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项目-亚马尔
2018全国1卷地理(真题、解析)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 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 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 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 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 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
43.【答案】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地震 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 护和利用;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景 区内居民收入,可减少对旅游收入的过度依赖, 优化景区旅游环境;适度减少旅游产业集聚区和 人口集聚区面积,可降低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 影响,便于地震发生时游客疏散和安置,有利于 保护游客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促进旅游的可 持续发展。 【解析】土地利用优化措施对旅游发展的意义。
37.【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 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 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泥;扩大鱼 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 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解析】(1)抓住材料“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2) 抓住材料“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 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3)河流带来盐分+蒸发旺盛→ 含盐量增加。(4)同意,从水环境、生物多样性、泥沙淤积来分 析;不同意,从湿地保护方面分析。 【解题技巧】特殊性问题,只能结合材料,按照问题本质去分析, 舍弃区域一般性特征带来的思维定势。
中俄能源项目-亚马尔

中俄能源项目——亚马尔项目2018/9/27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简称“亚马尔项目”或LNG)在俄罗斯境内的北极圈正式投产,并在亚马尔半岛涅涅茨自治区萨别塔举行首批液化天然气出产装船庆祝仪式,俄罗斯总统普京盛装出席,亲临第一批液化天然气装船庆典,他表示,这是俄中等各参与方取得共同胜利的好日子。
随着普京按下装船键,正在码头上停靠的首艘ARC7冰级液化气运输船“克里斯托夫·马哲睿”号开始接收生产线上生产的液化天然气。
据了解,这艘运输船设计装船容量17.3万立方米,预计18小时能够装满,并将于本月稍晚时间运往中国。
亚马尔项目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极圈内,是目前全球在北极地区开展的最大型液化天然气工程,属于世界特大型天然气开发、液化、运输、销售一体化项目,所以被誉为“镶嵌在北极圈上的一颗能源明珠”。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项目各方能够在克服各种困难情况下在4年时间里完成这样庞大的工程,已经创造了人类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发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中国主导的项目国际融资和模块化建造等高端工程制造对亚马尔项目的投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资本助推项目稳步实施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北纬71度北极圈内,濒临北冰洋的极寒地带,最低温度零下52摄氏度。
在当地涅涅茨语里,亚马尔的意思是“天涯尽头”。
亚马尔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被称为中俄合作的“压舱石”和“风向标”,“冰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战略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全价值链参与该项目运作,与丝路基金、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分别持有该项目20%、9.9%、50.1%、20%股份。
截至2017年10月底,中俄双方已签订96%产量共计1478万吨液化天然气长期销售协议。
据悉,该项目第二条、第三条生产线将陆续投产,届时亚马尔项目将具备每年1650万吨生产能力,俄罗斯在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份额将从4%提升到8%以上。
亚马尔LNG项目模块化建设经验解析

不利 素的影响.对于缩短工期 、保障质量、降低成本 , 路基 金持 股9.9%。作为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性项 目,LNG
保 汪大型项 目的顺利投 产和经 济性 具有重要意义 :
工厂 没汁年产量 1 650万吨 ,开工时是全球在建最大的LNG
亚马 尔液化 天然气 (LNG )项 目被称为 “北极地 区国 项目,工艺复杂,投资巨大,管理难度极高。由于地处北
模 块化 施工方法从上个世纪5O年 代逐渐开 始推广 ,在 开始结冰 ,来年5月份结冰厚度可达2.4米 。
人力和技术资源不足 、缺乏基础没施依托或 自然条件恶劣
亚 马尔项 目由俄罗斯 诺瓦泰 克公司持股50.1%,法 国
的项 目中采用模块化建 没方 法 ,能够最大程度地 克服这些 道达 尔公 司和中国石油天然 气集团公司分别持 股20%。丝
0 JPIE经RA营TIO管N理 M ANAGEMENT
亚马 尔LNG项 目模 块化建 设经验解析
郭 俊 广 ,许 涛 ,管 硕 ,石 峡 (中油 国际俄 罗斯 公 司 )
摘 要 :亚马 尔LNG项 目地 处北极 圈以 内, 自然 条件 恶 劣 ,周边 缺乏 基础 设施 。俄 罗斯缺 乏建 造 大型模 块化 LNG.-T-f-的经验 、能 力和技 术力量 。在 亚马 尔LNG项 目执行 过程 中 ,具 有丰 富经验 的国 际总 包商应 用先进 的管理 方 法 , 实现 了LNG..T-f 的 高度模 块化 建设 。工程模 块化 建设 的设 计 、制 造 、运 输 、项 目管理等环 节都 关 系到整 个项 目 的成败 ,亚马 尔LNG项 目在这 些环节 的成 功经验 可以为其他LNG项 目提供借 鉴。
