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
内分泌干扰物TCDD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式诱导出广泛 的毒性反 应 。芳香烃 受体 ( R Ah )是 T D CD
的 细 胞 内受 体 ,与 外 源 性 配 体 TC D 结 合 后 促 进 下 游 细 胞 D 色 素 P 5 、C I 、 1 1的 表 达 ,后 二 者 可 分 别 将 雌 激 4 0 YP A1 B
分 的且较弱的口 。而 B vro 等l_ T D o eh f _ 用 C D或雌激 素处 】 l
理 卵 巢 切 除 后 的小 鼠 ,发 现 很 大 一 部 分基 因 表 达 改 变 在 两 种 处 理 后 同时 存 在 ,而 对 小 鼠 预 先 使 用 雌 激 素 受 体 ( R) E
素降解为 2 羟基雌二醇和 4 羟基 雌二醇 ,其 中 4一 一 一 羟基 雌
二 醇 具 有 很 强 的 毒 性 和 致 癌 性 ,是 T D 的 主 要 毒 性 来 C D 源 ,因 此 ,C 1 1的表 达 水 平 是 雌 激 素 毒 性 反 应 的 关 键 YP B
王 晓秋
子 宫 内膜 异 位症 (n o tis ,E s 是 常 见 的 妇 科 e dmer i M ) os 疾 病 ,发 病 原 因 不 明 ,影 响 1 ~ 1 生 育期 妇 女 及 5 O 5 O
李 大金
展 l 。T D 5 j C D能 够 影 响 哺 乳 动 物 的 生 殖 腺 ,导 致 生 育 力 下
化 损 伤 的效 应 中也 起 着 关 键 作 用 [ 。 2 ] T DD可 扰 乱输 卵 管 上 皮 雌 激 素 依 赖 的 分 化 ,改 变 了 C
局部内分 泌环境 ,导致 了很 多无法解 释的胚胎 发育受损 和 女性不孕[ 。在体外实验 中我们 可以研究 T D 3 ] C D对人体 生 殖道组织和细胞 的急 性作用 ,但仍需 动物试 验来验证 T — C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五氯苯酚的毒性评价研究进展

21 0 0年 4月
表 2 P P在 自然 界 中 的分 布 C
采样 地 点 介 质 检 测 方 法 浓 度 范 围
体 内富集,能抑制生物代谢过程 中氧化磷 酸化 作
用 ,可 导 致 动 物 肺 、肝 、肾 脏 以 及 神 经 细 胞 的 损 伤 ,另外 对人 体有 疑似致 癌作 用 。因此 ,近年来对 P P的毒性 、内分 泌 干扰性 、毒理作 用及 生态 毒性 C 评 价方 面的研究 开展 的较 多 ,对 其毒性 大小 、毒理
久性有 机 污染 物之 一 。
CI C
C
表 1 世 界 各 国 规 定 的 P P在 空气 中和 水 中 的 允 许极 限 C
图 1 P P 子 结 构 图 C分
2 P P的分 布 、检 测方 法 C
2 1 环境中的 P P . C 尽 管 环境 中 的 P P容 易 在 自然 光 下 降 解 ,但 C
中允许 的浓度 都 有 相 应 的 限 制 ( 1 。美 国 E A 表 ) P
早 在 17 9 6年就 将其 列 为优 先污 染 物和潜 在 致 癌物 , 我 国环境 检测 总站 也在 2 0世纪 8 0年代 末期 将 其列 入 中国环 境 优 先 污 染 物 黑 名 单 中 。19 9 8年 在 泛 欧 环境 部长 会议 上 P P被列 为 1 C 6种 需 加 以控 制 的 持
效应 都有 了深刻 认识 。
3 1 P P的毒性 评 价 . C
18 / .8( I )
伊 朗 上海松江区”
巴
饮用水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 。~ O ( o L 0。 l / m l ) /
土壤 气 相 色 谱 法 50 7~1 0 64 /( k) g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Poisoning Control,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
were
of detection and analysis
were
reviewed,and the future’S
prospect
on
the study of
detection and analysis method
talked about also.
