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科室会
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作者:姜松花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02期[摘要]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的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40例,均给予伏立康唑,观察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细菌学指标,并对该药疗效与副作用进行描述与评价。
结果在本组40例患者中,痊愈6例,显效27例,进步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2.5%;40例患者中9例发生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22.5%,经治疗后均能好转。
结论伏立康唑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广谱抗真菌功效,同时它所引发的不良事件较少且多能耐受。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ICU;伏立康唑;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5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2-0159-02Efficacy and security of voriconazol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JIANG SonghuaICU,the Second Hospital of Changchun City,Changchun 13006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ecurity of voriconazol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Methods Chosed 40 ICU patie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October 2011. All cases received the voriconazole injection. Observed the symptoms,signs,laboratorial indices and bacteriological indices,and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 and side effects. Results 6 of 40 cases in this study recovered,27 had the significant effect,4 had the progress and 3 had no effect,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82.5%;9 of 40 cases had the voriconazol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with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22.5%,who all became better after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voriconazole has the broad-spectrum antimicrobi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ICU patie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while it causes little and acceptable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CU;Voriconazole;Efficacy;Security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以及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等高危因素,感染的问题日益突出,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仅次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1]。
伏立康唑的临床应用

伏立康唑的临床应用伏立康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和安全性,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疾病。
以下将详细介绍伏立康唑的临床应用。
一、伏立康唑的药理作用伏立康唑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CYP3A4同工酶,从而干扰真菌细胞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阻断了真菌细胞中甾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14α-芳香醇类酮康酸到醇下叉脱水酶活性,使真菌细胞内甾醇生物合成受抑制,最终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及渗透性增加,真菌生长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抗真菌的目的。
二、伏立康唑的适应症1. 念珠菌病:伏立康唑可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性疾病,如阴道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等。
2. 浅表真菌感染病:如皮肤念珠菌病、浅表癣菌病等。
3. 深部组织及系统性真菌病:如念珠菌性败血症、念珠菌性肺炎等。
4. 其他真菌感染:如念珠菌角膜炎、念珠菌性腹膜炎等。
三、伏立康唑的给药途径及剂量伏立康唑可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
常见的口服剂型包括片剂和胶囊剂,静脉给药主要为伏立康唑注射液。
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成人口服剂量为每日200-400mg,分2次服用;静脉注射剂量一般为每日200-400mg,分2次给药。
四、伏立康唑的不良反应伏立康唑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一般为轻度不适,多数患者能够耐受。
长期大剂量使用伏立康唑还可能引起肝脏毒性反应,表现为肝酶升高、黄疸等,严重时可导致肝功能损害。
五、伏立康唑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伏立康唑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等;同时应避免与酒精等药物同时应用,以免加重肝脏损害风险。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患者在使用伏立康唑前应咨询医生,遵医嘱使用。
综上所述,伏立康唑是一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多种真菌感染疾病的治疗。
在使用时,应根据药理作用、适应症、给药途径及剂量、不良反应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并注意患者的肝功能监测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

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疾病。
它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而起到治疗作用。
然而,虽然伏立康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它也存在一些副作用需要引起关注。
