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教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高尿酸血症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一、饮食管理
1. 控制嘌呤摄入
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
适量食用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粮食等。
同时,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合理的体重。
2. 增加水分摄入
多喝水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建议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
3.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
二、运动管理
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选择慢跑、散步、太极拳等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
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运动。
2.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持续30-60分钟。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尿酸排泄,减轻体重,降低血脂。
三、药物治疗
1. 按时服药
高尿酸血症患者需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别嘌醇、苯溴马隆等。
不要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2. 注意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因此需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四、定期复查
1. 定期检测尿酸水平
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定期检测尿酸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尿酸检测。
2. 注意身体变化
如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同时注意身体其他部位的症状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其他并发症。
间后会有影响,肝不好的有必要了解一下。
高尿酸血症3

HUA流行病学:
逐年增高趋势(目前我国约有高尿酸血症者1.2亿,约占总 人口的10%,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男性多于女性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国内同期其他地区患病率高 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
女性) 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HUA定义:
肾脏病变期:
急性尿酸性肾病 急性尿酸性肾病是严重的HUA导致过量尿酸沉积并阻
塞肾小管引起的少尿或无尿性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 若合并血尿酸显著升高(>900 μmol/L)应考虑急性尿酸 性肾病,确诊常需肾活检,排除小管间质性肾炎等。
急性尿酸性肾病通常可逆,重在预防。 高风险患者积极静脉补液。水化治疗:在没有禁忌情 况下,每日液体摄入量应达到3000 ml,保持尿量达到 80—100 ml/m2·h。首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 醇、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
推荐起始剂量20~40 mg/d,如果2~4周后血 尿酸没有达标,剂量递增20 mg/d,最大剂量 80 mg/d。
不影响嘌呤和嘧啶的正常代谢;49%通过肾脏 排泄,45%通过粪便排泄,属于双通道排泄药 物,因此轻中度肾功能减退患者无需调整剂 量。
对轻、中度肾功能减退者的疗效优于别嘌呤 醇,重度肾功能减退患者非布司他需减量并 密切监测肾功能
肾脏病变期:
尿酸性肾石症 约10%-25%的痛风患者肾有尿酸结石,成泥沙样,
常无症状;结石较大者常表现为腰痛和血尿; 急性梗阻时可引起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发热、少
尿、无尿、肾积水、血肌酐升高等; 慢性梗阻可引起肾积水和肾实质萎缩,甚至发展
为终末期肾病。
HUA的诊断与分型:
• HUA的诊断标准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 男:血尿酸>420μmol/L(7mg/dL) 女:血尿酸>360μmol/L(6mg/dL) (绝经后的女性与男性血
高尿酸血症的饮食控制与调理

辛辣刺激性食物
辣椒、花椒、胡椒等 辛辣调料。
浓茶、浓咖啡等刺激 性饮料。
生姜、生蒜、生葱等 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含酒精饮料
啤酒
含有较高的嘌呤和酵母,可促进尿酸 生成。
白酒
红酒
虽然含有一定的抗氧化物质,但过量 饮用仍可能对尿酸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
酒精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与尿酸 竞争排泄,从而影响尿酸的排出。
小米
富含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 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优质蛋白质来源
瘦肉
鱼类
如鸡肉、鸭肉、瘦猪肉等,提供优质蛋白 质和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
如三文鱼、鲈鱼、鲤鱼等,富含优质蛋白 质、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
蛋类
奶制品
如鸡蛋、鸭蛋等,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 素A、D和B族等营养素。
如牛奶、酸奶、奶酪等,提供优质蛋白质 、钙和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同时,奶制品 中的乳酸也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适量摄入全谷类食物,提供膳食纤维 和B族维生素。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提供丰富 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遵循定时定量的饮食原则,保持 规律的进餐时间和食量。
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食物,减轻 胃肠负担。
慢慢咀嚼食物,有助于消化和吸 收。
注重烹饪方式,减少营养损失
选择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 式,减少油炸、煎炒等高油脂烹
输标02入题
食物成分与尿酸代谢关系研究:深入研究食物中各种 成分对尿酸代谢的影响,为饮食控制提供更加科学的 依据。
01
03
挑战:在推广饮食控制理念和方法时,需要克服患者 依从性差、饮食文化差异等难题,同时还需要面对食
