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R.适航符合性验证思路简述

合集下载

CCAR25.1457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7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图1发动机灭火剂浓度数据
图1为飞行验证试验灭火剂浓度数据中采样点1、采样点4、平均浓度绘制的灭火剂浓度-时间曲线。

其中采样点4为12个采样点钟最晚达到灭火剂要求浓度100%,采样点1为12个采样点中最早低于灭火剂要求浓度100%。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3.2秒-5.1秒之间12个采样点的灭火剂浓度均在100%要求浓度以上,整个时间持续2秒,发动机舱灭火剂浓度裕度充足。

所有采样点的平均浓度如图所示,高于采样4、采样点12的处的浓度,说明其他采样点处的灭火剂浓度要高于实际要求浓度,灭火喷嘴与灭火瓶灭火剂填充量有调整的可能性。

7结束语
发动机灭火剂浓度测量试验是新型号适航取证灭火系统验证试飞的科目之一。

本文结合某型飞机适航取证试飞,介绍了发动机灭火剂浓度测量试验的试飞方法,系统性地研究了民机在发动机灭火剂浓度测量。

CCAR25.1457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7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7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CCAR25.1457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首先解读了适航条款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了验证思路,包括检查方法和验证结果分析。

通过对适航条款的细致解读和验证思路的分析,可以确保飞机的设计和制造符合相关法规要求,保障飞行安全。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强调了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CCAR25.1457适航条款的验证思路,从而提升飞机设计和制造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7, 适航条款, 验证思路分析, 检查方法, 验证结果分析, 结论1. 引言1.1 引言CCAR25.1457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是飞机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环节,其贯穿整个飞机适航过程,确保飞机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符合适航要求,保障飞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航性。

本文将对CCAR25.1457适航条款的符合性验证思路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套完善的验证方法和流程,为飞机适航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飞机设计和制造过程中,CCAR25.1457适航条款是评估飞机符合性的重要依据,该条款涉及飞机的结构、系统以及相关设备的验证要求。

通过对适航条款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要求和意图,从而设计和执行相应的验证计划。

验证思路的制定是确保飞机符合性的关键步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验证思路分析,才能有效地进行适航条款的验证工作。

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技术手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工作,并最终得出符合性验证结果,为飞机的适航认证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从适航条款的解读、验证思路分析、检查方法、验证结果分析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飞机制造和适航领域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2. 正文2.1 CCAR25.1457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CCAR25.1457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是针对符合性验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CCAR25.1459是中国民航局针对适航条款的一个规定,要求民用飞机的设计、制造和适航过程必须符合相关的指标和要求。

为了验证适航条款的符合性,可以采取以下思路。

1. 收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首先需要收集和研究CCAR25.1459适航条款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如中国民航局的相关规定、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等。

这些法规和标准会给出关于飞机设计、制造和适航要求的具体指导。

2. 设计和制造阶段的验证:在飞机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可以通过与相关的规定进行对比来验证飞机的符合性。

可以看飞机的整体设计是否满足适航要求,包括空气动力学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电子系统设计等。

对飞机的制造过程进行审查,以确保飞机的制造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3. 适航验证测试:在飞机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适航验证测试,以验证飞机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和安全性。

测试可以包括地面测试和飞行测试。

地面测试可以涉及对飞机各系统的功能检查、静力试验以及抗破坏性试验等。

飞行测试可以涉及起飞和降落性能测试、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测试等。

通过这些验证测试,可以确保飞机的性能和安全符合相关要求。

4. 文件审核和审查:在适航验证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关的文件进行审核和审查。

包括设计文件、制造过程记录、测试报告等。

这些文件会详细记录飞机设计、制造和测试的过程,可以用来证明飞机的符合性。

5. 制定验证计划和程序:在进行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前,需要制定详细的验证计划和程序。

确定验证的范围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测试和审查流程,以确保验证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的思路主要包括收集相关法规和标准、设计和制造阶段的验证、适航验证测试、文件审核和审查以及制定验证计划和程序等。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确保飞机的设计、制造和适航过程符合相关的要求,从而保障飞机的飞行安全。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1. 引言1.1 介绍CCAR25.1459适航条款CCAR25.1459适航条款是指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对于大型飞机设计适航要求的一部分。