伏立康唑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疾病的治疗:1. 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可以导致口腔、食道和阴道等部位的感染。
伏立康唑可以通过抑制念珠菌细胞膜的合成来有效治疗念珠菌感染。
2. 曲霉菌感染: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可以引起肺部感染、侵袭性真菌病和霉菌角膜炎等疾病。
伏立康唑可以用于曲霉菌感染的治疗,尤其对于侵袭性真菌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 阿斯佳曲霉菌感染:阿斯佳曲霉菌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真菌,可以导致呼吸道感染和播散性疾病。
伏立康唑在治疗阿斯佳曲霉菌感染方面显示出显著疗效。
伏立康唑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1. 胃肠道不适:伏立康唑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但如果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告知医生。
2. 视力问题:部分患者在使用伏立康唑期间报告了视觉模糊、色觉异常和视觉幻觉等视力问题。
如果发生视力问题,应咨询医生以获得进一步的评估和建议。
3. 皮肤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和荨麻疹等皮肤反应。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全身性红疹),应立即就医。
4. 肝功能损害:伏立康唑使用期间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肝酶升高等症状。
在使用伏立康唑期间,患者应接受定期的肝功能监测。
5. 心律不齐:少数患者可能在使用伏立康唑后出现心律不齐的情况。
如果出现心悸、胸闷、心慌等心律不齐症状,应立即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伏立康唑不适用于有伏前性色素痴呆的患者,因为它与该疾病有关的基因突变有关。
另外,如果患者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尤其是类似于西咪替丁(Cimetidine)的药物,请告知医生,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伏立康唑的效果。
伏立康唑治疗ICU耐氟康唑肺部念珠菌感染疗效观察

伏立康唑治疗ICU耐氟康唑肺部念珠菌感染疗效观察作者:林群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1期【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伏立康唑治疗ICU耐氟康唑肺部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0~2012年鞍山市中心医院ICU住院病例中应用伏立康唑治疗ICU耐氟康唑肺部念珠菌感染患者15例。
已接受静脉滴注氟康唑治疗至少1周但无效,接受注射用伏立康唑治疗。
给予伏立康唑首日200痊愈率 7/15,有效率 14/15,真菌清除率 7/1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
结论伏立康唑是治疗ICU耐氟康唑肺部念珠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伏立康唑;肺部念珠菌;氟康唑;耐药临床真菌引发的感染是ICU病房患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而真菌感染中以肺部感染最常见,临床危害大,治疗效果差,是引起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ICU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免疫功能低下、多伴有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同时器官功能损害还可能限制了抗真菌药的常规使用。
因此临床治疗需要一种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小的抗真菌药物。
伏立康唑作为新的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其具有广谱安全的特点。
本院ICU近年来应用伏立康唑治疗ICU 耐氟康唑肺部念珠菌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2012年鞍山市中心医院ICU住院病例中应用伏立康唑治疗ICU 耐氟康唑肺部念珠菌感染患者15例。
已接受静脉滴注氟康唑治疗至少1周但无效,其中男9例,女6例。
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72±3)岁。
诊断依据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1]。
其中消化道肿瘤5例,急性脑血管病3例,肺癌2例,多发伤1例,心肺复苏术后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1例,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2例。
3 讨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糖皮质激素应用、器官或组织移植术后、导管相关技术、广谱抗生素使用患者的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并逐渐成为ICU危重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
伏立康唑作用特点介绍ppt课件

白念
隐球菌
曲霉菌
毛霉菌
黄曲霉
1
真菌分类
皮肤、粘膜 指甲、毛发:
浅部
皮下组织:
如花斑癣、甲真菌病、 口腔念珠菌感染
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 足菌肿等
真菌病
深部 原发性: 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 类球孢子菌病、孢子丝菌等 继发性: 念珠菌病(系统性)、曲霉、隐球菌 病、毛霉病、放线菌、奴卡菌属等
10
分布和渗透性
玻璃体: 38% 脑组织: 200%-300%
房水:
53% 肺泡/上皮衬液: 平均1100%
脑脊液: 22%-100%
可广泛渗透入机体组织,稳态浓度下的分布容积为4.6L/Kg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8%
11
1.Elter T et al.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6; 28: 262-265. 2.Hariprasad SM et al. Arch Ophthamol. 2004; 122: 42–47. 3.Lutsar I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3; 37: 728-732. 4.Capitano B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6; 50: 1878-1880 5.伏立康唑产品说明书。
这些药物可减少伏立康唑的暴露量
伏立康唑可升高此类药物的血药浓度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显著降低,利福布丁 的血药浓度则显著增高
伏立康唑说明书。
17
药物相互作用:双向作用
除非经权衡后利大于弊,否则应尽量避免伏立康唑与 苯妥英合用
药物 苯妥英* 推荐剂量(体重40 kg) 监测
[课件]伏立康唑PPT
![[课件]伏立康唑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5521dcf705cc17552709a2.png)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汇邦灵经验性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合并IFI30例 疗 效
