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供配电的负荷计算资料
供配电常用公式(验算)

供配电案例常用的公式1.负荷计算:设备功率、需要功率和平均功率补前的功率因数:cosφ1={1/[1+(βQ/αP)]2}1/2,补后的功率因数:cosφ={1/[1+[(Qc-Q)/Pc]2]}1/2。
Qc=Pc(tgφ1-tgφ2),设备功率:Pe=2P rεr1/2.Pe= P rεr1/2.Pe= S rεr1/2cosφ. 负荷持续率。
二项式法:Pjs=cPn+bPs,Pn表示n个最大功率设备功率和,Ps表示全部运转设备的功率和(除去备用设备)。
线负荷转为三相负荷:Pd=1.73P UV+1.27P WV=1.73P UV。
相负荷中最大和第二大的功率。
相负荷计算P U=p*P UV+q*P WU。
Q U=p*Q UV+q*Q WU。
单相功率转为三相功率是最大相负荷的三倍。
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利用系数法:利用系数和最大系数。
计算负荷:设备组:Pc=KxPe,Qc=Petgφ,Sc=[P2+Q2]1/2,Ic=Sc/(1.732Ur)变电所:Pc=K∑p∑(KxPe),Qc=K∑q ∑(KxPetgφ)。
同时系数K∑p、K∑q(两个不计入,一个择大者即备用设备和消防设备不计入,季节性计入最大者)利用系数:设备组平均负荷:P av=K l*Pe,Qav=Pav*tgφ。
计算负荷:Pc=K m∑P av;Qc=K m ∑Q av。
节能传动钢铁设计手册找,以配电手册为主,如它没有及时翻到钢铁手册对应部分。
2.电源质量:n次谐波电压含有率:HRU n=1.732U N*h*I h/10S k。
谐波电流的计算:I1=I n*n,I h=I1/h=I n*n/h。
详见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P282。
全部用户允许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短路容量不同时:I n=S k1/S k2*I(n)p, 不同用户注入公共接点的允许值I n=I h(Sj/St)1/α。
两个用户(变压器)注入同一公共接点的谐波电流:I n=(I n12+I n22+KI n1I n2)1/2。
建筑供配电的负荷计算

鏂噡1/2001
15鏈?----灏忕
櫧榧犲拰ERP.files/cio.gif
冩??=/ERP鏂噡整理1ppt/2001
15
Z0 l~@ 慶琶 5艭危??內? g??a? J ?χ??$ゥ孅?0lH ` ?' R?;N?囏a杸) G????t$撈0??c+ 僿??v胐顑o 2 ??? ??刻' N稍嶀?寃??泲? ?a碍鹄YZF猏虓 [贋用` 拷T,V3B励 =桽\= •?ST傄u烶輤 腙€鲳0_儖?絅= 计裌 巹4 ~{飪秞 ?• 塀'墕銒 t[隿+ 废 榰N 82 )撅 ~ ?uG?
当不同类别的建筑(如办公楼和宿舍楼) 共用一台变压器时,其同时系数可适当 减小。
整理ppt
整理ppt
五 单相负荷计算 单相用电设备应尽可能均衡分配在三
相线路上。(单相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 三相设备的15%〕否则: (一) 单相用电设备仅接于相电压 等效三相负荷 取最大相负荷的三倍
Peq=3 Pm
式中: Sc——计算的在功率(kvA); K——单位指标(vA/m2); N——建筑面积(m2)。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二)住宅负荷的计算 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再按灯具、插座 等容量逐一计算,而是按套型类别进行 确定,根据我国住宅发展,每套住宅供 电容量标准,一般可在4一12kw范围选 取。 高级公寓的每户建筑面积在l00— 200m2时用电标准可为10一15kw。
整理ppt
二、负荷统计 按使用功能,由使用单位提供。 其他工种提供 按规范进行计算 电气设计人员自行搜集
整理ppt
三、单位指标法 民用建筑主要有照明、动力及空
住宅供电负荷及需要系数

把房屋当做一个工厂,利用工厂供电学,先计算设备总或者断续周期工作制安装容量,再分析属于连续运行工作制还是短时运行工作制,可以计算出负荷系数,利用系数,需要系数与形状系数,
一般住宅分三类:
建筑类别 |负荷密度ρ(/W/m^2)|
|低档 | 中档 | 高档 | 需要系数备注
一类:别墅| 60 | 70 | 80 | 0.35~0.50 | 家庭全电气化
二类:高级| 40 | 50 | 60 | 0.35~0.50 | 家庭基本电气化
三类:普通| 30 | 40 | 50 | 0.35~0.50 | 家庭有主要家电
供配电系统民规中对三相宜平衡:一般都以功率来算,最大相负荷与最小相负荷之差不超过总负荷的10%,就按三相平衡来算。
(老教材是15%,新措施是10%)。
民规这一条我觉得比较难操作。
设备的功率因数可查,配电箱处的功率因数是计算出来的,民用的一般估算,0.85~0.9。
其实自己心里也可以估算一下,比如一个配电箱,里面带有空调(0.8),照明(0.9~1),按负荷比例大概可以估算一下
计算出电流后先选断路器,然后选导线。
1.1X计算电流≤断路器的长延时脱扣器整定电流(小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就是长延时的整定电流)≤导线载流量。
建筑供配电系统

