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实用文档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3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

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雕梁画...栋.,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美轮美奂....。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

此联内容很好,有巧夺天工....之妙。

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差强人意....。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

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 ”。

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1.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雕梁画栋....B .却也称得上是美轮美奂....C .此联内容很好,有巧夺天工....之妙 D .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差强人意....2.第②段中空格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B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C .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3.第③段中的咏竹联最恰当的下联是A .万丈凌云无止心B.万丈凌云犹心虚C.万尺凌云仍虚心D.万尺凌云志永存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xx年12月,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与世长辞....。

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发唁电..表示哀悼,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缅怀..之风。

曼德拉不是完人,他也有瑕疵..,但95年的人生征程,把一个政治家的大智慧和大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至....。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高一语文答案1.C (A“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错误。

B“纸媒则不然”有误,新闻标题对于纸媒也很重要。

D“从不关注新闻细节”错误,应该是“甚少关注”)2.B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错误,该部分主要使用的是因果论证3.A (“只要……就能消除”错误,因为“标题党”除了媒体,还有网民,而且他们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追求利益)4. D“用户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为主”理解有误。

根据原文内容可知,喜马拉雅数据显示,在2017年“123知识狂欢节”中,25岁至34岁的付费用户占比超过七成,“90后”的付费比例最高。

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多数分布在北上广深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求知欲强,热爱学习与知识分享,喜欢互动交流。

故答案选D。

5. C由材料二可知,激发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应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

另外知识服务火爆背后的更深层原因在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历史传统,以及国家层面正在加速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6. 材料一重点介绍了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付费用户的主体构成情况;材料二重点分析了知识付费火爆的原因;材料三重点介绍了和书有关的知识产品的特点和作用。

7.C 文中说“一个老专家,不是说空话的人”,因此得到村民真心的拥戴。

8.①“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见证者,“我”见证了上个世纪老知识分子踏实肯干,扎根农村,身体力行为祖国做贡献的精神品质。

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②“我”是线索人物,推动故事发展,使文章情节连贯,有始有终。

9.①“木雏”本是20年前圆湖村人对文中老师的性格的直观认识,“木”就是不活泛,见人不会说话,不知道招呼。

“雏”是幼稚。

②“木雏”反映出文中老师勤学善问,心无旁骛致力于学,扎根农村为民服务的知识分子形象。

③“木雏”揭示小说主旨:农村发展、现代化建设都需要潜心研究,不说空话的钻研和学习,时代需要“木雏”精神。

甘肃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踟躇(zhí)漪沦(yī)青荇(xìng)挥斥方遒(yóu)B.佝偻(gōu)跫音(qióng)慰藉(jí)蓊蓊郁郁(wěng)C.召唤(zhào)气馁(něi)砥砺(dǐ)迥然不同(jiǒng)D.颓圮(pǐ)汲取(jí)宁谧(bì)苦思冥想(mín)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寂寥(liào)彷(páng)徨惆怅(chàng)B.方遒(qiú)笙箫(shēng)瓦菲(fēi)彳亍(chù)C.浪遏(è)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huò)D.虔(qiān)诚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3.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A.稀疏姿态袅娜渺茫没精打采B.祈祷一幅图画猝然绿草成阴C.坦荡沧海桑田焦灼田园荒僻D.肄业陶冶情操翌日名胜古迹4.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A.萃取纳谏门庭若市大雨滂沱B.廖廓放肆敝帚自珍岌岌可危C.籍贯戍守天籁之美夜缒而出D.谤讥闲暇白璧微瑕梳妆打扮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人们对教育制度改革怀着希望,充满了热情。

如果只是换汤不换药恐怕伤了人们的心。

B.这支曲子他们演奏得出神入化,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听众。

C.有人通过散布奇谈怪论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最终只是招来人们嘲笑罢了。

D.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谁也救不了你!6.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史。

甘肃省民勤第一中学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甘肃省民勤第一中学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甘肃省民勤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

其实,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

传统社会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

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张载在《经学理窟》中说:“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

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转化。

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

宋代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华阳博议下》中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

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刘克庄《故宅》)。

苏洵曾感叹:“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

”商人比田主风险更大,“有朝为富商,暮为乞丐者”,达官显宦同样难免。

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富儿更替做。

”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士农工商。

甘肃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宵柝tuò膏腴yú厢庑wǔ余勇可贾gǔB.巉岩chán琵琶bá匙箸chí敛声屏气bǐngC.石栈jiàn盥沐ɡuàn悯然mǐn穿红着绿zhuóD.吮血shǔn思忖cǔn颦蹙pín冠冕堂皇g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敕造懵懂钿头银篦做客他乡转轴拨弦B.阑干沾惹丽姝淑女汗流浃背轩峻壮丽C.厮混玷辱一愁莫展宵衣旰食涎皮赖脸D.膏粱丫鬟娇生惯养疯疯癫癫浑世魔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日本在处理国内危机的同时,应该推己及人,充分考虑事故可能对他国产生的影响,采取一切必要、可行的措施,保护海洋环境,切莫以邻为壑,对其他国家造成损害。

B.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一片淅淅沥沥的冷雨。

C.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毋庸置疑,“幸福感”“幸福指数”将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红色文化日益深入人心。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上面居住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从南极到北极,从东半球到西半球,生命活动的迹象在地球上如此繁盛。

