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美学,知识点,大全,哲学
服装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服装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服装美学是指通过服装的设计、搭配和穿着来展现美感和个性的一门艺术。
它研究服装的颜色、形状、纹理等方面的特点,结合社会、文化和时尚趋势,追求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对服装美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服装的美感。
1. 颜色搭配颜色是服装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合理的颜色搭配可以起到突出服装主题、增强服装整体效果的作用。
在颜色搭配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1 对比色搭配:对比色是指互补色或对立色之间的搭配,如红与绿、黄与紫。
对比色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服装更为鲜明。
1.2 类似色搭配:类似色是指在色彩环中相邻的色彩,如橙和黄、蓝和紫。
类似色搭配可以使服装看起来柔和,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1.3 冷暖色搭配:冷色调(如蓝、紫)和暖色调(如红、黄)之间的搭配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使服装更加生动有趣。
1.4 中性色搭配:中性色(如黑、白、灰)是服装搭配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能够平衡其他颜色的效果,使整体搭配更加稳定。
2. 衣服款式衣服的款式是指服装的设计和剪裁方式。
不同的衣服款式适合不同的场合和身体类型,合理选择合适的款式可以更好地展现个人魅力。
2.1 轻松休闲款:如卫衣、T恤等,适合日常休闲、运动场合。
2.2 正式商务款:如西服、套装等,适合正式场合,展现专业、庄重的形象。
2.3 高定时装:如礼服、晚礼服等,适合正式场合或特殊场合,展现高贵、典雅的气质。
2.4 切割款式:如A字型、修身型等,适合不同身型的人群,可以修饰身形,展现体态美。
3. 材质和质地服装的材质和质地也对其美感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材质和质地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触感和外观效果。
3.1 布料的选材:如棉、麻、丝、毛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3.2 纹理的感受:如光滑、粗糙、柔软等,纹理会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质感。
3.3 质地的表现:如光亮、哑光、半光面等,质地决定了服装整体的外观和品质感。
服饰美学营销知识培训

2023-11-04contents •服饰美学基础•服饰营销策略•数字营销在服饰行业的应用•服饰营销案例分析•未来服饰营销的趋势与挑战•总结与建议目录01服饰美学基础定义服饰美学是研究服饰造型、色彩、材质、文化内涵等审美要素及其规律的科学。
特点服饰美学涉及广泛领域,包括艺术、文化、历史、心理学等;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体现时尚趋势和个性化需求。
服饰美学的定义与特点时尚对服饰的影响时尚元素如流行色彩、款式等对服饰设计产生深远影响;时尚产业推动服饰市场发展。
服饰对时尚的反作用新颖的服饰款式和风格可能引领时尚潮流;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服饰风格反映时尚变迁。
服饰与时尚的关联古代的宽袍大袖、中世纪的束腰裙装、现代的简约时尚;不同时期的服饰美学受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和个人审美观的影响。
不同时期亚洲的旗袍、印度的纱丽、欧洲的西装等;地域特色影响服饰美学的风格和特点;全球化趋势下的跨文化交融与碰撞。
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域的服饰美学02服饰营销策略目标市场的定位与分析市场细分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特征,将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目标消费者行为分析了解目标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探究其购买心理和行为特点,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目标市场定位明确服饰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消费者的需求、购买力、消费习惯等因素,为产品定位提供依据。
通过品牌名称、标志、形象等元素,塑造出独特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知和信任。
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定位品牌传播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明确品牌在市场中的位置,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同感和忠诚度。
通过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将品牌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030201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进行服饰产品的设计,注重款式、色彩、材质等方面的搭配和协调。
