疗。
前言
谢谢!
前言
左心耳封堵术
围手术期护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总结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卒中是房颤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 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5倍。

左心耳封堵术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左心耳封堵术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研究还表明,多种危险因素可能与DRT的形成有关,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左房或左心耳自发性回声增强(SEC)、封堵器植入过深或残余分流及封堵器类型等。此外,左心耳封堵术后的抗栓策略也与DRT密切相关。目前的抗栓策略仍是基于 “PROTECT AF”和“PREVAIL”研究(即阿司匹林+华法林45天,TEE排除DRT后DAPT直至6个月,然后维持阿司匹林长期治疗),ASAP研究虽初步显示了DAPT在抗凝不耐受患者中的有效性,但尚需ASAP-TOO等仍在进行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同时,真实世界中的情况远比RCT复杂,实际的临床用药方案千差万别。备受争议的法国多中心研究中,所有487位接受左心耳封堵的患者,仅有4.6%的接受了“抗凝+抗板”的标准治疗,近半数患者仅采用单联抗血小板(APT)甚至未服用任何抗栓药,DRT如此高发也就不难理解了。尽管有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左心耳封堵术后使用NOACs对DRT的预防与华法林相当,但仍然需要更可靠的随机化研究证据。
一、循证医学证据更强,指南推荐范围扩大
左心耳是房颤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非瓣膜性房颤90%以上的左房内血栓位于左心耳,这一发现最早在1995年由Stoddard等人提出。在左心耳封堵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对这一共识加以检验。2019年3月,Cresti等在Eurointervention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大规模经食道超声(TEE)检查结果。该研究连续入选了1420名拟行电复律治疗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 TEE共发现87例左房血栓(6.13%),除1例血栓仅见于左房腔,3例见于右心耳外,其余房颤患者的血栓均位于左心耳内,所占比例达到95.4%!20余年后,这一研究结果在当代人群中再次证实,左心耳是房颤引起缺血性卒中和其它系统性血栓事件的主要源头,也为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脑卒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室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23)

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室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23)

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室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23)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室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1. 背景介绍左心耳(LAA)是左心房与房间隔之间的一个突出物,易形成血栓,增加发生卒中的风险。

而心室颤动(VF)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导致卒中发生。

为了预防心室颤动卒中的发生,中国专家组在2023年达成了以下共识。

2. 共识内容2.1 左心耳封堵手术专家共识认为左心耳封堵手术是预防心室颤动卒中的有效措施之一。

该手术通过封堵左心耳,防止血栓形成,并减少卒中的风险。

2.2 适应症根据专家共识,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有心房颤动病史且合并卒中风险因素的患者- 已行房颤消融手术或心脏手术的患者- 对于无法长期服用口服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2.3 手术技术要点专家共识提出了以下手术技术要点:- 手术应在全麻下进行,通过导管引导插入封堵器材进行封堵- 重视术前评估和手术前准备,确保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 术后应加强抗凝治疗,避免血栓形成3. 结论专家共识认为,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室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南。

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左心耳封堵手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卒中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上为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室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的简要内容。

参考文献:1. 专家共识组. 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室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51(1): 45-51.2. 专家共识组. 左心耳封堵预防心室颤动卒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 37(1): 12-16.。

