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勤系统测试分析参考

学生考勤系统测试分析参考
学生考勤系统测试分析参考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XXX_V X.X测试报告 作者: 日期: X X X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目录 目录 (2) 1. 概述 (4) 2. 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4) 3. 测试环境 (4) 4. 缺陷统计 (5) 4.1 测试缺陷统计 (5) 4.2 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统计 (5) 5. 测试活动评估 (6) 6. 测试对象评估 (6) 7. 测试设计评估及改进建议 (6) 8. 规避措施 (7) 9. 遗留缺陷列表 (7) 9.1 遗留缺陷统计 (7) 9.2 遗留缺陷详细列表 (7) 10. 附件 (8) 附件1:交付的测试工作产品 (8) 附件2:修改、添加的测试方案或测试用例 (9) 附件3:其他附件(如:PC-LINT检查记录,代码覆盖率分析报告等) (9)

XXX_V X.X测试报告 本文档中蓝色字体为说明性文字,黑色字体为测试报告文档中必需的部分。 本文档中内容包括测试的总结性报告、测试评估,测试缺陷报告和测试实测结果清单等内容。 测试报告可能是多个层次级别的,如系统测试报告、集成测试报告、单元测试报告等,而所有测试过程中各阶段的测试报告均遵从规范所定义的此模板。如果不同阶段测试报告有其特殊需求,可以增加其他段落作为补充。 关键词:列示文中涉及的关键词汇。 摘要:简略描述报告内容。 缩略语清单:对本文所用缩略语进行说明,要求提供每个缩略语的英文全名和中文解释.

1.概述 描述本报告是哪一个测试活动的总结,指明被测对象及其版本/修订级别。同时,指明该测试活动所依据的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为本测试报告文档的参考文档 2.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本次测试的时间、地点和测试人员如下表所示: 3.测试环境 描述本次测试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配置、所使用的软件及软件版本号、来源、测试工具等。

中考数学旋转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CEF=45°. (1)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如图①),求证:△AEG≌△AEF; (2)若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②),求证:EF2=ME2+NF2; (3)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如图③),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F2=2BE2+2DF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AF=AG,∠EAF=∠GAE=45°,故可证△AEG≌△AEF;(2)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连结GM.由(1)知 △AEG≌△AEF,则EG=EF.再由△BME、△DNF、△CEF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 CE=CF,BE=BM,NF=DF,然后证明∠GME=90°,MG=NF,利用勾股定理得出 EG2=ME2+MG2,等量代换即可证明EF2=ME2+NF2; (3)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根据旋转的性质可以得到 △ADF≌△ABG,则DF=BG,再证明△AEG≌△AEF,得出EG=EF,由EG=BG+BE,等量代换得到EF=BE+DF. 试题解析:(1)∵△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 ∴AF=AG,∠FAG=90°, ∵∠EAF=45°, ∴∠GAE=45°, 在△AGE与△AFE中, , ∴△AGE≌△AFE(SAS); (2)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 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连结GM.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主要面向3类用户:学生、任课教师和系统管理员。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适用于在机房上课进行考勤管理,任课教师和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都能够使用本系统。在任课教师那台电脑上有一个数据库服务器,每个人进入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后,都连接这台数据库服务器。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如下所示: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 一、学生 在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中对应的功能模块:学生服务。 学生登录系统后,能够进行如下操作: (1) 签到(只要在主界面中单击一下“签到”按钮就可以了)。 (2) 查看个人课表,包括:课程名、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任课教师等信息。 (3) 查看个人出勤信息,包括:迟到、旷课、事假、病假等信息。 (4) 查看教师信息,包括:教师姓名、性别、照片、联系电话、所属教研室、所属办公室。 (4) 设置个人资料,仅限于修改部分个人资料,可修改的信息包括:照片、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家庭电话、所属宿舍。 (5) 修改密码。 二、任课教师 在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中对应的功能模块:教师服务和学生出勤管理。 任课教师登录系统后,能够进行如下操作: (1) 点名(只要在主界面中单击一下“点名”按钮就可以了)。 (2) 查看当前出勤信息,也即查看当前上课班级所有人的出勤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出勤状态。 (3) 查看个人课表,也即查看本人的上课安排信息,包括:课程名、上课班级、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 (4) 查看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姓名、性别、照片、联系电话、所属班级、

