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乙胺丁醇片的说明书

合集下载

感染科用药交代

感染科用药交代

用药交代题:2-1答题要点:1. 核对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及有效期。

2. 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交待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

3. 特别交待事项:(1)因食物可延迟本品吸收,宜空腹服用该药,用适量凉开水或者牛奶送服;(2)如用药后出现腹泻,应停药并调整抗生素。

2-2答题要点:1. 核对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及有效期。

2. 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交待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

3. 特别交待事项:(1)该药味苦,应以少量水搅匀后一次性给患儿服用;(2)进食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故需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3)该药可能会引起患儿胃部不适或食欲不振。

答题要点:1. 抗结核治疗疗程一般需6-12月,应注意遵医嘱规律、足量服用,并定期监测肝功、尿酸等相关指标,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并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2. 异烟肼每早或晚间空腹顿服3片,并应避免与制酸药同时服用。

主要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炎,肝损害,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3. 利福平必须在餐前2小时空腹顿服3粒,应避免与豆浆、米汤同服。

难以耐受胃肠道刺激的可改为晚间睡前顿服;注意排泄物可呈橘红色,也可能致肝功能损害(监测肝功能)。

4. 乙胺丁醇可每早3粒(不受食物影响),若出现视力减退、色觉障碍应及时停药并就诊。

5. 吡嗪酰胺分于三餐前半小时服用。

可使尿酸升高,关节痛,胃肠反应,注意低嘌呤饮食并监测血尿酸。

答题要点:1. 恩替卡韦片:(1)1天1次,一次1片,研粉空腹服用(由于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口服药在允许情况下尽量研粉服用);(2)注意服用药物前后两小时不宜进食(建议晚餐后2小时服用);(3)应坚持规律服药,不可漏服或随意停服。

定期监测肝功及病毒学指标等以评估疗效;(4)服用初期可能出现疲劳、恶心、腹痛等,但症状一般较轻,长期服用注意定期监测CK等,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肌痛等应及时就诊。

2. 普萘洛尔片:(1)一天2次,一次1片,研粉溶水服用;(2)用药期间应监测晨起心率,观察用药后心率较基础心率降低25%为疗效参考指标,同时注意保持心率不低于55次/分;(3)长期服用本品如需撤药应逐渐减量(遵医嘱),一般为2周。

盐酸乙胺丁醇片

盐酸乙胺丁醇片
100m l , 再加水稀释至 1 000m l , 用浓氨溶液调节 pH 值至 10. 0) 1 0m l 与水 1 00ml, 加 Cu-PAN 试液 0 0. 15ml , 用乙二胺
四醋酸二钠滴定液 (0 . Olmol/L) 滴定至溶液 由 蓝紫 色 经浅 红色至浅黄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 1m l 乙
i
H CH20H
H
C10 H ,. 凡 o,
(2R 心 R)-2 ,2 ' -C 乙 二基 亚氨基) - 双-1- 丁醇
204. 31
盐酸乙胺丁酵片 Ya ns uan Yi' andin gc hun Pian
Ethambutol Hydrochloride Tablets
本品含盐酸乙胺 丁 醇 CC 10 H 饥沁 02• 2HC1) 应为标示量
供 试品溶液 取本品细粉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使盐酸 乙胺丁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 1m l 中约含盐酸乙胺丁醇 50mg 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
对照品溶液、系统适用性溶液与系统适用性要求 见盐酸 乙胺 丁 醇(十)公氨基 丁 醇(杂质 1) 项下。
色谱条件 采用硅胶 G 薄层板,以乙酸乙酉昔冰醋酸-盐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 则 0512) 测定。临用新制。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细粉适 量 (约相当于盐酸乙胺丁醇
o. 2g), 置 20m l 储瓶 中 ,加水超声使盐酸乙胺丁醇溶解并稀释
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瘟取续滤液 2ml, 置 20ml 蔬瓶中,用 乙腊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4ml, 精密加入三乙胺 0.1ml 与 CR)-C+)-a 甲基节基异氝酸醋 15µ1, 混匀,于 70'C 水浴加 热 20 分钟,放冷。

