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变形缝

建筑变形缝(上)

受气温变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如处理不当,建筑物将会产生裂缝及倒塌,影响使用安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采用两种解决办法:

(1)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克服这些破坏应力,不产生破裂。

(2)预先在这些变形敏感部位将结构断开,预留一定的缝隙,以保证各部分建筑物在这些缝隙处有足够的变形空间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损。

这种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被称为建筑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为适应温度变化而设置的变形缝,称为伸缩缝或温度缝,为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称为沉降缝,为适应地震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称为防震缝或抗震缝。

虽然各种变形缝的功能不同,但他们的构造要求基本相同,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采用的构造处理方法和材料应根据设缝部位和需要分别满足盖缝、防水、防火、防虫、保温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变形缝两侧的建筑物各独立部分能自由变形互不影响。

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建筑平面变化较多或结构类型较多时,建筑物会因热胀冷缩变形较大产生裂缝,为预防这样的情况发生,应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特点是建筑物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不断开,缝宽一般为20-30mm。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材料和当地的温度变化而定。

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就规定了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其主要要是根据砌体房屋的屋盖结构类型及有无保温层进行规定的,以砌体房屋的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屋盖为例,当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时候,伸缩缝的设置间距可以为50m,当不设置保温层的时候伸缩缝设置的间距为40m,砌体房屋在其他屋盖类型、材料类型、构造做法情况下或特殊环境下的伸缩缝间距设置要求我们可以通过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表格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解。

砌体房屋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2、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其缝宽不小于30mm,并与女儿墙隔开;

3、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

4、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则根据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类型、结构位置对变形缝的间距做了规定,如现浇式框架结构在室内或土中的变形缝最大间距为55m,在露天情况下则为35m,其他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类型、所处位置及构造做法所要求的变形缝设置最大间距设置我们可以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表格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解。

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如现浇框架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55m,现浇剪力墙结构伸缩缝的间距为45m,其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类型、构造做法及特殊环境下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设置我们可以通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表格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解。

当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1、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每30m~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mm~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5天后浇筑;

4、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5、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建筑变形缝(下)

沉降缝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同或各部分荷载差异较大等原因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建筑物中的以下部位提出了设置沉降缝的要求:

1、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

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设置沉降缝时,必须将建筑的基础、墙体、楼层及屋顶等部分全部在垂直方向断开,使各部分形成能各自自由沉降的独立的刚度单元。基础必须断开是沉降缝不同于伸缩缝的主要特征。沉降缝的宽度房屋的层数有关,在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二至三层的建筑沉降缝宽度为50-80mm,四至五层的建筑沉降缝宽度为80—120mm,五层以上的建筑沉降缝宽度为不少于120mm。

沉降缝一般兼起伸缩缝的作用,其构造做法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必须注意保证盖缝条及调节片构造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自由变形。

强烈地震对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影响或损坏是极大的,因此在地震地区建造房屋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地建筑物所造成的影响。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了我国各地区建筑物的抗震的基本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建造时应充分考虑防震和抗震的要求,防震和抗震可以从设置防震缝和对建筑进行抗震加固两方面的考虑。在地震地区建造房屋,应力求体型简单,质量、刚度对称并均匀分布,建筑物的形心和重心尽可能接近,避免在平面和立面上突然变化,同时最好不设变形缝。对体形复杂、平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可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变形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并分别符合下列要求:当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时,宜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以及可能的地震扭转效应的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不应采用砌体墙和混凝土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100mm: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

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14mm;

3、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10mm;

4、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以上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基本内容,我们下节课再见。

工程中常见的变形缝、结构缝

工程中的变形缝、结构缝 一、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十种类型: 1.膨胀缝(伸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膨胀(伸长)变形的结构缝; 2.收缩缝(缩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收缩(变短)变形的结构缝; 3.沉降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变形差的结构缝; 4.抗震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强迫移位时,能够消解、缓和结构不同部分碰撞损坏的结构缝; 5.体型缝:结构形状或体量发生突变时,将结构在体型突变处分割为不同部分而设置的结构缝; 6.局部缝:在结构形状突变的部位,为缓和应力集中影响而设置的局部结构缝; 7.控制缝:在结构容易发生裂缝的部位,通过预先设置薄弱截面或其它措施,主动引导裂缝出现并加以控制的缝; 8.拼接缝:预制构件装配连接时,拼接处所形成的缝; 9.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时,按预定位置划分不同的施工浇筑区域,接槎出所形成的缝; 10.界面缝: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建筑构件,不同建筑材料之间在界面上所形成的缝。

