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导学案: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1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学目标】 1.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能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 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讨法。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几幅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自然景观图片) 师问:从以上几幅图片中,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自然景观的差异吗? 生答:气候。 过渡:气候不同,自然景观就有差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世界的气候。 自学互研 学习活动认识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掌握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归纳一个地方气候特点的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认识的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规律。 2.教师点评说明: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大。 3.学生读P62页第一段文字内容,读后,归纳以下认识:

(1)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导致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2)由此可见,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 4.教师点拨:解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分析气候特征的重要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书本P63页活动,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的技巧。 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3.25)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师问:根据图3.25中的气温曲线,可知该地最冷月均温在多少度以上? 生答:10℃以上。 师问:最冷月均温在10℃以上,那么冬季是温和还是寒冷呢? 生答:温和。 师问:该地最热月均温在多少度以上? 生答:23℃以上。 师问:月均温在23℃以上,是温和还是炎热呢? 生答:炎热。 师小结:根据该地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月均温,综合得出该地气温特点: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师问:根据图 3.25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哪几个月降水量多,哪几个月降水量少? 生答:该地降水量12、1、2月多,6、7、8月少。 师小结:由此得出该地的降水特点: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师问:根据前面分析该地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可以综合得出该地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呢? 生答: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师小结:通过对图 3.25的分析,我们应该明白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方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汇总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单元整体说明 单元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习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单元知识结构 单元整体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读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3.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单元重难点一览

单元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天气与气候是时时感受到,并时时充满思索的内容,深刻的生活体验为学习的进行积累了丰富的直接经验。而地图、地形、海陆分布等知识的掌握,图表绘制和判读能力的提高也为本章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和技能保证。但气温、湿度、辐射、地球运动等相关内容相对于他们来说,许多关联的内容还没有接触,会影响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入理解。同时该年龄段学生的总结、概括、分析、归纳,进而发现规律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单元教学建议 天气与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军事活动等密切相关,学习气候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而阅读、绘制和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一项比较综合的技能,应该有步骤地进行,分解难点,逐步达成目标,并注意总结方法和规律。 教材中的活动“太阳高度与气温”,是一个基本的实验,许多内容都是基于这一试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对学生正确理解后续内容非常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试验中总结出规律。 地球运动是一空间活动,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重点,建议教学中设计演示,充分利用教具或多媒体技术突破这一理解难点。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对将来学习季风气候特点意义重大,建议结合课本中提供的活动题对这一内容进行深入讨论。 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建议结合实际创设情景,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而得出结论。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是对前述内容的总结性概括,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发挥作用的结果,在教学中应该充分突出多种因素影响气候的特点。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建议在结合课本平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自然景观图、气候类型分布图,进行一一对应的学习基础上,对各种气候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式的讨论,借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单元课时分配 本章内容共包含四节,可用5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1课时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3课时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4课时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3课时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教学内容

内蒙古杭锦旗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气候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世界的气候(1) 科目地理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时间 主备同伴签字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学习重点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与分布学习难点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学习过程 【合作复习】(时间约3分钟) 记忆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自主学习】 自学检测一 区别天气和气候 1.时间: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 2.要素:天气常从哪几方面来描述?气候常从哪两方面来描述? 3.变化特点:天气和气候哪一个是经常变化的,哪一个是一般变化不大? 自学检测二 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天气的? 哪些是说气候的? 1.昆明四季如春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明天大风降温 4.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自学检测三 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完成下表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课堂检测】(学习时间要求约8分钟) 1.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____;寒带气候的特点是____;郑州为____,气候特点是____; 2.下列句子中描写气候的是() A.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阴雨连绵一个月 3.一个地方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草原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4.下列城市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A.海口市 B.广州市 C.拉萨市 D.北京市 5.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温差小 C.人类生产生活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D.地球纬度越低的地方,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 6.我国东南部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7.气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情况,即() A.气温和降水 B.风和雨 C.阴晴和冷热 D.冬季和夏季 8、右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试卷2-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试卷2-1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某人恶寒(或恶风)发熟,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当诊断为 (分数:2.00) A.里证 B.表证√ C.寒证 D.热证 解析:解析:表证是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其临床表现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某人恶热喜凉,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烦燥不安,或神昏谵语,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燥,脉洪,滑,数,实。属于 (分数:2.00) A.实热证√ B.虚热证 C.虚寒证 D.实寒证 解析:解析:实热证的临床表现有恶热喜凉,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燥,脉洪,滑,数;实等。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3.某人既见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等症,同时又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当诊断为 (分数:2.00) A.表热里寒证 B.表寒里热证 C.上热下寒证√ D.上寒下热证 解析:解析:上热下寒证是指病人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如既见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等上热证,同时又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之下寒证此。此为上焦有热而中焦有寒的上热下寒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虚”的含义主要指 (分数:2.00) A.虚邪中人 B.邪气不盛 C.正气亏虚√ D.气血亏虚 解析:解析:虚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临床一般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是下列哪本书 (分数:2.00) A.《黄帝内经》 B.《伤寒正脉》 C.《伤寒质难》√ D.《景岳全书》 解析:解析:近人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正是提出八纲名称。他说:“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这是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初中黄青梅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

