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103名大专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及其分析

103名大专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及其分析目的了解江油市人民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临床护患沟通能力,为护生临床教学工作的改进提出方向。
方法通过对江油市人民医院2010年到2014年的103名大专护理实习生发放护生护患沟通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其得到的数据,找出现在仍存在的护生护患沟通障碍。
结果临床沟通能力的总分及各项目的得分不是很高,其中相对较好的是获得并理解病人的观点,给予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沟通的计划准备,启动和结束相对较弱。
结论当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不容乐观,高等教育应针对此项问题进行专业性培训,临床实习的带教单位也需加强培训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更好的让护生在愉悦的护患氛围中完成实习。
标签:护理教育;护患沟通能力;护生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about the nursing students,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Jiangyou Hospital for improving the clinical teaching.Methods choose 103 junior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between 2010~2014 in Jiangyou Hospital.Analysis the data and find out the communication barriers of th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Result The total score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not high,among which,understanding the patient’s point of view,giving information and collecting information were munication,s preparation,start and ending was relatively weaker.Conclusion The current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was not qualified.So it should be attached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ir skills,help them finish their studies in a pleasant atmosphere.Key wordsNursing education;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Nursing student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及方法。
临床实践初期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年第2期•77••临床教学临床实践初期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徐舒雅,杜爽爽,郑协榆(温州市中心医院/上海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温州325000)[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实践初期护理实习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生的护 患沟通能力奠定基础。
方法:选取83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患沟通能力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护生 的护患沟通能力及影响因素。
结果: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为(61. 93士1.68),得分最高的维度是建立和谐 关系(14. 05 士1.31),得分最低的维度是验证感受(6.17 士1.15);单因素分析中,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 为性别(《=-20. 183,P=0. 001)、医院是否进行护患沟通培训(t=7.614,P=0. 003),医院进行护患沟通培训的 方式(尸=28. 175,尸=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为医院进行护患沟通培训 的次数(t=10.017,P=0.003),医院进行护患沟通培训的方式(i=2. 613,J°=0. 001)。
结论:临床实践初期护 生护患沟通能力水平一般,作为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
[关键词]临床实践初期;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水平;影响因素DOI:10.3969/j.is s a l002-1701.2021.02.039[中图分类号]G40-052. 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701(2021)02-0077-02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是临床护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 要技能[1]。
护患沟通能力是护士与患者在沟通中表现出 来的沟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所必备的职业技能M。
护生是我国护理队伍的重要主力 军,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提 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至关重要M。
关于临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潍坊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调查研究

关于临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潍坊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调查研究秦玉婷;陈丽【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3A -level hospitals . Methods:Totally 200 nursing clinical interns in 3A-level hospitals of Shan Dong were evaluated their communi-cative ability with their patients by Random sampling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of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was(141.46 ±14.93).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moderate or above , is to gather information, with the highest scores is the lowest mark give information;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 stronger than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 students′minimum; malestudents′communication ability were lower than girls;older than the age of nursing students communication skills;affect nursing students communication reasons a student nurse , nurse , patient , hospital three factors .Conclusion: Medical colleges of educators and nursing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awareness of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improve communication skills . Clinical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nursing students′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teaching skills of application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