(四)变配电设备 在一般建筑物中常用的变配电设备包括变压器、配电箱
(盘)、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柜、直流操作及信号屏、静电 电容器等。变配电设备的选型及使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和地区有关规定以及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选用技 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节能环保的成套设备和定型产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与用电负荷计算
对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要求上述两个电源外,还 应增设应急电源。为保证对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严禁将其 他负荷接人应急供电系统。常用的应急电源独立于正常电源 的发电机组、干电池、蓄电池以及供电系统中独立于正常电 源的专用供电线路。
2·二级负荷 二级负荷是指中断供电时,将引起主要设备损坏、产品大
3.三级负荷 不属于一、二级的电力负荷,统称为三级负荷。三级负荷
为一般负荷。 三级负荷属于不重要负荷,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 (二)电压等级与电压的选择 1.电压等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与用电负荷计算
电气设备都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就 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且能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电压。我国标 准规定的电网和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等级为:低压配电电压应采 用220/380 V,高压供电电压为6, 10, 35, 110 kV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建筑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第二节建筑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第三节建筑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实施与 控制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建筑电气第2版段春丽第2章建筑供配电的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需要系数 KX
通用值
推荐值
3
9
1.00
1.00
4
12
0.95
0.95
6
18
0.75
0.80
8
24
0.6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70
10
30
0.58
0.65
12
36
0.50
0.55
14
42
0.48
0.55
16
48
0.47
0.55
18
54
0.45
0.50
21
63
0.43
0.50
24
72
0.41
0.45
25~100
75~300
第2章 建筑供配电的负荷计算 与无功功率补偿
建筑电气(第二版)
第2章 建筑供配电的负荷计算与无功功 率补偿
计算负荷的意义和计算目的
用电设备的主要特征
计算负荷的方法
建筑用电负荷的特征 建筑供配电系统无功功率的补偿
典型建筑工程的负荷计算
供配电系统中的能量损耗
建筑电气(第二版)
2.1计算负荷的意义和计算目的
1
计算负 荷的意 义
2
负荷曲 线
3
负荷曲线 中的几个 物理量
4
负荷计算 的主要内 容
建筑电气(第二版)
1.计算负荷的意义
计算 负荷
假象 负荷
变压器 容量规
格
选择供配 电系统电 压等级
导线和开 关等电气
设备
负荷 计算
选择保护 元件及进 行保护整
定
建筑电气(第二版)
2.负荷曲线
主体施工用电负荷计算方法

塔吊电机、施工电梯、井架电机
I类焊接设备组
交流弧焊机
∏类焊接设备组
直流焊机、对焊机、电渣压力焊机
生活用电及照明组
电风扇、电热水器、空调、白炽灯、荧光灯、镉灯
主体施工用电负荷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可按负荷性质分组需要系数法计算,
P=(1.05~1.10)(K1ΣP1∕COSΦ+K2ΣP2+K3ΣP3+K4ΣP4)
式中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一电焊机额定功率(KVA)
P3
P4
COS6
Ki>K2、K3、K4需要系数
其中照明用电量按动力用电量的
用电设下
0.50
0.67
1.11
V类电动机组
10台以上
0.20
0.70
1.02
10台以下
0.30
0.65
1.17
I类焊接设备组
10台以上
0.35
0.47
1.88
10台以下
0.45
0.43
2.10
∏类焊接设备组
10台以上
0.35
0.65
1.17
10台以下
0.45
0.60
1.33
综合
0.90
用电设备组名称
Kx
COSΦ
tgΦ
I类电动机组
10台以上
0.75
0.82
0.70
10台以下
0.85
0.78
0.80
∏类电动机组
10台以上
0.65
0.78
0.80
10台以下
0.70
0.75
0.88
In类电动机组
住宅用电负荷计算