Key words:endocrine disrupting
Abstract:EDCs effect mainly
to
are
new generatio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 which
nervous
are
globally
concemed.They
to
mayLeabharlann causeadverse
the endocrine
and
2.2液相色谱法(LC)和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
固体样品
从固体样品中提取内分泌干扰物常用的方法有溶剂萃 取、索氏提取等,这些萃取技术比较简单而且便宜,不论极性 溶剂还是非极性溶剂都能使用,然而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萃取 溶剂和时间。近年来一些先进的样品提取方法如超声波萃取 技术、压力流体萃取(PLE)和微波辅助萃取技术(MAE)等得到 发展,并逐渐应用于固体样品中的内分泌干扰物质的检测。 超声波萃取技术是利用超声空氏原理,通过改变超声温 度和时间,对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提取。该技术简单快 速,而且可以减少溶剂用量。容慧等选择二氯甲烷作为溶剂, 利用超声波萃取的方法提取PVC塑料中的5种增塑剂,得到 良好的效果,并与索氏提取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提取效率 接近,但超声波提取操作简单快速№1。 压力流体萃取(PLE)是利用在高温、高压下保持萃取溶 剂的液体状态而对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从而可以减少溶剂 用量和萃取时间,而且提取效率较高。Ding等应用压力流体 萃取技术提取了河流底质中的4一NP,通过系统地研究影响压 力流体萃取的因素(温度、压力、溶剂流速、静态/动态萃取时 间等),发现用甲醇做溶剂,在100℃、100arm压力下采用静态 (10min)/动态(15min)步骤,4-NP可以几乎达到完全萃取,回收 率可达到98%…。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MAE)就是利用微波加热的特性对物 质中的目标成分进行选择性萃取的方法。通过调节微波加热 的参数,可有效加热目标成分,以利于目标化合物的萃取和分 离。“u等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成功地对河流底质中的17. 0雌二醇、雌激素酮、4.壬基酚、双酚A等7种内分泌干扰物同 时萃取,通过对影响萃取效果的微波参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用甲醇作为溶剂,萃取温度为110“(2,保持15min的条件下,目 标化合物回收率较高(>74%),而且重现性较好旧1。
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动物的生殖生理毒性研究进展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Yan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DOI:10.13876/J.cnki.ydnse.2019.02.103
Vol.38 No.2 Jun.2019
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动物的生殖生理毒性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9 04 15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M3012),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7HM-05);生态学陕西省重
点学科专项;延安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X201933) 作者简介:吴航利(1995—),女,陕西咸阳人,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3 EDCs对酶系统的影响
3.1 对Ⅰ相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影响 3.1.1 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和分类
内分泌干 扰 物 (如,共 平 面 的 芳 香 性 外 源 有 机 污染物 PAHs、PCBs等)进入脊椎动物体内后与肝细 胞内的芳香烃受体 (AhR)结合,激活 AhR信号通 路,Ⅰ 相 混 合 功 能 氧 化 酶 (mixed-functionaloxi dase,MFO)系统相关酶系产生效应[15],对机体发挥 解毒作用,降低外源性有机化合物的脂溶性,使其形 成易排泄的代谢产物[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物质需求日 益增加,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继而爆发。内分泌干扰 物(EndocrineDisruptingChemicals,EDCs)是一类毒 性较高,可与内源激素受体结合或改变内源激素合 成、转运、代谢,进而干扰生物内分泌系统的一类外 源有机污 染 物[1,2]。 EDCs可 通 过 地 表 径 流 等 方 式 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 链的逐级放大效应,使得鱼类等高等水生动物体内 富集 较 高 浓 度 的 EDCs,进 而 影 响 人 类 健 康[3,4]。 EDCs可作为类雌激素或类雄激素在生物体内发挥 作用[5],通过诱导基因异常表达,危害细胞、组织和 器官,进而对生物个体甚至种群产生威胁。本文就 EDCs对水生动物生殖与生理毒性研究概况进行综 述,为 进 一 步 认 识 EDCs的 毒 害 作 用,有 效 控 制 EDCs污染,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去除水环境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

生活和工业生产 中广泛应用 而且起着重要作用的 非离子 表面 活 性 剂 - 。 3 。使 用 后 的 N E s主要 通 4 PO
过工业 废水 和城 市 污 水 处 理 系统 进 人 水 体 , 有 也 部分 直 接 排 放 进 入 环 境 。在 英 国 , 年 大 约 有 每 3 % 的表 面 活 性 剂 使 用 后 进 人 各 种 水 体 环 境 _ ; 7 5
