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清单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目录

音乐赏析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的鉴赏力,提高学生的音乐休养和文化素养。主要内容有西方音乐、民族音乐、
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
5
书法艺术赏析
课程旨在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感受到书法之美,掌握书法鉴赏基本知识。主要内容有书法艺术的知识及古今书法名家和他们的经典代表作品等。
6
摄影艺术赏析
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掌握摄影艺术的基础知识。课程从风光、人像等主要摄影门类来全方位介绍摄影艺术的知识及古今摄影名家和他们的经典代表作品。
7
建筑艺术赏析
课程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掌握建筑艺术赏析的基础知识。课程主要从时间、地域、建筑类型等三个维度来全方位介绍建筑艺术的知识及古今中外建筑史上的经典代表作。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目录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简介
1
利明书法教程(上、下)
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掌握书法艺术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真书、行书、隶书的临古;用笔、结体、章法、墨法等技巧;书法的幅式、落款、题识、用印等知识。
2
西方艺术赏析(上、下)
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主要内容有艺术流派的辨别、产生、特点、画家的经历及作品的分析、来源等。
8
茶文化赏析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茶,欣赏茶,选择适合自己的茶的能力。主要内容有茶的发展历程、茶的起源、茶的饮用、茶经茶典、茶文茶韵、茶人茶事、茶与儒释道以及茶的未来等。
9
瓷器艺术赏析
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瓷器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瓷器的鉴赏能力。课程沿着瓷器历史演变的脉络,总结了各阶段瓷器的特点和惊世之作,内容丰富多彩。
10
通识课程清单和介绍 - 通用

让你更明白
通识课程概况
什么是通识教育
• 搜狗百科
• 通识教育(Liberal Studies)又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 才教育,中外对通识教育有着很多研究和讨论,但没有一个公
认的、规范性的表述。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
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西方文化通
户外用品专卖邮购公司和QVC购物频道等企业的高级管理顾问。在本书中,
1.1.6自控力
•
•
内容简介 · · · · · ·
《自控力》内容简介:作为一名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管理压力, 并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多年来,通过观察学生们是如何控制选择的,她意识到,人们关于自 控的很多看法实际上妨碍了我们取得成功。例如,把自控力当作一种美德,可能会让初衷良好的目 标脱离正轨。所以,麦格尼格尔要求她的学生了解影响自控的生理学基础、心理陷阱和各种社会因 素。麦格尼格尔吸收了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洞见,为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项目开 设了一门叫做“意志力科学”的课程,参与过这门课程的人称其能够“改变一生”。这门课程就是 《自控力》一书的基础。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 用,以及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
•
大前研一,早稻田大学理工系毕业后,获得东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麻省
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任麦肯锡公司日本分社社长、公司董事,国际著名 企业顾问。1995年离开麦肯锡,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生院 教授,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一新塾校长,现任创业者商学院院长。 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 之父”。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备注人文类中国文明史

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保持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一门具体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社会学》是社会学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也是国内诸多知名高校的通识课程。本课程从微观到宏观介绍了社会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对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并通过对各类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控制的介绍,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整体的正确认知。
中国人文经典
本课程介绍中国文化经典,重点介绍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名著。通过对经典内容、思想文化背景的介绍,深入研读重点典籍或重点篇目,了解中国人文思想的发展脉络,领会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掌握重点典籍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并学会以现代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审视传统文化经典,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文化,开拓未来。
西方人文经典
以西方哲学为主线,通贯历史、文学、政治、宗教、军事等内容,撷取西方思想巨匠的思想精华,点评影响西方文明进程的扛鼎之作。沿着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从启蒙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从德国古典哲学到现代西方思潮的时间轴,多维度展现西方人文经典的博大精深和高贵气质。研读与导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如理想国,形而上学,人性论,纯粹理性批判,旧制度和大革命,道德情操论,正义论等。
社会类
南京文化与历史
本课程主要讲授南京历史与文化,其时间跨度从距今50多万年前的汤山猿人直至1949年南京解放,内容涉及南京历史地理概况、城市名称更迭、境内文物古迹、历史名人、传统艺术等,并重点介绍六朝石刻、明代城墙和民国时期的城市与文化建设,从而展现出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
政治学
通过对政治理论、政治互动、政府机构、外交活动以及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政府的运作过程。
优先
古代汉语
课程内容包括文选、通论、常用词三部分,文选部分主要包括历代经典文言作品,通论部分包括常见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古代姓氏、古代服饰、古代车马、古代器具、古代音律等知识,常用词部分包括古代常见的词语及其发展情况。
公选课通识课程名单

