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教程--赵国俊

电子政务教程--赵国俊
电子政务教程--赵国俊

第一章

办公自动化(OA)是指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处理、数量庞大且结构不明确的包括非数值型信息的办公事务上的综合技术。办公信息系统(OIS)是指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空间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专项和综合业务管理和辅助决策的水平为目的的综合型人机信息系统。

电子政务的实现必须依托高效的OA平台,OA是电子政务的基础,电子政务是OA的延续。电子政务是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上全方位行驶管理职能开展政务活动。

电子政务的内涵:1.主体是政府机关 2.范畴涵盖政府机关内、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3.重点是”政务“不是”电子“

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1.建设高效的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内在动力)

2.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推进电子政务向前发展的社会

因素)

3.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有一站式、一网式、一表式办公)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有:G2G、G2C、G2B

G2G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工程,应用于四种不同工作关系的政府机关:1.隶属关系2.业务指导关系 3.平行关系 4.不相隶属关系

G2G旨在互通、共享信息,加强协调机制,实现网上交互式协同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和政务透明度。

G2B旨在打通各政府部门的界限,实现业务相关部门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迅速快捷的为企业提高各种信息服务,精简工作流程,简化审批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的生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G2C旨在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与政府对话、交流的机会,直接受益于电子政务,缩短政府与公众的距离,成为政府实施民主政治的窗口。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美国是电子政务的倡导者,目标是以顾客为导向。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比较成熟,信息技术在政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政务公开 2.网上服务 3.政府部门政务管理电子化。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迅速的原因:1有良好的信息基础

2.重视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领域的投资

3.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形成初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解决方案

4.为实现电子政务,一些组织相继成立

5.政府机构重视电子政务的实施,并通过制定统一规划、标

准和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务的发展

在电子政务实施方面,美国实行分阶段实施的策略,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主要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第二阶段,进一步发展门户网站,实现初步协作;第三阶段,实现政府业务的重组;第四阶段,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

美国电子政务改造的途径:1.变动行政流程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改变传统政府行为

美国推动政务的进程中,一个主要特点是注重实际应用,为企业公众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英国在1995年提出《电子政务研究报告》,1996年11月公布“直接政府”计划,提出“新生态的公共服务”。政府提出的电子政务的目标:

1.运用电子形式传输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务

2.改善行政效率,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化与透明度

3.替纳税人看紧钱包,保护纳税人的利益

英国政府遵循的基本原则:1.多选择性 2.强调信任 3.可取性 4.注重效率 5.合理化

6.信息公开

7.保障信息安全

英国政务涉及的内容:1.电子传输服务 2.政府流程改革 3.公共服务的整体实现方式

4.电子公众信息系统

2000年4月,英国政府发布电子政务战略,指出要在2008年实现政府所有的交易、公务处理、服务通过电子方式进行。

政府业务程序改革着重于政府内部及政府间的信息传输建设和建立整体的信息传输。

英国建设电子政务的进程中一个显著特点是推动社会信息化。

日本在1993年10月制定《行政信息推进共同事项行动计划》。

它的行政信息计划的目标是:1.建立能满足公众需要的政府

2.使信息技术的利用,成为行政组织活动所不可或缺的一环

3.通过政府内部沟通顺畅、资源共享,促进政府决策有效,提

高政府服务品质和效能

4.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通讯网络、资料电子化的信息处理

2000年3月日本政府启动“电子政务工程”,主要内容是通过网络系统办理各种申请、审批等手续,实施政府网上采购。

日本电子政务工程主要的基础建设:

1.政府机关内部因特网以及情报信息化的基础作业

2.综合行政网络的相互连接

3.申请、发出手续的在线化

4.地区情报信息基础作业

5.居民户口管理网络系统的建设

新加坡政府在1981年推出“信息事务计算机化计划”,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加坡政府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政府和新加坡人民的联系。新加坡的电子政务系统完全是受国家控制。

韩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步推进政府信息化,90年代末正式开始建设电子政务。1978-1986年是政府信息化的开始阶段,1986-1996年是电子政务的准备阶段,1996年到现在是韩国电子政务正式推进阶段。

法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措施是:

1.行政管理部门开放政府信息,通过网络为社会提供各种窗口式服务

2.国家和地方政府增设一些公共端点,帮助信息产品进入家庭

3.鼓励学校等机构应用网络

4.提高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

德国提出“全体上网”计划,政府鼓励社会各界联合加大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界成立了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德国21世纪”协会。

决策支持系统(DDS)第二章地理先行系统(GIS)

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化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

中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脉络):

1.“办公自动化”(OA)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2.“三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3.“政府上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

4.“三网一库”-------始于21世纪初期

我国OA 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阶段:抓硬件环境建设

2.中期阶段:解决安全保密问题

3.最早发展阶段:各类信息在网上有限单轨运行,实现OA系统辅助决策的功能

OA的有效开展是电子政务基础之基础。

1993年,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三金工程“启动。

三金工程是金关工程、金卡工程、金税工程,它旨在推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向深入,立足于在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提高工作绩效。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金卡工程旨在推动银行卡跨行业务的联营工作,有效地遏制了以伪造假单证、假批文和假印章进行的“三假”走私、骗汇、骗税活动。

金税工程的首期工程是建立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系统,目的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全国税务机关信息共享,全面加强对税收各税种、各环节的监控和管理。

金子工程:金财、金审、金盾、金农、金水、金质。

1998年,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

国务院明确利用3-5年的时间组织建立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我国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枢纽框架。“三网一库”之所以成为我国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枢纽框架,是因为他是行政决策的指挥系统。

“三网”是指办公业务网(内网)、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外网)“一库”是指信息资源数据库

“三网一库”是旨在实现政府机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快速传递,逐步实现网络化协同化办公,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1.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2.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

3.有利于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4.有利于公众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5.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6.有利于加强行业管理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调整政府的权利结构,以行政审批制度为立足点。逐步实现由“管制主导型”政府向“服务主导型”政府转变。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最中心、最关键环节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适应世贸组织要求的行政审批制度。

电子政务是社会信息化的中心环节。

传统政务的特征是容易使政府疏远人民群众,容易在中间环节发生腐败和“肠梗阻”。

我国政府四个管理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1.加强市场监管,增加政府税收,减少外汇流失

2.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3.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

4.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IT业的发展

政府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降低进政府办事的“门

槛”。

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公众获得信息的成本大幅度下降。

政府为民众服务的效率提高。

IT基础设施的改进是电子政务发展关键性的第一步和启动器。

最大限度利用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效益的直接体现。

我国2003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展开。

中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的目标:

1.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发挥支持作用

2.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3.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

4.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

中国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

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

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5.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6.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

7.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8.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需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坚持的原则:1.统一原则,加强领导 2.需求主导,突出重点

3.整合资源,拉动产业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中国电子政务的实施策略:1.全盘规划,统一标准 2.政府先行,带动社会

3.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4.适用为上,注重效益

5.提高认识,培养人才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用”原则中部-----“适用”原则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好用“原则

第三章政府职能:服务、管理、保障

办公自动化系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办公人员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办公用品等先进设备结合起来构成人机处理系统。

它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普及和应用,基本任务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人们借助各种信息设备解决对部分办公业务的处理,达到提高生产率,工作效率和质量。

我国办公自动化的三个阶段:

1.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以个人电脑、办公套件为标志,实现数据统计与文档写作电子化。

2.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网络技术和协同工作技术为主要特征,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

3.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以知识管理为核心。

传统办公系统和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最本质的区别:信息存储和传输媒介的不同。

电子政务应用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既紧密相关,又在应用侧重点、用户群体以及采用的技术等方面都有所差异。二者不同点:

1.应用定位不同。电子政务侧重于政府部门以及跨部门、系统和地区的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重点在部门内部,集中于办公人员的个人层面。

2.应用主体不同。电子政务应用于各级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于所有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3.系统用户不同。电子政务用户范围很广,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办公自动化系统用户多为办公人员。

电子政务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范围和功能上的对外延伸,是面向全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模式:1.事物型办公系统

