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1 1.3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1.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36张PPT)

18
(3)确定日期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A、晨昏线过南北极点,与某一经线圈重合,同所有纬 线圈垂直相交——二分日(3月21日或9月23日)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极圈内出现极昼或极夜——二 至日 (6月22日或12月22日)
19
20
( 0° 、 30°E) ( 23°26′S 、 90°E) ( 23° 26′N、 90°W)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B )
A.135°E,21°N B.135°W,21°S
C.45°W,21°S D.45°E,21°N
7、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A.69°N及其以北地区
(
C
)
B.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C.69°S及其以南地区
D.69°S上
8、此时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B )
A.一半
(3)此时赤道上昼的范围是 。 160°E~180°~20°W
27
(2002年上海)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 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长 5∶30 9∶09 11∶25 13∶56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D)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若弧AB为昏线:说出DB 和OE经线的度数
D
BO
C180°
E
逆时针 北半球
DB 90°E OE 90° W
16
(2)确定地方时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A、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二者的经度和为180°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B、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9
3、形态:随着地球公转,晨昏圈在极点和极圈间往返摆动。 (1)二分日:晨昏线与纬线垂直,与经线圈重合,过两极点。
(3)确定日期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A、晨昏线过南北极点,与某一经线圈重合,同所有纬 线圈垂直相交——二分日(3月21日或9月23日)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极圈内出现极昼或极夜——二 至日 (6月22日或12月22日)
19
20
( 0° 、 30°E) ( 23°26′S 、 90°E) ( 23° 26′N、 90°W)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B )
A.135°E,21°N B.135°W,21°S
C.45°W,21°S D.45°E,21°N
7、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A.69°N及其以北地区
(
C
)
B.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C.69°S及其以南地区
D.69°S上
8、此时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B )
A.一半
(3)此时赤道上昼的范围是 。 160°E~180°~20°W
27
(2002年上海)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 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长 5∶30 9∶09 11∶25 13∶56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D)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若弧AB为昏线:说出DB 和OE经线的度数
D
BO
C180°
E
逆时针 北半球
DB 90°E OE 90° W
16
(2)确定地方时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A、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二者的经度和为180°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B、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9
3、形态:随着地球公转,晨昏圈在极点和极圈间往返摆动。 (1)二分日:晨昏线与纬线垂直,与经线圈重合,过两极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31张ppt)

?
24时
时差
时区
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区时
中央经线经度=时区号×15°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
的时刻,称为区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北京 时间
北京所在的时区的区时,即东八区的区时,120ºE的 地方时。
昼夜交替
时差
4 5 6 78
C
180o
北极俯视图
弧线 为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示意图
昼夜交替
产生时差
地转偏向
昼夜交替
时差
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转,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时刻。
、已知两地经度 求地方时差
相关计算
地方时差 经度间隔× 分钟(同减异加)
、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地方时差(东加西减)
时差
计算中的两个原则
同减异加
东加西减
同为西经或东经,两者相 减差为经度距间隔 如果一为东经,一为西经, 两者相加为经度间隔
同为东经 数值越大越在东 同为西经 数值越大越在西
时差
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转,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时刻。
、已知两地经度 求地方时差
相关计算
地方时差 经度距离× 分钟(同减异加)
、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产生时差
地转偏向
昼弧
夜弧
晨昏线把地球平分 为昼夜两个半球
晨昏线
纬线被分割成 昼弧和夜弧
昼半球和夜半球示意图
昼夜交替
晨昏线(圈)
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即将 进入昼半球的界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章 第3节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共36张PPT)

经线为6时 与昏线相交于赤道的 经线为18时
18时
24时
12时
6时
4、经度相差15º ------1小时
经度相差15′------1分钟
经度相差15 ″ ----1秒钟
1º----4分钟
3、东方时间比西方时间早,在数值上要大,所 以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时差
A、已知东方时间(地方时),求西方时间
(地方时)
作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