Key words:Yamal;modularization;LNG;project management;construction ofoil&gas projects
山东省枣庄市2019年中考[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2019年中考[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6ae63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8.png)
山东省枣庄市2019年中考[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仅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拔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读图完成1~2题。
按图中所示方向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A. 四季的变化B. 五带的形成C. 昼夜更替D. 昼夜长短的变化2.图中四个地点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3.如图示意面积为10cm×10cm的枣庄市某商品房户型结构,该商品房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
据此完成3~5题。
该户型采光条件最好的是( )A. 主卧室B. 次卧室C. 小卧室D. 餐厅4.图的比例尺大约为( )A. 1:10B. 1:100C. 1:1000D. 1:100005.正午时刻,阳光照射室内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的节气是( )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6.如表为我国领土四端点的经纬度位置,据此完成6~8题。
端点①②③④经纬度位置49°N,135°E附近40°N,73°E附近4°N,112°E附近53°N,123°E附近端点①是我国领土的( )A. 最东端B. 最西端C. 最南端D. 最北端7.端点②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高寒B. 冷湿C. 湿热D. 干旱8.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南北跨度大B. 东西距离长C. 三面临海D. 海陆兼备9.如图示意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9~10题。
该图反映日本的人口问题是( )A. 人口基数大B. 人口增长速度快C. 人口老龄化严重D. 人口密度大10.缓解图中反映的人口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控制生育B. 鼓励生育C. 晚婚晚育D. 提高人口素质11.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饼状图(图1)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图2),完成11~12题。
二轮复习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类大题规范答题学案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类大题规范答题专项训练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了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从而产生了区际联系,最终促进了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共赢。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类试题是目前高考命题的热点。
一、典型例题呈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
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
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
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8分)(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6分)(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6分)(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4分)二、答题角度分析1.关注区域差异,分析区际联系的原因:(1)“资源跨区域调配”:前提是两个区域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分布差异和需求量不同,出现供求关系的差异,从而产生资源跨区域流动。
(2)“产业转移”:由于某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不同,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方。
2.注重综合思维,分析区域协调发展问题:(1)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角度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及沿线地区的影响,以及产业转移对迁出区、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8高考地理真题全国1卷(有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Ⅰ一.选择题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歧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地面振动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与歧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A.增强保密程度B.保证产品品质C.满足战备需要D.集约利用土地解析:1.【答案】C。
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主要需要考虑精密机械设备和一般产品的差异。
①保持恒温环境,是精密机械设备的特殊之处,可选。
②任何工业生产都需要储存原材料和产品,不是精密机械设备的特殊之处,排除。
③降低生产成本是任何工业都需要的,且地下建厂一般会比地面建厂成本更高,排除。
④减小震动却是精密机械设备的需求,可选。
故选C.2.【答案】D。
本题表面问与日本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实质是比较岐阜与大连的地下环境。
