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白居易ppt.

合集下载

白居易简介PPT课件

白居易简介PPT课件
关注社会、针砭时弊 平易浅切、自然流畅
◆ “新 乐 府” 主 要 理 论 主 张
10
文学理论主张
1、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
作”。
(《新乐府序》)
2、认识到文学植根于现实生活,是 现实生活的反映。 3、阐发了诗歌的特性,并结合这种特性强调诗的教 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 (1131~1162)刻本,仅71卷,收诗文3600多篇。
8பைடு நூலகம்
新 乐 府 运 动
中唐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期。
诗歌形成第二次高潮——新乐府运动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 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 主流。
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等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元稹等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 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 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论上和 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 即新乐府运动。
*前期:
﹠ 27岁参加乡试,次年应省试。 ﹠ 贞元16年(800年),以“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出众 才华和第四名的成绩考取进士,后又与元稹同时考中 “书判拔萃科”。步入仕途。 ﹠ 元和元年(806年),复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 科”入选,被授周至县尉(期间写作《长恨歌》),不 久,召回长安。 ﹠ 元和三年(808年),任左拾遗,积极有为。
“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与元九书》)
4、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
(《新乐府序》)
11
新 乐 府 运 动
白居易是盟主、领袖。既有理论又有创作实践。

专题 -白居易ppt.

专题 -白居易ppt.

庐山白居易草堂
人物简介
生平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 颠沛流离五 六年。 岁起, 的中小官僚家庭 ,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 岁起 因战乱颠沛流离 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 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十九年春,授秘书省 年 中进士,十九年春, 校书郎。元和元年罢校书郎, 策林》 篇 校书郎。元和元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 于体用科” 县尉。 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 》《长恨歌 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元和 任左拾遗。 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 四年, 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 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 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 等倡导新乐府运动。 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 仍充翰林学士 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 翰林学士, 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 上书论事。元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 上书论事。元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 江州( 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 今江西九江) 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 开始“吏隐” 庐山建草堂 建草堂, 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 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 闲适、感伤的诗渐多。 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 和十三年, 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 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 党倾轧,于长庆二年( 杭州、 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年)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 年 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 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 史,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名为 白堤。 白堤。

《白居易简介》课件(33张PPT)

《白居易简介》课件(33张PPT)

古文运动
•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 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 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 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 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 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 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 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 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 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 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 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 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 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 “乐 府” 与 “新 乐 府”
用新题写时事 主要是写实:现实主义
关注社会、针砭时弊 平易浅切、自然流畅
◆ “新 乐 府” 主 要 理 论 主 张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的特点有三:
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 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 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 贞元16年(800年),以“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出众才华和第 四名的成绩考取进士,后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步 入仕途。
﹠ 元和元年(806年),复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入选, 被授周至县尉(期间写作《长恨歌》),不久,召回长安。
﹠ 元和三年(808年),任左拾遗,积极有为。
﹠ 元和十年(815年),贬为江州司马(816年于愤懑感慨中作 《琵琶行》)。
新乐府运动
乐府(音乐机构) 乐府精神: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新乐府运动
◆ “新 乐 府” 名 称 的 确 立
新乐府运动是贞元、元和年间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李绅 首先写了《新题乐府》20首。元稹作《和李校书新题乐府》12首。 后白居易又写成《新乐府》50首,正式标举“新乐府”的名称。

白居易专题ppt课件

白居易专题ppt课件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火”两句传诵千古,不仅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突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也表现了对于新生事物的 赞颂。
白居易15岁那年,带着自己的诗稿,到京城长安拜 见老诗人顾况,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顾况看到这 个不速之客,原来是个少年,就不大当回事。又看 到诗稿上的名字是“居易”,就开玩笑地说:“长 安这个地方米价很贵,在这里‘居’可很不‘易’ 啊!”白居易听了默不作声。顾况随意打开诗稿,一 读下去,就大为惊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不禁拍案叫绝。 他改变语气,郑重地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居’下去是不难的,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不要 见怪。”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 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 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 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白居易晚 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 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 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主要作品有:《长恨歌》 《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忆江 南》。
白居易专题
• 导视 • 白居易的简介 • 白居易的故事 • 白居易的诗词赏析(图) • 白居易的诗歌 • 推荐卡
综合性学习
• 这次活动我们围绕白居易的古诗来进行学习。 • 小组分配工作情况: • 王玉涵负责找关于白居易的古诗4首。 (组长) • 杨丽颖负责整理资料与罗怡凡做PPT。 (组员) • 唐源蔚负责查找所有诗文的注释与赏析。(组员) • 罗怡凡负责查找白居易的两则小故事。 (副组长) • 赵誉斐负责查找有关白居易的简介。 (组员)

白居易简介(课堂PPT)