二、按做法,可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1.全部断开的缝:将结构分割成完全独立的若干部分; 2.上部断开的缝:基础部分相连而上部结构断开所形成的缝; 3.局部断开的缝:结构局部在一定范围内,分割所形成的缝; 4.钢筋断开、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不考虑传递内力的预制构件之间的拼接缝; 5.钢筋后连接、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施工阶段不考虑传力,后用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实现钢筋连接形成整体而可以传递内力的缝; 6.钢筋连通、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从受力上按整体考虑,但在施工时混凝土在此接槎而形成的施工缝; 7.钢筋和混凝土连续、后期引导出现的缝:通过在预定部位削弱截面或采取其他措施引导产生并加以控制的缝。 (常见的几种) 1、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20~30mm,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在桥涵混凝土防撞护栏设计中因钢筋混凝土浇筑长度不一会隔比例适当的地方设计一条或几条伸缩缝以防止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因自然、外界、钢筋混凝土本身的力学条件产生不均匀的断裂或缝隙。

建筑物的变形缝

建筑物的变形缝 一、引言 建筑物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建造 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然而,在长期 的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可能会出现变形缝问题,这不仅影响美观度, 还会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变形缝的定义、作用原理、分类以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定义 变形缝是指为了适应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荷载变化等 原因而产生的伸缩变形而设置的一种特殊构造。它可以使得建筑物在 发生伸缩变形时不会发生破坏,并且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 美观度。 三、作用原理 当建筑物受到外力作用或者温度变化时,会出现伸缩变形。如果没有 设置变形缝,这些伸缩变形就会导致建筑物产生应力集中、开裂、倾 斜等问题,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而设置了合适的变形缝后,它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1.缓解应力集中

变形缝可以将伸缩变形分散到多个部位,从而缓解应力集中,减少建筑物的破坏。 2.控制伸缩变形 通过设置合适的变形缝位置和尺寸,可以控制建筑物的伸缩变形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和美观度。 3.防止渗漏 变形缝还可以起到防止水、气体等渗漏的作用,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干燥和舒适度。 四、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变形缝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式: 1.按照位置分类 根据变形缝设置的位置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外墙面、内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等四种类型。其中外墙面变形缝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按照材料分类 根据材料不同,可以将变形缝分为金属、橡胶、聚氨酯泡沫等多种类型。其中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

(三缝合一)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原则及规定

在总体布置中,为了消除结构不规则,收缩,和温度应力,不均匀 沉降对结构的变形破坏有害影响,可设置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 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将房屋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 ①伸缩缝 设置部位:伸缩缝由基础以上设置.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 ②沉降缝 设置部位: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 异较大处;结构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 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 设置要求:其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一般为20~30mm,在软弱地基上五层以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当增加。沉降缝处的上部结 构和基础必须完全断开。沉降缝由地基条件决定,其宽度应该符合防 震缝的最小宽度的要求. ③防震缝 设置要求:防震缝的宽度与建筑的层数及结构类型有关.防震缝应 有一定的宽度,否则在地震时相邻部分会互相碰撞而破坏.伸缩缝的间 距要符合要求,宽度不小于防震缝的宽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伸缩缝、沉 降缝、防震缝的详细介绍。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 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 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 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 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 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都有伸缩的余地。变形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 起的,所以伸缩缝又称温度缝。建筑物上设置单个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以及当地气温和湿 度变化等因素确定,砖石结构为100~15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为35~75米,无筋混凝土为10~20米,宽度20mm ~30 mm。各种结构的设 计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规定。 伸缩缝的构造,必须满足建筑结构沿水平方向变形的要求。外墙上 的伸缩缝,为防止风雨侵入室内,要求用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 挤出的材料填嵌缝隙。常用的材料有沥青麻丝、浸沥青木丝板、氯丁 橡胶、泡沫塑料等。缝口还须用镀锌铁皮、铝板或塑料板等作盖缝处