2.管理型办公系统(具有事物型的全部功能,同时具有管理信息系

统(MIS)功能)

3.决策型办公系统(具有管理型的功能,增强辅助决策功能DDS,

具备由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保障的决策功能)

现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标: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各级各类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协同工作,共享知识和信息。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1.在使用对象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定位广泛

2.在功能范围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传统公文处理、文档资料管理等

3.在信息内容上,办公自动化系统涉及的信息形态向多元化发展

4.在表现形式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具有强大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多种共享方式和强大的共享能力;优化政府工作流程;

具有完备的安全特性(安全性控制功能成为办公自动化系统得以投

入使用的先决条件)

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系统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电子政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政府门户网站:由政府部门统一建立的门户网站,通过接入高速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是电子政务统一的对外窗口,是为公众、企业或下属单位等提供信息和服务,并使用户以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方便、快速找到自己所需信息的主要途径。

政府门户网站的基本要求:友好的网站界面;清晰的网站导航;完善的帮助系统;

完整的信息资源保障;完善的在线服务

政府门户网站所提供的服务:政府新闻、统计资料、政府出版物、数据库查询、问题咨询、邮件列表、服务承诺、隐私保护政策、办事指南、政务公告、网上投诉、网上招标、网上采购、网上缴费等

各国发展电子政务分为5个阶段:1.创建阶段 2.提高阶段 3.双向沟通阶段

4.价值交换阶段

5.统一整合的电子政府阶段

美国把电子政务分为4个阶段:1.初始阶段,主要是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进行简单的事务

处理,技术复杂程度有限;

2.进一步发展门户网站,进行更复杂的事务处理,实现初步

协作,技术复杂程度逐步提高;

3.实现政府业务重组,建立集成系统以及复杂的技术体系

4.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公

民的互动式交流与服务,建立高度复杂的技术支持系统。

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

1.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三网一库“中外网应用的主要组成部分

2.是一个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好坏的标志,是电子政务取得成效的基础,对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是全社会理解、支持政府的窗口

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三网一库“建设中连接内网和外网的桥梁,是连接政府和政府、政府和公众、政府和企业的纽带。电子政务的功能和内容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公众服务系统:政府部门根据社会公众的服务需求,通过互联网技术等不同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的系统。

公众服务系统的功能:政务信息发布;社会公众意见收集;公共事务处理

公众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1.以社会公众为中心提供服务

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服务系统

3.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管理机制

4.建立完善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5.建立坚固、稳定、管理功能强的Internet/Intranet网络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24小时服务

公众服务系统的内容:1.面向公民的服务 2.面向企事业单位的服务

3.面向社会各个方面提供的一般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包括各类公开

信息和一般的、非敏感的社会服务)

公众服务系统的具体服务内容:交通;个人事务;信访;预约;教育;就业;税务;保险;

政法;居家生活;文娱;商业;旅游

政府信息资源: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活动有直接影响的信息资源的总称。

信息资源管理是分配和监控系统资源的使用状态。

信息资源规划(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政府部门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使用的全面规划。核心:运用先进的信息工程和数据管理理论及方法,通过总体数据规划,打好数据管理和资源管理的基础,促进实现集成化的应用开发。

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目的:通过使政府内外信息流畅通和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益。

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意义在于:1.理清并规范表达用户需求,落实”应用主导”的原则。

2.整合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应用系统集成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从满足政府内部对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传统的手工管理流程为依据,以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方式为基础,实现资源网络化管理的全过程。

信息资源是全球经济进入21世纪,每个国家,每个城市都必须高度重视和重点建设的核心战略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包括:电子信息资源库管理子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管理子系统;

公众信息服务子系统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1分布式处理

2.信息采集与交换(电子信息资源库以数据资源位核心)

3.信息资源管理

4.信息内容发布与利用

5.安全维护(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平台提供基于系统级、数据库级、记录级、字段级四级安全加密措施,有效保护了电子信息资源库数据的安全。)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20世纪80年代,在管理信息系统(MIS)基础上发展起来。

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各级管理者的管理业务。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模型库系统为主体,通过定量分析进行辅助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1.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

2.允许用户试探几种不同的决策方案

3.具备决策支持模型的管理功能

4.把数学模型或分析技术与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结合起来

5.系统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6.系统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可以满足不同环境和用户的需求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任务:为政府领导的日常办公提供有效服务。

建立政府系统电子信息枢纽,通过广泛收集和加工处理各类信息,使领导全面及时的掌握各方面的动态。

为领导提供高效、安全、灵活的指挥调度手段

决策支持系统的组件:数据管理子系统;模型管理系统;用户界面系统;用户

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库包括在数据仓库中。数据仓库用于管理决策支持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数据集合。数据仓库由基本数据、历史数据、综合数据、元数据组成。

决策支持系统的用户主要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者。

决策支持系统包括原始数据层、数据仓库层、数据集市层、前端展示层

原始数据层的数据来源:本政府部门业务数据;本政府部门之外的其他政府业务数据

其他非政府业务的数据

原始数据层的功能:数据的清洗、转换、导入;内部业务子系统与本系统的接口;

预警机中预警模型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用于获取其他外部业务系统数据的接口

数据仓库层:是将各种来源的数据按照系统设计的规范组织和管理起来,形成数据仓库,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完整的数据源。包括:数据仓库和元数据控制数据库

数据集市:根据数据仓库提供的数据,通过业务分析系统和预警机的处理,形成前端联机分析所需的所有模型元。

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特色:个性化页面生成系统;强劲的数据维护支持能力;

多维分析工具(随机查询;在线分析;数据挖掘;多维展现;即席报表)

决策支持系统运行的具体步骤:

1.智囊系统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制定各种可行的决策方案

2.智囊系统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平台将决策方案上报给决策系统

3.决策系统将根据信息系统生成的决策信息来确定最优的决策方案,并生成必要的决策指令。

4.决策系统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把决策指令下发给决策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

5.在监督系统的监督下,有决策执行系统负责贯彻执行决策指令

6.决策指令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将通过信息系统反馈给智囊系统

7.智囊系统将根据具体情况向决策系统提供反馈信息或决策修正方案

8.决策系统针对反馈信息或修正方案确定新的决策,并下发执行

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问题:1.可用的各类数据信息有限,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缺乏坚实的基础

2.数据仓库产品价格昂贵,限制新一代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的推广速度

3.新一代决策支持系统所需的支撑平台几乎全依赖进口,安全性无法保证

专家系统: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

专家系统以逻辑推理为手段,以知识为中心解决问题。

专家系统的组成结构:知识库(储存专家解决问题的知识);推理机(控制推理过程);

使用者接口(提供使用者与专家系统的接口);

解释机(提供解释与咨询功能)

知识获取接口(提供编辑、增删知识库功能)

工作记忆区(储存推理过程中的事实)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结合,形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知识作为第三种资源,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源。

知识管理: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和所能接触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获取、评价,从而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的管理过程。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对知识的开发、管理和利用。知识分为结构化知识(有形的知识)与非结构化知识(储存于人脑中的无形知识)。

结构化知识的管理成为知识管理初始阶段的核心内容。

结构化知识包括:资料、信息、知识;

结构化知识管理分为三个阶段:1.资料管理

2.建设资料分析与信息挖掘队伍,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3.对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分析和过滤,形成知识

知识管理的目的:1.增加组织整体知识的存量与价值

2.应用知识以提升技术、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绩效以及组织整体对外的竞争力

3.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流通,提升成员获取知识的效率

4.指导组织知识创新的方向

5.协助组织发展核心技术能力

6.有效发挥组织个体成员的知识能力与开发潜力

7.提升组织个体与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

8.形成有利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政府的知识管理就是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

政府知识管理的目的:更好的为公民服务,把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政府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知识管理系统:一种集管理方法、知识处理、智能处理乃至决策和组织战略发展规划与一体的综合系统。

它包括:1知识管理的基础措施 2.政府部门业务流程的优化 3.知识管理的方法

4.知识的获取与检索

5.知识的传递

6.知识的共享

知识管理系统具备知识管理的4个基本职能:外化、内化、中介、认知过程(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政府组织自身的知识管理系统包括:

1.清晰界定政府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和运作程序,向社会明示

2.建立政府内部网络作为全社会的一种信息源

3.组织内部知识的编码化

4.与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军队等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制,政府信息及时向公民公开

5.在组织内部建立知识主管或信息主管

在电子政务中,政府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施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内容

知识管理平台:以知识管理理论为设计思想,力求使软件充分体现知识管理思想,为政府进行知识管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知识管理平台设计体现的知识管理原则:1知识积累、交流、共享

2.在使用中管理知识

3.自下而上的知识管理

知识积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交流是使知识体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

第四章

电子服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等电子化手段,使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得以充分实现的过程与结果。

公共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基本的、范围广范的、非营利性的服务。

政府电子服务的特性:1.大众化的服务 2.是基本服务 3.内容广泛的服务 4.非营利性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目标----------改革公共服务

电子服务与电子政务的关系:一个政府提供的电子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子政务的进展,它是电子政务建设的衡量器。电子政务的稳妥发展,可以进一步完善其所提供的电子服务的质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推进。只有在提供电子服务的过程中使政府和公众都切身体会到办事效率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改善,电子政务的发展才有广阔的前景。

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全心全“E”为公众服务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是电子服务政府的管理理念从“为民做主”转变为“为民服务”;从“公众要讨好政府”转变为“政府要讨好公众”。

电子政务中,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并向其提供优质和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其唯一宗旨。

公众对所获得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是衡量政府在公共管理上成效程度,衡量政府工作人员是否称职的一个主要依据。

对公民

电子服务的种类:按服务对象划分----------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对企业

对其他政府部

按行政职能划分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国家卫生部

教育部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文化部

商务部铁道部

按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划分单向发布简单交互在线应用

变革发展

单向发布的特征是进入互联网,设置内容与结构简单的网站。

简单交互的特征是开始有交互性,实现简单的双向信息交流。

在线应用的特征是公众可以通过在线操作获得所需要的绝大多数有用信息,与政府进行即时的信息沟通,并能足不出户完成相关事项的处理。可以提供的电子服务有:缴纳税费,驾照办理,缴付罚款,办理许可证,申领牌照,发布投标邀请,组织投标等。

变革发展的特征是全面改进政府管理,重塑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按服务方式划分信息发布电子邮件表格下载电子合同

电子会议电话呼叫中心

电子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应用电子管理和数据交换系统,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交易协议。

电子会议是使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电子邮件、BBS等来互相讨论并作出决策获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电话呼叫中心不光接电话,还可以定期电话给最需要关注的人群,还能处理信件、电子邮件、短信、传真等多种信息资源。

我国的电子政务处于初级阶电子采购电子税务电子邮政电子资料库段,电子服务种类有限电子化公文电子认证电子审批电子支付

我国政府目前实际提供的电子服务电子监控电子咨询应急联动服务

公共电信服务系统(电话呼叫中心)

电子税务包括电子申报和电子结算。

电子申报指纳税人利用各自的通信网络系统直接将申报资料发送给税务局,不必亲临税务局。

电子结算指国库根据纳税人的税票信息,直接从其开户银行划拨税款的过程。

我国开展的电子邮政服务主要是实物函件到电子函件,电子函件到电子函件,电子函件到实物函件。

电子认证包括电子签章认证、电子身份认证、证件查验等。

电子签章是通过电子形式保证发送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通过加密的形式确保发送与接收信息的安全。

电子身份认证是以一张智能卡或一个用户ID集合个人的医疗资料、个人身份证、工作状况、个人信用等身份识别信息,通过网络实现政府的各项便民服务程序。

应急联动服务是通过一个通信系统与信息系统集成的平台,统一协调公安、消防、急救、交警、公共事业、民防等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快速、及时的各种救助和相应的服务。

电子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和本质。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电子服务的发展首先是表现在广度方面。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电子服务将同步实现服务领域、服务方式、服务提供者范围的扩展。

在服务领域的扩展方面,电子服务将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开拓。

在服务方式的扩展方面,将呈现多样化局面。

在服务提供者范围的扩展方面,政府不再是电子服务的唯一提供者。

电子服务的发展表现在深度方面,将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方面。具体表现:各项电子服务切实以顾客为导向

切实使电子服务产生比传统服务更加优化的服务特性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目的:1.利用市场机制改善政府服务的质量

2.缩小政府职能范围,减少对社会事务的直接干预

民营化的好处:1.降低政府的投入,降低服务成本

2.增加公众对公共服务进行自主选择的机会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现代政府管理中的顾客是指受政府管理行为和政策行为影响的人或组织。一般分为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外部顾客指政府服务的对象;内部顾客指政府内部参与下一阶段工作的机构或人员。顾客导向指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视顾客为自己最重要的财富,重视与顾客之间建立长期互动关系,正视服务绩效,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

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服务将确立一整套有效的运行机制,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顾客确认需求确认方法措施确定主动提供绩效评审

服务发展

电子服务的服务特性: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时间性经济性可选性

直接性无缝性充分性公正性舒适性周到性

积极促进我国电子服务的发展措施:强化对电子服务的认识注重电子服务资源建设

重视服务设计警惕“数字鸿沟”现象的继续蔓延

关注电子服务的成本控制

加强电子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科学的电子服务绩效评价机制

电子服务的本质是服务资源是服务的根本

数字鸿沟指在全球化数字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隔阂”和“贫富分化”特别是因地域、教育水平和种族不同的群体在掌握和运用网络等数字化技术上存在的差异,进而导致个群体在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差别巨大的现象。

对电子服务绩效进行管理的关键是建立绩效评价机制,而绩效评价的关键在服务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服务绩效指标包括:经济效率效果公平

第五章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民主理念法治理念公平理念科学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

效能理念文化理念形象理念系统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

网络犯罪的特性:广泛性、多样性、隐蔽性。

为了确保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秩序,必须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立法:

1.关于打击网络犯罪的刑事法律。

2.制定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3.加强政府调控,维护稳定的法律法规。

4.颁布保障网上公民权益的法律法规

公开是公平、公正和民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电子政务的发展从总体上为政务公开奠定了技术基础。

电子政务运营必须体现科学化原则,即必须符合信息时代行政管理的客观发展规律。

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电子政务过程中出现的弊端:1.怕负责任 2.敷衍应付

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政府管理,本质上是以社会、企业、公民为本位的服务。

方便服务对象是政府的最高行为追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两个方面有助于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首先,它们直接有助于服务的改善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信息管理的发展使组织结构发展的范围更广。

构建电子政务必须贯彻效益原则。

构建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还必须强调其信息系统的特征。

创新理念主要体现在知识创新和竞争机制的引入方面。

在建设和组织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 1.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

2.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3.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

4.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

行政环境是政府部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总称。

行政环境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1.对人的思想观念变革的影响

2.政府工作人员用的是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进行

的是数字程序的工作,无纸化办公

行政职能是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行政职能的挑战:1.电子政务促进了政府的政务公开,加强了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同时也促进了依法行政的步伐。2.电子政务的运营为行政经费的节约也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

1.传统行政组织中金字塔式的权利结构将被扁平式的权利结构所取代

2.行政组织将由繁到简,机构可实现真正的精简、高效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关键是善于创造性学习。

第六章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体现为:电子政务影响行政人员的素质

电子政务影响行政决策的过程和质量

电子政务影响行政方法的采用

电子政务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建设

信息技术是最基本和最为普遍的技术手段。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政府管理的主体。

1.体能的延伸与增强

2.开阔视野,提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电子政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影响的主要表现:3.时间和精力的节约

4.观念的更新

5.激励国家机关人员的全面发展

1.对国家公务员道德品质方面电子政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的要求:的要求

2.对国家公务员具有知识技能

的要求

3.对公众回应能力的要求

4.对领导者专业化的要求

电子政务对决策的影响是围绕着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决策的效率展开的。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包括:1.对政府决策目标的影响

2.削弱以至取消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界限

3.改善政府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电子政务创新性变革的主要途径:1.改善现有行政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讯手段。