这些条款主要涉及飞机系统设计、性能要求、结构强度等方面,确保飞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适航性。

CCAR25.1459适航条款对于大型飞机的设计、生产和运营至关重要,是保障飞机安全的重要法规。

在CCAR25.1459适航条款中,涵盖了大量技术要求和标准,要求飞机制造商和运营商必须符合这些要求才能取得适航证书。

适航条款的内容包括了飞机结构强度、飞行操纵性、飞行特性、系统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飞机在各种飞行条件下都能安全运行。

对CCAR25.1459适航条款的符合性验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验证,飞机才能取得适航证书,证明其符合适航条款的要求。

符合性验证是对飞机设计和制造过程的全面审查,确保飞机在设计阶段就满足适航要求,从而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是飞机设计、生产和运营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飞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说明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的重要性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是飞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是确保飞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必要步骤。

通过验证适航条款的符合性,可以有效确保飞机在设计、制造和运行过程中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风险,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是确保飞机性能和性能预测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严格的适航条款验证,才能确保飞机在各项性能指标方面达到设计要求,确保飞机的运行性能和飞行安全性。

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还有助于提高飞机设计和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定制适航条款验证计划,有效执行验证过程,及时收集并分析验证数据,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设计和生产问题,从而提高飞机的设计效率和生产质量。

2. 正文2.1 确定适航条款验证的具体要求确定适航条款验证的具体要求是确保飞机在设计、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符合适航规定的要求,以确保飞机的安全性和适航性。

CCAR25.1441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41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41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方姝卢夏摘要本文对CCAR25.1441氧气设备和供氧条款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符合性验证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氧气设备;供氧;适航条款;符合性中图分类号:V245.31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15.080方姝1991.01.26/安徽合肥人/硕士/适航管理/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230000)卢夏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230000)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of CCAR25.1441oxygen equipmentand oxygen supply clause,and gives recommendations for compliance verification methods.Key WordsOxygen equipment;Oxygen supply;Airworthiness terms;Compliance0概述适航标准是保证民用航空器适航性的最低安全标准,CCAR25部是运输类飞机的适航标准。

我国民用飞机申请型号合格证必须符合CCAR25部中的条款要求,通过适航审查获得适航当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是民用飞机生产及投入商业运营的前提。

CCAR25.1441条款氧气设备和供氧是适用于氧气设备的适航条款,该条款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如果飞机型号设计中包含补氧设备,氧气设备能保护乘客和机组免受缺氧的影响。

本文将对CCAR25.1441条款的要求、来源以及建议的符合性验证方法进行说明。

1CCAR25.1441适航条款对飞机氧气设备的技术规定主要由适航规章中的条款以及技术标准规定(CTSO)组成。

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对氧气设备的要求主要有防护性呼吸设备、最小补氧流量、判断供氧的措施以及防止氧气设备破裂的规定等。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CCAR25是中国民用航空适航规定的基础。

CCAR25.1459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是关于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的规定。

在以下内容中,将从符合性验证的概念、验证过程、验证结果三个方面来阐述关于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的思路。

一、符合性验证的概念符合性验证是指通过测试、商定、检查或审查,确认某个产品或系统是否符合规范、标准或要求的过程。

符合性验证是确保适航性的重要程序。

根据CCAR25.1459要求,符合性验证应该在适航条款(TSO、STC等)制定之前进行,以确保适航条款符合规范及要求。

二、验证过程1、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制定符合性验证计划,并得到适航局的批准。

验证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需要验证的适航条款及相应的验证方法;• 验证执行的人员及负责人;• 验证时间表;• 验证结果的记录和报告;• 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 确认验证结果是否达到验证计划中的要求;• 如果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 进行测试、商定、检查或审查等符合性验证方法。

3、总结阶段:在验证计划执行完毕之后,需要进行总结和报告符合性验证结果。

在总结阶段,应该完成以下内容:三、验证结果符合性验证的结果在适航条款制定之前必须得到确认。

在验证结果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四、思路总结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的思路是从符合性验证的概念、验证过程、验证结果三个方面来展开。

在符合性验证过程中,需要制定验证计划,执行验证计划,以及总结验证结果。

验证结果应该包括验证记录、验证报告和验证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通过严格的符合性验证,可以确保适航条款符合规范及要求,也保证了飞行安全。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14 CFR 25(IntroductionToPart25)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最新一部客运飞机适航条款,适用于客运机场和其他可能乘坐客运机的机型,如大型客机、改装运输机、运营单发飞机、小型飞机和滑翔机。

