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泡沫检验研究综述及实证分析解析
(精选)泡沫经济中的股市泡沫分析

泡沫经济中的股市泡沫分析很多股评家说中国股市没有什么泡沫,理由是:一、市盈率平均只有20多倍;二、市净率在2倍左右,也不算太高;3、中国经济的高成长计算出来的动态市盈率更低;4、中国股市此刻上证指数只有2800多,比最高点6124已经下跌超过50%。
很多股评家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股市没有什么泡沫,乃至有人说,中国股市被低估了。
判定股市中有无泡沫就这么简单吗?我看未必。
一、市盈率市盈率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
当股票价钱必然以后,市盈率就只受每股盈利的阻碍,也确实是受企业盈利的阻碍。
盈利越多市盈率就会越低,盈利越少市盈率就越高。
可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泡沫上升时期的时候。
企业能够通过资产和股票价钱上涨增加盈利。
a、当一个国家房价和土地大幅上涨的带动下,投资房地产的上市企业的存量衡宇和土地大幅升值能够直接增加企业的盈利。
b、很多上市企业彼此持股,当两边股票价钱都上涨的时候,上市企业的账面盈利都会增加。
并形成账面投资盈利。
而且,会形成如此的循环:股票价钱上涨---上市企业账面盈利增加----市盈率下跌----购买该股票人增加----股票价钱继续上涨不断循环因此,在经济显现泡沫的时候,资产价钱和所持股票价钱的上涨会降低企业的市盈率。
而且,泡沫经济能够让企业短时间盈利能力大幅上升。
但任何泡沫都不可能几十年的存在,用短时间的暴发式盈利去计算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显然是荒唐的。
二、市净率市净率指的是每股与每股的比率。
能够看出:当每股股价必然的时候,每股的净资产是市净率的决定因素。
意思是企业净资产越高,该股票的市净率越低。
可是,在经济处于泡沫当中的时候。
资产价钱会不断上涨。
比如:在土地和房价不断上涨的进程中,房地产企业存量土地和房价跟从升值,会不断增加企业的资产。
加上企业持有其它企业的股票上涨。
更会推高该企业的净资产。
而企业的欠债在负利率时期,反而能增加企业的盈利和资产。
因此,在经济泡沫上升时期。
企业的市净率也会变低。
关于股市泡沫理论进展的文献综述

关于股市泡沫理论进展的文献综述股市泡沫理论是指股票市场出现价格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对经济造成冲击。
本综述将概述股市泡沫理论的发展进展,包括早期理论的出现、相关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果。
股市泡沫理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达尔表示。
他认为股价不断上涨,并且超过了实际盈利能力所支持的价值。
达尔基于对美国股市历史数据的分析,提出了股价泡沫理论。
达尔的研究存在一些争议,主要是他使用的数据和方法有限。
此后,关于股市泡沫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
研究人员开始将股市泡沫与威廉姆·肯尼迪的“股市周期”理论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股市存在着固定的周期形式,包括上升期(繁荣)和下降期(衰退)。
威廉姆的理论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受到广泛关注,并在许多研究中得到验证。
随着泡沫理论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泡沫的起因和影响。
有研究人员使用经济模型来解释股市泡沫的形成和崩溃。
他们使用的一种模型是“基本价值模型”,该模型基于股票的基本面价值来预测股价。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经济模型并不能完全解释股市泡沫的出现和崩溃。
相反,他们认为股市泡沫是由投资者的行为和情绪驱动的。
这些研究人员使用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来解释投资者的行为,并将其应用于股市泡沫的研究中。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关注了股市泡沫对经济的影响。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股市泡沫的爆破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因为它会导致消费和投资的下降。
也有研究人员指出,泡沫的爆破并不一定会导致经济衰退,因为泡沫的影响可能局限于特定的股票市场。
股市泡沫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这方面,人们已经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来解释股市泡沫的形成和崩溃。
关于泡沫的起因和影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答。
这些研究的结果可能对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股市泡沫实证分析

我国股市泡沫实证分析随着我国股市过热问题的讨论日趋激烈,我国证券市场泡沫问题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经济学家的唇枪舌剑、研究工作者的学术探讨、市场参与者的观点看法,将中国证券市场的泡沫问题正式提到了理论政策研究的高度。
股市泡沫问题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对决策者来讲,及时化解股市泡沫,能够避免其破灭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冲击;对投资者来讲,可以避免重大损失。