产品设计根据产品成本、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服饰产品价格,确保价格与市场竞争力保持一致。
服饰美学全篇

• 如:红+黄=蓝, 黄+蓝=绿, 红+蓝=紫
• ③复色:是原色同间色相混合,或是间色同间色相混合产生的。
•
如:蓝+绿=蓝紫, 红+紫=紫红
• 二、色彩的属性
• (一)*色彩的三要素
• 1、色相:也叫色别、色性。是指颜色呈现出来的质的相貌以及 他们彼此间的区别。简言之,即色彩的种类和名称。
• 2、纯度:也叫彩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
• 粉绿、粉红等软色,适宜少女装和儿童装。能体现其稚嫩、纯洁、欢 乐、向上的色彩感情。
• G、进退感 • 在色彩学中,根据色彩的距离感的不同,把色彩分为前
进色和后退色。
• 前进色又叫暖色和动色,可用于服装强调的部分。 • 后退色又叫冷色和静色。 • H、动静感 • 暖色、纯度高、对比强、多色彩的颜色:跳跃,活泼。 • 冷色、暗色、灰色:严肃、庄重。 • 注:与兴奋和沉静感相似。 • I、涨缩感 • 前进色看起来靠近,比实际物体大,有膨胀感。 • 后退色看起来比实际物体小,有收缩感。 • 如:法兰西国旗,红35白33蓝37,但视觉上是平等的。 • (二)色彩的联想 • 1、*定义:即当人们看到色彩时,总是回忆起某些与此
• 2、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 ①自我接介入20%
• ②自我与环境的调和(体面地维持)40%。
• ③追求流行新潮(快乐的追求)40%。
• (四)常见色相的性格分析
• 1、红色——象征生命、活力、健康、热情、活泼、青春、希望、幸福
•
同时也有幼稚、野蛮、卑俗、危险的性格特点
• 2、橙色——象征跃动、活泼、华美
• ▲号型定义:
• “号”指人体身高,以厘米为单位,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
服装美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服装美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在现代社会中,服装不仅仅是一种穿着方式,更被视作一种表达个性和美学的方式。
服装设计不仅要考虑功能性和舒适度,还要追求时尚感和美学价值。
在服装美学领域,有许多知识点值得总结和归纳。
本文将从颜色、剪裁和材质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服装美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颜色颜色在服装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还能够传达情感和氛围。
以下是几个关于颜色的重要知识点:1. 色彩搭配:服装的色彩搭配要考虑主色、辅色和互补色的搭配关系。
主色通常应该是整体服装的主题色,辅色可以在细节或配饰中出现,而互补色则可以用来制造明亮或对比的效果。
2. 色彩心理学:不同颜色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代表冷静和稳定,黄色代表活力和快乐。
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的目的和受众,选择合适的颜色来传递特定的情感。
3.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可以用来突出服装设计的细节或者创造出动感和层次感。
常见的色彩对比方法包括冷暖色对比、明暗色对比和互补色对比。
二、剪裁服装的剪裁和版型决定了它的整体形状和线条,对于服装的美学表达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关于剪裁的重要知识点:1. 服装的比例:不同身材和体型的人适合不同的服装比例。
服装设计师需要了解人体比例学的基本知识,根据不同的体型设计适合的服装款式和比例,以凸显身体的优点。
2. 线条设计:服装的线条设计可以通过剪裁和装饰来实现。
直线和垂直线能够营造简洁和挺拔的感觉,而曲线和斜线则能够增加流畅感和柔美感。
设计师需要根据服装的主题和风格选择适合的线条设计。
3. 细节处理:服装的细节处理可以突出设计师的用心和品味。
细节处理包括各种装饰元素的运用,如褶皱、蕾丝、刺绣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整体设计的风格和主题,巧妙地运用细节处理来增加服装的美感。
三、材质服装的材质不仅影响其质感和触感,还决定了服装的质量和舒适度。
以下是几个关于材质的重要知识点:1. 面料选择: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服装美学销售知识点总结

服装美学销售知识点总结1. 了解顾客需求了解顾客需求是服装销售的第一步。
销售人员需要与顾客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身材、职业和生活方式,从而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为他们推荐适合的服装。
在这个过程中,销售人员需要将自己变成顾客的理想形象,以便更好地帮助顾客做出选择。
2. 掌握服装搭配技巧服装搭配是服装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销售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服装搭配技巧,包括颜色搭配、款式搭配、面料搭配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销售人员才能更好地向顾客推荐合适的服装,从而提升销售额。
3. 了解时尚趋势时尚趋势是服装销售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销售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时尚杂志、时尚网站、时尚秀和时尚博主,了解最新的时尚趋势。
