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溶解PPT课件

1.取一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它在水中的变化。 2.搅拌,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静置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面粉和水混合的实验
1.四人小组分工合作。 2.实验要安静、快速地进行。 3.完成实验记录表。
实验要求:
- .
从前,有一匹小马驮着一袋食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食盐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顿时觉得身上轻松了许多。
食盐溶解到河水中了。
1.分别取一匙食盐和沙,放入两个盛同样多水的烧杯中, 观察它们在水中的变化 。 2.搅拌,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3.静置一会儿,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食盐和沙与水混合的实验
1.四人小组分工合作。 2.实验要安静、快速地进行。 3.完成实验记录表。
实验要求:
刚放入时
搅拌后
静置一 记录表 第__组 __月__日
刚放入时
搅拌后
静置一 会儿后
面粉
结论
面粉与水混合实验记录表 第__组 __月__日
过滤实验装置
滤纸
漏斗
烧杯
铁架台
玻璃棒
过滤实验注意点
二低
一贴
三靠
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比较
不搅拌
搅拌后
放置一会儿
过滤后
食盐
颗粒慢慢变小
颗粒慢慢消失
颗粒消失
没有出现颗粒
沙
不变
不变
不变
沙留在滤纸上
面粉
不变
分散在水中
沉淀在水底
面粉留在滤纸上
现在你认为:面粉溶解了吗?
在水中溶解的物质不能通过过滤分离; 在水中不溶解的物质能通过过滤分离。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讲义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讲义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溶剂。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那么,到底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溶解。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通常是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水能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
比如食盐(氯化钠),当我们把食盐放入水中时,钠离子和氯离子会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脱离晶体表面,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盐水溶液。
类似的,还有氯化钾、氯化铵等盐类物质也都能溶解在水中。
许多酸、碱也能溶解于水。
例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强酸,它们在水中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相应的酸根离子。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在水中则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
水还能溶解一些气体。
最常见的就是二氧化碳。
当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时,一部分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从而溶解在水中。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溶解在水中,这对于水中生物的呼吸至关重要。
除了无机化合物,水也能溶解一些有机化合物。
比如酒精(乙醇),它与水可以以任意比例互溶。
葡萄糖、蔗糖等糖类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
然而,并非所有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一些金属,如金、银、铜等,在常温常压下几乎不溶于水。
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油脂,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很多。
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增大,例如硝酸钾。
但也有少数固体物质,如氢氧化钙,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对于气体来说,通常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
另外,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也会影响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似相溶原理指出,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如水),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例如,水是极性分子,所以极性较强的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利用水的溶解特性来进行许多工作和生产活动。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通过溶解来制备各种溶液;在医疗领域,利用水溶解药物来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用水来清洗衣物、餐具等,也是利用了水能够溶解污垢中的一些成分。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课件

然后观察
实验要求:
先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过一会轻轻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请保持桌面卫生。 请别将实验材料弄到自己身上,会把衣服弄脏哦。
回忆想能溶解吗?并比较食盐与沙在水中的状态。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也只是一个习惯,只 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 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 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 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文档都花费了我大量 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 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课后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 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课后反思
1、今天的学习结束,你收获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3、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
面粉在水中能溶解吗?呈现怎样的状态?有沉淀吗?
了解了这几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后,那么怎样来 判断它们是否溶解于水中了呢?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过滤法
实验要求:
请将漏斗颈的底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请将玻璃棒靠在滤纸上。 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 滤纸的边缘要略低于漏斗的边缘。 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课件(共17张PPT)