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天气和气候 (板书)天气的概念: 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和已经了解的天气预报的内容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同位交流) 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有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尝试举例子说明天气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纷纷举例:六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 讨论谁能说说,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晴天对人有什么好处?什么事情必须要在晴天做?(打麦、晒衣、晒被等。)下雨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下雨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或不便?下雨时,人们必须保护什么东西不被雨淋?(露天存放的水泥、粮食、棉花、布、衣服,机器等。) 下雪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下雪能给人带来什么害处或不便?暴风雪来临前,牧民必须做什么? 孩子们在雪天喜欢做什么?下雪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不要滑倒、摔伤;不要追跑打闹,要注意交通安全。) 大风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大风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 大雾、冰雹、雷电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 小结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国家许多地方以及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气象台、气象站、气象联络网,许多叔叔阿姨日夜不停地监测天气的变化,每天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使人们更好地工作、学习。我们要从小向他们学习,下边老师教给你们简单的观察、记录天气的情况。 过渡: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呢?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善于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情感体验 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情景导入: 展示投影: 1.你知道江西著名的避暑胜地是那里吗?为什么人们夏季喜欢去那里度假? 2.每年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年一度的冰灯节和冰雕展上游客流连忘返,而在海南省三亚市的海滨浴场则人声鼎沸。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教师点题:同学们刚才所描述的其实是指各地的气候。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看一看:请同学看课本第63页的A、B两幅景观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能告诉大家A、B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吗?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降水不同。 教师引导:想像一下你此刻在南极会看到什么?在我国的海南又会看到什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气温不一样。 读图提问:请同学看课本第64页的景观图,说说人们在谈论某地的气候时通常会谈及到哪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图片中的文字描述及回顾前两节的学习内容很快得出结论) 教师提醒: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一、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做一做: 展示投影: 1.请同学们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表1、表2。 表1 表2 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分布 (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 2.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1)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问诊)模拟试卷3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问诊)模拟试卷3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下列哪项不属于问诊中一般情况的内容 (分数:2.00) A.姓名 B.性别 C.年龄 D.主诉√ 解析:解析:问诊中一般情况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否,民族,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2.下列哪项不属于问诊中个人生活史的内容 (分数:2.00) A.生活经历 B.精神情志 C.饮食嗜好 D.素体健康状况√ 解析:解析:问诊中个人生活史的内容有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3.下午3~5时热势较高者属 (分数:2.00) A.阴虚潮热 B.骨蒸劳热 C.日晡潮热√ D.阳明潮热 解析:解析:日晡潮热为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午后和夜间有低热者称为午后或夜间潮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者,为骨蒸潮热。 4.厥阴头痛的特点是 (分数:2.00) A.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 B.后头痛连项 C.两侧太阳穴附近痛 D.巅顶头痛√ 解析:解析:足厥阴经系目系达巅顶,故巅顶痛,病在厥阴经;阳明经与任脉行于头前,故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病在阳明经;太阳经与督脉行于头后,故后头痛连项痛,病在太阳经;少阳经行于头两侧,故头两侧痛,病在少阳经。 5.多食易饥,兼见大便溏泄者属 (分数:2.00) A.胃阴不足 B.脾胃湿热 C.胃火亢盛 D.胃强脾弱√ 解析:解析:多食易饥,兼见大便溏泄者属胃强脾弱。 6.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 (分数:2.00) A.阴虚证 B.湿热证 C.痰饮内停