k z声强度 6 W H、 / c 条件下用超声波 降解 3 xo m 0t l m / L 时发现, 在以氧气作为载气,H值大于 3的条件 p
中的主要生物降解产物之一 , N E s 而 P O 在我 国的
年产 量约 为 5 6 ta , 一 种 在人 们 的 日常 0— 0k/ J 是
K rmt等人 H ua i z 在 实 验 室 用 玻 璃 电 极 ( C) G
在我国, 由于 污水 处 理率 不高 , 接排 放 进 入环 境 直
的N E s P O 的比例会更高一些 。 双 酚 A是人 工 合 成 的化 学 物 质 , 原本 在 自然 界 中并不 存在 。但 近几 年 在 世界 各 地各 种 水 体 中 都有 发现 。据 日本 环 境 厅 的 调查 , 日本 各 地 的河
pu d, D s 。它 的 界 定 不 是 依 据 其 化 学 性 质 , onsE C ) 而是 其生 物学效应 。 , 壬基 酚是壬 基 酚 聚氧 乙烯 醚 ( P O ) 环境 N E s在
1 壬基酚和双酚 A的降解 去除
1 1 化学 方 法 .
Ym等人¨ 在实验室做研究, i 。 在超声频率 20 0
泛 用到 以双 酚 A为 原 料生 产 的物 品 , 酚 A会 被 双 脱下 , 污染 人 们 的 E常生 活 环境 , 为严 重 的是 在 l 尤 食 品包 装 中加人 的双 酚 A会 溶 人 食 品 , 接 进 人 直 人 体 , 害人 类健 康 。 危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致病研究进展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致病研究进展作者:拜思琼何俊霞肖文媛郭淼夏溪郭忠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2年第02期摘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导致生命质量下降威胁着人群健康。
人类不可避免地暴露在环境污染物中,这些污染物具有非直接性干预机体生长和功能的作用。
研究证实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殖系统有不良影响,许多破坏性活动都与雌激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有关。
近年发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存在对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大脑发育或功能障碍)、肿瘤以及癌症发生也有潜在风险。
本文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不同物质对机体产生影响的最新研究进行阐述。
关键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疾病;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志码:A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也称为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EH),是一類能损害内分泌系统的外源性物质[1]。
它们类似雌激素对生物体起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能让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而出现种种异常现象,EDCs 是对公众健康的严重和紧迫的威胁,有可能成为全球主要的环境风险之一。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一项检查发现,超过1800种化学物质会扰乱至少三种内分泌通路中的一种(雌激素、雄激素和甲状腺),如食品添加剂、水果/蔬菜中的杀虫剂、肉类中的抗生素(和其他兽药)、化妆品中的不同类型的防腐剂等。
根据欧洲委员会的指示筛选的575种化学品中,有320种显示了内分泌紊乱的证据或潜在证据[2]。
本文就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中不同物质对机体产生影响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
1EDCs与生殖系统近年女性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发病率增加,研究表明EDCs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作用与此有关。
目前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化学物质有70余种,已证实或疑似具有致生殖系统异常的EDCs主要有以下几类:1.1女性生殖系统EH1.1.1双酚A双酚A(BPA)是一种用于聚碳酸酯生产的单体,其雌激素效应早在80年前就被首次描述。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前处理方法研究新进展

S ur n iXi o g.Xu Do g a n yo
( c ol f h mi l E v o met n ier g hn nvri f nn n eh ooy e ig1 0 8 , hn ) S h o o e c & n i n na E g e n ,C iaU ies yo iga dT cn lg ,B in 0 0 3 C ia C a r l n i t Mi j
扰物样 品前处理方法的发展 方向。
关 键 词 : 境 内分 泌 干扰 物 ; 品 前 处理 ; 究进 展 环 样 研 中图 分 类 号 : 80 5 X 3 。 文 献标 识 码 : A
Re e tAd a c so a l er ame t c n v n e n S mp e Prte t n
weeds u s dr s e t ey T ep op c fsmp ep erame to n i n n a DC a rs ne . r ic s e ep ci l. h rs e to a l rte t n fe vr me tlE sw spe e td v o Ke r s:n i n na n o rn ir pig c e c l ;s mpe p erame t ee r hp o r s y wo d e vr me tle d c e ds t h mias a l r t t n ;rs ac rge s o i u n e