这就需要我们研究我国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有多少泡沫。
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对我国股市泡沫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一、股市泡沫的涵义目前,经济学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股市泡沫的定义。
本文将股市泡沫定义为由金融投机所导致的股票价格上涨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并陡然下跌使股市泡沫破裂的状态。
必须说明的是:在现实股票市场中,我们不能把任何市场价格超过内在价值的情况都判定为出现了泡沫。
在内在价值附近的“纯粹”随机性偏离,不应当看成泡沫,只能称为“噪音”。
此种“纯粹”随机性扰动可以用均值为零的平稳随机过程来描述。
只有当这种偏离是实质性的,即非平稳型偏移时,才能将其称为泡沫。
二、股市泡沫合理范围的确定(一)股市泡沫合理范围的定义。
股市泡沫是一把双刃剑,泡沫适度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泡沫过度甚至破灭则会对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应该把股市泡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一范围可称之为股市泡沫的合理范围。
在这一范围内,股市泡沫能够对实体经济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长期持续发展,不至于破裂。
(二)股市泡沫合理范围的确定。
在现实的股票市场上,股票的市场价格往往高于其真实价格,从而决定了股票的价格具有了“虚拟”成分。
这是产生股市泡沫的根源。
从泡沫的定义,可以知道泡沫的度量公式为:Bt=It-It*。
其中,It为t 时刻股股票市场实际平均价格,It*为t时刻股票市场理论价值或者内在价值。
因此,研究股市泡沫的合理范围,就必须注重股票价格虚拟的合理范围。
本文认为,依据市盈率指标来说明股票价格虚拟的合理范围、股市泡沫产生的临界点以及股市泡沫存在的合理区间,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研究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一直备受关注,并且经历了多次波动。
这让人们开始思考,中国股票市场中是否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进行研究,探讨其潜在风险和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泡沫的定义。
泡沫是指某种资产价格在没有充分支撑的情况下,由于市场炒作、投机行为或盲目追逐而出现的过热状态。
股票市场中的泡沫通常会在价格超过其真实价值时出现,并在市场意识到该问题后出现猛烈的调整。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形成有多种原因。
首先,市场情绪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容小觑。
当投资者出现集体炒作或盲目追逐某只股票时,市场情绪会推动股票价格迅速攀升,超过其真实价值。
其次,流动性过剩也是泡沫形成的原因之一。
当银行信贷过度宽松时,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此外,政策因素也对股票市场的泡沫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例如政府的股市刺激措施可能会引导投资者进行短期投机,从而推高股票价格。
泡沫对中国股票市场以及整个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泡沫破裂可能导致股票价格的暴跌,投资者的信心受到重创。
这将导致市场恐慌,进一步加剧股票价格下跌的力度。
其次,泡沫破裂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一旦股价大幅下跌,很多投资者将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将面临巨大的坏账风险。
最后,泡沫破裂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庞大,股市崩盘将引发信贷紧缩以及企业投资意愿的下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泡沫的出现及其潜在风险,中国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范股票市场。
首先,加强监管和法律制度建设是必要的。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严防市场操纵和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也能够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减少投资者受市场情绪影响的可能性。
其次,加强投资者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课程,帮助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和理性投资能力。
最后,建设多层次和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也是规范股票市场的关键。
国外股市泡沫研究文献综述_基于行为金融和市场环境的视角

2010/12总第430期价格弹性是0.87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我国GDP 每增长1%,我国进口增加1.369%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的进口商品需求收入弹性为1.369。