(电子政务行政方法的影响) 2.创立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

电子政务构键的技术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政府决策的根本目标是令公众满意。

科层组织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效率很高,缺点是适应能力差。

电子政务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体现在:1.中间管理层的缩减以至取消

2.管理幅度增宽

3.行政组织绩效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电子政务环境中政府管理模式的特征:知识化信息化虚拟化数字化全球化

知识是社会的核心,知识资本的比例已大于资金资本。

电子政务的运营必须体现知识化管理的要求,这样能提高办公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合理调配资源、加强对外交流。

信息及其相关管理与技术成为决定紧急发展的主导力量。1988年---政府上网工程

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1999年----政府上网年

政务处理的虚拟化是以虚拟组织技术为前提。

虚拟组织技术是对现实组织的结构、体制、运行管理等过程的模拟。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组织机构的简约化、

组织变革的科学化、组织要素的智能化、

虚拟化政务处理,有助于政府组织实现:管理过程的协调化、经营方式的合作化、

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组织文化的多样化、

组织功能的专业化、经营管理内容的弹性化、

组织运营的高效化

数字化管理最广泛的应用是”数字化城市“的建立。

1.满足客户的上网需求

2.网上办公需求

数字化城市建设将满足五项需求:3.办公自动化 4.资源共享

5.最高层次是协同共享

电子政务需要对外开放的网络平台,使得电子政务带有全球化的特征。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结合体主要体现在:

1.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层级化的公共组织的结构,建立网络型组织

2.改变政府运作流程,建立一个无缝隙的政府

3.改变政府的职能,实现导航型政府

4.改变政府治理结构,从国家单独治理转变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

5.实现政府治理观念的更新,建立以公众为导向的政府

未来网络时代需求的政治形态是:金子塔式的权利模型被打破,平面化的权利结构被取代公民参政的基础是:拥有知识、信息及向集权挑战的网络技术,参政方式是上网。

奈斯比特预见到信息时代需求的政治形式是共同参与制。

电子政务给政府管理方式带来的和要求它必须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是:

1.间接控制的管理(传统的政务采用)直接控制的管理

2.结果控制的管理(传统的政务采用)过程控制(属于前馈控制)为主,以结果控制为辅的管理

电子政务为什么对政府管理模式产生巨大影响:

电子政务依托的是信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电子政务环境条件下的政府管理所依赖的主要资源已经从物产资源革命性的转向信息资源。电子政务的发展始终与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相关系。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政府管理的理念、政府治理的结构、政府工作程序和流程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信息化在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节约政府经费开支等方面显示出优势。

第七章

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以电子行政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战略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

以电子社会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电子行政:该模式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将电子政务看成是以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在政府领域的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政府工作的流程再造乃至政府管理方式和制度的变革。电子政务战略实际上是政府不断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政府管理变革,以提高政府绩效。此战略的核心在于“电子化”,即不断采取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战略的目的在于通过电子化推动政府管理的变革,提高政府的效能。

以电子化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成为政府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模式。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重新设计政府的业务流程,提高政府绩效。这种战略也称“政府流程再造”其主要措施是减少传统的管理层次,压缩职位分理流水线化。“政府流程再造”是美国企业管理家麦克尔哈默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

电子服务:该模式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将电子政务看成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电子政务的实施,要以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出发点,根据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来规划和推进电子政务,以弥补传统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不足、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服务型行政“的行政模式与传统行政模式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改变了传统行政模式的程序取向,将行政的目标定位于为公民、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廉的服务。

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模式,存在理由何在?

政府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网络,改变政府服务的窗口形象,降低老百姓进政府办事的“门槛”。随着政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不断转变,知识层次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逐步提升,促进政府服务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公民和企业获得政府信息的成本下降。政府为民众服务的效率提高。

民众期盼的理想服务形态是:信息多,管道多,据点多,跑的少。

电子社会:该模式从信息化的角度,将电子政务视为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政府领域的信息化。与社会事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一起构成国家信息化的完整体系。发展电子政务,必须将其纳入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战略之中,从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战略高度来规划和推行电子政务。

美国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

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主要内容由经济领域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社会事业信息化等构成。

中国电子政府发展的战略平台--------------------国家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不断利用先进的信息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过程。

信息化的实质是利用现代社会最先进的技术,开发和利用最新开发的资源,提高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智能程度的过程。

国家信息化的定义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国家信息化的性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的过程。

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是信息产业。

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

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完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现代信息基础建设、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体在书本上P165-166)

国家信息化的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的纲)、安全可靠(要重视)、务求实效、应用主导,面向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主要手段)

1997年4月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市场牵引,政府调控;政企分开,有序竞争;维护主权,保护安全;

军民兼顾,专通结合;产用结合,自主发展;重视人才,强化创新;

讲求实效,因地制宜;依法治业,加强管理。

1998年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皱家华提出国家信息化坚持的原则:

坚持走经济和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相结合的道路。

坚持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信息化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抓应用促发展。

实施信息化战略的措施:加快信息化立法进程;深化制度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人才培养;加快标准制定。

电子政务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的地位如何?

电子政务实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与社会事业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而言,电子政务具有重要的地位。政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者,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决策者和组织者。政府是信息资源的主要供给者。政府是社会的领头羊。

实行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的信息化管理,将直接抬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影响对社会各阶层的决策质量和对资源的控制能力。

政府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信息资源汇集地,是社会中信息量最大的拥有者。发展电子政务,全面实现信息共享,使全社会能够快速有效的获取、使用信息资源,利用信息创造财富,实现经济增长和知识创新,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基本共识和策略。我国政府部门掌握着社会资源中80%有价值的信息以及3000多个信息数据库。

电子政务的实施,将对社会事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起着重要的模范作用。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现实出发点是带动信息产业化。

电子政务的实质是政府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改造政府流程和工作方式,开发政务信息资源,为公民提供优质、高效、低廉的服务。

完整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体系包括:

1.政府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

2.政府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政策

3.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政策

4.政务信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政策

5.电子政务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政策

电子政务实施阶段策略(渐进式策略)的几种模式:DNI模式、PITT模式、ASPA模式、香港模式、并进模式。

DNI模式:分布式网络智能,该模式将电子政务视为公共管理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过程。

根据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阶段,电子政务由递进的序列组成:

1.政府工作人员效率的提高

2.部门中高绩效的办公自动化小组

3.政府信息基础建设

4.政府信息内容数字化

5.开放的电子化政府

PITT模式:基础是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模式。以政府网站功能的扩展和完善过程为核心,以电子服务的发展规律作为电子政务的基本出发点,以政府系统变革为目的。它的具体步骤:1.建立网站 2.互动 3.处理 4.变革。

ASPA模式:美国行政学会,以网站建设为中心,以网站功能的完善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该模式提倡的电子政务实施步骤:1.电子邮件和局域网 2.跨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公众获取信息 3.双向沟通 4.价值交易 5.电子民主 6.跨部门的政府合作

香港模式:以网络的增值过程为中心,以更优质、高效的全新政府模式为目标。步骤是:1.额外的信息通道 2.政府服务 3.跨部门合作 4.全新意义的政府

并进模式:是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实践和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所概括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包括的环节:1.数字化 2.信息化 3.资源化 4.平台化(电子政务目标所在)

电子政务实施阶段策略的原则:

1.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政府网站建设有简到复杂的过程

2..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政府上网服务的功能由单一到齐全、质量由低到高的过程

3..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政府内部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关系重组的过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目标:

1.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发挥支持作用

2.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3.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科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提高

4.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逐步完善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与标准。

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措施:

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

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

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5.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6.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8.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治制度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实施原则:1.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2.需求主导,突出重点

3.整合资源,拉动产业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实施电子政务的制度安排

提供者

政府私营部门

生产者政府区域Ⅱ

2.单一政府

3.政府间协议

区域Ⅰ

1.政府出售

私营部门区域Ⅲ

4.合同

5.特许

6.许可

区域Ⅳ

7自由市场8.志愿服务

9.自我服务

第八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中国电子政务依托的基础性条件?

