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潘建伟演讲稿:探索的动机
潘建伟探索的动机观后感

潘建伟探索的动机观后感篇一潘建伟探索的动机观后感最近看了关于潘建伟探索的一些资料,我心里那叫一个澎湃啊!潘建伟,这位科学界的大咖,他为啥要一头扎进那高深莫测的量子领域呢?也许,是对未知的那种极度渴望吧。
就像我们小时候,总想去探索屋后那个神秘的小山洞,潘建伟可能也是被科学世界里的“神秘山洞”给吸引住了。
我觉得吧,他的动机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出名或者拿奖。
这世上想出名的人多了去了,可真正能像他那样搞出大动静的能有几个?说不定他就是单纯地痴迷于量子世界的奇妙,就像游戏迷痴迷于一款超级好玩的游戏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说起来,潘建伟的探索之路那可不是一般的艰难。
这一路,他可能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
“我这是在干啥呀?这么难,要不就算了?”也许他心里也曾这么嘀咕过。
但最终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这得多强大的内心啊!我就在想,要是我处在他的位置,能有他那份坚持和勇气吗?可能早就被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给吓跑了吧!潘建伟的探索动机,难道不像是一盏明灯吗?照亮了我们这些还在迷茫中的人。
他告诉我们,只要心里有热爱,有追求,再难的路也能走下去。
哎呀,这么一想,我是不是也得给自己找点真正热爱的事儿,好好去拼一把呢?篇二潘建伟探索的动机观后感潘建伟,这名字在科学界那可是响当当的!看完关于他探索的种种,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你说他到底为啥这么执着地去搞量子研究呢?我猜啊,可能是他骨子里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
别人觉得不可能的事儿,他偏要去试试,说不定还能搞出点名堂来。
这就像我们打游戏,遇到个超级难打的关卡,别人都劝你放弃,你偏不,非得把它攻克了不可!也许,是他看到了量子领域那些未知的宝藏,就像一个贪心的小孩看到了一堆诱人的糖果,根本忍不住不去伸手拿。
“这么神奇的东西,我要是能搞明白,那得多牛啊!”他可能心里这么想过。
不过,这一路上他得面对多少质疑和困难啊!有时候我都在想,他是不是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问自己:“我这么做到底值不值?” 可能有那么一瞬间,他也会觉得累,觉得迷茫。
探索未知演讲稿

探索未知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探索未知的话题。
探索未知,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不断追求的目标。
正是因为不断地探索未知,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勇于探索未知,勇于挑战自己,勇于创新。
首先,探索未知能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正是因为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
正是因为有了好奇心,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不断地创造和发明。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正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无知,才能够不断地去追求知识和真理。
其次,探索未知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维。
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和解决。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找到更加全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考方式。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20年后,你会更为后悔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而不是做过的事情。
”只有不断地探索未知,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找到更加全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考方式。
最后,探索未知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和解决。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找到更加全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考方式。
正如英国科学家牛顿所说,“我所站立的高度,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只有不断地探索未知,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找到更加全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考方式。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勇于探索未知,勇于挑战自己,勇于创新。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探索未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探索未知:科学与探索的演讲稿

探索未知:科学与探索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探
索未知,科学与探索”。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未知的历史。
从远古时代的石器
时代到现代科技发达的时代,人类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发现、创新。
正是由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我们才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向前发展。