联系所学知识,日本多地震,D正确。
防渗水、防坍塌是任何一个地下工厂建设都应考虑的问题。
地下环境并不会有噪声影响。
故选D.3.【答案】B。
精密机械设备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从第1题可知,地下环境具有诸多优势,故其直接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
故选B.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5.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解析:4.【答案】C。
亚马尔项目

亚马尔项目亚马尔项目是中国对俄罗斯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旨在开发并利用俄罗斯亚马尔油气田资源。
亚马尔油气田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陆上天然气田之一,被誉为“天然气王国”。
亚马尔项目的合作始于2009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共同开发。
中石油在项目中拥有50%的股权,俄气拥有另外50%的股权。
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数千亿美元,预计能够生产数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亚马尔项目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开发利用亚马尔油气田的巨大潜力,更在于为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开辟了新的领域。
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亚马尔油气田的开发将能够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
亚马尔项目在开发过程中面临了许多技术挑战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亚马尔油气田位于西伯利亚冻土带,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而且该地区还存在着宝贵的生态环境资源。
为了保护环境,项目中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亚马尔项目也为中俄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项目的建设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提升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这些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亚马尔项目在推动中俄能源合作的同时,也为全球能源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比于传统的能源开发模式,亚马尔油气田的开发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将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减少碳排放。
中俄两国在项目中共同努力,不仅为地区能源供应做出贡献,也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的来说,亚马尔项目作为中俄两国的重要能源合作项目,在俄罗斯亚马尔油气田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项目不仅满足了中国的能源需求,也提供了中俄两国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新机遇。
亚马尔项目的成功开发不仅对中俄两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球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2018年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1)(含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振动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考点】66: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113:意义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对生产条件要求比较高,由此分析。
【解答】解:精密机械设备工厂,产品质量高,技术含量高,故要尽可能的减少外部环境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而其布局在地下,能保持恒温环境,降低温度和地面震动的影响,故①④对,C正确;在地下建工厂,投资大,也不利于储存原材料和产品,故②③错;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
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考点】64: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专题】111:特征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7:利用区域特征;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日本列岛正好坐立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由于太平洋板块稍薄,密度比较大,位置较低,因此当太平洋板块向西水平运动时,就会横冲至亚欧板块的下面,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之下,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现象与地震;因此,日本会变为火山、地震的活动频繁地带。
【解答】解:日本地震、火山发生频率都比大连多,故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防地震,故D正确;防渗水、防坍塌是任何一个地下工厂建设都应考虑的问题,故AC错;地下环境并不会有噪声影响,故B错;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俄能源项目——亚马尔项目2018/9/27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简称“亚马尔项目”或LNG)在俄罗斯境内的北极圈正式投产,并在亚马尔半岛涅涅茨自治区萨别塔举行首批液化天然气出产装船庆祝仪式,俄罗斯总统普京盛装出席,亲临第一批液化天然气装船庆典,他表示,这是俄中等各参与方取得共同胜利的好日子。
