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头研究所简介
中船重工第七一七研究所简介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9期 【封面故事】Cover Story212科 科学中学中国人国人 2011年第9期 共同愿景: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军用光电系统研究所。
价值取向:忠诚、敬业、创新、进取。
企业理念:有活才能活、有才才有财、有志才能治、有为才有位。
质量方针:不断提供技术领先、顾客满意的光电产品。
质量理念: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7研究所,已经走过50年“创业、苦斗、突围、跨越”的历程。
上世纪60年代,717所响应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开展光学研究,主要从事军用光学机械设备的研仿。
历经十年创业,717所从最初的一个海军三人光学组,发展成为一个光电技术应用研究所,在自然灾害与国际封锁面前,在设备、资料、技术、人才极端匮乏的条件下,717所毅然完成了两型潜用光电装备的研仿,实现了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技术跨越。
中船重工第七一七研究所简介上世纪70年代初,按照国家“三线”建设的要求,717所搬迁至鄂西的深山区,开始了默默无闻、潜心科研的20年“苦斗”。
环境的恶劣、科研的艰苦,并没有冲散717人坚定我国国防事业的意志。
二十年山乡风雨,717所在逆境中求生存,培育了一支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忠诚敬业的员工队伍,收获了二代两型天文导航系统、三代六型潜用光电装备等填补我国空白的奠基性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种种荣誉,为我国以“两弹一星”为重点的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十年奋发图强,使我国跻身世界六个具有自主研发大型潜用光电装备能力的国家之一,并开始了新一代舰船光电系统的研发,实现了我国舰船光电装备从光机体制向光电体制的技术跨越。
上世纪90年代初,717所搬迁至当今国内光电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
深化改革,励精图治,不断探索,经过20年创新与跨越,717所奠定了海军光电系统龙头单位的业内地位,成为国内唯一的舰船光电技术专业研究所、国内唯一的潜用光电系统研发单位、国内唯一的军用天文导航技术科研机构。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研制能力 集成电路专业
(一)一次集成工艺生产线两条(3英寸和4英寸1 ( ) 次集成工艺生产线两条(3英寸和4英寸1.2 2µm线)
1994年,建成我国第一条QPL国军标集成电路生产线,全国首家认证 1995年,模拟电路现场应用失效率优于2.3x10-7/器件.小时(DFH-2A数据) 2001年,民品电路现场应用失效率优于100PPM
七七一研究所
历史成就 研制能力 质量控制
研制能力
三大产业
七七一研究所
研制能力
三大专业并举 三个地域运作
一、运行体系
半导体集成电路 开发与研制 整机研制与生产
混合集成电路开 发与研制
研制能力
二. 地域构成
总部
计算机分部
集成电路分部
临潼分部
所辖太乙路、西开发区(包括太白南路)、临潼三 地,总面积为37万平方米: (其中太乙路地区占地13.3万平方米;临潼分部占 地20万平方米;计算机部位占地3.7万平方米)
计算机分部
临潼分部
集成电路分部
集成电路分部占46.2%;计算机分部占24.4%; 临潼分部占23.2%;总部占6.2%
研制能力
科技领航人
我所有各类专家 5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 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人,跨世纪带头人 人 跨世纪带头人3人, 人 政府特殊津贴40人,航天十佳青年1人。
研制能力
四.生产能力 产能力 在总装、国防科工委的大力支持下, 七七一所 利用“型号工程”和“高新工程”等技术改造 投资进2亿多,集成电路年产千万只、国军标级 混合集成电路年产5万块的军用专业批生产线, 了工艺监察、质量保障、检测试验、失效 形成了 分析等配套的产品保障体系,能满足型号的批 产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民品电路月投片量达 到8000片,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只。
七一七研究所简介

七一七研究所简介七一七研究所,又名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国家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七一七所始创于1960年,地处武汉“中国光谷”,现有员工1000余人,下辖五个技术研究部和五个高科技公司,一所三地,占地千余亩,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年产值10亿元。
七一七所主要从事以工程光学为基础、以激光技术与红外技术应用为重点的光电探测技术研究和大型特种光电系统的研发,主导专业涉及光电检测、精密机械、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软件工程、系统集成及其他相关领域,主要承担光电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大型、特种光电系统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等任务,是国防骨干科研机构和军用光电技术的主要研究中心。
七一七所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成员单位,湖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光学学会红外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导航学会天文-惯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主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光学与光电技术》。
拥有光学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两个专业硕士点,一个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七一七所拥有完备的科研设施与研发条件,设立有光电国家实验室光子辐射与探测研究部,拥有达到国际水准的应用光学、光电探测、红外技术、激光技术、天文导航及光电系统等重点实验室,拥有CAD中心、计量检测中心、环境试验中心和数控精密加工基地等。
七一七所现有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700余人,拥有我国光电探测、天文导航、光电对抗、光电系统集成等领域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光机电一体化、图像处理、信息处理、控制工程等省部级学科带头人。
建所以来,先后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60多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国军标质量体系及一级保密资格认证。