1.电子政务的法律政策基础

2.电子政务的管理基础

3.电子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

4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基础 5.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

电子政务的实现过程实际上是政府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电子政务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是法律政策基础。

1985年的“海(中南海)内过程”,1993年底启动“三金过程(金税、金关、金卡)工程”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

法律政策基础薄弱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作用体现在哪?

表现在因无法可依,在电子政务工作环境中,政府相应的行政行为缺乏法律政策依据和保障。

表现在因无法可依,造成社会公众的权益失去法律保障,政府合法性遭到质疑。

表现在因无法可依,使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无序现象。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政府管理的创新。

电子政务的管理基础构建:1.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2.熟悉并正确运用新的管理形式

3.全面实施管理的规范化

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全面采用过程控制方式提供了可能条件。过程控制的难点是过程的优化设计和对过程信息的即时反馈。

电子政务给政府管理方式带来的最根本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政府组织结构形式

2.政府部门间、政府与社会公众间关系模式

3.政府管理类型

4.政府服务方式

5.政府办公模式

政府组织结构形式从正金字塔结构逐渐趋于扁平化。正金字塔形:纵向分诸多层次、横向分诸多部门,每个层次是一个权利等级,每个职能部门是一个封闭的独立实体。缺陷:使政府机关内部和外部的信息采集、处理、传递呈现分散、重复、僵化、低效、难以共享的特征。

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调整分工体系,发展各部门活动的并联化,尝试按工作流程而不是职能划分部门,增加与社会公众的接触。

政府部门间、政府与社会公众间关系模式将呈现信息传递畅通无阻、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特点。

服务型管理成为主要的政府管理形式,管制型管理将居于次要地位。(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电子手段向公众提供电子服务。)

政府服务方式将化“静”为“动”,变“被动”为“主动”。

政府办公将出现“一网式”“一表式”新模式。

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实际上是管理基础建设的集中和综合的反应。管理的规范化主要表现为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

制度化指制定、修订和实施制度规范的过程。

管理的程序化作为现代流程管理的主要形式,指建立、实施并不断完善管理程序的过程。

管理的程序化在政府管理中具有的高的价值,原因:1.有利于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和效能,改

善工作质量

2.有利于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标准化是指制定、执行和修订标准的过程。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石。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建设应该采取的策略:

1.以统一化作为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基本实现方式

2.尽可能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3.抓住重点,尽快集中制定若干最具基础性的标准

4.充分利用既有基础、将一部分国内先进的企业标准,优化后转化为国家标准

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标准的作用归根结底来源于统一。

目前我国政府机关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

1.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备,相当一部分需要建立的制度,一直没有建立

2.现有的管理制度中相当一部分不适应信息化社会政府管理的需要,待改进甚至是全面革新

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是:材料、能源、信息。ISP(信息网络接入服务商)

电子政务的首要的和核心任务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ICP(信息内容服务提供商)电子政务的实质是对信息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开发利用。

电子政务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基础具有的特征:

1.信息源丰富、稳定、可靠,分布均匀,信息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并得到不断补充

2.信息内容的质量有保证,信息冗余度适当

3.信息资源状况易于得到社会各方面的了解和有效的利用

4.信息服务发达完善,使信息的获取、利用快捷便利、成本低,满足组织和公民个人的需求

5.保护组织和个人依法享有的信息获取权,使他们公平、平等享用有用信息,消除信息鸿沟

6.信息资源可以在尽可能大的空间和人员范围内实现共享

7.使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托既有信息创造和生产信息的机制得到保持和改进,促进信息组团的增值作用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基础建设要做好的工作?

1.要进行系统的信息源调查,掌握信息形成的规律和特点,以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保障信息能源不断的创造出来并得到有效的积累

2.要广开信息源,增加信息的存储量,特别是电子化信息的储存量

3.要发挥社会的积极性,积极培育信息资源市场,以市场的机制和力量促进资源基础的建设

4.要以立法的、管理的、技术的手段真正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

5.坚持以开发利用推动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

电子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构成有:1.信息传输网络系统

2.提供各种信息接入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的网站

3.与信息网络实现连接的各种接入设备

4.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输入输出所需的信息终端和工

公文写作与处理1答案(DOC)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63 课程名称公文写作与处理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公文的特征有哪些? 2、行文总的规则有哪些? 3、公文语言的具有哪些特点? 二、纠错题(每题20分,共40分) 根据公文写作要求,指出下面公文文稿中的至少8处错漏,并拟定正确的公文 题目与发文日起。 第一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授予张某某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2012年初,江明县星火镇信用社职工张某某同志为保卫国家财产,英勇面对歹徒,顽强搏斗,最后擒获歹徒。为此决定:授予张某某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 国务院希望各条战线的群众、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胸怀全局,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2年8月24日 第二题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通报 全体市民: 据反映得知,近日来本市部分地区有一种令人人心惶惶的传说,称原流行于某国的恶性传染病××热已传入本市,并已造成十几人死亡。经本市防疫部门证实,这是完全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本市至今从未发生过一起××热的病例。经核查证已查明,这一消息源于本市“晨报”一二年4月1日的一则“愚人节特快报道”。“晨报”这种不顾国情照搬西方文化极不严肃的做法是非常犯错误的,已经给全市人民的稳定生活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目前有关部门已对本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纪律处分的处理。有关单位应汲取这一教训,采取措施以

予杜绝。特此通报。 ××市人民政府 一二0一二年五月六日 三、写作题(共30分) 根据下列材料写一份,拟写一份题目完整、有主送机关、正文(可以略去)、结束语、落款等要素的公文。 包含有若干学院与各党政职能部门的XX大学,最近欲规范公文处理程序,需要起草一份文件,重点解决学校文件处理程序、校内请示和报告处理流程问题。重点问题处理意见可以用附件表示。 作答结果: 一.1.作者的法定性,读者的针对性,作用的权威性,效用的特定性,体式的规范性,制作的程序性,内容的公务性。 2.行文确有必要注重效用,按照隶属和职权范围行文,抄送规则,协商一致的规则,联合行文规则。 3.准确性:恰当确切。简洁性:质朴精炼。庄重性:郑重严肃。规范性:严格严谨。二.1.标题结构不完整,应改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授予张某某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决定”。 “今年初”这一时间概念表达不当,应改为“2012年初” 江明县前应冠以省名 “英勇歹徒”表达有误 “群众、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搭配不当 日期书写有误,应用汉字 作者排列有误 数字表达不一致 2.标题存在问题;不应直接送市民:传说一词不妥;文中日期混用;本报一词错用;发文机关前后不一;作者后的“启”字为错用;以予以词颠倒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6138062.html,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 作者:程静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年第33期 摘要:电子政务系统是实现政务信息化,建立电子政府的基础技术平台。为了更好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与综合管理能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我们必须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先进管理模式的作用,软件是关键,必须通过借助先进的软件平台来实现。 关键词: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369-01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政府政府信息服务和业务处理平台。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政府管理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依赖性逐步增加,电子政务在政府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政府的公文往来、资料存储、服务提供都以电子化的形式来实现。电子政务的建设涉及计算机硬件、网络、软件等,没有先进的软件,电子政务就好像没有车的高速公路,再好的网络,再多的硬件也没用,只有通过软件平台才能使科学的政务管理流程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实现,政府信息化最终也是靠软件实现的。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等。 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组控制程序的总称。操作系统处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最底层,它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扩充,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是整个软件系统的基石。操作系统的选择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软件选择中是最重要的,不仅仅牵涉到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还直接影响其他软件的选用,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UNIX、LINUX、Windows等。 2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在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为了实现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必须建立一套网络协议标准。常见的协议有:TCP/IP 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目前,网络一般采用的是TCP/IP协议。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课程名称:电子政务 课程代码:053019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学分:4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16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 后续课程:办公自动化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专业基础课,电子政务是当代各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促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实行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本课程系统讲授电子政务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侧重于将基本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讲授,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方式,在提高学生相关理论水平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较多掌握电子政务的理论、实践知识与操作技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该学科知识,能独立进行简单的电子政务应用规划。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关系以及电子政务的概念、业务模型、电子政务发展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以及电子政务在全球发展的阶段、特点、重点,难点和制约因素; 2.了解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带来的创新,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现状、趋势、问题与对策; 3.了解我国政府内外网的建设与管理;

