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古交矿区概况

太原市古交矿区概况
太原市古交矿区概况

太原市古交矿区概况(1)

古交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是全国最大的主焦煤生产基地,也是吕梁山东麓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连接省城太原和晋西北的现代化工矿城市。

古交市地处北纬37°40′6〃至38°8′9〃,东经111°43′8〃至112°21′5〃之间,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53公里,总面积1551平方公里。全市辖10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万。

煤为古交市主要矿藏,储量大,品种多,质量优,分布广。含煤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也含有不稳定的薄煤层或煤线;煤田面积为717平方公里,分布在古交、河口、镇城底3个镇和河南、刑家社、草庄头、原相、常安、姬家庄、梭峪、嘉乐泉、曹坪等9个乡;储量为98.3亿吨,煤种有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及热变质无烟煤等,媒质良好,硫、磷灰分含量较低。

1、位置与范围

古交矿区位于太原西山煤田的西北端,在太原古交市境内,其东、南分别与西山矿区和清交矿区相接,西北和东北均为煤层露头。矿区东西宽约20km,南北长约35km,面积约660km2 。

2、自然地理

矿区地形复杂,外围地形较高,多在1500m以上。东部庙前山标高1865m,西南部孤爷山标高2202m,区内标高一般多在1000~1350m之间。矿区最低处寨上村汾河河谷,标高958.40m。

汾河自西而东横穿矿区,主要沟谷还有大川河、原平河、屯兰河、天池河等,均汇入汾河。矿区西北汾河上游下石家庄附近建有汾河水库。蓄水能力约7亿km3,汾河流量受其控制。蓄水前汾河最大流量为945 km3/s。

矿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集中于7~9月,近年最大降雨量为632mm。气温昼夜变化大,最高气温达40℃,最低为-20℃,自10月至翌年4月为结冰期,冻土深度为0.5~0.8m。

3、交通

太(原)古(交)铁路,从太原市汾河站至古交西曲站41公里,往西穿过矿区经镇城底至岚县,岚县经方山至吕梁段在建设中。从太原市区通往矿区的盘山公路长56km,古交至清徐也有油路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4、勘探程度

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山西148队先后进行了,普、详、精勘查工作,提交了西曲,铁磨沟、屯兰、马兰,镇城底、梭峪等6件精查报告和邢家社普查报告1件,精查面积377km2 ,占56.52%,已为生产矿井利用。

太原市古交矿区概况(2)

古交矿区位于太原西山煤田的西北端,其东、南分别与西山矿区和清交矿区相接,西北和东北均为煤田边缘的煤层露头,矿区东西宽约20公里,西北长约35公里,面积约660

平方公里。

矿区内有太(原)古(交)铁路,从太原市汾河站到古交西曲编组站41公里,往西已至镇城底。从太原市区通往矿区的盘山公路长56公里。

2.煤层与煤质

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含煤地层总厚150米,含煤13层,总厚11米,含煤系数为7%。太原组共含煤7层,其中7、8、9号为主要可采煤层;山西组共含煤6层,其中1、2、3号为主要可采煤层。

矿区煤种齐全,贫煤、瘦煤、焦煤、肥煤都有。山西组以焦煤、肥煤为主,灰分含量高,含硫低,可选性差。太原组以焦煤、瘦煤为主,灰分含量低,中—富硫,中等可选。各煤层、煤质纵横变化明显,在垂直分带由上而下变质程度逐渐加深。

3.开采技术条件

各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物理性质试验,石灰岩强度最大,抗压强度为608—1942公斤/厘米2,抗拉强度101—238公里/厘米2,抗剪强度394公斤/厘米2。细粉砂岩抗压强度470—1164公斤/厘米2,抗拉强度64—167公斤/厘米2,抗剪强度163—181公斤/厘米2,砂质泥岩抗压强度51—896公斤/厘米2,抗拉强度44—146公斤/厘米2,抗剪强度125公斤/厘米2。9号煤底板多为松软泥岩,常有底鼓现象。

瓦斯含量将随矿井开采深度而增加,浅部开采矿井属低沼气矿井。煤尘爆炸指数一般为10—20%,应属于爆炸性煤层。

4.储量

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权省煤炭资源划分领导组于1983年12月对矿区煤炭资源进行了划定,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发(1984)第14号文批准矿区的资源划定。其中:

矿务局:规划矿井5对,占用32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2.84亿吨,规划能力1650万吨/年。

地方矿:生产矿井2对,规划矿井2对,总规划能力135万吨/年,占用15.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85万吨。

乡镇煤矿:划定8个区,面积27.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78亿吨。现有生产矿井91座,生产能力384万吨。煤气化公司煤矿:规划2对矿井,占用20.7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5亿吨,生产能力90万吨/年。

古交矿区地质分析

(1)矿区地层

中奥陶统峰峰组(O2?)与马家沟组(O2s、O2x)该为兰灰色厚层状石灰岩,间夹灰黄色豺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和泥质灰岩在顶界面下50~150m,夹有石膏层。总厚约400m。

中石炭统本溪组(C2b)该平行不整合复于峰峰组灰岩之上,厚25m,以灰、灰黄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1~4层薄层石灰岩及1~3层薄煤。底部为铝土岩和铁矿层。

