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 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RIP路由协议的配置报告

实验RIP路由协议的配置报告
【实验问题】
1.RIP,IGRP,EIGRP三种路由协议有什么不同?各协议分别适用应用在什么网络?
答:不同种类的路由协议。RIP和IGRP之间的主要区别是距离矢量协议;EIGRP主要是连接状态协议。配置RIP动态路由协议是通用的路由协议,而IGRP,EIGRP是CISCO专用的路由协议。
【实验心得和体会】
2.配置路由器r2
1)清空路由器原有配置
[Router]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Router]reboot
2)更改路由器名称
[Router]sysname r2
3)配置s0接口
[r2]interface s0
[r2-serial0]link-protocol ppp
[r2-serial0]ip address 192.168.3.2 255.255.255.0
了解了RIP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它的基本作用,适用于小型的同类网络,它以从源端到目的端所经过的路由器个数作为唯一的度量标准,从实验的错误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验中体会到知识的无穷,从实践中学到了知识。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1.配置路由器r1
1)清空路由器原有配置
[Router]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Router]reboot
2)更改路由器名称
[Router]sysname r1
3)配置s0接口
[r1]interface s0
[r1-serial0]link-protocol ppp
[r1-serial0]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动态路由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是实现数据包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传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静态路由是通过手动配置路由表来实现的,但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静态路由的管理和维护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动态路由协议应运而生。

一、动态路由的基本原理动态路由是一种基于协议的路由方式,它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交换信息,动态地更新路由表,以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动态路由协议常用的有RIP、OSPF和BGP等。

1.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是一种最常见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它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标准,即选择跳数最少的路径作为最优路径。

RIP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但缺点是收敛速度慢,适用于小型网络。

2.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它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计算出最短路径,并将最短路径存储在路由表中。

OSPF的优点是收敛速度快,适用于大型网络。

但其复杂性也导致了配置和管理的难度增加。

3.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EGP),用于在不同自治系统(AS)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BGP的特点是路由表规模庞大,且支持策略路由。

BGP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的核心路由器中。

二、动态路由的实验过程为了深入了解动态路由的实际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拓扑如下所示:(图略)1. 实验环境搭建我们使用GNS3搭建了一个模拟网络环境,包括三台路由器和两台主机。

路由器使用Cisco IOS镜像,主机使用Ubuntu操作系统。

通过GNS3的虚拟化技术,我们可以模拟真实网络中的路由器和主机。

2. 实验步骤(1)配置路由器之间的连接:我们使用串口连接模拟了路由器之间的物理链路,并为每个接口分配了IP地址。

(2)配置动态路由协议:我们选择了RIP作为实验的动态路由协议,并在每台路由器上配置了RIP协议。

动态路由rip2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rip2实验报告

实用文档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路由信息协议Rip 2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训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网络配置的基本原理;2、熟练掌握Boson NetSim软件的配置方法;3、掌握动态协议的配置。

4、掌握路由器的基本命令配置。

5、学会实验出错时排查。

二.实验环境(软件、硬件及条件)1、3台2501路由(R1、R2、R3);2、3台工作站;4、网络连接线路若干(双绞线、串行线)。

5、网络拓朴结构如下:6、软件:windows xp 操作系统、Boson NetSim软件。

Router-Router连接状态R1s0-R2s0Router1 E0-PC1R2s1-R3s0Router2 E0-PC2R3s0-R2s1Router3 E0-PC3LAN1(192.168.1.0/24):PC1(Ethernet 0)192.168.1.100255.255.255.0PC1->R1 e0Ethernet LAN2((192.168.2.0/24):PC2(Ethernet 0)192.168.2.100255.255.255.0PC2->R2 e0Ethernet LAN3(192.168.3.0/24):PC3(Ethernet 0)192.168.3.100255.255.255.0PC3-> R3 e0Ethernet R1:R1 s0 192.168.10.1 255.255.255.0 R1 s0-R2 s0 serial R2:R2 s0 192.168.10.2 255.255.255.0 R1 s0-R2 s0 serial R2 s1 192.168.20.2 255.255.255.0 R2 s1-R3 s0 serial R3:R2 s0 192.168.20.1 255.255.255.0 R3 s0-R2 s1 serial 说明:LAN1指PC1 Router1(Ethernet 0)所组成的局域网;LAN2指PC2、 Router2(Ethernet 0)所组成的局域网;LAN3指PC3、 Router3(Ethernet 0)所组成的局域网;动态路由协议采用:rip version 2四、实验步骤:1、启动Boson Network Designer软件,选择路由器、PC构成以上拓扑结构,画出拓扑图,然后用Boson NetSim软件对此网络进行配置。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1. 了解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掌握RIP和OSPF两种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3. 通过实验,提高网络配置和故障排查能力。