只有了解了时尚趋势,才能更好地向顾客推荐时尚的服装,从而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支持。
4. 培养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服装销售中的一项重要素质。
销售人员需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包括对于服装设计、面料质地、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敏感度。
只有具备了敏锐的审美能力,销售人员才能更好地判断服装的品质,从而向顾客推荐合适的服装。
5. 提供专业建议销售人员需要向顾客提供专业的服装搭配建议。
在顾客试穿服装的过程中,销售人员需要给予专业的意见,包括服装的合身度、款式的选择、颜色的搭配等。
只有提供了专业的建议,销售人员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支持。
6. 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在服装销售中,销售人员需要关注服装的细节,包括面料的质地、款式的设计、做工的精细度等。
只有关注了这些细节,销售人员才能更好地推荐合适的服装,从而提升销售额。
7. 构建个性化形象个性化形象是服装销售的一种重要策略。
销售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外貌、气质和风格,构建自己的个性化形象。
只有树立了个性化形象,销售人员才能更好地向顾客推荐服装,并吸引顾客的关注。
8.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服装销售中的一项重要素质。
销售人员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向他们推荐合适的服装。
服饰美学知识点总结

服饰美学知识点总结一、服饰美学概念服饰美学是研究服装、服饰与美的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穿着的美感、审美和美学价值。
通过对服饰的设计、材质、风格、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服饰美学的内涵和特点。
二、服饰美学的要素1、服饰设计服饰设计是指对服饰的外观、结构、功能、色彩、图案、面料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构思。
服饰设计要考虑到人体的形态、姿势、动作,以及不同场合的穿着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服饰的审美效果和时尚感。
2、服饰材质服饰的材质包括面料、纱线、钮扣、拉链等原材料。
不同的材质会影响服饰的质感、手感、舒适度和透气性等特点,同时也会影响服饰的外观和效果。
3、服饰风格服饰风格是指服饰的设计风格和风格特点,包括经典风格、时尚风格、休闲风格、复古风格等。
不同的服饰风格会呈现不同的审美效果和文化内涵,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审美趋势。
4、服饰色彩服饰色彩是指服饰的颜色和色彩搭配。
色彩对服饰的审美效果和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色彩搭配会呈现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
5、服饰搭配服饰搭配是指不同服饰之间的组合和搭配,包括服饰与配饰的搭配、上下装的搭配、色彩的搭配等。
合理的服饰搭配能够凸显服饰的美感和个性,提升整体的审美效果。
三、服饰美学的原则和规律1、协调和统一原则服饰要协调和统一,包括服饰与个体的协调、服饰与场合的协调、服饰与气质的协调等。
这种协调和统一是服饰美学的基本原则,能够提升服饰的整体美感。
2、平衡和谐原则服饰需要在颜色、形状、纹理等方面达到一种平衡和谐,不要出现过分复杂或单调枯燥的情况。
服饰的平衡和谐能够提升整体的审美效果,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3、重点与重复原则服饰设计中,重点与重复是服饰美学的重要规律。
通过设计服饰的重点和重复元素,能够引导人们的视线,突出服饰的重要部分,增强审美效果。
4、变化和对比原则在服饰搭配和设计中,变化和对比能够产生视觉冲突和审美效果,使服饰更加生动和有趣。
变化和对比的运用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使服饰更具个性和魅力。
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哲学

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哲学
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哲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是儒家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
在
传统服饰中,这种哲学思想体现在对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共生的追求,以及对宇宙万物的整体性思考。
例如,汉服的设计风格就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它注重服饰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穿着者的身心和谐。
2.礼仪之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传统服饰中,礼仪的
体现尤为突出。
服饰的款式、颜色、图案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礼仪信息。