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围手术期护理

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围手术期护理

吡格 雷 和 阿司 匹林 ; 均 排 除各 种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 风 湿性 心 脏病 、 心肌病 、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等 疾 病 ; 患
者均为耐受 手术者 , 经 医生详细讲解后 自愿接受 手术 并 签署 手术 知情 同意 书 。
血压 病 史 2 ~ 8年 ,C HA DS 2一 VAS 4 评 分 ≥ 2分 , HAS —B L E DE ] 评 分 ≥ 3分 , 服 用华 法林 、 氯
经 常反复 发作 , 有 药 物 治疗 失 败 史 , 加 之 对 新 技 术
P C L A A治疗 的 了解不深, 担心手术预后 , 术后存
在术 侧肢 体制 动 、 在 床上 大 小 便 等 问题 , 患 者 多 有 紧张 、 忧 虑情绪 。因此 , 护 士加 强 心 理 护 理 和 健康 教育 尤 为重要 ] 。首 先 向患 者及 家属 讲 解 手 术 过 程及 具体 的操 作 程 序 , 告 知 术 中 术 后 可 能 出 现 的 症状 , 详 细介 绍相 关 知识 , 嘱 患 者 阅读 相 关 宣 传 图 画, 特别 是该 技 术 的 微 创 性 、 疗效 和优点 , 使 患 者
摘 要 : 总结 4 例心房颤 动患 者行 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 围手术期 护理 。护理要点为加强心理指 导 , 完善 各项术
前准备 , 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及 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 做好创 口护理 , 加强抗栓 用药பைடு நூலகம்导 , 做好 出院健康 宣教 。4例患者 左心耳
封堵手术成功 , 均好转 出院。 关键 词 : 心房颤动 ; 血栓栓塞 ; 左心耳封堵术 ; 护理
术为 微创 , 具 有操 作 损 伤 小 , 易恢复 , 安全可靠 , 术 后 无 需 长期 服 用 抗 凝 药 等 优 点 , 为 非 瓣 膜 性 心 房 颤动 、 栓 塞 风 险 高 危 以及 不 适 合 应 用 华 法林 抗 凝 的患 者提 供治 疗新 的选择 。2 0 1 4年 1 0月 , 本 院心 内科 成 功为 4 例 心 房颤 动患 者行左 心 耳封堵 术 , 效 果较 好 , 现将 护理 报告 如下 。

左心耳闭塞预防心房颤动血栓的研究进展

左心耳闭塞预防心房颤动血栓的研究进展
1 . 2 左 心耳 形成 血 栓 机 制 与 影 响 因素 可能 与 以 下机 制有 关 : 房颤 时血 流 动力学 异 常 , 心 房丧 失 了节
心 房颤 动 ( 简称房颤) 患 者 易发 生 血 栓 栓 塞 , 超 过
9 0 % 的心源性血栓来 自左心 耳。而很 多情 况房 颤 的心 室率
及封堵 装 置 的研 制 均取 得 了一些 进展 。现 就此 相关
律性 收缩 , 使舒 张 期左 房血 流速 度 明显下 降 , 血 流淤 滞 久 之形 成血 栓 。左 心 耳 是 类 似 壁 龛 的 盲端 腔 _ 4 J ,
房 颤导 致左 心 耳扩 大 ( 包 括 左 心 耳入 口内径 、 长度 、
关键词 心房颤动 ; 血栓形成 ; 左 心耳 封堵 装置 中图分类号 R 5 4 1 . 7 5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0—1 4 9 2 ( 2 0 1 3 ) 0 3— 0 3 2 7— 0 3
心房 颤动 ( 简称 房 颤 ) 是 临床 常 见 的 心律 失 常 ,
面 积 等指标 ) 和 心 耳 排 空 率 的 降低 , 左 心 耳 内 的 血
流 缓慢 ; 左 心耳 独 特 的管 状 结 构 及 心 内膜 富 含 的 肌
小 梁结 构易 于血 流淤 滞 , 容易 形成 血栓 。高血 压 、 高 龄 等 因素可 发生 左心 耳 内膜损 伤 或纤 维化 也 可能参
安徽 医科大学 学报
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3 Ma r ; 4 8 ( 3 )
・3 2 7・
◇综
述 ◇