相对于出口来说,我国进口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价格弹性都较高,也就是说进口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收入变动的反应更加敏感。
通过回归分析,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相对应,得到了我国出口与进口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0.358和0.878,两者之和为1.236,明显大于1,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人民币升值会降低我国的贸易顺差,贸易收支会恶化。
但鉴于我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人民币一定范围内的升值还不会导致我国贸易收支的严重恶化。
四、改善我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的策略与建议1.努力寻找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结合点,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功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因而,结合我国资源要素禀赋状况、产业技术水平及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2.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外贸易,既可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又可以避免由于加工贸易比例过高,使得我国企业经常遭受贸易摩擦。
3.健全市场经济中各种组织制度,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还要不断完善我国的汇率制度。
完善汇率机制是一项综合改革,不应局限于扩大汇率浮动区间,还应包括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改进外汇市场交易方式等内容;适度控制、合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
参考文献:【1】刘崇献,李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8)【2】曹瑜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实际汇率升值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07)【3】谷宇,高铁梅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10)【4】A.Marshall Money Credit and Commerce London:Macmilan 1923pp.206-207(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08级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外股市泡沫研究文献综述朱国忱摘要:关键词:本文对股票价格泡沫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于股市泡沫理论进展的文献综述

关于股市泡沫理论进展的文献综述引言自从股市出现以来,一直存在股市泡沫的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股市泡沫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篇论文将综述股市泡沫理论的进展,并且介绍股市泡沫理论的现状和未来研究方向。
一、股市泡沫的定义股市泡沫指的是在股市中,股票价格高于股票真实价值的情况。
由于投资者的过度买入,引起了股价的夸大和不合理的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股价远高于其基本面所支撑的价值。
当股价跌回到其真实价值时,就会造成股票崩盘。
二、股市泡沫的形成原因股市泡沫的形成原因有许多,下面列举了几个主要原因:1、过度投机和炒作:股市泡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投机和炒作。
投资者寻求快速回报,因此容易在股市中炒作股票,这导致了股票价格的无限上涨,最终为市场带来了不稳定性。
2、流动性过度:市场过度流动,资金充足,但是又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投资,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容易将资金投入到股票市场,造成股价过度上涨。
3、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一些政策变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股市造成影响,破坏市场的平衡,引发股市的泡沫。
股市泡沫会对市场和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
下面列举了几个主要的影响:1、风险和不稳定性增加:股市泡沫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市场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增加,会进一步导致下一步的泡沫。
当股票价格远高于其真实价值时,会出现泡沫破裂的可能性,导致股票市场的极度下跌。