常用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

常用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
✓-年,在山东、河北、甘肃、四川、吉林实施科技部重大专题
• 至年年底,全国约78%患者接收抗结核FDC治疗
常用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
第6页
(二)抗结核药品监管
• 在抗结核药品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存放由药监部门管理。
✓ 我国药品生产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年修订) 》 ✓ 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在药品购进、储运和销售等步骤执行《药品经营质量
惯用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
常用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
第1页
框架
一、惯用抗结核药品 二、结核病治疗存在问题分析 三、规范治疗要素 四、特殊情况肺结核患者治疗
常用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
第2页
药品正确使用
• 正确病人------诊疗 • 正确药品------高质量 • 正确剂量与使用方法------处方与调剂
常用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
第3页
一、主要抗结核药品
• 一线抗结核药品: INH,RFP(RFT,RFB),EB,PEA,SM
– 散药 – 板式组合药 – 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
• 二线抗结核药品
– 口服抑菌: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环丝氨酸 – 注射剂: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 – 氟喹诺酮: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 疗效不确切:氯法齐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拉霉素,利奈唑胺
• 未整疗程治疗
• 管理不善 • 患者无治疗保障
常用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
16第16页
常用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
第17页
38例患者抗结核用药分析
(年10月,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组织调研)
患者类 例数 型
初治 20 复治 13 肺外 5
治疗方案不规 范(例/%)
11/55 7/54 2/40

临床不合理处方评析34

临床不合理处方评析34

临床不合理处方评析处方评析,是药剂科开展的对用药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处方评析工作能够改进医疗质量,提高药品临床管理和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优化,降低患者的医药负担。

今天,咱们就分享临床上常见的处方评析案例。

第1题/共5题案例信息患者信息:男,49 周岁临床诊断:肺结核,药物性肝炎注释:无1.利福平片(0.15g)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1片2.异烟肼片(0.3g)用法:口服qd(1日1次)1次1片3.盐酸乙胺丁醇片(0.75g)用法:口服qd(1日1次)1次1片正确答案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利福平片处方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用法用量不适宜(错误点)利福平日剂量qd给药,以提高血药浓度峰值,提高临床疗效。

(错误原因)每日一次空腹顿服(正确使用)(4分)2.有用药禁忌(1)利福平片有用药禁忌解析:肝功能不全禁用(错误点)RFP肝功能严重不全禁用;INH不同厂家说明书有异,如“肝功能不正常者,精神病患者和癫痫病人禁用”,或“精神病、癫痫、肝功能损害及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慎用本品或剂量酌减”。

(错误原因)建议密切关注肝功能指标,需要超说明书用药者最好取得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同意,并做好知情告知。

(正确使用)(6分)第2题/共5题案例信息患者信息:男,30 周岁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痛,肾功能不全注释:肌酐清除率49ml/min1.普瑞巴林胶囊(150mg)用法:口服bid(1日2次)1次300mg2.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用法:口服bid(1日2次)1次20mg正确答案1.用药与诊断不相符(1)盐酸贝那普利片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解析:盐酸贝那普利片可用于高血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处方未见相关诊断,建议完善处方信息或遴选适宜的药物。

(2分)2.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普瑞巴林胶囊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处方用药剂量不合理。

第十二章 抗菌药

第十二章 抗菌药

第十二章抗菌药本章只讨论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喹诺酮类抗菌药;抗结核药物。

一、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磺胺类药物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的衍生物,具有以下基本结构:磺胺类药物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很快,临床上应用的药物曾有20余种,40年代以后由于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出现,磺胺类药物在化学治疗药物中的地位下降,但是磺胺类药物有抗菌谱广、疗效确切、可以口服,吸收较迅速等特点。

与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Trimethoprim)合用可使抗菌作用增强。

仍为比较常用的抗菌药。

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的阐明,确立了抗代谢学说,为发展新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药物有磺胺嘧啶(Sulfadiazine)和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

(一)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众所公认的Wood-Fields学说认为磺胺类药物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干扰了细菌的酶系统对PABA利用,PABA是叶酸的组成部分,叶酸为微生物生长中必要物质,也是构成体内叶酸辅酶的基本原料。

PABA在二氢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与二氢蝶啶焦磷酸酯及谷氨酸或二氢蝶啶焦磷酸酯与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合成二氢叶酸。

再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四氢叶酸,为细菌合成核酸提供叶酸辅酶。

由于磺胺类药物分子大小及电荷分布和PABA及为相似,使得在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中,可以取代PABA位置,磺胺类药物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阻断了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

二氢叶酸经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还原为四氢叶酸,后者进一步合成辅酶F。

辅酶F为DNA合成中所必需的嘌呤、嘧啶碱基的合成提供一个碳单位。

人体作为微生物的宿主,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四氢叶酸,因此,磺胺类药物不影响正常叶酸代谢,而微生物靠自身合成四氢叶酸,一旦叶酸代谢受阻,生命不能继续,因此微生物对磺胺类药物敏感。