该条款赋予飞行器设计者、制造商、运营机队维护安全管理和服务提供者新的义务,以保持安全操作。

本文概述了14 CFR 25(题为《介绍Part25》)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符合性验证意味着确认飞机的设计和运行是否符合14 CFR 25(IntroductionToPart25)的要求和规定的管理要求。

符合性验证的思路会根据适航条款的分类、适航条款的功能、适航条款对产品及运行要求具体要求来确定。

14 CFR 25(IntroductionToPart25)符合性验证思路是先建立有效的安全管控体系,重点是管理体系,而不是运营机队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以便将其按照统一的规范运作;其次是发挥安全系统的功能,确保管理体系的信息有效传递和处理;最后是飞机及其运营的有效审核和检查,以确保最终达到安全的实施目的。

在安全管控体系建立上,要求运营机队遵循14 CFR 25(IntroductionToPart25)的义务,写出和实施有效的飞行规程要求,以及实施有效的飞行记录按照机队实施的程序要求。

此外,飞行维护管理系统要求运营机队有定期保持飞机安全性能的要求,包括从每日到长期的维护检查、机构部件更换计划和定期检修。

为了有效发挥安全系统的功能,飞行客户服务和维护有效的报告系统需要建立,该系统的作用是为飞行护士提供操作,维护和报告义务支持,以确保运营机队充分理解实施14 CFR 25(IntroductionToPart25)的义务。

此外,安全主管还要定期编写有效的安全管理报告,监督和评估资源,以及确保实施14 CFR 25(IntroductionToPart25)的义务。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适航条款属于航空器的设计与制造领域,对于航空器的适航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航空器各个部件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适航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航空器的飞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适航条款的符合性验证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对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的思路进行简要描述。

1. 确定适航条款首先,需要根据相关适航标准和规定,确定适航条款的具体内容。

适航条款通常包括对航空器设计、制造、维护、检验、试飞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可靠性、操作性、维修性等方面,要求详细、具体、准确、全面。

2. 进行条款分析对于确定的适航条款,需要进行一定的条款分析,以确定其真正的含义和要求。

具体分析方式包括对条款进行文本解读、实物分析、功能分析等方式,以确保对于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正确。

3. 建立验证过程在确定适航条款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建立相应的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过程,以确保符合性验证的有效性和事实性。

验证过程需要包括检查清单、验证流程、符合性证明等方面,流程设计需要详细、严密,逐级递进。

4. 进行符合性验证在建立验证过程之后,需要进行具体的符合性验证。

这里的验证方式包括文件审核、实物检查、功能测试、性能验证等方面,通过多个方面的验证手段来确保适航条款的合法性和符合性。

5. 整理验证结果在完成符合性验证之后,需要及时整理验证结果,对于未符合项提出明确的改进措施,确保适航条款的正确应用。

同时,保证整个验证过程的全程可追溯性,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资料保留工作。

在整个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完善的验证过程设计和标准化的文件记录,同时充分尊重任何验证的结论和意见,确保验证过程的公正、适当和严格。

最终的目标是通过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确保航空器的适航性能达到标准,保证航空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AR.适航符合性验证思路简述
作者:沈东
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05期
【摘要】民用大型运输类飞机需要满足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才能取得型号合格证。

本文对其中的25.1093条款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和思路,并对符合性验证中的难点进行了简要说明,为运输类飞机25.1093条款的适航审查和符合性验证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CCAR25.1093;结冰条件;冰脱落;符合性验证
0 概述
飞机在穿越云层时,发动机进气道唇口蒙皮会出现结冰现象。

如果不进行发动机唇口蒙皮结冰防护,结冰到一定程度会造成发动机进气道进气畸变,导致发动机异常振动,另外,机体表面冰脱落被吸入发动机时可能造成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受损,严重的会导致发动机熄火[1]。

为了保证发动机能够在结冰条件下安全运行,针对发动机进气系统,CCAR25部规章制定了25.1093条款-进气系统防冰[2]。

具体要求如下:
(a)活塞发动机
活塞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必须有防冰和除冰措施。

