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孔
项目一1 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径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
三、实验步骤 1、按被测孔的基本尺寸选取量块,并放入量块
夹内夹紧(做基准) 。
2、将内径百分表测头放入量块夹内,摆动百 分表,此时百分表示值将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记住示值的最小值作为基准值,并反复核对几次。
3、再将百分表测头插入被测孔内,在零件a,b 两截面处测量且每一截面垂直测量两次。
活动测量头的移动可通过杠杆系统传给指示表。内径指
示表的两测头放入被测孔径内,位于被测孔径的直径方向
上,这可由定位装置来保证。定位装置借助弹簧力始终与 被测孔径接触,其接触点的连线和直径是根据不同的孔径可 选用不同的可换测量头,故其测量范围可达6~1000mm。内
4、将每次测量结果与基准值比较,计算出偏差值
(此值有正负之分)并根据偏差值计算出被测孔的尺
寸。
5、填写实验报告并根据孔公差要求,判断被 测孔是否合格。
项目一
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项目一· 1
内径百分表的原理及测量方法
1、掌握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的方法。 2、加深对内尺寸测量特点的认识。
二、仪器介绍
内径百分表是生产中测量孔径常用的测量 仪,它是由指示表和装有杠杆系统的测量装置 所组成,如图1.1.1所示。
图1.1.1 内径百分表 1-可换测量头;2-测量套;3-杆;4-传动杆;5、10-弹簧; 6-指示表; 7-杠杆; 8-活动测量头; 9-定位装置
实验1 1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

实验1 1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实验1-1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实验一尺寸测量§1-1用内径千分表或卧式短仪测量内径一、实验目的1.熟悉测量内径常用的计量器具和方法。
2.加深对内尺寸测量特点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1.用内径千分表测量内径。
2.用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表明内径可用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但对深孔或公差等级较高的孔,则常用内径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并作比较测量。
1.内径千分表国产的内径千分表,Loulay活动测头工作行程相同的七种规格共同组成一套,用来测量10―450mm的内径,特别适用于测量浅孔,其典型结构例如图1右图。
内径千分表是用它的可换测头3(测量中固定不动)和活动测头2跟被测孔壁接触进行测量的。
仪器盒内有几个长短不同的可换测头,使用时可按被测尺寸的大小来选择。
测量时,活动测头2受到一定的压力,向内推动镶在等臂直角杠杆1上的钢球4,使杠杆1绕支轴6回转,并通过长接杆5推动千分表的测杆而进行读数。
在活动测头的两侧,有对称的定位板8。
装上测头2后,与定位板连成一个整体。
定位板在弹簧9的作用下,对称地压在靠在被测孔壁上,以保证测头的轴线处于被测孔的直径截面内。
2.卧式测长仪卧式测长仪是以精密刻度尺为基准,利用平面螺旋式读数装置的高精度长度计量器具。
该仪器具有多种专用附件,可以用作测量外尺寸、内尺寸和内、外螺纹中径。
根据测量须要,既可以用作绝对测量,又可以用作相对(比较)测量,故常称作万能测长仪。
卧式测长仪的外观如图2所示。
在测量过程中,镶有一条精密毫米刻度尺(图3a中的6)的测量轴3随着被测尺寸的大小在测量轴承座内作适当的滑动。
当测头碰触被测部分后,测量轴就暂停滑动。
图3a就是测微目镜1的光学系统。
在目镜1中可以观测至毫米数值,但还须要细分读数,以满足用户精密测量的建议。
测微目镜中存有一个紧固分划板4,它的上面铸有10个成正比的刻度间距,毫米刻度尺的一个间距成象在它上面时恰与这10个间距总长成正比,故其分度值0.1毫米。
用内径百分表检测孔径

用内径百分表检测孔径1.了解内径百分表的结构。
2.学会内径百分表的读数方法。
3.掌握用外径千分尺校对内径百分表零位的方法。
4.掌握内径百分表的测量方法,用内径百分表检测轴套的孔径。
1.安装和调整内径百分表。
2.用内径百分表检测孔径。
任务实施提示:一、准备工具和量具 1.认识百分表百分表分度值0.01㎜。
大指针转一圈,小指针转一格(mm )。
毫米数值小指针转过格数读得,毫米小数值大指针指示位置读得,指针停在两条刻线之间时,进行估读,读出小数第三位,即微米(um )。
2.认识内径百分表 3.选择内径百分表规格测量范围18~35㎜,精度为0.01㎜。
4.安装与调整内径百分表56(131mm 二、测量孔径 1.压入测头2.测量数值,判断是否合格当表针指在“零”位时,被测内径恰好为32㎜;当表针未达到“零”位时,被测尺寸大于32㎜,百分表读数为正;当表针超过“零”位时,被测尺寸小于32㎜,百分表的读数应为负。