上石炭统太原组(C3t) 该厚113m,由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4~6层石灰岩和3层主要可采煤层组成。L1 、K2 、L4 石灰岩在矿区发育稳定。底部晋祠砂岩(K1)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与下伏本溪组呈整合接触。

下二叠统山西组(P1s)该厚45m。以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砂岩为主,含煤3~5层。下部泥岩中夹1~2层菱铁矿结核。底部北岔沟砂岩(K3 )为灰白色中粒砂岩,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

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x)该厚90m,由灰、灰绿、黄色泥岩、砂质泥岩、中粒砂岩组成,夹有1~2层煤线。底部中、粗粒骆驼脖子砂岩(K4)与山西组呈整合接触。

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该厚388m。下段为灰绿、黄绿、紫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绿色砂岩,其下为铝土泥岩,底部为中粗粒砂岩(K6),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上段以黄色、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黄绿色、紫色细—中粒砂岩,中部夹—层锰铁矿层,底部为中粗粒砂岩(K7)。

上二叠统石千峰组(P2sh) 该厚200m,为红紫色、桃红色砂岩、砂质泥岩互层。砂岩多为中细粒,上部夹有锰铁矿层和钙质结核,底部为一层中粗粒砂岩(K8)与上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

第三系红土该厚36m,不整合地复于下伏各时代基岩之上。矿区北部梭峪一带比较发育,为赤红色粘土,含钙质结核,下部夹5~6层砾岩或砾石层。

第四系中更新统该厚20m,为红色粘土,含钙质结核,中夹砂层与粉砂层。

第四系全新统该厚0~10m,主要为近代冲积层,分布于各大河谷中,由砾石、泥、砂组成,松散、透水性好。

(2)含煤地层

本区含煤地层为太原组(C3t)和山西组(P1s)兹分叙如下:

a.太原组该厚84~136m,一般厚100m .可分为3段。

晋祠段该厚20~30m。底部为晋祠砂岩(K1),为中、粗粒泥质石英砂岩或沉凝灰岩,顶部为吴家峪灰岩(Lo)之顶,其岩性厚度变化很大。夹2层薄煤,编号为11号,为不可采煤层。

毛儿沟段该厚45~55m。顶部为斜道灰岩(L 4)之顶,含7、8、9、10号煤层。煤层之间夹砂岩和石灰岩,9、10号煤层之间为西铭砂岩,8、9号煤层之间为屯兰砂岩,8号煤层之上为庙沟灰岩(L 1)、L 1 之上为毛儿沟灰岩(K2),其间夹有不稳定的中砂岩,即下马兰砂岩。K2一般分为2层,局部分为3层,其间夹有沉凝灰岩。K2 与7号煤层间为上马兰砂岩,7号煤层之上为斜道灰岩(L 4)。

东大窑段该厚10~30m,顶部为北岔沟砂岩(K3)之底。含5、6号煤层。6号煤层之下为七里沟砂岩,之上东大窑灰岩(L5)。在本区相变为泻湖相泥岩,含舌形贝及小型腕足类

2.地下采煤诱发“地面变形”,黄土覆盖区引发“地面塌陷”,碎屑岩区产生“地裂缝”。

3.在较大河(沟)两侧建厂(矿)、筑路等,挤占河(沟)道,还将生产设备、材料、废渣,以及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和倾倒,堵塞了河(沟)道,丰富了固体松散物,造成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增大。

4.加重水土流失,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漏失与污染。

(3)煤层瓦斯

目前生产矿井均在浅部开采,相对沼气涌出量均<10m3/t.d,属低沼气矿井。深部瓦斯含量将增加。

(4)煤尘爆炸危险性

煤层爆炸指数为10~20%,最高达40%。煤层爆炸性试验属有爆炸性,火焰长度220mm,加岩粉量40.0%,各煤层均属有爆炸危险性。

(5)煤的自燃趋势

接煤种分析肥煤、焦煤为易自燃或自然存在自燃倾向.

4、地温

地温梯度一般为1.4℃~3.0℃ /100m,石膏带达4.6℃ /100m,属地温正常区。

古交一些煤矿企业概况

一、概况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西山矿务局,隶属于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其主要开采西山煤田的西山矿区和古交矿区。西山矿区位于太原市西郊,古交矿区位于古交市,井田总面积约536.3km2。矿区煤炭资源丰富,煤层赋存稳定,属近水平煤层,地质构造简单,煤种齐全:有肥煤、焦煤、瘦煤、贫煤、贫瘦煤,矿区煤层气资源和铝矾土资源也相当丰富。各矿都有铁路专用线,西山矿区和古交矿区的铁路专用线分别经玉门站、太北站编组与京原线、石太线、同蒲线、太焦线等铁路相通;公路与全省、全国公路网连接。二、生产情况

古交市千峰精煤有限公司,下属一矿一厂两个子公司,职工 1000 人,资产总值上亿元,是古交市重要的经济支柱。所属煤矿,是古交市储量最大的地方煤矿,井田面积6.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8236万吨,可采储量6980万吨,服务年限114年。现采用机械化采掘工艺,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可采煤层有2#、4、7#、8#、9#。其2#、4#、7#煤层可采量分别为:800万吨、1220万吨、500万吨,含硫0.3-0.5%,胶质层厚度为8-10MM,挥发份19-22% ,粘结指数80%以上,发热量7500大卡,是优质的绿色环保型焦煤。8#、9#可采量为2270万吨和2190万吨,含硫低,挥发份高,发热量大,属优质工业用煤。