随着普京按下装船键,正在码头上停靠的首艘ARC7冰级液化气运输船“克里斯托夫·马哲睿”号开始接收生产线上生产的液化天然气。
据了解,这艘运输船设计装船容量17.3万立方米,预计18小时能够装满,并将于本月稍晚时间运往中国。
亚马尔项目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极圈内,是目前全球在北极地区开展的最大型液化天然气工程,属于世界特大型天然气开发、液化、运输、销售一体化项目,所以被誉为“镶嵌在北极圈上的一颗能源明珠”。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项目各方能够在克服各种困难情况下在4年时间里完成这样庞大的工程,已经创造了人类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发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中国主导的项目国际融资和模块化建造等高端工程制造对亚马尔项目的投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资本助推项目稳步实施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北纬71度北极圈内,濒临北冰洋的极寒地带,最低温度零下52摄氏度。
在当地涅涅茨语里,亚马尔的意思是“天涯尽头”。
亚马尔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被称为中俄合作的“压舱石”和“风向标”,“冰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战略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全价值链参与该项目运作,与丝路基金、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分别持有该项目20%、9.9%、50.1%、20%股份。
截至2017年10月底,中俄双方已签订96%产量共计1478万吨液化天然气长期销售协议。
据悉,该项目第二条、第三条生产线将陆续投产,届时亚马尔项目将具备每年1650万吨生产能力,俄罗斯在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份额将从4%提升到8%以上。
每年将至少有400万吨液化天然气产品运往中国市场。
项目中的南坦姆贝凝析气田蕴藏量大,其天然气和凝析油地质储量分别为1.3万亿立方米和6000万吨,计划年产天然气250亿立方米和凝析油100万吨。
亚马尔项目全面启动后不久,俄罗斯因克里来亚问题受到西方制裁,导致建设资金短缺,这个总投资270亿美元的项目差点夭折。
在关键时刻,中国资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作为重要的入股方向俄罗斯提供了120亿美元的贷款,中国丝路基金也出资14亿美元收购了该项目9.9%的股份,这才让项目得以继续。
2016年,中国石油俄罗斯公司认真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推动亚马尔项目在商务谈判、设计优化、对标管理、投资控制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中方努力,2016年帮助亚马尔项目实现降本增效765万美元。
中国石油俄罗斯公司积极推动中资银行参与亚马尔的项目融资团队,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时完成项目融资谈判,解决了建设资金需求问题,减轻了股东筹资压力,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关键保障。
由于2014年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导致亚马尔公司净资产为负及由此产生公司被债权人起诉甚至公司破产清算的法律风险。
中国石油俄罗斯公司多次组织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提出建议,以丝路基金加入亚马尔项目为契机,积极促成中俄两国政府协商签订了政府间协议议定书,从而在国际法框架下成功解决了净资产为负和公司资本弱化问题给亚马尔公司和外国股东带来的法律风险。
法国《十字架报》驻俄罗斯记者本杰明·科涅尔此前已两度探访项目现场。
他由衷地感叹道,中国的资金与市场为亚马尔项目顺利推进与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与可靠保障。
“亚马尔项目能有今天,中国功不可没。
”他强调。
二、中国企业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先进的工程制造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比如在南坦姆贝凝析气田共有4台极地低温钻机,其中一台钻机由中国生产。
在管线纵横、塔吊林立的工厂区,由于地处高寒、高纬度,工厂建设必须采用全新的模块化建造等方式进行。
一共142块模块由全球多个国家建造,运抵现场组装,其中以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7家中国企业承揽了120个模块的建造,最大的模块高40多米、重7500吨,相当于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这大大解决了现场大规模施工难题,节约了建设成本。
诺瓦泰克公司此前来视察中方船厂的模块制造状况及进度。
在位于青岛的中海油旗下造船厂现场看到,部分工人在焊接车间里忙碌,大量巨型钢材整齐地摆放在原材料区,部分模块已投入建造。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到今年7-8月,该工厂投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制造的工人数量将达到峰值,预计将有10000名左右。
据了解,像中海油青岛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参与亚马尔项目的中国船厂一共有6家,分别位于上海、青岛、天津、蓬莱、启东、武汉等城市,他们将分别制造不同种类的模块并通过海路运输到亚马尔半岛,以便于该项目一期可在2017年顺利投产。
诺瓦泰克董事长米赫尔松在视察完中海油船厂模块制造情况后也表示,希望中方船厂加快进度,并不断制定合理的工作进度表,以便按照最初规定的时间顺利完成模块建造。
据了解,亚马尔项目建设及运输产品共30艘船中有7艘是中国制造,如广船国际公司2016年1月和4月分别交付了两艘ARC7冰级重载甲板运输船。
同年11月,该企业又开始为亚马尔项目建造一艘ARC7冰级凝析油运输船。
而15艘天然气运输船中14艘船的运营都是由中国企业负责。
(左图为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现场)亚马尔项目建设监督部经理谢尔盖·拉丘金强调,这样一个特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能够在48个月内完成目前的工作量,值得赞叹。
其中来自中国的项目施工团队与建设者创造性的劳动可圈可点。
没有他们按期保质保量甚至提前完成高标准模块化建造,项目进展不会如此神速。
中国石油俄罗斯公司积极整合资源,利用各种机会引进中国服务进入亚马尔项目,实现了中石油整体效益最大化。