二、实验环境1. 路由器:2台Cisco 2960系列路由器;2. 计算机客户端:2台PC机;3. 网线:2根直通网线,2根交叉网线;4. 路由器配置软件:Tera Term或PuTTY。

三、实验拓扑实验拓扑图如下:```+------+ +------+ +------+| PC1 |---->| R1 |---->| R2 |---->| PC2 |+------+ +------+ +------+```四、实验步骤1. 配置PC1和PC2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2. 配置R1和R2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3. 配置R1和R2的RIP动态路由协议;4. 验证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5. 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验证网络连通性;6. 修改R1或R2的配置,观察网络连通性变化,分析故障原因。

1. 配置PC1和PC2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PC1的IP地址: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1.2PC2的IP地址:192.168.2.1,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2.22. 配置R1和R2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R1的接口配置如下: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R1的接口配置如下:R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3. 配置R1和R2的RIP动态路由协议R1的RIP配置如下: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R2的RIP配置如下: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4. 验证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在PC1上ping PC2的IP地址,发现无法ping通。

计算机网络RIP路由器动态配置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RIP路由器动态配置实验报告

-------计算机系
实验报告
(2015 —20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实验6 RIP路由器动态配置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一班)年级14级
成员1学号------------ 成员1姓名_-----------_ 成员2学号----------- 成员2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2015-12-9---------------
图2 Router 0的基本配置的基本配置如图3所示:
图6 Router 0显示的路由配置信息图7 Router 1显示的路由配置信息
图8 PC0与PC1的ping通情况
图9 PC0与PC2和PC3之间的ping通情况图10 PC1与PC2和PC3之间的ping通情况
图11 PC2与PC3之间的ping通情况图12 连通后的拓扑图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调整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10日内。

交换机动态路由RIPOSPF实验报告

交换机动态路由RIPOSPF实验报告

交换机动态路由RIPOSPF实验报告一、引言动态路由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实现网络之间的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RIPOSPF(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动态路由协议是一种基于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的协议,用于在交换机网络中实现动态路由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网络拓扑,配置RIPOSPF协议并进行实际测试,验证其性能和可行性。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使用3台交换机,每台交换机具有4个端口,用于连接不同网络设备。

2.软件环境:搭建基于RIPOSPF协议的动态路由实验环境,使用Tcl脚本进行配置和控制。

三、实验步骤1.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需求,设计一个适当的网络拓扑,包括多台交换机和端设备,使其形成一个较复杂的网络结构。

确保每台交换机都能与其他交换机进行通信。

2.配置RIPOSPF协议在每个交换机上配置RIPOSPF协议,包括路由器ID、网络连接、接口地址等。

确保配置的信息准确无误。

3.启动RIPOSPF协议使用Tcl脚本进行RIPOSPF协议的启动和控制,确保协议能够正常运行。

观察控制台输出,确保没有错误消息。

4.测试网络连通性在实验环境中添加一些端设备,通过ping命令测试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

观察ping结果,验证RIPOSPF协议是否能够正确选择路由。

5.模拟故障状况在实验过程中,模拟网络故障,例如断开某个网络连接或关闭某台交换机。

观察RIPOSPF协议的表现,验证其具备故障恢复和自适应能力。

6.性能评估通过实际测试和观察,评估RIPOSPF协议在实验环境中的性能。

可以统计路由更新时间、网络收敛时间等指标,分析协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成功搭建了基于RIPOSPF协议的动态路由网络,实现了交换机之间的路由选择和通信功能。

经过测试,RIPOSPF协议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RIP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

RIP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

RIP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项⽬背景规划与配置接⼝ IP地址AR1:[A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20.0.1.1 24[A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0.0.1.1 24AR2:[AR2-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20.0.1.2 24[AR2-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20.0.2.1 24AR3[AR3-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20.0.2.2 24[AR3-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0.0.2.1 24配置loopback 地址LoopBack0 192.168.1.1/24 up up(s)LoopBack1 192.168.2.1/24 up up(s)LoopBack2 192.168.3.1/24 up up(s)各设备配置 RIP 宣告AR1:network 20.0.0.0network 10.0.0.0AR2:network 20.0.0.0network 10.0.0.0AR3:network 20.0.0.0network 10.0.0.0在各设备开启V2 版本,默认是版本1[AR1-rip-2]version 2在各设备上查看RIP 路由表项,检查是否学习到了。