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一、绪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处理,更是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护患沟通能力的提高对于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本科实习护生作为护理专业的主要培养对象,其护患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因此分析影响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对于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首先本文从护患沟通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明确了护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其次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护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然后结合本科实习护生的特点,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
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有效策略。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理行业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尚存在一定的不足。
护患沟通能力是护士在工作中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因素,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对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影响护患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护理教育部门和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和方法。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如何通过加强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贡献。
2. 研究目的和问题护生个人特征对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护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调查,了解护生在沟通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建议。
探索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探索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与对策医患和谐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关键。
临床护生是医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提高临床护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对护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签:护生;临床;沟通;因素;对策临床护生的服务对象是病患,其在入院治疗期间往往会伴随出现各种不适感,护生在护理期间,加强临床沟通,有利于医生预后治疗提供依据。
不过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注重于护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其人文交流方面不够重视,造成护生缺乏与人的沟通能力,影响了医疗事业的发展。
因此,护生应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其沟通能力,达到提高护理满意的目的。
1 护生临床沟通存在的问题1.1 缺乏自信缺乏自信尤其表现在与异性的沟通中,该因素可能与护理专业男女比例失调存在关系,导致其缺乏与异性沟通的经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正常交流。
1.2 适应能力差护生在抑制处于学校这一环境中,其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可能无法使用工作的需要,且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对轻松,压力相对较小,交流的对象年龄差异不大,交流期间相对轻松,然而,护生在日常护理期间,会遇到各年龄段的患者,可能出现交流障碍的现象。
此外,还有些护生往往存在多方面适应能力较差,需要较长时间适应社会这一大环境,从而抵触与陌生人主动交流。
1.3 过度封闭自己当人们处于陌生环境中时,往往会处于自我保护的状态。
因此,护生处于陌生的生活环境中时,可能会出现紧张、恐惧的情绪,在开展日常护理工作期间,其主动性相对较差,无法自行开展工作,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同时,护生护理期间,若其面色沉郁,患者可能会认为其很难接近而导致其愿意与其交流,该方式不仅会影响护患之间的正常交流,还可能增加患者的陌生感。
2 影响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因素基于目前医院护理的护理现状,发现影响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2.1 心理方面的因素护生的刚刚进入社会,对现阶段的工作、生活等还未完全接受,生理和心理上均希望被人们接受、尊重,具有较为强烈的自主意识。
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首先,理论分析;
其次:数据调查;
再次:数据分析;
最后:研究建议。
研究进度安排
1.2018年9月10日-11月10日,接受指导老师的任务书,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填写;
2.2018年11月10日-12月20日,学习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方法与格式要求,通过图书馆、网络、调查问卷、实地调研以及其他方式搜集论文资料,并对之进行学习与研究;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预计可能创新的方面
Jane Moriarty(2018)指出临床沟通能力是为顺利而有效地完成临床沟通这项活动所必需的能力,通过用语言、行为、神态、环境等方法与患者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以达到有效对患者身心疾病进行收集病史、诊治而使患者满意的临床技能。
Rosalind Jones(2016)指出临床沟通能力培养和评价是医院防范和杜绝医疗纠纷的需要,是实施卫生法律法规和缓解医患关系的需要,是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教学的要求,是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建立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改革
(二)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教学
(三)构建系统的意愿沟通培训方案
(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可行性分析:
其一,校图书馆、知网以及其他网络资料;其二,分析软件;其三,导师的指导。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步骤
文章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以及问卷调查法两种探究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沟通能力的相关理论,为后文的探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随机调查部分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等,使文章有数据等的支持。
Alison J(2014)指出提升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极为必要,对学生教育应该让学生掌握人际交流的基本概念及过程,让学生学会叙述与有效的医学性接触密不可分的临床交流内容,让学生掌握一些适当的技巧和策略处理所给予的困难情况。
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

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周玉峰;顾则娟;徐剑鸥【摘要】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actua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training for communication during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actuality of nursing students'training for communication to survey clinical tutors and nursing students. Results: 1. Clinical tutors and nursing students we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2. The traditionalclinical practice couldn't improve nursing students'communication skills. 3. There were few effective trainings or lectures to improve nursing students' communication skills during the clinical practice. Conclusions: 1 . The clinical tutors should be trained how to guide nursing students'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2. It's should to design curricula of communication to train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 clinical practice.