32+(-0.27)=31.73㎜ 使用内径百分表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是否有缺陷,尤其可换测头+00百分表锁紧装置手柄定位护桥 活动测头 可换测头和固定测头的球面部分2.装百分表时,夹紧力不宜过大,且有一定预压缩量(1mm)3.校对零位时,选取一个相应尺寸的可换测头,并使活动测头在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校对好后,检查零位稳定性4.装卸时,先松开锁紧装置,不允许硬性插入或拔出5.使用完毕,百分表和可换测头取下擦净,并涂油防锈,放入专用盒内保存6.如果使用中发现问题,不允许继续使用、拆卸修理,应送计量部门检修。
几何精度控制与应用实验报告

几何精度控制与应用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制造及自动化2008年9月1日实验一轴孔测量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一)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2. 所测零件(1)按比例绘制所测零件图(2)测量数据处理及零件合格性的评定用作图法处理上表所得的数据。
结论(二)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1. 实验仪器2. 所测零件(1)按比例绘制所测零件图(2)测量数据处理及零件合格性的评定三、思考题1. 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属于什么测量方法?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各有何特点?2.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属何种测量方法?3. 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刻度尺的示值范围有何不同?4. 如何根据所测数据判定尺寸精度或形位精度是否合格?实验二表面粗糙度测量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一)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2. 画图说明光切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3. 所测零件(1)绘制所测零件图,按所给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选取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填入下表中。
(2)测量数据处理及零件合格性的评定(二)用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1. 实验仪器2. 画图说明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
3. 所测零件(1)绘制所测零件图,按所给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选取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填入下表中。
百分表实验报告

百分表实验报告篇一:百分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百分表的读数方法,熟练的使用百分表测挠度,并理解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百分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尺寸引起的测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计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
三、实验仪器百分表(精度为0.01mm,量程为0-50mm)、磁性底座、支座、钢管、重物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仪器。
使用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
即轻轻推动测量杆时,测量杆在套筒内的移动要灵活,没有如何轧卡现象,每次手松开后,指针能回到原来的刻度位置。
2、安装仪器。
将百分表固定在夹持架上,百分表的测量杆要与测量平面垂直。
3、读数。
安装时先使测量杆处于压缩状态并读数,放上重物后,钢管向下弯曲,测量杆悄悄向外伸出,读数。
两次读数差即为挠度值。
4、拿起重物,再次读数。
百分表的数值比未放重物前小,钢管的变形没有完全恢复。
五、数据处理挠度值=16.779-16.652=0.127mm六、实验总结梁放重物后的挠度为0.127mm.篇二:找正实验报告找正实验实验目的:掌握装夹的找正方法,掌握百分表的使用工件的装夹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式,取决于生产批量、工件大小及复杂程度、加工精度要求及定位的特点等。
主要形式有三种:直接找正装夹、划线找正装夹和夹具装夹。
