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机器人竞赛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研究

机器人竞赛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研究

2018年第2期时代农机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45卷第2期Vol.45No.22018年2月Feb.2018基金项目:2017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育改革研究课题《基于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与探索》,项目批准号:2017ZCY178。

作者简介:陈冬鹤(1981-),男,辽宁抚顺人,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机器人竞赛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研究陈冬鹤(,132001)摘要:文章研究基于机器人竞赛平台的大学生的“双创”素质培养和教育融合实践。

分析了机器人竞赛为“双创”素质培养提供的新途径,以及引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能力提升的作用,同时将竞赛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增强创新能力培养,在实践中获得的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机器人竞赛;创新能力;专业教育近年来,各级各类机器人竞赛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有效改变原有的传授知识及实践教学限制,强调开放式和自主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融合,是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大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创新实践的平台。

因此机器人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文章结合近几年来指导机器人大赛、技能竞赛的经验,探讨了如何以机器人竞赛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1机器人竞赛对大学生“双创”培养的影响传统的创新实践教学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等限制,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而机器人竞赛给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机器人竞赛的创造性、趣味性、观赏性和对抗性等特点,强烈激发了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对于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具体体现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机器人竞赛激发了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能力。

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获取的过程。

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首先,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

学校和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包容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哪怕这些想法在一开始看起来有些不切实际。

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过于强调标准答案的唯一性,而是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对于一道数学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解题思路。

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除了传统的学科课程外,学校应当增加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如艺术、音乐、手工制作、科技实验等。

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手工制作课上,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制作自己心目中的创意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将材料组合在一起,如何实现自己的设计理念,这无疑对他们的创新意识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尝试,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合作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相互碰撞,往往能够激发出新的创意和想法。

比如,在一次关于环保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中,小组成员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有的同学关注垃圾分类,有的同学关注节能减排,通过交流和讨论,他们最终形成了一个全面而富有创意的环保方案。

以机器人大赛为载体

以机器人大赛为载体
模 式探索
张冬泉 ,鄂 明成 : 以机器 人大 赛 为载体 ,构 建大 学生 科技创 新 训练 体系
以机 器人大赛为载体 ,构建 大学生科 技创 新训练体 系
张 冬泉 ,鄂 明成
( 北京交通大学机 电学院,北京,l 04) 0 04
[ 要] 机器人竞赛为高科技创新活动 ,利 于提 高大 学生科技创新 能力 。构建 以机器人大赛为载体的创新活动体 摘 系 ,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基 于我国机器人 大赛,构建 了以技术 基础 、扩展技术与工具 、专用技 术与工具、机器人专用平 台四个层 次的机器人 知识训练体 系,制定 了以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工程 项 目管理 能力 为框架 的系列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 内容 。
的大赛 宗 旨正是所有机器 人竞赛 以创新 为核心 的 大 赛精 髓 的集 中体 现 ,机器 人竞赛 已经成 为激 发大 学 生参 与 创新 实践 ,展示 大学 生创 新能 力、 团队合
作 精神 和 当代大 学 生风采 的舞 台 。 机 器 人竞 赛作 为高 技术对 抗赛 ,涉 及机 械 、电
的探 索 。


机 器人 竞赛对 大 学生科 技 创新 的促进 作用
就 近 几年 国 内高等 学校参 加 的机器 人竞 赛 ,主 要 有两 个 大 的规 模 比赛 ,一个 是 以由 中国 自动 化 学
次 ,是促进科研体制改革和产学研 结合的有效途 径 ,必将直 接推 动 生产力 发展 ,产 生直接 的 经济和 社会 效益 。【 J
术及 应用 ,机 器人 大赛 指导 老师 .
4 3
创新 与创 业教 育
2 l 年第 2卷 第 4期 O1
和 方法 ,将 极大 地提 高 同学们 的工程 实 践能 力 ,并

学校机器人教育方案

学校机器人教育方案

学校机器人教育方案第一节:引言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应用,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教育领域中,机器人也被引入到学校教育之中。

学校机器人教育方案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学科融合的平台。

第二节:机器人教育的意义机器人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机器人教育,学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器人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和编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其次,机器人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机器人是科学与技术的结晶,通过机器人教育,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

再次,机器人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机器人教育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节:机器人教育的内容机器人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

首先,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机器人知识,包括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其次,学生还需要学会使用机器人的工具和材料。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机器人的编程技术,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行为。

最后,学生还需要学习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创新,了解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第四节:机器人教育的实施方法机器人教育的实施方法多种多样。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安排专门的机器人教育课程,由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

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机器人竞赛和活动,并提供机器人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同时,利用现有的教育科技手段,如在线教育平台和虚拟实验室,也可以扩大机器人教育的范围。