%"目的:调查并分析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现状,为进一步做好相关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访谈制定"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培训现状调查表"为调查工具,以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为调查对象收集资料.结果:(1)护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可.(2)传统临床带教方式不能满足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需要.(3)实习期间专门的沟通讲座或培训开展较少、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结论:(1)针对传统临床带教方式的不足,应加强带教老师相关培训,改进临床带教模式.(2)针对专门沟通培训的不足,设置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培训课程,实施集中统一培训.【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1(008)018【总页数】3页(P143-145)【关键词】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现状【作者】周玉峰;顾则娟;徐剑鸥【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10029,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正文语种】中文护理是服务于社会人群的专业,协调和处理护理实践中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1]。
影响护患沟通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影响护患沟通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追求及对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增高。
我国护理人员沟通培训工作开展的时间较晚,多数培训工作仅将技术教育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对沟通能力的培训,这使得护理质量大打折扣。
为此,本文对影响护患沟通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做好保障。
标签:护士;沟通能力;和谐;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在医疗护理中建立并形成的人际关系。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或其家属间的有效沟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追求及对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增高[1]。
目前,针对患者采取心理、社会、生理、文化等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首要内容。
同时,通过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有效沟通与互动也满足了患者被关注、尊重的心理及生理需求,可以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我国护理人员沟通培训工作开展的时间较晚,多数培训工作仅将技术教育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对沟通能力的培训,这使得护理质量大打折扣。
为此,本文对影响护患沟通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做好保障。
1影响护患沟通的原因1.1服务态度过差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医疗行风建设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但部分护士未对新的医学模式给予正确的认识,护理服务无法跟上患者的需要及医疗技术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对患者缺乏责任心,恶劣的行为或态度引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继而导致护理纠纷。
1.2未对护患沟通给予足够的重视护理人员未充分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从而致使护士与患者间沟通、交流过少。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护士在护理中常出现与患者应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语言不当或态度冷漠的现象,患者因对护理操作知识掌握过少,易引发纠纷出现。
1.3护士技术操作能力欠缺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加强护患沟通效果的有效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DOI:10.16659/ki.1672-5654.2016.08.131目的了解该院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护患沟通能力调查问卷,对我院2011级护理本科生,2012级护理、助产专科生及2012级护理、助产中专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该院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总分4.30±0.40,沟通的计划与准备、护患沟通的启动、收集信息、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护患沟通的结束6个维度得分分别为4.19±0.54、4.34±0.47、4.33±0.48、4.41±0.46、4.31±0.46、4.18±0.51。
护生专业、家庭背景、学历、实习职务、性格、对本专业的态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生专业、家庭背景、学历、实习职务、性格、对本专业的态度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
标签: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我国目前面临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49.5%的医疗纠纷是因为沟通不足所造成的。
护患沟通是发生在护理工作中的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1]。
研究表明:沟通不良可造成医疗纠纷,有效的沟通则可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信任,还可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2-3]。
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ACN)1998年修订“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将沟通能力定义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对护理人员要求的第一要素就是沟通能力[4]。
护生是未来护理工作的生力军,且实习护生为已经进入到临床,需要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人群。
而根据近几年实习单位的信息反馈及已有的相关调查显示,护生因为年龄小、社会经历少、临床护理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将沟通技巧应用与临床护理实践,病人对护生的沟通能力并不满意。
该研究旨在了解我院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其影响因素,从而指导今后的护理教学工作。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该院2011级护理本科生,2012级护理、助产专科生、2012级护理、助产中专生即2015年2~5月在医院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
该时间段为护生实习中后期,已基本适应环境及临床实习。
在护生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发放问卷198份,回收问卷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5份,中专生91人、大专生73人、本科生31人。
1.2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专业(护理、助产)、家庭背景、在校成绩、班团干部工作情况、对本专业的态度、与其他同学的人际关系等多方面。
第二部分为护患沟通能力问卷[5],评价者为临床带教老师,问卷共42个条目,可囊括在6个维度内,分别是沟通的计划与准备、护患沟通的启动、收集信息、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护患沟通的结束。
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无法确定、同意、非常同意分别给予1~5分。
得分越高表明护患沟通能力越强。
该量表在以往他人的研究中被多次采用,信、效度高。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由护生本人填写,护患沟通能力问卷由带教老师填写,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完成。
