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发布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国家应急部主要职责-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国家应急部主要职责-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国家应急部主要职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国家应急部是负责国家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

它的主要职责是在国家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灾难时,负责组织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作为国家应急管理的中枢机构,国家应急部的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应急部需要建立起高效的危机处理机制。

在国家面临突发事件和灾难时,国家应急部要根据事态的紧急性和重要性,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这涉及到成立紧急指挥中心,制定科学的应对预案,组织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协作,确保危机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

第二,国家应急部需要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国家应急部要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调动相关力量和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这可能涉及到派遣救援队伍,配置救援物资,协调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合作等等。

第三,国家应急部还需要进行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

在灾害发生后,国家应急部要组织开展灾后评估,制定灾后恢复规划,协调各方面力量进行重建工作,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通过以上的工作,国家应急部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和灾难对国家和人民的损失,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时,国家应急部还扮演着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角色,为提高国家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能力做出贡献。

总之,国家应急部的主要职责是在国家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灾难时,组织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国家应急部的工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介绍国家应急部的主要职责。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然后,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国家应急部的职责一、职责二和职责三。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并重申职责一、职责二和职责三的重要性。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国家应急部的职责。

职责一将重点讨论国家应急部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救援和抢险工作中的角色和职责。

中国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中国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中国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救助工作。

当毗邻国家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并对我国境内造成重大影响时,按照本预案开展国内应急救助工作。

1.4 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人为本、减少损失;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设立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

指挥部由国务院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顾问组成。

2.2 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部,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落实指挥部决定的各项事项。

2.3 地方应急指挥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

地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同级应急管理部门。

2.4 专业应急队伍国家建立专业应急队伍,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特定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预警预报与信息发布3.1 预警预报各级气象、水利、地震、地质、林业等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监测、预报自然灾害。

当发生自然灾害预警时,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2 信息发布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自然灾害信息的发布工作。

当发生自然灾害时,指挥部办公室应当及时发布灾情信息,并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及时更新。

四、应急响应4.1 响应等级根据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级(I级)、重大级(II级)、较大级(III级)和一般级(IV级)。

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公布日期】2024.01.23•【文号】自然资发〔2024〕19号•【施行日期】2024.0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加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地质安全事故发生,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城市地质安全风险。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高度重视城市工程建设及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地质安全风险,坚持安全第一、标本兼治、系统管控、统筹施策的原则,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全力提升城市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和幸福安康的宜居环境。

二、加强城市地质基础调查工作。

以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主,加快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城市地质基础调查工作。

地方人民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充分利用遥感、地球物理、物联感知、地面数字化调查等技术方法,围绕城市地质安全、地下空间资源和环境地质问题,聚焦城市建设和深部资源开发需求,系统整理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行政、应急管理等部门已有地质资料,进行标准化、数字化处理,建立城市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

以岩溶塌陷、采空塌陷、黄土湿陷等地质安全问题为重点,开展工作精度不低于1:10000的专题调查,查明城市工程建设影响深度范围内的相关地质条件和隐患分布情况。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国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国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国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 中国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自然灾害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为了保护人民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应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中国的应急管理面临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1. 应急响应能力不足中国的应急响应能力相对较弱。

在灾害发生时,缺乏快速、高效的应急响应可能导致损失的扩大。

应急响应机制需要更加完善和高效,包括提高警示系统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协调与组织能力,确保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能够快速行动。

2. 预防与减灾能力不足预防和减灾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环节。

中国需要加强对潜在灾害的科学研究和监测,提高预警能力和预防措施的可行性。

此外,重点应关注灾害易发地区的建设规划,加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

3. 信息共享和传播不畅在灾害管理中,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中国存在着信息共享和传播不畅的问题。

相关部门和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需要加强,以便更好地协调应对灾害的各项措施。

同时,对外界的信息公开透明度也需要提高,以便媒体和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灾害情况。

4. 多部门协同合作不充分灾害管理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和配合。

然而,中国的多部门协同合作存在不充分的问题。

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协作不畅或出现重复工作。

建立更加紧密的跨部门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沟通,对于应急管理的有效推进至关重要。

5. 应急能力建设不均衡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应急能力建设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地区的应急能力相对较强,而其他地区则存在较大的薄弱环节。

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各地区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确保全国范围内的应急管理能力的均衡发展。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中国应借鉴国际上的应急管理经验,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

通过加强应急响应能力、提高预防与减灾能力、加强信息共享和传播、改善多部门协同合作和促进应急能力建设的均衡发展,中国将能更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挑战。

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分析

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分析

近日,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统计局、气象局、林草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红十字总会、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对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

经核定,2018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灾害为主,干旱、风雹、地震、地质、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亿人次受灾,589人死亡,46人失踪,524.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9.7万间房屋倒塌,23.1万间严重损坏,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分析■ 刘南江 费 伟120.8万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0814.3千公顷,其中绝收258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644.6亿元。

总的看,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灾情较过去5年均值明显偏轻,其中,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59%、78%和34%。

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灾害损失在时空分布上相对集中从时间上看,洪涝、台风、风雹等自然灾害集中在6—8月发生,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年总数的69%、84%和67%;从区域上看,灾情严重的独家策划2018年自然灾害事件大盘点独家策划2018年自然灾害事件大盘点的看,台风灾害与过去5年均值基本持平,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和农作物受灾面积增加25%和79%,死亡失踪人数和倒塌房屋数量减少36%和42%。

四、低温雨雪冰冻和旱灾发生时段相对集中201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主要集中在1月、4月初和12月下旬。