七一七所主所区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烟波浩渺的汤逊湖畔,占地近700亩,所区湖岸长达3公里,具有现代风格的科研、管理、制造、试验、工作条件和建筑设施,风景秀美,环境优雅。
七一七研究所员工拥有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找到自己事业发展的支点。
武汉各研究所概况---精品模板

武汉各研究所概况又到求职之际,看到很多学弟学妹在询问武汉研究所的情况。
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了解的东西,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武汉研究所主要是中船重工底下的6个研究所,包括701,719,712,722,717,709.还有就是航天科工下面的三江航天设计所,现在三江航天已改名为航天科工第九研究院.下面分别介绍一下:701所:总体所,主攻舰船设计。
招收专业方向齐全.作为总体所,平均待遇要高于其他装备所。
但是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弱电类(如计算机,电信,电子)等专业学生进去不是特别合适。
建议船舶,机械,电力,控制等专业的同学去。
719所:总体所,主攻潜艇设计。
和701一样,待遇较好,招收专业多.对于专业上仍然是弱电不太合适。
712所:电机所,研究电机。
过去不匝地,近几年随着任务增多,待遇有大幅提高.如果是电机等强电专业的同学,建议去这里。
722所:通信所,研究天线。
待遇与712差不多,也是近几年发展很快。
比较适合微波,电磁场等通信专业的同学.717所:光电所,研究光电设备。
待遇比712,722略好。
目前参与国家光电实验室建设,发展前途很大。
这里当然和光电,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弱电专业比较对口。
709所:计算所,研究计算机。
老牌计算所,名气较大,近几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地位有所下降。
待遇上和717差不多。
比较适合计算机,电信,控制等专业的同学.三江航天设计所:总体所,主攻导弹设计.招收专业方向齐全.平均待遇应该比中船的几个设备所要高,但是与701,719比可能略差一些。
设计所招人比较倾向国防科工委的高校。
总而言之,找研究所最好是找专业对口的,不要一味冲着待遇去.因为来研究所,首先就意味着奉献,不是图舒服,图钱来的。
有人说,研究所工作轻松福利又好,这是不真实的。
研究所经常会加班,去外场实验。
只是说相对公司而言,工作压力会小一些。
另外专业对口,可以让个人较快做出成绩,对于个人发展来说空间就会大很多。
711所况介绍

七一一研究所简介2009年3月概况七一一研究所是以船用柴油机和动力装置为主专业,集研发、生产、 服务、工程承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所。
创建于1963年,隶属于中国 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组织结构图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区域分布图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莘庄基地七一一研究所莘庄基地区域图新建研发生产一体化产业基 地,占地200亩,总投资超过 7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投入 4.7亿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七一一研究所合资公司2005年8月,七一一研究所与国际知名的瓦锡兰公司以50:50股比在 上海临港新城共同设立了上海瓦锡兰齐耀柴油机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生 产瓦锡兰设计的Auxpac W20和W26柴油发电机组,功率输出范围从520千 瓦到3000千瓦,年产量250台。
公司已于2006年6月29日正式开业。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七一一所建设中的合资低速机厂 青岛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 青岛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 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 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一期低速机产能 一期低速机产能 二期低速机产能 二期低速机产能 100 100 350 350 万马力 万马力 万马力 万马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人力资源状况强调学习,打造高素质的人才团队 共有职工1700多人(其中所本部860人、新中厂650人), 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94人(含58名研究 员),中级职称131人。
我所是博士、硕士授予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拥有博 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5名。
学历分布大学本科 硕士 博士职称分布研究员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主要技术与产品柴油机及动力装置———柴油机整机设计独立或与工厂联合设计了以船用为主 的多种型号或系列的高、中、低速大 功率柴油机产品,并装备了大批民用 船舶和海军舰船。
七七一研究所

VIDEO 10% CPU 4% 数模混合IC 10% MCU 17%
电源/电力管理 22%
主要产品为ASIC(18%)、 MCU/CPU(21%)、视频IC (12%) 数模混合IC (12%)、数模混合IC (12%)、电源芯片(22%) 和IC卡/信息安全芯片等;其 中8 的产品在100 门以 中85%的产品在100万门以下; 产品应用领域42%为通讯、 34%为消费、18%为工业电 子和计算机。 这些产品都适合在计划引进 的IC线上研制生产 已有不少 的IC线上研制生产,已有不少 设计公司意向在此IC线进行 Foundry加工。
计算机分部
临潼分部
集成电路分部
集成电路分部占46.2%;计算机分部占24.4%; 临潼分部占23.2%;总部占6.2%
研制能力
科技领航人
我所有各类专家 5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 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人,跨世纪带头人 人 跨世纪带头人3人, 人 政府特殊津贴40人,航天十佳青年1人。
研制能力
四.生产能力 产能力 在总装、国防科工委的大力支持下, 七七一所 利用“型号工程”和“高新工程”等技术改造 投资进2亿多,集成电路年产千万只、国军标级 混合集成电路年产5万块的军用专业批生产线, 了工艺监察、质量保障、检测试验、失效 形成了 分析等配套的产品保障体系,能满足型号的批 产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民品电路月投片量达 到8000片,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只。