所属宿舍、家庭住址和家庭电话。 (5) 设置个人资料,仅限于修改部分个人资料,可修改的信息包括:照片、联系电话、所属办公室、所属教研室。 (6) 修改密码。 (7) 录入学生出勤信息,如果有学生迟到、旷课,在系统不能自动录入的情况下,需要任课教师手动录入;如果有学生请假,需要任课教师录入该生的请假信息,包括:请假人姓名、请假开始日期以及截止日期、请假原因。 (8) 维护学生出勤信息,主要是新增、修改和删除学生出勤信息。 (9) 查看学生出勤信息,包括:迟到、旷课、事假、病假等信息。要求能 够按各种方式查询,包括:按天、按周、按学期、按班级、按某个学生、按课程等。 三、系统管理员 在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中对应的功能模块:基础信息设置、课表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和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员登录后,能够进行如下操作: (1) 基础信息设置,主要包括新增、修改和删除如下信息:院系信息、专业信息、班级信息、教研室信息、宿舍信息、办公室信息、教室信息、课程信息、考勤时间设置信息、考勤状态设置信息。 (2) 录入、修改和删除上课安排信息,主要包括:课程名、上课班级、任课教师名、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 (3) 录入、修改和删除学生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学号、学生姓名、性别、照片、联系电话、所属班级、所属宿舍、家庭住址和家庭电话。

数学旋转测试题附答案

第3题图E D C B A 第4题图D C B A 第5题A B 旋转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化后,发生改变的是 . A.旋转中心 B.旋转角度 C.图形的形状 D.图形的位置 2.下列图形中绕某个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有 . ①正方形; ②长方形; ③等边三角形; ④线段; ⑤角; ⑥平行四边形 A. 5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如图所示,△ABC 中,AC =5,中线AD =7,△EDC 是由△ADB 旋转180°所得,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 A. 1<AB <29 B. 4<AB <24 C. 5<AB <19 D. 9<AB <19 4.如图,已知△OAB 绕点O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80°到△OCD 的位置,且∠A =110°,∠D =40°,则∠AOD 的度数为 . A. 30° B. 40° C. 50° D. 60° 5.将方格纸中的图形(如图所示)绕点O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是 6.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矩形 C.平行四边形 D.菱形 7.点A (-3,2)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点B ,点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C ,则点C 的坐标是 . A.(3,2) B.(-3,2) C.(3,-2) D.(-2,3) 8.已知点A 的坐标为(a ,b ),O 为原点,连结OA ,将线段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OA 1,则点A 1的坐标为 . A.(-a ,b ) B.(a ,-b ) C.(-b ,a ) D.(b ,-a ) 9.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AB =AC ,∠A =38°,现将△ABC 绕点旋转,使BC 的对应边落在AC 上,则其旋转角为 . A. 38° B. 52° C. 71° D. 81° 10.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 =90°,AC =6,BC =8,将△ABC 绕点B 旋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项目组号 44 密级公开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学院 二○一二届毕业设计文档 项目名称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专业软件技术(CMU认证方向 指导教师刘炜 项目组成员秦世龙 2012年 6 月

前言 1.项目开发目的: “至诚至公,精业乐业”是HNS软件学院的宗旨,同时每个学期的项目答辩更是为学院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做了很好的铺垫,项目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开发使学校可以解决学生请假不方便;学生请假对任课老师不透明;学生对自己整个学期的上课出勤情况没有整体的统计信息;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整个学期的上课出勤情况不易查看等问题。 2.项目开发背景: A、软件系统名称: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B、任务提出者:HNS软件学院 C、本系统最终提供软件学院全体师生使用; 3.项目开发定义: 本项目包括用户注册登陆,在线请假,查看所有上课出勤信息,查看用户个人的基本信息。 4.项目开发技术: 本项目基于windows Server开发的门户网站。所用到的工具主要有BetBeans 等文本编辑器。所使用的技术为java框架技术。