科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扮演着不可替代的
角色。
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揭开了自然界的许多奥秘,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
我们才能够拥有今天的文明和科技成果。
然而,探索未知并不仅限于科学领域。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
以成为一名探险家,去探索未知领域。
或许是一次旅行,或许是一
门新的技能,又或许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只有不断地探索,我
们才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但正
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让我们不断地成长。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所说,“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
”只有勇敢面对未知,我们才能够收获更多,成就更多。
最后,我想引用美国探险家爱德华·希拉里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探索未知,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让我们怀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勇敢地踏上探索的征途,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谢谢大家!。
探索未知可能演讲稿

探索未知可能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于探索
未知可能的一些想法。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断地在探索未知,不断地挑战可能性。
正是这种勇气和冒险精神,推动着人类社
会不断向前发展。
探索未知可能,首先需要我们敢于面对未知。
人类的知识是有
限的,世界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只有当我们勇敢地面对未知,才能
够发现新的可能性。
正如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
所说的那样,“这是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他们的勇
气和冒险精神,让人类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启了太空探索的
新篇章。
其次,探索未知可能需要我们敢于挑战常规。
在人类的发展过
程中,很多伟大的发现和创新都来自于对常规的挑战。
比如,哥伦
布发现新大陆,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他们都是敢于挑战常规的人。
只有当我们敢于打破固有的桎梏,才能够发现新的可能性,创造新
的奇迹。
最后,探索未知可能需要我们敢于追求梦想。
每一个伟大的发现和创新,都来自于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只有当我们有了远大的梦想,才能够不断地向前奋进,不断地探索未知可能。
正如马斯克创立SpaceX,他的梦想是让人类能够在宇宙中生存,这种追求梦想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不断地探索未知。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探索未知可能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让我们敢于面对未知,敢于挑战常规,敢于追求梦想,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科学探索讲座发言稿

科学探索讲座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发表我的探索之旅。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科学探索的一些想法和心得体会。
科学探索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它推动着世界的发展与变革。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应该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挑战极限,为构建人类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科学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科学是以观察、实验和理论构建为基础的,通过观察和实验,科学家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建立了众多的理论体系。
科学探索不仅让我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贡献,我们才能够拥有高楼大厦、飞机高铁,甚至是现今发达的智能科技。
其次,我们要保持对科学的热情和好奇心。
小时候,我们都有探索世界的渴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是否还能保持着这份纯真和激情?这正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科学探索是一个无限的旅程,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探索未知,我们应该加入其中,持续地学习和探索,不论是大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还是宇宙星辰的奥秘,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同时,我们还需要打破传统的观念桎梏。
科学的道路上往往需要勇于挑战传统观念,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
爱因斯坦曾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