dis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ripRoute Flags: R - relay, D - download to fibPublic routing table : RIPDestinations : 2 Routes : 2RIP routing table status : <Active>Destinations : 2 Routes : 2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Flags NextHop Interface10.0.2.0/24 RIP 100 2 D 20.0.1.2 GigabitEthernet 0/0/020.0.2.0/24 RIP 100 1 D 20.0.1.2 GigabitEthernet 0/0/0RIP routing table status : <Inactive>Destinations : 0 Routes : 0PC1 PING PC2测试连通性PC>ping 10.0.1.2Ping 10.0.1.2: 32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From 10.0.1.2: bytes=32 seq=1 ttl=125 time=15 msFrom 10.0.1.2: bytes=32 seq=2 ttl=125 time=32 msFrom 10.0.1.2: bytes=32 seq=3 ttl=125 time=31 msFrom 10.0.1.2: bytes=32 seq=4 ttl=125 time=16 msFrom 10.0.1.2: bytes=32 seq=5 ttl=125 time=31 ms--- 10.0.1.2 ping statistics ---5 packet(s) transmitted5 packet(s) received0.00% packet lossround-trip min/avg/max = 15/25/32 ms在AR1 RIP视图引⼊loopback 地址[AR1]rip 2[AR1-rip-2]import-route direct各设备查看RIP路由表后,发现引⼊后路由表条⽬⽐较多,下⾯在AR1 接⼝上做⼿动聚合[AR1-GigabitEthernet0/0/0]rip summary-address 192.168.0.0 255.255.252.0在AR2查看路由表,⼿⼯聚合成功[AR2]dis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rip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Flags NextHop Interface10.0.1.0/24 RIP 100 1 D 20.0.1.1 GigabitEthernet 0/0/010.0.2.0/24 RIP 100 1 D 20.0.2.2 GigabitEthernet 0/0/1192.168.0.0/22 RIP 100 1 D 20.0.1.1 GigabitEthernet 0/0/0在AR1出⼝加开销值[AR1-GigabitEthernet0/0/0]rip metricout 5//如果需要配置⼊⼝则配置命令为:metricin//查看AR2 路由表,发现开销发⽣变化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Flags NextHop Interface10.0.1.0/24 RIP 100 5 D 20.0.1.1 GigabitEthernet0/0/010.0.2.0/24 RIP 100 1 D 20.0.2.2 GigabitEthernet0/0/1 192.168.0.0/22 RIP 100 5 D 20.0.1.1 GigabitEthernet0/0/0在AR1上更改优先级[AR1]rip 2[AR1-rip-2]preference 10查表验证,本地RIP 优先级已经改变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Flags NextHop Interface10.0.2.0/24 RIP 10 7 D 20.0.1.2 GigabitEthernet0/0/020.0.2.0/24 RIP 10 6 D 20.0.1.2 GigabitEthernet0/0/0在AR2上做认证[Huawei-Gigabit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huawei等待⼀会,在AR3上查看路由表,发现没有学习到RIP 路由。

RIP协议原理及配置实验报告

RIP协议原理及配置实验报告

通信网络实验——RIP协议原理及配置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RIP协议原理及配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动态路由协议的作用及分类2.掌握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简单工作原理3.掌握RIP协议的基本特征4.熟悉RIP的基本工作过程二、实验原理1.动态路由协议概述路由协议是运行在路由器上的软件进程,与其他路由器上相同路由协议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学习非直连网络的路由信息,加入路由表。

并且在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时自动调整,维护正确的路由信息。

动态路由协议通过路由信息的交换生成并维护转发引擎需要的路由表。

网络拓扑结构改变时自动更新路由表,并负责决定数据传输最佳路径。

动态路由协议的优点是可以自动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自动维护路由信息而不用网络管理员的参与。

其缺为由于需要相互交换路由信息,需要占用网络带宽,并且要占用系统资源。

另外安全性也不如使用静态路由。

在有冗余连接的复杂网络环境中,适合采用动态路由协议。

目的网络是否可达取决于网络状态动态路由协议分类按路由算法划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如RIP):定期广播整个路由信息,易形成路由环路,收敛慢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收集网络拓扑信息,运行协议算法计算最佳路由根本解决路由环路问题,收敛快按应用范围划分:域间路由协议(EGP)和域内路由协议(IGP)自治域系统(AS)是一组处于相同技术管理的网络的集合。

IGPs在一个自治域系统内运行。

EGPs连接不同的自治域系统。

2.RIP协议概述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实现使用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以跳数多少选择最优路由RIPv1协议报文不携带掩码信息RIP的度量值,如下图所示:RIP一个比较大的缺陷是Metric只是简单的用跳数来表示,并不能准确的反映路径的真实状况。

如图所示,有三条路径的跳数是一样的,所以RIP 就认为这三条路径是一样的路径,但实际上三条路径的带宽差异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