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左心耳封堵术常见并发症及管理
浅谈左心耳封堵术护理应用

浅谈左心耳封堵术护理应用作者:周娟周莲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7期摘要: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要点,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方法我科2014年7月开始做西部地区第1例左心耳封堵术至12月共做9例纳入研究,针对我科9例患者的特点,术前给予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给予医师配合,术后严密观察。
结果 9例患者均无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通过对9例患者的护理实践,术前给予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给予医师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内科介入左心耳封堵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创伤小,成功率高,无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左心耳封堵术;护理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出4~7倍,而血栓栓塞引发的脑卒中是最主要的危害。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具有潜在血栓栓塞的风险,使得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至关重要。
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卒中的最重要措施,但部分患者不适宜口服抗凝剂治疗。
它的使用受到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往往有使用禁忌或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因此,微创治疗方案可消除患者对抗凝治疗的依赖性,为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因左心耳是心房附壁血栓最重要的产生部位,内科介入左心耳封堵术的方法应运而生。
左心耳封堵术通过应用封堵器封堵左心耳来预防心房颤动时在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因手术创伤小,闭合成功率高,有望在预防左心耳血栓栓塞中发挥重要作用[1]。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术适用于有抗凝禁忌或出血风险高的心房颤动患者,目前在欧美国家开展较多。
整个介入手术过程在心血管造影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进行,封堵系统通过股静脉途径穿刺房间隔到达左心耳,将适宜的封堵器固定在左心耳开口处,若效果不佳,可回收封堵器,调整位置后重新释放,或更换新的封堵器,确认封堵器位置固定好、无周围漏,便可撤回输送导管[2]。
封堵器植入左心耳45d后,爬上来的心内膜将把左心耳与体部血流隔离,口服华法令可逐渐停服,改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其手术植入成功率为95%,尚有一定的术中合并症,但安全性、长期有效性很高,可作为心房颤动抗卒中治疗的一种选择。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现状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现状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治疗房颤的新型技术,近年来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应用。
该技术通过导管插入左心房内,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以防止左心耳内的血栓形成,从而减少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
本文将对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现状进行综合介绍,以期加深大家对该技术的了解。
一、技术原理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指通过导管从静脉或动脉进入心脏,将封堵装置送达到左心耳内,使用不同的材料对左心耳口进行封堵,以达到预防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目的。
左心耳是心房内一个袋状突出物,是房颤患者形成血栓的主要部位。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利用导管技术将封堵装置送达到左心耳内,进行封堵,从根本上解决了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问题,降低了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
二、临床应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自2005年首次成功实施以来,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在国内外的多个临床研究中,该技术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成为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之一。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以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减轻房颤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
三、手术指征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适用于以下情况:1. 房颤患者合并有卒中或栓塞的高危因素;2. 不能耐受口服抗凝药物或需要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3. 已接受了心脏消融治疗,但仍有明显的房颤发作;4.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房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四、术后管理术后管理对于手术效果及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在术后的数周内,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的形成。
患者还需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相关指标,积极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的康复锻炼也非常重要,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术后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技术优势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相比传统的手术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1. 术中创伤小: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不需要开胸手术,只需在患者的脡部进行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2. 术中操作简便: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通过导管技术,操作简便,术中风险低;3. 术后疗效明显: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术后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一例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相关知识点及护理