质量控制
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2000年通过了军方第二方体系认证,12月 被纳入《武器装备合格承制方名录》。 2002年9月1日开始2000版质量体系开始试 运行。
质量控制
质量体系认证证明
质量控制
质量体系与质量管理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简介

室 、 CAD 中心 等 。 拥 有 各 种 电子 测 试 仪 器 3 0 0 0 多 台 套 。 具 有 较 强 的 工 程、 试 制 与批 量生产 能力 。
7 2 3 研 究所 自 19 6 8 年建所 以来 , 先后 成功研 制 了 多型 装备 , 并形 成 了 系列 出 口 产 品 。
省部级 以上 有突 出贡献 的 中青年专 家和 享受政 府特 殊津贴 人 员3 0 多人 , 博 士生 、 硕 士 生
10 0 多名 , 设 有硕 士 学位授权点 、 博士 后科 研 工 作 站 。 有2 0 个专业 研 究室 、 实验 室 、 车
间 、 电工 电子 设备环 境 与可 靠性试验检测 中心 、 微 波测 试 计 量室 、 大 型 超 宽带微 波暗
着重 开 展 国防科技应 用 、 基础课 题 的研 究 , 取 得 了 1 5 0 多项 科 技 成果 , 其 中国家级 奖 3 0 多
项
部 ,
、
省级 奖
120
多项 。
7 2 3 所 注 重 高新 技 术 、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 民 品 开 发 , 产 品 涉 及 医 疗 仪 器 、 船 用 电器 、 通 讯
中国船 舶重工 集团公 司 第七 : 三 研究所 简介
中国船舶重 工 集团 公 司第7 2 3 研 究所 地 处风 景秀丽 的历 史文化 名城 扬州 , 主要从事
舰 船 电 子 系 统 与 装 备 的 研 制 。 目前 有 在 职 职 工 1 2 0 0 余 人 , 其 中工 程 技 术 人 员 8 0 0 多 名 ,
电子 、 机 电设 备等诸 多领 域 , 获 国 家专 利 、 国 家 金 奖和 省级 成 果 奖 1 0 多项 。
716研究所

716研究所716研究所,是位于中国某大都市的一所顶尖科研机构,以先进技术和创新研发而闻名于世。
该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7月16日,旨在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716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
其优秀的科研团队由一批博士、硕士、工程师组成,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富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研究所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和先进的研发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资源支持。
在信息技术领域,716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致力于开发创新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提高计算机性能和数据传输速度,增强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智能手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和高效。
在生物医学领域,716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致力于研发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探索疾病的病因和发展机制。
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癌症治疗、基因疗法、干细胞技术等,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环境保护领域,716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致力于研究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太阳能发电、风能利用、废水处理等,为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716研究所的使命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进步,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该研究所以其过硬的研发实力和卓越的研究成果备受赞誉,并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
通过深入合作和交流,716研究所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努力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和国际声誉。
716研究所以其卓越的研发实力和创新研究成果赢得了赞誉,为改善人类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科研领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未来,716研究所将继续致力于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IC 中国舰船研究院
12所热加工工艺研究所(兴平)
76所船舶档案馆(兴平)
701所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
702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无锡)
703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704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
705所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707所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708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
709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
710所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
711所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
712所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
713所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
714所科技情报研究所(北京)
715所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