一.直接找正装夹将工件装在机床上,然后按工件的某个(或某些)表面,用划针或用百分表等量具进行找正,以获得工件在机床上的正确位置。
直线找正装夹效率较低,找正精度主要取决于操作的技术水平,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使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或定位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场合。
对于毛胚,可以用把毛胚装夹在三道卡盘(三道卡盘误差大,自动定心作用不大,精度不高)上,启动机床,让工件低速旋转,直接看工件摇晃程度,根据情况,用木锤轻敲工件来找正。
若要精确找正,可以使用百分表由于千分表的读数精度比百分表高,所以百分表适用于尺寸精度为it6~it8级零件的找正和检验。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实验报告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实验目的:1. 了解百分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 学习使用百分表测量内径的技巧;3. 提高测量准确性和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1. 内径百分表;2. 待测零件。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待测零件净化清洁,并确保百分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 调整百分表:打开百分表,使用零位校验器校准零位,确保百分表读数正确;3. 定位测量:将百分表两脚塞入零件的内径中,确保百分表脚端与内径表面相贴,注意脚部不能受到倾斜或歪斜的影响;4. 读取测量值:缓慢转动百分表的旋钮,直到脚部与内径表面紧密贴合,读取百分表刻度值,并记录;5. 完成测量:继续调整脚部位置,每次转动旋钮0.01mm为一格细致调整,直至百分表的脚部均匀贴合在内径表面上,最后记录测量值;6. 重复测量:重新调整百分表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要轻柔、稳定,避免造成百分表的损坏;2. 百分表脚部贴合内径表面时,不能有明显的松动或过紧现象,要保证压力适中;3. 在读取测量值时,要垂直视线读数,避免视觉偏差的影响;4. 实验后要及时清理百分表和待测零件,保持器材的整洁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及讨论:1. 经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得到待测零件的内径为X.XXmm;2. 比较实验结果与待测零件规定的内径要求,评估是否符合要求;3. 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及处理方法,如使用过程中的误差、难以准确读取刻度线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4. 总结实验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的技巧。
实验结论:通过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调整百分表的位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产生误差。
同时,要熟练掌握百分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提高测量准确性和操作技能。
任务一-用内径百分表测量轴套的孔径

《机械测量技术》教案
图2.15基轴制配合选择示例
与标准件配合
当设计的零件需要与标准件配合时,应根据标准件来确定基准制配合。
例如,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选用基孔制;而滚动轴承外圈与基座孔的配合应选用基轴制。
图2.17圆锥齿轮减诉箱
《机械测量技术》教案
图3-4 内径百分表图3-5 用外径千分尺调整尺寸
二、测量训练原理、方法、步骤和要求
测量原理:内径百分表是以同轴线的固定测头和活动测头与被测孔壁相接触进行测量的。
它备有一套长短不同的固定测头,可根据被测孔径大小选择更换。
内径百分表的测量范围取决于固定测头的尺寸范围。
测量时,活动测头受到孔壁的压力而产生位移,该位移经杠杆系统传递给百分表,并由百分表进行读数。
为了保证两侧头的轴线处于被测孔的
图3-6 测量示意图
)调整好的内径百分表,在测量孔径时,先定心,
与孔壁垂直,在孔的轴线方向微微摆动,找出最小的读数值(即为尺寸。
注意该实际偏差的正、负符号:当表针按顺时针方向未达到零点的读数是正值,当表针按顺时针方向超过零点的读数是测量负值。
孔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孔的测量方法及工具。
2. 掌握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3. 理解互换性原理在孔测量中的应用。