第五节:机器人教育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机器人教育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机器人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包括设备、材料和人力。

其次,机器人教育需要专业的教师团队来进行教学。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是引入社会资源,通过与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来获取支持;同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机器人教育。

第六节:机器人教育的益处机器人教育带来了许多益处。

首先,机器人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机器人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智能机器人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成的初探

智能机器人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成的初探

智能机器人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初探诸暨牌头中学周海君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这个名词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例如智能手机已是人们的掌上玩物。

生活小区的智能化建设、物联网等等一系列带智能的物件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智能化的物件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与生活质量。

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使学生紧跟上科技的发展步伐。

因受限于各种条件,我校充分利用智能机器人的竞赛这样一个平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素质教育工程思维创新能力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在此决定颁发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它具有两种价值:对个人而言,具有帮助其掌握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对社会而言,是造就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和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建设大军,从而成为不断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进步的有生力量,以此实现达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

素质教育于自己有利,于国家有利,素质教育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对学生个人很重要,对国家更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水平。

在现实的环境下,要进行完整的素质教育可能相对比较小。

家长想让自家的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社会以一个学校的大学升学率或者是重点大学上线人家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中学的教学质量的好坏,没有人会去关心学生走上社会后是否能给社会创造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虽然现在浙江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选修出现了人工智能模块,但全省选修这个模块的学校几乎为零这可能与各个学校的教学软硬配置有关,大量的学校选修的是多媒体,甚至很少有学校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多媒体相对简单,学生在学的过程会有点兴趣并且在考试中更易得到高分。

综合实践活动秀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秀成果

一、前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我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在此,我们荣幸地向各位展示本次活动的成果。

二、活动概述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准备、实践过程、成果展示和总结反思。

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多个领域。

三、活动成果展示1. 科技创新成果(1)机器人竞赛在机器人竞赛中,我校参赛队伍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精心设计、制作机器人。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得优异成绩。

(2)无人机飞行表演无人机飞行表演展示了学生在航空领域的创新成果,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2. 文化艺术成果(1)书画比赛我校学生在书画比赛中表现出色,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展示了他们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3. 社会实践成果(1)志愿者服务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2)社区实践活动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活动亮点1. 全员参与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氛围。

2. 融合创新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创新精神。

3. 注重实践活动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五、总结与反思1. 成果显著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 不足之处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活动组织不够严密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改进,提高活动质量。

六、展望未来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和家长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我校学生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再创佳绩!。

基于机器人制作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机器人制作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p o u t n i a n w lto m o r iig ce tv ae t fc l g t d n s Ths p p ra ay e h r d ci s e pa f r f rtan n r aie tln so ol e su e t. o e i a e n lz st e
VO . 2 NO 11 .1 M a . O1 r2 O
基于 机 器 人制作 平 台的大 学生 创新 能 力 的培 养
祝 龙记 , , 安徽 淮南 22O) 3 O 1

要 : 大 力提 倡 素质 教育 的今 天 ,把培 养创 新意 识 和创新 能 力作 为素质 教育 的 重要 目的 在
直是 我 们研 究 的课 题 。 机器人制 作的 出现为创 新素 质教 育提供 了一个 崭新 的训练 平台 。 机器人 制作 融合 了机械 、 电子 、 自动控制 、 传感 器 、 算 机软 硬 件和 人工 智 能等 众 多先 进技 术 , 计 这 要 求 学生 必需 具 有 良好 的专 业基 础 知识 和实 际 操
力 之 间的关 系 , 努力做 到科学 性 、 合理 性 、 可操 作性
相 统一 , 为高 素质创新 型人才 的成长提 供 良好 的发 展 空 间。 何通过 有效途 径提 高学生 的创新能 力一 如

创新 能 力 培养 机 制 的 探索
机器 人制 作这 种形式综 合性 强 , 要求 学生 掌握
Ab t a t W h l i o o s y p o tn u l y e u a i n t d y ti e t e ey u g n o f s e wa e e s s r c : i v g r u l r mo i g q a i d c to o a ,i s x r m l r e tt o t ra r n s e t