建筑变形缝处理

建筑变形缝处理 建筑变形缝是为了解决建筑物因温度变化、荷载作用等原因而产生的变形问题。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合理的变形缝处理对于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建筑变形缝的作用、常用的变形缝处理方法以及变形缝处理的注意事项。 一、建筑变形缝的作用 建筑变形缝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使其可以独立变形,防止由于温度变化、荷载作用等原因引起的应力集中,从而减少或避免建筑物的变形、开裂和破坏。同时,变形缝还可以起到隔音、防水、防火等功能。 二、常用的变形缝处理方法 1. 嵌缝处理:采用填缝材料填充变形缝,常用的填缝材料有硅酮密封胶、聚氨酯防水密封胶等。填缝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气体和噪音的渗透,同时能够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美观。 2. 分段处理:将建筑物分成若干段,每段之间设置变形缝。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长跨度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变形,并提高其整体的稳定性。 3. 弹性处理:采用弹性材料填充变形缝,如橡胶、聚氨酯等,以增

加建筑物的变形能力。弹性处理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应力,减少变形缝周围的应力集中,从而保护建筑物的结构不受损。 4. 装饰处理:在变形缝的两侧设置装饰材料,如挡水板、铝合金板等,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并且能够保护变形缝不受外力的破坏。 三、变形缝处理的注意事项 1. 变形缝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要考虑到温度变化、荷载作用、地震力等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确保变形缝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变形缝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尺寸和变形要求进行合理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变形缝宽度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3. 变形缝的处理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要注意变形缝的施工质量,确保填缝材料的密实性和附着力。 4. 变形缝处理时要注意与其他建筑构件的连接,确保其紧密和协调。在变形缝的两侧设置适当的过渡构件,以减少应力集中和变形缝周围的破坏。 5. 变形缝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定期检查变形缝的状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性。

屋面变形缝种类及防水做法分析讲解

屋面变形缝种类及防水做法分析讲解 屋面变形缝是为了防止墙面出现开裂或变形而预留的缝隙,变形缝的防水非常重要。大家了解屋面变形缝有哪些种类嘛?屋面变形缝防水又该如何操作呢? 下面,咱们一起来聊一聊。 屋面变形缝种类 变形缝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伸缩缝多指为了避免温度和湿度等天气环境因素导致楼面发生膨胀变形的缝隙,这种缝隙多为垂直登高变形缝,与屋面登高或齐平、双天沟缝隙。 防震缝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避免地震灾害设置的结构变形缝,让楼体结构不容易被破坏。 沉降缝用于同一建筑物高低存在悬殊、上部负荷重力不均的情形下,设置成几个不同段落的建筑构造缝,这种缝隙也常见于新旧建筑的连接处。 变形缝防水做法 不管是屋面变形缝使用何种防水材料和防水结构,都需要进行多道设防,并且保证变形缝宽度变化时,防水结构也不会被破坏。

伸缩缝的防水做法一般是在防水墙的底部涂抹防水层和缝隙衔接材料,然后表面再加涂一布和两层加强层。 沉降缝多为高低变形结构,通常防水处理是在屋面设置卷材为防水层,将卷材钉压在高层墙体上,让其向缝隙中下凹,一边固定在高层墙顶,一边黏贴在屋面防水层上,卷材表面再使用金属板做单边固定保护。然后,施工人员进行防水层涂膜处理,将合成高分子卷材与防水层涂膜进行粘结。

防震缝的防水层应该高出屋面矮墙或天沟侧壁顶面,将其上部使用合成高分子卷材进行覆盖,在卷材中间下凹到变形缝内2厘米左右,将凹槽内铺垫聚乙泡沫条,连接墙体两边与屋面防水层,之后,再加铺一层合成高分子卷材,卷材两边覆盖住上一层卷材的连接缝,最后,再用细石混凝土或不锈钢盖板压盖,这样整体防水处理就完成了。 总之,屋面变形缝防水层要贴至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其高度不小于25厘米。为了保证防水处理效果,屋面变形缝防水处理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涂料,在进行施工前,必须进行涂料检查,并注意涂料的保管方式和使用期限。