4.理解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的构建与安全管理; 5.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进行电子政务系统工程建设以及电子政务在政府各部门的应用情况。 6.掌握电子政务类软件的运行原理,能够熟练操作各类办公软件,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发展(总学时:4学时) 第一节电子政务的定义(学时:2) 第二节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学时:2)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政务的作用与意义;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理解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掌握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第二章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总学时:4学时) 第一节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职能(学时:2) 第二节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学时:2)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政府职能与政府管理的相关概念;握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用 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用;理解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决策目标和方式的转变;了解现代化政府管理的主要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民主化影响的四个方面 第三章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总学时:4学时) 第一节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学时:2) 第二节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学时:2)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层的组成并认识电子政务数据访问层的组成要素 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层的两个关键技术与应用层的组成要素;了解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及安全保障体系。

2020公文写作与处理试题以及答案

2020公文写作与处理试题以及答案 (1).在公文的形成、办理、平时管理和整理归档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注重的是()。 A.机要性 B.政治性 C.时限性 D.规范性 参考答案:D (2).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称()。 A.文书立卷 B.案卷编目 C.档案管理 D.整理归档 参考答案:D (3).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文件,称为()。 A.命令(令) B.规定 C.批复 D.通知

参考答案:A (4).对于组织机构比较简单的基层单位来说,公文立卷地点的选择应为()。 A.机关办公室集中立卷 B.各部门分散立卷 C.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立卷 D.特殊性部门单独立卷 参考答案:A (5).调查报告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针对性强,二是()。 A.政策性强 B.纪实性强 C.综合性强 D.指导性强 参考答案:B (6).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A.议论稿 B.送审稿 C.征求意见稿 D.定稿 参考答案:D (7).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需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在副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A (8).党政机关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用()。 A.公告 B.通告 C.公报 D.通报 参考答案:C (9).公文标题一般由()构成。 A.收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B.发文机关名称、收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C.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D.发文机关名称、收文机关名称、事由 参考答案:C (10).根据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公文的密级分为()。 A.绝密、加密、机密三级 B.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C.机密、保密、秘密三级 D.特密、绝密、秘密三级 参考答案:B (1).下列关于请示的描述正确的是()。

《电子政务教程》平时作业4

第四次作业:(第八、九、十章) 1.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这些基础? 2.怎样才能完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基础建设的任务? 3.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4.怎样才能实现政府流程的时间优化、资源优化、空间优化和成果优化?5.政府管理常用的流程图有哪几种?绘制流程图要遵循什么规则? 6.政府流程优化的基本方法都包括哪些方面?怎样才能正确运用这些方法?7.如何建设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律体系? 一题: 答: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是: 1.法律政策基础 2.管理基础 3.信息资源基础 4.信息基础设施 5.技术基础 需要这些基础的原因:电子政务是一座美丽的大厦,但如果失去了法律政策基础、管理基础、信息资源基础、信息基础设施、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基础,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阁楼。 二题: 答:要使我国的电子政务能获得快速和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对电子政务各项发展的构筑。 三题: 答:电子政务对政府流程有特殊依赖 1.首先,正是确定化流程的存在,才能有信息技术的应用空间。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 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能替代人做的事情,主要还是那些不需要做复杂判断的重复性工作。而要使这种替代成为现实,就需要这些工作高度流程化,也就是形成非常系统而精细的管理程序。如果没有这样的管理程序,计算机软件程序的设计也就失去了根据。 2.其次,有确定化流程的存在,电子政务才能产生真正的效益。 3.电子政务可以说就是一种基于流程的政府管理形式,因此电子政务需要流程,没有流程 也就没有电子政务。 四题“ 答:1.实现时间优化:即减少时间消耗,提高时间的有效利用价值。这时就需要以取消(如取消无效或低效的步骤方法)、缩短(如压缩程序过程,减少等待时间)、替代(如高速高效的代替低速低效的,及其代替手工)、合并(如合并工程被包含的)、变序(如改变次序,交叉作业,串联改并联)等方式尽量节约时间,有效利用时间。 2.实现资源优化:即充分利用好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其潜在的能力。这时就需要以取消、替代、压缩、均衡、换卫、侧重、扩展等方式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发掘潜力。

003411804公文写作与处理

绝密★启用前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文写作与处理试题 (课程代码0034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定时期是 A.夏商时期 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 D.唐宋时期 2.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划分根据是公文的 A.行文关系 B.行文类别 C.秘密等级 D. 发文目的 3.我国“文件”一词出现年代是 A.东汉末年 B.唐代末年C.清代末年 D. 民国初年 4.“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此句出自的著作是 A.《史记》B.《汉书》C.《文心雕龙》 D.《典论·论文》 5. 革命战争年代,专门为党内起草《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一文的作者是 A. 任弼时B.周恩来C.毛泽东 D. 邓小平 6.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称之为 A. 公文文体B.公文体式C.公文程式 D. 公文格式 7.“你局、本局、贵公司、该单位”等用语是公文中常见的 A. 开端用语 B.引叙用语C.经办用语D.称谓用语 8.附件、附注位于公文的 A. 眉首部分B.主体部分C.版记部分 D. 文尾部分

9.某市交通局与市属某县交通局之间构成的是 A.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C.监管与被监管关系 D. 不相隶属关系 10. 机关行文必须遵守的具体规定或准则称之为 A.行文关系B.行文层次C.行文规则D.行文标准 11. 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办之间,省人民政府各厅(局)之间的行文属于 A. 双重领导行文关系B.上行文关系 C.下行文关系 D.平行文关系 12. 将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的依据是 A. 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B.报告内容的结构 C.报告篇幅的长短 D 报告的发文意图 13. 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文种是 A.意见 B. 指示C.决议D.通知 14. 我国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频率最高的公文文种是 A.公告B.报告C.请示D.通知 15.为严肃批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舞弊行为,XX大学校教务处拟下发公文,文种应选用A.通告B.通报C.公告D.公报 16.会议纪要应由 A. 与会单位共同撰写B.参加会议机关撰写 C.会议记录员撰写 D. 会议主持杌关撰写 17.《关于协调有关单位清理大学校园周边临街摊点的函》属于 A.商洽函B.询问函C.请批函D.批转函 1 8. 具有目标前瞻性与操作预想性两大特点的公文文种是 A. 报告B.请示C.总结D.计划 19. 规范类文书中,规范内容写作最具体、最细致的文种是 A.办法B.条例C.规定D.章程 20.内容侧重在工作的指导方针、努力方向、工作实施步骤和重要措施等方面的文书是A.规划B.计划C.工作安排D.实施细则 21.在各级政协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中使用的建议类文书一般称为 A.意见 B. 议案 C. 提案D.建议

2020公共基础知识之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重点

2020公共基础知识之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重点 1、写作基础知识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全国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历年真题及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试题 课程代码:003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称为( C )4-100 A.组织关系B.公务关系 C.行文关系D.法定关系 2.要使撰写的公文严谨、畅达、匀称和完整,必须注意修改文稿的( D )2-40 A.主题B.观点 C.材料D.结构 3.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强,主要体现在公文写作必须做到( B )2-32 A.实事求是B.讲究格式 C.注意政策D.熟悉业务 4.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报告、请示、通报等文种侧重于( A )3-49 A.说明B.议论 C.叙述D.夹叙夹议 5.某省军区同某县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是( B )4-104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B.不相隶属关系 C.平行关系D.业务指导关系 6.发布嘉奖令的机关一般是( A )5-117 A.省级以上机关B.市级以上机关 C.县级以上机关D.乡级以上机关 7.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时使用的告知性文种是( C )6-146 A.公告B.公报 C.通告D.通知 8.在现行的机关工作中,使用最频繁的文种是( D )6-158 A.公告B.通告 C.公报D.通知 9.民国时期,下级对上级使用的陈述性公文文种是( D )7-171 A.书B.奏