5例患者出现典型胸部CT异常改变, 4例患者表现“光晕征”,其中3例 患者均获得改善。 血清学阳性(β 1,3-葡聚糖)有3 例患者,该3例患者均获得好转,好 转后血清学试验转阴。 真菌定殖患者2例,均获得临床好转 。
罗金梅, 彭敏,肖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141-145 Ap ril, 2010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ACTA ACADEM IAEMED IC INAE SIN ICAE
伏立康唑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34 例分析
结论:伏立康唑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总有效率为67.6%,无因不良 反应导致停药的病例,显示了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伏立康唑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二)
(约60%为氟康唑、伊曲康唑治疗不佳的病例)
结论:伏立康唑治疗ICU患者的IFI疗效肯定,副作用轻,可作为ICU患者抗IFI的首 选药物
陈纯波 曾红科 胡北 广东省人民医院ICU 广东医学2008年7月第29卷第7期GuangdongMed ica l Journa l Jul. 2008, Vol. 29, N期间体温恢复正常
粒缺恢复后体温恢复正常
结
论:
汇邦灵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合并IFI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早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基础疾病的好转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伏立康唑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一)
用药选择分布情况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结论:根据分离到的菌株分析,肺部的真菌感染以曲霉和隐球菌为主,念珠菌感染相对少。
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 抗真菌药

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 抗真菌药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抗真菌药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一种广谱的抗真菌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病例。
伏立康唑可以通过抑制人体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感染病症的严重程度,并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着重介绍伏立康唑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内容,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种抗真菌药物。
一、化学结构伏立康唑是一种二氮杂异恶唑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6H14F3N5O,分子量为349.31。
其化学名称为2R-(2R,3S)-2-(2,4-difluorophenyl)-3-(5-fluoro-4-pyrimidinyl)-1-(1H-1,2,4-triazol-1-yl)-2-butanol。
化合物呈白色至类白色结晶固体。
二、作用机制伏立康唑通过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和维持等生物化学过程来抑制真菌的生长。
该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特异性的CYP450酶14α-脱甲基化酶的活性,从而干扰真菌分裂子的生成,使真菌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
三、临床应用1. 感染适应症伏立康唑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真菌感染病例:- 对于由念珠菌(Candida spp.)、组织胞浆菌(Aspergillus spp.)和曲霉菌(Fusarium spp.)引起的血液感染,伏立康唑被视为一线治疗药物。
- 在对抗由白念珠菌(Fusarium spp.)引起的眼球感染时,伏立康唑可以通过口服或直接眼球注射的方式使用。
- 对于冡斑菌(Scedosporium spp.)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p.)所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伏立康唑也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
2. 用药特点伏立康唑口服吸收良好,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与其他抗真菌药物相比,伏立康唑的生物利用度更高,血药浓度更稳定。
该药物的半衰期约为6-9小时,因此需要在一天内分多次给药。
伏立康唑(丽福康)产品知识培训精简

对曲霉菌具有强大杀菌活性
临床分离的曲霉菌菌株的MIC90* (菌株数>10的曲霉菌属)
侵袭性曲霉菌病全球对照研究结果
伏立康唑 两性霉素B
4.5
4
3.5
3
2.5
2
2
2
1.5
11
1 0.5
99% 93% 100% 100% 100% 100%
0
20
40
60
80
100
伏立康唑浓度<1g/mL时抑制的菌株数百分比(%)
Pfaller MA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3;41:1440-1446.
氟康唑耐药念珠菌对伏立康唑的敏感性
白色念珠菌 (n=85)
光滑念珠菌 (n=78)
结论
▪ 在第12周终点时,伏立康唑的总体反应 有效率明显高于两性霉素B
▪ 与两性霉素B相比,伏立康唑在早期并 持续表现出生存益处
▪ 伏立康唑通常较两性霉素B具有更好的 耐受性和安全性
Herbrecht R et al. N Eng J Med. 2002;347(6):408-415.
临床疗效数据
深部真菌感染预防与经验性治疗的信心保证
丽福康
➢ 通用名:注射用伏立康唑 ➢ 商标名:丽福康 ➢ 剂型:注射用无菌分装粉末 ➢ 规格:0.1g/瓶+5ml专用溶媒 ➢ 上市时间:07年1月份 ➢ 原料药制备国内独家专利 ➢ 独创无菌分装粉针加专用溶酶,独立知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权
化学结构突破
伏立康唑
Data on file. Pfizer Inc., New York, NY. 伏立康唑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次2支注射用伏立康唑 每12小时给药1次
口服(体重≥40kg)
负荷剂量 (第1个24小时)
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 400mg
维持剂量
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
(开始用药24小时后)
200mg
口服(体重<40kg)
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 200mg
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 100mg
严重不 良反应
11%
伏立康唑——曲霉病治疗首选
伏立康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曲霉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果显著
有效率高达35%,生存 率高达31%,明显优于两 性霉素B
全部难治念珠菌感染(n=87)
S Schwartz et al.Mycoses.2007;50(3):196-200.