古交市矾石沟煤焦有限公司,位于古交市西曲,由原矾石沟煤矿兼并大川河煤矿重组而成。公司拥有两对矿井,总资产1.2亿元,职工1200余人。矿井采用机械化高档采煤方法,技术力量雄厚,安全监控设施先进,年产原煤66万吨,年入洗精煤25万吨,煤质优良。铁路专用线与古交站接轨直通井口,年外运能力逾百万吨。产品销往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多年来,公司积极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多种经营,可生产镀锌铅丝、金属织网和离心铸管。

一、概述

山西省古交市山西一一煤焦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古交市镇城底镇阴家沟村,毗邻铁路太古岚线及省主干公路太克线,交通便利。该集团公司是一个以能源为主导产业,集原煤开采、洗选、炼焦、化工生产、煤气发电、机械加工、铸造、建筑安装、运输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

二、生产情况

分类矿名煤种瓦斯等级开拓方式可采储量(万吨) 设计/核定能力(万吨)

平定窑煤业焦煤低斜井 2156.48 60/ 星星煤业焦煤低斜井 447.4 45/ 玉峁煤业焦煤低斜井 442.93 45/ 白家沟煤业焦、肥煤低斜井 350.67 90/

山西省专家库名单

附件: 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专家库组成人员名单序号姓名现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专业 1 淡炳华太原东山煤电集团安监处副处长采矿 2 王志亮太原东山煤电集团生产技术处主任掘进 3 赵俊杰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太原有限公 司煤业分公司 生产副总采煤 4 孙庭荣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拓新煤业有 限公司 机电矿长机电 5 刘彦涛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太原有限公 司煤业分公司 通风部部长通风 6 杨昆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部长安全管理 7 何升贵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地测防治水 8 鲍建国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工程师工程建设管理 9 董立军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塔 山煤矿机电部 副部长机电 10 曹文平山西中新甘庄煤业有限责任公 司 生产副总经理采矿 11 李贵春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副经理采煤 12 任玉强大同市煤矿设计研究所采矿室主任地质及勘查 13 王志宏山西中新唐山沟煤业有限责任 公司 安全副总经理采矿 14 尤克思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 司通风区 通风区长通风 15 于海清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大同南郊有 限公司 生产副经理采煤 16 刘升业朔州市煤炭工业局高级工程师采煤 17 赵福朔州市煤炭工业局工程师机电

18 樊斌朔州市平鲁区煤炭工业局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 19 王友功山西中煤担水沟公司副总工地测 20 牛明才山西中煤担水沟公司副总工安全管理 21 邵国安平朔井工三矿总工工程建设管理 22 李修杰朔州市平鲁区龙矿大恒煤业总工采煤 23 姜玉连平朔井工二矿矿长工程建设管理 24 徐二民忻州市煤炭设计研究院煤研院院长采煤 25 张宏顺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 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安全管理 26 段春生山西晋神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工程建设管理 27 吕皋鸣山西宁武煤业集团机电副总机电 28 黄步青神华神东保德煤矿通风副总通风 29 王屹山西大远煤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安全管理 30 张德标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忻州公司工程师工程建设管理 31 任占昌神华神东保德煤矿安全矿长安全管理 32 王海贵南煤集团安监局长安全管理 33 尚立新南煤集团副总工程师掘进 34 侯永明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地测防治水 35 王明太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泉有限公 司 机电工程师机电 36 高胜利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泉有限公 司 工程师 工程建设 管理 37 张永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泉有限公 司 工程师通风 38 王培建阳泉市燕龛煤炭有限公司工程师采煤 39 李东海盂县煤炭局工程师安全管理 40 高艳龙吕梁市煤矿通风与瓦斯防治中 心 高级工程师通风 41 刘拴亮吕梁市煤炭工业局高级工程师采煤

地质灾害情况说明

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地质灾害情况说明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地质灾害情况说明 一、矿井基本情况 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吕梁市中阳县城西北11Km处的付家焉村,西北距离石城区8Km,东南距中阳县城11Km,行政区划属中阳县张子山乡管辖。 2009年9月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45号文批准其由原中阳县裕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中阳裕安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设计规模1.20Mt/a。兼并重组主体单位为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 C 1400002009111220041618,批准开采4号~10号煤层,井田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9.1156km2,开采深度由847m~535 m标高,批准能力1.20Mt/a。2010年8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0年8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0〕871号文批复了地质报告,井田4号煤层达到了详查,9号、10号煤层达到了勘探,矿井工业资源6679.4(万t),设计可采储量3582.4(万t)。 2010年10月安徽合肥设计院编制完成《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晋煤办基发[2010]1425号文批准该设计。 矿井采用斜立综合开拓方式,主斜井、副立井、进风立井、回风立井布局规范化,主斜井,净宽4.8m,装备带式输送机、检修轨道,担负全矿井的提煤及大件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及安全出口。副立井,直径4.5m,装备一对罐笼,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的补充意见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有关政 策的补充意见 并政发〔2005〕30号 颁布时间:2005-11-29发文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 各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现就有关政策,提出如下补充意见。 一、土地政策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解释,《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的意见》(并政发〔2003〕10号)第三条第(三)项土地政策修改补充为: (一)城中村村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后,在其所剩余的少量集体土地全部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的基础上,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办理征收审批手续,转为国有土地。拟征收的集体土地中有农用地的,应依照法律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再办理土地征收手续。征收集体土地中有城市规划道路、绿化带等公共用地的,由用地单位按有关规定,负责代征土地费用和其地上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拆迁安置 费用。 (二)集体土地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后,留给村民的生产、生活用地由转制后的集体股份制经济组织按原用途继续使用,并依法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按市政府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组批准的改造方案和规划部门批准的具体建设项目,对进行拆迁改造的用地逐个以协议方式出让给转制后的集体股份制经济组织;暂不进行拆迁改造的,待拆迁改造时再依法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三)城中村在土地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根据城中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市政府确定的人均用地标准,留给转制后的集体股份制经济组织的发展用地,用于转制后村民的生活、生产、就业安置。 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并政发〔2004〕29号)相关政策第二条:“城中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在有剩余土地的前提下,按每人133平方米控制,包括居住、公共设施、预留生产发展用地、道路交通、绿化等用地”,修改补充为: 人均133平方米建设用地,应包括其安置村民住宅用地、小区级公建用地、道路用地(道路红线30米以下)、小区级及以下配套公共绿地、预留的生产发展用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益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城市公共绿地、城市道路(道路红线30米及以上)及两侧绿化用地不计入人均133平方米建设用地中。除此之外,城中村改造非农户房屋拆迁改造人均安置用地为30—50平方米,其中包括住宅、配套公建、道路、绿地、为实施改造的资金筹措开发用地。 三、改造规划编制及审批