物成分复杂、研究难度较大等挑战。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的疾病,通常会导致痛风、尿酸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生。
对于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国际上已经有
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指南,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并及时治疗患者。
首先,高尿酸血症的诊断需要通过测定血液中尿酸的浓度来进行。
通常来说,成年男性的血尿酸浓度在每升420微摩尔(7毫克/
分升)以下,而成年女性的血尿酸浓度在每升360微摩尔(6毫克/
分升)以下为正常范围。
因此,如果患者的血尿酸浓度超过了这个
范围,就可以初步怀疑患有高尿酸血症。
其次,高尿酸血症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来
进行。
一般来说,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尤其是
在大脚趾关节,这是痛风的典型表现。
此外,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导
致尿酸性肾病,表现为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病变,患者会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因此,医生在诊断高尿酸血症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
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除此之外,高尿酸血症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血尿酸升高
的因素。
有些患者可能是由于饮食中嘌呤摄入过多,或者是由于肾
脏排泄功能减退导致尿酸排泄不畅,从而引起血尿酸升高。
因此,在诊断高尿酸血症时,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肾功能情况等,并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高尿酸血症的诊断需要通过测定血尿酸浓度、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来进行。
只有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才能对高尿酸血症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医生们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指南进行诊断,并及时帮助患者进行治疗,以减轻其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1. 引言高尿酸血症,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临床上,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导致痛风,还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其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2.1 遗传因素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因素在病因中占有重要位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的个体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目前已知的遗传性疾病,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过度活跃症、Lesch-Nyhan综合症等,都会导致尿酸生成或排泄的异常。
2.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合理饮食,如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过多(如海鲜、肉类、啤酒等),会增加血尿酸的产生。
此外,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也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导致了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上升。
2.3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也是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因素。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尿酸血症。
这是因为这些疾病状态下,机体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同时,长期使用利尿剂、免疫抑制剂、抗结核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综合以上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遗传、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等多个层面。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
3.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临床表现3.1.1 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疲乏无力 - 关节疼痛或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 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脏结石或痛风结节3.1.2 体征•关节炎患者可见关节肿胀、变形、触痛明显•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水肿等体征•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部位,形成痛风石或痛风结节3.2 诊断方法3.2.1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诊断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下面将详细介绍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高尿酸血症患者常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红斑等症状,尤其是在大拇指、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尿路结石、痛风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尿酸检测。
血清尿酸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指标,正常成年男性的血清尿酸水平为208-428μmol/L,正常成年女性的血清尿酸水平为143-339μmol/L。
超过这个范围的血清尿酸水平可以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2. 尿液检测。
尿液中尿酸的排泄量也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患者出现尿路结石等并发症时。
正常尿液中尿酸的排泄量为250-750mg/24h,超过这个范围的尿酸排泄量可以支持高尿酸血症的诊断。