D.瘀血阻滞√ 解析:解析: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者,为有淤血的表现。因淤血内阻,津失输布,故口干,体内津液不亏乏,故但欲漱口不欲咽。 7.妇女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无臭味,多属 (分数:2.00) A.脾虚湿注√ B.冲任亏虚 C.肝经郁热 D.湿热下注 解析:解析:妇女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淋漓不绝而无臭味,多因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所致。 8.肝郁气滞胸胁疼痛的特点是 (分数:2.00) A.隐痛 B.绞痛 C.胀痛√ D.灼痛 解析:解析:胀痛之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胀痛,多是气滞为患。 9.突发耳鸣,声大如潮声,按之不减者,多因 (分数:2.00) A.肝胆火盛√ B.阴虚火旺 C.肝肾阴虚 D.肾精亏损 解析:解析:突发耳鸣,声大如潮声,按之不减者,多属实证。可因肝胆火扰,肝阳上亢,或痰火雍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或药物损伤耳窍所致。 10.消谷善饥是因 (分数:2.00) A.脾胃虚弱 B.肝胆湿热 C.胃阴不足 D.胃火炽盛√ 解析:解析:消谷善饥指病人食欲过于旺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多因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 11.尿后余溺是由下述何项所致 (分数:2.00) A.肾阳不足√ B.肾阴亏损 C.瘀血内阻 D.肾气不足 解析:解析:尿后余溺不尽指小便之后仍有余溺点滴不净的症状,多因病久体弱,肾阳亏虚,肾气不固,湿热邪气留住与尿路所致。 12.崩漏的表现是 (分数:2.00) A.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 B.非经期出血不止√ C.经行点滴即止 D.经期经常错后 解析:解析:崩漏指非正常行经期间引道出血的症状。若来势迅猛,出血量多者,谓之崩(中),势缓而量少,淋漓不断者,谓之漏(下),合称崩漏。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册世界气候检测题(100分) 班次姓名 1、读下图,回答:(2分每空) (1)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在A地测得气温为28.8℃,若只考虑地形因素的 影响,则C地的气温该是( ) A.38.8℃ B.10.8℃ C.28.8℃ D.18.8℃ 2、我国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A.纬度偏高,气温低 B.深居内陆,距海远 C.海拔高,海风吹不到 D.距海不远,但受山脉阻挡 3、读图回答:(2分每空) (1)图中A、B、C、D分 别代表哪种气候类型的分 布: A:___________气候 B:____________气候 C:____________气候 D:_____________气候(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__半岛。

(4)读上图回答: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哪种气候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甲:___ 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 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 __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 __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回答:(2分每空) (1)图中A、B、C、D分别代表哪种气候 类型的分布: A:________气候B:________气候 C:__________气候D:___________气候 E:___________气候 (2)季风气候多分布在大陆的________ 岸,(填“东”或“西”)地中海气候和 温带海洋性气候多分 布在大陆的_______岸。 (填“东”或“西”) 右图中甲、乙、丙、丁、 戊各代表哪种气候类 型与上图中哪些气候类型相同?(填序号),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 甲:_______,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_______,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方面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 4、能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能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收集并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通过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气候的学习,认识到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应该充分利用气候资料分析。 2、通过讨论,关注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在世界气候分布上说出图中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提高环保意识,珍爱生命。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导入新课] 世界的气候千差万别,热的地方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冷的地方呼出的气可以变成冰,

干旱的地方近百年享受不到滴水之恩,湿润的地方天天都下雨。世界上的气候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别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 【板书】: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板书】:1、天与气气候区别: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是时刻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气温和降水等描述。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年,一般只用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阅读】:课本P62页第一自然段。 【板书】:2、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板书】:3、家乡宜宾地区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阅读】:课本P62页“阅读材料”《柯本和他的气候分类法》。 【板书】:4、气候的类型、特点、分布。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3·28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分析,认识某一种气候的分布、特点,并养成一定的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 归纳得出: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特点是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 (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0——350温带大陆的东岸,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6)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50——550温带大陆的东岸,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练习巩固:(略) 第 2 课时 (7)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的内部及北极圈地区,特点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世界的气候》复习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复习学案 诸城繁华中学郑萍萍 【复习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会分析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生产的关系 2、会看简单的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图 3、知道气温及测定方法;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4、会阅读气温曲线图和等温线图;判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 5、知道降水的形式及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6、会阅读并绘制降水柱状图、等降水量线图 【知识回顾】 天气: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 天气与气候气候: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 天气和气候卫星云图:蓝色表示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白色越浓, _________越厚。 天气预报天气符号:需要记忆 气温的测定:测定次数_______ 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 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 气温气温的变化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大部分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__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____月,南半球相 反。海洋比陆地晚一个月。 等温线 ①从低纬度相极地气温逐渐_______ 气温的分布规律②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_______ 气温和降水③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气温_____ ① 形成条件 ② 降水测量:用__________ 主要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赤道地区降水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 分布规律②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和内陆降水____,东部___ ③中纬度大陆沿海降水_____,内陆降水_____ 气候资料图: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表示 【复习过程】 (一)区分主要天气符号