规律:观测者顺着运动方向时,在北 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 上不偏。
赤道
北半球
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方向始终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北右南左,它只改 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
地转偏向力
南半球
[注意] ①随纬度和速度区是两个半时区,叠加为12区。(东西12区) ⑤每一时区的东西界线(亦即相邻两时区的界线)距各自中央经线都为7。5º。 ⑥各个时区采用各自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区统一的标准时间,这就叫区时。
⑦区时同各该时区东西界线上的地方时的差值,皆为半小时。
⑧北京:东8区,纽约:西5区,伦敦:0时区,东京:东9区 ⑨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东经7。5º—西经7。5º为零时区;东经172。5º— 西经172。5º为东西十二时区)
方法技巧:
A中央经线=15ºХN(N为时区数) B已知经度求时区序号:α÷15 C已知某地所处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该时区序号×15º D已知时区数求经度范围:N×15º±7。5º
东西十二区
22.5ºW 7.5ºW 7.5ºE 22.5ºE 172 .5ºE 172 .5ºW
15ºW
0º
18时
24时
12时
6时
4、经度相差15º ------1小时
经度相差15′------1分钟
经度相差15 ″ ----1秒钟
1º----4分钟
3、东方时间比西方时间早,在数值上要大,所 以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时差
A、已知东方时间(地方时),求西方时间
(地方时)
作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
规律:观测者顺着运动方向时,在北 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 上不偏。
赤道
北半球
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方向始终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北右南左,它只改 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
地转偏向力
南半球
[注意] ①随纬度和速度区是两个半时区,叠加为12区。(东西12区) ⑤每一时区的东西界线(亦即相邻两时区的界线)距各自中央经线都为7。5º。 ⑥各个时区采用各自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区统一的标准时间,这就叫区时。
⑦区时同各该时区东西界线上的地方时的差值,皆为半小时。
⑧北京:东8区,纽约:西5区,伦敦:0时区,东京:东9区 ⑨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东经7。5º—西经7。5º为零时区;东经172。5º— 西经172。5º为东西十二时区)
方法技巧:
A中央经线=15ºХN(N为时区数) B已知经度求时区序号:α÷15 C已知某地所处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该时区序号×15º D已知时区数求经度范围:N×15º±7。5º
东西十二区
22.5ºW 7.5ºW 7.5ºE 22.5ºE 172 .5ºE 172 .5ºW
15ºW
0º
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自转)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夜弧
赤道 黑 夜
晨 地球是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
昏 线
太
白
阳 昼弧
天
光
线
晨 昏 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
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D)
A.一个恒星日
B.24小时3分56秒
C.23小时56分4秒 D.24小时
2、若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会出现
(B )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年 C. 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半年 D.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要比现在小
4月11日。
(1)则甲的时间为: A
A.3时 B.9时
C.15时 D.12时
N
(2)北京时间是:D A.10日8时 B.10日20时
甲·
C.11日20时 D.11日8时
120°E
时间换算的基本方法
1.求地区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2.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东边的时刻加 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即“东加西减”。 3.如果存在交通位移,计算时要考虑时间的消耗。 4.上述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用结果减去24, 日期加一天;结果若小于0,则加上24 ,日期减一 天。
第三节
课标
1.地球的自转特征及其意义:昼夜更替、 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偏移
2地球的公转特征及其意义:昼夜长短 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探究1 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探究2 地球自转的周期
15º 0º 15º 30º 45º
180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 地球自转及其意义 课件

思考:能否计算地球各点的角 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3
角速度 =
旋转一周的角度 自转的周期
=
360° 恒星日
=
360° 23时56分4秒
2
360° 24时
=
15 ° 小时
1
= 1°
4分钟
全球相等,皆为15o / 小时,极点为零
想一想:
赤道与 任一纬度
周长 是否相同?
单位时间内 扫过的弧长 是否相同?
(c)
太阳日
(b)
太阳日:24h 地球共转过360度59 分 昼夜交替的周期
恒星日:23h56m4s 地球共转过360度。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
自转真正周 期
参照物
时间
旋转角度
恒星日 恒星 23时56分4秒 360º
太阳日 太阳
24时
360º59´
昼夜交替周期
三、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线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13题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13题
(2)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是时间是 _2_3_时__5_6_分__4_秒______,即一个_____恒__星__日___。 (3)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_____A______,自转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
ABCD
N
小试牛刀
A B
C
N
G
S
D
H
S
1、请在图上画出各自的自转方向箭头; 2、判断方位:A在B的 西北,C在D的 西北 ,G在H的 东南 。 3、若D经度为45°E, 则C的经度是 45°W。
3
角速度 =
旋转一周的角度 自转的周期
=
360° 恒星日
=
360° 23时56分4秒
2
360° 24时
=
15 ° 小时
1
= 1°
4分钟
全球相等,皆为15o / 小时,极点为零
想一想:
赤道与 任一纬度
周长 是否相同?