2、对公司的影响:公司股票市值的不合理上涨会增加公司的负担。
当股票没有与公司的真实价值相符合时,公司会面临投资者的不断追逐和盯着股价的压力,使公司不得不面对大量的债权,这对其影响不小。
在股市泡沫的理论研究中,有些理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例如:1、收益和盈利政策:投资者会在预期的收益和盈利政策方面进行理性决策。
这些决策将直接影响股票价格。
如果投资者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利润表现持乐观态度,这可能是股市泡沫的原因之一。
2、利润表现中的错误:股市泡沫的成因之一可能是由于公司的错误财务报告和假冒公司的利润表现,导致股票价格上涨。
股市泡沫_中国股市非理性泡沫的实证分析

股市泡沫_中国股市非理性泡沫的实证分析股票市场泡沫是指股票的价格持续偏离了其基础价值(Fundamental value)的过程,即股票价格脱离市场基础持续急剧上涨的过程或状态,又指股票价格高于市场决定的合理价格部分。
在西方资产价格泡沫理论中,股市泡沫分为理性泡沫(Rational bubbles)和非理性泡沫(Irrational bubbles)两类:理性泡沫理论基于市场有效性和经济主体理性假设,资产的价格由市场基础价值和理性泡沫成分构成,但是理性泡沫理论的假设条件过于理想化,现实中的中国股市并不是完全有效的,而且中国的投资者,尤其是散户,在很多时候表现得很不理性,所以使用理性泡沫理论来研究中国股市并不是十分合理的,从非理性泡沫理论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股市更具有现实意义。
非理性泡沫理论的基础是“金融噪声”理论。
该理论认为噪声交易者(Noise trader)的存在使得市场并不总是有效,而也并非完全,投资者的预期可能存在着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交易者的行为将偏离理性,在过高或者过低的价格上继续购买或者抛出股票导致泡沫或者反泡沫的产生。
很多学者从股票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来解释其成因,比如:噪声交易者、羊群行为、正反馈理论等等。
非理性泡沫的形成及其迅速膨胀或收缩的特性具有高度的非线性以及复杂性特征,传统的金融数学工具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这一领域的研究吸引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关注,他们利用物理学的理论对金融市场规律进行了提取和抽象,在研究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本文将利用物理学家Didier Sornette等人提出的对数周期幂律模型对中国股市的非理性泡沫状况进行分析。
二、对数周期幂律模型(一)对数周期幂律模型原理对数周期幂律模型LPPL(Log-periodic Power Law)是一个关于泡沫和崩盘的理性预期模型。
模型中有以下几个假设:第一,交易者作决定时受他们“邻居”的决定的影响。
第二,交易者通过互相模仿可能在一瞬间达成全部统一的交易状态(卖出)。
中国股市泡沫问题讨论综述

股权割裂时代的股价畸形、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本来 就 应当获得股东利益趋于一致 、公司市值最大化 已成群体 意 识下的 “ 流动性溢价” ;另一方面,在流动性泛滥、资产价 格整体水涨船高的背景下,股市也理应获得 高于常态 的 “ 流动性溢价” 。此外 ,作为新兴资本市场,伴 随着中国经
济持续稳定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力不断增强,投 资 中国资产,提高中国资产配置 比重,分享中国成长收益 , 已成为全球资本的潮流选择 。显然,价格低廉 、与成长 中
市的内在属性 ,股市总是在泡 沫— 泡沫膨胀— 泡沫 破
裂— 产生新的泡沫这一过程中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 所以,即使因大幅下跌泡沫暂时减小,还会出现新的泡沫
相关观点做一个综述,以便人们了解本次讨论的全貌,从
而使讨论得 以深人 。
膨 [ 胀。 4 ]
谢国忠认为,泡沫与正常的牛市之间的区别永远都不 可能有一个完全确切的答案。根据其定义,泡沫是一种非 理性现象。当许多人同时变得非理性时,市场泡沫就会 发
现, 那么泡沫就极可能要发生了。 川
刘玉平认为,泡沫具有如下的一些基础性特征: ( ) 1 最直接的表现是资产价格的暴涨和暴跌 ; ( 泡沫期间的 ) 2 金融投机活动异常盛行和猖撅; ( 基础经济 因素对资产 ) 3 价格变动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泡沫发生的主要载体是 4
股 房 市 [ 票和 地产 场。 j 6
升,从而减缓或者停 止储蓄从银行走 向股市 的步伐。但 中
果在大家的 一片看好声中 泡沫破裂了。 圈
成思危认为,股市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经济,它 内在是 有泡沫的,没有泡沫,没有投机,就没有股市。但是过度 的投机就会造成泡沫的增长。股市泡沫增长到一定程度时, 市场会 自动地进行调整。但如果大家都过于乐观,这个 自 动调整就来得晚,但来得越晚跌得越厉害。大跌之后泡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市泡沫检验研究综述及实证分析[摘要]本文实证检验了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数据样本的泡沫水平,并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进一步对泡沫序列进行了分析,结论主要有: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存在泡沫,多数时期泡沫水平都比较高,尤其在股指上升时,泡沫水平通常随之上升,可见泡沫对股市上涨的推动作用明显。