教师资格证水肿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水肿教学设 计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附件: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中医内科学 授课题目:第六章第一节水肿p234~241授课学时:3 所属院、部:临床一系中内教研室任教教师:杨薇薇 教具:多媒体、黑板板书、图片展示、提供临床病例 基本教材:张伯礼薛博瑜.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9月第二版 一、教学安排:3个学时: 1、概说、病因病机、诊查要点共43分钟。 2、辨证论治60分钟(辩证要点、治疗原则15分钟,分证论治45分钟)。 3、预后转归、护理调摄、研究进展、结语等共17分钟。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知识目标: (1)、掌握水肿的概念、病因、病机及各证候的主症、治法及方药。 (2)、熟悉水肿的诊断、辨证要点、治疗原则。 (3)、了解水肿的西医学范畴、相关检查、鉴别诊断、转归预后和临证备要。 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水肿的概念、病因、病机,使学生能利用中医知识来分析解释临床疾病。 (2)、通过水肿的治疗原则的讲述,复习相关文献,从整体的角度联系肺、脾、肾等多个脏器分析对体内液体代谢的影响,使学生获得从点、线到面的分析思维能力。 (3)、通过课上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课下各种形式的互动,培养学生利用多种信息资源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1)、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提高学生对水肿病的学习兴趣,能够理解中医 内科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热爱。 (2)、通过将水肿的病因病机与中医传统养生进行联系,体现中医天人合一 的临床特点,使学生认识到规律生活,正确调护重要性,进而对中医内科学产生兴趣,并引发学生深入探索的欲望和热情。 (3)、分析肺、脾、肾在水肿中的不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 来看待问题,强化学生中医的整体观思想。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水肿之阴水、阳水的辨证。 (2)、水肿临床各证型主症、治法及方药。 难点: (1)、水肿的病因病机。 (2)、水肿的辨证要点。 (3)、水肿的治疗原则。 (4)、水肿的变证。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1、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专业本科学生,思维较活跃,课堂气氛较好,大多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学生已具备中医基础和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中医医学基础,对与本章相关的水肿相关常识有所了解,但对水肿缺乏系统性的认识,需要在本章学习中予以细化。 3、该专业的学生上学期已开始学习了中医内科学,对中医内科学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医疗技术,可望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热情。 4、学生已初步建立了中医的思维模式,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并与中医药相联系,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医药理论。 四、教学方法: 1、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精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其他辨证方法)-试卷1-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其他辨证方法)-试卷1-1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 1.下列哪项是太阳蓄血证最主要的临床特征 【A】.少腹硬满,小便不利 【B】.其人如狂,少腹急结(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脘腹痞满,惊悸不宁 【D】.其人发狂,脐腹满痛 本题思路:太阳蓄血证的临床表现是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2.鉴别蓄水证与蓄血证,下述哪项最有意义 【A】.少腹硬满或不满

【B】.口渴引饮或不渴 【C】.小便自利或不利(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大便泄泻或秘结 本题思路:蓄水证以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小腹满并见为辨证要点。蓄血证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大便色黑等为辨证要点。 3.“胃家实”中的“胃家”,其病位是指 【A】.胃 【B】.脾与胃 【C】.胃与大肠(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大肠 本题思路:阳明病证是指伤寒病发展过程中,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阳明病的主要病机是“胃家实”。“胃家实”:胃家,包括胃与大肠实,指邪气亢盛。故阳明病的性质属里实热证,为邪正斗争的极期阶段。

4.下列哪项是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 【A】.发热的高低 【B】.有无神志变化 【C】.有无燥屎内结(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腹满的轻重 本题思路:阳明经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阳明腑证以潮热汗出,腹满痛,便秘,脉沉实等为辨证要点。 5.下列何证的主症是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A】.阳明病证 【B】.厥阴病证 【C】.太阴病证 【D】.少阳病证(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本题思路:少阳病证是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题(测试卷)

