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简介

合集下载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代表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代表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代表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代表作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代表作,欢迎阅读。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1]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白居易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唐代诗人白居易代表作胡适赞扬以白居易与元稹为领袖的文学革新运动,认为可以达到以诗歌造成舆论,而有助于改善政治。

因为陈独秀与胡适提倡新文学运动,在提倡白话、不避俗字俗语的风气下,白居易的诗歌因而很受推崇。

包括陈寅恪、刘大杰、钱基博等,都给予白居易极高的评价。

然而钱钟书对白居易的评价则不高。

人物典故自酿美酒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白居易卷》)。

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30]素口蛮腰素口蛮腰,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

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

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

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他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

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

樊素也伤感落泪说:“主人乘此骆五年,衔撅之下,不惊不逸。

白居易简介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简介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生平

[键入文字]
白居易简介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 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

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新郑东郭宅。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 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争。

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780 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白居易的简介资料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

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仕官生活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

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

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

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贬谪江州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

古代诗人白居易的简介

古代诗人白居易的简介

古代诗人白居易的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他于唐代盛世贞观初年出生于陕西省成纪县。

因其为唐朝各个时期官场的重要人物,所以他的诗作往往深深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情感和风貌,成为了唐诗中最丰富、最深刻的原材料之一。

白居易的传记资料颇为丰富,史载其先后担任过右补阙、翰林学士、有司员外郎、司属员外郎、中书舍人、太子侍讲、秘书郎等官职,成为唐代中层官员的典型代表。

他生前作品丰富,传世篇目风格各异,涉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尤以诗歌为突出。

在白居易的一生中,他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妙词佳句,脍炙人口,至今仍是不少人耳熟能详的名篇。

他的诗作风格多变,包括长诗、短诗、宋词、排律、骈文、诗经体等多种形式,并且往往将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构思精巧,表达深刻,形象生动。

作为一名诗人,白居易总的风范非常具有代表性,他的诗歌风格委婉清新,结构紧凑,富有抑扬顿挫的节奏,风格恰到好处、自然流畅。

在他的诗中,人物形象丰满,情感鲜明,凝聚了唐代文化的精髓。

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是《琵琶行》,这首诗有着深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语言表达,叙述了“琵琶在手,如今歌舞凤凰楼”的动人故事。

这首诗的形式基于流传已久的“琵琶曲”,不仅体现了唐代文人的文化素养,也表达了对琵琶的深厚情感。

除了《琵琶行》,白居易的其他诗作也同样精彩纷呈。

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婉转凄美,一气呵成,以半部史书的笔调描摹了草原辽阔而神秘的风光。

他的《钱塘湖春行》则流露出诗人眼中的江南之美,以琼瑶古韵描述钱塘湖畔春日的景色与心情,融悉、唱和在春天流动的气息中。

不仅如此,白居易的散文作品同样闻名遐迩。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白氏长歌行》,这篇散文立意高远,语言生动,让人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无尽的深情。

他的小说《长恨歌》情节丰富,扣人心弦,是古代民间传说和宫廷泼妇之间杂交文学的绝佳范例。

总体而言,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作品数量和质量处于唐代诗坛的巅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1]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白居易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白居易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等白居易人物评价旧唐书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壶奥,尽治乱之根荄。

非徒谣颂之片言,盘盂之小说。

就文观行,居易为优。

放心于自得之场,置器于必安之地。

优游卒岁,不亦贤乎!赞曰:文章新体,建安、永明。

沈、谢既往,元、白挺生。

但留金石,长有茎英。

不习孙吴,焉知用兵?新唐书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

虽中被斥,晚益不衰。

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

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

呜呼!居易其贤哉!唐才子传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

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白居易又名: 香山居士性别: 男生卒年: 772~846 年代: 唐代洲: 亚洲国别: 中国发表作品: 长恨歌更多的…… 其他图书: 白居易集白居易诗歌赏析集白居易诗文选注白居易诗文译释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选译白居易诗译析白居易选集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生平入仕以前自代宗大历七年(772),至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

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

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

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初仕至遭贬自贞元十六年(800),至元和十年(815)。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

十八年(802) ,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

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

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

永贞时(805),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治革新,白居易曾向韦上书,建议广开言路,选拔人才,惩恶赏善,举贤任能,不失时机地迅速改革。

但不久,王、韦等被贬,改革失败。

他的建议未及采用,写有《寓意》等诗表示惋惜。

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对社会政治各项重大问题所提治理方案,是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资料。