目录 第1章项目开发计划书 (1) 1.1项目范围 (2) 1.2客户资料 (2) 1.3项目成果 (2) 1.4资源需求 (2) 1.5项目风险分析 (3) 1.6分配任务 (3) 第2章XXX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4) 2.1问题陈述: (5) 2.2要达到的目标: (5) 2.3具体的分析: (5) 第3章XXX系统设计书 (11) 3.1 命名规则 (12) 3.2软件结构图 (14) 3.3时序图 (15)

第1章项目开发计划书 文件修改记录

最新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分析

(OA号:OA号/无)XXX产品名称XX版本(提测日期:YYYY.MM.dd) 第XX轮 功能/性能/稳定性/兼容性测试报告

修订历史记录 A - 增加 M - 修订 D - 删除

1.概述 (4) 1.1 测试目的 (4) 1.2 测试背景 (4) 1.3 测试资源投入 (4) 1.4 测试功能 (5) 1.5 术语和缩略词 (5) 1.6 测试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测试环境 (6) 2.1 测试软件环境 (6) 2.2 测试硬件资源 (7) 2.3 测试组网图 (6) 3.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7) 4.测试结果分析(大项目) (8) 4.1 Bug趋势图 (8) 4.2 Bug严重程度 (9) 4.3 Bug模块分布 (9) 4.4 Bug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测试结果与建议 (10) 5.1 测试结果 (10) 5.2 建议 (11) 5.3 测试差异分析 (11) 6.测试缺陷分析 (11) 7.未实现需求列表 (11) 8.测试风险 (12) 9.缺陷列表 (12)

1.概述 1.1 测试目的 本报告编写目的,指出预期读者范围。 1.2 测试背景 对项目目标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必要时包括该项目历史做一些简介。 1.3 测试资源投入 //针对本轮测试的一个分析 //测试项: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旋转测试题及答案

旋转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如图,把?OAB 绕着O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CD 的位置,那么OA= , ∠B= ,旋转角度是 . 2.如图,?ADE 是由?ABC 绕A 点旋转180度后得到的.那么,?ABC 与?ADE 关于A 点 对称,A 点叫做 . 3.如图15-22所示,ABC ?绕点A 旋转了0 50后到了'''C B A ?的位置,若0 '33=∠B , 056=∠C ,则________'=∠AC B . 4.如图,四边形OACB 绕点O 旋转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AO 与DO 的关系是________,∠AOD 与∠BOE 的关系是___________. 5.如图,AC ⊥BE ,AC=EC ,CB=CF ,则△EFC 可以看作是△ABC?绕点________按__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__度而得到的. 6.如图所示,ABC ?中,0 90=∠BAC ,cm AC AB 5==,AB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CD ?,则图中的_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角度为_______度. 7.正六边形至少旋转______度后与自身重合. 8.图形在平移、旋转过程中,图形的______和_______不变. A B D C O E A B D C 图15-22 C'B' C B A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图 图 图15-23 E A B C D D C B A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9 .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10.已知ABC ?经过旋转得到DEF ?,4=AB ,5=AC ,则EF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11.国旗上的五角星是旋转对称图形,它的旋转角度是______(填最小的度数),请你 再举一个旋转角度与五角星相同的正多边形是_______. 12.在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写出既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的字母______?、?_____、 _____.(写3个) 13.小明把如图所示的扑克牌放在一张桌子上,?请一位同学避开他任意将其中一张牌 倒过来,?然后小明很快辨认为被倒过来的那张扑克牌是________. 颠倒前 颠倒后 14.如下左图,等边△ABC 经过平移后成为△BDE ,则其平移的方向是_____;平移的 距离是_____;△ABC?经过旋转后成为△BDE ,则其旋转中心是_____;旋转角度是_____. 15.如图,一块等边三角形木板ABC 的边长为1,现将木板沿 水平线翻转(绕一个点旋转),那么A 点从开始到结束所走的路径长度为 . A . B . C . D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 题图 P'P D C B A 图15-28

公司学生考勤系统需求分析

公司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任务概述 (4) 2.1目标 (4) 2.2用户的特点 (5)