电气工程负荷计算的有关问题着手进行电气工程设计时,无论是在方案、初步设计还是施工图阶段,负荷计算是一件首要的事情。
变配电所的定位、数量及变压器的大小与台数首要依靠负荷计算;电气系统中,各元器件及配线的选择也往往首先依据负荷计算。
因此,正确的负荷计算将给电气工程设计带来正确的参考“基点”。
当前,在电气工程设计中常发现所做的负荷计算是有些问题,引起电气系统中的元器件或配电线路选择过大或过小,使得业主浪费投资或电气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造成甚至很大的麻烦…。
现将电气工程设计负荷计算涉及的有关概念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一、负荷计算的相关名词与含义。
1. 用电设备安装容量——指该电源所带各用电负荷额定容量及合计。
单位为kW(千瓦),符号一般为:Pe。
a. 若该线路上10kW、20kW、30kW各一台,则用电设备安装容量为60kW。
b. 用电设备安装容量总值是不分用电负荷是三相还是单相,均直接加上。
c. 设计时,宜尽量将单相用电负荷在三相线路上平均分配。
当单相用电负荷各相总值在三相线路上不平衡时,参与计算负荷所采用的“安装容量”值应取单相负荷最大相的三倍来算。
d. 例如:某条线路上,A、B、C各单相负荷总值分别为:15、20和25kW,另三相用电设备总值为30kW时,该线路三相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为:15+20+25+30=90kW;计算该三相线路负荷计算值时,参与计算的“安装容量”应为:3X25+30=105kW。
2. 同时系数——指该电源线路上多组用电负荷设备同时使用或同时达到额定值的可能性,符号一般为:Kx。
a. Kx如何取值一般在不少设计标准、设计手册中列有参考值。
但应注意它们所建议的Kx值是针对Pe集合值来说的,还是针对Pjs集合值来说的。
b. Kx的取值一般小于1;对于单台用电设备,Kx等于或大于1(大于1是因为用电负荷运行过程中冲击电流较大、且冲击的时间较长)。
3. 计算负荷——指该电源线路挂上带有所有用电负荷设备正常工作时,三十分钟最大值。
建筑电气设计负荷计算

