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4PPT课件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地统一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理解:①联系实际,正确理解为什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为什么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②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能力方面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以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为指导去观察、把握事物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对原理的学习和分析理解, 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在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事业中,提高适应和参与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要做到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重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教学难点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方法“阅读——议论——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导入新课前面我们通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分别研究了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状态,下面我们继续研究事物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事物发展的趋势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第二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相反,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则是旧事物。
A 、B 、C 、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 , 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我们先来看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133 页第 1 、2 自然段 ,思考事物发 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1.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 折的这一问题是第二课的深化和扩展 ,是在学生明确了” 发展 的实质” 问题之后 ,进一步回答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趋势的 问题。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在观察和分析自然与社会的各种现象时,人们常常会发现事物的演变并非直线,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曲折性与前进性。
这个过程是怎样构成的?它折射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意味着在其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起伏与波折。
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实践中常常伴随着失败与挫折。
这种曲折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1.历史的反复与倒退在历史进程中,许多看似向好的趋势并不总是保持不变。
如革命后期的反复与内部分裂,都是历史发展的曲折性表现。
许多国家经历了民主改革的浪潮,但也有国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成转型,甚至回归专制。
2.科学探索中的困难科学的发展充满了试验和错误。
哥白尼的日心说初被提出时,遭到许多反对与质疑,甚至陷入了巨大的理论争议。
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理论都经历了反复的修正与校正,这种曲折性使得真理的探求变得愈加复杂。
3.个人成长的曲折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迷茫、失败与重新出发。
有时候,一个决定可能会导致人生轨迹的重大变化,而这些曲折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个人成长的重要部分。
二、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尽管事物发展中存在曲折,但这并不意味着事物本身没有前进的轨迹。
前进性强调的是在曲折的过程中,仍然能够朝着某种目标或方向持续迈进。
1.规律性的发展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规律性。
比如,植物的生长既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具有内在的生长规律。
这种规律表现为虽然经历了种种外来环境的波动,但植物能够依然朝着生长的方向延展。
2.创新的动力在社会和科技领域,曲折往往意味着挑战,而挑战却是创新的源泉。
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人们常常能够从中获得灵感,进而推动技术突破和制度改革,实现真正的前进。
3.思想的升华在哲学和思想层面,曲折带来了思考的深度。
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是在反复思考和经历失败之后,才得以提出更具前瞻性和哲理性的理论。
三、曲折性与前进性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绝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高二政治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PT)5-3

பைடு நூலகம்
如何理解“总趋势”是前进的?
第一、我们所说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 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即事物 发展的全过程的方向,事物发展的总体 方向和总的趋势),而不是指事物发展 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 步的方向。
第二、至于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和 每一步的方向,则既可能是前进的,也 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
事物的发展 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在特征方面与原种有一定区别,并有一定的地理分布。②比喻跟已有的形式有所变化而实质相同的错误或反动的思潮、流派等。 【变奏】动乐曲结构原则, 运用各种手法将主题等音乐素材加以变化重复。 【变奏曲】名运用变奏手法谱写的乐曲,如贝多芬的《小调三十二次变奏曲》。 【变阻器】名可以分级或连 续改变电阻大小的装置,接在电路中能调整电; 口才培训班加盟 口才培训班加盟 ;流的大小。通常由电阻较大的导线(电阻线)和可以改 变接触点以调节电阻线有效长度的装置构成。 【昪】〈书〉①明亮。②欢乐。 【便】①方便;便利:轻~|近~|旅客称~。②方便的时候或顺便的机 会:~中|得~|~车。③非正式的;简单平常的:~饭|~条儿。④屎或尿:粪~。⑤排泄屎、尿:大~|小~|~桶|~血。 【便】①副就:没有各方
面的通力合作,任务~无法顺利完成|这几天不是刮风,~是下雨。②连表示假设的让步(后面多带“是”字):只要依靠群众,~是再大的困难,也能克 服。‖注意“便”是保留在书面语中的近代汉语,它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上跟“就”相同。 【便步】名队伍行进的一种步法,随意行走的姿势。 【便餐】名便 饭。 【便车】名顺路的车(一般指不用付费的):搭~去城里。 【便当】?ɑ形方便;顺手;简单;容易:这里乘车很~|东西不多,收拾起来很~。 【便 道】名①近便的小路;顺便的路:地里一条小道,是贪走~的人踩出来的。②马路两边供人行走的道路;人行道:行人走~。③正式道路正在修建或修整时 临时使用的道路。 【便饭】①名日常吃的饭食:家常~。②动吃便饭:明晚请来舍下~。 【便服】名①日常穿的服装(区别于“礼服、制服”等)。②专指 中式服装。 【便函】名形式比较简便的、非正式公文的信件(区别于“公函”)。 【便壶】名男人夜间或病中卧床小便的用具。 【便笺】名①便条。②供 写便条、便函用的纸。 【便捷】形①快而方便:比较起来,这种方法最为~。②动作轻快敏捷:行动~。 【便览】名总括性的书面说明;一览(内容多为交 通、邮政或风景):《邮政~》。 【便利】①形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容易达到目的:交通~|附近就有商场,买东西很~。②动使便利:扩大商业 网,~群众。 【便利店】名便利群众购物的小型商店。 【便了】助用在句末,表示决定、允诺或让步的语气,跟“就是了”相同(多见于早期白话):如有 差池,由我担待~。 【便帽】名日常戴的帽子(区别于“礼帽”等)。 【便门】(~儿)名正门之外的小门。 【便秘】动粪便干燥,大便困难而次数少。 【便民】形属性