”科学探索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问题,用创新的思维方法去解决。
只有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才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此外,我们也要勇于在科学探索中接受失败。
科学研究往往是曲折而困难的,失败是常有的事情。
然而,失败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探索之旅无望,它只是告诉我们探索的方向有误。
正如爱迪生所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百种不行的方法。
”失败并不可怕,这些失败会教会我们更多的东西。
只有不畏失败,敢于挑战困难,才能够坚定地继续前行。
最后,科学探索需要我们保持善于合作的精神。
科学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事业。
伟大的科学家们往往是在合作中发光发热的,他们通过互相交流、共同合作,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开讲啦潘建伟演讲稿:探索的动机

开讲啦潘建伟演讲稿:探索的动机我在欧洲留学的时候,到阿尔卑斯山山区大峡谷,很少有外国人会到那个地方去游历。
我见到一个大概80多岁的满头白发老太太坐在轮椅上。
她见到我之后,非常高兴。
聊起来她就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是做量子物理的。
然后她进一步问我,你做量子物理的哪一方面?我说我就是在做那个叫做量子信息,量子态隐形传输,用英文就叫做像时空穿越里面的这么一个东西,她说我读过你在《自然杂志》发表的那篇文章。
当时我非常感动,一个80岁的老太太,她还是对我们的科学保持着这样一种原始兴趣的初心。
我觉得她也许是一个例外。
过了几年之后,因为我的鼻子里面长了些东西。
然后我在海德堡大学,做了切除息肉的手术。
做完手术,我醒过来之后非常痛苦,正好护士站在我的床前。
她说潘教授,你是不是就是研究跟时空穿越类似的东西啊?我说是啊。
她说你能不能给我讲讲。
但因为我当时鼻子里面插着两个管子,非常痛苦。
我说现在我讲不了,我将来送给你点资料吧。
我想讲什么呢?我就觉得一个护士也是感兴趣,一个乡村里面老太太也是感兴趣。
刚才我在外面的时候听,有多少人在学物理,好像听说只有一个人举手,对吧?那我觉得如果大家对科学没有这种原始的冲动,没有兴趣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创新的国家。
那么下面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就是探索的动机。
就是作为科学家,特别关心的是两个事情。
第一,宇宙的规律是怎么样的。
他通过规律研究,希望能够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也就是说我们非常关心宇宙的生成跟宇宙的命运。
我曾经好多年之前,读过房龙的一本书,叫做《圣经的故事》。
那么当然我得宣称一下我不是教徒。
大家都在想这个宇宙肯定要有一个起源,上帝当时说要有光,然后要有云,要有天,要有地,这个过程就是想来告诉我们创世纪的过程。
所以人类追求的过程当中,一直希望能够理解我们是怎么来?我们的未来是怎么样的?来寻找一种安全感。
但是在过去,因为没有科学,只有靠我们种种的想象。
那么这个事情经过几千年的知识积累之后,到了1687年其实有非常大的改变。
热血探索——潘建伟开讲啦演讲稿

热血探索——潘建伟开讲啦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各位介绍一位特别的嘉宾——潘建伟教授。
他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和超级计算机专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清华大学校长。
我们非常欣喜地邀请他来为我们分享他的热血探索精神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潘建伟教授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领导了世界上最大的量子通信卫星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同时,他也是超算研究领域的先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百万并行计算机和第一台上亿并行计算机。
这一系列惊人的成就,展示了他热血探索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勇气。
探索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潘建伟教授深知这个道理。
他表示,只有不断探索未知,才能推动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而要在科学探索中获得突破,需要几个关键的要素:好奇心、创造力、勇气和韧性。
他认为,热血探索精神,就是要有以上这些素质,获得理解和支持的同时,发挥领导者的创造力和理念,在科学研究领域中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新的知识。
在他的长期科研实践中,潘建伟教授始终坚持热血探索的原则,致力于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量子通信等领域中拓展新的知识领域。
他不仅推动了各类科学项目的开展,还密切关注和支持科技成果的转移和应用。
他认为,科技革命已经改变了人类的世界,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变化,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热情。
潘建伟教授的热血探索精神、科学家品质和领导者魅力,不仅影响了他的学生们,也深深吸引着更多的人们。
他的科学成就和人格力量,激励着更多年轻人踏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也帮助科技领域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当今发展迅速的科技时代,、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在带来无穷无尽的机会和挑战。
面对这些新技术,我们更需要有潘建伟教授这样的科学家和领袖。
他为我们展示了热血探索的力量和实践,引领我们勇敢前行,继续探索科技和人类发展之路。
让我们再一次向潘建伟教授表示由衷的敬意,感谢他的分享和指导。
