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应用价值分析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比较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比较【摘要】目的:对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大于3Cm的结石)采用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与采用经皮肾镜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复杂性上尿路单侧结石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硕通镜组(采用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n=50,结石直径为:32.3mm±3.5mm)和:PCNL组(采用经皮肾镜进行治疗,n=50,结石直径为:33.2mm±3.1mm)。
对2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手术过程都较为顺利,两组手术时间、清石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硕通镜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血红蛋白下降值都显著低于经皮肾镜组(P<0.05)。
结论:在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治疗中使用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技术进行治疗来能显著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较为安全可行。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硕通镜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疾病采用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与采用经皮肾镜治疗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详情介绍如下:1基础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复杂性上尿路单侧结石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硕通镜组(采用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n=50)和PCNL经皮肾镜组(采用经皮肾镜进行治疗,n=50)。
100例患者中有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范围22-80(47.58±12.29)岁。
100例患者均为单侧结石,其中左侧有43例,右侧有57例。
100例患者均经KUB、及泌尿系CT及IVP明确诊断为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均无明显输尿管狭窄现象,且结石直径均大于3CM。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应用价值分析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统计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94.73±21.33min vs120.81±17.94min)、住院时间(3.12±1.11d vs 6.89±1.42d)、结石清除率(97.78% vs82.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 vs 13.33%)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实现了无创清除结石,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手术过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硕通镜;输尿管软镜;肾结石肾结石主要发病在肾盂、肾盏和肾盂与输尿管相连之处,其形成的原因为尿液中的晶体达到超饱和状态,并长期滞留在尿道中,日以继夜的沉积便形成了结石,有统计表明,约有5%~15%的人患有泌尿系结石[1]。
临床上对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及经皮肾镜碎石术等微创型手术已普遍用于肾结石患者,但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具有盲视进鞘和无法同步清石的缺点,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出血风险。
硕通镜是一种新型的分体式带负压输尿管硬镜,除了拥有输尿管镜同样的碎石功能外,还可以同步将碎石负压吸出体外,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有血尿、肾绞痛以及腰部疼痛等明显临床症状;②通过检查,确诊为肾结石;③患者自愿签订同意知情书。
基于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比较观察分析

基于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比较观察分析引言: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治疗方式多样化,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腔镜治疗等。
对于复杂性肾结石,传统的治疗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案,本文旨在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分析。
一、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范围为25-65岁,平均年龄42岁。
根据患者的意愿和医生建议,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组(软镜组,40例)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组(经皮组,40例)。
1.2 治疗方法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组:采用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先行经尿道将硕通镜置入输尿管及肾盂内,然后在输尿管软镜的引导下进行碎石和取石。
两组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手术后采取相同的术后处理和随访。
1.3 治疗评价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复查结果也作为评价指标。
二、结果2.1 术中指标比较软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经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软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经皮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并发症方面,软镜组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比率明显低于经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随访结果比较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随访中,软镜组的患者结石排出率更高,结石残留率更低,肾功能恢复更好,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均是现代泌尿外科的常用技术,但其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存在差异。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中文版

3、经皮肾镜碎石术 (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PCNL)
• 目前对于临床上肾结石≥2cm的手术方式仍首 选推荐经皮肾镜碎石术
硕通镜的简介
硕通标准镜(F9.8)、硕通圆型鞘 (内径F11.5,外径F12.5)、三孔调 节负压环、硕通碎石镜(F6)和负压 和灌注一体的医用灌注泵
明德至善
明德至善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 在肾结石(2~3cm)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研究方案
肾结石(2~3cm)患者30例
明德至善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明德至善
明德至善
目前治疗的方式
1、药物排石 2、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 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4、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5、经皮肾镜碎石术 6、硕通镜碎石术 7、多镜联合碎石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德至善
微创代替传统开放手术
明德至善
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的发展,腔镜碎 石手术基本上成为了泌尿系结石的首 选方式
明德至善
2~3cm的肾盂结石的手术选择
排除标准
1.既往有结石手术病史; 2.IVP提示尿路狭窄会在畸形; 3.孤立肾患者或者合并肾囊肿等; 4.合并其它基础疾病,比如凝血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高 血压及糖尿病等
明德至善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手术疗效
项目 例数
手术时间( min)
30
硕通镜组 40.26±4.84
住院时间(d Ⅰ期进镜成功
• 比如国外最新报道了输尿管软镜钬激 光碎石术在治疗直径≥2cm的肾结石 中术后结石清除率达到95.0%,并发 症的发生为8.8%
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成功率评价