穿着者通过服饰表达对长辈、对朋友、对客人的尊重和关心,同时也展示自己的修养和品位。
3.地域特色: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各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各有不同。
传
统服饰的样式、色彩、材质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地域特色,使服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人文风情等相互融合。
4.装饰之美:传统服饰注重装饰性,通过精美的刺绣、图案、配饰等手段来
增加服饰的美感。
这些装饰元素不仅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但始
终保持着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服饰也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如新的材质、款式、色彩等,以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观念。
总的来说,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哲学体现了对和谐、礼仪、地域特色、装饰之美以及传承与创新的追求,这些理念在当今的服饰设计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服饰搭配美学知识点总结

服饰搭配美学知识点总结一、色彩搭配1.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通过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来达到突出效果,例如暖色与冷色的搭配、明度对比、对比色等。
良好的色彩对比可以让整体造型更加丰富,让服饰更具吸引力。
2. 色彩搭配原则a) 三色搭配原则:选择三种颜色进行搭配,一种作为主色,一种作为辅助色,一种作为点缀色,避免色彩过于杂乱。
b) 色相搭配原则:选择色相接近的颜色搭配,多采用相邻色或补色搭配,使整体色调和谐。
3. 色彩搭配技巧a) 大面积原则:主要颜色面积占50%以上,辅助颜色面积占30%,点缀色面积占20%。
b) 色彩层次感:采用深浅不同的颜色搭配,使整体色彩具有层次感。
c) 色块分割:不同颜色的衣服或配饰能够形成色块分割,增加整体搭配的变化。
二、款式搭配1. 风格搭配a) 甜美风格:以蕾丝、碎花、荷叶边等为主,体现出女性柔美的一面。
b) 运动休闲风格:以T恤、运动裤、夹克等为主,突显休闲和运动感。
c) 优雅职业风格:以西装、修身裙、衬衫等为主,展现出干练和优雅。
2. 款式搭配技巧a) 反差搭配:尝试将不同风格的服饰或配饰进行搭配,产生出独特的效果。
b) 细节处理:注重服饰细节的设计,比如褶皱、立体剪裁等能够让整体搭配更具特色。
c) 单品叠穿:通过层叠搭配不同类型的单品,制造视觉层次感。
三、材质搭配1. 材质对比不同材质的搭配能够产生出丰富的质感对比,比如丝绸与牛仔、羊毛与皮革等的搭配。
2. 材质搭配技巧a) 品质材质:选择优质的面料制作服饰,提高服饰的质感和档次。
b) 材质匹配:搭配时要考虑面料的厚薄、光泽、质地等特点,避免搭配过于刺眼。
c) 细节处理:注重服饰的细节设计,比如蕾丝、绣花、珠饰等能够提升服饰的气质和品味。
四、流行元素搭配1. 流行元素的把握时尚潮流在不断变化,懂得把握流行元素能够让搭配更具时尚感,比如今年流行的色彩、款式、图案等。
2. 流行元素的搭配技巧a) 原创性:尝试将流行元素加入到自己的搭配中,展现出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美学”一词虽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但真正赋予“美学”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却要迟至18世纪,而且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
2)“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以“美”“艺术”“审美经验”三者为主3)美学研究的三大分支:“美的本体论”“审美学”和“艺术哲学”4)前苏格拉底至苏格拉底时期美学思想三大代表性的理论:“毕达哥拉斯学派”“辩士学派”“苏格拉底”5)“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强调的是有关美的学说。
此派特别从数理的角度,主张美的度量﹑比例﹑秩序和和谐方面所具有的意涵6)“辩士学派”对于有关美的学说,主张一种“主观主义”。
此派认为美是有关于耳目所感受的快感7)柏拉图对美的观念是继承毕达哥拉斯的观念而来的,他认为美的本质存在于秩序﹑度量﹑比例﹑一致﹑和谐之中8)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观念言论有四项重点: 1.美就是令人愉快的善:因其为善,所以令人愉快 2.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对称与明确 3.美是有关尺度与秩序的东西 4.滑稽是属于丑的一种9)希腊化时期:伊比鸠鲁学派其伦理学主张的是一种快乐主义的生活态度,这种主张与连带影响美学的主张;斯多亚学派认为美的价值附属于道德的价值之下;折衷主义认为美包含秩序和度量,使得各部分都合乎比例;10)多玛斯的思维理论主要是出现在他的《神学大全》一书中11)黑格尔对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2)在20世纪的西欧美学思想发展中,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是首推克罗齐和弗洛伊德。