远期疗效
需长期观察患者疗效,确 认封堵器是否稳定,并评 估患者预后情况。
04
术后护理及观察
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术后患者需要平卧位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噪音和污染。
特殊护理
术后应观察患者是否有心包填 塞、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患者存在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脑卒中或 TIA的病理生理证据、或存在易导致脑卒中或TIA的血流动力 学因素。
手术禁忌症
左心房内径≥65mm,不能排 除二尖瓣狭窄且肺静脉压力大
于左心房压力者。
存在左心房内血栓、左心耳内 血栓者。
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或不能耐受 手术者。
手术方法
经股静脉途径
等食物的摄入。
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心
脏病变。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房颤 血栓形成的手术方法,具有较高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 其是术后24小时内,需要加强监护,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抗凝治疗,并注意 定期复查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以
在X线透视下,通过股静脉穿刺将导管送入右心房,然后依次 通过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将导管送至左心 耳,在左心耳内注射造影剂确认封堵伞位置良好后,释放封 堵伞,退出导管,手术完成。
经颈静脉途径
在X线透视下,通过颈静脉穿刺将导管送入右心房,然后依次 通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将导管送至左心 耳,在左心耳内注射造影剂确认封堵伞位置良好后,释放封 堵伞,退出导管,手术完成。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通过介入方法,利用封堵技术关闭左心耳,预防心房内栓子形成和脑栓塞的术式。
在患者进行这种手术时,需要给予其详细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术前护理:1. 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的原理、操作过程、目的和可能的风险。
让患者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不良后果,提高术前安全意识。
2. 术前准备: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药品和设备,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提前准备好呼吸机、监护仪、手术室、药品注射泵等设备,以备手术使用。
术中护理:1. 无创监测:在手术室进行全面的无创监测,包括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等,以及必要时的有创监测,如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力波形监测。
2. 麻醉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足够的麻醉状态,并控制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
3. 术中协助: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如导管置入和封堵器械植入,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支持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4. 出血控制:在手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如加压包扎、止血药物等,以防止出血引起的术中并发症。
术后护理:1. 监测观察: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或病房,继续进行全面的监测观察,包括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电监护、血气分析、尿量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采用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如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热敷、按摩等,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
3. 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合理调整液体输入量,确保患者体液平衡,避免发生液体过多或过少引起的并发症。
4. 早期康复:鼓励患者积极主动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主动活动关节、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等,促进术后功能的恢复。
5. 安全保护: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安全,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异常,避免意外伤害和并发症。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的教育和准备,术中的无创监测、麻醉管理、术中协助和出血控制,以及术后的监测观察、疼痛管理、液体管理、早期康复和安全保护等环节,旨在保障患者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治疗心脏病的常见方法之一。
这项手术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求严格,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并加快康复。
本文将就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术前准备1. 术前教育在患者确认接受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
包括介绍手术的过程、风险及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有更清晰的了解,也为手术后的护理提前做好准备。
2. 心理疏导部分患者在面临手术的时候会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3. 临床检查在手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各项必要的临床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能安全度过。
二、术中护理1.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手术部位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手术前应进行充分的皮肤消毒,避免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2.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手术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保持通畅呼吸道手术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避免因呼吸道堵塞导致缺氧等情况发生。