屯留矿地质概况

1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 1.1 井田概况 1.1.1 交通位置 屯留井田位于山西省屯留、襄垣县境内,潞矿集团的西部,矿区对外交通有太(原)焦(作)铁路、邯(郸)长(治)铁路和太(原)洛(阳)公路。太焦铁路经矿区东部由北向南通过,太焦铁路的夏店站距潞矿集团约7 km,距五阳站16 km。以夏店站为起点距太原市约230 km,距焦作市约204 km,距邯郸市约216 km。本矿选煤厂装车站距邯长铁路长治北站约29 km。 屯留矿井在潞矿集团西南23 km处的后庄村北,距长治市约35 km,距常村矿约11 km。屯留县城在井田东南部6 km处,有公路通往太原、临汾、长治等市。交通比较方便。矿井交通位置见图1-1。 图1-1矿井交通位置 1.1.2 地形地势 屯留井田位于太行山中段西侧,长治盆地西部。井田内广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北部西部边缘为高原丘陵地带,冲沟发育,地形复杂,仅沟底有零星基岩出露。中部绛河由西向东流入漳泽水库,形成河谷阶地。南部及工业场地附近地形较平缓,总体上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井田内最高点在北部的老干庄东南的白

云山(+1113.1 m),最低点在屯留县南侧1 Km的绛河河滩处(+906.3 m),工业场地和东风井场地地面标高在十950~+970 m之间。 矿区主要河流为浊漳河(由南向北)、西漳河(由西向东)汇合于五阳村;井田范围内主要河流为绛河,为海河水系浊漳河的支流。由西向东穿越井田,注入漳泽水库,其流量为0.37 m3/s~5.06 m3/s。井田西北余吾镇北侧有一条交川河,流量为0.02 m3/s~0.17 m3/s,属季节性小河。另外,在工业场地东北部有“七一”水库,库容量为l.07Mm3,工业场地西北有一贾庄水库。 1.1.3 气象及地震 本区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干燥多风,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9 ℃,日最高气温37.4 ℃,最低气温-29.1 ℃。 年平均降水量为583.3 mm,最大917.0 mm,最小414.0 mm,雨季集中在7、8、9三个月,日最大降水量109.7 mm。 年平均蒸发量为1755.3 mm(高于降水量2.01倍);最高为1996.3 mm,最低为1502.1 mm。 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为17 m/s,最大风压为350 Pa。 冰冻期为每年10月末到翌年4月,最大冻土深度为0.75 m。 根据1990年国家地震局对屯留、襄垣县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划分意见,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1.1.4 煤矿发展简史 潞安矿区在沁水煤田的东部边缘,解放前即有小窑开采,五十年代末国家投资大规模开发,矿区现有生产矿井共5对,总规模为11.2 Mt/a。1988年矿区原煤产量突破10 Mt,已跨入千万吨级大型矿区行列。1991年潞安矿务局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1.1.5 矿区所在地的经济概况 潞矿集团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企业,地处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连接晋、冀、豫三省的重要通道。全市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3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 m,最高处2453 m。现长治市辖十三县、区(长治、潞城、屯留,长子、壶关、平顺、黎城、武乡、襄垣、沁县、