同时,也希望我们未来能够在科技领域中,继续发扬热血探索精神,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科学与探索演讲稿

科学与探索演讲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科学与探索”。
科学,作为一种探索真理的方法,是人类进步的驱动力。
而探索,是我们追寻未知的勇气与行动。
通过科学与探索的结合,我们可以开拓新的领域,改变世界。
首先,让我们来看科学与探索是如何相互依存的。
科学,源于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好奇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寻求真理。
而探索,正是人类满足好奇心的行动。
科学与探索相互促进,科学为探索提供了方法和理论指导,探索则可以激发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发展,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未知的领域,解开自然界的种种谜团。
其次,科学与探索的结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探险家通过他们的发现和探索,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例如,哥伦布的地理探险开辟了新的航海时代;牛顿的物理学研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铺平了道路;达尔文的生物学理论推动了进化论的发展。
这些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精神相得益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除了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科学与探索也对于个人的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人们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探索过程中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激发了我们的智慧和勇气。
通过不断探索,我们可以推动自己的成长,不断超越自我。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将科学与探索融入其中呢?首先,我们要保持好奇心,不断思考和质疑。
好奇心是探索的动力,只有保持好奇心,才能推动我们持续地学习和进步。
其次,我们要积极参与实践,亲身体验。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加深对于科学和探索的理解。
最后,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科学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使得我们变得更加坚韧和智慧。
最后,让我们一起展望未来。
科学与探索将继续在人类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的进步和探索的深入将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探索能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讲啦潘建伟演讲稿:探索的动机
我在欧洲留学的时候,到阿尔卑斯山山区大峡谷,很少有外国人会到那个地方去游历。
我见到一个大概80多岁的满头白发老太太坐在轮椅上。
她见到我之后,非常高兴。
聊起来她就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是做量子物理的。
然后她进一步问我,你做量子物理的哪一方面?我说我就是在做那个叫做量子信息,量子态隐形传输,用英文就叫做像时空穿越里面的这么一个东西,她说我读过你在《自然杂志》发表的那篇文章。
当时我非常感动,一个80岁的老太太,她还是对我们的科学保持着这样一种原始兴趣的初心。
我觉得她也许是一个例外。
过了几年之后,因为我的鼻子里面长了些东西。
然后我在海德堡大学,做了切除息肉的手术。
做完手术,我醒过来之后非常痛苦,正好护士站在我的床前。
她说潘教授,你是不是就是研究跟时空穿越类似的东西啊?我说是啊。
她说你能不能给我讲讲。
但因为我当时鼻子里面插着两个管子,非常痛苦。
我说现在我讲不了,我将来送给你点资料吧。
我想讲什么呢?我就觉得一个护士也是感兴趣,一个乡村里面老太太也是感兴趣。
刚才我在外面的时候听,有多少人在学物理,好像听说只有一个人举手,对吧?那我觉得如果大家对科学没有这种原始的冲动,没有兴趣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创新的国家。
那么下面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就是探索的动机。
就是作为科学家,特别关心的是两个事情。
第一,宇宙的规律是怎么样的。
他通过规律研究,希望能够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也就是说我们非常关心宇宙的生成跟宇宙的命运。
我曾经好多年之前,读过房龙的一本书,叫做《圣经的故事》。
那么当然我得宣称一下我不是教徒。
大家都在想这个宇宙肯定要有一个起源,上帝当时说要有光,然后要有云,要有天,要有地,这个过程就是想来告诉我们创世纪的过程。
所以人类追求的过程当中,一直希望能够理解我们是怎么来?我们的未来是怎么样的?来寻找一种安全感。
但是在过去,因为没有科学,只有靠我们种种的想象。
那么这个事情经过几千年的知识积累之后,到了1687年其实有非常大的改变。
在1687年之前,偶然的一个机遇伽利略把玻璃片做成望远镜去看太空了,他看到了土星环等等。
也就是我们开始能够探索整个宇宙是怎么样了,不仅是这个地球怎么样。
到1687年,牛顿在
很多前人知识的基础之上,发表了一部专着叫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改变了整个人类的进程。
这部书告诉我们,我们的进化通过微积分是完全可以计算的。
这什么意思呢?我们本来觉得上天是非常神圣的。
牛顿就表示苹果掉地上,星星在天上转,都可以算出来。
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原来我可以计算神圣的上天、星星运行的轨道,这在科学上的自豪感是无比巨大的,我们还可以来计算未来。
如果你进一步想的话,你就马上会感到非常地失望,完了,我的命运是不是也是在宇宙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呢?