2.3假设与约定 (5) 3. ..................................................................................................................................... 需求分许5 3.1总体结构图 (5) 3.1.1请假管理模块分析 (6) 3.2请假管理模块流程图 (7) 3.2.1请假申请模块分析 (7) 3.2.2 请假修改模块分析 (8) 3.2.3请假审核模块分析 (8) 3.3考勤管理模块流程图 (8) 3.3.1考勤录入模块分析 (9) 3.3.2考勤修改模块流程图 (9) 3.3.3考勤统计模块分析 (9) 4对功能的规定 (9) 4.1精度 (9) 4.2时间特性要求 (9) 4.3输入与输出要求 (10) 4.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10) 4.5故障处理要求 (10) 4.6其他专门要求 (10) 5.运行环境的设定 (10) 5.1设备 (10) 5.2支持软件 (10) 5.3 接口 (11) 6.目标系统界面 (11) 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 引言 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小组在相互的配合下,认真而全面地调查了用户对考勤管理系统的需求,确定了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系统运行支持环境要求等。为下一步的开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软件需求说明书全面、概括性的描述了考勤管理系统所要完成的工作,使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对本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及功能达成共识。通过本软件需求说明书可以全面了解考勤管理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所能达到的功能。 1.1 编写目的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Oracle数据库作业 ——学生考勤系统的Oracle实现 1学生考勤管理系统背景分析 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的逐步完善,有效地借助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如今针对师生的成绩查询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招生就业系统、BBS、校园网站等系统在各大高校纷纷出现,对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办公带来了便利。因此学生考勤管理系统能进一步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目前高校学生上课考勤管理都是以任课老师上课点名,记录学生上课情况,对于时间比较长的请假,需要通过递交请假申请让班主任、院系领导都批准方能生效。这种模式在目前高校管理中暴露了不可避免的弊端: 1、学生请假不方便; 2、学生请假对任课老师不透明; 3、学生对自己整个学期的上课出勤情况没有整体的统计信息; 4、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整个学期的上课出勤情况不易查看; 5、院系领导、学校领导不容易把握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 因此一个好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弊端,本系统主要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在线请假以及学生上课出勤管理而设计的信息系统。本系统涉及到高校六大类用户:学生、任课老师、班主任、院系领导、学校领导、系统管理员。 2学生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1 用户需求描述 用户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根据分析,本系统应当包括学生、班主任、任课老师、院系领导、学校领导、系统管理员六类用户,这六类用户对系统的需求简要概括如下: 2.2.1学生用户需求描述 学生对本系统的主要需求是:在线请假以及查看在校期间所有的上课出勤信息。 在线请假需求:学生请假的全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请假的详细进展情况。 查看出勤信息需求:学生可以查看在校期间所有学期上课出勤的详细信息,如:查看“Oracle数据库管理应用于开发”这门课程在整个学期请假、旷课多少次等信息。 其它需求:查看本人的基本信息,如本人的所属的院系、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性别等,以及修改个人用户密码。

手机软件测试报告(模板)资料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XXX手机软件测试报告技术文件编号: 版本: 共页 (包括封面) 拟制 审核 会签 标准化 批准

目录 1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术语和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术语、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2测试任务说明 .. (2) 2.1 测试活动类别 (2) 2.2 测试级别 (2) 2.3 版本变更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测试任务列表 (2) 3测试环境描述 (2) 3.1 测试环境描述 (2) 3.1.1 硬件环境描述 (2) 3.1.2 软件环境描述 (3) 3.2 测试环境比较 (3) 3.3 其它说明 (3) 4测试故障描述 (3) 4.1 ××××测试模块 (3) 4.2 ××××测试模块 (3) 5测试结果分析 (4) 5.1 ××××模块测试结果分析 (4) 5.2 ××××模块测试结果分析 (4) 5.3 总体测试结果分析 (4) <2.按实现结果统计:> (4) 6测试结论 (5) 7测试总结和评价 (5) 7.1 测试评估 (5) 7.2 测试总结和改进建议 (5) 8遗留问题报告 (5) 8.1 遗留问题统计 (5) 8.2 遗留问题详细列表 (6) 附录1:测试现场记录 (7)