太原市义井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研究论文

太原市义井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研究论文 摘要: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城市 化进程,积极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促进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向现代城市 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转变,使“城中村”真正融入城市从而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城市化进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城市化的 特点和城中村问题的研究现状,而后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较为彻底的剖析了案例太原市 义井村,并指出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义井村,城市化,城中村,改造 1.绪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深入,城市人口规模在不断增长,城市建设 急剧扩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离城区较近的村庄及其耕地被逐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发 展区域内,逐渐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大片原来的农用地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他们在城市 发展的带动与影响下发生了明显的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农村社区与生产方式逐渐消失。 然而由于我国特有的包括土地所有制、户籍、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在内的城乡二元体制,这 些村庄没能真正纳入到城市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之中,伴随着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和 改造,它们在土地利用、生产和生活方式、建设景观及小区组织等各方面更是保留了传统 的农村居民点特征,与现代城市文明产生冲撞,随之而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现象一一“城中村”。 一方面,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城 市化进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障碍,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造,因此对于肩负现代社会公共服 务职能的政府来说,对其改造具有必然性。如何使其成为城市功能意义上的一部分、让其 有机参与新的城市分工和产业布局,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土地是农民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城中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最基本的’ 生产和生活资料和最有效的社会保障手段。失去土地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失 去土地实际上是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基础。城中村改造中,对于农民的补偿更为重要。如果因城中村征地而不能合理补偿失地农民,也不能给予村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势必会 使失地农民成为新的社会弱势群体,并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城中 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城中村改造的各项工作得以顺 利进行,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具有巨大的现 实指导意义。 所以,成功的城市化进程就必须实现城中村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的彻底转变,统 筹协调城乡发展,而不是仅仅将城中村的土地纳入政府的开发领域。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

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121 专题十 城中村改造模式专题研究 目录 第一部分 国内城中村改造模式综述 (122) 1. 城中村改造模式 ............................................................................................ 122 1.1. 从规划改造方式来分析城中村改造模式 ......................................................... 122 1.1.1. 异地迁建 ....................................................................................................... 122 1.1.2. 就地改造 ....................................................................................................... 122 1.2. 从改造主体来分析城中村改造模式 ................................................................ 122 1.2.1. 政府主导型的改造模式 .................................................................................. 123 1.2.2. 开发商主导型改造模式 .................................................................................. 123 1.2.3. 村集体主导型改造模式 .................................................................................. 123 1.2.4. 开发商、村集体共同主导型改造模式 ............................................................. 123 2. 城中村类型及其适用改造模式 ....................................................................... 124 2.1. 典型“城中村” ............................................................................................ 124 2.2. 准城中村 ....................................................................................................... 124 2.2.1. 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的准城中村1 ................................................ 124 2.2.2. 区域位置不佳,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准城中村2 ............................................ 124 2.3. 景中村 .......................................................................................................... 124 2.3.1. 用地性质为风景旅游及文物保护用地的景中村1 ............................................ 124 2.3.2. 公建市政配套不完善的景中村2 ..................................................................... 124 2.4. 小结 .............................................................................................................. 125 3. 我国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对比分析 ............................................................. 125 3.1. 深圳城中村改造 ............................................................................................ 125 3.1.1. 有关政策 ....................................................................................................... 125 3.1.2. 渔民村改造实践 ............................................................................................ 125 3.1.2.1. 基本状况 ................................................................................................ 125 3.1.2.2. 存在问题 ................................................................................................ 125 3.1.2.3. 改造思路 ................................................................................................ 125 3.1.2.4. 改造评价 ................................................................................................ 126 3.2. 珠海城中村改造 ............................................................................................ 126 3.2.1. 有关政策 ....................................................................................................... 126 3.2.2. 水湾头村——山水华庭改造实践 .................................................................... 126 3.2.2.1. 旧村状况 ................................................................................................ 126 3.2.2.2. 拆迁补偿方案(主要部分) .................................................................... 126 3.2.2.3. 改造方案 ................................................................................................ 126 3.2.2.4. 改造评价 (126) 3.3. 广州城中村改造 (126) 3.3.1. 广州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 126 3.3.2. 广州城中村改造实践 ...................................................................................... 127 3.3.2.1. 以建带治 ................................................................................................ 127 3.3.2.2. 异地重建 ................................................................................................ 127 3.4. 小结 .............................................................................................................. 127 4.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思考和建议 ....................................................................... 127 4.1. 打破城乡二元空间格局、关怀“弱势群体” .................................................. 127 4.2. 提倡公众参与 ................................................................................................ 127 4.3. 社区规划因“村”制宜 . (127) 第二部分 临汾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128) 1. 临汾城中村概况 ............................................................................................ 128 1.1. 数量及分类 .................................................................................................... 128 1.2. 村容村貌 ....................................................................................................... 128 1.3. 村民主要经济活动 ......................................................................................... 128 2. 临汾“城中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改造模式建议 ........................................ 128 (1)整理空间,对接战略结构——整体集中搬迁 ........................................................ 128 (2)重要地段改造 ..................................................................................................... 129 (3)特色化改造 ......................................................................................................... 129 (4)综合整治 (129)