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成功率评价摘要】: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成功率。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组和输尿管软镜组2组,传统组(n=40例)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输尿管软镜组(n=40例)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进行治疗。
对比2组患者不同治疗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输尿管软镜组术中出血量为(9.71±1.12)mL,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输尿管软镜组住院时间为(8.57±1.08)d,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2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输尿管软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5%,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
结论:相比经皮肾镜碎石术而言,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成功率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肾结石;应用价值;手术成功率;(前言)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1-2],发病率较高。
患者多伴随胀痛或钝痛、绞痛、血尿、排石史、脓尿、畏寒、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肾功能不全、尿闭、腰部包块等症状和体征[3-4],急性发作时疼痛感强烈,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针对肾结石患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如经皮肾镜碎石术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但关于二者应用价值及手术成功率之间的比较性研究较少。
我院选择80名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成功率。
1.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组和输尿管软镜组2组,传统组中,患者共40名,男28例,女12例,患者年龄31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58.19±0.48)岁。
患者病程2年到5年之间,平均病程(3.13±0.26)年。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通讯作者:冉震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20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共计60例进行课题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
予对照组患者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予研究组患者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密切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在两组中的应用情况,并比较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
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操作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的VAS评分较手术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方案相比,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方案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更为确切的疗效,既能缩短机体恢复时间,又能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值得继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硕通镜;复杂性肾结石;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前言复杂性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一种,具有肾功能损害大、治疗难度高、易反复发作等特征。
罹患复杂性肾结石后,患者通常可自觉腰部疼痛、酸胀不适、肉眼血尿、肾积水、发热等症状,如不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不仅会加剧肾脏功能的损伤程度,严重时还会导致感染、败血症等急危病症,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1]。
现阶段,临床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主要通过手术方式。
顾鑫、景立伟等学者[2]经研究指出,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可造成较大的机体创伤,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及预后。
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应用内镜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创伤,使患者获得显著疗效。
本研究将2020年7月~2022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予以硕通镜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进而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将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时间范围2020年7月~2022年6月。
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临床应用研究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因传统切开取石术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逐渐被微创手术取代。
输尿管软镜下取石术即为结石病微创术式之一,而本研究为确定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将56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取输尿管软镜手术、传统切开取石术,现报道2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6例肾结石患者均为2015年8月到2016年4月到医院就诊,已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肾结石,排除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心肺功能障碍、髋关节畸形、神志不清者以及全身出血性疾病且未能控制者,本组患者均表示知情同意。
按随机抽签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均28例。
其中,治疗组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为45~66岁,平均年龄为(52.54±3.65)岁;平均结石直径是(13.26±1.48)mm;对照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为45~65岁,平均年龄为(52.57±3.62)岁;平均结石直径是(13.27±1.44)mm;以统计学软件分析2组患者之间平均年龄、性别以及结石直径等基线资料的对比,结果提示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输尿管软镜手术:全麻后取膀胱截石位,将输尿管硬镜置入其中探测结石,随后将其推入肾盂内,观察其结石情况,确定其无其他病变后,经镍合金超滑导丝置入输尿管软镜,将软镜推入肾脏各盏、肾盂中,探查到结石后以200μm钬激光进行碎石处理,最后人工冲洗结石颗粒。
术后应用抗菌药物,并留置双J管4周,留置尿管3d。
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取石术:患者取侧卧位,结石处朝上,全麻后,取其肋下缘约2cm部位作为切口,分离其腰背筋膜,以手指扩开腔隙,置入穿刺套管,明确结石位置后,取出结石,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
基于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比较观察分析

基于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比较观察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基于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通过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引言复杂性肾结石是指肾结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结石形成复杂,结石数量多,结石大小大等情况。
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一直是泌尿外科的难点之一。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PTNL(经皮肾镜碎石术)及URS(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等。
在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中,术者需要根据肾结石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逐渐引起了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基于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是一种新型的碎石技术,其具有微创、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而经皮肾镜是一种透过皮肤直接进入肾脏行碎石治疗的微创手术方法,与ESWL、URS相比,经皮肾镜易于清除大肾结石和复杂性结石。