C.表D.呈 10.机关、团体为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一任务之前所制定的时段工作的设计和安排的文书称为( B )8-211 A.规章类文书B.计划类文书 C.报请类文书D.告知类文书 11.记录性文书在语言上的主要特点是( A )9-248 A.实录性B.描述性 C.鲜明性D.生动性 12.一般说来,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言时所依据的文稿称为( D )9-233 A.发言稿B.演说稿 C.报告稿D.讲话稿 13.公文办理完毕后应整理归档保存,整理归档所形成的文书档案具有( D )12-327 A.信息传递作用B.助手作用 C.纽带作用D.查考作用 14.机关文书部门送给领导人批办的文件一般是( B )11-304 A.上级机关重要来文B.重要的紧急的公文 C.下级机关的请示件D.本级机关发出的重要文件 15.在对归档的会议文件进行排列时,应排在前面的是( C )12-351 A.会议简报B.代表发言 C.工作报告D.会议纪要 16.文书一词,最早见于( A )1-6 A.《新书·过秦(下)》B.《论衡·别通》 C.《说文解字》D.《汉书·刑法志》 17.在我国古代,将文体划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类的是( B )3-47 A.贾谊B.曹丕 C.曹植D.柳宗元 18.议案的标题格式一般为( A )5-124 A.提议案人加“提请审议”加议案内容加文种 B.提议案人加议案内容加“提请审议”加文种 C.“提请审议”加提议案人加议案内容加文种 D.提议案人加议案内容加文种加“提请审议”

电子政务课程论文

电子政务课程论文 (2014-2015-02) 标题:我国电子政府发展问题及对策 班级:土管12乙 学号:1292310233 姓名:卢孔波 完成日期:2015.5.15

我国电子政府发展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让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程度、国际竞争力、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从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发展入手,结合我国近年来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论述我国电子政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意义、现状、问题、对策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特点及内容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或界面。 (二)电子政务的特点 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电子政务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电子政务重构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协调,便于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第一,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即政府的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第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 第三,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四,电子政府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符合WT0规范,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政府网站必须支持多语种文字,如韩国汉城网站支持韩文、中文、日文和英文四种语言。 可以看出,电子政务首先是观念的转变,是认识上的提高,这也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资金投入和技术选择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 (三)电子政务的内容 1.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 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 3.建立网上服务体系,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

[最新教程]2020年公文写作与处理(打印版)

公文写作与处理--第一章写作基础知识 一、文章主题的内涵及其确立 1 2 3 4 一是采用文体的写作是一个群体活动过程,领导者的“授意”常常在自己或他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二是领导者的授意之“意”并不总是文章的主题。 二、突出文章主题的基本方法为使文章的主题鲜明突出,应把握五点:12 34 成主题句。5 三、文章材料的选取选取文章材料,应注意以下四条:123 注意材料的全面真实和高度准确性。4 四、文章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文章结构的安排,主要包括六大环节:1 确定表现客观事物的立足点、着眼点。2 物、理、时间、空间等。34 达的需要划分“自然段”。56 结构的安排,必须抓住四条要领:12应服从和服务于主题的需要。34 五、文章基本表达方式的内容及要领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但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表现原则与技巧,具体要求如下: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要说明);二要注意保持线索清晰;三是注意繁简得当。2 描写这种表达方式时,一要注意具体真切;二是注意抓住特点,避免雷同;三要明确目的,不应滥描、滥写。3 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反驳法、归谬法。4 是机关实用文常用的表达方法。 六、写文章的语言素养及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写文章的基本语言素养为:正字、遣词、炼句和达

意。在语言的应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规律。1 乎指定社会语言环境的要求,要合乎作者在指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2(1)用词要得当。 (2)语句要成分完整、搭配得当。语序妥贴、结构合理、含义明确、合乎事理、句式合理并力争有最佳表达效果。34 应力求语言富有文采,使语言形象化,并富有新鲜感和浓厚的感情色彩。 七、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基本职能,其特点有四: 1 2 3 4 八、记叙文的一般结构模式 1 2 3 九、记叙文件写作要求 1 住特色。 2 十、议论文的特点议论文体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确定某种观点的正确与谬误,肯定或否定某种主张。其特点有六: 1 2

如何学好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

如何学好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 《公文写作与处理》对于大多数没有机关工作经验的自考朋友们而言,无论是掌握其基本知识,还是参加技能实训,都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新公文处理法规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发布实施,2005年使用了新版《公文写作与处理》教材。自考朋友们想尽快掌握课程并考出好成绩,就要正确认识本课程的特点,掌握教学所要求的基本技能,明确学习方法,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解决好这些问题,学习可获事半功倍之成效。 正确认识课程的特点 《公文写作与处理》是高教自考秘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属于秘书专业考生应当学习和掌握本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突出特点包括实践性和规范性两个方面。 与许多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相比,《公文写作与处理》的理论色彩比较淡薄。它以丰富多彩的机关工作为实践基础,紧密结合文秘工作实际,研究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在公文拟写、办理和管理方面的基本规律、实践经验、操作规范和具体方法,其初衷是提高社会组织办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终极目标是为领导决策提供直接的辅助服务和优质高效的信息支持。因此,学习和研究《公文写作与处理》必须充分考虑其实践性(即应用性)的特点,教与学双方都要紧密联系办文工作的实际,既要从应用的目的出发,又要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操作要领应用到办文工作的实践中去,决不能“死”学。 《公文写作与处理》的规范性,表现在党和国家建立并实行了一系列公文写作与处理方面的法律规章或技术标准。例如,行文时如何选用文种、发文与收文的办理程序、对外行文的基本规则等,在党政机关的公文处理法规中都有统一和明确的规定,任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和国家公务人员在公文写作与处理过程中都不得超越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而另搞一套。 本教材第二版的修订工作,正是在新的公文处理法规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发布实施这个背景下启动并完成的。此外,在贯彻实施公文写作与处理的法律法规过程中,许多社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工作需要、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及大量约定俗成的操作要领。无论是法律意义上的规范,还是在实践经验基础总结提炼的操作要领,都为文秘人员提高公文写作与处理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规范性强的特点要求教与学双方都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有关规范,并在公文写作与处理工作中严格遵守这些规范。 掌握教学所要求的基本技能 掌握公文写作与处理的基本技能,是本课程考核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课程特点,考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给定素材,规范地拟写公文标题 这是文稿起草的起点,可以单独出题考核。答好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素材,确定公文主题(事由),恰当地选用文种。在文字表达方面要准确、简明,在标题结构方面要符合“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的规范要求。 二、根据给定素材或条件,起草公文 这种题目具有很强的综合考查功能,可以考核考生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搞清所写文种在写作格式方面的要求,准确书写公文格式的各要素;其次,要把握好正文结构,多数文种要安排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导语部分主要说明行文目的和行文根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主旨;主体部分通常表达干什么、为什么干、怎样干等内容;结尾部分要恰当地运用公文术语,准确表达行文要求。

公文写作与处理1804真题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文写作与处理试卷 (课程代码00341)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定时期是 A.夏商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唐宋时期 2.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划分根据是公文的 A.行文关系 B.行文类别 C.秘密等级 D.发文目的 3,我国“文件”一词出现年代是 A.东汉末年 B.唐代末年 C.清代末年 D.民国初年 4.“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此句出自的著作是 A.《史记》 B.《汉书》 C.《文心雕龙》 D.《典论·论文》 5.革命战争年代,专门为党内起草《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一文的作者是 A.任弼时 B.周恩来 C.毛泽东 D.邓小平 6.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称之为 A.公文文体 B.公文体式 C.公文程式 D.公文格式 7.“你局、本局、贵公司、该单位”等用语是公文中常见的 A.开端用语 B. 引叙用语 C.经办用语 D.称谓用语 8.附件、附注位于公文的 A. 眉首部分 B.主体部分 C.版记部分 D. 文尾部分 9.某市交通局与市属某县交通局之间构成的是 A.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C.监管与被监管关系 D.不相隶属关系 10.机关行文必须遵守的具体规定或准则称之为

公文写作与处理题库(含答案)