旋转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1.(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20°,则△B的度数是() A.70°B.65°C.60°D.55° 考点:旋转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然后判断出△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A′=45°,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A′B′C,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A′B′C. 解答:解:△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 △AC=A′C, △△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A′=45°, △△A′B′C=△1+△CAA′=20°+45°=65°, 由旋转的性质得△B=△A′B′C=6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在△ABC中,△ACB=90°,△ABC=30°,AB=2.将△ABC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60°得△A′B′C,则点B转过的路径长为() A.B C.D.π 考点:旋转的性质;弧长的计算.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BC的长,进而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BCB′=60°,再利用弧长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在△ABC中,△ACB=90°,△ABC=30°,AB=2,

△cos30°=, △BC=ABcos30°=2×=, △将△ABC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60°得△A′B′C, △△BCB′=60°, △点B转过的路径长为:=π.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弧长公式应用,得出点B转过的路径形状是解题关键. ↓3.(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B=60°,BC=2,△A′B′C 可以由△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与点A是对应点,点B′与点B是对应点,连接AB′,且A、B′、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A′的长为() A.6B4C3D.3 考点:旋转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4,再利用旋转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B′=2,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B=60°,BC=2, △△CAB=30°,故AB=4, △△A′B′C由△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与点A是对应点,点B′与点B是对应点,连接AB′,且A、B′、A′在同一条直线上, △AB=A′B′=4,AC=A′C, △△CAA′=△A′=30°, △△ACB′=△B′AC=30°, △AB′=B′C=2, △AA′=2+4=6.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AB′=B′C=2是解题关键. ↓↓↓4.(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AB1C1D1,边B1C1与CD交于点O,则四边形AB1OD的面积是()

学生考勤系统需求分析

智慧校园门禁考勤系统考勤模块需求分析 学生考勤系统主要包括五个功能模块:登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考勤信息查询、请假信息维护和核算考勤成绩。 其中登陆模块有管理员登陆和教师登陆两个功能,系统通过判断登陆者的身份给予相应的访问权限。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包括添加学生信息,删除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和查找学生信息四个功能。在这个模块里,除了要考虑特殊情况下个别学生的信息修改以外,还要考虑到新生入学,以及毕业生毕业这两种情况。这样就要求在添加和删除这两个功能的实现中,增加按批量添加数据和批量删除数据功能。 考勤信息查询模块中包含按单位查询,按状态查询和联合查询这三个功能。其中按单位查询又包括按学号查询,按班级查询,按科目查询和按教师姓名查询这四种查询方式。每一种查询方式是为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而设计的。比如:按学号查询,可以查询到某个学生的出勤情况。按班级查询,可以查看某个班级的整体出勤情况等等。按状态查询分为迟到查询,早退查询,旷课查询和请假查询。联合查询是指在满足以上多种条件的一种高级查询。比如:查找某时间段中某一个班级某一门课程的出勤情况,就可以选择联合查询。 请假信息维护这个模块分为病假/事假信息录入和请假时间/课程查询两个功能。由于考勤机只能记录某个时间学生的出勤情况,但是对于未出勤的学生,就无法判断该生是旷课还是事先已经请假了。所以,请假的信息应由老师或考勤系统管理员进行人工录入。并且,当考勤系统将学生的考勤状态写入数据库时,需要判断该状态是否已是请假状态,如果是的话将不会重新写入,否则写入考勤状态。该模块还为管理员和教师提供了另一个功能----请假时间/课程查询。这样方便老师在学生提出请假请求后快速的查询该请假时间段所涉及的课程和相关信息。 考勤成绩核算这个功能主是是为教师对所授课班级的学生考勤的分数进行核算。主要包括录入考勤状态分数和生成考勤成绩表两个功能。这个模块在教师录入各个考勤状态对应的分值后,会自动核算出该班级的同学所得考勤分数,并做出相关统计。智慧校园门禁考勤系统考勤模块图如图1所示。

案例-软件测试报告模板案例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适用于XX公司 编写者: XX 文档编号: 编写日期: 2020-1-25