单位时间内 扫过的弧长 是否相同?
(c)
太阳日
(b)
太阳日:24h 地球共转过360度59 分 昼夜交替的周期
恒星日:23h56m4s 地球共转过360度。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
自转真正周 期
参照物
时间
旋转角度
恒星日 恒星 23时56分4秒 360º
太阳日 太阳
24时
360º59´
昼夜交替周期
三、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线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13题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13题
(2)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是时间是 _2_3_时__5_6_分__4_秒______,即一个_____恒__星__日___。 (3)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_____A______,自转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
ABCD
N
小试牛刀
A B
C
N
G
S
D
H
S
1、请在图上画出各自的自转方向箭头; 2、判断方位:A在B的 西北,C在D的 西北 ,G在H的 东南 。 3、若D经度为45°E, 则C的经度是 45°W。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1.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60张PPT)

6时
24时/0时
24时/0 时
6时 12时
12
18时
时
4、规律
(1)晨线与赤道交点 6点 ,昏线与赤道交点 18点 。 (2)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 相同 。 (3)平分白天的经线 12点 ,平分黑夜的经线24点 。 (4)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12点 。 (5)晨昏线与经线圈相切点所在经线
出现极昼为24点,出现极夜为12点
你知道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的区别吗?
能力·思维·方法
【例3】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 区时)起,经过5分钟,超过了180°经线,这时其 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全国高考题)( )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1、例、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
为3月22日。读图回答:
⑴NA的经度_6_0°_E
NB的经度1_80_°_
⑵北京时间为3月
3月21日
__2_2日_4_时__。
120° 自转箭头前进的
3月22日
日期少一天的经 线为180°,前方
0°
为西经度,后为
60°E 0时 东经度。
【练习】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
①更日性:只要某地方所在经线或某时区的中央经线 经过日界线,日期都要发生变化。
②转折性: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一些地区和国家 日期的统一,人文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有三处偏离 了180°经线。自然日界线则与经线重合。
③意义性: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 点,地球上日期变更都从这里开始
172.5ºE 180º
北半球:向右 偏
24时/0时
24时/0 时
6时 12时
12
18时
时
4、规律
(1)晨线与赤道交点 6点 ,昏线与赤道交点 18点 。 (2)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 相同 。 (3)平分白天的经线 12点 ,平分黑夜的经线24点 。 (4)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12点 。 (5)晨昏线与经线圈相切点所在经线
出现极昼为24点,出现极夜为12点
你知道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的区别吗?
能力·思维·方法
【例3】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 区时)起,经过5分钟,超过了180°经线,这时其 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全国高考题)( )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1、例、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
为3月22日。读图回答:
⑴NA的经度_6_0°_E
NB的经度1_80_°_
⑵北京时间为3月
3月21日
__2_2日_4_时__。
120° 自转箭头前进的
3月22日
日期少一天的经 线为180°,前方
0°
为西经度,后为
60°E 0时 东经度。
【练习】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
①更日性:只要某地方所在经线或某时区的中央经线 经过日界线,日期都要发生变化。
②转折性: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一些地区和国家 日期的统一,人文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有三处偏离 了180°经线。自然日界线则与经线重合。
③意义性: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 点,地球上日期变更都从这里开始
172.5ºE 180º
北半球:向右 偏
高中地理 1.3自转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0,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实例: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 高原上,经度约为东经 73°,我国的最东端 在黑龙江的东部经度约为东经 135°。两地的
地方时相差几时几分? 1350-730=620 4’× 620 =248’=4h8’
若此时我国的最东端的地方时为早晨9:30, 那么此时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为?