克罗齐被人称为新黑格尔主义者13)弗洛伊德虽然不是美学家,但他所倡导的精神分析学却深刻地影响了美学的发展14)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欧比较重要的美学理论和流派有:以马里坦和吉尔松为代表的“新托马斯主义美学”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美学”以阿多诺和马库赛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以索绪尔为代表的“阐释学的美学”15)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萌芽于西周末期,奠基于春秋战国时代16)先秦至两汉时期最重要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和亦儒亦道而又非儒非道德《易传》美学17)两汉的美学将先秦各家思想融会贯通,从而显示出具包含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在对美的追求上,《淮南子》将儒、道两家执着于内在人格的完善,转而朝向外部世界来发展18)汉代的《乐记》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阐述艺术规律的美学著作 .19)魏晋至唐中叶,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论述到艺术创造活动中审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心随物以宛转”、“物亦与心而徘徊”的思想,藉以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20)唐中叶至明中叶时期的美学思潮的特点: 1.尚“传神”、主“写意”。
即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情趣日趋流行 2.重“道”轻“文”的反美学逆流一度抬头 3.“以禅喻诗”,借鉴禅宗佛学的有关内容,以探讨审美和艺术心理特征风气的盛行21)杜牧“文以意为主”的论点,开创了中国美学重“意”不重“道”的先声22)明中叶至清时期的美学思潮发轫者为明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李贽,继起着则有汤显祖、袁宏道等人23)在清初的美学领域内,出现推崇阳刚之美的美学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黄宗羲、贺贻孙和廖燕等人24)美的规律成为美学的专门术语,源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5)“美的规律”可归纳为四个定则:1.它是属于人的规律,只能对自由自觉的活动的人类适用 2.对象的审美性质或美,以及主体的审美意识或美感是深藏人心的 3.美的规律不但与客观(对象)的尺度有关,而且更与主体(人)的尺度有关 4.美的规律本身也有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是属于开放式的系统,而非封闭式的系统26)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数,美就在于数的比例、和谐。
数的和谐运动,大而言之,形成天体的和谐;小而言之形成人的内在和谐27)“审美对象”指的是能使人产生美的感受的事物28)“审美注意”是指人们进入审美状态的一种准备活动,表现为日常意识状态的中断,而专注于某种特殊的审美对象的活动29)美感成因的解释在美学史上有几种典型的说法:1)“摹仿说”认为美感产生于对于对象的摹仿2)“游戏说”认为美感产生于人的游戏活动 3)“巫术宗教说”认为美感是从一种神性崇拜中获得的 4)“劳动实践说”认为美感产生于劳动的过程30)美感经验形成的四个关键:(1)凝神专注(2)着迷(3)和谐(4)共鸣31)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和谐概念的是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用数的和谐解释宇宙的和谐,而人的灵魂也是数的和谐,人这一笑宇宙与大宇宙形成最大的和谐,美感于是产生32)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指出古典美在于精神和身体之间的均衡;法国艺术史家奥特克尔把它视为各种冲突的调解;另一位德国的历史学家威斯巴赫则把它视为理想化的结果,也就是现实和观念间的调和,并且创造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尺度33)西方美学史上对自然美的本质有下列看法:1)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物的物质属性 2)认为自然美的根源,或在某种超验的理念中,或在人的心灵中 3)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当做人和人的生活的暗示34)自然美作为美的一种特殊形式据哟哟自身的特点:1)自然美偏重于形式 2)自然美往往具有美丑两重性35)“科技美”主要是一种智美。
科学的精神主要是以理性、客观、步骤性的方式来探究自然界的“真”。
故“科技美”就在于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36)技术美学吧某一产品由许多功能良好的产品显示出的审美价值称为“功能美”37)美的形式有两种类型:“内在类型”“外在类型”他们的之间最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它们所体现的内容不同”38)形式美主要有三种自然属性—色彩、形体、声音39)形式美六种规律:整齐纯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相宜;节奏韵律;和谐一致40)人的需要是多式多样的,按其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41)在动机研究专家中,美国人格子那里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42)人类服饰穿着的动机学说1)保护学说 2)羞耻学说 3)装饰学说43)服饰装饰性的目的有八类:1)作为阶级符号的象征 2)作为财富的炫耀 3)作为肉体自我之扩张 4)借此显示优越感5)借此吸引异性 