而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10月的股市新一轮上涨中,股市的泡沫成分也是空前规模存在的。
我国股市泡沫总体上属于理性泡沫,但局部的非理性泡沫时有发生,而在股指快速上涨时,非理性泡沫最为严重。
[关键词]泡沫股票市场检验Abstract: In this paper, empirical testing of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and the Shenzhen component index data on a sample of the level bubble, and the use of unit root test on the bubble to further sequence analysi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the long-standing Chinese stock market bubble, bubble period, most of thelevel of comparison High, particularly in the stock price to rise, the level of the bubble is usually followed up, the stock market bubble can be seen rising role in promoting the obvious. From 2005 to October 2007 stock market a new round of the unprecedented rise in the stock market bubble is the existence of an unprecedented scale. Chinese stock market bubble belongs to the whole rational bubble, but local non-rational bubbles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and the rapidrise in the index, irrational bubbles in general the most serious.Key words: the stock marketbubble test一、国内外股市泡沫检测理论综述齐曼与汤姆(Zeeman、Thom)提出的股市风潮理论,可以称为股市投机与股市泡沫研究的起点,他们将股市参与者区分为“保守者”和“投机者”,从而将投机风险因素正式从股市中抽离出来。
随后,布兰查德(Blanchard) 和沃森(Waston)提出投机泡沫理论,指出投机孕育了虚拟资产泡沫,并将成为股市崩溃的直接隐患。
他们进一步解释,股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股票价格的高低常常为人们的主观预期所左右,并不存在一个保证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均衡点。
在“羊群效应”下,人们纷纷入市追逐价差牟利,这就形成了股市泡沫,在一定的条件下,即物质财富并未真正增加时,泡沫终将破灭。
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众多学者开始研究多种量化指标来衡量股市的泡沫。
萨缪尔森(Samuelson)和史蒂格里茨(Stiglitz)等先后从理性预期的角度出发,证明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系统中可能出现理性泡沫。
他们论证了当缺乏一个完全的期货市场时,并且期限是无限的话,单凭市场的力量是无法保证经济不沿着一个带有泡沫的路径运行的。
谢勒弗(Shleifer) 和森那斯(Surnners)则从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出发,采用噪声交易模型,研究了资产定价泡沫,得出泡沫创造额外风险、增加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减少实物资本的投资收益、使经营者更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投资的结论。
在具体的股市泡沫检验方面,席勒(Shiller,1981)提出了超常易变性检验方法。
检验的宗旨在于发现那些实际价格的变动与理性预期价格的变动差别较大的地方。
在他的研究方法中,基于一般情况下股市价格遵循对数正态分布的有效性假定。
(在该假定之下, 对数价格的方差以及理性预期对数价格的方差都遵循x2分布, 因此希勒统计量是一个遵循F 分布的统计量),他使用了对数价格的方差来描述价格的变动, 使用实际对数价格方差与理性预期对数价格的方差的比值来描述两者间的差别。
之后的研究中,他又从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分析了美国股市1990~2000 年的极度繁荣现象,用放大机制说明了投机性泡沫的产生,倡导投资者的理性行为以实现股市的理性繁荣。
而克莱邓(Kleidon)则认为方差有待检验,因没有考虑影响股票价格波动最重要的因素即未来红利的变化,而存在一定问题。
韦斯特(West)又提出了错误设定法,即采用股票价格与基础价值的比较来判断,结果表明股市存在泡沫。
法玛(Fama)等人进一步探讨了股市泡沫与股票价格和基础价值比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国内对于股市泡沫的研究近年来已经有很多成果。
江彦利用因素模型将基础价值从市场价格中分离,检验出我国股市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
黄兴、张维用期限相关方法对我国沪深股市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存在泡沫。
屠孝敏(2003) 将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加入到市盈率的计算中,据此对上海A 股市场泡沫成分进行实证分析。