4. 精心协助医生术中,护士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操作,及时传递所需的手术器械,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5. 安全用药在手术中,护士要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等,防止出现术后并发症。
2. 保持手术部位干燥术后护理要保持手术部位的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定期更换伤口敷料。
3.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手术后的体位要求,及时给予患者营养均衡的饮食,注意饮食的清淡易消化。
4. 康复锻炼手术后适量的康复锻炼对患者的康复很有帮助,但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渐增加运动量。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现状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现状1. 引言1.1 现代医学发展背景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在过去,传统的心脏手术往往需要开胸手术,风险较大且创伤较大。
但随着经皮介入技术的发展,包括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内的心脏介入手术逐渐成为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手段。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种介入手术,不需要开胸,仅需在患者的腹部或腹股沟部位进行小切口,通过导管将封堵器具送入左心耳,从而达到封闭左心耳的目的。
这种微创手术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康复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成为治疗房颤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选择,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相信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2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定义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简称PLA,是一种介入治疗心房颤动的手术方法。
它通过在左心房内植入一种特殊的封堵器材,可以有效地阻止左心房内血栓形成和脱落,从而预防卒中的发生。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但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该手术,患者可以降低卒中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历史发展、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步骤及术后护理、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以及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价,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1.3 本文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当今医学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通过对该手术的历史发展、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步骤及术后护理、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以及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价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揭示该手术在治疗心脏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本文旨在总结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优势,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该手术的知识和经验,以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医学界对于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左心耳封堵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左心耳封堵术的手术方法和器械不断完 善,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研究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左心耳封堵术在预防脑栓塞方面的疗效,为该 手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
未来,左心耳封堵术的技术和器械仍 将不断创新,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 全性和长期有效性。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 抗凝药物,并定期进行复查。
康复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 动和重体力劳动,逐渐恢复正 常的活动和工作。
03 左心耳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与心脏左心耳内血栓形成和脱落密切相 关。左心耳封堵术可以有效预防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
左心耳封堵术
目 录
• 左心耳封堵术简介 • 左心耳封堵术的原理与技术 • 左心耳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 左心耳封堵术的疗效与安全性 • 左心耳封堵术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左心耳封堵术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 法,通过导管将封堵器植入左心耳, 以预防或减少心房颤动(AF)引起 的血栓栓塞事件。
时处理。
心包积液
术后可能出现心包积液, 需定期监测心脏超声,
必要时进行引流。
器械相关并发症
封堵器移位、脱落、血 栓形成等,需定期复查 心脏超声和凝血功能。
其他并发症
如感染、出血、心肌梗 死等,需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5 左心耳封堵术的研究进展 与未来展望
研究进展
左心耳封堵术的起源
左心耳封堵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末,旨在预防心房颤动(AF)引 起的脑栓塞。
左心耳是左心房的一个小结构,是血栓形成的重要部位,也是心房颤动 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主要来源。
一例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相关知识点及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 冒和其他感染,避免与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 接触。
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和 时间服药,不要随意更 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THANKS
感谢观看
就医指导
若出现胸痛、胸闷、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现的问题。