3. 其他相关检查。
除了血清尿酸和尿液检测外,还可以进行血清肌酐、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三、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结合以下诊断标准对高尿酸血症进行诊断:1. 血清尿酸水平超过正常范围;2. 尿液中尿酸排泄量超过正常范围;3. 临床症状符合高尿酸血症的特点,如关节疼痛、肿胀等。
综上所述,高尿酸血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和诊断高尿酸血症对于预防并发症和进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血液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⑵降尿酸药物的应用 • 别嘌醇 ①药理作用与体内代谢: ✓ 别嘌醇经体内黄嘌呤氧化酶催化成为别黄嘌呤,别黄嘌呤与别嘌醇均抑制黄
嘌呤氧化酶,阻滞黄嘌呤和次黄嘌呤转化生成尿酸。 ✓ 别嘌醇由肾排泄,约10%以原形、70%以代谢物随尿排出,血液透析患者的药
物半衰期显著延长。
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提高至60~80mg。 ✓ 对于不达标者应注意严格控制饮食,增加透析清除等。
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⑵降尿酸药物的应用 • 非布司他 ③注意事项 ✓ 服用硫唑嘌呤、巯嘌呤或氨茶碱的患者禁用。 ✓ 具有发生心血管血栓事件的风险。
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⑶生物合成的尿酸氧化酶 • 该类药物均具有催化尿酸分解为尿囊素,快速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 • 主要包括 ✓ 重组黄曲霉菌尿酸氧化酶 ✓ 聚乙二醇化重组尿酸氧化酶 ✓ 培戈洛酶,一种聚乙二醇化尿酸的异性酶 ※但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经验不足。
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尽管原则上透析患者呈高尿酸排泄状态,痛风发作频率降低,但一些情况下 仍然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降尿酸控制在目标范围并缓解痛风结节。
⑴降尿酸药物的选择 • 血液透析患者因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或无尿,禁用苯溴马隆、丙磺舒和柳
氮磺吡啶等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需选择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分解的药 物。
提高透析充分性
充分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血尿酸,建议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透析患者,每周透 析3次患者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1.4。
积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建议控制患者透析前CO2CP或HCO3-≥20mmol/L,且<26mmol/L。
保护残肾功能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控制单次透析超滤量,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和心力衰 竭等。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
容易引发痛风、尿路结石等疾病。
那么,我们如何来诊断高尿酸血症呢?下面我们将介绍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是血清尿酸水平的检测。
一般来说,男性血清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在诊断时,
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疾病史,如痛风、尿路结石等病史,以及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其次,我们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因素。
除了血清尿酸水平的检
测外,还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以排除其他疾病对尿酸水平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以排除外源性因素对尿酸水平的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并发症。
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引起痛风、
尿路结石等急性疾病,还与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在诊断高尿酸血症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干预,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主要是血清尿酸水平的检测,结合患者的临
床症状和疾病史,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因素,并关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全面的诊断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高尿酸血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率
2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痛风
3
高高尿尿酸酸血血症症/痛/痛风风的的危危害害?
4
2
高尿酸血症/痛风如何治疗?
2020/11/14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率逐年升高
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患者达1.2亿,痛风患者约1700万!
3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8;2(2):75-78.疾病20控20制中/华杂11风志/湿1.4病20学03杂;志7(.149)9:83;20(52)-:7350-878.
J Korean Med Sci 2010; 25: 1766-1770
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的根本原因
高尿酸血症约1/10发展到痛风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高尿酸血症可通过影像发现尿酸的沉积,但是患者却没有症状体现
16
2020/11/14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关节病 常表现为急性痛风发作,跖趾关节红肿疼痛,慢性痛风石形成,严重者 关节破坏
涉及2280例健康男性,持续21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SUA>416μmol/L
人群,发生高血压风险与SUA<297μmol/L人群相比,增加63%
10
Hyp2er0t2e0n/s1i1o/n1. 42006;48:1031-1036
N Engl J Med. 2008 October 23; 359(17): 1811–1821.