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变形缝

建筑变形缝(上) 受气温变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如处理不当,建筑物将会产生裂缝及倒塌,影响使用安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采用两种解决办法: (1)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克服这些破坏应力,不产生破裂。 (2)预先在这些变形敏感部位将结构断开,预留一定的缝隙,以保证各部分建筑物在这些缝隙处有足够的变形空间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损。 这种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被称为建筑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为适应温度变化而设置的变形缝,称为伸缩缝或温度缝,为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称为沉降缝,为适应地震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称为防震缝或抗震缝。 虽然各种变形缝的功能不同,但他们的构造要求基本相同,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采用的构造处理方法和材料应根据设缝部位和需要分别满足盖缝、防水、防火、防虫、保温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变形缝两侧的建筑物各独立部分能自由变形互不影响。 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建筑平面变化较多或结构类型较多时,建筑物会因热胀冷缩变形较大产生裂缝,为预防这样的情况发生,应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特点是建筑物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不断开,缝宽一般为20-30mm。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材料和当地的温度变化而定。 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就规定了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其主要要是根据砌体房屋的屋盖结构类型及有无保温层进行规定的,以砌体房屋的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屋盖为例,当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时候,伸缩缝的设置间距可以为50m,当不设置保温层的时候伸缩缝设置的间距为40m,砌体房屋在其他屋盖类型、材料类型、构造做法情况下或特殊环境下的伸缩缝间距设置要求我们可以通过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表格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解。

建筑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建筑“三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什么是变形缝?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一、伸缩缝 1、名词解释 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2、需要设缝的情况 ①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 ②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③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3、设置原则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4、缝的间距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P112页表9.1.1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5、缝的构造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6、其他要求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③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构造.在矮墙顶上,传统做法用镀锌铁皮盖缝,近年逐步流行用彩色薄钢板、铝板甚至不锈钢皮等盖缝。

建筑物变形缝的种类及其有效设置措施

建筑物变形缝的种类及其有效设置措施 一、变形缝的含义与分类 概念: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变形缝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1、伸缩缝定义:伸缩缝的主要作用是避免由于温差和砼收缩而使房屋结构产生严重的变形和裂缝。为了防止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温差和墙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的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作法: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缩缝间距为60m左右;宽度20mm~30mm。 2、沉降缝定义: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沉降缝是指在工程结构中,为避免因地基沉降不均导致结构沉降裂缝而设置的永久性的变形缝。沉降缝主要控制剪切裂缝的产生和,通过设置沉降缝消除因地基承载力不均而导致结构产生的附加内力,自由释放结构变形,达到消除沉降缝的目的。实际上它将建筑物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承重体系。沉降缝的设置部位:⑴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⑵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⑶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砼框架的适当部位;⑷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⑸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⑹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作法:从基础底部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设置原则:(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3、防震缝定义: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为了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避免或减轻破坏,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高层钢筋砼房屋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⑵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⑴项规定的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⑴项规定的数值的50%;且均不小于70mm。⑶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设置防震缝时,应将建筑物分隔成独立,规则的结构单元,防震缝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防震缝与伸缩缝、沉降缝应综合考虑,协调布置伸缩缝、沉降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沉降缝的宽度尚应考虑基础内倾使缝宽减小后仍能满足防震缝的宽度。 4、后浇带后浇带是指现浇整体钢筋砼结构中,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和收缩变形缝,着重解决钢筋砼结构在强度增长过程中因温度变化、砼收缩等产生的裂缝,以达到释放大部分变形,减小约束力,避免出现贯通裂缝。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无严重影响的部位,即结构构件内力相对较小的位置,通常每隔

关于建筑主体结构中裂缝及变形

第1章钢筋混凝土的总概述 1.1关于钢筋混凝结构构件的裂缝分析 结构性裂缝多是由于结构应力达到限值,造成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是结构开始破坏的特征,或是结构强度不足的征兆,是比较危险的,必须进一步对裂缝进行分析。非结构性裂缝往往于自身应力形成的,如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不大,可根据结构耐久性、抗渗、抗震、使用等方面要求采取修补措施。一般的砼裂缝由于人为因素而影响很大,例如:地梁下的土层是否夯实,振捣的是否均匀,以及养护是否应时。在夏天和入冬时候打混凝土都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夏天天气炎热,会使水分流失过快,造成表面裂缝,而内部混凝土达不到初凝,延长混凝土终凝时间,一般要求5小时左右就能达到终凝,而且夏天空气潮湿,空气中水分增多,不易挥发也会造成混凝土内部没有初凝而混凝土外部因水分过快挥发而产生裂缝。 1.2判明结构性裂缝的受力性质 结构性裂缝,根据受力性质和破坏形式进一步区分为两种:脆性破坏和延性破坏。脆性破坏裂缝是危险的,应予以足够重视,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和其他安全措施。一般只要打混凝土时做好模板检测,加固,钢筋保护层达标等,就能很大限度的避免脆性裂缝。延性破坏裂缝是否影响结构的安全,应根据裂缝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发展情况而定。一般会因为加固时底部承重是否达到不沉降,不变形、受力均匀等,如果地面沉降或受力不均匀造成支撑变形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延性裂缝或是因为混凝土唯有达到初凝而为了赶工期拆除模板造成的裂缝或是刚上强度的混凝土用作于承重,所以造成的裂缝应做好加固措施,如果裂缝已趋于稳定,且最大裂缝未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则属于允许出现的裂缝,可以不用加固。