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封堵术一.房颤的风行病学特色心房发抖是临床最罕有的快速性心律掉常.在通俗人群中,心房发抖患病率为1%~2%,随年纪增长逐渐升高,40~50岁人群<0.5%,而50岁以上人群,年纪每增长10岁,心房发抖发病率约增长1倍,80岁以上人群可达5%一15%.我国心房发抖总患病率为0.77%,保守估量,我国今朝已有心房发抖患者约800万~1000万.心房发抖最重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个中又以脑卒中最为罕有.伤害最大.心房发抖患者5年内脑卒中产生率达20%.世界规模内每年约有1500万人罹患脑卒中,个中20%~25%归因于心房发抖.心房发抖导致脑卒中的风险随年纪增长而增长,50~59岁的患者脑卒中风险为1.5%,而80~89岁的患者脑卒中风险可达23.5%.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脑卒中比拟,心房发抖脑卒中后存活者住院时光更长,更易复发脑卒中,致残率和致逝世率更高,其直接医疗费用加倍昂扬,因而造成了伟大的社会经济累赘.二.心房发抖抗栓治疗的近况今朝,心房发抖患者抗栓治疗最有用的办法是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是心房发抖抗凝治疗的基石,国际尺度化比值(INR)需保持在2.0~3.0,须要长期监测INR及出血风险是其运用的重要局限性.国外研讨显示,60~69岁的心房发抖患者中57%服用华法林,80~89岁的患者中仅32%;而我国仅缺少10%.长期随访发明,仅60%的服用华法林的患者INR达标,不管任何年纪段,只要用药达到5年,停药率异常高.大约半数患者不克不及持续保持服用华法林.近年一些新型抗凝药如直接凝血酶克制剂(达比加群)或因子Xa克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无需监测INR,与食物.药物互相感化少,但出血并发症产生率仍较高.老年以及不宜抗凝治疗的心房发抖患者若何抗栓是临床上的难题.三.左心耳在心房发抖血栓形成中的感化左心耳是怀胎早期形成的左心房原始胚芽的残存物,是左心房向右前下方延长的长管状构造.边沿有多个深陷的切迹使其呈分叶状,内有丰硕的梳状肌及肌小梁,小梁间有裂缝,凹凸不服.心房发抖时左心耳扩展.心房损掉节律性压缩,造成左心耳内血流迟缓.排空率降低;左心耳奇特的管状构造及心内膜丰硕的肌小梁构造易于产生血流淤滞,进而形成血栓.此外,高血压.高龄等身分造成的左心耳内膜毁伤或纤维化也可能介入血栓的形成.非瓣膜病心房发抖患者左心房血栓90%以上消失于左心耳,左心耳中血栓形成使脑卒中产生率增长3倍.即使恢复窦律后,左心耳压缩顿抑,仍有可能形成血栓.四.用于预防心房发抖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左心耳封堵器械及技巧1.PLAATO和Watchman体系PLAATO体系由一个封堵器和一个输送导管构成,封堵器以主动膨胀的镍钛记忆合金笼为骨架,概况笼罩可扩大的聚四氟乙烯膜,此膜可阻断左心房与左心耳之间的血流.封堵器骨架上稀有个锚状构造,有助于封堵器固定于左心耳启齿处,还可促进四周组织增生,以及左心房内皮细胞笼罩在聚四氟乙烯膜,预防封堵器概况血栓形成.PLAATO 封堵器经由过程特别设计的房距离穿刺鞘和一个可指向左心耳的释放导管释放.Watchman封堵器也是以镍钛合金作为自膨胀构造的框架,四周有固定倒钩,但心房面由聚四氟乙烯多孔渗入渗出膜笼罩,血流可进出左心耳.今朝最新型的Watchman左心耳封堵装配已经问世,其最大优势是可顺遂收受接管着从新释放.2.Amplatzer Cardiac Plug体系Amplatzer Cardiac Plug封堵器是一种双蝶样左心耳封堵装配,由置于左心耳的蝶形叶片和蝶形帽构成,二者中央由凹陷的腰部衔接,蝶形叶片置于左心耳防止封堵器移位,蝶形帽封住左心耳口部.为了更贴合不合左心耳的剖解构造,尽量防止植入进程及术后产生并发症,AGA公司设计了Amplatzer Cardiac Plug 2封堵器,该体系是在不转变Amplatzer Cardiac Plug 1的整体框架下,增大了封堵器的盘片直径,盘叶和腰部也响应拉长,并增长了封堵器尺寸的规模以顺应不合大小的左心耳,运用0.014英寸镍钛合金丝编织使全部封堵器更柔嫩.3.WaveCrest体系WaveCrest左心耳封堵器的构造与Watchman封堵器相似,也由镍钛合金编制框架构造,框架上围绕纠缠伸缩自如的线圈和锚,以实现最佳的封堵定位而不至于脱落.镍钛合金框架左心房面由多孔有膨胀才能的聚四氟乙烯笼罩,另覆一层致密不透血液的聚四氟乙烯阻隔层,笼罩左心耳面的材料为具有膨胀才能的泡沫材料,从而最大限度地削减残存分流.五.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循证医学证据从2001年开端,经皮左心耳封堵治疗先后在动物模子.人体长进行了实验研讨.PROTECT.AF研讨比较了左心耳封堵术(运用Watchman封堵器)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用性和安然性,是该范畴内最大样本量的随机对比临床研讨,入选的主如果有华法林顺应证的中一高危卒中风险的心房发抖患者(共707例).个中阵发性心房发抖患者占42.3%.封堵组入选了463例患者,华法林组入选了244例患者.封堵组患者术后通例服用华法林治疗45 d,继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此后以阿司匹林保持治疗.临床随访5年,重要有用终点事宜包含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血汗管逝世亡.体轮回栓塞,重要安然性终点事宜包含器械导致的栓塞.需治疗的心包积液.颅内或消化道出血或任何须要输血的出血.研讨成果显示,在重要有用终点方面,左心耳封堵术不劣于华法林,但其安然终点事宜(如心包积液.器械所致栓塞等)明显高于华法林组.进一步的剖析发明,很多封堵术的并发症都产生于该研讨的早期,提醒可能与术者的进修曲线相干.