问卷发放由笔者所在团队共同完成,并当场收回问卷。
1.3 统计方法将回收问卷检查,剔除漏答等无效问卷,将有效量表的数据进行编号,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以频数、构成比描述护生的一般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样本的均数,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组样本的均数,以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
2 结果2.1 一般资料纳入该研究的195名护生一般资料详见表1。
2.2 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情况纳入该研究的195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各维度得分分别为:沟通的计划与准备 4.19±0.54,护患沟通的启动 4.34±0.47,收集信息 4.33±0.48,给予信息4.41±0.46,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4.31±0.46,护患沟通的结束4.18±0.51,详见表2。
2.3 护生一般资料对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情况护生专业(护理、助产)对第一维度得分影响具统计学意义,护理专业得分低于助产专业(P=0.038)。
护生家庭背景(城市、农村)对总分、第五维度得分、第六维度得分影响具统计学意义,城市得分高于农村,P值分别为0.043、0.015和0.038。
护生学历对第一维度、第三维度和第六维度得分影响具统计学意义,其中,第三维度得分本科最高,第一维度和第六维度得分大专最高。
实习小组长第三维度和第四维度得分高于非小组长,P值分别为0.046和0.022。
护生对该专业的态度对总分、第一维度得分、第三维度得分、第四维度得分影响具统计学意义,态度为“喜欢”的护生得分高于“一般,谈不上喜不喜欢”,高于“不喜欢”,P 值分别为0.006、0.030、0.001、0.005。
护生性格(外向、内向)对总分、第五维度得分、第六维度得分影响具统计学意义,外向性格得分高于内向性格,P 值分别为0.048、0.017、0.006。
其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3.1 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按赵晶等[6]将量表总分分为好(210~169 分),较好(168~127分),一般(126~85分),较差(84~43分),差(42分)5个级别来处理的方法。
该院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等级相对集中,评为较好的占31.3%,评为好的占68.7%,比赵晶等人研究得分高。
这可能与赵晶等人所研究的是实习初期,而笔者是针对实习后期的护生进行调查研究。
也可能与笔者所在学院较多地针对护生开设了人文性课程,且教师授课过程亦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有关。
3.2 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各维度的得分情况由表2得知,维度得分最高的是“给予信息”,其次是“护患沟通的启动”,得分最低的是“护患沟通的结束”。
这与我院教师实验课授课过程所发现的一致。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越发提倡护患工作模式由“主动-被动型”更多的向“指导-合作型”和“共同参与型”转变,而实际工作中,护士、护生仍处于主导地位,护生较为习惯将自己所了解的知识传递给患者,这也正是“给予信息”维度得分较高的原因。
而护生在结束护患沟通部分能力较差,与以下3方面原因有关:①护生与患者沟通时目的性较强,完成所需任务后往往仓促结束对话,而忽略结束对话时的礼仪。
②护生进入临床时间较短,临床知识储备、经验较弱,发现问题能力较差。
对于患者所存在的问题,护生往往不能主动咨询,而更多的需要患者提问。
③护生沟通过程对话题的控制能力较差,从而不能及时地结束话题,此点与李静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
3.3 护生一般资料对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3.3.1 护生专业(护理、助产)影响护生沟通的计划与准备我院护理专业往往为大班(约120人)授课,助产专业人数较少为小班(约60人)授课。
教师课堂把握、班级气氛、学生学习积极性小班较好,这可能影响学生对护患沟通的态度,因而进一步影响沟通的计划和准备。
3.3.2 护生家庭背景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城市生源护生在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护患沟通的结束两部分优于农村生源护生。
护患沟通能力城市生源护生优于农村生源护生。
此点与张扬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
城市生源的护生交际较广,经历更为丰富,可能存在平日的沟通能力就更强,因而能较好地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
且城市生源护生自信心更高,能较好地把握护患沟通并结束,因而结束部分得分亦更高。
3.3.3 护生学历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本科护生收集信息能力强于大专、中专学生,而沟通的计划与准备以及沟通的结束部分大专护生则强于本科、中专护生。
中专护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较少且缺乏了高中三年的教育,认知成熟度较差。
本科护生在校进行专业学习的时间较长,因而在沟通的技巧上强于大专生。
大专护生沟通的计划与准备部分得分较高可能与他们认识到学历上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更中为努力有关。
3.3.4 护生实习期间职务情况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实习期间担任小组长职务护生护患沟通过程收集信息和给予信息能力强于非小组长。
小组长有更多的机会要与学校老师、临床带教老师、行政部门、患者等打交道,而这些过程,都很好的锻炼了护生的沟通能力。
3.3.5 护生对本专业的态度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本专业态度为“喜欢”的护生在学习过程更为积极主动,也乐于去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他们也更加积极的去与老师、同学探讨学习经验、体会,这其中就包括了护患沟通。
因而,态度为“喜欢”的护生护患沟通强于“一般,谈不上喜不喜欢”,强于“不喜欢”的护生。
3.3.6 护生性格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性格外向的护生平日就喜欢与人沟通,也更多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与人沟通的过程更加自如。
且性格外向的护生更为自信,能较好地处理患者提出的新问题、大方地在交流结束时向患者表达感谢。
而性格内向的护生,平日里较少与人交流,缺乏锻炼的机会,时常出现羞于面对患者、面对患者时不知所措的情况。
因而,性格外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强于性格内向护生。
4 结语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7]。
护生是即将要踏上护士工作岗位的人群,他们的护患沟通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的满意程度,影响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影响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因此,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尽早干预,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护患沟通能力。
此外,在教育过程应特别注意关注沟通能力较差的护生群体,如针对性格内向的护生应鼓励其更多地参与社团活动,锻炼其与人沟通能力;针对不喜欢本专业的护生应更深入地了解原因,改善其专业态度,以进一步全面地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1]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J].医学教育,2002(4):23-25.[2] Pilar A,Sara M,Jos·L,et al.Evaluation of a counseling training program for nursing staff[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05(56):233-239.[3] 李静,谢大明,肖鲁良,等.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全科护理,2011,9(21):1953-1955.[4] 田芬,李春梅,唐莹.实施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对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9,23(9):2340-2341.[5] 许亚红,李小寒.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的研制[J].护理研究,2008,22(2B):460-462.[6] 赵晶,王雪文,金蕾,等.护理大专生实习初期护患沟通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2,9(12):555-557.[7] 张扬,王燕,张莉,等.本科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3):2679-2680.(收稿日期: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