6)作为威吓敌人求得胜战的目的7)作为族群认同与信仰的目的 8)作为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目的44)图形知觉的原则:1)图形与背景的分析 2)接近原则 3)类似原则 4)闭合原则 5)良好完形原则 6)连续性原则 7)共同命运原则45)“第一印象”通常主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发面的印象46)“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47)“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4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邻近性因素 2)类似性因素3)互补性因素4)对等因素5)熟悉性因素6)个人因素49)社会的一般功能1)沟通的功能 2)承续的功能 3)整合的功能50)“自我角色”也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
主要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和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51)团体有两项基本法则(1)团体规范(2)团体角色52)“性别角色”是以人类性别差异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角色53)文化的构成有三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54)服装的文化表现有三个方面:1)作为物质文化的服装;另一方面,服装加工缝制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人类的穿着方式 2)作为社会文化的服装 3)作为精神文化的服装55)“文化变迁”的特征:1)客观性 2)当外来文化具有相对优点时易发生文化变迁3)传统文化的宽度56)服装的价值观有八种类型:1)经济的服装价值2)感觉的服装价值3)理论的服装价值4)审美的服装价值 5)探索的服装价值 6)宗教的服装价值7)权利的服装价值8)社会的服装价值57)索绪尔是语言转向符号学的重要学者,不但提出了语言的共时性,也提出了语言“系统”与言语(文本)的区分,更奠基了符征、符旨二元一位论的符号学基石58)索绪尔认为每个记号都可以分为符征和符旨两种层面59)服装的主要功能:1)第一印象的传达功能2)人际关系的传达功能 3)感情的表达功能 4)自我表现功能 5)印象的操作功能60)米德认为,人类的相互作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61)服装的信息传递从六个方面说明:1)自我同一性2)价值3)感情4)态度5)个性 6)状况62)人体的形态美(一)审美尺度63)在“审美尺度”的理论中,最具代表的就要算是“黄金比例”的论点,他约为1.618:1或1:0.618的比例关系。
而1.618这个比值即被称为“黄金比例”64)中国古代妇女红妆的风尚最晚在秦汉已经兴盛65)早在战国时便已经出现画眉之风66)服饰产品的构成,也涵盖“材料”“结构”“形式”“功能”这四种基本属性67)材料:是构成服饰产品系统的要素68)结构:一般所谓的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69)形式:产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是由一定的色彩、线条、形体,表现于服饰产品的外部70)功能:涵义是;具有一定材料、结构和形式的产品与处于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实现某种价值71)查尔斯·沃斯是被喻为“高级流行服装之父”的英国籍服装设计师72)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流行界,一些来自于日本的服装设计师对西方流行服饰审美价值的发展带来相当大的震撼,以被喻为“魔术师与艺术家组合体”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最具代表性73)维维恩·韦斯特伍德被喻为“20世纪后期流行服饰之后”74)影响服饰审美价值变迁的因素1)“思想价值因素”的影响2)“政治因素”的影响3)“经济因素”的影响 4)“社会因素”的影响5)“文化因素”的影响6)“战争因素”的影响7)“科技因素”的因素75)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在功能特质上的表现具有四个主要意义:1)自我表现2)美感追求3)祈福纳吉4)教化意义76)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在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尊卑贵贱。
77)最早使用美学这一术语作为科学名称的,是在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人鲍姆嘉通。
1735年,他建立了一门崭新的学科,专门研究人类知识种感性认识问题,并把这门科学取名为“Aesthetic”,即汉译的美学“。
Aesthetic”的原意是“感觉学”。
而感觉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因此美学是与逻辑学完全对立的一个学科。
78)中国古典美学的集中表现形式有三种理论形态: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宗美学。
7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家美学阐述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追求的是好学、行仁、人之间的和谐。
在儒家美学的代表人物里孔子的服饰观在当时及后世相当长的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