日界线:东减西加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0E的地方时
练兵场: 1、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A)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七区的区时 C、东六区的区时 D、东九区的区时
2.关于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钟点完全相同 B.相差1小时 C.相差24小时 D.它们有共同的中央经线
5、东时区的范围是: A、0°经线往东至180°经线(日界线) B、20°W往东至160°E经线 C、7.5°W往西至180°经线(日界线) D、7.5°E往东至180°经线(日界线) 6、一架飞机从甲机场起飞离开时,当地时区时间是8 点钟,飞机在空中飞行4小时后降落到乙机场,降落时 为乙当地区时的10点整,则: A、甲机场在乙机场以东两个时区 B、甲机场在乙机场以西两个时区 C、甲、乙在同一时区 D、无法判断
北京( 40 °N, 116ºE)
北京时间
西六区
90°W
0° 零时区
N
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
180°
90°E
东六区
东八区
区时的计算 1、时差:相差几区,就差几小时
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2、某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求东+,求西-
例: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我国“神州”五 号载人飞船在酒泉顺利升空。此时某宾馆墙上的四座
地方时的实例: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 高原上,经度约为东经 73°,我国的最东端 在黑龙江的东部经度约为东经 135°。两地的
地方时相差几时几分? 1350-730=620 4’× 620 =248’=4h8’
若此时我国的最东端的地方时为早晨9:30, 那么此时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为?
日界线:东减西加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0E的地方时
练兵场: 1、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A)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七区的区时 C、东六区的区时 D、东九区的区时
2.关于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钟点完全相同 B.相差1小时 C.相差24小时 D.它们有共同的中央经线
5、东时区的范围是: A、0°经线往东至180°经线(日界线) B、20°W往东至160°E经线 C、7.5°W往西至180°经线(日界线) D、7.5°E往东至180°经线(日界线) 6、一架飞机从甲机场起飞离开时,当地时区时间是8 点钟,飞机在空中飞行4小时后降落到乙机场,降落时 为乙当地区时的10点整,则: A、甲机场在乙机场以东两个时区 B、甲机场在乙机场以西两个时区 C、甲、乙在同一时区 D、无法判断
北京( 40 °N, 116ºE)
北京时间
西六区
90°W
0° 零时区
N
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
180°
90°E
东六区
东八区
区时的计算 1、时差:相差几区,就差几小时
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2、某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求东+,求西-
例: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我国“神州”五 号载人飞船在酒泉顺利升空。此时某宾馆墙上的四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28共24张PPT%29

D.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
3.甲地(30°N,160°W),乙地(30°S,160°E) 分 别有两物体向西和向东运动,下列有关其地转偏向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向高纬偏向 B.都向低纬偏向
C.都向南偏
D.都向北偏
4.当东京(东九区)时间为6月10日21时,西
二区的区时:(
)
A.6月10日10点 B.6月11日6点
观察分析:北半 球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 体在偏转方向上有何 规律?南半球的情况 是否相同?
南左北右赤不偏
课堂检测
1.经度相同的地方( )
A.季节相同
B.角速度相同
C.线速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
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
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
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
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
不同经度有不同地方时 ( 东早西迟)
北半球右偏 地转偏向 面向运动 方向 赤道不偏 南半球左偏
太阳日与恒星日演示图
:(南北两极点除外)
自转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 哪里的线速度?(赤道)
想一想
地球自转会造成哪些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
晨
昏线
线N太阳Fra bibliotek球夜夜
昼
平
半半
半
球
球
行
光
线
S
晨昏线
晨昏线(圈)就是昼半球和
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圈)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其中一半是晨线,另
教学目标
•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 昼夜交替 • 时差 • 偏向(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
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提醒]
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 均为15°/h;其线速度大于同纬度地面上对应点线速度。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
影响
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关系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千米/时)。
日期
6月22日 前后
12月22日 前后
节气(北半球) 夏至
冬至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 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 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 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请问: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
期 约 为 ____3____ 月 22 日 ; 通 过 B 点
一、侧视图
AN
太阳直射点
D
C
平面侧视图
B
立体侧视图
平面侧视图
太阳直射点
光照图的变式图类型多样,如斜侧(俯)视图,观测点既
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照情况即 为斜侧(俯)视图。
侧视图
小窍门:侧视图里,只显示晨昏线的一
部分,左夜为晨,右夜为昏
二、俯视图
A
N
O
B
N
极点俯视图
小窍门:俯视图里,晨线和昏线皆可显 示,需根据自转方向判读。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为中点。图示范围内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
为白天。据此回答2~3题。
C 2.C点的地方时是( )
A.18:40
B.22:20
C.9:00
D.8:40
解析 图中A点的经度为120°W,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
B点为晨昏线与66.5°S的切点,B点所在经线在120°W以东,与120°W
射程为80千米,落弹点将在( A )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解析 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南半球向左偏,故沿20°W经线向南发射的 导弹将偏向20°W东侧,即位于东半球;射程80千米,不足一个纬度, 故仍将落于中纬度地区。
解析答案
2.从赤道上向南北沿180°经线发射炮弹,它们运动方向正确(A)
之日,日期约为____5____月7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右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AF的纬度=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α。 ②确定经度:上图中太阳直射点Q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 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
