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练习

第12章练习
第12章练习

第12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人工成本属于单位水平作业的成本

B.对每批产品的机器准备属于批量水平作业

C.对一种产品编制材料清单属于产品水平作业

D.生产维持作业的目的是服务于各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2.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追溯使用众多不同层面的作业动因,其中不包括()。

A.批量水平动因

B.单位水平动因

C.批次水平动因

D.产品水平动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入同一个同质组的作业,必须属于同一类作业

B.纳入同一个同质组的作业,对于不同产品来说,有着相同的消耗比率

C.一个成本库中有可能只包括一项作业

D.纳入同一个同质组的作业,对于不同产品来说,有着大致相同的消耗比率

4.下列有关作业动因与作业成本相关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决系数越高,说明作业成本随作业动因变动的程度越高

B.相关系数反映作业动因与作业成本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C.如果相关系数为90%,说明作业成本的变动有90%是随作业动因而变动的

D.如果相关系数为90%,说明作业成本的变动有81%是随作业动因而变动的

5.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观中不包括()。

A.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

B.动因分析

C.作业执行与改善

D.作业执行结果考核

6.下列关于传统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成本,而作业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作业

B.传统成本管理一般以部门(或生产线)作为责任中心,而作业成本管理以价值链作为责任控制单元

C.传统成本管理忽视非增值成本,而作业成本管理高度重视非增值成本

D.传统成本管理不会使产品成本扭曲,而作业成本管理会使产品成本扭曲

7.下列有关生产作业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分析就是以作业成本管理的分配观,对作业产生的原因、作业执行的情况以及作业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消除非增值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提高增值作业效率

B.生产分析的目标是实现价值链的优化,提高客户价值,从而增加企业盈利

C.动因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从源头对作业进行思考,对一项作业在价值链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作出初步判断

D.作业分析的目的是判断增值与非增值作业,计算和报告增值与非增值成本,衡量和反映作业与价值链的改善情况,以便不断采取措施消除和降低非增值成本

8.增值作业是指那些需要保留在价值链中的作业,需要同时满足的标准不包括()。

A.该作业能够带来加工对象状态的改变

B.加工对象状态的改变,只能由该作业实现,而不能由价值链中的前一项作业实现

C.该作业使价值链中的其他作业得以执行

D.加工对象状态的改变,只能由该作业实现,而不能由价值链中的后一项作业实现

9.从作业管理的角度来看,降低成本的途径主要是改善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和消除无增值作业。具体包括作业消除、作业选择、作业减少和作业分享。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业消除是指消除非增值作业和低效率的增值作业

B.作业选择是指从多个不同的作业(链)中选择其中最佳的作业(链)

C.作业减少指的是改善必要作业的效率或改善在短期内无法消除的无附加值作业

D.作业分享指的是提高作业的投入产出比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作业产出或消耗的方式,将作业分为()。

A.单位水平作业

B.批量水平作业

C.产品水平作业

D.生产维持作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产品的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总和

B.在作业成本法下,所有的成本都需要先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

C.一项作业指的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

D.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无差异

3.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资源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作业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

B.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C.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使用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不使用分摊

D.成本追溯使用众多不同层面的作业动因

4.下列关于业务动因、期间动因和强度动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业务动因的假设前提是,执行每次作业的成本(包括耗用的时间和单位时间耗用的资源)相等

B.期间动因的假设前提是,执行作业的单位时间内耗用的资源是相等的

C.强度动因一般适用于某一特殊订单或某种新产品试制等

D.业务动因的精确度最差,但其执行成本最低

5.下列关于建立同质组和成本库的说法正确的有()。

A.同质组和相应的成本库不宜设置过多

B.对批次水平和产品水平类的作业,尽量采用业务动因作为作业成本分配的基础

C.在建立同质组和成本库,选择作业动因时,应注意尽量选择现有成本系统容易取得的成本动因

D.选择作业动因应注意其在作业成本管理中的导向

6.相对于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而言,关于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便于随时提供决策所需的成本信息

B.可以避免产生作业成本变动和作业需求不足而引起的产品成本波动

C.有利于及时查清成本升高的原因

D.容易忽视作业需求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7.相对于传统成本管理而言,关于作业成本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A.能提供更加准确的作业成本信息

B.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C.能够利用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发现作业乃至价值链中的浪费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D.能够实现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

8.下列情况中,需要进行盈亏分析的有()。

A.销售增加的同时,利润总额却在下降

B.间接费用的分配率较高,且不断地大幅度增长

C.竞争对手不愿意生产被认为具有高额边际利润的产品

D.本企业高产量产品的价格已经很低,但竞争对手的价格更是出人意料的低

9.下列关于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有()。

A.增值成本是企业执行增值作业时发生的成本,是企业唯一“应该”发生的成本

B.增值成本是按实际增值作业产出量和单位标准成本计算的成本

C.非增值成本是由于非增值作业而发生的作业成本

D.增值作业产出达到标准作业量时的单位作业的固定成本,称为标准单位固定成本

三、计算题

1.某制造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2008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2)月初甲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3600元,乙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4600元;月末在产品数量,甲为40件,乙为60件,总体完工率均为50%;按照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总额为50000元,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

(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3)假设决策者计划让单位售价高于单位成本10元,根据第(2)问的结果确定甲和乙的销售单价,试分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2.D公司是一个生产和销售电话的小型企业,主要有无绳电话和传真电话两种产品。公司最近开始试行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2008年年初制订了全年各月的作业成本预算,其中2008年8月份的预算资料如下:

(2)8月4日,该公司承接了甲客户购买500部传真电话和2000部无绳电话的订单,有关的实际作业量如下:

(3)8月31日,为甲客户加工的产品全部完工。8月份各项作业成本实际发生额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要求:

(1)计算作业成本的预算分配率;

(2)按预算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3)分别计算甲客户无绳电话和传真电话的实际作业总成本。