江彦(2003) 将上证综指月底收盘指数、工业生产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狭义货币供应量等指标运用于因素模型,测定出从1991 年1 月至2001年6 月股票市场价格中的内在价值部分,从而将市场价格中的泡沫分离。
杨继红、王浣尘(2006) 将股市泡沫和内在价值均视为不可观测变量,利用市盈率中含有的股票内在价值的信息,和信贷量中所含有的股市泡沫信息,运用卡尔曼滤波法对股票市场的理性泡沫和内生泡沫进行了估计。
其他学者如黄正新(2002)、陈占锋(2002)等也做了类似研究。
周爱民采用动态自回归检验方法检验了股市的泡沫。
归纳来看,这些学者的研究方法中普遍都运用了时间接测度法,即通过股价指数、市盈率等与股市泡沫相关指标的计算或通过相关指标的数理统计特性,表征不同时点股市泡沫大小的比较关系。
还有众多学者在研究股市泡沫时采用了直接测度法,即在计算股票市场内在价值的基础上,计算股票价格中泡沫成分的大小。
吴世农等在假设我国股票市场派息率为零的情况下,根据资产定价模型和市盈率定价方法,提出了股市泡沫的度量模型,然后计算股市泡沫的大小,并根据信息不对称、反馈原理、选美博弈分析非理性泡沫的生成机理,得出我国股市泡沫多为非理性泡沫的结论。
潘国陵运用未来股利的折现值作为股票的基础价值,并以过去每股税后利润预测未来每股税后利润,又以预测的每股税后利润替代每股股利,然后对上海和深圳市场1997~1999 年间的泡沫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股市这三年间的泡沫成分在迅速减少,整个股票市场不存在过度投机的情况。
另外,一些学者通过一些间接指标来研判中国股市泡沫的合理性。
如戴园晨从股市运行扭曲及庄家炒作的角度论证了我国股市存在非理性泡沫。
冯祈善、孙晓飞(2005) 以实业投资的净资产收益率、长期债券市场的年利息率为基础,考虑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后,计算中国股票市场1997~2004 年合理市盈率范围,再根据股票市场实际市盈率,判别市场泡沫是否处于合理范围内。
周爱民提出,在市场有效的假定下,短时间内股票未来股利水平的预期不会产生明显变化。
而且在稍长时期内考虑,虽然股利的预期会发生变化,但由于股价与股利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股利预期的非线性增长并不会导致股票价格的大幅上升。
所以,在短期内,股票的理论价格近似稳定,下一期的预期价格应与当期的价格水平持平。
如果前后两期价格水平发生较大幅度变化,则表明股票价格中存在泡沫成分。
这样,对于泡沫水平的检验就转化为对较短时间间隔内相邻两期价格水平变化率的测定,当变化率显着大于零时,则认为存在股价泡沫。
并且通过分析相邻两个交易日价格水平的变化率,可以探讨我国股市泡沫的状况,区分出当中的理性泡沫与非理性泡沫成分。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1)本文借助周爱民建立的一阶自回归模型,分别取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的收盘价作为价格指标,对我国股市泡沫进行检验。
(2)采用动态自回归检验方法。
建立一阶自回归模型:Pt=λPt-1+μt其中,λ为股票价格的滞后一阶的自回归系数, μt为随机波动项,服从一个白噪声过程。
对泡沫的检验就是对λ的检验,只要检验其中的λ是否与1 有显着差别,其原假设为{Ηo|λ- 1|= 0} 。
当λ满足|λ- 1|= 0 时,股市的价格水平处于正常情况,即接受原假设时股市不存在泡沫。
若拒绝原假设且λ>1 ,则股市存在泡沫;当λ<1时,股市存在黑子。
进行检验时,选择动态的30 日等长数据段来计算值。
(3)样本采集与数据处理以上证综合指数1990 年12 月19 日~2008 年2 月29日(4217个样本) 和深证成份指数1991 年4 月3 日~2008 年2 月29日(4172个样本) 的日收盘价格对Pt=λPt-1+μt中的值进行动态检验。
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色诺芬数据库。
如图1和图2,其中横轴表示数据点对应日期的自然排列序号,纵轴表示λ值对1 的偏离。
三、计量检验结果(1)股市泡沫的检验(λ序列检验)。
分别对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日收盘价格序列进行30 日动态一阶自回归检验,得到两个市场的λ序列。
从检验的结果看,上海与深圳股票市场拒绝λ等于1 的假设,可以得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泡沫的结论。
依据λ值对1 的偏离,可以描绘出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的泡沫水平,如图1和图2。
由图1、图2可见,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在1991~2008年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泡沫。
比较沪深两市的泡沫状况与综合指数的运行趋势,可以发现:在股指明显上升的阶段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泡沫,这说明中国股市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受股市泡沫的推动。
就泡沫水平而言,1993 年之前最为严重,1994 年9 月、1999 年5 月、2001 年6 月的股指上涨也伴随着不小的泡沫,特别是2006~2007年10月16日达到历史最高位6092.057间,股市大部分时间都有泡沫。
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股市泡沫水平较高往往会伴随有泡沫水平迅速下降并出现股价黑子,一般来说,黑子的水平与前期的泡沫水平大致相当,这实质就是泡沫破裂后过度反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