(二)磺胺嘧啶(Sulfadiazine)化学名:4-氨基-N-2-嘧啶基苯磺酰胺性质:1.磺胺嘧啶为两性化合物,可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试液、氨试液中溶解。

乙胺丁醇的用法和用量

乙胺丁醇的用法和用量

乙胺丁醇的用法和用量
乙胺丁醇是一种药物,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脂肪肝和胃肠道炎症。

它还可以缓解一些其他肝脏和肠道相关的疾病症状。

乙胺丁醇的用法和用量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口服2-4次,每次剂量为10-20毫升(大约相当于200-400毫克)。

具体的用量和给药频率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响应情况而定。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情况的建议,具体用法和用量还是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

如果你正在考虑使用乙胺丁醇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咨询医生或专业药师的意见。

l型乙胺丁醇结构式

l型乙胺丁醇结构式

l型乙胺丁醇结构式L-乙胺丁醇(L-ethambutol)是一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

它的化学结构式为C10H24N2O2。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L-乙胺丁醇的作用机制、药理学特性、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应用。

一、作用机制L-乙胺丁醇是一种抗结核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具体来说,L-乙胺丁醇抑制了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过程,阻断了阿拉伯糖的聚合,从而影响了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和稳定性。

这使得细菌无法正常分裂和繁殖,从而抑制了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

二、药理学特性1. 吸收和分布:L-乙胺丁醇经口服后迅速吸收,峰浓度可在2小时内达到。

它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和体液,尤其是肺组织。

2. 代谢和排泄:L-乙胺丁醇在体内主要经肝脏代谢,形成无活性代谢产物,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约60%的剂量以原形排出,剩余的以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

三、药代动力学L-乙胺丁醇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可通过以下参数来描述:1. 半衰期:L-乙胺丁醇的半衰期为3-4小时,即在这段时间内,药物的浓度将减少到初始浓度的一半。

2. 最大浓度(Cmax):L-乙胺丁醇的最大浓度通常在服药后2小时内达到。

3. 曲线下面积(AUC):L-乙胺丁醇的AUC是衡量药物在体内暴露程度的指标。

4. 清除率(CL):L-乙胺丁醇的清除率是衡量身体清除药物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药物的量。

四、临床应用L-乙胺丁醇主要用于结核病的治疗。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侵犯肺部以及其他身体部位。

L-乙胺丁醇作为结核病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在结核病治疗中,L-乙胺丁醇通常与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等药物联合使用,形成标准的治疗方案。

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相互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和减少细菌耐药性。

L-乙胺丁醇也被用于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在结核病患者的接触者中,L-乙胺丁醇可以作为预防性药物使用,以减少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盐酸乙胺丁醇片说明书

盐酸乙胺丁醇片说明书

核准日期:修改日期:盐酸乙胺丁醇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乙胺丁醇片英文名:Ethambutol Hydrochloride Tablets汉语拼音:YanSuan Yi’AnDingChun 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盐酸乙胺丁醇化学名:{2R,2[S-(R*,R*)]-R}-(+)2, 2’-(1,2-乙二基二亚氨基)-双-1-丁醇二盐酸盐结构式:分子式:C10H24N2O2·2HCl分子量:227.23【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

亦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规格】0.25g【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结核初治,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或每次口服25~30mg/kg,最高2.5g(10片),每周3次;或50mg/kg,最高2.5g(10片),每周2次。

结核复治,按体重25mg/kg,每日一次顿服,连续60天,继以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

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每日15~25mg/kg,一次顿服。

2.小儿常用量13岁以下不宜应用本品;13岁以上儿童用量与成人相同。

【不良反应】1. 盐酸乙胺丁醇可能引起由视神经炎而导致的视力下降,包括不可逆失明。

乙胺丁醇引起的视神经病变包括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视力下降、暗点、色盲、视觉缺陷。