3.假定甲公司的生产过程由四项作业组成,机器加工零件、人工组装产品、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品返工。经分析,机器加工零件、人工组装产品是增值作业,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品返工为非增值作业。

增值作业2007年平均每月有关资料如下:

非增值作业2007年平均每月的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填写下表,并写出计算过程:

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报告

2007年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生产维持作业是为维持工厂生产而从事的作业,产品水平作业是为支援各种产品的生产而从事的作业,产品水平作业的目的是服务于各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参见教材424页。

【答疑编号68929,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28页。

【答疑编号68930,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30-431页。

【答疑编号68931,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如果相关系数为90%,则可决系数为81%,说明作业成本的变动有81%是随作业动因而变动的。参见教材432-433页。

【答疑编号68933,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50页倒数第1-2段。

【答疑编号68934,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51-453页。

【答疑编号68935,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选项A中应该把“以作业成本管理的分配观”改为“以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观”,参见教材459页。

【答疑编号68937,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60页。

【答疑编号68938,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作业消除是指消除非增值作业。参见教材464页。

【答疑编号68939,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24页。

【答疑编号68940,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2.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23页。

【答疑编号68941,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3.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作业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资源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因此,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并非不使用分摊,只是尽量避免使用分摊,因为分摊不准确。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425-427页。

【答疑编号68942,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4.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34页。

【答疑编号68943,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5.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35页。

【答疑编号68945,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6.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36页。

【答疑编号68946,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7.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50页第二段。

【答疑编号68947,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8.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459页。

【答疑编号68949,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9.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选项A中应该把“增值成本是企业执行增值作业时发生的成本”改为“增值成本是企业高效率执行增值作业时发生的成本”;选项C中应该把“非增值成本是由于非增值作业而发生的作业成本”改为“非增值成本是由于非增值作业和增值作业的低效率而发生的作业成本”。参见教材460-461页。

【答疑编号68952,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三、计算题

【答疑编号68956,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答疑编号68963,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1.

【正确答案】(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质量检验作业成本分配率=4000/(5+15)=200(元/次)

订单处理作业成本分配率=4000/(10+30)=100(元/份)

机器运行作业成本分配率=40000/(200+800)=40(元/小时)

调整准备作业成本分配率=2000/(6+4)=200(元/次)

甲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的作业成本:

200×5+100×30+40×200+200×6=13200(元)

单位作业成本:

(13200+3600)/(100+40×50%)=140(元/件)

单位成本:50+40+140=230(元/件)

乙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的作业成本:

200×15+100×10+40×800+200×4=36800(元)

单位作业成本:

(36800+4600)/(200+60×50%)=180(元/件)

单位成本:80+30+180=290(元/件)

(2)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分配率:

50000/(200+800)=50(元/小时)

甲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

50×200=10000(元)

甲产品单位制造费用:

(10000+3600)/(100+40×50%)=113.33(元/件)

甲产品单位成本:

50+40+113.33=203.33(元/件)

乙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

50×800=40000(元)

乙产品单位制造费用:

(40000+4600)/(200+60×50%)=193.91(元/件)

单位成本:80+30+193.91=303.91(元/件)

(3)假设决策者计划让单位售价高于单位成本10元,根据第(2)问的结果确定甲和乙的销售单价,试分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因此,本题中甲产品的真实单位成本应该是230元,而决策者制定的单位售价为203.33+10=213.33

(元),如果与传统的单位成本(203.33元)比较,好像是有利可图,结果实际上是在畅销的同时,每销售一件产品,就要亏损230-213.33=16.67(元),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则会避免这个决策失误;

对于乙产品而言,真实单位成本应该是290元,显然303.91+10=313.91(元)的定价偏高,会对销量产生负面影响,给企业造成损失。而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把单位售价降低一些,则会避免这个损失的发生。

2.

【正确答案】(1)预算分配率金额单位:元

(2)按预算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金额单位:元

(3)差异调整率计

实际作业总成本计算金额单位:元

3.

【正确答案】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报告

机器加工零件作业(增值作业)

增值成本=2800×(30+10)=112000(元)非增值成本=(3000-2800)×30=6000(元)人工组装产品作业(增值作业)

增值成本=1800×(20+12)=57600(元)

非增值成本=(1900-1800)×20=2000(元)产品质量检验作业(非增值作业)

非增值成本=2500+20×400=10500(元)

增值成本=0

不合格品返工作业(非增值作业)

非增值成本=1200+25×300=8700(元)

增值成本=0

第十二章练习题

国际贸易习题 配套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二版) 》 主编:登峰江虹 :高等教育 2012年8月 第十二章 一、填空题 1、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其承保的基本险别分为_______,水渍险和一切险。 2、海上运输货物保险的风险有两大类,即________和外来风险。 3、运输途中被保险货物本身遭到损坏或灭失的损失,按其损失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和部分损失。 4、__________是指该批被保险的货物在运输途中完全灭失,或者受到严重损坏完全失去原有的形体、效用,或者不能再被保险人所拥有。 5、外来风险包括___________和特殊外来风险。 6、单独海损是由海上风险直接造成的货物损失,没有人为因素在,而__________则是因采取人为的故意的措施而导致的损失。 7、我国的货物保险险别分为___________和附加险两种。 8、一般附加险承保_____________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9、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规定的保险责任起讫期限也是采用___________条款。 10、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陆运货物条款》的基本险别有__________和陆运一切险。 11、英国伦敦保险协会所制订的___________已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12、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金额,一般是按CIF或CIP加基础上适当加成,通常是加成__________。 13、保险单俗称___________,是使用最广的一种保险单据。 14、___________是一种将发票和保险单相结合,比保险凭证更为简化的保险单据。 15、陆运一切险承保的责任围与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中的________相似。 16、__________是指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受损后,实际全损已经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发生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与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保险价值。 17、共同海损的牺牲和费用,应由船、货、运三方按___________,按比例进行分摊。 18、___________是保险人对风险和损失的承保责任围,它是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也是保险人承保责任大小和被保险人缴付保费的依据。 19、我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基本险别,其索赔时效,是自被保险货物在最后卸载港全部卸离海轮后起算,最多不超过_______。 20、《中国保险条款》中的附加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21、特殊附加险承保由于___________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22、我国航空货物运输保险分为航空运输险和__________两种基本险别。 23、保险的基本原则有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补偿原则和___________。 24、最大诚信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重要事实的申报,二是__________。 25、免赔率分相对免赔率和绝对免赔率,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现在实行的是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在国际贸易中,外贸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一切险后,在运输途中由于任何外来原因造成的一切货损,均可向保险公司索赔。 2、水渍险的责任围是处理平安险责任以的全部责任外,还包括由于暴风、巨浪等自然灾害引起的部分损失。