公文写作与处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 A.同级机关B.同一系统的机关C.三个以上的机关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 A.公文的保密性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D.施行办法的严密 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 A.语气词表述B.惯用的句式表达C.感叹词表达D.无主句表达 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 A.都要向上级请示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 )。 A.草稿B.定稿C.正本D.副本 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 A.传播知识B.具备查考价值C.书面文字材料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 A.决议B.会议记录C.会议纪要D.议案 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 ) 的方式。 A.越级行文B.直接行文C.多级行文D,同时行文 9.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 )。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 )。 A.公文处理B.收文处理c.发文处理D.办毕公文处理 1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 A.会商B.审核C.注发D.签发 12.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B.标题、正文、落款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D.标题、正文、结语1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 )。 A.规范性文件B.领导指导性文件c.呈请性文件D.证明性文件 1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 A.平行B.加急件C.特急件D,急件 15.决定必须由( )。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c.政府部门制发D.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16.通报情况使用( )。 A.通知B.通告C.通报D.情况报告 17.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 )。 A.叙事B.说理C.说明D.说明、说理 18.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 )公布周知。 A.通知B.通告C.启事D.布告 19.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 A.被动发文B.主动发文c.是对报告的批件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20.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 A.公文发布的时间B.公文撰写的时间C.公文打印的时间D.公文讨论的时间 21.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 )。 A.两法并存B.新不废旧C.相辅相成D.废止旧法 22.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是属于公文中的( )。 A.领导指导性文件B.规范性文件C.公布性文件D.商洽性文件 22.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 )。 A.拟办B.批办C.承办D.查办 24.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 )。 A.条例B.规定C.办法D.决定 25.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 )。 A.命令B.指示C.批复D.通知 26.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 )。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27.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 A.上行文B.平行文C.通知D.下行文 28.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 )。 A.收文、发文B.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C.通用公文、专业公文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29.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 )。

电子政务概论作业答案教程文件

(一) 单选题 1. “十五”期间中国信息化的具体战略目标之一是发展信息产业,到“十五”末期,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____。(B) 7% 2. 电子政务G2C模式的应用范畴和主要目标是______。(C) 事件快速反映机制 3. 网络世界中,实施政务公开,发布政务信息的最佳平台是____。(A) 政府门户网站 4. 一个单位要完全实现办公自动化,可以不必具备的前提条件是____。(D) 高级打印机和服务器 5. 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是______。(A)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 (B) 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C) 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D) 以上都是 6. 要开展协同办公业务,必须做到_____。(B) 建立数据交换系统 7. 政务门户系统的作用,哪个说法是错误的_____。(A) 各部门自行建立网站,不需要门户网站 8. ____是指政府部门根据社会公众的服务需求,通过互联网技术等不同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的系统。(B) 公众服务系统 9. 电子政务的简称为______。(C) E-Government 10. 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和服务。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非特定的时间及地点,与政府进行沟通,这称为______。(B) 电子政府 11. ____是我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是一个行政决策的指挥系统,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是我国社会信息化体系的“纲”。(C) 三网一库 12. 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应采取_______措施。(A) 物理隔离 13. 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提供各种服务。如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服务及公民电子税务等。这称为________。(C) G2C 14. ____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是可以用来通信的知识,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A) 信息 15. 金关工程不涉及的单位是_______。(D) 工商局 16. 我国电子政务高速发展阶段的标志是______。(D) 三网一库 17. 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是______。(C) 政府 18. 在思想观念上对电子政务的错误认识表现在______。(D) 电子政务为时尚早 19. “OA”代表的中文意思是_______。(A) 办公自动化 0. ____旨在推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向深入,立足于在重点行业和部门传播数据和信息,提供工作绩效。(C) 三金工程 21. ______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基础。(C) 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体系建设 22. 在信息化领域中,政府对公民的英文缩写是____。(C) G to C 23.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的结构正确的是____。(D) 三网一库 24. _____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办公人员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化办公用品等先进设备结合起来构成人机信息处理系统。(C) 办公自动化 25. 相对于传统政府的垂直化层次结构,电子政府体现的是______。(B) 扁平化辐射结构 26. 信息标准化体系在电子政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是______。(D) 保证 27. 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_______和电子信息设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劳动价值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上升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A) 信息技术 28. 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B) 提出需求,进行管理

【写作指导】公务员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讲解(一)

公务员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讲解(一)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转自环球网校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规范性文件、领导指导性文件、公布性文件、陈述呈请性文件、商洽性文件、会议文件。 (1)规范性文件:条例、规定、办法。转自环球网校 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命令、决定、指示、批复、通知、通报。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公文写作与处理试题

《公文写作与处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特点是(C ) A、公文形式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社会组织 B、公文形式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C、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 D、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2、可以用于下行文的一组文种是(D) A、通知决定请示会议纪要 B、通知决议意见函 C、报告决定公报条例 D、通知命令通报批复 3、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部门请求批准某件事项应使用(D) A、请示 B、报告 C、通报 D、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A、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系统内部发布文件 B、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 C、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 D、党政机关尽可能地增加联合发文 5、当一个人担任多种职务时,在公文书写中应当(D) A、各种职务全部列出 B、只列出其中一种即可 C、使用最重要的一种职务 D、只列出与文件内容有关的职务全称 6、公文的成文时间通常是(A) A、领导签发时间 B、完成草稿时间 C、印发时间 D、用印时间 7、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D) A、仅引发文字号 B、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文件标题 C、仅引文件标题 D、先引文件标题后引文件发文字号 8、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C) A、秘密文件 B、绝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保密文件 9、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C)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党、政、军各类机关 C、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D、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10、撰写《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一文时不符合写作要求的是(D) A、由于需呈请上级机关予以批转,所以在报告结尾提出请求批转的要求 B、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为不使报告空泛,避免报告出现面面俱到的情况 C、报告内容反映了新形势下的新事物,新问题,使报告内容具有信息价值 D、报告中要求批准××省四个县的县改市要求 11、以下标题哪一个符合通报的撰写要求?(D) A、《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报》 B、《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报》 C、《国务院关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通报》 D、《国务院关于部分地区违反国家购销政策的通报》

公文写作与处理1 湖北师范大学 在线考试答案

公文写作与处理1 湖北师范大学在线考试答案 1、准确是语言一切魅力的根基。没有准确,谈不上简洁、生动。(A) A.对 B.错 2、律诗每篇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等均有一定规则。包括五律和七律,前者八句40字,后者八句56字。按常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A) A.对 B.错 3、历史故事的文体特征。主要包括:内容的史实性和借鉴意义;采用传统的叙事模式;语言通俗易懂。(A) A.对 B.错 4、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A) A.对 B.错 5、散文以描写真实人物、事件为基础,其艺术特点是“海阔天空、抒情状物、散文不芨、易写难工。(A) A.对 B.错 6、寓言:一种含有讽谕意义的短小故事,本质是以故事的感性形式来表现思想的理性内核。(A) A.对 B.错 7、创造性:论文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新理论、新设想、新方法、新定理,甚至能够填补某个领域的空白。(有没有创造性,是决定论文价值的一个根本标准。)文献性:学术论文可以长期保存,供检索和查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A) A.对

B.错 8、小说的文体特征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A) A.对 B.错 9、材料的处理是指将文章所用的材料大体选好之后,即将写入文章时所做的一些技术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剪裁和组合。(A) A.对 B.错 10、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A) A.对 B.错 11、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以读者中心文本的召唤结构?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A) A.对 B.错 12、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高层次、高强度的思维活动。(A) A.对 B.错 13、列举具体事例。阅读实践中,对语言的独特感受、人物和事件的形象再现、对失落环节的还原想象和意义空白的填充等等,都充满着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A) A.对 B.错 14、所谓“一体两面”,说的是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哪一面,语文教学都会倾斜和失衡,都会成为“瘸子”,也可以说,阅读与写作是“一体两翼”,是飞鸟的两个翅膀,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应该互相渗透互补,相得益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没有阅读修养的写作,就象井底之蛙,视野狭窄。没有写作欲望的阅读,人的潜在创造能力就会受到抑制.阅读与写作,分则两伤,合则共荣,所以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