在未诊断出视神经炎或球后视神经炎的患者中也报道出现过上述症状。

患者一旦出现任何视力的变化,需立即向医生报告。

视力的改变可能是单侧或双侧的,因此必须进行每只眼睛单独检查以及双眼同时检查。

在开始使用盐酸乙胺丁醇治疗之前应该进行视力检查,并在给药期间定期检查。

如果患者的每日剂量超过15mg/kg,则应每月进行视力检查。

如果仔细评估后,确认了视力改变的幅度,并且未找到其他原因,应停止使用盐酸乙胺丁醇并对患者进行更为频繁的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乙胺丁醇片的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乙胺丁醇片
汉语拼音:Yansuan Yi andingchun Pian
英文名:Ethambutol Hydrochloride Tablets
本品的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盐酸乙胺丁醇,其化学名称为:[2R,2[S-(R*, R*)]-R]-(+)2,2′-(1,2-乙二基二亚氨基)-双-1-丁醇二盐酸盐
分子式: C10H24N2O2·2HCl
分子量:277.23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本品为合成抑菌抗结核药。

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本品可渗入分枝杆菌体内干扰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本品只对生长繁殖期的分枝杆菌有效。

迄今未发现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有交叉耐药性。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75%~80%。

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除脑脊液外)。

红细胞内药浓度与血浆深度相等或为其2倍,并可持续24小时;肾、肺、唾液和尿内的药浓度都很高;但胸水和腹水中的浓度则很低。

本品不能渗入正常脑膜,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可有微量。

其分布容积为1.6L/kg。

蛋白结合率约20%~30%。

口服2~4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Т1/2为3~4小时,肾功能减退者可延长至8小时。

主要经肝脏代谢,约15%的给药量代谢成为无活性代谢物。

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出;给药后约80%在24小时内排出,至少50%以原形排泄,约15%为无活性代谢物。

在粪便中以原形排出约20%。

乳汁中的药浓度约相当于母血药浓度。

相当量的乙胺丁醇可经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从体内清除。

【适应症】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

亦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结核初治,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或每次口服25~30mg/kg,最高2.5g,每周3次;或50mg/kg,最高2.5g,每周2次。

结核复治,按体重25mg/kg,每日一次顿服,连续60天,继以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

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每日15~25mg/kg,一次顿服。

2、小儿常用量13岁以下不宜应用本品;13岁以上儿童用量与成人相同。

【不良反应】(1)发生率较多者为视力模糊、眼痛、红绿色盲或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视神经炎每日按体重剂量25mg/kg以上时易发生)。

视力变化可为单侧或双侧。

(2)发生率较少者为畏寒、关节肿痛(尤其大趾、髁、膝关节)、病变关节表面皮肤发热拉紧感(急性痛风、高尿酸血症)。

(3)发生率极少者为皮疹、发热、关节痛等过敏反应;或麻木,针刺感、烧灼痛或手足软弱无力(周围神经炎)。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服用本品可使血尿酸浓度测定值增高。

(2)下列情况应慎用:痛风、视神经炎、肾功能减退。

(3)治疗期间应检查:眼部,视野、视力、红绿鉴别力等,在用药前、疗程中每日检查一次,尤其是疗程长,每日剂量超过15mg/kg的患者;血清尿酸测定,由于本品可使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引起痛风发作。

因此在疗程中应定期测定。

(4)如发生胃肠道刺激,乙胺丁醇可与食物同服。

一日剂量分次服用可能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因此本品一日剂量宜一次顿服。

(5)乙胺丁醇单用时细菌可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必须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应用。

本品用于曾接受抗结核药的患者时,应至少与一种以上药物合用。

(6)鉴于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测定血药浓度方法,剂量应根据患者体重计算。

肝或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本品血药浓度可能增高,半衰期延长。

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用时需减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乙胺丁醇可透过胎盘,胎儿血药浓度约为母亲血药浓度的30%。

本品在小鼠实验中高剂量可引起腭裂、脑外露和脊柱畸形等;大鼠中本品高剂量可引致轻度颈椎畸形;在家兔中本品高剂量可引起独眼畸形、短肢、兔唇和腭裂等畸形。

虽然在人类中未证实,孕妇应用仍须充分权衡利弊。

本品和其他药物合用时对胎儿的影响尚不清楚。

(2)乙胺丁醇可分布至乳汁,浓度与血药浓度相近,虽然在人类中未证实有问题,哺乳期妇女用药须权衡利弊。

【儿童用药】13岁以下儿童尚缺乏临床资料。

由于在幼儿中不易监测视力变化,故本品不推荐用于13岁以下儿童。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往往伴有生理性肾功能减退,故应按肾功能调整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乙硫异烟胺合用可增加不良反应。

(2)与氢氧化铝同用能减少本品的吸收。

(3)与神经毒性药物合用可增加本品神经毒性,如视神经炎或周围神经炎。

【规格】0.25g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