[3001088]中国古代史(通识)(2) [3001088]中国古代史(通识)(2) [3001088]中国古代史(通识)(2) [3001088]中国古代史(通识)(2)
2.0 2.0 2.0 2.0
310184-001 310184-001 310184-001 310184-001 310185-001 310185-001 310185-001 310185-001 310185-001 310185-001 310185-001 310185-001 310185-001 310185-001 310185-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310197-001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备注
人文类
中国文明史
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西文化基本差异入手,以思想文化的纵向发展为主线,简要介绍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流变、基本精神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影响,并结合中西文化论争简要介绍文化交流及文化主体意识,介绍传统文化中对中华民族、甚至人类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文明成果,课程中亦会少量加入以旧体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的美学解读。
人与环境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学科性质;人与水;人与大气;人与土壤;人与生物;人与固体废物;人与物理环境;人与全球变化;环境多样性;五律观、环境规则观与和谐观;环境调控与科学发展等。
经济学
本课程着眼于效率、公平、人的行为决策的依据等内容进行经济学启蒙教育,明确其为社会管理及稀缺资源的学问。主题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逻辑思维与推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逻辑学关于概念、判断(命题)、推理、论证,以及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对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在实际运用与表达中的一些逻辑问题,将有针对性的展开课堂训练。
大数据与统计分析
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是数据量极速膨胀的时代,大数据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名词。大数据挖掘和融合利用将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对大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正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焦点。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大数据的特性以及对数据挖掘、分析、处,物理则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理性表达。本课程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最终强调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灵魂。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一、尔雅通识选修课共分为六大类别。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B.自然、科学与科技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二、尔雅通识选修课课程列表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影响着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诗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她的核心优势,是其软实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对外的标志符号和名片。
“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思想以及中华文明,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B.自然、科学与科技自然、科学与科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几大元素,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自然、科学与科技”这一范畴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神秘的宇宙奥妙,感受自然、科技的魅力、激发科学兴趣、启迪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认识和了解自然规律,正确处理自然、科技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这一范畴的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认知与理解,以助其掌握社会发展及国际变化规则;介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社会等议题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通过探讨与剖析当前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开拓视野,以更加客观、理性地态度认识世界。
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范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学习,正确领会知、情、意的深刻内涵,学会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培养健全人格、树立坚强意志,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构筑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科学合理的规划人生道路,促进自我人生之路的健康发展。
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范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及法律等相关学科基本理论、根本制度和方式方法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同时帮助学生学会预测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和领导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为未来领导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尔雅1-5期通识(选修+必修)课程单

A 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10门)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叶嘉莹
南开大学
高蒙河
复旦大学
万献初
武汉大学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
郭齐勇
武汉大学
夏可君
中国人民大学
陈炎
山东大学
黄玉顺
山东大学
查屏球
复旦大学
陆建猷
西安交通大学
朱彦民
南开大学
彭林
清华大学
彭林
清华大学
陈怡
东南大学
B 自然、科学与科技(10门)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刘本培 刘旦初 顾沛 李建珊 韩茂莉
课程编号 F202 F204 F205 F301
课程名称 东方电影 园林艺术概论 20世纪中国歌曲发展史 古代名剧鉴赏
TS071
F303 文艺学名著导读
TS124
பைடு நூலகம்
F402 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
TS104 TS105 TS188 TS189
F404 F405 F501 F502
艺术美学 西方美术欣赏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 漫画艺术欣赏与创作
黄卫平
中国人民大学
艾跃进
南开大学
周季平
中华女子学院
陆向谦
清华大学
杨岚
南开大学
杜汉荣
上海理工大学
E 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10门)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
彭刚 郭家宏 温铁军 张学谦 柴效武 柳欣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浙江大学 南开大学
主讲人职称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张铭 钟江 艾剑良 尹克林 李建龙
通识教育课程目录08.11.28

2
春、秋
LIF029
生物技术与现代生活
2
春、秋
LIF030
细胞通讯与疾病
2
春
LIF031
生态园林
2
春
LIF032
天然药物开发与药剂学
2
秋
地理科学
URB022
实用气象学
2
秋
URB023
地球信息科学
2
春
URB024
数字地球
2
秋
URB025
人文地理学
2
秋
URB026
经济地理学
2
秋
URB027
2
秋
URB038
现代环境卫生学
2
春
艺
术
类
艺术
MUS021
国际标准交谊舞
2
春
MUS022
中外音乐名著欣赏
2
春
ART021
外国美术史话
3
春
ART022
中国美术史话
3
秋
ART023
现代美学专题
1
秋
ART024
图形语言与创意
2
春
MUS023
中国音乐名著欣赏
2
秋
MUS024
外国音乐名著欣赏
2
春
MUS025
中外艺术歌曲赏析
旅游地理学
2
秋
URB039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2
春
URB040
灾害地理学
2
春
URB034
湿地生态学引论
2
春
URB035
景观生态学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主讲人职称
学分
课时
1
中华诗词之美
叶嘉莹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
1
23
2
中华民族精神
杜志章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
2
30
3
从“愚昧”到“科学”
-科学技术简史
黄长义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2
3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博导
栗志刚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
赵峥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
26
张金红
南开大学
教授
23
7
美学原理
叶朗
北京大学
教授、博导
2
27
8
西方文化名著导读
彭刚
清华大学
教授
2
26
9
现代大学与科学
李工真
武汉大学
教授、博导
2
41
10
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史视角
韦正翔
清华大学
教授、博导
2
31
11
新伦理学
王海明
北京大学
教授
3
49
12
西方哲学智慧
张志伟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博导
2
28
13
法学人生
雷毅
清华大学
副教授
4
魅力科学
杨舰
南开大学
教授、副所长
1
9
5
数学文化
冯立升
清华大学
教授、博导
2
2
戴吾三
教授
5
蒋劲松
副教授
2
鲍鸥
副教授
8
刘兵
教授
6
车云霞
教授、博导
6
杨振宁
诺贝尔奖
3
6
基础生命科学
张首晟
美国斯坦福大学
教授
1
3
马宗晋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名誉所长、院士
4
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
院士
3
顾沛
南开大学
教授
吕世伦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博导
1
1
14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关怀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
2
5
15
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写作
孙国华
清华大学
教授、博导
1
2
赵中孚
教授、博导
1
许崇德
教授、博导
1
巫昌祯
教授、博导
1
韦正翔
教授
30
李砚祖
清华大学
教授
14
16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陈芳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
1
15
17
项目管理学
戚安邦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
2
28
18
当代中国经济
陈享光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博导
2
38
19
园林艺术概论
唐学山
北京林业大学
教授、博导
2
31
20
20世纪中国歌曲发展史
吕建强
清华大学
教授
2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