秋阅读题及阅读答案

《秋》阅读测试题 《秋》作者巴金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 《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国杰出的 2.《秋》与 _________ 、__________ 合称为《》。 3.《秋》是 _________ 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也就是结局。 4.《秋》主要讲了 _______ 家的艰苦生活。 5.《秋》这一故事中写了一位叫 _____ 的父亲连续将自己的 _________ ___________ 推入火坑。 6.在 _________ 和_________ 的威胁下,惠才得到存身之地。 7.惠的弟弟叫 ________ ,才17岁就患上___________ 。 8.淑英的丫头叫 ______ ,她敬佩觉新的为人,觉新娶了她。 9.觉民是个 _________ 的人,他的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0.《秋》这本书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秋》里,巴金给了()一个幸福的结局。 A.觉新 B .觉民C .觉慧D .四小姐淑贞 2.在高家,()一死,整个家里就乱了。 A.克定B .克明C .枚少爷D .惠 3.姑母因五叔在居丧期中将()收房。 A.喜儿 B .婉儿C .海儿 4. 觉新抱着()的愚蠢念头,别人就会谅解他,感激他。 A. —切总会过去的B .往后混C .牺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 5. 觉民是个()的人。 A.唯唯诺诺B .默默承受C .独立的,有自己信仰和追求 6. 倩儿生病了,主人的态度是( )。 A.积极治疗B .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C .请四小姐照顾

基础护理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执行给药原则中,下列首要的是 A.遵医嘱给药 B.给药途径要准确 C.给药时间要准确 D.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E.给药过程中要观察疗效 2. 剧毒药及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 A.与内服药分别放置 B.放阴凉处 C.装密封瓶中保存 D.应加锁并专人保管,认真交班 E.应有明显标签 3. 剧毒药瓶上的标签颜色是 A.蓝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E.黄色 4.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 A.氨茶喊 B.苯巴比妥钠 C.泼尼松(强的松) D.胎盘球蛋白 E.青霉素 5.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 口服 B.外敷C吸入 D.皮下注射 E.静脉注射 6.股静脉的穿刺部位为 A.股动脉内侧0.5cm B.股动脉外侧0.5cm C.股神经内侧0.5cm D.股神经外侧0.5cm E.股神经和股动脉之间 7.在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原理中,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的装置是 A.超声波发生器 B.雾化罐透声膜C雾化罐过滤器

D.晶体换能器 E.电子管 8.超声波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水槽内的水温超过多少时应及时调换冷蒸馏水A. 30℃B. 40℃ C. 50℃ D. 60℃ E. 0℃ 9.肌内注射时,选用联线法进行体表定位,其注射区域正确的是 A.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B.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C.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D.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后1/3处 10.肌肉小剂量注射选用上臂三角肌时,其注射区是 A.三角肌下缘2~3横指处 B.三角肌上缘2-3横指处 C.上臂内侧,肩峰下2 ~3横指处 D.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E.肱二头肌下缘2~3横指处 11.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现患者局部肿胀、疼痛、试抽有回血,可能的原因是 A.静脉痉挛 B.针头刺人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 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 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 E.针头刺入皮下 12.氧气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应调至 A.0.5L/min B.1-2L/min C.2-4L/min D.6-8L/min E.8~10L/min 13.臀大肌注射时,应避免损伤 A.臀部动脉 B.臀部静脉 C.坐骨神经 D.臀部淋巴 E.骨膜 14.小儿头皮静脉注射,应除外的是 A.贵要静脉 B.耳后静脉 C.额静脉 D.枕静脉 E.颞浅静脉 15.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苜选药物是 A.盐酸异丙嗪 B.去氧肾上腺素C盐酸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16.青霉素皮内注射的剂量是、20~50U

《管理学》第六版 周三多 第十二章思考题

第十二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有何区别?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能产生何种影响?如何有效地利用非正式组织? 答:A 正式组织的活动以成本和效率为主要标准,要求组织成员为了提高活动效率和降低成本而确保形式上的合作,并通过对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予以正式的物质与精神的奖励或惩罚来引导他们的行为。因此,维系正式组织的,主要是理性原则。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它要求其成员遵守共同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 B 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一)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1: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2: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的频繁接触会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从而易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3:非正式组织虽然主要是发展一种工作之余的、非工作性的关系,但是他们对其成员在正式组织中的工作情况也往往是非常受重视的。4:非正式组织也是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的。 (二)非正式组织可能造成的危害1: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3: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 C 积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1、利用非正式组织,首先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 2、通过建立和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的贡献。