哲学基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理解:①联系实际,正确理解为什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为什么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②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能力方面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以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为指导去观察、把握事物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对原理的学习和分析理解,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在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事业中,提高适应和参与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要做到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重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教学难点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方法“阅读——议论——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3)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前面第二课中已经学过,提出这几个问题的目的一方面是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为今天学习、理解新知识服务。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通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分别研究了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状态,下面我们继续研究事物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事物发展的趋势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第二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相反,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则是旧事物。
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我们先来看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3页第1、2自然段,思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这一问题是第二课的深化和扩展,是在学生明确了“发展的实质”问题之后,进一步回答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趋势的问题。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PT课件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 次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党员6700万
中国共产党 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三个代表
印证了新事物不可战胜这一颠扑不灭的真理
(2).新事物的成长壮大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B) 2、改革“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表明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C、新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D、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
的过程
再 见 !
课堂讨论
你认为高中 学生在正确对待 成长中的困难和 挫折上,主要存 在着哪些值得重 视的问题?
55年回眸:
新中国成立 重返联合国 粉碎 “四人帮”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 小平南巡 澳门回归 十六大召开 十六届四中全会
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小结
一、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事
曲事 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折物 性发 的 展 二、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统是 道路是曲折的 一前 进 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性 与 三、要求 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 进中的困难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 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 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 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 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前进性和曲折性

量变与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
质变
定义 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显著的变化
关系 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事物由“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 的质变……”向前发展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产生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水滴石成
绳锯木断;滴水石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
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第一: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
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第一: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第二:结构和排列次序发生变化,引起质变
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
田 忌 赛 马
大腕片段
2007年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 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
11月27日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当前经济形 势研究明年经济工作
要坚持 稳中求进,保持经济持续 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把防止经济 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 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 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见之未萌,防之未然
第一宇宙速度—— 7.9公里/秒
围绕地球运转,但不能超过 11.2公里/秒
否则将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
7.9公里/秒——11.2公里/秒
斗
变
争
、 力量上的增减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PT

1
事物的发展 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
思考
1、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它们 的关系如何?
2、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什么?它们 的关系如何? 3、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途径是怎样 的呢?
3
阅读课本P131页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1、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第一面五 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升起,这一 伟大的革命历程说明了什么?
的备地并位充,分它显总示是和竭发力挥扼其杀优和越摧性残,新难事免物有,这阻样止新 事那物样成的长缺壮陷大,。因而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
第配 因三地 为、位 旧在。事社而物会与不其会历相 甘史对 心领应 自域的 己中旧 的,事 失人物 败民则,往在群往某众比种对较条新件事 物强 下的,大认,旧识处事、物于理支还配有解可地和位能接,重受新显,得压需合倒要新乎有“事常物一规,个”发过。生程暂。
再加上它自身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③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前进、光明的一面,坚定
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又要看到曲折的一面,在
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动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步伐。
决不能只看到某些漩涡和逆流而看不到历
史长河的奔腾。
13
因为任何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 善到比较完善的。我国的改革更是前无 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经过多次试验、 反复比较,才能逐步完善起来。
因此,我们要站在发展的立场上, 支持、爱护改革中的新事物,帮助、促 进其发展壮大,不能讽刺、挖苦、嘲笑、 压抑、抱怨,更不能因为前进中暂时的 困难、挫折和风浪而动摇。
11
三、学习这一原理,有何方法论的意义?
1、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的的曲折。
为什么?