太原市煤炭资源概况

3.1太原地区煤炭资源赋存与利用现状 3.1太原市煤炭资源赋存与开发现状 1. 太原市煤炭资源概况 太原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山煤田中、北部,汾河西侧太原市辖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及古交市;北缘娄烦县跨入宁武煤田南端,与吕梁市岚县毗邻;东侧阳曲县、市辖杏花岭区跨沁水煤田北西缘,与晋中市榆次区相邻。含煤面积合计2597.83km2。占全市面积的37%。 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合山西组,地层总厚150m。含煤11~13层,含煤系数8.67%~10.75%。山西组2/3号煤层和太原组8、9号煤层(西山)及15号煤层(东山)为主要可采煤层。 含煤区主要位于吕梁复背斜东侧,汾河断陷盆地与沁水盆地北翼西侧。走向北西,褶曲平缓,主要褶曲有石千峰向斜雨庙前前山向斜等;东部以轴向北北东、向南西倾伏的东山背斜为主体。区内次一级构造一断裂为主,断层走向多为北东与北东东。陷落柱较发育。 西北部娄烦含煤区位于宁武煤田南端,主要为一走向北东的向斜构造,两翼倾角较缓。区内发育有走向北东的断层,东南边缘为下静游逆断层,走向北东,落差150m。 主要可采煤层以贫煤、瘦煤煤类为主,肥煤、焦煤、无烟煤次之。在娄烦北部、古交市镇城底镇与马兰镇之间分布有气煤。 截至2007年底,太原市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1722409.9万t,其中基础储量1055425.0万t(含储量629177.9万t),资源量666984.9万t。 2.太原市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太原市境内煤炭采矿登记的煤矿214处,设计规模合计6224万t/a,占用面积903.43km。其中≥120万t/a的大型煤矿10处,矿井规模合计2850万t/a,占用面积566.68km2;45~120万t/a的中型矿井13处,矿井规模合计771万t/a,占用面积99.43km2;<45万t/a的小型矿井191处,矿井规模合计2603万t/a,占用面积237.32km2,其中30万t/a的矿井22处,矿井规模合计660万t/a,占用面积76.16km2。

潞安华润煤业公司

潞安华润煤业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有效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强化现场安全管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特制定《华润煤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事故隐患分类 根据危害和整改难度,把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大,需全部或局部停工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四因素影响致使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和集团公司及上级部门专门规定的重大隐患。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沙国华张茂琪 副组长:孔维斌胡亚林刘顺才李清华 李俊卿胡志华史文俊 成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科,栗中华任办公室主任,李星星具体负责运行和落实。 联系电话:5940655

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分工 1、矿长对全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各分管矿长对矿长负责,并对分管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主要责任; 3、各科队长负责本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本业务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4、各班组负责本班组日常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班组长是本班组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5、所有员工发现事故隐患者,有权向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报告,事故隐患排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好,应当按照责任分工立即组织核查并予以处理。 6、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全矿隐患排查的收集、确认、统计、上报和督促落实隐患的整改、检查与考核工作; 四、事故隐患治理 一般事故隐患,有隐患发生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隐患发生应立即报送公司有关部门,报送内容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4、方法和措施(隐患治理所采取的方法及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

矿井综合预验收实施办法

煤矿建设项目竣工综合预验收实施办法 依据《山西省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晋煤办发【2016】78号)和《太原市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实施方案》(并煤基发【2016】42号)的要求,制定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建设项目竣工综合预验收办法。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竣工综合预验收工作的组织、协调,公司成立煤矿建设项目竣工综合预验收委员会及工作组。 (一)竣工预验收工作委员会 主任:郭元平 副主任:魏胜利 成员:杨继祥鲍建国王芝广易力陈锦绣 毛德庆韩小增曲海清亢开锋王德干 王互祥 委员会的职责: 1、听取并审查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2、检查工程建设和联合试运转情况; 4、审议项目竣工决算和中介机构的基建审计报告; 4、审查工程建设相关资料; 5、组织预验收工作并对各验收工作组的意见进行审查;

6、协调、解决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7、起草预验收鉴定意见书。 (二)预验收工作组 依据矿井验收内容和职责,验收委员会下设综合资料组、地面组及井下三个专业组。 1、综合资料组 组长:亢开锋 成员部门:建设部技术部转产办财务部 工作内容: (1)组织协调竣工验收相关事项,了解掌握矿井建设、联合试运转及专项验收进展情况,汇总地面、井下工作组意见,草拟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鉴定意见书; (2)对所涉及到的矿井建设依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等相关技术审批文件、专项验收、工程决算、档案管理等支持性文件及资料,以及剩余工程情况进行核查; (3)核查签字项:竣工验收标准表一:1-4、6、8-13项。 (4)技术部(设计)1人,建设部(矿建)1人,转产办1人,财务部1人,共4人 崔兆华陈玉桥胡福桃亢开峰 2、地面组 组长:鲍建国 成员部门:建设部人力资源部技术部安全部

山西省晋城市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报告

第一章晋城地区概况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一节地理位置及概况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河南的重要门户。太焦、侯月铁路纵贯本境,晋焦高速、二广高速、晋阳高速、207国道、省道与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晋城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 图1-1晋城市行政区划图 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总耕地面积为283.38万亩,人均耕地1.42亩。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2.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09万人,占总人口的43.33%)。2007年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112.02万人,占总人口的50.38%;女性为1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49.62%,性别比为101.55。全市人口中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城区。