除非用其它方法来满足上述要求,否则必须表明,在温度为-1.1℃(30°F)的无可见水汽的空气中,每架装有高空发动机的飞机,均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普通文氏管式汽化器时,装有预热器,能在发动机以60%最大连续功率运转情况下提供67℃(120°F)的温升;
(2)采用可减少结冰概率的汽化器时,装有预热器,能在发动机以60%最大连续功率运转情况下提供56℃(100°F)的温升。

(b)涡轮发动机
(1)每台涡轮发动机必须能在下列条件下在其整个飞行功率(推力)范围(包括慢车)工作,而发动机、进气系统部件或飞机机体部件上没有不利于发动机运转或引起功率或推力严重损失的冰积聚:
(i)附录C规定的结冰条件;
(ii)为飞机作该类营运所制定的使用限制内的降雪和扬雪情况。

(2)每台涡轮发动机必须在温度-9~-1℃(15~30°F)、液态水含量不小于0.3克/米3、水呈水滴状态(其平均有效直径不小于20微米)的大气条件下,进行地面慢车运转30分钟,此时可供发动机防冰用的引气处于其临界状态,而无不利影响,随后发动机以起飞功率(推力)作短暂运转。

在上述30分钟慢车运转期间,发动机可以按适航当局可接受的方式间歇地加大转速到中等功率(推力)。

(c)增压式活塞发动机
每台装有增压器(对进入汽化器之前的空气进行增压)的活塞发动机,在判断符合本条(a)的规定时,在任何高度上均可利用由此增压所产生的空气温升,只要所利用的温升是在有关的高度和运转条件下因增压而自动获得的。

[中国民用航空局1995年12月18日第二次修订]
25.1093条款针对活塞发动机、涡轮发动机、增压式活塞发动机三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进行了专门的进气系统防冰要求。

目前,大型民用运输类飞机安装的发动机基本皆为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因此,本文仅对25.1093(b)的验证思路和验证方法进行简述。

1 CCAR25.1093(b)条款关键点解析
整个飞行功率(推力)范围(包括慢车):在可以防止慢车停车推力之外,整个推力范围都需要为发动机提供防冰措施。

“发动机、进气系统部件或飞机机体部件上没有不利于发动机运转或引起功率或推力严重损失的冰积聚”中发动机主要指发动机风扇叶片等结冰表面,进气系统部件主要指进气道唇口,飞机机体解释为任何可能有冰聚集、并且产生的冰可能被吸入发动机的机体部件,可能结冰的机体部件主要有机头、机翼(前缘和回流冰)、机身、天线屏蔽器、天线等。

“不利于发动机运转或引起功率或推力严重损失”:结冰对发动机的影响主要有异常振动、推力损失、机械损伤三种情况[3]。

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对应不同的不可接受振动、推力损失、机械损伤的标准,在进行25.1093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时,需要发动机供应商提供这些标准。

2 CCAR25.1093(b)与CCAR33.68的区别
CCAR33.68从发动机本体出发,要求在结冰条件下,整个飞行推力范围内,发动机部件上没有影响发动机运转或造成不可接受的推力损失的冰积聚。

属于从发动机制造商角度考虑的条款,关注点是发动机自身的状态和能力,例如,熄火、喘振、压气机失速、转子卡死、异常振动、推力响应慢、丧失推力保持等。

CCAR25.1093(b)从飞机出发,要求在结冰条件下,整个飞行推力范围内,发动机、机体、进气道上没有影响发动机运转或造成不可接受的推力损失的冰积聚,关注点是发动机安装后与飞机的匹配。

一般适航验证中,CCAR33.68需要先于CCAR25.1093(b)完成验证,满足CCAR33.68是进行CCAR25.1093(b)验证的基础。

CCAR33.68的验证试验为CCAR25.1093(b)提供结冰条件下发动机的推力变化特性、振动特性、发动机机械损伤容限等关键参数。

3 25.1093(b)条款验证思路
对25.1093(b)条款的验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机体冰脱落符合性验证、发动机风扇冰脱落符合性验证、短舱防冰系统符合性验证。

3.1 机体冰脱落符合性验证
机体冰脱落符合性验证的大致流程如图1下:
图1 机体冰脱落符合性验证流程
验证难点:1)大尺寸表面的结冰量计算缺乏冰风洞试验结果支持,计算结果仅能做参考,不能用来直接表明符合性。