二、组织中为什么会存在参谋关系?直线关系与参谋关系的角色是什么?如何恰当处理直线与参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发挥参谋人员的作用? 答:A 现代企业在运营中,企业活动的过程越来越复杂。组织和协调这个活动过程的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次的主管人员越来越感到专业知识的缺乏。由于企业很难找到精通各种业务的全才,直线主管也很难使自己拥有组织本部门活动所需的各种知识,人们常借助设置一些助手,利用不同助手的专业知识来补偿直线主管的知识不足,来协助他们的工作。所以组织中会存在参谋关系。 B 直线关系是一种指挥和命令的关系,授予直线人员的是决策和行动的权力,而参谋关系是一种服务和协助的关系,授予参谋人员的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 C (一)明确职权关系:对直线经理来说只有了解参谋工作,才有可能自觉地发挥参谋的作用。利用参谋的知识,认真对待参谋的建议,充分吸收其中合理的内容,并勇于对这种吸收以及据此采取的行动的结果负责。对于参谋人员来说,只有明确了自己工作的特点,认识到参谋存在的价值在于协助和改善直线的工作,而不是去削弱他们的职权,才有可能在工作中不越权争权,而是努力的提供好的建议,推荐自己的主张,宣传自己的观点。 (二)授予必要的职能权力,参谋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参谋专家向他们的直线上司提出意见和建议,由上司把建议或者意见作为指示传达下级直线机构。 2、直线上司授权参谋直接向自己的下级传达建议和意见,取消自己的中介作用,以减少自己不必要的时间和经理消耗,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 3、参谋不仅向直线下属传达信息,提出建议,而且告诉后者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应采取何种活动 4、上级直线主管把某些方面的决策权和命令权直接授予参谋部门 (三)向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他们能及时了解直线部门的活动进展情况,从而提出有用的建议。

“我爱秋天”阅读训练及答案

“我爱秋天”阅读训练及答案 我爱秋天 炎热的夏季总算过去了,几缕凉风吹过,便顿生了几丝惬意。“秋天来了!”我的心中全然是对秋的喜爱。我要高呼:“我爱秋天!” 秋天,极富绚丽色彩的季节;秋天,极富累累果实的季节。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我都要去田野里、山坡上,欣赏秋赐予大地的新装。瞧这边的田野,脱去了绿裙子,换上了金黄的头篷,又是一种别样的美。天是那么(),那么();流水是那么(),那么()。还有路边的排排杨树,这会儿也洋洋洒洒地飘落下片片叶子,宛如只只飞旋的黄蝴蝶,翻转着、抖动着,伴着优美的舞姿停落在地面之上,流水之间……加之“一”字排开,或是“人”字排开的南飞大雁,呵,这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卷哪!天色渐渐晚了,再看着那边的山坡,一棵棵的红枫树,红的多好看啊!像少女羞红的脸庞,像醉汉涨红的面颊,跟天边的红霞连在一起,简直是一团团的火焰在燃烧。烧得我心中暖意融融,烧得我甚至忘记了将要到来的寒冬。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总是要伴着飒飒的秋风,挟着柔长的秋雨。秋雨淅沥,连绵不断,像串串珍珠,在天地之间织起了一层层迷蒙的雨帘。每每这时,我总是抛开雨伞,就在这样的雨中行走。任雨水吻

着我,拥着我,任雨水沾湿我的头发,任雨水尽情地散发它的种种温情,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秋雨的凉爽……每每这时,一切的烦恼与忧愁,一切的猜忌与狐疑,都在雨水的轻抚下逃走了,留下的,是一个纯粹的我,一个美丽的我。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我都会怀着一颗充满希冀的心走进花园。瞧,那株株菊花,一夜过后,便一团团、一簇簇地zhàn开了笑脸。有红的、白的、黄的,艳丽多姿,香气宜人,在凉凉的秋风之中,不畏寒霜,尽展着花之优美。我的心,也会随之而激动不已,从未有过的信心,从未有过的勇气,此时也都一chū即发,让我决心要像菊花那样傲然吐蕊。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田间垄上,果园之间,到处都是忙碌收割的人们,到处都是笑语声声。看,地里的那亩亩庄稼,都结满了饱满的果实;瞧,果园里的株株果树,也同样是硕果累累。“春华秋实”,丰收的时候终于来到了1农田里,那沉甸甸的稻谷笑弯了腰,麦子甩出了大穗子,一棵棵的大白菜像卫士一样站在田地里,还有那香气扑鼻的苹果……真是数不胜数。农民们可是乐坏了,他们从早到晚地忙着收割,还一边唱着小曲:“大玉米哎大高粱,收割完了送回家……”农家人秋收的喜悦,在这个迷人的季节里传向了祖国大地…… 我爱秋天——它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如画的秋色! 我爱秋天——它给我勇气,给我力量! 我爱秋天——它给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辛苦忙碌了一年的人们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十二章#试题

第十二章 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 1.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混合气体中,各种组成气体可以各自互不影响地充满整个体积,他们的行为可以与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一样,为什么? 答: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取决于各组成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成分,若各组成气体全部处在理想气体状态,则其混合物也处在理想气体状态,具有理想气体的一切特性。 2.理想气体混合物中各组成气体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答:若各组成气体全部处在理想气体状态,遵循状态方程pV nRT =。 3.道尔顿分压定律和亚美格分体积定律是否适用于实际气体混合物? 答:否。只有当各组成气体的分子不具有体积,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时,处于混合状态的各组成气体对容器壁面的撞击效果如同单独存在于容器时的一样,这时道尔顿分压力定律和亚美格分体积定律才成立,所以道尔顿分压定律和亚美格分体积定律只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 4.混合气体中如果已知两种组分A 和B 的摩尔分数x A >x B ,能否断定质量分数也是ωA >ωB ? 答:否。i i i eq x M M ω=?,质量分数还与各组分的摩尔质量有关。 5.可以近似认为空气是1 mol 氧气和3.76 mol 氮气混合构成(即x O2=0.21、 x N2=0.79),所以0.1 MPa 、20°C 的4.76 mol 空气的熵应是0.1 MPa 、20°C 的1 mol 氧气的熵和0.1 MPa 、20°C 的3.76 mol 氮气熵的和,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计算各组分熵值时,应该使用分压力,即(,)i i s f T p =。 6.为什么混合气体的比热容以及热力学能、焓和熵可由各组成气体的性质及其在混合气体中的混合比例来决定?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能不能由同样方法确定? 答:根据比热容的定义,混合气体的比热容是1kg 混合气体温度升高1°C 所需热量。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分子满足理想气体的两点假设,各组成气体分子的运动不因存在其他气体而受影响。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都是广延参数,具有可加性。所以混合气体的比热容以及热力学能、焓和熵可由各组成气体的性质及其在混合气体中的混合比例来决定。 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是强度参数,不能由同样方法确定。 7.为何阴雨天晒衣服不易干,而晴天则容易干? 答:阴雨天空气的湿度大,吸取水蒸气的能力差,所以晒衣服不易干。晴天则恰恰相反,所以容易干。