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
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12例,男性72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26-68岁,平均年龄42.5岁。
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基于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组(58例)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组(54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大小、结石数量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进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术前1周行尿液和血常规检查,B超和CT检查,评估结石位置、大小、数量及尿路情况。
麻醉:两组患者均采用全麻,尿路消毒后行气囊扩张。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取石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取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10T15:21:51.787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2期作者:谭文
[导读]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实现了无创清除结石,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
浏阳市中医医院湖南浏阳 4103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统计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94.73±21.33min vs 120.81±17.94min)、住院时间(3.12±1.11d vs 6.89±1.42d)、结石清除率(97.78% vs 82.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 vs 13.33%)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实现了无创清除结石,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手术过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硕通镜;输尿管软镜;肾结石
肾结石主要发病在肾盂、肾盏和肾盂与输尿管相连之处,其形成的原因为尿液中的晶体达到超饱和状态,并长期滞留在尿道中,日以继夜的沉积便形成了结石,有统计表明,约有5%~15%的人患有泌尿系结石[1]。
临床上对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及经皮肾镜碎石术等微创型手术已普遍用于肾结石患者,但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具有盲视进鞘和无法同步清石的缺点,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出血风险。
硕通镜是一种新型的分体式带负压输尿管硬镜,除了拥有输尿管镜同样的碎石功能外,还可以同步将碎石负压吸出体外,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有血尿、肾绞痛以及腰部疼痛等明显临床症状;②通过检查,确诊为肾结石;③患者自愿签订同意知情书。
排除标准:患者伴有泌尿道感染;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尿道严重狭窄;患者存在手术禁忌症。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5例患者。
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5至48岁,平均年龄(41.24±2.55)岁;结石部位:肾盂结石10例,肾盏结石15例,混合结石20例。
对照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5至48岁,平均年龄(41.34±2.45)岁;结石部位:肾盂结石9例,肾盏结石16例,混合结石20例。
统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结石部位),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进行治疗,首先将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再给予其尿道进行检查和消毒,确认患者尿道及膀胱无任何炎症及其他病变后方可进行手术。
先将输尿管进行扩张再将输尿管软镜导入,确认患者的结石部位后,导入钬激光将结石击碎,当所有结石均小于5mm时,停止操作,再次检查结石情况,清除可见碎石块。
观察组采用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麻醉和术前准备同对照组,然后术中利用硕通镜,从尿道进入输尿管,将输尿管结石碎石清石后,继续将输尿管镜向上推进,直至肾盂口,退出标准镜,留置硬性通道鞘。
然后在硬性通道鞘上接上输尿管软镜,用钬激光精准的将肾内结石击碎,取出软镜后,硬性通道鞘接上负压吸引器,形成循环,从负压吸引器上的操作孔置入碎石镜,通过碎石镜和鞘之间的空隙将灌注的液体和细小的碎石通过负压吸引吸出。
手术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结石清除率。
结石清除成功判定标准[2]:B超结果显示肾脏无结石或少量小于3mm的结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得的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检验,若P<0.05则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清石率比较
观察组成功清石患者44例,清石率为97.78%,对照组成功清石患者37例,清石率为82.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4.157,
P=0.019<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热患者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对照组术后发热患者5例,尿外渗患者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8.621,P=0.00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我国肾结石的发病逐渐升高,而肾结石患者会有尿路堵塞、肾部出现积水以及疼痛的等症状[3],严重者会出现尿毒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肾结石患者必须及时、正确地接受治疗。
随着近几年微创手术甚至无创取石术在临床的应用,如何提高治疗的安全
性,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输尿管软镜具有检查和治疗的作用于一体,且柔软性较好,可双项弯曲,顺利通过通道,避免对通道的损伤,但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需要非常强的技术性要求,这是因为人体的输尿管长度约为25cm,直径为3~4mm,从肾脏沿着腹腔后壁延伸至膀胱,用过输尿管找到结石并有效击碎,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所以手术时长较长[4]。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时,在碎石的同时同步将碎石负压吸出体外,克服了输尿管软镜的盲视进鞘和无法同步清石的缺点,具有对肾盂与输尿管壁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实现了“无痕”取石,效果远优于单纯的输尿管软镜手术。
本文采用两种治疗方式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清石率、手术用时、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数据说明,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安全性高、损伤性小、痛苦度轻、恢复快速,可一期同步清除碎石.基本无残留结石。
残石率低的特点,术后,患者能得到迅速的恢复,对生活及工作的影响都能降至最低,所以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可作为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方式来使用[5]。
综上所述,给予肾结石患者采用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治疗方式,清石率较高,残石率低,术中感染风险小,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手术过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诗建,陈善苗,刘守磊,等.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5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10):917-918.
[2]王树声,翁湘涛,周均洪,等.硕通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7,38(9):671-674.
[3]谭日钊,简国登,宋生生,等.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27(16):157-158.
[4]陈科,黄保成,卢强,等.输尿管软镜(组合式)、钬激光联合治疗肾结石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1):25-26
[5]陈峰,陈益金,邹永胜,等.输尿管硬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48例报告[J].四川医学,2015(11):1539-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