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设置及其要求

17.1.2.1 伸缩缝 ?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甚至破坏,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伸缩缝,也叫温度缝。 ?伸缩缝的位置和间距与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及当地温度变化情况有关。结构设计规范对砌体建筑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伸缩 缝最大间距所作规定。根据墙体的材料、厚度及施工条件,伸缩缝可做成平 缝、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伸缩缝内应填塞具有防水、保温和防腐性能的弹性材料,如沥青麻丝、泡沫塑料条、橡胶条、油膏等。内侧缝口通常用具有一定装饰效果的木质盖缝 条、金属片或塑料片遮盖,仅一边固定在墙上。 17.1.2.2 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沉降缝。 ?沉降缝宜设置在下列部位:沉降缝一般兼起伸缩缝的作用,其构造与伸缩缝构造基本相同,只是调节片或盖缝板在构造上应保证两侧墙体在水平方向和垂 直方向均能自由变形。 ?一般外侧缝口宜根据缝的宽度不同,采用两种形式的金属调节片盖缝,内墙沉降缝及外墙内侧缝口的盖缝同伸缩缝。设置部位: (1)建筑平面转折部位; (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接处。 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地基越软的建筑物,沉陷的可能性越高,沉降后所产生的倾斜距离越大。 17.1.2.3 防震缝

?建造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房屋,为避免破坏,按抗震要求设置的垂直缝隙即防震缝。 ?防震缝的设置原则依抗震设防烈度、房屋结构类型和高度不同而异。对多层砌体房屋来说,遇下列情况时宜设置防震缝: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3)房屋相邻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防震缝构造与伸缩缝、沉降缝构造基本相同。考虑防震缝宽度较大,构造上更应注意盖缝的牢固、防风、防雨等,寒冷地区的外缝口还须用具有弹性的软质聚氯乙烯 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保温材料填实。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选用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其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超过15m时, 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第(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第(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7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 高度确定缝宽。

简述结构变形缝的种类和设置要求

简述结构变形缝的种类和设置要求 结构变形缝是指用于承受结构变形的地方,主要用于控制结构的变形 和收缩。在建筑工程中,结构变形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由 于温度、湿度等因素引起的结构破坏或损坏。根据变形缝的类型和设 置要求,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垂直变形缝:垂直变形缝主要用于控制结构的垂直变形,例如由于 结构的自重、荷载、收缩等因素引起的竖向位移。根据结构的不同, 垂直变形缝可以分为墙体变形缝和柱子变形缝。墙体变形缝一般设置 在连续墙体的交界处,以减少由于墙体的伸缩引起的应力集中。而柱 子变形缝则设置在柱子的上部,用于减少由于柱子的伸缩引起的应力。 2. 水平变形缝:水平变形缝主要用于控制结构的水平变形,例如由于 结构的温度变化、地震等因素引起的水平位移。水平变形缝一般设置 在结构的横向构件上,如梁和板。根据其形式,水平变形缝可以分为 横向伸缩缝、伸缩缝带、伸缩带等。这些变形缝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 结构的应力和变形,从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 斜向变形缝:斜向变形缝主要用于控制结构的斜向变形,例如由于 结构的扭转、地震等因素引起的斜向位移。斜向变形缝一般设置在结 构的倾斜构件上,如斜柱和斜墙。通过设置斜向变形缝,可以减少由