然而,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是否一直就存在呢?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生命可以从非生命的物质中自然发生。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1864年进行了著名的“曲颈瓶”实验。

实验结果证明,即使在曲颈瓶子里,微生物这样简单而微小的生命都不会自然发生。

这个实验有力地否定了自然发生论,为人们正确了解生命是如何发生提供了启示。

还有一种观点是“宇宙发生说”。

这种学说认为宇宙是生命的来源地,陨石是运载生命种子的“飞船”,陨石通过撞击地球的方式,把它们带进了地球。

在地球的适宜条件下,来自宇宙的生命就生存发展起来了。

但是,“宇宙发生说”只解释生命是从宇宙空间移居到地球上来的,并没有真正揭示出生命起源的原因。

年轻的化学家斯坦利·米勒是美国圣迭戈大学的一位科学家,1953年他进行了一的组成比例,混合在一个玻璃瓶中。

然后,他用电流模仿闪电,轰击这些气体。

结果发现在玻璃瓶中出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橘黄色气体。

米勒对这种气体进行了测定,证明这一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等有机物质。

科学家通过最新研究表示,地球的生命起源离不开陨石撞击。

科学家相信,陨石能够帮人们解开人类文明研究中的种种困惑。

一直以来,在科学界,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有很多种说法。

其中有一种认为地球生命起源于天外,这种观点大多与天外来客陨石有关。

一个火球从天而降,紧接着是隆隆的巨响。

有经验的人大概猜得出是陨石来了。

视它为神秘的天外来客。

那么这个天外来客缘何降落地球?原来,太阳系里一些高速运行的较大流星体或小行星,受到大行星的摄动,就会脱离原轨道,闯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地球大气摩擦,发生爆炸,燃烧未尽的残留部分坠落到地球表面上,这就是陨石。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最新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最新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瞥见(piē)茎叶(jīng) 纤细(qiān) 脉络(mài)B。

脉脉(mò)隐约(yǐn) 媛女(yuán) 蓊蓊郁郁(wòng) C.一椽(chuán)着衣(zhuó) 混沌(dùn) 散文钞(chāo)D。

酣眠(tián)霎时(shà ) 袅娜(nà) 嬉游(xī )2.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驳朗照 弥望 没精打彩B.风致点缀 和谐迷迷糊糊C。

公寓卢沟桥 责无旁代 烽烟四起D.安顿 长青藤急不择暇 当仁不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王夫之是湖南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

B.尽管范蠡比不上著作等身的大家巨匠,但他创造的艺术价值是永存的。

C。

朱自清作品集中有条鲜明的轨迹,那就是对家乡人和物的刻骨铭心的思念。

D.在珠宝商城,部分摊主采取鱼龙混杂的手段将染色的石英冒充翡翠出售。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内心痛苦的样子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D。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雨:动词,下(雪)5。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芳菲菲其弥章 B。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C。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D.謇朝谇而夕替6。

下列加点的词语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顿丘B.可怜体无比C.淇水汤汤 D。

怨灵修之浩荡兮7.下列各项中,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之:桑之未落 君子之车 B.固:固前圣之所厚自前世而固然C。

善:亦余心之所善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D。

以:长太息以掩涕既替余以蕙纕8. 对《孔雀东南飞》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A。

诗歌开头运用比喻的手法,以孔雀飞向不同方向来比喻夫妻失偶,以“五里一徘徊"喻夫妻恩爱情深.B。

甘肃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论述类阅读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而砚则因其“坚固,传万世而不朽,留千古而永存”的特点,有文房四宝之首的美誉。

砚台是我国特有的文书工具,它融绘画、雕刻、书法、篆刻等各种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品,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对我国民族的延续和灿烂文化的传播、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宋代是砚业蓬勃发展的时期。

宋代有“重文轻武”的风尚,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他们在书写之余,讲究用具品位,对案头摆设之砚,开始追求美的精神享受。

他们志趣高雅,体现在砚台中即表现为讲求砚之品格,追求砚之境界。

在制砚上,考究其文化内涵,在继承传统的精致的基础上,将“文人画”的理念引入其中,融入绘画、书法、诗词、金石等艺术,创作出了“文人砚”。

俗语说:武士爱剑,文人好砚。

历代文人墨客都爱砚,收藏砚,常与砚相伴,因而有“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一生之中最相亲傍”之说。

一代文豪苏东坡,集文学家、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于一身,其嗜砚成癖,被传为佳话,“东坡玩砚”也成为了绘画创作的传统题材。

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喜爱鉴赏、收藏奇石和砚石,且有不少逸闻趣事:有得砚石砚山“抱眠三日”之说;还曾以一方歙砚与人换地,后一直怀念失去的宝砚。

在我国砚文化历史上,米芾是一位重要人物。

他著写的《砚史》,在砚石质地到砚台制作等诸多方面,均有比较系统的论述。

他到过端州,并亲临砚坑考察,随后写下有关论述,还亲自参与端砚的制作,这些对砚的制作工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文人,如苏洵、欧阳修、王安石、蔡襄等,他们或参与制砚,或为砚作铭,留下丰富的砚文、砚诗,为后人所传诵。

正是他们这些文人合力将宋代砚文化推上一个高潮,为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