比如说潘建伟成为物理学家,撒贝宁成为主持人,其实根本不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就像是我们今天在这地方开讲,也是在宇宙刚刚诞生的时候,一切事情都已经注定了。
为什么呢?牛顿力学告诉我们,可以计算的。
所以很多物理学家,有些大科学(家)搞清楚问题之后,他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宿命的,奋斗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他们就自杀了。
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当然科学还是要进一步发展的。
一直到上世纪初,又一个新的革命诞生了,就是量子力学诞生。
量子力学它非常有意思。
它跟原来的牛顿力学和我们的经典力学完全不一样。
牛顿力学告诉我们,比如像我潘建伟,我今天在北京这个地方做讲演的话,我就不可能在上海。
但在量子力学有个概念——作为一个微观客体,当你没在看,他在上海和北京的时候,他可以同时在两个地方,处于一种叠加的状态。
我们就把这样一种状态叫作量子叠加态。
(小片)量子,是物理学的概念,作为不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量子用来形容微观世界的一种倾向,物质或粒子的能量都倾向于不连续的变化,即事物不是明确的非此即彼,而是此与彼的某种尚未确定的叠加态。
举个例子,潘教授要从德国柏林飞到中国北京,飞机有两种飞行路线,一条是柏林-中转莫斯科-到北京,另一条是柏林-中转新加坡-到北京,如果潘教授在飞机上睡着了,那么他不知道飞机到底是从莫斯科中转还是在新加坡中转,这时,用量子力学看世界的潘教授会说“我现在同时在莫斯科和新加坡”,也就是量子的叠加态;而当潘教授睁开眼
睛看的时候,他才知道到底是从莫斯科中转还是从新加坡中转,这也正是量子力学的积极哲学,“看到即改变”,当你把视线关注到量子的运动轨迹,其状态就会随之发生。
这就告诉我们,你睁开眼睛去看一下,你对我们整个世界的演化,是会有影响的。
这也是说量子力学,从哲学上讲它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概念。
它说我们个人的奋斗,对这个世界是有影响的。
量子力学不仅可以来了解宇宙的历史,也可以推动一个新的学科的发展。
那目前我们在从事的一个比较具体的研究就叫作量子信息科学。
利用所谓的量子叠加原理可以来做量子通讯。
那么量子通讯又可以解决信息安全的问题。
其实量子力学还有一种所谓量子纠缠的概念。
因为我刚才讲了一个粒子可以处于零加一,就是两个状态的叠加。
两个粒子的话它也可以处于一种非常奇怪的状态的叠加。
比如我今天来,假定我给撒贝宁一个纠缠粒子在他的手里面,然后我回到合肥去了,然后我让撒贝宁把他手中的粒子一扔。
它会随机得到零和一,这个结果里面的某一个。
但是我在合肥看一看我手中粒子的状态,我就可以把他手中的结果猜出来。
我们把这样一种现象叫作量子纠缠。
或者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讲,甚至可以把它叫作“遥远地点之间的心电感应”。
利用这个,我们就可以来构造一种非常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可以让我们通过量子计算,在大数据爆炸时代,把有效的知识给提取出来。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觉得科学不仅能给你带来心灵的自由和安宁,而且科学是非常有用的。
随着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发展,我们整个世界就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了。
所以说人类的进化是跟我们信息的共享和互相的互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珍视和加以保护的。
就是每个人都需要有心灵的自由,和他的独立的思想。
正因为我们从古到今,保证了我们思想的独立性,我们才能够保证,我们想法的千变万化。
我为什么把今天的题目叫作探索的动机。
其实是我照搬了爱因斯坦的题目,它叫作探索的动机。
他说今天有三类人是在科学的殿堂里面。
第一类人他只要有机会,也许会成为企业家,也许会成为政治家,也许会成为诗人。
他只要是干哪一个能够让自己得到荣耀,得到名利。
他干什么都可以,很有才华。
还有一类人完全是一种兴趣驱动的。
他只是觉得好玩,他才不管对大家有没有好处,有没有什么坏处。
第三类人是什么呢?他确实希望能够对这个宇宙进行探索,进行凝视,进行思索,能够找到这样一些先天和谐的规律。
只有这一类人才能够很静心地,去从事长久的科学的研究。
那么爱因斯坦说当然我们不能把前两类人给驱逐出去,因为这些人可能对科学是做过很多,也许是主要的贡献。
把他们给驱逐出去的话,我们这个殿堂就倒塌了,对吧。
但是也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第三种人的话,这个殿堂就不会成为殿堂,只能是一些蔓草,就不会成为森林。
所以说到科学家的探索的动机,作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他(应该)是很有责任心的,他是会用无穷的耐心,去理解这个宇宙是怎么样的?但现在我们不能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有爱?为什么我们会有爱情?但我想随着将来科学的发展,也许到某一天我们也许能从方程里面给我们非常好的解释。
这就是探索的动机。
谢谢大家。
•开讲啦朱和平演讲稿:信仰的力量
•开讲啦夏伯渝演讲稿:我为什么要再出发?
•开讲啦王百姓演讲稿:命悬一线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