716所江苏自动化研究所
717所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
718所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
719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722所武汉船舶通讯研究所
723所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
724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
725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726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
760所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
750试验场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
七○一
武汉,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国防核心科研事业单位,被誉为“战舰的摇篮”。
七○二
无锡,在上海设有分部,在职职工800余人占地1000余亩。
主要从事舰船及水中兵器、海洋工程等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和声隐身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
七○三
哈尔滨。
从事船舶蒸汽,燃气动力装置和工业用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机械传动、自动控制以及电站、热能工程等应用研究。
七○四
上海,衡山路10号。
主要从事舰船特种机电设备与系统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总成。
现已形成大型水面舰船特种设备、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船舶特辅机电设备、舰船隐身技术应用、特种测试及环境条件试验研究五大船舶专业板块,包括甲板机械、舱室辅机、电站电机、热工设备等20多个专业门类。
七○五
西安,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在系统工程、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精密仪器等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优势。
设有十余个专业技术研究室、工程部,以及科研管理、后勤保障机构,建有信息处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十余个技术先进的大型专业实验室。
还包括高技术公司、技术开发部、电子设备厂等科技产业。
在昆明和上海有分部。
七〇七
天津,研究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
七○九
武汉,融计算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数学理论研究为一体,从事信息指挥系统、计算机加固技术、容错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与软件工程、图形图像处理、机电一体化、印制电路等专业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七一○
宜昌,我国舰船科技、海洋工程重点骨干研究所,海军武器装备合格承制方,国家863、973高技术项目研究单位,国家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拥有国防一级磁学计量站、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两个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点。
北京、上海、武汉、三亚设有分支机构。
下设10个研究室、2个装备生产部和2个试制工厂,还有宜昌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宜昌七一○建业总公司、宜昌天马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七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汽修厂、烟机室等民品控股公司和经营实体。
七一一
上海,国内最具规模和实力的船用柴油机及动力装置研究所,是国家车船柴油机研发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下设柴油机装置研究发展事业部、动力装置研究发展事业部、传动机械工程事业部、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等,还拥有若干独资、控股、参股的公司。
七一一所的主导专业有柴油机及动力装置、特种发动机、传动技术、蒸汽动力装置、热能节能技术、舰船机舱和工业自动化、减振降噪技术、环境保护治理工程等,由此构成了核心竞争力并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七一二
武汉,现有研究员30多名,中高级技术人员500多名,拥有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专业范围涉及化学电源(铅酸蓄电池)、自动控制、计算机开发应用、大中小型直流电机、永磁电机及特种电机、开关电器、电工绝缘化工及环保工程等。
七一三
郑州,占地近800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
主要从事机械、液压、电子、自动控制、热能动力、压力容器、化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集成、计量检验测试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
全所现有职工1100人,其中研究员60多人,高级工程师200多人,工程师300多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0余人和一批专业学科带头人。
现有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七一四
北京,从事舰船科技情报工作。
七一六
以海军作战指挥系统、控制系统、情报系统为主专业。
七一七
武汉,拥有我国潜基光电探测、天文导航、光电系统集成技术和光电对抗系统等技术领域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拥有一批光机电一体化、图像处理、信息处理、控制工程等省部级学科带头人。
七一八
邯郸,主要从事船舶以及陆地环境系统工程和化学及其它能量技术应用。
七一九
武汉,以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为主。
七二二
武汉,从事通信系统和设备研究、制造及通信电子工程开发和设计。
七二三
扬州,主要从事电子工程系统与设备的研制。
七二四
南京,从事大型电子系统工程研制生产。
七二五
洛阳,从事舰船材料研究的综合性研究。
七二六
上海,从事水声电子、超声设备、海洋开发和船用电子设备的应用开发的综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