读基地投影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 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 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据此,回答问题。
D 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C 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120°E,23°26′S) B.(120°E,23°26′N) C.(60°W,23°26′S) D.(60°W,23°26′N)
线速度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
_递__减___。赤道上为
1670km/h;其他纬
度为1670km/h×cos φ(纬度),纬度越高, 线速度越小
题组二 自转的速度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千米/时,
纬线L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千米/时。读图回答3~4题。
2.晨昏线的应用
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重要组成部分,隐含很多地理信息, 利用它可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应用现总结如下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南北半球 上图中若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 若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地方时
题组二 晨昏线的应用
A.都偏向东
B.都偏向西
C.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D.都不偏离180°经线
D 3.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堤岸(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考点二 昼夜交替和时间计算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所以太阳总是只能照亮 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一 半就是白昼,剩下的一半 便是黑夜
方向,如下面甲图所示 方向,如下面乙图所示
题组一 自转的方向与周期
右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
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
动轨迹。
读图。
D .a 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在图中应示为(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顺时针
D.逆时针
解析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北极星在宇宙空间位置相
对不变,所以人们观测a恒星绕北极星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北极星的应用
北极星仰角=
某地的地理纬度
题组一 自转的方向
右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
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
迹。
读图,完成1~2题。
A 1据右图判断,摄影师拍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4,α=23.5˚时,太阳直射北 回归线(南回归线),时间 是夏至日(冬至日)。
A
B
4.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圈的度数与直射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④晨昏线与赤道的夹角等于与其相切的纬线的纬度。
•
题组一 晨昏线的判读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 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右 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 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首次成
D 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
解析答案
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①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且晨昏圈的太阳高度为0
N
2.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
①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且晨昏圈的太阳高度为0 ②晨昏圈是地球表面最大圆,晨昏圈始终平分赤道。
晨线与赤道相交于A点,过A 点的经线上地方时为6:00;
黑夜所占的经
度弧长为夜弧。
昼半球
同一天内,不同纬度上,昼弧和夜 弧所占的比例不同,昼夜长短不一。
地 球 自 转 方 向
晨昏线的周日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即地球的公转,不同纬度上, 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不同,昼夜长短夜不同。
A
B
晨昏线的周年运动
常见晨昏线图
常见晨昏线图 能正确判断晨昏线是判读光照图的关键。
(3)对地球的影响: •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现实举例
弯曲的河流
长江入海北支流:泥沙堆 积严重,水较浅。
长江入海南支流:水较深
地转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某些经济活动、军事活动
要考虑它的影响。气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响。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某军舰在(20°W,59°S)的海面上,沿20°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
3. 周期
名称 参照物 恒星日 恒星
旋转 角度
360°
时间 应用价值
23小时 56分4秒
地球自转 的真正周 期
太阳日 太阳 360°59′ 24时
平常所说 一天
4.速度
自转线速度: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 自转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扫过的角度
4.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外,约为
_1__5_°__/时__。
第6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考点(二) 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 考点(三)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考点(四) 地球上日期变更
一、地球的自转概述
1.概念:地球围绕自转轴(地轴)不停地旋转,且北端指向 北极星。
北极星
赤道
地轴
2.方向
(1)侧视: 自西向东 。
(2)俯视从从北南极极上上空空看看::顺逆时时针针
相差90°,为30°W,此时为12时,C点为晨昏线中点,可知C点地方时
比A点早3小时,为9时。
解析答案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 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矩形投影图
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 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判读此类图的 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时)日落(18时)时间等。
矩形投影图
小窍门:找极点
任何变式图,都可以根据其特征转化为基本图示。例如下面展示的局部 图向矩形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转化。
解析 第1题,考查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纬度关系。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 地的地理纬度。从图中看北极星的仰角较小,因此是在低纬地区拍摄的
题组一 自转的方向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
B 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解析 观察者看到恒星的视运动其实是地球自转的反映。由于地球自转 角速度为15°/h,据此可计算摄影者连续拍摄的时间为3个多小时。
解析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除了纬度之外还有海拔,在同纬度 条件下,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