第12章 练习题(含答案版)

一、单项选择题 1. 物流基础模数是(B)。 A.1000mm×1200mm B.600 mm×400mm C.1100mm×1100mm D.800mm×1200mm 2.仓储绩效标准属于(B)。 A.基础通用类标准 B.公共类物流标准 C.专用类物流标准 D.都不是 3. 物流统计标准属于(B)。 A.物流基础标准 B.物流管理标准 C.物流信息标准 D.物流技术标准 4. 物流作业标准属于(D)。 A.物流基础标准 B.物流管理标准 C.物流信息标准 D.物流技术标准 5. 下面不属于应急物资特点的是( D )。 A. 不确定性 B. 不可代替性 C. 时效性 D. 提前性 6. 仓单由( A )签发。 A. 仓储公司 B. 货主 C. 供应商 D. 银行 7. 仓单质押( A )。 A. 是货主以仓单为抵押物,银行按货物价值的一定比例发放贷款,并由指定仓储公司负责货物 监管的商业形式 B. 是仓储公司以仓单为抵押物,银行按货物价值的一定比例发放贷款,并由指定海关负责货物 监管的商业形式 C. 是货主以仓单为抵押物,银行按货物价值的一定比例发放贷款,并由指定海关负责货物监管

的商业形式 D. 是仓储公司以仓单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然后再把贷款再交由货主使用的一种商业形式 8. 在仓单质押业务中,货主可以通过( A )来支用质押货物,保证抵押物持续流动更新。 A. 以物易物或保证金 B. 信用证 C.仓单 D. 销售证明 9. 下面不属于质押物选择原则的是( C )。 A. 所有权明确 B. 价格稳定 C.用途单一 D. 不宜变质 10. 下面不属于冷链物流特点的是( D )。 A. 投资大 B. 协调要求高 C.运作成本高 D. 及时性要求高 11. 冷链物流的“3C”要求不包括( D ) A. 卫生 B. 低温 C.爱护 D. 合作 12. 冷链物流的“3Q”要求不包括( D )。 A. 数量 B. 质量 C.爱快速 D. 温度 13.下面不属于典型冷链物流信息技术的是( C )。 A.冷藏车载GPS B. 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 C.物流信息平台 D. 多采点智能温度仪 14.物流标准具有( A ) A. 很强的国际性 B. 很强的地域性 C.法律约束性 D. 很强的商业性 15.一个1000mm×1200mm的标准托盘是( B )个物流基础模数的组合。 A. 3 B. 5 C.5 D. 6

(现代文阅读题)秋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秋阅读训练及答案 代文 秋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展示出一幅美的秋景,你人来 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花园。刹wàn zǐ qi āhnóng ()、千姿百的菊花开了。它有的把波浪似的金 披在肩上,有的把美的裙系在腰上,光彩目,měi b ù sh èng shōu()。 你悄悄地走来,走田。秋,五谷香。那一片片庄稼,看,好像翻 着的千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梁了,玉米开了。,地里的人 可忙了,到笑歌,机声。 你悄悄地走来,走果园。看,上 shuò guǒ l éi l éi()。有小灯似 的柿子,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 梨,珍珠似的葡萄?? 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啊!大大小 小,五光十色, shǔ b ù sh èng (shǔ)。孩子在园中嬉, 他爬上去,摘一果子,咬一口,甜、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来了一件黄衣裳、一件衣裳。瞧山上, 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上了一金色;瞧那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 半个天,得像火焰在燃。一黄一,分合,人一种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花园 ------ 正确答案 :花园 ------菊花 田间 ------ 正确答案 :田间 ------高粱 果园 ------ 正确答案 :果园 ------柿子 山坡 ------ 正确答案 :山坡 ------霜叶 2.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玛瑙似的 ------ 正确答案 :玛瑙似的 ------山楂 葫芦似的 ------ 正确答案 :葫芦似的 ------鸭梨 珍珠似的 ------ 正确答案 :珍珠似的 ------葡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基础过关测试试题第12章无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基础过关测试题第12章无答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班 级姓名 一、杠杆 1.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所以作用点在上;动 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 反。 2.力臂画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①找支 点O;②画线;③过支点作 线(虚线);④标上大括号和字母。 3.研究杠杆平衡(是指静止或匀速转动)条件: ⑴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 平衡。 这样做目的是:便于。 ⑵结论:杠杆的平衡条 件。公式 ⑶要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需要做到:① 在找的点,②过该点作这个点与 连线的。 4.应用:当需要较大的力时,应选择杠杆;为了使用方便, 省距离时,应选杠杆;任何机械(杠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轮轴、斜面)都遵循一个共同规律:省力时,费力时。 二、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的滑轮。 1.定滑轮②实质: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但是 能。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2.动滑轮②实质:

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但不 能。 吊重物:拉力F= (不计轴 间摩擦和滑轮重) 吊重物:拉力F= (只忽略 轮轴间的摩擦) 拉重物:拉力F=f/2 距离S绳= S物速度v绳= v物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3.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又能 ③组装:首先根据n= 求出绳子段数。然后根 据“动定”的原则组装。 吊重物:拉力 F= (不计轮轴间的 摩擦和滑轮重) 吊重物:拉力F= (只忽略 轮轴间的摩擦) 拉重物:拉力F= 距离S绳= S物速度v绳= v 物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的功。w有用=(提升重物)= 2.额外功:的功。w额= = (忽略轮轴摩擦的滑轮) 3.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或所做的功。w总= w有用+w额= = w有用/η 4.机械效率:的比值。公式: 机械效率总是 1;机械效率越高,不能表示做功 越,而是表示的比值 越。 5.斜面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有关,其关系 是: 6.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和 有关,与绳子的绕法关。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 机械效率越;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多(越

理论第十二章练习题+真题

1.数据转化为信息,可以用公式“信息=( )”表示[单选题] A.数据+背景 B数据+符号 C.数据+文字 D.数据+图像 E数据+计算机代码 2.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结合而成。[单选题] A.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 B.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 C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加工技术 D.信息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和信息服务 E.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海量存储技术 3.关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包括个人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 B.涉及医疗服务、疾病防控、健康保健和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多方面 C.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已处于全面发展阶段 D.健康数据的云数据化过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E.大数据在优化资源配置、节约信息成本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和潜力 4.调查问卷的保存方法争取的是()[单选题] A.按照时间前后顺序放置即可 B.不需要专人管理 C.不需要上锁以便随时查阅 D.应指定专人管理 E.随意放在科室空余的空间 5.关于SOAP格式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0一客观资料 B.P—评估 C.A一主观资料 D.S一计划 E.S一评估 6.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量或者重量、速度等物理量的叫做()[单选题] A.定位数据 B.定性数据 C.定量数据 D.定时数据 E.模拟数据 7.下列数据库的变量中,不能称为解释变量的是()[单选题]

A.反应变量 B.协变量 C.分类变量 D.指示变量 E.分组变量 8.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叫做()[单选题] A.信息 B.数字 C.数据 D.计算 E.数值 9.下列选项属于社区人口学资料的是()[单选题]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社区疾病谱 D.社区死亡顺位 E.平均寿命 10.( )是指健康医疗活动产生的数据的集合。[单选题] A.物联网 B.健康云 C.云计算 D.健康医疗大数据 E.移动医疗 11.有关建立健康档案基本原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对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群不再建立健康档案 B.健康档案的管理不能远离医务人员 C.在居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不要求统一建立 D.对接受上门服务的人群要一个家庭建立一套 E.通过健康档案的有效管理,要能体现连续服务的特点 12.信息本身的( )是指信息是可以识别的。[单选题] A.可扩充性 B.可共享性 C.可识别性 D.可存储性 E.可再生性 13.下列不属于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意义的是()。[单选题] A.有助于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 B.有助于降低卫生服务医疗费用

秋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秋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春秋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褒姒是褒珦的亲生女儿。(×)订正:不是亲生女儿,是买回来的丫环。 2.“暗箭伤人”是指颍考在人群中对准子都偷偷放了一箭,使得子都从城头摔下死亡。(×)订正:是子都偷偷向颍考放了一箭 3.“管鲍之交”中的两位主角在合伙做生意时,管出的本钱少,得利多;鲍出钱多,却得利少。即使这样,鲍并没有责怪管,而且理解和接受管的行为。(√) 4.“一鼓作气”中的将军曹刿等到齐兵响起二通鼓后,才下令出战,结果曹刿将军大胜而归。(×)订正:三通鼓后 5.晋公子重耳即将回到晋国当国王,一下子变成了富贵人的作派,完全记住了曾经受过的苦,是狐毛让重耳重新“饱不忘饥”。(×)订正:是狐偃 6.“放虎归山”是指晋襄公在后母文赢的建议下,放了战败的秦国的俘虏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后来晋国却被这三人所打败。(√) 二、选择题 1.“兄弟相残”这个成语中的兄弟是谁( A) A寤生段B郑庄公寤生 C郑庄公段 2.“仙鹤驾车”这个故事中,原先谁一心养仙鹤,不打理朝政,也没把心思放在治国上。后来,虽改过自新,但为时已晚,还是被北狄所杀。(B) A郑庄公B卫懿公 C卫文公 3.“唇亡齿寒”也称“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唇”和“齿”是指哪两个国家?

A虢国虞国B晋国虢国C虞国晋国 4.秦国用“五张羊皮”换来的一个奴隶,这个奴隶是谁? A蹇步B百里溪C孟明视 5.“退避三舍”是指晋公子重耳为答谢楚成王,说如果将来晋国与楚国发生战争,晋国将主动后退三舍,以报答楚成王之恩,这里的三舍指什么? A三间房子B九十里C舍弃三样东西 三、填空题 1.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开起了烽火戏诸侯的玩笑,并赏赐小人虢石父千金。这是故事的后来叫作(“千金一笑”)。 2.“管鲍之交”中的管是指(管仲),鲍是指(鲍牙叔)。 3.,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这个故事后来被称作&——(老马识途)。 4.“桃园打鸟”的国王是晋国的(晋灵公),成天只知道玩。 5.“一鸣惊人”是指(楚庄王)在大夫申无畏的提醒下,下定决心,改革政治,调整人事,招兵买马,最后成为了一鸣惊人的春秋的霸主。 一鸣惊人:相传(另一说为)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大学物理学 第十二章思考题习题.