于结构的扭转引起的应力集中,从而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要设置结构变形缝,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类型、使用条件和设计要求 进行综合考虑和确定。一般来说,变形缝的设置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 安全性要求:变形缝的设置应能够满足结构的安全性要求,能够承 受结构的变形和荷载,并能够有效减少应力和应变的集中。 2. 经济性要求:变形缝的设置应能够节约材料和减少施工成本,同时 能够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3. 美观性要求:变形缝的设置应能够与结构整体形象协调,保持结构 的美观性和统一性。 总结起来,结构变形缝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控制结 构的变形和收缩,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不同类型的变形 缝有不同的设置要求,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综合 考虑和确定。通过合理设置结构变形缝,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能,同时保证结构的美观性和经济性。1. 引言 结构变形缝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减少由于结构的扭 转引起的应力集中,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为了满足结构的 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要求,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类型、使用条件

建筑变形缝处理

建筑变形缝处理 建筑变形缝是贯穿建筑物的用于消除变形和承受荷载的缝隙。对于长期存在的建筑物 来说,这些变形缝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可以防止建筑物的结构损坏。然而,如果变形 缝处理不当,会导致诸如漏水、噪音和结构受损等问题。因此,建筑变形缝处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变形缝的处理方法。 1. 确定变形缝的位置和大小 在处理变形缝之前,需要先确定变形缝的位置和大小。变形缝通常位于建筑物的接缝处,例如墙与地面、墙与墙、天花板与墙等处。变形缝的大小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荷 载进行估算,以确保能够承受变形和荷载。 2. 清理变形缝 在处理变形缝之前,需要清理变形缝。清理变形缝可以去除杂物,提高变形缝的通风 性能,并确保处理材料能够充分附着在缝隙之间。清理变形缝的方法可以使用吸尘器或其 他类似工具进行。清理后,在变形缝中填补任何已经损坏或松散的材料。 3. 选择合适的变形缝材料 选择合适的变形缝材料是处理变形缝的重要一步。变形缝材料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强 度足够、耐久性好、可沉积、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臭味等。常用的变形缝材料包括聚氨酯、硅橡胶、聚四氟乙烯等。 4. 填充变形缝 填充变形缝是处理变形缝的最后一步。在填充变形缝之前,需要确保变形缝周围的墙 面已经处理过,以免填充材料渗入墙体内。填充材料应该根据变形缝的位置和特点进行调节,以确保填充材料能够完全附着在变形缝的两侧。 在填充材料固化前,需要清洁缝隙周围的材料和多余的填充材料。对于某些特殊的变 形缝,需要使用封头或防水材料进行处理,以保证变形缝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变形缝可能需要不同的变形缝处理方法。因此, 在处理变形缝之前,需要对建筑物和变形缝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以选择最适合的处理 方法。 总之,建筑变形缝处理是建筑物保持结构完整和防止漏水、噪音等不良影响的关键步骤。通过确保变形缝的位置和大小、清理变形缝、选择合适的变形缝材料和填充变形缝, 可以实现有效的变形缝处理并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完整。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设置规范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设置规范 篇一:规范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3.4.5 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并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3)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7.1.7 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3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100m: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 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5 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 6 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 6.5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6.5.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处。伸缩缝的间距可按表6.5. 1采用。 表6.5.1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注:1 对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砌块、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房屋,取表中数值乘以0.8的系数,当墙体有可靠外保温措施时,其间距可取表中数值; 2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3 层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4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5 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缝宽度应满足各种变形缝的变形要求;在进行立面处理时,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3.4.5 体型复杂的建筑并不一概提倡设置防震缝。由于是否设置防震缝各有利弊,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总体倾向是: 1 可设缝、可不设缝时,不设缝。设置防震缝可使结构抗震分析模型较为简单,容易估计其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但需

变形缝材料

变形缝材料 变形缝材料是指在建筑或其他结构中用于处理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或地震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问题的一种材料。它主要用于控制和分散结构变形,防止结构因变形而产生开裂或损坏。 变形缝材料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在结构变形时发生相应的变形,从而减少结构受力,并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常见的变形缝材料有以下几种: 1. 橡胶材料:橡胶是最常见的变形缝材料之一。它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腐蚀性能,能够适应较大的结构变形,并且还能够吸收振动和减缓噪音。橡胶材料通常用于地面铺设、桥梁、挡土墙等工程中。 2.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如钢板、铝合金等也常用于变形缝的处理。金属具有较好的刚性和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抗变形能力。它们通常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变形缝处理,如建筑中的屋面、墙体等。 3. 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它在高压下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一定范围的结构变形。混凝土变形缝常用于楼板、墙体等建筑结构的变形缝处理,有助于控制结构变形并减少开裂。 4. 聚合物材料:聚合物材料如聚氨酯、聚丙烯等也常用于变形缝材料。它们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腐蚀性能,能够适应不同温