1月份中东部地区先后出现三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安徽、湖北两省灾情较重;4月初全国出现大范围寒潮,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区)农作物受到较大影响;12月下旬多省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雪、局部大雪,湖南中北部、湖北南部、江西北部和贵州中南部等地受到较大影响。

应急管理部科普

应急管理部科普

应急管理部科普
应急管理部科普:教你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
应急管理部是中国政府负责应对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的部门,其职责是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开展应急演练等,以确保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应急知识,以便能够在危险来临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一、自然灾害应急
1. 地震:当地震发生时,首先应该保护自己的头部,尽量找到开阔的场地。

在室内时,应将自己卧倒在地面上保护头部,避免站在窗户旁或者墙角。

2. 洪水:在洪水来临时,应该尽可能向高处转移。

如果被困在水中,应该尽量保持镇静,保护好呼吸道,等待救援。

3. 台风:在台风来临时,应该尽量避免外出,关闭门窗,加固房屋。

在室内时,应该尽可能远离窗户。

二、紧急情况应急
1. 火灾:在火灾发生时,应该立即拨打火警电话,迅速疏散人员。

如果自己被困在火灾现场,应该尽可能靠近窗户,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

2. 恐怖袭击:在恐怖袭击可能发生时,应该尽可能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如果发生恐怖袭击,应该尽可能保护自己,并向安全地点转移。

3. 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应该尽快将车辆移至路边,
避免影响交通。

如果受伤,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通过了解以上应急知识,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

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

60中国减灾··中国减灾资讯应急管理部发布2020
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经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统计局、气象局、银保监会、粮储局、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和政治工作部、红十字会总会、国铁集团等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会商核定,2020年,我国气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区遭遇1998年以来最重汛情,自然灾害以洪涝、地质灾害、风雹、台风灾害为主,地震、干旱、低温冷冻、雪灾、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38亿人次受灾,591人因灾死亡失踪,589.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0万间房屋倒塌,30.3万间严重损坏,145.7万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9957.7千公顷,其中绝收2706.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701.5亿元。

(文字来源:应急管理部网站)
01
主汛期南方地区遭遇1998年以来最重汛情,洪涝灾害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较近年显著下降。

风雹灾害点多面广,南北差异大。

台风时空分异明显,对华东、东北等地造成一定影响。

干旱灾害阶段性、区域性特征明显。

森林草原火灾呈下降趋势,时空分布相对集中。

地震强度总体偏弱,西部发生多起中强地震。

低温冷冻和雪灾对部分地区造成一定影响。

0203040506072021年1月2日,应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关于公开征求《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关于公开征求《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关于公开征求《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应急管理部
•【公布日期】2024.10.28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关于公开征求《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为适应新形势下地震应急工作的需要,应急管理部地震地质司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结合近年来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工作实践,形成《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附件1)。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意见请填写《征求意见表》(附件2),并发送至传真************,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29日。

联系人及电话:孙泽飞,************。

附件:1.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
2.征求意见表
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
2024年10月28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管理部发布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应急管理部发布2019年7月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统计局、气象局、银保监会、粮食和储备局、林草局、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和政治工作部、红十字会总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对2019年7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

经核定,7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地质灾害和台风为主,干旱、风雹和地震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2501.9万人次受灾,154人死亡,31人失踪,133.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6万间房屋倒塌,3.3万间严重损坏,16.1万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191.5千公顷,其中绝收429.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65.7亿元。

总的看,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灾情较近5年均值偏轻,其中,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47%、79%和53%。

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洪涝和地质灾害“南北齐发”
我国共出现5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

其中,江南大部及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局地降水偏多3-8成,江西、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灾情相对较重,特别是江西、湖南紧急转移安置近百万人次,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造成51人死亡失踪。

同时,东北、华北地区逐步进入主汛期,黑龙江中西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5成,12个地市农作物大面积受灾。

据统计,7月份洪涝和地质灾害共造成全国
1623.9万人次受灾,132人死亡,31人失踪,132.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6万间房屋倒塌,3万间严重损坏,11.3万间一般损坏;直接经济损失467.7亿元。

此外,今年第4号台风“木恩”和第7号台风“韦帕”先后登陆我国,带来的风雨造成了华南地区较严重的损失。

二、风雹灾害影响北方地区
我国共出现5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较近5年同期平均(9.4次)明显偏少,影响县域数量(210个)较近5年同期偏少。

其中,北方地区强对流天气强度相对较强,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北方地区直接经济损失合计占全国风雹灾害总损失近8成,特别是7月3日辽宁铁岭市开原经济开发区龙卷风灾害造成6人死亡,部分民房、企业厂房以及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0.3亿元。

据统计,7月份风雹灾害共造成全国166.9万人次受灾,22人死亡,1.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4.2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45.8亿元。

三、夏旱灾情趋于平稳
入汛以来,华北大部、黄淮、江淮、西南大部等地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6成,多地持续出现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旱情较重。

受7月以来降雨天气影响,内蒙古、四川、云南等地旱情逐步缓解,但前期6月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致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局地旱情相对较重。

据统计,7月份干旱灾害共造成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1084.9千公顷,其中绝收137.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1.4亿元。

四、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弱
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次,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弱。

其中,7月4日四川珙县5.6级地震和7月19日西藏错那5.6级地震造成少量房屋裂缝。

7月21日云南永胜4.9级地震造成9100余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

据统计,7月份地震灾害共造成全国3.8万人次受灾,9600余间房屋一般损坏,直接经济损失8100余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