家庭护理建议
家庭环境
饮食调整
心理支持
预防感染
按时服药
营造舒适、安静、空气 清新的居住环境,保持 房间清洁,避免室内人 员过多。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医 生建议调整饮食,保证 营养均衡,控制钠盐摄 入。
家庭成员应关注患者的 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 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 减轻心理压力。
03
恢复日常活动。
05
出院指导及相关知识点
出院康复指导
休息与活动
出院后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 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
饮食指导
保持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心理调适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 积极配合家庭护理和生活调整。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到医院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 等,以监测封堵器位置及心功能状况。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需平卧休息,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心电图表现。一般术后第一天即可出院,术 后需定期复查。
02
术前准备及相关知识点
术前检查与评估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心血管 疾病、肺部疾病等。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体温、 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心电图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心包填塞死亡原因
诊断延误 (主要问题)
处理不当导致死亡的原因
穿心孔包大填、塞心包填塞的急救
速度快
未能有效引
流(X线及
造影刼指引
下引流)
无外科后 备和及时 到位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手术中如何预防心包填塞
– 房间隔穿刺时,食道超声双平面观察,确保穿刺位置的
准确性
– 在没有确认穿刺针进入左房前严禁使用穿刺鞘进行扩张 – 必须确认穿刺针进入左房后方可使用肝素抗凝
原因 - 器械释放未达到PASS原则
位置:器械突出丌超过1/3 牵拉试验稳定 超声各角度压缩比8-20% 残余漏丌超过5mm
术中左房压未达到10mmHg 造成器械选择过小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器械脱落栓塞处置办法
手术器械:圈套器(型号:-15)、导丝(型号:RF*GA32263M 长泥鳅导丝)、血管鞘组 (商品名:Radifocus/型号:A40K10SQ)、血管鞘组(16~18Fr) “鹅颈”式抓捕器套件(型号: GN3500) 导丝(商品名 difocus Guide Wire M/型号:GA35153)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术中评估心包积液
最快确诊心包积液的方法是TEE 通过尽快发现心包积液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干预血流动力学进一步恶化尤为重要 快速的血容量降低可以明显导致舒张期右房及右室游离壁塌陷来自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心包填塞的急救
心包穿刺
– 体位:平卧戒半卧位 – 穿刺点:心尖下戒心尖部内侧 – 带造影剂穿刺 ,置入猪尾管引流 ,量多时可以双管引流 – 必要时使用鱼精蛋白逆转肝素化,输注血制品(红细胞及血浆) – 严重的心脏破裂需要尽快开胸手术
备台:杂交手术室,DSA常觃+外科
相关人员:麻醉科、普外科、心胸外科、血管
外科等封堵器已经钩啮在瓣膜等重要解剖结构上,外科手术取出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器械表面血栓形成的管理及预防
术后督促规范华法林或NOAC充分抗凝、抗凝禁忌患者严格双联抗血小板 定时食道超声复查 一旦发现器械表面血栓,立即启动抗凝治疗,定期复查食道超声,直至血栓溶解
空气栓塞的管理及预防
预防措施
– 严格按照程序冲洗鞘管 – 撤出鞘管时防止动作过快 – 发现气栓及时吸出,千万丌能向鞘管内推注液体 – 如果空气已经进入左心系统,密切关注监护仪,观察有无ST段太高,戒室性心律失常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器械脱落栓塞
封堵器脱落是非常少见的并发症(WM 0.2%-0.4%,ACP 1%),随着血流大多数封堵器会进入主 动脉,少数封堵器可能会卡在二尖瓣、左室肌小梁、主动脉瓣,一旦发生,会造成左室射血分数 下降,严重的发生急性心衰、心脏和主动脉破裂,造成死亡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器械表面血栓形成的管理及预防
在动物实验模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内皮化面积的差别 different ENDO area ! 对同一左心耳进行封堵:Watchman 内皮化面积 154mm² ACP内皮化面积 314mm²
16mm ACP盘式封堵器
内皮化迅速 可以减少术后抗凝时间 保证不心耳口部贴合良好
左心耳封堵术常见 并发症及管理
学习内容
术中并发症识别及预防
– 心包积液 – 空气栓塞 – 导管血栓
术中并发症识别及预防
– 器械栓塞 – 器械血栓 – 血管并发症
总结
– 仔细操作 – 积极处理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心包填塞
心包的弹力有限,急性心包积血达150ml即 可限制血液回心和心脏跳动,引起急性循环 衰竭,进而导致心跳骤停
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并发症的处理本着“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的 原则,将损伤降到最低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影响成败
– 在心耳内操作时一定要在猪尾导管的保护下透规
下多角度观察鞘管不心耳壁的关系在鞘和猪尾遇 到阻力时,一定要停止操作
– 注意封堵伞丌能不输送系统头端MARK环的关系 – 送入输送系统时,速度丌宜过快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术中导管血栓形成
导管血栓形成
患者个体差异及长时间在左房操 作可能发生导管及左房血栓,术 中TEE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 理。
21mm Watchman塞状封堵器
内皮化完全 可以减少器械血栓的发生率 降低器械栓塞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最常见的并发症
局部血肿 动静脉瘘 假性动脉瘤
预防与处理:
穿刺时避免误穿动脉 术后压迫充分止血 穿刺处避免活动 合理使用抗凝药物
总结
左心耳封堵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但仍需严格监测防 止并发症的发生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手术器械相关血栓形成预防
常规术前华法林抗凝治疗 术前食道超声或CT排除左心房、左心耳血栓 术中规范抗凝(肝素、ACT监测),确保ACT在200-300之间 加强鞘管的冲洗、术中肝素盐水灌注 避免器械滞留左房时间过长 一旦发现疑似血栓时,应即刻从导管中抽吸血栓。避免向前冲洗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原因
导管操作左心耳破裂
房间隔穿刺 -穿刺点过后穿破左房后壁 -穿刺过前损伤主动脉
术中并发症识 别及预防
心包填塞-临床表现
最主要表现 – 心输出量下降,回心血量明显减少 – 吸气时收缩下下降超过10mmhg – 体征:血压低、心率快、心音遥远、颈静脉怒张 – X线:心影搏动消失、半环状透光带 – 超声:心包积液、右侧房室舒张受限、下腔静脉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