跟着经验的积聚,左心耳封堵的并发症逐渐降低,安然性逐渐晋升.PROTECT—AF 研讨持续入组的460例心房发抖患者的注册研讨(CAP)中,手术操纵和器械相干的术后7 d内的安然事宜产生率由之前的7.7%(42/542)降低至3.7%(17/460),P=0.007;轻微心包积液产生率由5.0%(27/542)降低至2.2%(10/460)P=0.019;手术操纵相干的卒中事宜由0.9%(5/542)降低至0(0/460),P=0.039.近期有学者汇总了PROTECT—AF实验和CAP注册研讨的5年数据.其囊括了运用Watchman行左心耳封堵术的1122例患者.与PROTECT—AF实验比拟,在CAP注册研讨中,卒中产生率降至0.而在PROTECT—AF实验中,与手术/装备相干的安然事宜削减,且跟着时光的推移,在实验的后期,其安然性明显进步.上述提醒,左心耳封堵术的安然性与装备无关,但与手术进程相干.与单纯的PROTECT—AF实验成果比较,将两项研讨的数据结合起来剖析显示,左心耳封堵术的重要疗效终点的卒中.全身性栓塞.血汗管/不明原因逝世亡和缺血性卒中复合事宜产生率削减.因为在缺血性事宜方面,Watchman的有用性等同于华法林,加之可降低出血性事宜,因而运用该装配的成果是净获益,也就意味着逝世亡率的降低.跟着时光的推移,Watchman的安然性和有用性慢慢进步,提醒今朝已经战胜了进修曲线.PROTECT-AF实验的4年成果显示,在预防卒中和逝世亡率方面,Watchman优于华法林.这一成果已在2013年5月第34届美国心律学会上宣布.Gangireddy等纳入了1623例运用Watchman封堵的患者,亚组剖析显示,男性.既往脑卒中史.归并心力弱竭或糖尿病.脑卒中或出血风险评分高者行左心耳封堵后临床净获益更大.但是在封堵器植入后,轻微的.须要引流的心包积液的产生率达4.8%,同时也有植入后l0个月封堵器内皮化不完整的病例报导.比来,Reddy等又报导了PROTECT—AF实验的中晚期随访成果,平均随访2.3年,发明Watchman封堵器的重要不良事宜产生率为3.0%,而华法林抗凝组的产生率为4.3%,标明Watchman封堵器封堵左心耳的疗效在随访的中晚期也不逊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组.PREVAIL实验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多中间的研讨,共入选407例患者,随机分派到封堵器治疗组和华法林对比组.与PROTECT—AF实验比拟,该研讨中封堵器的植入成功率明显进步,且心脏穿孔产生率明显降低.一级有用终点是比较卒中.体轮回栓塞.血汗管逝世亡或无法说明的逝世亡的构成比,先前的PROTECT实验恰好是丢掉落了这一非劣势成果.与华法林对比组及华法林既往的研讨成果比拟,还是华法林组卒中产生率较低,是以,未浮现出封堵器的优势.但该研讨的相干陈述仅为早期数据,仅有58例封堵器植入者和30例对比者保持随访至18个月,最终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不雅察和随访.在PROTECT—AF研讨中,所有入选患者均无服用华法林的禁忌,Watchman封堵器植入后均需服用华法林至少45 d.那么对于有服用华法林禁忌的卒中高危心房发抖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是否安然有用呢?ASAP实验初步答复了这一问题.该研讨是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研讨,共人选了125例有服用华法林禁忌的卒中高危心房发抖患者.完成左心耳封堵之后服用氯吡格雷6个月,毕生服用阿司匹林.成果显示,125例患者中,113例(93% )成功完成器械植入,围术期并发症包含心脏压塞1例.器械栓塞2例.假性动脉瘤1例,经处理均未留后遗症.ASAP实验成果标明,左心耳封堵术后不服用华法林是安然可行的,对于有服用华法林禁忌的心房发抖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可作为华法林的替代治疗.左心耳封堵的临床实验推进了器械的进步,今朝第4代Watchman左心耳封堵装配已经问世,其可顺遂收受接管着从新释放.评价新一代Watchman封堵器安然性和疗效的一项多中间前瞻性研讨(EVOLVE实验)今朝正在欧洲进行.六.瞻望跟着器械的改进和操纵经验的积聚,左心耳封堵术为心房发抖患者的抗栓治疗带来了新的愿望,可作为其预防心房发抖栓塞事宜的重要填补.因为今朝临床证据尚不敷充分,仍须要更多大样本.前瞻性.多中间.随机对比研讨来进一步证实其安然性和有用性.此外该技巧可否比新型抗凝剂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更能使患者获益;封堵术是否能使卒中风险较低的患者获益;封堵治疗后是否会影响心房的构造和电重构;左心耳具有神经内排泄功效,封堵治疗是否会导致神经内排泄杂乱;导管消融心房发抖与左心耳封堵孰优孰劣,是单独运用照样可结合运用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深刻研讨.七.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术前护理1.术前做好碘过敏实验.食道超声.2.双侧腹股沟区手术野备皮.3.该手术全麻下进行,术前禁饮食水6-8小时.4.术前48小时口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75mg,1次/日.5.术前1小时静脉运用抗生素.6.术晨测量体温.血压等性命体征.6.向病人说明手术相干疑问,安慰病人,做恶意理护理.7.帮忙病人做好床上大小便的练习.术后护理1、术后全麻清醒后护送回病房.监测性命体征,予以心电血压监护,行床边心电图.2、取平卧位,可以头倾向一侧.术侧下肢制动,1kg沙袋榨取股静脉穿刺处4h.24小时伤口拆线,拆线后方可下床运动.3、倾听病人主诉,若有不适实时报告请示大夫.4、术后6h病人完整清醒后方可进食.5、术后运用抗生素3天.6.出院前复查心超.出院宣教1、纪律服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至少3个月.2、术后术后1,3, 6, 12个月到门诊随访.。