世界上没有直路可走,艰难曲 折总是难免的。因此,在顺利、成功时, 要居安思危,准备走曲折的路;在遇到 挫折时,要处变不惊,要坚信光明的前 途,不悲观、不动摇,满怀信心,向着 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课件

05
结论
对主题的总结
全面、准确
本课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面、准确地理 解这一主题。
对未来的展望
积极、前瞻
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一原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本课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前 瞻性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新事物必然战 胜旧事物,从而促使事物向更高阶段 发展。
前进性的表现
自然界中,生物不断进化,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表现出明显的进步趋 势。
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变革,科技和文化不断进步,社会制度不 断完善,也体现了前进性。
前进性的原因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的运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 发展。
事物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变化,使 得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 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导致曲折的发生 。
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局限性,使得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存在偏差, 导致实践中的失败和曲折。
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如恶意竞争 、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也会导致事 物发展过程中的曲折。
04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主题重要性
01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 折性,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02
在实践中坚持创新,在理论上勇 于突破,在行动上积极探索,是 我们在事物发展曲折性面前应有 的态度。
02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前进性的定义
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 的,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 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 和曲折性的统一课 件
目 录
• 引言 •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共产党
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共一大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 五次反围剿)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新中国的诞生
1、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第一面五 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升起,这一 伟大的革命历程说明了什么?
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 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 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结合历史知识分析,从中国共产党的创
建到新中国的诞生这一历程,哪些表明
了前进性,哪些表明了曲折性?
分析材料:
解放战争时期,广大翻身农民踊跃报名参军, 支援前线,仅为支援淮海战役,数以万计的民工 全靠肩挑背负,小车推送,供应着前方大部队的 需要。与此相反,那些陷入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中 的敌军,只能依靠有限的空投获得给养,经常演 出开枪争食的丑剧。
请问,为什么“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能够 打败国民党反动派“飞机加坦克”的数百万军队?
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比较:
含 义 区分标准 不同特点
新 事 物
符合客观发展 规律,具有强 大生命力和远 大发展前途的 事物
(1)是不是符 合客观规律。
(1)符合客 观发展规律。 (2)有强大
(2)有没有强 的生命力和
大生命力和远大 远大的发展
的发展前途。 前途。
旧 事 物
不符合客观发 展规律,正在 日趋灭亡的事 物。
一、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而发展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
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两 次内战,到1649年终于把国王查理一世送 上断头台,建立了共和国。1660年,流亡 法国的查理二世又卷土重来,复辟了封建 王朝,并统治英国达28年之久。直到1688 年,英国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 专政。 旧事物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 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原 b、从新事物自身的本质来看,它有着旧 因 事物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c、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新事物之所以不可战 胜,还因为它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朝诗人白居易
印证了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个颠 扑不灭的真理。
那么,新生事物的成长过程是不是一帆 风顺的呢?
前进性:中共一大——井冈山
会师,创建革命根据地——长
征胜利——抗日战争胜利——
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 国
复 习:
1.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即新事物代替就旧事物
2.什么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 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3.什么是旧事物? 旧事物是指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 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4.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 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可见,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一、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 前进的,而发展道路是迂 回曲折的
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 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 12人: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 员。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尽管新事物开始时比较弱小,不 如旧事物强大,但它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 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2、为什么毛泽东在革命处于低潮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预言会被证 实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是符合社会发展 规律和顺应历史潮流的新事物, 必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 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进行的解放战争符 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它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 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和支持,取得最后的胜利。
2、发展的前进性(新事物必定会 代替旧事物)
这是由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和新事物 的本质决定的。
a、从事物发展的进程来看,新事物代表 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3)这个标准 (1)不符合 是客观的,而不 客观发展规 是主观的。 律。
(2)正在日
趋灭亡。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群众齐 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今天成立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 升起,百年屈辱终成过去,一个崭新 的中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 历史从此揭开新的篇章。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 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 代表有2100多人,代表了全国 6600多万党员
中共一大会议会址现景两来自材料说明了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符合中国历 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中 国发展方向。
党的十六大
•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 子计算机问世,它重30吨, 占地面积167平方米,有 18800个电子管,而每个电 子管大约有一个普通家用 25瓦灯泡那么大!耗电140 千瓦。它每秒能进行5000 次加法运算。
• 计算机问世50年来,其电 子元件经历了电子管、晶 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 集成电路四代。其体积每5 年缩小10倍,运算速度却 提高10倍,成本降低10倍。 近年来,计算机几乎每年 都要更新换代,它越来越 多地走进千家万户。
计算机发展的历程说 明了什么道理?
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 更大的优越性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3、发展的曲折性
(1)曲折性
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斗争 过程造成的。
(2)新
事物的成 长道路是 曲折的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经过一个消 长的过程。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必须经过反复的 斗争。
c、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新事物,还有 一个被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认识、理解和 接受的过程。
总之,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但成长的道路不是 一帆风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