5
P
C
——各用电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之和(kW) ; ——各用电设备组无功计算负荷之和(kvar) ;
Q
C
2
U ——用电设备额定线电压(V) 。 应该注意,因为各用电设备组类型不同,其功率因数也不尽相同。所以,一般情况下, 总的视在计算负荷不能按 S
C
P P / cos 来计算, 总的视在计算负荷或计算电流也不能
1
应将相负荷尽量均匀地分配到三相之中,按照最大的单相设备乘以 3,求得等效的三相设备 容量,然后按上述公式求得计算电流(线电流) 。
Pe 3Pm
Pm ——最大负荷相的单相设备容量
(2)线间负荷 线间负荷是指额定工作电压为线电压的单相用电负荷,正常工作 时,线间负荷换算为等效的相负荷,再按照相负荷求得计算电流。
有功计算负荷
P P K P . Pc
Q q K q1. QC
S
I
2 2 P P Q C g
无功计算负荷
(12-3)
视在计算负荷
计算电流 式中
C
S
C
103
(12-4)
3U
K
P
,K
q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同时系数,一般取为 0.8 ~ 0.9 和 0.93~0.97;
P P K P ( PC1 PC 2 ) 0.8 (10.8 16.8) 22.1kW
103 36.5 103 C 计算电流为 I C 55.5 A 3U 3 380 S
(四)住宅楼的计算负荷 住宅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物。 住宅用电负荷的大小及其变化在一定
上述公式适用计算三相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其中式(12-2)计算电流的确定尤为重 要,因为计算电流是选择导线截面积和开关容量的重要依据。 对于单相用电设备,可分为两种情况: (1)相负荷 相负荷的额定工作电压为相电压,正常运行时,相负荷接在火线和 中性线之间, 民用建筑中的大多数单相用电设备和家用电器都属于相负荷。 在供配电设计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需要系数法:引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 求出计算负荷。 计算简便,应用广泛,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 荷计算。
2. 利用系数法:引入利用系数,求出最在负荷班 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 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 负荷。
依据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比较接近实际,但计 算过程繁琐。
2.1 负荷曲线 表示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化关系情况的曲线。
它直观地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对于 同类型的用户,其负荷曲线形状大致相同。
负荷曲线绘绘制在直角坐标内,横坐标表示时 间,纵坐标表示电力负荷。
按负荷性质分:有功负荷曲线、无功负荷曲线 按持续工作时间分:日负荷曲线(24h)、年负
3. 计算负荷按使用使用用途,选取不同的负荷 效应及持续时间,采用不同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从而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
1.2 计算负荷的意义
非同时运行;运行并非在额定状态下。 直接用额定容量来选择供电设备与供电系统,必将估算
过高,导致有色金属的浪费和工程投资的提高。 估算过低,又会使供电系统的线路及电气设备由于承
受不了实际负荷过热的电流,加速其绝缘老化的速度, 降低使用寿命
1.3 计算负荷的目的
1. 作为按照发热条件选择供配电系统各级电 压供电网络变压器容量、导体(导线截面)和 电气设备的依据。
2. 用来计算电压损失和功率损耗。 3.在工程上为方便计算,亦可作为能量消耗量及
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依据。
第二节 负荷曲线
如:机床上的辅助电机(进给、升降、闸门电 动机)
3. 反复短时运行工作制 这类设备周期性地 工作---停歇---工作,如此反复运行,而工作周 期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如:电焊机、起重机。
3.2 设备功率 Pe 的确定(单台)
1. 连续工作制的设备功率 Pe等于其额定功率 Pr。 即: Pe=Pr
举例:
例1. 有一台断续工作制的电动机,在负载持续 率为此60%时,其额定功率为48KW,在采用需 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时,其计算时采用的设 备功率是多少?
例2. 有一台电焊机,额定容量为23KVA,单相 380V,负载持续率65%,COSΦ =0.5,在进行负 荷计算时,其采用的设备功率应是多少?
(2)电焊机类:将额定功率换算到负载持续率 ε=100%时的有功功率。
4. 白炽灯和卤钨灯的设备功率为为灯泡功率 气体放电灯的设备功率为灯管功率加镇流器的功率
损耗
(荧光灯 普通镇流器 +25%; 节能型镇流器 +15%--18%; 电子镇流器 +10%
金属卤化物,高压钠灯,荧光高压汞灯 普通镇流器 14%---16%; 节能镇流器 9%---10%)
2. 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功率 Pe等于其额定功 率Pr。 即: Pe=Pr 但求计算负荷时一般不考虑。
3. 断续工作Biblioteka 的设备功率是指将额定功率 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功率。
负载持续率: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与工作 周期的百分比
(1)起重机类:起重机有电动机类的设备功率统 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25%下的有功功率。
3. 平均负荷:电力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消耗功率 的平均值。 Pav、Qav、Sav 。
4. 负荷系数(负荷率):在最大工作班内,平 均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
Pav Pm
Q av Qm
负荷系数越大,负荷曲线越平坦。 一般工厂年负荷系数年平均值为:
α=0.7~0.75 β =0.76~0.82 5.需要系数Kx:是一个综合系数,与设备组的负
因此:
PC= P30= Pm QC= Q30= Qm
SC= S30= Sm
第三节 用电设备的主要特征
3.1 用电设备工作制分类
1. 连续运行工作制 这类设备长期连续运行, 负荷比较稳定。 如:水泵、照明、电动扶梯、通风机、空压 机等。
2. 短时运行工作制 这类设备的工作时间较 短,而停歇时间相对较长
荷曲线(8760h〕
2.2 负荷曲线中的相关物理量
1. 年最大负荷:负荷曲线上的最高点,指全年中 最大工作班内半小时平均功率的最大值。用 Pmax 、 Qmax 、 Smax分别表示年有功、 无协和视在功率最大负荷。
2.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一个假想时间,标志 工厂负荷是否均匀的一个重要指标。物理意义: 如果用户以年最大负荷Pmax持续运行Tmax 小时所消耗的能量恰好等于全年实际消耗的能 量,那么Tmax即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3.3 设备功率的确定原则(用电设备组,建 筑物,变压器)
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不包括备用设备。 消防时的最大负荷与非火灾时使用的最大负
荷应择其大者计入容量。 季节性用电设备应择其最大者计入总设备功
率(制冷和采暖设备) 住宅的设备容量采用每户的用电指标之和
第四节 负荷计算
4.1 负荷计算的主要内容 1. 设备容量Pe 配电系统设计和负荷计算
荷系数、线路及用电设备效率、以及很多随机 因素有关。
6.利用系数K1:用电设备组在最大负荷班内的 平均负荷
计算负荷的定义
是按发热条件选择导体和电气设备时使用的一个假 想负荷,通常规定取30分钟平均最大负荷 P30、 Q30和 S30作为该 用户的“计算负荷”。
其物理意义: 计算负荷持续运行产生的热效应与实 际变动负荷长期运行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
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2. 计算容量Pc 即计算负荷、需要负荷或最
大负荷。标志用户的最大用电功率。
3. 计算电流Ic 计算负荷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
4. 尖峰电流Ijf 负荷短时(电动机起动)最 大负荷电流。
4.2 计算负荷的方法
计算负荷的方法:需要系数法 利用系数法 二项式法 单位面积功率法
第二章 建筑供配电的负荷计算
第一节 计算负荷的意义和计算目的
1.1什么是计算负荷
1. 计算负荷是一种假定负荷,它的确定是主 要依据用电设备的铭牌数据,以及设备的工作 特性,并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进行。
2. 由于负荷是随时变动的,计算负荷是指在一 定时间间隔中的持续负荷,它在该时间间隔中 产生的热效应与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 效应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