白居易简介(课堂PPT)
9
艺术特色
▪ 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 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 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
▪ 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便于入乐歌唱
▪ 主题、题材集中,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 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 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
6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 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 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 诗,影响巨大。而他的闲适诗在后代同样有 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 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 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 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 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 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8
诗歌理论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 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 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 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 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 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 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 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白 居 易 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河南新郑市(今郑州新郑) 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846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葬于:洛阳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白居易诗歌 ppt课件

白居易诗歌  ppt课件

ppt课件
17Βιβλιοθήκη 白居易诗歌分类闲适诗
感伤诗
杂律诗
讽谕诗
闲适诗是白居易在 公余之暇独处、或 因病而闲居时写作, 用以陶冶性情,反 映其“知足保和” 人生哲学的诗歌。 此类诗歌相当受白 居易本人的重视, 然而较不见重于世 人。以《自吟拙什 因有所怀》为例
感伤诗是指因 外界事物,有
常是因遇到某些时 空情境、或事物, 让作者发于一笑、
9
趋避党争,远任杭州 元和十三年,迁忠州刺史,采 取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处世 态度,从此心向佛、道。 长庆二年,自请外迁,任杭州、 苏州刺史。 →在杭州任上,筑堤蓄水(白 堤),以利灌溉。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ppt课件
10
白堤桃花
ppt课件
11
诗酒晚年,退隐香山 七十一岁,乃因病以刑部尚书 致仕。 病愈后与香山僧侣结香火社, 白衣鸠杖,往来香山,自号香 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终于罹病不起, 享年七十五。遗体葬于香山如 满师塔之侧,四方过客都奠以 酒,冢前方丈常成泥泞。
18
义的代表作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掰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此篇是《秦中吟》第 七首。 轻肥:《论语 雍也》: “乘肥马,衣轻裘。”
内臣:宦官。在外庭 担任高级军职。
①讽喻诗②闲适诗③感伤诗④杂律诗 《与元九书》:“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 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 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喻诗。又或退公独处, 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 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中内,随感遇而 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 句绝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余首,谓之杂律 诗。”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课堂ppt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课堂ppt
香山居士

白居易
个人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 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 是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 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 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 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 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等。
作品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 别情。
谢谢观赏!
再会
宝宝们!!
个人作品赏析
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闲适诗和讽喻
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 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 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 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人物评价
苏轼曾提出“元轻白俗”的说法,对元白的诗风颇有微词。然而后来 却常以白居易自比,例如“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又 如“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 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苏轼对白居易的诗作,也有 “白公晚年诗极高妙。”的评语。 袁宗道以“白苏斋”为斋名,并有《咏怀效白》的诗作 清乾隆皇帝敕编的《唐宋诗醇》对白居易的诗文与为人均给予极高 的评价,认为白居易“实具经世之才”,并认为官员应以白居易的 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作为座右铭。 胡适赞扬以白居易与元稹为领袖的文学革新运动,认为可以达到 以诗歌造成舆论,而有助于改善政治。因为陈独秀与胡适提倡新 文学运动,在提倡白话、不避俗字俗语的风气下,白居易的诗歌 因而很受推崇。包括陈寅恪、刘大杰、钱基博等,都给予白居易 极高的评价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白居易 全国通用 (共2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白居易 全国通用 (共22张PPT)

2020/6/8
8
为官苏杭
杭州白堤是白居易修的吗?
2020/6/8
9
忆江南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6/8/2020
6/8/2020
13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
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
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
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
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 xiāo一
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元白】、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 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 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
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020/6/8
12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
10
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 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甚伪者,相辄能 辩之。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稹卒,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 白”。其始生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
6/8/2020
11
新乐府运动
6/8/2020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官
•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 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 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 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 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 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 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 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 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 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 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 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 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 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 还是那些讽喻诗。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 年出任杭州刺,穆宗长庆二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 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 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 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 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 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 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 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 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 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 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 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 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 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 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 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 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 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 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花非花雾非雾。 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是变格的仄韵七绝,他把前二句各 分为三三句法。其实是为妓女而作的,“花 非花”二句比喻她的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 实。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 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 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的强化。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 《琵琶行》《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
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斜。
大林寺桃花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处觅,不知转入此中来。
• 诗人写这首小诗时,是在江州司马 的任上。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 易白居易小传,曾授秘书省校书郎, 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 几年京宫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 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 司马。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因 为是闲职,无实际公事可办,故在闲 暇中几次漫游庐山。
花非花
成就
•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 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 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 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 。诗的功能是惩恶劝 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他反对离开 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 “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 ,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 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 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其次, 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 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 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 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 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 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 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 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 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 喻意。而此诗只见喻体而不知喻本,就 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 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 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
酿酒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和父亲白季庚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 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终成诗人。但白居易和李白、 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 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 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 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 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 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又据 《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 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 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 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他喝酒时,有时是独酌。如 在苏州当刺史时,因公务繁忙,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 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 。 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 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人物简介
生平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
的中小官僚家庭 ,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 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十九年春,授秘书省 校书郎。元和元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 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元和 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 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 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 上书论事。元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 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 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 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 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年)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 史,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名为 白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