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①风雨交加②风和日丽③冬冷夏热④四季如春?[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湿度、风力B.气温、降水 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 3.关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①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B.地处回归线降水一定稀少 C.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 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 5.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缺乏的气候类型是:①热带沙漠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关于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亚热带大陆西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大陆东岸为地中海气候 B.热带范围既有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也有终年炎热干燥地区 C.40°S~60°N大陆西岸为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 7.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9.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 A.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北坡D.喜马拉雅山南坡 10.实际上,地球表面气温的分布同纬度并不完全一致。主要原因是?[ ] A.各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不一样的 B.地表陆地和海洋受热和放热的情况不同C.地势高低的影响D.现代工业的发展11.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四季的变化 B.地方时的不同 C.昼夜更替 D.太阳的东升西 落 13.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 ) A 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14.下列节日中,北京的白昼最长的是( ) 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元旦1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B.23.5°S—夏至日 C.23.5°N—冬至日D.23.5°N—夏至日 16.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A.冬至日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7.下列各点中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A.东经30度,南纬50度 B.东经50度,南纬30度 C.西经80度,北纬20度 D.西经20度,北纬80度 18.当我们开始愉快的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A.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热带 B.南温带C.北寒带 D.北温带 --

第三部分世界的气候导学案

第三部分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地; 2、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3、了解影响气候的几个因素及其基本道理。 学习重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的类型及分布。 2、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完成,个别指导重点点拔。 导学过程: 1、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节学习的知识,能说出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天气的特点是什么?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3、课本p57的A、B、C三幅图是描述哪些地区的气候的? 4、其中A、B两幅图中,都有“一年到头”这几个字,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一年指的是某一特征的年份,还是一般而言呢? 5、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常用到气温、降水、风、云、雾等要素。从图3.22的谈论中看,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你们能用一句话概括当地的气

候特点吗? 6、在前两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世界上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同学们想想,世界上哪些地区温度高,哪些地区温度低?哪些地区降水量多,哪些地区降水量少? 7、课本p58,看图3.23能说出世界上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 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除了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哪些影响? 达标检测: 1、课本p58活动题2。 2、课本p59—60活动题1、2、 3、4。 3、课本p61—62活动题2、3、4。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采用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得出影响气侯 的主要因素,由浅入深,易化难点。 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理解起来有困难,通过小组间的互助学习加深理解。

考研307中医综合大纲

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真题演练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真题演练 命题点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1、(2018·龙东中考)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晴空万里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暴风骤雨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命题点二天气符号的判读 (2018·青岛中考)读“某地天气资料表”,完成2~3题. 2、该地7月31日的天气状况是( ) A、大雨转中雨 B、中雨转小雨 C、小雨转阴 D、小雨转多云 3、7月29日至30日市民外出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防晒 B、防风 C、防雨 D、防雷电 命题点三大气质量、大气污染与治理 4、(2018·菏泽中考)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的雾霾天气较往年少很多,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雾霾天气的是( ) ①治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②建筑工地盖好防扬尘的纱网③家庭取暖做饭改用电、气炉灶④私家车尾气影响不大,不用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命题点四等温线的判读、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 (2018·滨州中考)读等温线分布图,回答5~7题.

5、从图中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是陆地,②是海洋,此时该地区是冬季 B、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C、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D、图中等温线能反映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 6、若①地位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下列气温和降水资料反映的气候类型与其一致的是( ) 7、若②地为欧亚大陆东岸的滨州市,下列月份与季节搭配正确的是( ) A、1-3月为春季 B、9—11月为秋季 C、10-12月为冬季 D、5—7月为夏季 8、(2018·连云港中考)某地处于温带,降水季节差异大,夏季多雨.下图中符合这一气候特征的是(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世界的气候导学案(无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 1.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 等的天气状况。天气的突出特征是时刻在变化着。一般 从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角度对天气特征进行描述。 2.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 和 _____ 。 3. 影响气候的因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形成气候的因子不同造成的,主要包括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海洋和陆地、地形、 _________________ 、洋流)、_______________ 四个方面。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1) 世界气温高低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半球_____________ 。 【课堂探究】 为什么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 。 ⑷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规律,列表比较: 【课堂探究】 北半球冬、夏季大路上等温线弯曲规律是什么

三、降水的分布与类型 世界的降水分布 _______________ 。世界附近降水多,这里终年高温,空气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两极地 区降水少,终年低温,气温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控制下, 盛行下沉气旋,降水少;但在大陆东侧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夏季风来自海 洋,降水多。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成因和与陆地自然带的关系 气候特征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相对稳定,即称为气候类型。依太阳辐射在全球的差异,可分为_____ 带、带、 ______ 带、_______ 带、 ______ 带五大气候带。这种气候带大致同纬线平行,呈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同一气候带内, 具有近似的基本特征。但又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所导致的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等方面的差异,分出 若干气候类型,现将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成因和与陆地自然带的关系列表如下: 表的气候类型;②在方格中按序号写出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1.亚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