思考题 12.1在电子仪器中,为了减弱与电源相连的两条导线的磁场,通常总是把它们扭在一起。为什么? 12.2 两根通有同样电流的I的长直导线十字交叉放在一起,交叉点相互绝缘(图12.31)。试判断何处的合磁场为零。 12.3一根导线中间分成相同的两支,形成一菱形(图12.32)。通入电流后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上的合磁场如何? 12.4 解释等离子体电流的箍缩效应,即等离子柱中通以电流时(图12.33),它会受到自身电流的磁场的作用而向轴心收缩的现象。 12.5 研究受控热核反应的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除了受到螺绕环电流的磁约束外也受到自身的感应电流(由中心感应线圈中的变化电流引起,等离子体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常超过 6 10A)的磁场的约束(图12.34)。试说明这两种磁场的合磁场的磁感应线绕着等离子体环 轴线的螺旋线(这样的磁场更有利于约束等离子体)。

12.6 考虑一个闭合的面,它包围磁铁棒的一个磁极。通过该闭合面的磁通量是多少? 12.7 磁场是不是保守场? 12.8 在无电流的空间区域内,如果磁力线是平行直线,那么磁场一定是均匀场。试证明之。 12.9 试证明:在两磁极间的磁场不可能像图12.35那样突然降到零。 12.10 如图12.36所示,一长直密绕螺线管,通有电流I 。对于闭合回路L ,求? =?L dr B ? 12.11像图12.37那样的截面是任意形状的密绕长直螺线管,管内磁场是否是均匀磁场?其磁感应强度是否仍可按nI B 0μ=计算?

12.12图12.39中的充电器充电(电流Ic 方向如图所示)和放电(电流Ic 的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时,板间位移电流的方向各如何?1r 处的磁场方向又各如何? 习题 12.1求图12.38各图中P 点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和方向。 12.2高压输电线在地面上空25m 处,通过电流为A 3 108.1?。 (1)求在地面上由这电流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多大? (2)在上述地区,地磁场为T 4-106.0?,问输电线产生的磁场与地磁场相比如何? 12.3在汽船上,指南针装在相距载流导线0.8m 处,该导线中电流为20A 。 (1)该电流在指南针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多大(导线作为长直导线处理)? (2)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向北)为T 4 -1080?。 。由于导线中电流的磁场作用,指南针的指向要偏离正北方向。如果电流的磁场方向是水平的而且与地磁场垂直,指南针将偏离正北方向多少度?求在最坏情况下,上述汽船中的指南针偏离正北方向多少度。 12.4 两根导线沿半径方向被引到铁环上A,C 两点。电流方向如图12.39所示。求环中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少?

第十二章 练习题

第十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A 台、港、澳享有高度自治权 B 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国 D 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2、“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认为是() A 反对和遏制“台独” B 推进两岸“三通” C 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D 回到“九二共识” 3、“一国两制”构想是() A 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的 B 从解决香港问题开始提出的 C 从解决澳门问题开始提出的 D 从解决港、澳、台问题开始提出的 4、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 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 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 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 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5、第一次提出台湾和平统一后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 《告台湾同胞书》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6、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 ) A 完全自治 B 高度自治 C 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D 可以有自己独立的防务 7、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C “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D 台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可以请国际社会帮助 8、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 A 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 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 D 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 9、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台特别行政区必须由( )治理 A 港澳台人 B 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澳台人 C 中央政府委派的人员 D港澳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 10、日本侵占我国台湾的时间是( ) A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 B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 C 1938年日本占领广州,武汉之后 D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二、多项选择题 1、台湾问题是( ) A 中国国内战争的遗留问题 B 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E “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2、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 A “一中一台” B “两个中国” C “一国两府” D “台湾独立” E “外国插手”

《读秋》阅读题及答案

《读秋》阅读题及答案 ①我还是小学生时,读到过这样的句子:“稻子笑弯了腰,高粱笑红了脸。”那是小时候我对秋天的印象。在小小心灵里,秋天是喜滋滋的,有点暖烘烘的甜味,连空气里都流动着作物成熟的气息。后来我才知道“春耕秋收”,这是我们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因了成熟与收获的期许,我们觉得秋天是一个有内涵的季节。春华秋实既是对季节的礼赞,更是对生命完满的向往,一个生命在春天的萌发和夏天的绽放后一定要在秋天结出果实,才不会失于轻飘,才不会虚于此行。②长大以后,我开始看到秋天的美,这样的美逐渐清晰起来。 ③其实,漫长的少年时代,我也隐约感觉到了秋天的美丽,我时常在暮色四起的田野里游荡,收割后的田野空空荡荡的,夕阳像薄纱一样。那时,能闻见一种稻禾的气味,混着空气里衰草的香。那样的气息总是让心变得空落起来,变得忧伤起来,像一个山谷,里面储满了寂静。我知道这是秋天的况味,许多年后,这样的味道被我封存在记忆里了,看到“秋天”这个词语,或者一阵阵微凉的风开始在大地上跑动,它们就氤氲开来,缭绕在心里。现在,听过春天华丽的喧响,看过夏天盛大的热情,我能深切体会到秋天的美。秋天的美是收敛的,沉静的,不事张扬的,像一个艺术家,有宽广的内心,却在眉眼间藏着那么些让人琢磨不透的忧郁。 ④如果你有时间凝视一棵树,你会看到我说的静美,它在秋天里呈现出一种历经风雨和青涩后的祥和,它的叶慢慢变黄,那些叶很从容地落下来,没有一丝慌乱的感觉。同样,这样的祥和经了秋天的传达,呈现在许多事物上面。天空突然高远,夕阳变得彤红,像枝头丰盈的柿子,仿佛随时都流出香甜的汁来。岸边的苇丛,此刻有了花白的芦花,在秋风里摇曳,它们也是不急不躁的,一茎芦苇,就是一个悄然独立的思想者。河水不再暴涨了,一条河度过夏天就恢复了冷静,它有了一种舒缓的节奏,有了处变不惊的阅历,像柴可夫斯基琴键下流淌出来的音乐,像马友友的大提琴独奏曲。 ⑤这是时间上的秋天,她以一个季节的形式出现,从九月的眸光里开始。 ⑥秋天有更多内涵。有时她在一张古琴的弦上荡漾,像夕阳下的水波那样,有着一圈又一圈丝绸般的涟漪;有时,她又以几朵白菊的形象落到一盏茶里,那是一个白瓷杯,在一张原木的茶几上独自入定。这么说秋天并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秋天”是一个关乎文化和心灵的词汇。真正的秋天,在时间的远方,在古老的典籍里,在脆薄的纸页间。从屈原写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从庾信写下“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开始,从马致远写下那首著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开始,秋天就有了另外一种形式。她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我们古老中国的秋天,其实住在诗行里,住在文字里,住在游子绵长的乡愁里。 ⑦现在,在我看来秋天已是一种气象了,像一条流到开阔处的大河,像一座