2.做实验时发现食盐不能继续溶解,此时应该( )。 A.加水,直至食盐全部溶解 B.继续加食盐 C.停止实验,记录最终溶解了多少份食盐
3.小苏打和食盐相比,溶解能力更强的是________。
第5课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聚焦
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质能溶在水里?
聚焦
生活中有很多物质都能溶于水,但如果将这些 物质不断加入水中,它们还能够被水溶解吗? 不同物质在同样质量的水中溶解能,并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1.能够直观看到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 2.能够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哪个在水中溶解能力更强 3.确保误差在可控范围内
研讨
1.食盐和小苏打为什么要分成小份添加 避免实验误差得到更准确的数字.
研讨
2.如何判断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
观察水中没有任何沉淀物或颗粒,说明食盐或 小苏打完全溶于水中.
拓展
如果在同样情况的不同温度下,水溶解同一物 质的多少会发生改变吗?
1.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的依据是( )。 A.搅拌两次,看到烧杯中有食盐或小苏打 B.烧杯中的水变浑浊了 C.不管怎么搅拌,烧杯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
猜想:
食盐
准备两杯50ml的温水
50ml水 小苏打
猜想:
将食盐和小苏打一份一份的放入水中并搅拌
猜想:
观察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情况 直到其不能溶解为止并记录结果
注意:
人人参与,分工合作 轻轻搅拌,不要溢水 溶解一份,再加一份 未溶解完,不算一份
探索: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记录表
1.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_食_盐__溶__解_能__力__强。 2._食__盐__溶解的份数多,__小__苏_打__溶解的份数少。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ppt课件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记录表
1份 2份 3份 4份 5份 6份 7份 8份
食盐是否溶解
√ √ √ √ √√ √
小苏打是否 溶解
√
√
我的发现
同样多的水能溶解的食盐和小苏 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拓展
因为水有较强的溶解能力,所以自然界中 几乎没有纯净的水,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 流水不断溶解地球上的物质,才使得这些物质得 以在其他地方富集。同时,水的溶解能力也使许 多营养物质和矿物质溶于水中,从而更有效地被 生物体吸收利用。
一天,主人让驴子驮一袋 盐到河对岸的亲戚家里去。 驴子驮着沉重的盐袋,吃力 地过河。一不小心,它摔了 一跤,倒在了河里。等它爬 起来时,发现身上的盐袋轻 了许多。
后来主人再让驴驮盐过河时,驴子就学会了偷懒,每次走到 河中间都故意摔跤。没过多久,主人就发现了驴子的诡计。
主人十分生气,决定惩罚
一下驴子。这天主人让驴子
驴子利用了盐能溶解于水的特性偷懒。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能溶解在水中,你还知道 哪些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
白糖 红糖 奶粉 小苏打 洗衣粉 二氧化碳 醋 酒精
思考 如果我们往水中不断加盐,盐能够一直溶
解下去吗?小苏打呢? 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盐和小苏打一样吗?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设计实验证明: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 能是不同的。
两个烧杯、水
玻璃棒
托盘天平
量筒
记录手册
研讨问题1 50毫升的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
少份小苏打
约7份(18克)食盐,2份(5克)小苏打。
研讨问题2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不同,食盐强,小苏打弱
研讨问题3
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 份一份地加入?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PPT课件

沙子在水中时,我看 到了……
我们的结论是:盐粒、高锰酸钾能“藏”在水中, 沙子不能“藏”在水中。
小结
像盐粒、高锰酸钾颗粒“藏”到水中的 现象,我们在 科学上称作溶解。
1.在水中看不到颗粒
溶
在水中均匀分布
解
2.没有沉淀
拓展天地
❖拓展延伸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
溶解现象?
课堂检测
一、填空。 把一小勺食盐和一小勺沙分别放入两杯水中,
透明的水变成了紫红色,所以高锰酸钾不会溶解在水
里。( ×)
用筷子搅拌,能在水里溶解的是( 盐 ),不 能溶解的是( 沙 )。这是因为( 盐 )放入
水中后,化成了( 看不见)的微粒。而把( 水)
放入水中,经过搅拌仍然沉淀于水中。
二、判断。
课堂检测
1.盐、砂糖、都能溶解于水。( √ ) 2.水能溶解任何物质。( × )
3.物体在水里溶解了就看不见了,而高锰酸钾让
“搅拌一会儿”、“搅拌较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 细致的观察。 ❖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 ❖ (3)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样很危险。 只有经过老师确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
没放入水中的食盐是什么样子的
食盐在水中……
实验器材:烧杯、小勺、玻璃棒、食盐、水
物 质
沙子 大颗粒 大颗粒 大颗粒
高锰
酸钾 大颗粒 小颗粒
微粒
放置一会后
大颗粒 化在水中
1.没放入水中的沙子是什么样的呢? 2.取一平匙沙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察。 3.轻轻的搅拌几下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
食盐、高锰酸钾在水 中时,我看到了……
没放入水中时
食 盐
大颗粒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课件设计】.ppt小学科学

方座支架
18/5/25
滤纸 漏斗 烧杯
9
过滤实验装 置
18/5/25
过滤操作的注意事 项
做到:“一贴 二低 三靠”
1.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3.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4. 烧杯紧靠玻璃棒 5. 玻璃棒斜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6.漏斗下端较长管口紧靠烧杯内 壁
10
7. 倒入之前要充分搅拌,使之
3. 稍过一会儿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观察
它们18/5/2的变5 化 。
3
● 实验注意事项:
1. 杯子中的水不要太多。 2.为了让混合更充分,我们可以用玻璃棒搅拌后再
观察与记录。
3.玻璃棒搅拌时尽量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尽量不 发出嘈杂声。玻璃棒不能混用。
4.仔细观察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之前、中、后的变化 并记录。
搅拌直至最后的 态 状 渐渐变细直至变 成 肉眼看不见的 微粒
没有太大变化 解
我们的发现 。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子在水中没有溶
18/5/25
5
食盐、沙子、面粉在水中的状态比较
录记
表
项目 食盐放入水中 沙子放入水中 面粉放入水
中
现象
食盐化 了 看不 见了
沙在水中没 有 化,还能 看水中不会 溶 解
面粉在水中是更接 近食盐还是沙子呢?
18/5/25
6
● 什么是溶解呢?
像食盐这样在水中能化 成 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 并 均匀持久地分布在水中的现象 叫 做溶解。
18/5/25
7
■ 观察描述可以判断物质在 水 中是否溶解!
我们还有更好的判断方法吗? 过滤
18/5/25
8
● 活动二:过滤 ● 实验装置及相关器材名称
三年级科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课件