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结构变形。聚合物材料通常用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有化学腐蚀的场所,如游泳池、化工厂等。 变形缝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和变形情况来进行。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变形程度、使用条件、耐久性以及材料的成本等因素。同时,在安装变形缝材料时,还需要注意材料的固定和密封,以确保其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总之,变形缝材料是处理结构变形问题的重要材料,能够帮助控制结构变形、防止开裂和损坏,并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不同的工程需要选择适合的变形缝材料,并合理安装和维护,以确保其发挥最佳效果。

建筑构造与材料

建筑构造 【一、绪论】 1.P2 非承重类构件、建筑的构造: 一幢建筑物一般由基础、墙体、楼梯、屋盖、地坪楼板、门窗等组成。 建筑物的六大组成部分中,非承重墙、楼梯、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2.P4 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哪些公共建筑: 如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观演建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3.P5按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即:建筑的耐久年限) 一类建筑:5年---临时性建筑;二类建筑:25年---次要建筑 三类建筑:50年---普通建筑和构筑物;四类建筑:100年---特别重要或有纪念性的建筑物4.P7 基本模数:1M=100mm (建筑物和建筑部件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二、墙体】 墙体承重结构布臵方案:(砖混结构建筑) -----概念、理解 ①横墙承重:承重墙体主要由横墙组成。 (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递给地基。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对抗风力、地震力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建筑空间组合不够灵活。纵墙只承担自身的重量,主要起围护、隔断和联系的作用,因此对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 ) 将纵墙作为承重墙搁置楼板,而横墙为自承重墙。 (承重墙体由纵墙承受楼板或屋面板荷载,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粱.纵墙.基础传递给地基。特点:内外纵墙起主要承重作用,室内横墙的间距可以增大,建筑物纵向刚度强而横向刚度弱,在纵墙上开门窗的限制较大。适用于:空间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墙位臵在同层或上下层之间可能有变化的建筑,如教学楼中的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等。) ,纵墙承重体系楼刚度较差,板材料用量较多。 ,根据需要使部分横墙和部分纵墙共同作为建筑的承重墙。(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墙体混合组成。双向承重体系在两个方向抗侧力的能力都较好。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 ) ④半框架承重: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承重的方式。 (房屋的刚度主要由框架保证,水泥及钢材用量较多。 如商店、综合楼等,楼板自重及活荷载传给梁、柱或墙。) 2.P16 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的做法: 冬季,由于外墙两侧存在温度差,出现蒸气渗透,产生凝聚水,凝聚水 发生在墙体表面称表面凝结,发生在墙体内部则称内部凝结。内部凝结 会使保温材料失去保温能力。为防止墙体产生内部凝结,在靠室内高温 一侧设臵隔蒸汽层,阻止水蒸气进入墙体。隔蒸汽层一般采用沥青、卷 材、隔汽涂料以及铝箔等防潮、防水材料。如右图 (从左到右:内墙抹灰设臵、内围护墙、隔蒸汽层、保温层、空气间层、外围护墙、外墙抹灰) 3.P24 勒脚的定义:勒脚是外墙的墙脚 (勒脚构造做法:抹灰.贴面.石材) 4.P26 门窗过梁结构: :平墙过梁;带窗套过梁;带窗楣过梁) ,可以满足清水砖墙的统一外观效果。 ,跨度较小的门.窗.设备洞口等过梁之用。 考虑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目前已很少采用。