晋城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陆性季风影响,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各地区小气候差异大。全市可分为:温寒作物区,温凉儿物区,温和作物区,温暧作物区。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委少雨多风,干旱时有发生;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秋季温和凉爽,阴雨天气多;冬季寒冷,雪雨稀少。干旱、冰雹、暴雨、大风、霜冻、干热风、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为“长日照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393~2630小时之间,平均为2563小时。年平均气温7.9-11.7°C,无霜期一般在185天左右。年降水量在626-674亳米之间。年降水日数为90-98天。 第三节矿产资源 晋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在东西长16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地下,蕴藏着煤、煤气层、锰铁矿、铝土矿、铜、锌、金、银、大理石、水晶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的储量十分可观,有“煤铁之乡”之美称。煤炭资源以无烟煤为主,储量约占全国无烟煤储量的1/4以上,占山西省的1/2多。全市含煤面积535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6.4%,总储量808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271亿吨。晋城煤炭具有含硫量小,发热量高,可选性好的特点。所产块炭晶莹光亮,燃烧无烟无味,素有“白煤、香煤、兰花炭”之称,曾被英国皇室选为壁炉专用煤,销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英国、日本、韩国、东南亚、西欧等国家和地区。2001年在沁水县南部发现并探明了一个大型煤层气田——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目前探明储量为1000亿立方米。1984年该市被国家定为全国化肥和化工原料煤基地。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在晋城建设以优质煤为原料的高浓度氮肥基地。 第四节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晋城山川秀丽,自然风光旖旎,文物古迹遍地,发展旅游业潜力很大。沁水县境内下川遗址和历山自然保护区,山谷幽深,森林蔽阴,飞瀑流泉,阴阳错落。动人的神话传说和绮丽的自然风光,使其更具魅力。阳城县境内的蟒河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猕猴出没于林间,成为山西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陵川县境内有著名的棋子山,被认为是世界围棋的发源地。王莽岭上,太行山峰,叠嶂起伏,云雾如烟,奔涌如潮,犹似泼墨山水画卷。锡崖沟挂壁公路,令人叹为观止。深秋红叶,百里长卷似晚霞烂漫,让人留连忘返。此外还有佛子山、西溪真泽宫等许多如诗如画的自然人文景观。泽州县境内始建于北宋的道教宫殿玉皇庙,其"二十八宿"雕塑,是元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始建于北齐年间的青莲寺,其罗汉殿内"五百罗汉名号牌"则是举世罕见的珍宝。而颇富传奇色彩的"子母柏"则成为青莲寺的又一奇观。

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规划、土地、建设手续办理流程说明(太原)

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规划、土地、建设手续办理流程说明(太原) 一、改造计划由市城改办根据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规划,结合我市城市发展的重点和各区实际,提出年度改造村名单,报市城中村改造协调领导组同意后公布。 二、土地测绘、人口统计区国土局在区政府的领导下,按市城改办和市国土局的安排完成城中村改造村现状土地权属调查、测绘、登记、发证工作。区公安部门冻结改造村人口,澄清底数。土地和人口资料数据由区政府审核把关后加盖公章,报市城改办备案,同时市城改办抄送市规划局。 三、用地控制规划编制、报审由市城改办会同市规划局根据城中村改造计划,确定并下达城中村用地控制规划编制计划,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市规划局按照程序报市政府批准。市城改办组织有关单位划定城中村改造用地(人均133平方米)范围,市城改办、市规划局双方确定后,报市政府批

准。 四、城中村改造建设方案编制及报审由村委会编制城中村改造建设方案,明确城中村改造进度及旧村拆迁时序。建设方案经区政府同意后,报市城改办审查。在此基础上各村编制完成城中村改造方案,由区政府审查批准,市城改办备案,各区政府组织实施。 五、城中村改造总平面图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编制及报审由村委会委托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城中村改造总平面图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由市规划局组织审查后按程序批复。 六、申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按照城中村改造进度安排,由村委会持审定后的城中村改造建设方案,报市城改办前置审查,提出意见后,报市政务大厅规划窗口按程序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七、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村委会提出申请,市规划局按照程序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八、原集体企业改制对城中村原集体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折股量化到户(人),成立新的股份制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需具备开发资质牞利于在城中村改造用地上进行经营性项目的开发建设。 九、土地转用、供地(划拨或出让)经市城改办前置审查并出具意见后,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持土地征用、转用

华润安全管理规定大全

华润安全管理规定大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太原/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单位名称:太原/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太原/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 修订日期:二○一二年一月一日

前言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实现“依法办矿、依法治企”的重要途径和管理手段之一,是安全科学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事故,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的发生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国家历来特别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条例来约束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为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一项重要职责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 二〇一二年,按照工作安排,对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修订后的《太原/山西华润煤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涉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考核、奖励与处罚、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职业健康与卫生、安全培训等安全管理制度。内容更加完善具体、规定更加科学规范、责任更加明确到位。它覆盖了公司所有矿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对公司近几年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整合。

签发令 太原/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经各部会审,符合我司现行发展需要,决定从签发之日起正式执行。 公司总经理:

目录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 总则 为贯彻“没有一个没有责任的人,没有一件没有责任者的事”的安全管理理念,进一步明确公司与矿的安全生产责任,太原/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2 安全生产责任 公司实行安全分级管理,明确各级安全职责,逐级传递压力,履行职责。 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承担对全公司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的职责和责任。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制定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和规范,安排年度和阶段性安全管理工作思路,指导和监督各矿安全体系、机制的运行等。 煤矿主要负责人承担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和职责。负责落实上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业标准文件,研究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规律,制定实施安全示范矿井建设规划、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根据不同时期安全生产的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开展专项整治,加强职工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及时处理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和监督,严格

城中村改造研究

目录 城中村改造研究 (4) 城中村形成原因 (4) 城中村改造面临的突出问题 (4) 城中村改造中的民生需求满足 (5) 国内外优秀城中村改造研究 (7) 国内五种典型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 (7) 国外城中村改造研究情况 (8) 城中村改造的浙江样本 (9) 日本横滨市寿町贫民住区治理案例 (10) 武义县城中村改造现状 (12) 考察浦江城中村改造工作 (12) 武义县人民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和房屋征收范围的公告 (13) 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基本完成入户调查 (14) 武义县人大关注城中村(棚户区)改造 (14) 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 (15)