第12章思考题解

《大学物理学》(下册)思考题解 第12章 12-1 下列各叙述是否正确?在什么情况下正确?在什么情况下不正确?请举例说明之。 (1)接地的导体都不带电; (2)一导体的电势为零,则该导体不带电; (3)任何导体只要它所带的电量不变,则其电势也是不变的。 答:导体接地时,其电势必为零,所以(1)、(2)属于同一种情况,都不正确。导体的电势为零,不一定不带电荷。例如当接地的导体附近有其他电荷存在时,导体表面靠近外电荷附近将会出现感应电荷。(3)的说法也不正确。导体的电势是由空间分布的所有电荷共同决定的,包括自身携带的电荷,但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电荷。例如,一导体总带电量为零,周围有没有其他带电体存在将决定它的电势。 12-2 有人说,因为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不带电,所以利用高斯定理可以证明导体内部场强必为零,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正确。 12-3 为什么高压电器设备上金属部件的表面要尽可能不带棱角? 答: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外附近的电场与导体表面的曲率有很大关系,表面曲率大的地方,外表面附近的电场更强。金属部件的棱角就属于曲率大的表面。这种局部的强电场会击穿附近的介质。例如空气介质,会产生放电现象。 12-4 在一个孤立导体球壳的中心放一个点电荷,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如果点电荷偏离球心,情况又如何?

答:在孤立导体球壳中心放一点电荷,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分布是均匀的。如果点电荷偏离球心,,球壳内表面上的电荷分布就不均匀了,但外表面的电荷分布仍然是均匀的,因为导体内部的电场线不可能穿过导体影响到外面。 12-5 一个孤立导体球带电量Q,其表面附近的场强沿什么方向?当我们将另一带电体移近这个导体球时,球表面附近的场强将沿什么方向?其上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其表面是否等电势?导体内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有无变化?导体球的电势有无变化? 答:带电导体球表面附近的场强总是沿着球的半径方向,无论球附近有没有其他带电体。另外,导体总是等势体,表面总是等势面,内部电场永远为零。如果是孤立导体,表面电荷均匀分布。但是,如果附近有其它带电体,导体表面的电荷就不再均匀分布了。 12-6 一带电导体放在封闭的金属壳内部。(1)若将另一带电导体从外面移近金属壳,壳内的电场是否改变?(2)若将金属壳内部的带电导体在壳内移动或与壳接触时,壳外部的电场是否也改变?(3)如果壳内有两个等值异号的带电体,则壳外的电场如何? 答:假设这个金属壳没有接地。则金属壳内表面将感应出与内部带电体等量异号的电荷,外表面出现等量等号的电荷。于是 (1)壳内的电场不会改变; (2)仅将金属壳内部的带电导体在壳内移动,壳外电场不会改变。若将金属壳内部的带电导体与壳接触,壳内表面的电荷与带电体的电荷中和,壳外表面的电荷仍然存在,且分布不变,所以壳外部的电场也不会改变; (3)如果壳内有两个等值异号的带电体,则金属壳外表面没有感应电荷,

宏观第十二章练习题

第十二章练习 1、假如要把产量的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量比等于4时,根据哈罗德模型,储蓄率应达到(A ) A、28%;B、30%;C、32%;D、20%。 2、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是(B ) A、哈罗德模型的假设条件;B、新古典模型的假设条件; C、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模型共同的假设条件;C、新剑桥模型的假设条件。 3、根据哈罗德模型,储蓄率提高,则合意经济增长率( A )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4、根据哈罗德模型,若资本生产率提高,则合意经济增长率(A )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5、实际增长率等于合意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表明经济(A ) A、持续萧条;B、持续过热;C、均衡;D、变化不确定。 6、实际增长率等于合意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表明经济(B ) A、持续萧条;B、持续过热;C、均衡;D、变化不确定。 7、新剑桥模型认为,与利润收入者相比,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B ) A、较高;B、较低;C、相等;D、不确定。 8、根据新剑桥模型,若工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提高,则社会储蓄率(B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9、根据新剑桥模型,若利润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提高,则社会储蓄率( A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C ) A、失业率下降;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D、城市化速度加快。 11、为提高经济增长率,可采取的措施是(D ) A、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B、刺激消费水平; C、减少工作时间;D、推广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 12、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时。厂商的反应(B )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保持原投资水平;D、不能确定。 13、强调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模型是(D ) A、哈罗德模型;B、新古典模型; C、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模型;D、新剑桥模型。 二、判断题 1、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F ) 2、哈罗德模型认为,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经济将会收缩。(T ) 3、新古典模型认为,在长期中实现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T ) 4、新古典模型认为,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价格的调节进行的。(T ) 5、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研究的是同样的问题。( F ) 6、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增加及个人福利的增加。 ( F ) 7、在经济增长中起最大作用的因素是资本。(F ) 三、简答题 1、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秋》阅读训练附答案

《秋》阅读训练附答案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测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

笑着,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瞧,春天播种下的希望如今都已成为收获。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饱满硕大的果实,无一不在向人们炫耀着这个流光溢彩的季节。在秋风里,丰收是金色的,喜悦也是金色的。 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 随着落叶飘逝的每一个秋天,都为热爱它的人们留下了一份金色的礼物。 我祝福秋天…… 1.本文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绘,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2分)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6分) (1) 这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那缥缈的游丝迷蒙着游子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和“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两句中加点词语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