2)冰脱落时破裂特性缺少理论和试验支持,一般按最保守的破裂成两块处理,为冰脱落的符合性验证增加了难度。

3)对于脱落后冰块运动轨迹模拟,由于冰块的尺寸和质量难以确定,叠加上飞行姿态和外界气流环境,模拟结果的可信性很难验证,不能用来直接表明符合性。

4)冰脱落自然结冰试飞无法验证到最临界的冰脱落条件,仅能验证个别结冰条件下的冰脱落符合性。

一般,大尺寸结冰表面(如机头)冰脱落的符合性验证采用计算分析、自然结冰试飞、相似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表明符合性。

冰脱落相似性分析的要点:
1)选取的相似机型具有足够的安全服役数据。

2)飞机布局和外形相似。

飞机布局和几何外形相似是发动机吸入机体脱落冰相似性分析的基础,也是后续流场相似和结冰特性相似分析工作的前提。

3)流场特性相似。

飞机的结冰特性和飞机气动流场密切相关,气动流场影响水滴的运动轨迹进而影响结冰外形,流场特性发生变化,水滴运动轨迹和结冰冰形也随之发生改变。

另一方面,如果冰块从机体(下转第290页)(上接第345页)表面脱落,脱落冰块的运动轨迹也受到飞机气动流场的影响。

4)结冰特性相似。

冰脱落轨迹与冰块初始脱落位置、冰块大小以及形状有关,结冰冰形和结冰位置必须具备相似性,才能保证在具有相似性的流场前提下,脱落冰块的运动轨迹具有相似性。

3.2 涡轮发动机风扇叶片冰脱落符合性验证
发动机风扇叶片冰脱落可能会导致发动机产生机械损伤,在符合性验证中,一般采用计算分析和试飞的方法来表明风扇叶片冰脱落不会对发动机造成机械损伤或不可接受的推力损失。

验证难点:风扇冰脱落的符合性风扇冰脱落自然结冰试飞,FAA AC20-147建议发动机风扇冰脱落飞行试验在飞机(发动机)爬升(最大爬升)、待机、下降(空中慢车)三个阶段中的每个阶段进行三次发动机风扇自然冰脱落试飞试验。

风扇冰脱落自然结冰试验条件要求高,试飞风险大,冰脱落判据难以确定。

在试验前需要做充分的分析和地面试验,包括:结冰条件下的实验室试验、发动机机械损伤判据、发动机振动特性等。

3.3 发动机进气道唇口防冰系统性能符合性验证
进气道唇口结冰带来的危害由:1)改变进气流场,导致进气畸变;2)进气道唇口冰脱落,造成发动机机械损伤。

进气道唇口防冰系统一般采用性能计算分析、结冰条件下的地面试验、自然结冰飞行试验的方法进行符合性验证。

验证难点:结冰条件下进气道唇口防冰系统地面试验需要在25.1093(b)(2)要求的结冰条件下进行,这种结冰条件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遇到,需要通过地面结冰条件模拟设备模拟满足条款要求的结冰条件。

试验前需要对结冰条件模拟设备试验段的云雾模拟面积和质量、液态水含量、水滴颗粒直径、水滴分布的均匀性等参数进行标定和检查。

4 总结
本文提出的CCAR25.1093(b)符合性验证思路既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后续型号验证工作的指导,在CCAR25.1093(b)的适航验证过程中,符合性方法较为明确,主要为计算分析、地面试验、飞行试验、相似性分析。

但验证过程中还有诸多难点,例如,机体表面冰脱落特性、大尺寸表面结冰量的计算校核、冰脱落后的运动轨迹、发动机风扇叶片冰脱落计算模型的建立和校核、自然结冰试飞方法的改善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另外,针对验证工作中的技术难点申请人需尽早与审查方沟通,共同寻找最优方案,避免后期出现分歧。

【参考文献】
[1]裘燮纲,韩凤华.飞机防冰系统[M].北京:航空专业教材审编组,1985.
[2]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S].2011.
[3]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AC20-147,TURBOJET,TURBOPROP,AND TURBOFAN ENGINE INDUCTION SYSTEM ICING AND ICE INGESTION[Z].2004.
[责任编辑:田吉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