应用教育机器人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教育机器人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中, 常用的基础结构 件有多孔板 、 多孔杆 、 轴和一些 辅助连 接件 ,这些基 础结 构件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连接方式进行 联接 ; 传动结构件有齿轮 、 齿条 、 蜗杆 、 带轮 、 变速箱等 ; 动力 部件有 电动 机 、 步进 电机 、 伺服机构 ; 控 制器为特殊 设计 的 模块化多功能控制器。基于这些部件 , 学生可 以根据 自己的 创意 , 自由地拼接组合成种类繁多的机器人系统。
… 人
E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Pr a c t i c e f o r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Ed u c a io t n a l Ro b o t t o Tr a i n i n g I n n o v a t i o n Ab i l i t y o f C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 Ga o Ha i t a o , Ha n Ya l i , Ha o F e i , Z h u S o n g q i n g
厂 — L ]。
Ke y wo r d s e d u c mi o n a l r o b o t ;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 i n n o v a t i o n a b i l i t y ;
t r a i n i n g
Abs t r a c t St r u c t ur e o f e du c a t i o n a l r o bo t i s i n t r o du c e d a n d t he l l t he e fe c t o f t r ai n i ng i n no v a t i o n a b i l i t y o f c o l l e g e s t ud e n t s b y a p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摘要:以机器人竞赛作为项目平台进行项目驱动教学,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对国内外大学生参与的机器人竞赛进行总结回顾;然后探讨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包括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建设、我校实践情况;最后给出结论包括参与机器人竞赛的有益之处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器人竞赛;项目驱动教学在高校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中,科技竞赛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

近几年来,机器人竞赛在国内外迅速开展,其举办宗旨是为了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机器人竞赛涉及到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机械设计、通讯技术等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大学生参与机器人竞赛有助于增强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2]。

因而,基于机器人竞赛进行项目平台建设,对大学生实施项目驱动教学及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际大学生机器人竞赛1) 机器人足球竞赛。

机器人足球竞赛最早是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Alan Mackworth教授于1992年正式提出的。

目前,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两类机器人足球竞赛为FIRA和RoboCup。

FIRA(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Robot-soccer Association)是国际机器人足球联合会的缩写,自1996年在韩国大田的韩国科学技术院举办第一届比赛开始,FIRA已经举行了14届世界杯比赛。

RoboCup(Robot World Cup)是机器人世界杯的缩写,自1997年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第一届比赛开始,RoboCup至今也已举行了14届世界杯比赛。

机器人足球比赛的项目主要包括仿真组、拟人组等多个比赛项目。

2) 机器人灭火竞赛。

机器人灭火比赛是由美国三一学院的Jake Mendelssohn教授于1994年始创。

比赛是在一套模拟四室一厅的住房内进行,要求参赛的机器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找到放置于任意一个房间随机角落中的蜡烛,将其熄灭,并要返回到起点。

机器人比赛每年一次,目前已经举办了17届比赛。

目前,主办方按机器人类型的不同将同一级别的比赛分为标准组和带有创新设计的非标准特别组,如分初级标准组和初级特别组、中级标准组和中级特别组、高中标准组和高中特别组以及步行机器人灭火组等。

3) 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

IROC(International Robot Olympiad Committee)是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的缩写,1999年组织了首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

比赛分为不同年龄段的常规赛与创意赛。

此外,2010年三星杯首届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由哈工大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单位主办。

比赛设田径类、球类、对抗赛、体操类、舞蹈类、娱乐类、作业类等7个门类共24个项目,比赛规则大多采用人类奥运会的规则。

4) 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ABU Asia-Pacific Robot Contest)始于2002年,是由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组成理事会的“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亚广联)举办的每年一度的重大国际性赛事,目前已经举办8届。

比赛主要面向本地区的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在校生,着力培养各国青少年对于高科技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各参与国的科技水平,为机器人工业的发展发掘和培养后备人才。

每一届的具体赛事由理事会成员国轮流主持。

2国内大学生机器人竞赛1)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

1999年,在RoboCup国际委员的支持和授权下,首届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在中国重庆举办,每年举办一届,现已举办12届。

第12届比赛共设立12类65项赛事。

2) 全国机器人大赛暨FIRA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中国队选拔赛。

1999 年,在FIRA中国分会的组织下,首届全国机器人大赛暨FIRA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中国队选拔赛在哈尔滨工程技术大学举办,每年举办一届,现已举办11届。

第12届大赛共设立4类25项赛事。

3)“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暨国际机器人灭火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

“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是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等多个单位主办的一项全国性赛事。

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现已举办10届。

大赛包含机器人救火大赛、机器人足球比赛、机器人创新大赛、机器人搜救大赛、机器人擂台赛和机器人舞蹈戏剧大赛等6个主题项目。

其中机器人救火大赛是国际赛制机器人灭火比赛(暨国际机器人灭火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

4)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暨“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国内预选赛)。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作为“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国内预选赛,由中央电视台主办,是国内大学生竞技机器人技术方面最重要的赛事。

大赛始于2002年,每年举办一届,现已举办8届。

5)“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为了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每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高等学校自动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决定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为协办单位,赛事冠名为“飞思卡尔”杯。