同学 们 (tóng xué) 再见!
第十七页,共十七页。
第八页,共十七页。
食盐(shíyán)、沙、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比较
现在你认为:高锰酸钾溶解了吗?
第九页,共十七页。
溶解:像盐粒,高锰酸钾颗粒藏到水 中的现象,我们(wǒ men)说它们溶解在 水里。
第十页,共十七页。
观察其他物体(wùtǐ)在水中是否溶解
石子 红糖 粉笔 肥皂
溶解
(róngj
iě) 没有溶解√√√ Nhomakorabea√
洗衣粉 橡皮
√ √
第十一页,共十七页。
你还能举出一些能在 水中溶解 的例子来吗? (róngjiě)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
拓展(tuò
zhǎn)延伸
怎样使糖块溶解
得快? ……
……
请提出你的猜想,设计你的实验,记录你的结果,
得出你的结论。
——最重要(zhòngyào)的是:记住,这一切都要像一个科学家
实验器材:烧杯(shāobēi)、玻璃棒、食盐、水
1、取一平匙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 察。 2、轻轻的搅拌几下后静置,观察。
3、将观察到的现象(xiànxiàng)分别填 入表中。
第五页,共十七页。
沙子(shā zi)在水中……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沙子、水
1、取一平匙沙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察。 2、轻轻的搅拌(jiǎobàn)几下后静置,观察。 3、将观察到的现象分别填入表中。
第一页,共十七页。
实验目的:
观察食盐、沙子、高锰酸 钾在水中发生(fāshēng)了什么变 化?
准备材料 : (cáiliào)
烧杯、水、搅拌棒、 食盐、沙子、高锰酸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食盐溶
✔
解,沙子
✔
和面粉没
有溶解
✔
✔
小结
溶解
1.在水中均匀分布 变成肉眼看不到的微粒
2.没有沉淀
3.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整理器材
1.用过的废液、滤纸放 入指定的地方。
2.将桌面抹干净。
3.器材复位。
拓展
判断以下物质能否在水中溶解
物质 食盐 沙子 面粉 橡皮 味精 白糖 铅笔
溶解 √ × × × √ √ ×
食盐在水中 沙在水中
溶解
小结:食盐肉眼看不见,沙看得见。
判断是否溶解,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检验。 (溶解: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玻璃棒
过滤实验 器材名称
铁架台
烧杯 滤纸 漏斗
烧杯
操作流程
过滤的操作要求 一贴 二低 三靠
注意:漏斗下端有液体出现,就 停止倒入液体,进行观察
分别过滤三个烧杯中的物质
✔
✔
✔ 我们发现
注意:药品和液体不能摸、不能尝!
实验步骤
1.明确实验步骤:
将纸包内食盐、 河沙和面粉放 入水中
玻璃棒 搅拌
观察 现象
填写实验 记录单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思考: 物质颗粒变小、消失还是没有变化? 物质沉在杯底、浮在水面还是分散在水中?
实验 ——食盐、河沙和面粉在水中
✔
✔
✔
实验 —比较
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水能溶解食盐吗? 水能溶解沙子吗? 没有溶解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想一想——
1.大家喝感冒冲我们叫它什么呢?
探究: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实验 —食盐、河沙和面粉在水中
实验器材:食盐、河沙、面粉、水、烧杯、 小药匙、玻璃棒(注意:玻璃仪器轻拿轻放)
实验要求:实验过程中轻声有序,注意安全! 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
我们的判断对吗?---实验验证
课堂练习
1.我观察到( C )的现象,说明食盐在水中
溶解了。 A.食盐沉到杯子底部 B.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 C.在水中看不到食盐了 D.在滤纸上留下了食盐
2.在过滤面粉与水的混合液体过程中,(A )
方法是错误的。
A.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要超 过滤纸的边缘
B.在往漏斗里倒液体的时候,我们应该用玻 璃棒引流
C.在过滤过程中,漏斗下端的管口要尽量靠 近烧杯的内壁
课后作业
1 完成学习实践园地P13页。
2 判断以下物质能否在水中溶解
物质 食盐 沙子 面粉 橡皮 味精 白糖 铅笔
溶解 √ × × × √ √ ×
我们的判断对吗?---实验验证
敬请各位老师 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