Absr c : n io me t n o r e d su t r e a s ±t e ro g n s t o ma n o r e f n t n d s r e a s d wi e t a t E v r n n a e d c n ir p o s b c u e O h i r a im o n r le d c n u c i io d r c u e d — l i i o s r a o c r .Ho v r n i n n a n o r e d s u t r r n l w c n e t t n n t e wa e n io me t wae u l y i — pedc nen we e ,e v r me t l d c n ir p o s ae i o o c n r i s i h tre v r n n , trq a i o e i ao t n t r r n e o l x ma h n .Be e t e a a y i o e e a n t rn ft e s mp e p e—t a me tp o e s t o t r u h t ly e f e c s c mp e c i e e  ̄r h n l ss fg n r lmo i i g o a l r o h r t n r c s o g h o g o p a e t e e rc me t fta e c mp n n s l n t g t e marx i tre e c n n r a e s n i vt ft e meh d sr l . I h r s h n h n c o o e t ,e i a i h t n e r n e a d i ce s e st i o t o ’ o e n t e p e — i o r mi n i f i y h e t a e , a e n t e v ro s e v r n n a a l s h r te t n e h iu s fr l u d,s l rs l n p r b s d o h a iu n io me t l mp e ,t e p e r ame t c n q e o i i p s t q o i o oi d d—l e e vr n n a i n i me t l k o s mp e r n r d c d r s e t e y a ls we e i t u e e p c i l .T er r s a c d a c s we e r v e d a d p o o v h i e e r h a v n e r e iwe n r s—a d—c n fe c r t a me tme h d n o so a h per 科学与管理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
时国庆 北京科技大学化生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系
问题:
1. 什么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2. 什么是低剂量效应? 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及野生动物的影 响有哪些? 4. 你认为应该怎样协调工农业新技术与潜在 环境风险的关系?
2004年7月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对美国杜邦公司提起行政 指控,称其隐瞒了其生产不粘锅涂料“特富龙” (Teflon)中的一种关键化合物PFOA(全氟辛酸铵)具 有潜在健康风险的事实,拟对其处以数亿美元的重罚。 7月14日,我国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就 “特富龙”事件发 表声明,表示将迅速组织专家就全氟辛酸对人体健康的 危害进行研讨和论证。
杀虫剂
杀线虫剂 工业化合物 重金属 树脂原料
铅、镉、汞 烷基酚、壬基酚、辛基酚、苯乙烯、双酚-A 、聚氯乙烯、邻 苯二甲酸二丁酯、双(2- 乙基己基) 己二酸盐、双(2-乙基己基) 邻苯二甲酸盐。 他莫昔芬、己烯雌酚、溴萘酚、壬苯醇醚-9 壬基酚。 多氯联苯、阿罗可罗-1254、派兰诺油。
药物 绝缘油
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发行。书中阐述了滥 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对美国及世界其 他主要国家生态环境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巨大影响。
1961-1971年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在越南战场上使用含二恶 英的枯叶剂——“橙剂(Agent Orange)”,总量达4000多 万升。这是迄今为止历史上最严重的二恶英污染事件,对 越南饱受脱叶剂危害地区的事后调查发现大量流产、死胎、 新生儿畸形等案例。
1962年,在《寂静的春 天》一书中,R. Carson用大量 的证据证明有机氯农药DDT是导 致游隼(peregrine falcon, Falco peregrinus)卵壳变薄 的元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
内分泌干扰物是指环境中通过摄入、积累等途径对人类内分泌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系列物质。
内分泌干扰物对于人类和动物有很大危害,尤其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尤为显著。
随着人类流行病的发展,研究表明人类生殖障碍,某些癌症及发育异常都与内分泌干扰物相关,故对于内分泌干扰物的相关研究成为了热点。
标签:内分泌干扰物;分类;检出;危害
1内分泌干扰物定义
内分泌干扰物是指在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并释放到环境中,能干扰人类或动物内分泌系统并会导致异常的效应,严重时可能会产生三致的物质。
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生物圈,通过降水及污水排放,容易进入水体进而造成水环境污染,随后通过饮水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2内分泌干扰物分类
内分泌干扰物的来源可分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类。
前者如植物激素,后者包括药物和工农生产所用的化学原料和中间产物等废弃物,也包括家庭生活和垃圾焚烧等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等环境内分泌干扰污染物。