分发列表 文档修订历史 [模板修订历史 (文档首次使用前请删除)]

目录 1.测试概述 (4) 1.1.测试项目简述 (4) 1.2.名词定义 (4) 1.3.参考文档 (4) 2.测试环境与配置 (4) 3.测试情况 (4) 3.1.测试版本情况 (4) 3.2.测试用例统计执行情况 (4) 3.3.测试组织 (4) 4.测试结果及分析 (5) 4.1.测试情况统计分析 (5) 4.2.覆盖分析 (5) 4.2.1.需求覆盖 (5) 4.2.2.测试覆盖 (5) 4.3.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5) 4.3.1.缺陷汇总 (5) 4.3.2.缺陷分析 (5) 4.4.测试质量对比统计 (5) 5.遗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5) 6.测试总结及风险分析 (6) 7.测试报告批准 (6)

1. 测试概述 1.1. 测试项目简述 <大、小、临时版本确定,测试范围 1. 测试需求 那些新增的需求验证 那些变更需求的需求验证 本次版本中可验证的需求列表 2. 修改问题的测试 3. 其他的功能测试内容> 1.2. 名词定义 本轮验证测试过程中涉及到需求、更新的产品术语、新产品术语等。 1.3. 参考文档 <参考的需求分档、设计文档等> 2. 测试环境与配置 简要介绍测试环境及其配置。 3. 测试情况 3.1. 测试版本情况 测试版本版本号,是否接受该版本以及原因表述。 什么时候接收的版本,什么时间版本部署完成 测试过程中有无更新版本 更新版本对测试的影响 测试中冒烟测试是否通过 3.2. 测试用例统计执行情况 3.3. 测试组织

九年级旋转几何综合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旋转几何综合检测题(WORD 版含答案) 一、初三数学 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1,在Rt △ABC 中,∠A =90°,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D =AE ,连接DC ,点M ,P ,N 分别为DE ,DC ,BC 的中点. (1)观察猜想:图1中,线段PM 与PN 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 (2)探究证明:把△ADE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连接MN ,BD ,CE ,判断△PMN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把△ADE 绕点A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D =4,AB =10,请直接写出△PMN 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PM =PN ,PM ⊥PN ;(2)△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S △PMN 最大=492 .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易得BD CE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12PM CE = ,1 2 PN BD =,即可得出数量关系,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PM CE 得出DPM DCA ∠=∠,最后用互余即可得出位置关系; (2)先判断出ABD ACE ???,得出BD CE =,同(1)的方法得出1 2 PM BD = ,1 2 PN BD = ,即可得出PM PN =,同(1)的方法由MPN DCE DCB DBC ACB ABC ∠=∠+∠+∠=∠+∠,即可得出结论; (3)方法1:先判断出MN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进而求出AN ,AM ,即可得出MN 最大AM AN =+,最后用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方法2:先判断出BD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而BD 最大是14AB AD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 点P ,N 是BC ,CD 的中点, //PN BD ∴,1 2 PN BD = , 点P ,M 是CD ,DE 的中点,

学生考勤系统的需求分析.doc

学生考勤系统的需求分析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版本:1.5创建者: 朱晓芳、沙莉、李伟民、徐跳、高照修改人: 沙莉日期: 内容5月28日,XXXX 1。导言……参考资料41.4 42。任务概述42。42.2用户特征52.3的假设和协议..........................5.3 .需求分为..........................5 3.1.1休假管理模块分析6 3.2休假管理模块流程图7 3.2休假申请模块分析7 3.2.1休假修改模块分析7 3.2.2分析8 3.2.3休假审查模块8 3.3考勤管理模块流程图8 3.3考勤修改模块8 3.3.1考勤录入模块分析模块流程图93.3.3考勤统计模块分析94功能规定94 9 4.2时间特征要求9 4.3输入和输出要求10 4.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10操作环境的设置………… 2支持软件............... 朱晓芳、沙莉、李伟民、徐跳、高照修改人: 沙莉日期: 内容5月28日,XXXX 1。导言……参考资料41.4 42。任务概述42。42.2用户特征52.3的假设和协议..........................5.3 .需求分为..........................5 3.1.1休假管理模块分析6 3.2休假管理模块流程图7 3.2休假申请模块分析7 3.2.1休假修改模块分析7 3.2.2分析8 3.2.3休假审查模块8 3.3考勤管理模块流程图8 3.3考勤修改模块8 3.3.1考勤录入模块分析模块流程图93.3.3考勤统计模块分析94功能规定94 9 4.2时间特征要求9 4.3输入和输出要求10 4.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方案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题名称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1181班 学号 201113030128 姓名蔡彪 指导教师李珍辉谭小兰 2012年 12 月 15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题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计算机1181班 学生姓名蔡彪 学号 201113030128 指导老师李珍辉谭小兰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2 年 12 月 15 日 任务完成日期 2013 年 01 月 05 日