高尿酸血症是全病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的危险因素
美国第一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NHANES I,1971-1975)和随访研究 (1976-1992) 的患者进行交叉对照分析 (共5926例,年龄25-74岁)
25-74岁人群,血尿酸每升高1mg/dL,心血管死亡率和缺血性心脏 病死亡率
9%
26%
男性
嘌呤代谢紊乱 使尿酸产生过多
尿酸排泄减少
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晶体沉积
痛风
17
2020/11/14
什么是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
18
2020/11/14
痛风的临床特点
痛风的临床特点
痛风性关 节炎
反复发作 的急性关
节炎
慢性痛风 尿酸性肾
石
病
尿酸结晶 沉积在关 节引起痛
风石
尿酸结晶 沉积在肾 脏,引起 慢性肾病、 尿酸性肾
大多数患者在6个月~2年内出现第2次发作 1年内发作率 62%, 1~2年发作率 16%
痛风性关节炎并非良性疾病 SUA>9mg/dl,>70%的患者1年内会再次发作 如不治疗,超过50%会进展至痛风石侵蚀骨质 (X线)
21
Chen
LX,
Schumacher
Pineda C, et HR. Best Pract
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可导致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生
12
Eur J E2p0i2d0em/1io1l/.142003;18(6):523-30
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各种肾病
尿 毒 症
13
2020/11/14
高尿酸血症促进新发慢性肾病
血尿酸水平>420 μmol/L (7mg/dl)患者,新发慢性肾 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约3倍(Kaplan-Meier 曲线分析)
SUA每增加60 μmol/L( 1mg/dl),
男性 GFR下降 5ml/min/1.73m2 女性 GFR下降 6ml/min/1.73m2
即使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 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 肾功能下降也非常明显。
15
J Korean M2ed02S0c/i112/0104; 25: 1766-1770
Rale.sACr2ltih0nr2iRt0ihs/e1Ru1em/s1aTt4ohle.r2. 0200611AJuagn;2107(;41)3:6(17)3:-R844
YüTF, et al. Am J Med Sci. 1967 Dec;254(6):893-907
女性
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NHANES III)
血尿酸>6mg/dL是冠心病
血尿酸>7mg/dL是脑卒中
11
独立危险因素
2020/11/14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发病息息相关
随访病例数:2310例 时间:6年 随访结果: 基线血尿酸水平 >398μmol/L者远期糖 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 的发病危险比 <280μmol/L者增加 78%
血尿酸>7.0mg/dL 血尿酸<7.0mg/dL
慢
无症状高尿酸血 症是新发慢性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 肾
病的预测因素,
病
降尿酸治疗可显
发
病
著减少慢性肾病
率
的发生。
P<0.01
14
时间(月)
20B2M0C/1N1e/p1h4rology.2011; 12:31.
正常范围内血尿酸水平升高导致肾功能下降
校正年龄、年龄、糖尿病、吸烟、空腹血糖和非HDL-C后显 示:SUA水平与GFR下降呈独立相关;
❖ 这个浓度为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 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 造成靶器官损伤(心、脑、肾、关节、
血管等)痛风组织学改变
7
2020/11/14
请注意--隐匿的第四高,沉默杀手!
8
2020/11/14
高尿酸血症危害人体多个重要器官
高血压
脑卒中
痛风
9
冠心病
肾结石
糖尿病
2020/11/14
尿酸水平越高,高血压风险越大
• 排出减少 • 合成增加 • 混合
成年人 高尿酸血症
外源性嘌呤
饮食限制
内源性嘌呤
别嘌呤醇
加入血清尿酸
肾衰
尿酸生成 过多
尿酸
排泄减少占90%
尿酸排泄障碍
苯溴马隆 肾小管
6
2020/11/14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 高尿酸血症,是指人体温在37℃时血清中尿酸的含量 男性超过420μmol/L (7.0mg/dl) 女性超过360μmol/L(6.0mg/dl)
结石
17%-25%的痛风患者死于 肾功能衰竭
19
2020/11/14
痛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5-10倍
关节畸形
中风
心肌梗塞
20
2020/11/14
痛风的病程
痛风首次发作是尿酸结晶在关节沉积数年的结果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前已有尿酸结晶沉积,36%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B超下可见关节内尿酸晶体 形成
疾病控制杂志.2003;7(4):305-308
什么是血尿酸?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 血尿酸是由核酸分解及食物中摄入而来
4
2020/11/14
尿酸在人体内的是如何排泄的?
外源性 嘌呤
20%
内源性 嘌呤
80%
60%参与代谢
肾脏排泄2/3
5
肠道排泄1/3
2020/11/14
血尿酸为什么会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