竞赛分竞速赛与创意赛两类比赛。

自2006年首次举办以来,“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

3创新素质教育3.1项目驱动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是是指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3]。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适用于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4]。

基于机器人竞赛的项目驱动教学是指以参加上述的国内外机器人竞赛为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期间的资源和成果不仅仅用于机器人竞赛,还可用于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因而,结合机器人竞赛项目进行项目驱动教学,高校可以在开展机器人竞赛的同时,为相关专业学科的学生提供自主创新的平台。

具体而言,高校可以结合具体的机器人竞赛项目开展项目驱动教学。

如我校结合“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制定了相应的项目负责制实施办法及教学任务表,并根据项目名称、内容、要求,分别在电气与计算机学院遴选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确定后,由项目负责人根据人数、职称结构等要求自行组织教学团队,负责所承担项目教学内容的制定、理论教学、实践指导、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成绩考核及上报、项目总结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同于普通课程教学的理论学时大于实践学时,以实践教学为主。

例如,我校设定理论学时为总学时的20%,实践学时为总学时的80%。

理论教学并不纯粹讲解课本知识,还要介绍“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的举办背景、往年的竞赛视频、比赛规则等;实践教学将项目分解为智能车组装设计、运动控制、道路识别等具体子任务,以具体子任务实现为目标,学生分组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具体的各个子任务以及整个项目。

学生通过任务分析,提出实现策略和实施方案,并负责制作和调试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教学体系建设面向全校进行跨专业培养。

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招募学生,包括海报公布、网上发布、传单宣传等;之后召开师生见面会回答学生问题,并举行机器人表演让学生直观理解;学生根据意愿自愿报名,通过面试进行筛选;集中进行学习培训,竞赛校内预先选拔。

课程设置可以推行公共选修课制度,例如每门课程每学期开设2~4轮,每轮24个学时,每门公选课人数不超过30人,理论课授课时间不超过总学时的20%,公选课可代替公共选修课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课程,理工科专业1学分,文科专业2学分。

成绩考核可以采用笔试、答辩、总结报告、实际操作、实践成果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实践成果和实际操作可以占总成绩的70%,其他方式占总成绩的30%。

设立奖学金,在青年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建立导向、激励机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自立自强。

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负担也提高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推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对参与项目的核心教师制定长期的培养计划。

培养一批会做项目的教师,就有了项目驱动教学最重要的要素[5]。

此外,教师可结合机器人竞赛的项目建设资源,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为申报课题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打基础。

针对学生选拔,选择合理专业如机械设计、电子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进行搭配。

对于学生团队组成,以高年级学生为主,低年级学生为辅的原则进行组建。

3.3我校实践情况我校参加机器人竞赛源于2008年,当时参赛的赛事为“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现在的赛事增加了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由工程训练中心管理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机器人竞赛纳入工程训练中心管理,具体实施由工程训练中心与相关院系共同负责。

工程训练中心出台了《工程训练中心公共选修课实施办法》,开设了机器人工程实践与探索、模块化创新机器人技术等公共选修课;制定了《工程训练中心项目负责制实施办法》,针对项目完成好坏进行惩罚奖励,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的课程成绩上面,另一方面作为参赛的平时成绩;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作为每年遴选的条件,另一方面进行教学奖励或工作量奖励。

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我校代表队在2010年第五届“飞思卡尔”杯西部赛区比赛中,成为河南高校唯一一支成功晋级参加全国决赛的队伍。

4结语高等院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自身发展和强大的关键,而机器人竞赛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

参加机器人竞赛,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科研动手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就业竞争能力。

此外,还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体系的更新与完善。

但是,作为综合性赛事,机器人竞赛的准备时间长,投入精力多,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学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教师要增加投入时间精力;学生要注重自身锻炼不要急功近利;尽早组队确保训练时间。

此外,要加强基于机器人竞赛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等改革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 顾红欣. 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中国教育导刊,2009(2):31-32.[2] 张云洲,吴成东,崔建江,等. 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116-119.[3] 刘文静. 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118.[4] 王田苗,陈殿生,吴永亮.《机电控制基础》一体化项目教学实践[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77-80.[5] 郭家星. 以机器人竞赛为平台的项目导向教学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9(12):133-134.Innovation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 Based on Robot ContestYU Jin-xia 1, ZHANG Ying-qi 2(1.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3, China;2.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3, China)Abstract: It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nnovation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 to regard robot contest as project platform and implement the project based learning to them. Firstly, it summarized robot contest at home and abroad in which the college student participates. Then, it discussed on the innovation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 based on robot contest including project based learning, teaching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situation of our university. And lastly, it gave a conclusion of benefit and points for attention about taking parting in robot contest.Key words: innovation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robot contest; project based learning(编辑:姚彦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