这年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作《观刈麦》,《长恨歌》。

元和二年,帖集贤院校理。

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

次年授左拾遗。

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林学士。

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

白居易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

白居易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

白居易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诗人、官员,字九思,号香山居士。

他是唐代诗人中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唐诗三百首”的主要成员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中情感真挚,情感深邃,表现生活细节,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白居易生于长安,出身于名门望族,在文学、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能显示出卓越的天分。

740年,他考中进士,后来担任过诗歌协会的主席和宰相。

但是,他因为某些原因而被贬到海南岛,直到他65岁时才得以回到长安。

白居易的诗歌主题丰富,善于抒发个人感情和社会风貌,有许多代表作。

以下是一些代表作:1.《长恨歌》《长恨歌》是白居易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杨贵妃的痴迷和悲伤,也抒发了他对政治不景气的看法。

2.《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著名抒情诗之一。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游牧部族的领袖在战斗中阵亡后,他的爱人和部下一起去送他走的场景。

这首诗以恢弘详实、情感流露著称。

3.《南陵别儿童入京》《南陵别儿童入京》是一首记述别离的诗歌,反映了自然景色和人类命运的浑然一体。

这首诗用了丰富而直接的人物描绘,描绘了割舍家园后远离故乡的悲伤,诗歌中淡淡的哀愁,带有浓烈的人生无常意识。

4.《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著名抒情诗之一。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游牧部族的领袖在战斗中阵亡后,他的爱人和部下一起去送他走的场景。

这首诗以恢弘详实、情感流露著称。

5.《琵琶行》《琵琶行》是白居易抒情诗的另一个代表作品。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丽女子被迫为贵族客人弹奏琵琶,最后因为沉湎于琴声而感到无助的故事。

诗歌表达了塞外少女的悲剧和生活的苦水。

总的说来,白居易的作品展现出强大的现实主义色彩与鲜明的生活态度,如同垂钓一样,擒下了时光的鱼顽,又将其镶嵌在永恒的文学史上。

白居易言简意赅、情真意切,一代代读者沉迷于他的诗歌之中。

他的作品是一道永不褪色的文学珍品,深深烙入了中国文化的心灵中。

白居易简介上课知识讲解

白居易简介上课知识讲解
如《卖炭翁》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活画出终年辛勤地伐薪烧炭的老人形象。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一心理描绘突出了人物的悲惨处境。
• 第四,相反相成,对比中见爱憎。 • 白居易的讽喻诗尤长于对比手法的运用,其诗
往往先尽情描摹统治阶级的豪奢淫逸或劳动人民 的深重苦难,在诗的下半首出现对立面,前后对 照,相反相成,通过对比导出题旨,于对比中体 现爱憎的感情。
缀玉连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新 乐 府 运 动
中唐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期。
诗歌形成第二次高潮——新乐府 运动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 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 主流。
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等
人生三期之
*前期:
“志在兼济”
﹠ 出生于仕宦之家。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
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 便发生了战争。
﹠ 少年时,随家避乱越中。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 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 16岁,初入长安。以一诗获顾况赞赏而诗名远扬。
பைடு நூலகம்
*中期:
始得名于文章, 终得罪于文章。
﹠ 27岁参加乡试,次年应省试。
﹠ 贞元16年(800年),以“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出众才华和第四名的成绩考取进士, 后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步入仕途。
﹠ 元和元年(806年),复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入选,被授周至县尉(期 间写作《长恨歌》),不久,召回长安。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元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立身行事, 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兼 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 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 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 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 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 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 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 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为官
白居易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 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 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 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 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 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 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 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 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 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 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 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于是他被贬 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白居易简介
名片
中文名:白居易 别名:白乐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河南新郑市(今郑州新郑) 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846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葬于:洛阳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简历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 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 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影响巨大。而 他的闲适诗在后代同样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 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 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 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 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 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 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 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 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 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 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 十岁致仕。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 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 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 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简历
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 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 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 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 年(822)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 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 名为白堤。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 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 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 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 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 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 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铭。
关于讽喻诗
1.讽喻诗的代表作是《新乐府》《秦中吟》 2.诗歌的内容: A.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 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 如《轻肥》《卖炭翁》。 B.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 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 正义感和责任感。如《江上渔者》《蚕妇》。 3.讽喻诗的艺术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 志。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于谕也;其言 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
诗歌理论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 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 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 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 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 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 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 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艺术特色
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 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 的艳丽诗风。 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便于入乐歌唱 主题、题材集中,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 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 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
白居易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11岁 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 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 ,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 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 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 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 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元和二 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 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 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 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元 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 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 (今江西九江)司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