建筑设计的变形缝作用及构造要求

建筑设计的变形缝作用及构造要求 【关键词】建筑设计;变形缝;伸缩缝 1引言 在建筑高层化、智能化、绿色化开展趋势下,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建筑设计难度增加,对变形缝的设置要求升高。据此,设计人员应明确变形缝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分析变形缝的构造要求,切实落实三缝〔伸缩缝、防震缝和沉降缝〕合一原那么,保障变形缝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2建筑设计中变形缝的作用 变形缝是指综合考虑建筑结构、建筑根底、建筑纵横面等特点,在单薄部位设置变形缝,用于缓解变形、沉降、收缩等问题对建筑的影响,防止建筑出现损伤,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建筑设计中的变形缝包括3类,不同类型的变形缝发挥不同作用,设计人员需结合具体需求,合理设计。 2.1伸缩缝的作用 在建筑设计中,伸缩缝是指为应对建筑材料因温度应力出现的收缩变形,而在地表上方建筑结构〔该区域受温度影响较大〕单薄部位设置的变形缝。局部地区环境温度变化较大,不同时刻的温差较大,使建筑材料在热胀冷缩作用下出现温度变形,影响建筑结构精度与质量。以迪拜某酒店为例,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因对角桁架处未设置伸缩缝,使对角桁架材料因温度变化出现收缩变形,降低结构精度。迪拜地区的温差最高可达14℃,会使对角桁架材料在短时间内出现变形,24h内变形程度可达5mm。为应对这类变形引发的问题,设计人员应在建筑单薄部位设置20~30mm的收缩缝,并在收缩缝内填充保温材料,防止其受温差影响,保障其作用发挥。同时,在相邻伸缩缝设计时,二者间距需遵循相关设计标准【1】。另外,在建筑设计中,局部装修材料会出现收缩变形,设计人员须为其配置伸缩缝。示例,某建筑在地面装修时选择水磨石地面材料,其属于整体地面装修材料,为防止收缩变形影响建筑地面正常使用,设计人员在水磨石地面设置伸缩缝;在墙面装修时设置抹灰面层,为防止大面积抹灰导致变形开裂,设计人员在墙面预留伸缩缝,使建筑立面的美观度合乎要求。

变形缝设置规范

变形缝设置规范 篇一: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 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

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 某些标准图集和《2003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 (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 篇二:变形缝设置一般要求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

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材料与构造精选题库与答案

202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材料与构造精选题库 与答案 单选题(共180题) 1、有耐热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选用( )。 A.P·I、P·Ⅱ或P·O B.P·P C.P·S D.P·F 【答案】 C 2、地下工程无论何种防水等级,变形缝均应选用哪一种防水措施?( ) A.外贴式止水带 B.遇水膨胀止水条 C.外涂防水涂料 D.中埋式止水带 【答案】 D 3、关于多孔吸声材料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材料表面的空洞对吸声有利 B.表面喷涂油漆会大大降低吸声效果 C.材料孔隙率高,吸声系数较好 D.材料的低频吸声系数与厚度无关 【答案】 D

4、为防腐蚀,幕墙用铝合金材料与其他材料接触处一般应设置绝缘垫片或隔离材料,但与以下哪种材料接触时可以不设置?( ) A.水泥砂浆 B.玻璃、胶条 C.混凝土构件 D.铝合金以外的金属 【答案】 B 5、有关屋面及天沟、檐沟的排水坡度,哪一条是正确的?( ) A.平屋面排水最小坡度:结构找坡3%,材料找坡2% B.平屋面排水最小坡度:结构找坡2%,材料找坡1.5% C.平屋面天沟及檐沟最小纵坡为0.5% D.平屋面天沟及檐沟单向最大坡长为2500cm 【答案】 A 6、制作木门窗的木材,其具有的特性中以下哪项不正确?() A.容易干燥 B.干燥后不变形 C.材质较重 D.有一定花纹和材色 【答案】 C 7、按化学成分不同,钢材可分为下列哪两类?() A.碳素钢、镇静钢

B.合金钢、碳素钢 C.脱氧钢、合金钢 D.脱氧钢、镇静钢 【答案】 B 8、关于建筑物散水的设置要求,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有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宜为1500mm左右 B.散水的坡度可为3%~5% C.当采用混凝土散水时,可不设置伸缩缝 D.散水与外墙之间的缝宽可为10~15mm,应用沥青类物质填缝 【答案】 B 9、消防车道路面荷载构造的设计考虑,以下错误的是( ) A.与消防车型号、重量有关 B.车道下管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 C.高层建筑使用的最大型消防车,标准荷载为20kN/㎡ D.消防车最大载重量需与当地规划部门商定 【答案】 D 1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轻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 B.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物Ca(OH)2与骨料中的SiO2之间的反应 C.影响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与水灰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