免责声明: 浙江“两会”专题信息产品由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各成员单位联合编辑。信息内容采自公开的报纸、图书、期刊、数据库资源以及各大主流网站,每份专题我们都准确标明来源和出处,摘选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单位负责。 本期专题由武义县图书馆编辑,如您需要更为详细的内容及跟踪报道,请与该馆联络。

城中村变迁,走出民生改善之路 (图为武义县老城上街)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在“城中村”改造中,不能是政府单方面的推动,还要介入社会力量,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且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村民集体的意愿进行城中村的改造。唯此,才能使改造惠及民生,让城市化进程中的这部分地区人口获得相关制度的有效衔接,提高生活质量。

城中村改造研究 城中村形成原因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独有的现象,即使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未曾出现过。城市化进程过快,土地制度的滞后,规划、管理、整治的无力,体制上的诸多缺陷构成了城中村形成的主因。 1、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中村形成的根本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这一独特的社会形态包括二元的社会结构和二元的经济结构 2个方面。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整个社会制度变迁的产物,体现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的特征。 2、对城市蔓延现象的忽视 城市蔓延是城市化过程的具体体现。对此,我国在推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将城郊农村仅仅从地理上纳入城市范围,但是并未重视城市蔓延现象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从而形成所谓城中村。 3、中国社会城乡土地所有制矛盾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种土地制度。城中村虽然位于城市但是其土地产权仍然归属集体所有,这样一来就同城市区域的国家所有制相冲突。 4、经济利益驱动是城中村形成的内在因素 城市功能的扩张,使农村土地房屋大幅升值,出租房屋成为获利丰厚的行当,给当地农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在城市化的压力下,一无知识技能,二无劳动经验的城中村村民为了谋生,自然地选择了一条风险最小且收益不菲的“以地生财”之道。 (来源:《现代园艺》,2017年第1期) 城中村改造面临的突出问题 “城中村”改造的瓶颈与难题主要突出在改造成本、利益再分配、政策支持、集体经济改制困难等方面:(1)改造成本巨大;(2)利益分配难以平衡;(3)缺乏统一的政策支持;(4)集体经济改制相对困难;随着”城中村”的集体用地不断被征用,村集体经济收入来

(完整版)山西全省生产煤矿产能“全景图”排名

山西全省生产煤矿产能“全景图” 排名 作者:山西资本圈 近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对外公告了山西省2017年上半年生产煤矿能力情况,涉及五大煤企(焦煤、同煤、潞安、阳煤、晋煤)和11个地级市共计595座煤矿的具体产能情况,合计产能为93950万吨/年。山西资本圈统计,名单涉及焦煤集团38家(取消公告1家),合计产能8795万吨/年;同煤集团49家(取消公告7家),合计产能9675万吨/年;阳煤集团25家(取消公告1家),合计产能5580万吨/年;潞安集团30家,合计产能6470万吨/年;晋煤集团28家,合计产能6080万吨/年(晋能集团公告2016年底产能为7610万吨/年)(注:上述产能均为几大煤企省内煤矿产能,不包括省外)。 另外,山西省产能在50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共有28家,央企中煤集团旗下中煤平朔集团所属的安家岭露天矿以3000万吨/年的产能“独占鳌头”(矿井类是同煤集团的大唐塔山煤矿)。值得注意的是,中煤平朔集团五家煤矿产能均进入前十,合计产能高达8200万吨/年,仅次于焦煤集团,这也能很好解释山西省为何把中煤平朔集团作为打造未来山西省煤炭大集团重要“候选”的主要原因。 而上述山西五大煤企各家产能“一哥”分别为同煤集团的大唐

塔山煤矿(1500)、晋煤集团的成庄矿(830)、阳煤集团的二矿(810)、潞安集团的常村煤矿(800)、焦煤集团的高阳煤矿(600)。附: 山西省截至2017年6月底生产煤矿能力情况表序号煤矿名称生产能力(万吨/年)一山西焦煤集团 1山西焦煤集团杜儿坪煤矿3852山西焦煤集团官地煤矿3903山西西山煤电股份西铭矿3604山西西山煤电股份西曲矿4005山西西山煤电股份马兰矿3606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4507山西焦煤集团东曲矿4008山西古交西山义城煤业609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柳湾煤矿50010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水峪煤业50011山西汾西矿业集团高阳煤矿60012山西汾西宜兴煤业18013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曙光煤矿9014山西孝义西山德顺煤业6015山西汾西正文煤业9016山西汾西矿业集团贺西煤矿30017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煤矿30018山西汾西中兴煤业30019山西吕梁离石西山亚辰煤业6020山西临县西山晟聚煤业6021霍州煤电集团吕梁山煤电方山木瓜煤矿12022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南关煤业14023山西汾西矿业集团两渡煤业12024山西焦煤集团介休正益煤业6025山西汾西瑞泰井矿正珠煤业9026霍州煤电集团丰峪煤业12027霍州煤电集团李雅庄煤矿24028霍州煤电集团团柏煤矿27029山西霍宝干河煤矿30030霍州煤电集团辛置煤矿28031山西汾河焦煤股份三交河煤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