伏立康唑——念珠菌感染良好选择
对于难治性念珠菌感染,伏立康唑的总有效率高达58%。
汇德立康®注射用伏立康唑
——确诊/经验性抗深部真菌治疗首选用药 抗深部真菌感染序贯治疗/维持治疗首选用药
吉林省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岳忠权
汇德立康®伏立康唑
传统抗深部真菌药局限性
药物分类 代表药物
存在问题
第一代 三唑类
氟康唑 伊曲康唑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
抗菌谱窄,对曲霉菌无效 耐药问题尤其是对念珠菌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
生物利用度低,胶囊为36%,口服液也只有55% 与氟康唑交叉耐药率为98%-100% 不能穿透血脑屏障,对中枢感染无效 静脉用药超过14天的安全性尚不清楚
起效慢,副作用太大,尤其是肾毒性 不能穿透血脑屏障,对中枢感染无效 无口服制剂,不适于长期治疗
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对新型隐球菌感染无效 不能穿透血脑屏障,对中枢感染无效 无口服制剂,不适于长期治疗
侵袭性感染 治疗由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 本品主要应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中进行性的、可能威胁生命
的感染。
伏立康唑——用法用量
负荷剂量 (第1个24小时)
维持剂量 (开始用药24小时后)
静脉滴注
每12小时给药1次 每次6mg/kg
每12小时给药1次 每次4mg/kg
例如成人体重50kg
注:序贯治疗换用口服伏立康唑时无需给予负荷剂量,直接按维持剂量给药
伏立康唑——曲霉病治疗首选
全球最大规模评价伏立康唑作为侵袭性曲霉菌病 初始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 19个国家,全球95个研究中心参加 前瞻性、随机、开放、对照
Herbrecht R et al. N Eng J Med. 2002;347(6):408-415.
伏立康唑——曲霉病治疗首选
基线访视时部分人口学特征
平均年龄(范围)
伏立康唑 组 (N=144)
48.5 (13-79)
感染部位 肺部 肺外
(n%) 123 (85.4) 21 (14.6)
基线访视时ANC* <500 个/mL >500 个/mL
65 (45.1) 79 (54.9)
ANC=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 Herbrecht R et al. N Eng J Med. 2002;347(6):408-415.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推荐: 伏立康唑应取代两性霉素B,成 为急性侵袭性曲霉病的首选治疗!
22% 有效率
13% 生存率
Herbrecht et al: N Engl J Med 2002; 347(6):408-415 Ed Susman et al. 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of America, 43rd Annual Meeting. October 11, 2005
伏立康唑——化学结构上的突破
加入甲基,使 其对霉菌的亲 和力显著增强
以嘧啶环取代三唑环, 并加入氟原子,使其体 内抗真菌活性增强
N
HO Me F
N
N
HO
N
N
F
N
N
N
F
N N
N
F
F
伏立康唑
氟康唑
伏立康唑——适应症
本品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其适应症如下:
治疗侵袭性曲霉病 治疗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包括克柔念珠菌)引起的严重
深部真菌感染的特点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免疫缺陷、长期应用激素 治疗后 不明原因发热 广谱抗生素治疗3-7天无 效或起初有效但随后再现 发热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伏立康唑——经验性真菌治疗首选用药
伏立康唑用于中性粒细胞 缺乏持续发热病人的经验
P=0.02
P=NS
治疗,突破性真菌感染发
伏立康唑具有可靠的总体安全性
视觉障碍:多数为一过性视觉障碍,可恢复正常并随着反复给 药而减轻。
皮肤反应:发生率约为6%。大多数为轻到中度,亦有光过敏的 报道,严重皮肤反应极少见。建议伏立康唑治疗期间避免强烈 的日光直射。
转氨酶升高:临床试验中,伏立康唑组中具有临床意义的转氨 酶异常的总发生率为13.4%。绝大部分的患者按照原给药方案继 续用药,或者调整剂量或停药后均可缓解。
多数肝肾功能受损患者可安全用药
肝功能受损患者
急性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 和谷草转氨酶升高)
两性霉素B 组 (N=133)
50.5 (12-75)
(n%) 117 (88.0) 16 (12.0)
60 (45.1) 73 (54.9)
伏立康唑——曲霉病治疗首选
在第12周终点时,伏立康唑治疗的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性霉素B
与两性霉素B相比,伏立康唑在早期 并持续表现出生存益处
伏立康唑较两性霉素B具有更好的耐 受性和安全性
生率显著低于两性霉素B脂
质体和卡泊芬净
伏立康唑耐受性和安全性 好(严重输液反应、肾功 能损伤、低钾血症发生率 都显著低于两性霉素B脂质 体)
Thomas J. Walsh et al. N Eng J Med. 2002;346(4): 225-234 Thomas J. Walsh et al. N Eng J Med. 2005;351(14): 1391-1402
全部难治念珠菌感染(n=87) 难治性食道念珠菌病(n=38) 难治性念珠菌血症(n=21) 播散性念珠菌病(n=11) 其他侵袭性念珠菌病(n=17)
全部难治念珠菌感染(n=87)
Perfect JR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3;36:1122-1131.
伏立康唑——经验性真菌治疗首选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