左心耳封堵指南与共识

左心耳封堵指南与共识

左心耳封堵:指南与共识口服抗凝药物(OAC)是预防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方法。

对于不适合长期OAC或在OAC期间仍然出现卒中的患者,目前没有理想的药物治疗手段。

众所周知,左心耳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消除左心耳血栓能大大降低卒中、系统栓塞风险。

因此,左心耳干预预防血栓栓塞应运而生,包括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O)及外科封闭/切除左心耳。

其中LAAO最为引人注目,国际相关指南与国内专家共识对LAAO预防血栓栓塞进行了介绍和推荐。

一、国际指南推荐情况2012年ESC房颤指南引述了WATCHMAN和Amplatzer心脏封堵器(ACP)的临床研究。

WATCHMAN的研究(PROTECT-AF)随机入选707名患者接受LAAO或OAC(INR 2-3)。

LAA0组术后口服抗凝药物45天,双联抗血小板6个月,阿司匹林长期应用。

随访证实LAAO组主要有效事件率(卒中、系统栓塞、心源死亡复合终点)不劣于华法林,但手术并发症较高。

手术经验的积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指南指出由于缺乏大规模RCT研究及系统长期随访,LAAO减少卒中风险的证据略显不足。

左心耳并非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血栓的唯一来源,LAAO存在封堵不完全问题,即使LAAO患者仍需OAC。

该指南建议:高卒中风险且不能抗凝的房颤患者可考虑行LAAO(IIb、B级证据)。

2014年的AHA/ACC/HRS发布的房颤管理并未提出进一步研究进展。

指出采用WATCHMAN行LAAO在复合终点方面不劣于华法林,但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约10%。

学习曲线效应下器械相关并发症会随术者经验积累逐渐下降。

但该指南较为保守,未对LAAO提出明确的推荐等级。

2014年英国NICE房颤管理指南考虑到缺乏高质量RCT研究证据、卫生经济学等问题,建议LAAO仅用于抗凝禁忌或不耐受的患者。

2014年加拿大房颤指南同样引用PROTECT-AF等研究,仅建议LAAO可以考虑用于高卒中风险且不能应用NOAC的患者(低证据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