4. 提高对孔径测量精度及误差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孔的测量是加工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本实验主要采用内径百分表进行孔径的测量,利用互换性原理,通过调整测量头,实现对不同尺寸孔径的测量。
三、实验器材1. 内径百分表2. 标准孔3. 深孔孔径样板4. 钢卷尺5.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了解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2. 测量标准孔:(1)将内径百分表置于标准孔内,调整活动测量头,使测量头与孔壁接触。
(2)观察百分表读数,记录下孔径尺寸。
(3)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 测量深孔孔径样板:(1)将深孔孔径样板放入深孔内,调整活动测量头,使测量头与孔壁接触。
(2)观察百分表读数,记录下孔径尺寸。
(3)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 误差分析:(1)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孔尺寸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
(2)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如测量工具精度、操作误差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量标准孔:- 平均孔径:$\Delta D = \frac{D_1 + D_2 + D_3 + D_4}{4} =10.2\text{mm}$- 相对误差:$\frac{\Delta D}{D_0} \times 100\% = \frac{0.2}{10}\times 100\% = 2\%$2. 测量深孔孔径样板:- 平均孔径:$\Delta D = \frac{D_1 + D_2 + D_3 + D_4}{4} =50.2\text{mm}$- 相对误差:$\frac{\Delta D}{D_0} \times 100\% = \frac{0.2}{50}\times 100\% = 0.4\%$由实验结果可知,内径百分表在孔径测量中具有较高的精度,且互换性原理在孔径测量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孔
、实验目的
1、了解内径百分表的正确使用。
2、学会根据测量结果判定零件尺寸的合格性。
二、实验仪器
1、内径百分表
2、千分尺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内径百分表是生产中测量孔径的常用量具,特别适宜测量深孔。
其测量原理如图1-1所示,它是由百分表和一套传动系统组成。
图1-1 内径百分表
1—指示表2 —固定测头3 —活动测头 4 —弦板5 —工件
内径百分表是用它的固定测头2和活动测头3与被测孔壁接触进行测量的。
根据被测孔径的基本尺寸大小,选择仪器上附有的不同长度的固定测头。
仪器的测量范围即由固定测头的尺寸决定。
用标准的已知长度(孔径的基本尺寸)调整仪器零点。
测量时,活动测头的
移动量经过直角杠杆传递给指示表,则可从指示表上读得零件实际尺寸对标准长
度的偏差(测量时应注意正确判别指示表读数相对于零点的正负号)。
为保证测量位置的正确性,应在调零和测量时将仪器作左右摇动,当指示表
上示出最小读数时,即为正确的位置,如图1-2所示。
图1-2 正确的测量方法
四、实验步骤
1、将百分表调整小表盘指针压入1到2圈,然后固定。
首先消除千分尺的误差,然后用千分尺量出35mm用千分尺作为标准已知长度调整百分表零点。
2、进行测量。
将内径百分表的测量杆放入被测工件孔中,在图1-3所示的相互垂直的I - I与II - H与两方向上,依次测量1, 2, 3三个横截面的尺寸。
测量时应左右摆动百
分表,找出最小读数,并填入实验报告表中。
3、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被测零件尺寸的大小,作出工件合格性与否的结论。
4、整理仪器。
1 2 3
图1-3 测量位置
I
五、实验数据
指示表的分度值:
指示表的示值范围:0〜10mm
千分尺的分度数值:
经测量,我们得到千分尺的误差为-,即-卩m故在数据处理时,我们应减去系统误差。
误差分析:
1.由仪器带来的系统误差。
主要为千分尺的误差,可以在实验开始通过基准块测出消除。
还有内径百分表的误差。
另外还有实验仪器因为使用时间较长而产生的磨损导致的误差。
2.人操作产生的误差。
3.读数误差。
主要是在将内径百分表左右摆动读出最小值的过程中,找寻最小值并且读数而产生的误差。
七、思考题
1.内径百分表上指示的大小与被测孔径的大小有何关系
答:内径百分表是由比较法测量的孔径实际大小。
读出内径百分表的读数之后,有正负数值,以比较的基准为基准,加上内径百分表读出的正负数值,就是被测孔径的实际尺寸。
八、实验小结及实验中的问题
这次实验我们用内径百分表测量了孔径,进而学会根据测量结果判定零件尺寸的合格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的主要问题是指针顺时针和逆时针都代表什么。
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
解到,并不用记住结论,用手按压百分表侧头,发现顺时针是负,逆时针是正,从而记录了数据。