2016年2月,中国石油俄罗斯公司发挥股东优势,帮助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新增合同额6000万美元。
9月,协调亚马尔LNG公司,再次为海洋工程公司获得430吨的新增工作量。
同时,中方单位还参与了地质研究、钻机制造、模块建造、工程监理、海运物流、物资供应、造船、LNG采购等涉及LNG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中方全面参与,为项目的顺利启动、快速推进、应对制裁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有力支持。
中国石油通过该项目,有望在投资收益、资源保障、技术进步、合作拓展等方面获得可预期的回报,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强大助力。
有媒体评价,亚马尔项目担负着北极资源开发先行者的重任,中、俄、法三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参与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亚马尔项目已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最大的平台,深受两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被称为“北极地区国际能源合作的典范”。
亚马尔项目是世界上单套装置和整厂规模最大的天然气液化项目,核心工艺装置区技术含量最高,建设难度最大,工艺最复杂,代表了目前全球LNG液化工艺最主流、最先进的技术。
中国企业承揽了全部模块建造的85%,6艘运输船的建造、15艘LNG运输船中14艘船的运营等,工程建设合同额达78亿美元,船运合同额达85亿美元。
既赢得效益,又大大带动模块建造和造船等产业升级。
耀眼成绩的背后是中国油企和制造企业抱团取暖、逆势求生的艰辛与不易,是中国石油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鼎力扛起的责任与担当。
参与投标之时,正值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的开始。
由于低油价沿着产业链条传导的延迟效应,海工建设企业工作量大幅萎缩,处于严峻的经营困境中。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开发海外市场,成为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必然选择。
中国海工企业从未涉足过LNG核心工艺包,竞争对手包括韩国现代、三星和大宇等公司,可谓强手如林。
中国石油作为项目股东之一,积极向大股东诺瓦泰克引荐中国海工建设和造船企业,并协调解决融资等事宜。
凭借优质、优价、充足的原材料供应,最终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等7家中国海工建设企业脱颖而出,承担了120个模块的建造订单;广船国际、沪东船厂等船企也争取到为项目建造2艘模块运输船、1艘凝析油运输船、4艘大型LNG运输船的订单。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共有45家中国厂商为项目提供百余种产品,项目带动和促进了国内钢铁、电缆等众多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国内产品出口额超百亿美元……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再到强强联合,通过练兵亚马尔,中国石油带领中国企业实现由单一产品到项目承包、由低端制造到高端“智”造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制造成为北极新名片。
三、北极地区能源合作的典范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和渔业资源。
据媒体报道,挪威专家和美国国家地质勘测局都估计,北极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可能占到世界总储量的25%。
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生态部估计,仅俄罗斯所属北冰洋大陆架就蕴藏着约1000亿吨油气资源。
尽管以前开发油气资源在技术上不可行,但全球变暖正在使北极地区冰面以每10年9%左右的速度消失,今后在北极开发资源将变得相对容易起来。
因此北极仍然极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继中东之后下一个重要的能源基地。
而如果中国未来可以从北极地区获取能源,就能改变中国目前能源供给过于单一的窘境。
但是由于中国不是北极国家,所以如果要有效利用北极资源为自己服务,那么与北极国家在该领域的合作就显得必不可少。
而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俄在北极圈合作的首个全产业链合作项目,该项目的成功投产对于今后中国与俄罗斯进一步提升合作或与其他北极国家拓宽合作都是开了一个好头。
借“一带一路”东风,亚马尔项目的成功实践不断丰富和拓展中俄互利共赢合作的内涵和外延,成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撑,能源合作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始终是一项重要内容。
11月1日,在中俄两国总理第22次定期会晤期间,中国石油和诺瓦泰克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继续就亚马尔项目开展紧密合作。
(右图为克里斯托夫·马哲睿号”Arc7LNG运输船)此前一天,诺瓦泰克总裁米赫尔松在和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会谈时表示:“两个新朋友不如一个老朋友。
”一声“老朋友”不仅是真情实感的表达,更是中俄能源合作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的缩影。
多年来,中俄两国始终在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契合点,努力寻找共同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在这过程中,高度的互补性与互利性使两国目光共同聚焦能源领域。
能源合作成为中俄务实合作中成果最突出的领域之一。
与绵延近千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经过近20年的辗转起伏才尘埃落定不同,投资额堪比三峡工程的亚马尔项目从开始实质性谈判到项目交割不过短短一年时间。
这种转变得益于两国政府对建立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高度共识,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更得益于遵循互利共赢原则的能源合作符合两国国情,有利于造福两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