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问题,从而提高动手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题题目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3.设计要求: (1)根据自己对应的课题完成以下主要工作:①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包括系统设计目的与意义;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流程图);输入输出的要求。②完 成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与设计(系统功能模 块图)。③完成系统详细设计:包括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E -R图);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类层次图;界面设计与各功能模块实现。④系 统调试:调试出现的主要问题,编译语法错误及修改,重点是运行逻辑问题修 改和调整。⑤使用说明书及编程体会:说明如何使用你编写的程序,详细列出 每一步的操作步骤。⑥关键源程序(带注释) (2)按规定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将其打印稿(A4纸)上交给老师存档。 (3)不得抄袭他人程序、课程设计报告,每个人应体现自己的个性设计。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秘密XXXXXX 软件项目 系统测试报告 软件测试部 200X/ XX/XX

1. 引言 ......................................... 2. 测试参考文档 (2) 3. 测试设计简介 ...................................... 3.1 测试用例设计.................................... 3.2 测试环境与配置.................................. 3.3 测试方法..................................... 4. 测试情况 ....................................... 4.1 测试执行情况.................................... 4.2 测试覆盖..................................... 4.3 缺陷的统计................................... 4.3.1 缺陷汇总和分析 ............................. 4.3.2 具体的测试缺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测试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6. 附录 ......................................... 6.1 缺陷状态定义.................................... 6.2 缺陷严重程度定义................................. 6.3 缺陷类型定义....................................

九年级数学:-旋转基础知识及专题练习(含答案)

旋转及综合专题 一、旋转相关定义 * 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 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3、(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旋转中心在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 (3)旋转前、后图形全等。 4、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 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的对称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5、(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 6、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二、旋转相关结论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角到 ABC。点B和点B为对应点,点C 和C为对应 点。 结论1:旋转中心为对应点所连线段垂直平分 线的交点,也即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均经过旋转中心。如图,线段BB的垂直平分 线l、线段CC的垂直平分线l都经过旋转中心 点A。利用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利用对应点坐标 求出旋转中心的坐标。由于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均经过旋转中心,因此只需求出两 组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解析式,然后 联立即可求出旋转中心坐标。 结论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构成的三角形均为等腰三角线,且等腰三角形顶角均等于旋转角。

如图,ABB和ACC均为等腰三角形,BAB CAC。

Oracle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考勤系统的Oracle实现

Oracle数据库课程设计 ——学生考勤系统的Oracle实现 1学生考勤管理系统背景分析 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的逐步完善,有效地借助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如今针对师生的成绩查询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招生就业系统、BBS、校园网站等系统在各大高校纷纷出现,对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办公带来了便利。因此学生考勤管理系统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从而应运而生。 目前高校学生上课考勤管理都是以任课老师上课点名,签到等等记录学生上课情况,对于时间比较长的请假,需要通过递交请假申请让班导师、院系领导都批准方能生效。这种模式在目前高校管理中暴露了不可避免的弊端,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请假不方便; 2、学生之间有冒名顶替签到的情况 3、学生请假对任课老师不透明; 4、学生对自己整个学期的上课出勤情况没有整体的统计信息; 5、班导师对本班学生整个学期的上课出勤情况不易查看; 6、院系领导、学校领导不容易把握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 因此一个好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弊端,本系统主要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在线请假以及学生上课出勤管理当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而设计的信息系统。本系统涉及到高校六大类用户:学生、任课老师、班导师、院系领导、学校领导、系统管理员。 2学生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1 用户需求描述 用户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根据分析,本系统应当包括学生、班导师、任课老师、院系领导、学校领导、系统管理员六类用户,这六类用户对系统的需求简要概括如下:

2.2.1学生用户需求描述 学生对本系统的主要需求是:在线请假以及查看在校期间所有的上课出勤信息。 在线请假需求:学生请假的全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请假的详细进展情况。 查看出勤信息需求:学生可以查看在校期间所有学期上课出勤的详细信息,如:查看“数据库课程设计”这门课程在整个学期请假、旷课多少次等信息。 其它需求:查看本人的基本信息,如本人的所属的院系、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性别等,以及修改个人用户密码。 2.2.2任课老师用户需求描述 任课老师对系统的主要需求是:管理所教班级学生的上课出勤信息以及查看所教班级学生的上课出勤信息。 管理学生上课出勤需求:随着时间的变化,自动列出还没有在网上公布的学生上课出勤信息,系统自动根据学生请假系统,决定学生上课出勤的最终结果。 查看学生出勤信息需求:查看所教班级学生整个学期出勤情况。 其它需求:本人基本信息以及修改个人用户密码。 2.2.3班导师用户需求描述 班导师对本系统的主要需求是:审批本班学生本学期的在线请假以及查看本班学生本学期所有课程的上课出勤信息。 审批学生请假需求:本班学生本学期在线请假申请后,自动提示班导师有等待审批的请假信息,班导师针对请假申请信息进行学生请假审批。 查看学生上课出勤信息需求:查看本班学生整个学期有关课程的出勤统计信息及详细信息。 其它需求:查看本班学生的基本信息、修改个人用户密码等。 2.2.4院系领导用户需求描述 院系领导对系统的主要需求是:审批本院系学生超过三天的请假以及查看本院系学生上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学 生 考 勤 管 理 系 统 可行性研究报告 作者: 日期:

目录 1项目背景 (2) 2任务概述 (2) 2.1项目目标 (2) 2.2项目范围 (3) 2.3初步想法 (3)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 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4) 3.2局限性 (5) 4所建议的系统 (6) 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6)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6) 4.3改进之处 (8) 4.4可行性分析 (9) 4.4.1 经济可行性 (9) 4.4.2技术可行性 (9) 4.4.3 运行可行性 (9) 4.4.4 法律可行性 (9) 5结论 (9)

1项目背景 目前国内高校中为保证出勤率普遍存在上课,开会,出早操等活动点名的情况,而且大部分是靠人工操作来实现,费时又费力。该项目针对这些活动考勤情况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总结利用网络技术代替人工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减少了考勤部门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开资,并方便使用者和学生随时查看,体现了学生考勤的公平性与公开性。使用者为学校学生考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如各班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各学院辅导员、各学院领导、各位学生本人及部分学校领导。 该软件系统联入本校内部局域网,与其他与学生管理系统相关的系统联系,统一管理学生的考勤状况,使学校整体协调性更高;此外,各学院和各部门也可以通过共享系统信息,以更好地提高管理效果,为学校的教学活动带来更多的方便。 2任务概述 该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为学生考勤管理中心信息管理、班主任对学生考勤信息的管理、任课教师对学生考勤信息的管理、辅导员对学生考勤信息的管理和学生对自己考勤信息的查询。系统能够使查询学生考勤信息变得更为轻易,并使这些信息更为一目了然。学生在登陆系统时,需输入学生的学号、姓名,其他人员需输入验证码登录。只有通过验证的身份才能进入系统进行相关的操作。系统间信息的传递也需要进行安全设置,以防止学生的考勤信息被恶意篡改。 2.1项目目标 学生考勤管理中心的系统目标:建立一个能灵敏、高效、及时,全面提高学生考勤管理的集成系统,辅助管理决策者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 (1)实现学生考勤缺席情况的全面计算机处理,提高学校学生信息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及时提供学生考勤情况的统计信息,提高管理水平。 (3)与学生共享信息,使学生能随时查看自己的缺勤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