其中烷基酚类中的壬基酚和辛基酚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s)的代谢产物,BPA是工业上合成塑料、环氧树脂、聚碳酸酯的原料,是目前我国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工业化学品之一,由于桶装水、瓶装水的普及使用及各种包装材料中BPA的溶出,导致其在生活污水中的含量也相對较高。
3内分泌干扰物的检出现状
内分泌干扰物目前在国内外均已被广泛检出,其中张琴等对我国饮用水水源内分泌干扰物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在我国地表类水体中,比如天然水体中七大水系均有EDCs污染,武汉地区6个湖泊与两条河流检测出9中内分泌干扰物。
王衫林等对内分泌干扰物在水体、土壤及沉积物中的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結果如下:在近海水体中,厦门海域有机氯农药为0.5~1.8μg/L,与其它河口相比污染水平居中,闽江口,九龙江口的DDTs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3.5~27.8 n g/L和1.0~2.3 n g/L,长江口PCBs和有机氯农药分别为0.2~19.0 n g/g (dw)和1.3~36.0 n g/g(dw);北京污泥中PAEs的污染水平远高于其它内地及香港的10个城市(平均浓度为29.8 mg/kg),高达114.2 mg/kg。
4内分泌干扰物对动物及人类危害
内分泌干扰物对于人类和动物有很大危害,尤其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尤为显著。
彭双清等通过实验将SD大鼠分为四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CDD与PCBs 联合暴露引起明显的毒性效应,表现为动物体重明显下降,脏器系数与血浆生化指标改变、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组织发生氧化损伤,并诱导组织CYPIAI和HSP70蛋白高表达。
Du Yeon Bang等对于来自食品塑料包装的内分泌干扰物进行人类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除了某些袋装的儿童食品,婴儿配方食品及打包的午餐包装所代谢产生的邻苯二甲酸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以外,通过各种接触途径所接触的邻苯二甲酸脂,苯乙烯和双酚A的暴露水平远小于人类能接受的暴露极限,在安全范围内。
赵丹丹等提出EDCs与激素一样,极微量(μmol或更少)就可以引起细胞功能的显著改变。
综上所述,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及动物的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对于内分泌干扰物的相关研究十分迫切。
5结语
目前,众多学者已经对内分泌干扰物的性质及危害进行了研究,其在国内外水体及土壤环境中均已有检出,检测方法也已成熟,众多学者也有针对性的对地表水体及污水处理厂中的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方法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地下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去除方法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地下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相关研究将会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张琴,包丽颖,刘伟江,等.我国饮用水水源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2):91-96.
[2]吴德生.内分泌干扰物与人类健康[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1,18(4):195-197.
[3]李培霞.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及直接光解研究[D].武汉大学毕业论文,2005.
[4]胡晓芳.活性污泥系统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与迁移转化研究[D].上海交大毕业论文,2009.
[5]崔玉川,傅涛.我国水污染及饮用水源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11(3):23-25.
[6]薛晓飞,吴峰,邓南圣.关于武汉地区河流与湖泊中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调查与分析[J].洛阳大学学报,2005,20(4):33-36
[7]王杉霖,张剑波.中国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3):227-231.
[8]莫测辉,蔡全英,吴启堂,等.我国城市污泥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J].中
国环境科学,2001,21(4):362-366.
[9]彭双清,卢春凤,王以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联合毒性效应评估与作用机制[C].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2009:57-58.
[10]DuYeonBang,MinjiKyung,MinJiKim,etc.HumanRiskAssessmentofEndocrine-DisruptingChemicals DerivedfromPlasticFoodContainers[J].ComprehensiveReviewsinFoodScienceandFoo dSafety,2012:453-470.
[11]赵丹丹,袁聚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4):450-452.
徐魁伟(1986- ),男,硕士研究生,从事环境污染与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